美国人写作的三个重要原则

时间:2019-05-13 05:0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人写作的三个重要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人写作的三个重要原则》。

第一篇:美国人写作的三个重要原则

美国人写作的三个重要原则

由于美国人生活繁忙、紧张,讲求快速,时间就是金钱,所以近年来许多美国大学也在推行日常生活的讲和写,不用难字,不写长句,不含偏见的「三不」。也就是说,尽量使用简短易懂的白话英语(Plain English),写得愈白愈好,用字愈少愈妙,使别人可以一目了然,充分了解。这不但可节省「思索」时间,也可避免对方的误解。还有,老外为了族群和谐相处,也不使用带有偏见的字眼。以下即为一些例子,以供读者参考。

1.尤其在商业上,报章杂志或公文书信上,尽量不用难字(big word)或过时的字眼(old-fashioned word);例如:

Many people feel tha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infrastructure of higher learning.(许多人认为道德教育是高等知识的基础)(如果用 foundation 或 basis 代替 infrastructure 就更明白)Three hundred acres of land is the parameter of our university,s expansion(growth).(三百英亩的土地是本大学发展的限度)(如果用limit代替parameter,会更简单易懂。)

This news has been disseminated all over the U.S.(这消息已散布到全美各地)(如果用spread取代disseminated,不更简单?)(动词时态是:spread, spread, spread)

The president of this college is not diminutive in size.(这大学的校长个子不小)(假如用small代替diminutive,不更明白吗?)

I have to elucidate this document to my staff.(我要向我的员工解释这份文件)(如用explain代替elucidate,也许更明白。)

Mr.A will endeavor to be a physician.(A 先生想尝试当个医生)(如果用try代替endeavor,会更浅白。)(endeavour = endeavor)

We hope to visualize world peace in the future.(我们希望将来看到世界和平)(如果用see代替visualize,也许更简单!)

The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solicits for our annual donation.(慈善机构要求我们一年一度乐捐)(假如用 ask 代替 solicit,更浅白易懂。)(solicitation是名词)

We don't know what may transpire when we have a new boss.(当新老板来后,我们不知会有什么发生。)(如果用happen代替transpire,也许更明白。)

Please act as soon as possible on the aforementioned matter.(前面提过的事,请尽速办理。)(如果用 previous 代替古字 aforementioned 不是更明白?)

这就像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 Mark Twain 也曾说过:「我不愿在字典里找长字或难字,我绝不用『metropolis』这个字,因为我同样可以用『city』这个字来代替」。罗斯福总统为了强调美国政府不会遗忘那些穷人,在一篇讲词里用了这么一句:「We are endeavoring to construct a more inclusive society.」后来被人批评咬文嚼字,卖弄文笔。如果用浅白易懂的字眼写成:「We are going to make this country in which no one is left out.」或「We are trying to make everyone equal.」也许更简单明白!

2.老外也主张不写噜苏或绚丽的字眼(flowery or wordy),句子应该越短越好,一句能用两个字,绝不多加一个。例如:

At this point in time, we should pull together for our goal.(现在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目标团结一致)(如果说:Now, we should pull……更简单。因为 at this point in time = now)

Despite the fact that my English is not very good, I am not discouraged.(虽然我的英语

不好,但我不灰心。)(如果说:Although my English is not…… 就更简短。因为despite the fact tha t= although = Though)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Mr.Lee should resign from this position.(我想李先生应该辞职)(假如说:I think Mr.Lee should……不是更简单吗?因为I am of the opinion = I think)

He quitted the job due to the fact that he was sick.(他由于生病而辞职)(若说:He quitted the job because he was sick.更简单。因为 due to the fact that = because)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he likes to ride bike to the office.(他通常喜欢骑单车到办公室)(如果说:Usually, he likes to ride…… 更简单。因为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 usually)She shows a preference for tea rather than coffee.(她喜欢茶而不是咖啡)(若说:She prefers tea rather……更简短清楚,因为 show a preference for = prefer)

I will bring the matter to the attention of Mr.Wang.(我要通知王先生)

如果只说:I will tell Mr.Wang(about the matter).不是更简单吗?因为 bring the matter to the attention of = tell = inform)(句子最后面:「about the matter」可以省去);同理,也要避免意义的重复或用字的多余(redundant);例如:

The consensus(of opinion)is that we have to act right away.(大家认为我们必须立即行动)(of opinion 可以省去,因为 consensus 的意思,就是大家的意见。)

The letter shows that the problem(continues to)remain unsolved.(他的信显示问题尚未解决)(continue to 是多余的字,因为 remain 已经有 continue 的含意。所以句子就成为:The letter shows that the problem remains unsolved.)

He has made his(final)conclusion in his speech.(他在演说里做出结论)(final 是多余的字,因为 conclusion 已经含有 final 的意思。)

He has had many years of(actual)experience in business。(他有多年经商的经验)(actual 也是多余的字,因为 experience 已有 actual 的意味)

We assembled(together)all the parts for our radio.(我们装好收音机的零件)(因为 assemble 本身就有 together 的意思,所以 together 是多余的)

Enclosed(herewith)please find the report of the meeting.(herewith 是多余的字,因为 enclosed 就有 herewith 的意思)(即:附上会议报告,请查收)

写到这里,想起一位深受美国人民爱戴,一向主张不写长句、不噜苏的美国已故参议员 Stephen Young,他每次受邀参加会议、演讲、宴会时,他的回信只有三个字「我会到」(I'll be there)……。也有人打趣的说:「讲演或写作的句子,就像穿迷你裙,愈短愈好。」(Like wearing mini-skirt, sentences in speech or writing should be the shorter, the better.)此外还有:in reference to = about;draw to close = end;at an early date = soon等。

3.老外为了族群和谐相处,除不用歧视或偏见的字眼外,连男女性别,也要避免区别,以示「平等」。例如:

Mankind are considered the smartest animals in the world。(人类是世上最聪明的动物)= Man is the smartest animal……。(如果改为:Human beings are considered the smartest animals…… 就能包括男女。所以 mankind = man = human beings)(注意:mankind 后面动词要用多数,而 man 的后面动词,则用单数)

Manpower seems not strong enough in developing our economy here.(发展这里的经济,似乎缺乏人力资源。)(如果说:Labor power seems not strong enough… 也就没有「男性

主义」的感觉。可见 manpower = labor power = work force = human resources)

This small company hired a cleaning woman yesterday.(这个小公司昨天请来一名清洁女工)(如果说:This small company hired an office cleaner…也就没有男女之分了)

He(she)has been a committee chairman(chairwoman)since 1998.(自从1998年他就是委员会主席)(假如把chairman或chairwoman改为chairperson或chair,就没有男女之分。)(如指讨论会的主持人,也可称为 moderator 或 coordinator。)

Many businessmen(businesswomen)feel their jobs are very stressful.(许多商人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如果把 businessmen(businesswomen)改为 business people 或 business executives 或 business managers 就可包括男女了)(凡是单数 man 或 woman,其多数都是 men 或 women。)

Policemen(policewomen)should treat citizens with courtesy.(警察对人民应该有礼貌)(假如把 policemen 或 policewomen 改为 police officers 就可避免男女性别)

Congressmen(congresswomen)should speak up for their constitutes.(国会议员应该为其选民说话)(constitute = voter)(我们也可以把 congressmen 或 congresswomen 改为 members of congress 或 congressional representatives)

Stewardesses for international regions may get jet lag sometimes.(国际航线的空中小姐有时会有时差疲惫的现象)(如把 stewardess 改为 flight attendant,就能包括男女空中服务员。)

同理,我们可以把 salesman 或 saleswoman 改为 salesperson;把 mailman 改为 mail carrier 或 postal worker;把 foreman 改为 supervisor 等等。

当然,一些带有种族偏见的字眼,甚至有侮辱的味道(insulting words 或 slur),也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闹出麻烦。例如:

对黑人不要用 Negro,更不能用 Nigger(用 Black 还可以),礼貌的说法是 Afro-American 或 African-American;

对白人不要用 Honky(这是黑人骂白人的用字),正确用法是 Caucasian,或 white people; 对犹太人不要用 Hymies,应该叫 Jewish 或 Jewish people;

对越南人不要用 Gook,要用 Vietnamese;

至于墨西哥人、西班牙人及中、南美洲人,包括 Puerto Rico,正确的用法多是 Hispanics 或 Latins,不过据说西班牙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文化,倒喜欢别人称为 Spaniard。

还有黑白结婚的孩子,也不可称为 Oreo(Oreo 饼乾外面是巧克力,里面是白奶油)。有偏见的老外,不叫华人为 Chinese,而叫 Chink 或 Chinaman(从前还叫「Yellow Peril」,即黄祸)。遇到这种事,怎么办呢?我建议:「君子不与小人斗」,最好是「不理」(ignore)或「走开」(walk away)。不过老外与你谈话时,如果使用这些不礼貌的字眼,那么你就可以说:「For your information,the word you just used is derogatory(或 inappropriate)to describe someone of my race.」(只想让你知道:你刚刚所用的字,来描写我的族群,是很不合适的)。这时,你也可说一句「拜拜」了。

第二篇:马原重要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物质:物质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存在的,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固定的联系。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相对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物质运动在一定范围内的某种相对稳定状态。时间与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具有三维性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反映论: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出发,在认识论上产生了两条对立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先验论:认为认识先于客观事物和实践,认识是人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东西进行认知或者回忆。

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认识: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理性认识: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绝对真理:第一,它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的正确性。因此,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人类按其认识能力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因此,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从认识的广度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从认识的深度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

实事求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不附加任何主观臆测的成分。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发展: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相反相成。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它是“异中之同”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肯定: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 否定: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可能: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与自然界一样,社会存在也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物质形态的存在;运动形态的存在;思维形态的存在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体系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社会形态: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革命: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国家: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问答题

1.哲学和科学的基本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a区别:它们分别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b哲学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指导科学的研究。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决定谁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b.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发展历史上,绝大部分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自参加革命实践和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同时,吸取了人类的一切先进思想和优秀成果.特别是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想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论唯物主义,并把它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他们在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穿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理论.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基础和承担者。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割裂二者关系,设想无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相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相反,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的观点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7.意识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产物

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二,劳动创造了语言和文字。三,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四,现代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9.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a.意识有主动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作用 10.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相同点:物质第一性;可知论

区别: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因为:第一、前者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第二、前者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指出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1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客体不会自动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主体和客体又是统一的。离开客体,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无所谓客体。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这三层基本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最基本的层次,认识关系可以指导实践活动,价值是人的实践、认识活动的内在尺度、目的和动力,价值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层次。1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以及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的过程,规定着认识的方向。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感性中渗透着理性因素: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与水平。感性认识的结果要借助于理性形式来表达。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利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理性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对象,并需要用感性材料来印证和说明。理性认识活动需要以感性形式为载体,以感性形式为物质外壳来表现。

14.实现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途径和条件

1.建立既符合外在尺度又符合内在尺度的理想客体,也叫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自觉、主动的实践活动。15.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6.绝对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区别:真理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是确定性、无条件性。是绝对的。从广度和深度上看是近似性、有条件性。是相对的。绝对和相对是真理的两个属性 联系:首先,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17.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无限发展着的实践最终能鉴别一切认识的真理性。

相对性:任何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受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认识,仍需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18.价值的基本特点和评价标准

特点: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客体及其属性是客观的: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受社会和历史条件制约;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及其基础都是客观的。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1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2 主体自身的复杂结构决定价值具有多样性、多维性; 3 主体需要以及需要满足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了价值具有时效性、历史性; 4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19.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另一方面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必然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20.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它们相互依赖。一方面,整体依赖部分,它由部分构成;另一方面,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无意义。2.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3.它们相互作用,整体对部分有支配作用;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4.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顾全大局,又不能忽视局部利益的实现。21.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2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

同一性:第一,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它使矛盾双方从对方中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第三,它规定矛盾双方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斗争性:第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第二,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第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2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复杂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2.矛盾对立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2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或一般,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或个别,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到个共性之中

(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和体现共(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

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联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4)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26.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因而导致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辨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5.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6.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2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

区别:(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2)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因和根本矛盾导致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外因和非根本矛盾导致的。(3)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偶然性起影响作用 联系:(1)依存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2)转化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8.本质和现象的相互关系

区别:(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2)现象可以依靠感官来把握,本质必须依靠理性思维来认识。(3)现象是个性,本质是共性。(4)现象多变,本质相对稳定。

联系: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29.地理环境作用

第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必要性条件。第二,它通过劳动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第三,它通过军事和政治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第四,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30.人口因素的作用

第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第二,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第三,人口质量、分布和构成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31.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它是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32.社会形态的划分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即社会接个欧的社会历史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

在经济社会形态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五分法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三分法是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33.社会形态的同一性和必然性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氏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交和氏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氏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度形式各有特点;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个社会形态不同国家所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

3)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中概括出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中把握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34.历史发展的必然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规律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是统一的。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纯粹的必然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作为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

第二,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社会规律给人们提供的是多种现实的可能。第三,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的模式和途径。3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性质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6.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首先体现在服务的对象上,上层建筑一方面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一方面“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排除异己”。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再次体现在服务效果上,当上层建筑适合于经济基础时,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反 37.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原理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

3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其次,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再次,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 39.阶级的产生

第一,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第二,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40.革命和改革的区别

1.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改革是量变 2.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相反。3.革命往往采取暴力的方式,改革不需要。41.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义:第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第二,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第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第三篇:党校三个重要

党校三个“注重”做好十八大宣讲

为了推进“送党课到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区委党校自十八大召开以来,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选派骨干教师,主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党校的理论宣传优势,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及时、准确、全面的十八大精神辅导。

1、抢前抓早、周密安排,注重时效性。党校在十八大会议召开前就提前部署,要求相关教师提前介入,提前收集材料,积极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总论及各专题的备课工作。十八大召开后,积极整合教师力量,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多个高质量的十八大理论专题,在去年12月举办的第十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就加开了十八大精神解读专题辅导,使十八大精神第一时间内进课堂。并连续举办五期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学习十八大精神理念培训班,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2、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注重通俗性。为了让基层的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把握十八大精神,在完善校内主体培训的同时,党校组织教师深入基层进行理论宣讲,把十八大精神同基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要求教师尽量用通俗的语言、简明的理论、生动的案例把十八大精神讲清讲透。区委党校从去年年末至今,分别深入人大、社保局、教委、上马场乡、新生乡等单位,给党员干部群众带去了最新的十八大精神解读,收到了良好的宣讲效果。

3、丰富多彩、力求创新,注重灵活性。为了使宣讲更加朴实

生动,宣讲教师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力求创新,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第一,不断提高多媒体的制作技术,图文并茂,引入精炼生动的视频资料辅助授课;第二,采取不同的视角切入授课主题,丰富课堂教学;“七一”前夕,选派高级讲师季会英到社保局从党史角度宣讲十八大精神和党的伟大成就。第三,同一专题准备不同版本,以适应不同的听课对象。

下半年,党校仍将“宣传十八大精神,送党课到基层“作为工作重心,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为全区掀起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校

2013年7月2日

第四篇:提升写作的三个方面

提升写作的三个方面

语文教育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写作,很多学生在现实中是惧怕写作的。笔者认为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对学生讲解清楚什么是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构思,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主题意蕴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以指导写作实践的创造性总体思维过程。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写作中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写作者,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所能写出的好文章。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而一般文章写作都要编写细致的提纲。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初稿。

表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的训练,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表达方式,以来说明自己要表达的情感。

学生如果能够把以上三点结合起来,写作能力是可以快速提升的。

第五篇: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直击文艺: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王中辉

受文学社委托,要我写一篇怎样写作的文章,一时间真的不如如何下笔。什么叫写作呢?目前国内的学者一致倾向的定义是:写作是一种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的方式;写作是一种表现无穷创作力的方法;写作是一种人类特殊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为满足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以上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写作是人类复杂的情感积累,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系统、科学的学科范畴,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把它表达清楚的。在此,我只能以自身学习和写作的一些心得、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浅陋谈谈我具体的写作过程。个人而言,我觉得写作大致分为材料的收集积累、具体的创作构思、完美的艺术表达这三阶段。

材料的收集积累阶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以前在高中教书给学生上作文课时常常听到他们发这样的牢骚:我脑子里啥也没有,要我写七八百字的作文,我能写出来吗?小时候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老师布置写作文,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别说思想、结构,就是凑足六七百字也不容易。做为一个学习写作的初学者来说,要能够写出像样的文字,这就必须有一个材料收集、整理、积累的阶段。那么,怎么才能顺利完成实现这个阶段目标呢?

写作材料需要生活积累。创作者在生活中要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作为初学者需注意一点的是,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材料从生活中来,但等于要你反映生活的原貌,它不仅要求真情实感,更要求有高深的立意、严谨的结构、创意的表达等,试想如果堆积生活素材,美丑不分、粗制滥造,那作品只是简单的流水账而已,只有艺术化的生活素材才有生命力。

写作材料需要阅读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创作者在阅读中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把文字符号变成声音、图形,储存于人的大脑,为下次创作打好基础。作为写作初学者需注意一点的是,写作上的“有米之炊”的“米”是要靠从生活中汲取,然而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因此,我希望每一个学习写作的人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要多读、读精。

具体的创作构思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我却被分到了报社做记者。和新闻专业毕业生相比,我有专业的短处和不足,因此刚进报社的那段时间,我只能找一些固定的框架去模仿,新闻创新意识比较差。我们科室的主任知道后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写出的新闻作品就要与众不同,不要人云亦云。主任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创作是需要创新、更需要构思。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创作构思需要想象力的培养。艺术构思,肇始于想象。想象的本质是“无中生有”,往往是一句话、一个题目、一缕情感、一个物象甚或是什么都没有,都可能成为“想象”的动力源。而想象一旦依据某种“暗示”活动起来,就马上进入一种完全的自由状态。想象的飞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到达千年之前。万里之外。其速度和质量完全是随心所欲,纵横六合。如果没有想象,就没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震人心魄的诗句了。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意一点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有想象力或凭空地去想是产生不了作品的,我们要在想象的基础上,践行创作实践活动,及时把想象的东西化作文字、图形、符号等。

创作构思需要灵感的酝酿。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起始于艺术家以其心灵拥抱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次遭遇、一条消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细节等。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褛的纤夫,而一下产生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毕加索从民间制陶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而由这些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又超越了整个艺术。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意一点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日常中就要有所准备,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要知道,灵感稍纵即逝,当它来临时,我们就应及时的抓住机会,多写勤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优秀的文艺作品。

完美的艺术表达阶段:“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我开始学习写作到现在,大大小小的文章差不多有2000多篇了,每一次写完一个作品,不管它是否发表,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归功于我的付出,一种情感和劳动的付出。我在写作的时候,总喜欢把写好的东西给别人看,或者自己一个默默地翻看,发现不足的地方就会及时的修改。个人觉得,一篇写完的文章就是一个完工的艺术雕塑,每一次修改都是想让它更完美,从而达到一个美学的高度。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一阶段的目标呢?

完美的艺术表达需要培养修改润色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杜甫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达的就是这种道理。我们通常所说的修改主要是指行文后对文章初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多方面的修正与润饰加工直到完稿的过程,它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全过程。文章质量如何,能否升华提高,修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就创作者本人而言,文字的修改润色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热处理”,初稿写好后,趁热打铁,将不妥当的地方马上删去,将应当补的材料及时补上。另一种是“冷处理”,即初稿完成后,放一段时间,待头脑冷静后,再拿出来修改。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意是,我们要养成修改润色的习惯,要高度重视修改润色的重要性,要知道,作品是社会交流的一种传媒,是写给别人看的,修改文章是作者对社会负责,对读者尊重的表现。

完美的艺术表达需要精通艺术表达技巧的能力。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完美的艺术表达是作品最终产生的重要环节。在创作中,我们需要用到各种表达技巧,大致包括:表达方式、结构形式、修辞手法、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遣词造句等等。具体到一篇作品而言,可由点到面地来抓。从作品中字词句来看,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把握,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如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而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写作初学者须注意是,在具体的写作中,要想熟练掌握各种艺术表达技巧,需要我们平时多写、多练、多看,既要学好字词句的基本功,又要懂得布局谋篇,切勿生搬硬套、教条主义。

下载美国人写作的三个重要原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人写作的三个重要原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作重要句型翻译翻译

    TEM-4 P168 1. 和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中学,我们的一切生活都是由父母和老师决定: 我们该做哪些书上的题,该几点上床等等。而在大学,我们......

    重新认识:写作真的很重要

    重新认识:写作真的很重要 重新认识:写作真的很重要 作者:周慧菁 美国新一波教育革命 因为写作真的很重要 透过写作进行一场学习革命,已成为美国各级校园的热门议题。从如何出题......

    求职信写作的原则有哪些

    求职信写作的原则有哪些 写求职信要注意一定的原则,求职信如何写呢?不能随心所欲,有一定的规划。求职信写好以后,寄出去之前,你最好对下列项目一一检查,这将更有利于你成功。阳江......

    企业领导的三个重要素质

    浅谈当今企业最高领导者具备的三个重要方面一、战略眼光,远瞩未来a.眼光超前、敢担风险在每个有荣誉和利益的地方都存在着风险,有风险,就需要胆略,需要责任的承担,这是企业需要领......

    面试自我介绍的三个重要细节大全

    明天就要面试了?好吧,如果你以前还没有准备好面试,那么让我们快速来准备下吧! 有三个重要的(de)细节是要注意的(de),当然面试官不同.,可能要求的(de)细节也不一样.不过记住:......

    英语作文的三个重要原则

    美国人写作的三个重要原则 由于美国人生活繁忙、紧张,讲求快速,时间就是金钱,所以近年来许多美国大学也在推行日常生活的讲和写,不用难字,不写长句,不含偏见的「三不」。 1. 尤其......

    公文写作的三个阶段专题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机械”模仿,学会“照葫芦画瓢” 要提高岗位文书写作水平,模仿是不可逾越的基本阶段,初学写作的过程就是“机械”模仿,“照葫芦画瓢”......

    英文写作重要事项(合集五篇)

    英文写作重要事项 (一)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与模板 1、大作文模板主要分为两类: (1)社会现象-原因分析-对策建议(如环境、信任等问题) (2)社会现象-各种看法+本人观点-综合分析 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