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读书报告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读书报告
一、政治参与的形式、政治参与的形式是政治参与的具体行为方式
1、政治选举
2、政治投票
3、合作活动(即团体或者组织活动)
4、个别接触
接触活动是指公民为了谋求个人或很小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指向政府官员的活动。这些活动的行为目标非常明确,信息量也很大。(暂不包括向官员行贿等不法行为)
5、政治冷漠
政治冷漠最初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在政治行的研究中政治冷漠表示政治参与行为的缺乏。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一种表现,即不参与政治活动,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其原因一般有两种,其一可能是泛政治化后,公民对政治反感而失去信心,随之对政治采取一种无动于衷的态度;其二可能是公民认为现存的政治机构已经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他们所要表达的政治意愿,能够及时了解并妥善解决他们的问题,因而政治参与与否已经是无所谓了。
二、政治参与的模式
政治参与的模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公民介入政治过程,影响政府决策及其执行的一种总体性制度安排
1、政治参与的自由主义模式
代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
特征:把政治参与的扩大当作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假定:社会经济不平等、政治暴动以及民主政治的缺乏,是由于社会经济的落后造成的,因此,消除这些弊病的途径是社会经济的迅速现代化和发展,以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的总体水平,达到更公平的财富分配,实现政治稳定,并为广泛的政治参与和更加民族的政治制度奠定基础;同时,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越高,政治体系对国民意愿的反应就越敏感,这样也就提高了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一体化和认同感,直接促进了政治体系的稳定。
2、政治参与的平民主义模式
代表:苏加诺领导下的印度尼西亚,恩克鲁玛领导下的加纳,阿连德时代的智利
特点:把下层劳动人民当作建设理想社会的依靠力量,因此,就把政治参与扩大到下层劳动人民的各个阶层,主张采取对下层劳动人民有利的公平分配等激进政策。
结果:采用这种政治参与模式的政权最终都失败了,它试图通过扩大政治参与来解决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3、技术主义模式(专家治国论)
特征:鼓励投资和快速的经济增长,压制或者不鼓励政治参与,是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分类:根据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关注情况,技术主义模式可也分为独裁—技术型和公平—技术型两种。区别在于独裁—技术型只关心经济增长而不关心收入分配,公平—技术型则不仅关心经济增长,而且关心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代表:独裁—技术型以1964—1985年的巴西军政府和苏加诺以后的印度尼西亚为代表。只 作为短期的战略选择
公平—技术型以军人执政时的秘鲁和韩国为代表
4、高动员模式
代表: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古巴,越南和朝鲜
特点:政府动员人民进行积极地政治参与,并且参与的内容和方向都是由政府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的。政府试图通过这种动员性的政治参与加强自身的权威和效能。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一)政治参与和社会系统
政治参与处于政治决策之前,为决策系统提供反应不同利益群体政治要求和政治决策之后形成政治反馈的关键位置。政治参与与政治结构的核心——政治决策系统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构成了不同政治系统产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就政治参与对政治体系的构架原则、政治体系的稳定性以及政治体系的发展而言,政治参与和政治系统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上。
(二)政治参与和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一般会促进参与的发展,而政治发展的结果未必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政治参与和公民文化
政治参与水平是公民文化提高的反映,同时,政治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公民文化的培育工程和提高过程。政治参与通过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来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和理性的政治活动意识。政治参与具有把公民培养成管理社会的政治人的功能;政治参与还可以促进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四)负面作用
1、过分扩张的政治参与一旦超过现有的政治体系的接受能力,就有可能成为政治不稳定。
2、某些形式的政治参与不仅可能阻碍政治体系的有效贯彻,而且直接威胁着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
3、高频度的政治参与会对政治体系造成过大的压力,容易造成政治体系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四、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一)市场经济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1、市场经济为政治参与提供动力和环境支持。
独立的企业制度促进了利益的多元化;有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社会的公话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规范的政府职能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空间和制度保障;良好的社会信用;健全的法律基础。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参与的作用
1、社会分层理论
阶层分化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2、社会结构变化及其政治涵义
3、社会转型和政治参与
社会转型和政治参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转型后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生活中。社会转型和政治参与是相互作用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都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就正面作用而言…………
(三)政治体制改革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使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个全能型的政府功能模式
转向市场经济时代服务型的职能模式,这意味着,政府要放弃计划经济时代一部分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交由社会自我管理。
1、政府职能转变和政治参与的扩大
2、我国选举制度的改进
3、民主监督制度的完善
五、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状况
(一)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
1、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政治参与的最根本的制度安排。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4、基层民主制度
(二)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实践
1、基层民主制度的实践
我国目前的基层民主制度包括城乡的社区自治,村民自治和其他形式的基层民主制度。
2、公民的非政治化政治参与(群体性事件)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看,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分化后,一部分利益损失者对利益的要求和关切得不到有效的表达途径而采取的非理性政治参与活动。
3、中等收入阶层的政治参与
通常来说,现在社会的中等收入阶层,首先,应该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其次,经济收入应该保持在中等收入水平或更高水平;再次,其成员代表着现在社会主导价值所推崇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他们的消费习惯,审美品位和一整套的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中等收入阶层的文化;最后,其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认同。
由于中等收入阶层是现存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同时他们的利益又往往受到钱权交易与官僚系统中的违法行为的分割与不正当的阻碍,这就决定了一方面他们希望变革,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通过激进的变革带来改变现存秩序,这种特点使他们成为渐进改良政治的支持者和理性的政治参与者。
4、大众传媒和政治参与
大众传媒对政治参与的作用表现在:作为政治参与的手段,普通公民的利益要求通过大众传媒的放大功能可以对政治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社会组织,大众传媒也扮演者直接的政治参与主体角色,其对政治过程的影响自不待言。此外,大众传媒对公民的政治态度和公民文化也有相当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条件下的大众传媒发展,对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
1、政治参与由动员型向自主型转变
2、政治参与由执行型向决策型转变
3、政治冷漠现象突出
4、类型和形式复杂多样,非理性参与活动增多
六、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国政治参与的问题
1、选举机制有待完善
(1)直接选举的层次比较低
(2)各类选举的程序、机制有待健全,竞选难以实现
2、监督成效有待提高
(1)监督主体虚化,职责不清
(2)民主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渠道不畅通
(3)对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明显不力
3、制度渠道有待健全
(1)中国原有政治体系在政治参与制度安排上存在缺陷
(2)原有政治体系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问题
(3)原有政治体制无法适应新的,变化了的政治参与的要求
(二)中国政治参与问题的深入思考
1、西方政治参与的历史经验
(1)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市民社会的发育
(2)市民意识和权利观念
(3)政治系统的建构和市民的政治参与
2、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的实践
(1)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的困境
政治参与是政治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认为,政治发展(或者称为政治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结构的分化,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三个方面的内容。
(2)政治参与的困境
发达国家是政治参与扩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步进行,相互促进,显示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而发展中国家则往往三者难以兼顾。选择了扩大参与,照顾了平民阶层的利益要求,将会吞噬经济发展带来的有限成果。引起经济资源所有者的强烈反对,从而引发激烈的政治冲突;以经济发展作为优先考虑,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压制参与,其结果吧必然造成社会分化,严重时会影响到社会和政治稳定,反过来可能会引起经济衰退。
对于经济参与的发展模式选择其实是公平和效率的选择。在二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选择一方为优先考虑对象的同时尽可能地照顾另一方。在选择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在一定程度上有序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在选择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不可兼顾的情况下,对二者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取舍,这就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问题上的真正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参与问题。
(3)成因分析和解决思路
西方国家能做到政治参与的扩大,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原因是西方各社会存在一个庞大、稳定和富裕的中产阶级群体。
1、中国的政治参与问题的深层原因
(1)社会功能的发育不全,是中国政治参与问题的客观原因
(2)当代中国政治参与问题的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国家权力放大化,社会权力相对萎缩。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化的利益主体逐
步成长并且日益表现出政治参与的热情,但缺乏有效的组织系统。
4、我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至少要解决一下问题
(1)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扩大政治参与不能等同于民主政治发展。
(3)完善人大、政协和多党合作等政治参与形式比创建新的政治参与途径更为有效。
(4)加快社会建设,构筑多方位的政治参与渠道。
(三)改革和完善中国政治参与的思路
1、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
(1)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真正实现村民自治,最核心的是完善基层民主选举,让人民群众实现他们的权利。目前,中国农村政治生活中有三种权利主体对基层民主选举产生重要影响:乡(镇)政府和农村的两委。这三种权利主体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关系的协调决定了村民自治的实现程度。
(2)城市社区自治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另一个支撑点
(3)积极寻找基层民主和较高层次民主的结合点
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大常委试行专任制和常委制
(2)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包括:人大代表考察和调研工作应该法律化、制度化;行政问责制讫待建立;进一步完善专门委员会制度。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作用
(5)发挥人民信访的政治参与作用
第二篇:当代中国政治练习题
单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成文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是审判(正师职以上)人员犯罪的法院。
4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45周岁
5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限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6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建议的是()。中共中央
8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权主要表现为(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9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主权在民
10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8个)。
11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公民
1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3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县级以上代表
14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的是()。国家主席
15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人民民主专政
16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
17中国公务员的主要任用方式是选任和(委任)
18公民通过其代表进行选举的一种制度是(间接选举)
18城市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
19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单一制)。
2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五年)。
22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城市的主体是(地级市)
23按照现行选举法第七条的规定,直接选举的主持者是(本级选举委员会)
24法官任职的年龄要求是(23岁)。25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选举法》)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18岁以上)。
27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的民主党派是(中国致公党)。
28我国宪法的解释机关是()。正确答案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29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正确答案是:政治体制
30正确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正确答案是:公民
31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2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正确答案是:全国人大
33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34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3岁)、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法院院长,或者被任命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35军事法院的设置、撤销和人员编制由(中央军委)决定。
36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37按照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的设想,干部分类管理体制中,38群众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由所在组织或单位依照各自的章程或条例进行管理)
39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中,体现工资待遇的是()正确答案是:职级
40公务员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受到辞退的时限之一是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
41提升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基层工作经历(v)正
42参加投票的选民不足半数,选举应(改期举行)
43首次将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的是()正确答案是:1979年选举法
4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一律由(国库开支)
45城市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正确答案是:3年
46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应当由()正确答案是:职工直接选举
47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正确答案是:民主选举
1998年,国务院将“推进社区建设”的职能(民政部)
49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名单的是()正确答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50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的当选,其所得票数必须(超过全体代表的半数)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1954年)。
52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3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五级)
54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本成形于(元代)
55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早设立的则是(内蒙古自治区)。
56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县最多的省是(云南)
57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55个)
58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正确答案是:21个
59按照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一般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
60任命特区行政长官的是()正确答案是:中央政府
6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5年)。
62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由(行政长官任命)。
多
选
1.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
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
2.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包括()。
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3.在我国司法机关中,有批捕权的是()。
法院,检察院
4.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
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
5.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主要有()。
视察权,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列席其他会议权,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
6我国地方政府的类型主要有()。
一般地方政府,城市地方政府,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7村民自治主要包括()。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8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主要有()。
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
9公务员考核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核内容包括(德,廉,勤,绩,能)。
10我国的城市地方主要有(ABCDEF)
:
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区,镇
11中华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判机关的组成有()
: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专门法院
13中国的“国家干部”主要包括()
:
国家机关干部,党的工作干部,军队干部,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组织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企事业单位行政干部
14我国直接选举的环节主要包括()
:
选民登记,候选人的提出,投票,公布结果
15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16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有()
:
在人大和政协中参政议政,成员被举荐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定职务,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律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中国公民的资格,成年性,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精神健全、正常
18行政监督包括()
:
上级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
19法院的审判制度主要有()
:
人民陪审员制度,合议制度,两审终审制度,辩护制度,回避制度
20公务员回避的类型主要包括()
:
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
21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主要有()
:
视察权,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列席其他会议权,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
22国务院的直接权力有()
:
行政立法和制令权,对国务院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外交权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中应当有()
:
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其他方面的职工
24行政监督包括()。
上级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
25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
历史性,阶级性,权威性,层次性,稳定性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制定的宪法是:()
:
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
27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主张以下哪些权力的分立?()
:
司法权,行政权,立法权
28宪法创制是宪法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
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宪法解释
29宪法解释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
系统解释原则,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原则,符合宪法精神和制宪目的原则,依法解释原则
30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
统一解释,条理解释,补充解释,扩大解释
31一般说来,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主要有:()
:
行为实施和规范实施,直接实施和间接实施,主动实施和被动实施,事前依照实施和事后追惩实施,单一方式和综合方式实施,专门实施和一般实施
3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
:
平等权,政治自由,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3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群众路线的原则,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34终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条件是:(ABCDEF)
:
任期届满,死亡,丧失国籍,辞职被接受,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大会议,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3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要件包括()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资格,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龄要求
3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家主席。罢免案的提出可以是()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提出,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
37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有()
:
公布法律,任免权,发布命令,荣典权
38总理有权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任免的人选是(ABCDEF)
:
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各部部长
39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对地方政府的工作享有()
:
全面领导权,最后决策权,人事提名权,全面负责任
40国务院的间接权力有()
:
立法提案权,否决权,戒严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41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机构的主体,它包括()
:
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42行政法规的名称通常是以下列名称出现()
:
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
43与行政区划的层级有关的因素主要有()
:
中央地方关系模式,国土面积的大小,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状况
44目前主要的专门法院有()
:
军事法院,海事法院
45法院的正副院长、正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
:
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23岁,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46中国干部任用的方式主要包括()
:
考任,委任,聘任,选任
4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的规定,公务员必须同时具备的要件是()
:
依法履行公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48设立在各机关内部的人事机构的主要职权有(ABCDEF)
:
考核权,奖惩权,升降权,任免权,辞退权,其它人事决定权
49目前中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按照其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
:
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
50公务员录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考试
51公务员培训主要包括()
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后备领导人员培训
52公务员交流的形式主要是()
:
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53公务员回避制度规定的回避范围是()
:
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
三、辨析题
1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在我国,公民都是人民。
错误
解析:公民中既有人民,也有敌人。
2受到法律惩罚的人,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具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资格。
错误
解析:虽受到法律惩罚但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资格。
3国家形式指的就是“国家结构形式”。
错误国家形式还包括政体,即国家组织形式。
我们常使用“政府”这一概念,其中中央政府即指国务院。
对1954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宪法规定设立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
5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就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警部队。
错误。解析: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服现役,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警部队;二是服预备役,即编入民兵组预备役部队或经过预备役登记的为服预备役。?
6我国所有企业都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错
目前只是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是如此。其他企业,如民营、三资企业则不一定。
7民族乡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基层的民族自治地方。
错
民族乡不具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只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农村一般行政地方。
8没有宪法谈不上宪政,但有宪法却不一定有宪政。
对
宪法可能有名无实
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
错。必须是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我国法律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即能生效。
错。法律未经国家主席公布,不能生效。
11我国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不是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
对。在实践上,需要冠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是中共中央的既定决策,而并非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
12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十五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均有权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官员。
错。还要在外国无居留权。
13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无权实行监督。
错。有权实行监督。
政治协商指的就是中共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
错。还有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权对宪法和其他法律进行立法解释。
对。我国唯一有权对宪法和其他法律进行立法解释的机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16全国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因此没有任何特权。
错。代表在执行代表职责时,有一定特权。
17国家主席没有法律否决权。
对。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国家主席必须公布。
18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错。只有国务院才有权制定。
19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
错。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20对公务员的考核一般采取考核的方式。
错。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一般采取考核的方式,对领导成员则普遍采取届中、届末考核的方式。
21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就是缺什么人补什么人。
对。录用公务员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以职位空缺为前提,并以空缺职位的任职资格条件为依据。
22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
错。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人民手里。
23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提出是针对香港和澳门问题的。
错。是针对台湾问题的。
24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但人民法院没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错。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25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方式就是公开选拔。
错。公务员职务晋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竞争上岗,二是公开选拔。
26受到法律惩罚的人不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错。那些虽然受到法律惩罚但没有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仍然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7行政法规的等级和效力与一般法律相同。()
错.行政法规的法律等级和效力仅次于法律。
28目前我国所有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都通过民族识别工作得到了正式确认。()
错
还有一些尚需识别的民族,目前我国大约还有75万多人的民族成份尚未最后确定。
29最高检察院的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如果检察长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也必须服从。()
错
如果检察长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可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1政治制度的中层指的是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错”。
2国家形式指的就是“国家结构形式”。错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错”。
4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错
5我国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宪法修改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策性修宪”的模式。对
6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错
7党组是党的一级重要组织,其组成需要经过相应机关、单位内部的党员选举产生。错
8受到法律惩罚的人,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具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资格。错
9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的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迄今为止已参予过许多重大问题的调查。“错”。
10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错
我国的国家主席主要是礼仪性的机构和职位。“对”。
我国法律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即能生效。“错”。
我国主要的国家机构都是实行明确的首长负责制的机构。“错”。
国务院无权决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对”。
尽管我国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统一行使,但它们也可以委托国务院立法。“对”。
我国的地方政府都是具有独立的政治和行政地位的实体。“错”。
民族乡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基层的民族自治地方。“错”。
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既不是“独立自治”、“自治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对”。
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但人民法院没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错”。
检察长主持召开检察委员会会议,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委员的意见,也必须服从。“错”。
中国公务员制度实行的是以“事”为中心的职位分类制。“错”。
中国公务员制度实行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双轨制”。“对”。
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就是缺什么人补什么人。“对”。
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方式就是公开选拔。“错”。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特色?
4.什么是宪法?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5.什么是宪政?
6.简述宪法适用。
7.什么是宪法监督?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8.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我国公民有哪些权利?
10.我国公民有哪些义务?
1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包括哪些方面?
12.全国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14.我国国家主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5.我国国家主席的基本职权包括哪几个方面?
16.简述宪法中规定的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17.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8.简述国务院的职权。
19.什么是行政区划?其意义何在?
2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21.什么是民族自治地方?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22.简述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其核心内容。
23.简述检察院的立案范围。
24.在我国哪些人属于公务员?
25.什么人可以报考公务员?
26.中国的选举制度如何保障选举人权利?
27.简述村民自治的实质和内容。
28.什么是城市社区建设?
29简述我国公务员的要件和范围。
3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31何谓“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
32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有哪些?
33电子政务有哪些优点?
34“公民”与“人民”是一回事么?为什么
35简述行政监督及其内容。
1.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
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宪法制度,3、政党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国家元首制度,6、国家行政制度,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特别行政区制度,9、司法制度,10、军事制度,11、干部人事制度,1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3、选举制度,14、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4.什么是宪法?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等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
宪法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5.什么是宪政?
它与宪法的关系?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宪法与宪政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首先,宪政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创制一个好的宪法、如何使一个好的宪法得到具体的实施和如何保障在实施中的宪法充分发挥其根本法的作用。其次,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第三,没有宪法谈不上宪政,但有宪法却不一定有宪政。
6.简述宪法适用。
宪法适用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宪法的活动。根据宪法适用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宪法适用分为“执宪”和“司宪”。
所谓执宪是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宪法的活动。所谓司宪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原则和程序贯彻运用宪法的活动。
7.什么是宪法监督?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宪法监督是“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的简称。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舆论、公民等的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审理违宪事件的制度。
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
8.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
具体内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我国公民有哪些权利?
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3)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4)特定人的权利。
10.我国公民有哪些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6)其他方面的义务
1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包括哪些方面?
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
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
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
组织和动员社会;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12.全国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
代表职权分为会内职权和会外职权。
(1)
会内职权:提出议案权;提出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选举和决定任命的投票权;审议权;.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调查提议权;表决权;.免责权。
(2)会外职权:与原选举单位保持联系权;视察权;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列席权;.参加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权利;原选举单位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列席权。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制宪和修宪权;
监督宪法实施权;
立法权;
其他方面的职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
立法权;
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
宪法实施的监督权;
对国家机关其他工作的监督权;
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
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14.我国国家主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时也是国家机构,其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一样,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要是礼仪性的机构和职位:国家主席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仅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有关职权;在形式上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作为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行使职权。
15.我国国家主席的基本职权包括哪几个方面?
(1)
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公布法律;任免权;发布命令;荣典权。
(2)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16.简述宪法中规定的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按照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
17.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
第二,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其他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
第三,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
第四,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
第五,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
18.简述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的职权属于执行性质的权力。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拥有广泛、全面、统一领导国家行政活动的直接权力,以及为了保障这种领导得以实现的间接权力。
(1)
国务院的直接权力:行政立法和制令权;对国务院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外交权。
(2)
国务院的间接权力:
立法提案权;
否决权;
戒严权;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授予的其它权力。
19什么是行政区划?其意义何在?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通常在中央政府或组成联邦的次级地方政府的统一权威下,将国土或本地方区域加以一定的划分,形成一个个相互区别的区域,并在其上建立相应的政治、行政等国家机关组织,以方便国家或地方的管理,实现国家或次级地方的统治职能。
2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共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实行区域性的民族自治。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管理和决定本民族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法定权力,享有根据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自主权。
21.什么是民族自治地方?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上建立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形式有:
(1)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2)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3)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4)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
(5)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则通过在这些地区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乡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
22.简述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其核心内容。
“一国两制”
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地区的政府虽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性质仍然是国家的地方政府,不具有主权国家的性质和地位,不能行使国家主权。
“一国两制”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国两制”制度的实施,首先必须保证国家的统一。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统一国家的不可分隔的一部分;其次,邓小平说
“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3.简述检察院的立案范围。
除办理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案件外,检察院还可以直接立案办理某些案件。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
(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包括:贪污案;挪用公款案;受贿案;单位受贿案;行贿案;对单位行贿案;介绍贿赂案;单位行贿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隐瞒境外存款案;私分国有资产案;私分罚没财物案。
(2)渎职犯罪案件,包括:滥用职权案;玩忽职守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案;等等。(2分)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案件,包括: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刑讯逼供案;暴力取证案;虐待被监管人案;报复陷害案;破坏选举案。
(4)特别决定侦察的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检察院决定,可以由检索院立案侦查。
24.在我国哪些人属于公务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件:一是依法履行公职,即依法履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职能;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依此,中国公务员实际上包括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七类机关工作人员,即在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此外,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25.什么人可以报考公务员?
从一般的角度看,报考公务员应当具备以下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是年满十八周岁;三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是具有良好的品行;五是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是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七是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八是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此外,《公务员法》还规定了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三种情况:一是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是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是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26.中国的选举制度如何保障选举人权利?
(1)选举人权利的保障
保障选举人的选举权利,主要是保障公民通过投票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任何人不得在任何时候采取任何方式追查选举人的选举行为。法律既要保障选举人自由投票的权利,也要保障公民自愿放弃选举权的权利。
(2)秘密投票和差额选举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取秘密投票的方式,遵循差额选举的原则。
27.简述村民自治的实质和内容。
村民自治的实质,就是让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村民通过民主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证。从操作的角度看,村民自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制定村委会选举办法,保证民主选举;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证民主决策;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保证民主管理。
28.什么是城市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城市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从而通过社区建设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持续发展过程。城市社区建设对于城市基层社会不断强化基层民主自治,优化社区结构,不断完善与提高社区功能,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都具有越来越重要和突出的作用。
国务院将“推进社区建设”的职能赋予民政部;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建设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组织。
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建设等内容。
29简述我国公务员的要件和范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件:一是依法履行公职,即依法履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职能;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依此,中国公务员实际上包括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七类机关工作人员,即在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此外,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3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即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31何谓“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实行法治。
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突出表现在依法行政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有哪些?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3)群众路线的原则。
(4)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5)责任制原则。
33电子政务有哪些优点?
第一,电子政务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组织的高度整合第二,电子政务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第三,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务公开。
第四,电子政务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第五,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政治参与的水平。
35简述行政监督及其内容。
五、论述题
什么是公务员回避制度?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2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中国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试论宪法的基本原则。
5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
6国务院有哪些行政方式?其内容如何?
7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8.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
9结合实际论述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10联系我国实际论述职位分类制度。
11试述我国行政监督制度
什么是公务员回避制度?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回避是指通过对公务员担任职务、执行公务、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减少因亲属关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公务员公正廉洁地执行公务的制度。
第一,回避范围。凡有以下四种亲属关系中的任何一种,应当进行任职回避:一是夫妻关系;二是直系血亲关系,包括有自然血缘联系的亲属(主要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以及“法律拟制直系血亲“(如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关系);三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主要包括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自身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即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四是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子女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的配偶。
第二,回避的类型:一是任职回避,即有上述亲属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中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但是,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二是地区回避,即公务员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三是公务回避,即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遇有法定情形,避免影响正当履行公务而进行的回避。公务回避主要包括三种情况: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涉及与本人有上述四种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第三,回避管理,即回避提起和决定程序。公务员回避的提起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公务员主动向管理机关提出回避申请;二是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公务员回避;三是不是利害关系人的其他人尽管不能直接提起回避申请,但可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由机关来决定是否需要回避。
2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运用和行使国家政权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4分)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其他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其权力、合法性均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和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制度和机构相比,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4分)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权力的、具有相对低成本和较高可接近性的机构。相比较而言,在现有的国家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距离最近、“人民”最容易进入和产生影响,人民代表大会最具有直接代表和反映“人民”意愿和要求的能力。(4分)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也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根本性”。所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构建的国家政权体系,它主要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同产生它的人民的关系,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同它产生的‘一府两院’等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这三个‘关系’、一个‘基础’、一个‘原则’,概括地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集中地体现了国家的性质。一句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4分)
第五,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还在于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具有根本的区别。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西方国家实行多党竞争制度。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多党地位平等的多党竞争制度需要不同的政党生存和竞争的制度空间。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与西方多党竞争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议会民主制。在目前阶段,在中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政治意义,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所必然要求的政党活动空间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地位和意义。(4分)
3中国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即只有中央及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才拥有处理干部管理及其相关事务的权力。这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党管干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干部管理的基本体制是分部分级管理。中国共产党管理全国干部的核心是干部任免权。干部调配是中国共产党党管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
(2)干部录用
干部录用,即按照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式吸纳干部的制度。它是整个干部队伍的“进口”,直接关系到干部的数量和质量,是干部人事管理的主要环节。
录用干部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实行公开招考、自愿报名、坚持考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用”的办法。
干部录用的渠道主要有考试录用,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录用,从企事业、工厂和农村吸收,培训录用等。
(3)干部任用制度
干部任用制度,即用人单位根据一定的条件与标准,遵循特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式,合理使用工作人员的制度。中国干部任用制度的方式主要包括:考任、选任、委任、聘任。
(4)鉴定考核制度
鉴定考核制度,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在干部录用提拔过程中进行的、对干部的正式评价制度。
干部鉴定必须考核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主要包括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等内容;“能”主要是指公务员从事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勤”主要是指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包括工作积极性、纪律性、责任感、出勤率等内容;“绩”就是公务员的工作成绩和实际贡献,即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鉴定考核可以采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主要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和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的组织做出。
4试论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
(2)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
(3)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4)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5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
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军队关系的传统和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一方面在党与军队的关系上,党高于军队,政治高于军事,政权高于军权;另一方面,在军队的领导权归属问题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任何其他力量可以和能够领导军队。
党指挥枪原则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政治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服从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就是军队的政治目标,军队不允许持有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不同的其他任何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在军队中,只能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绝不允许宣传、渗透、奉行其他任何政治思想和主张。
首先,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思想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奉行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这些思想和理论武装军队的头脑;不允许在军队中传播任何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保持军队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思想上的纯洁性,使军队能够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军事上自觉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
从具体手段上说,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首先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系统地实行对军队的严格控制和领导。
其次,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层层建立党组织,使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成为军队中更为集中、更有凝聚力的组织核心,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是排他性的。
再次,中国共产党通过独具特色的政治工作制度保证对军队的领导。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由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机关制度构成6国务院有哪些行政方式?其内容如何?
(1)参与立法;(2)行政立法;
(3)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4)直接命令;(5)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
(6)审计和行政监察;(7)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
(8)专项拨款;(9)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
(10)垂直管理。
7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2)中央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3)中央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4)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5)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
(6)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基本法以及基本法所规定的香港、澳门原有法律和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全国性法律除特别规定的外,均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且仅限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按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7)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8)特别行政区可享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
8.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
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9结合实际论述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权要求公务员履行其法定的应尽职责,同时也有义务保障公务员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利;公务员有忠实履行其职责的义务,同时也有权依法要求为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权益保障。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一定的权利,就无法执行公务;没有一定的义务,就不能防止公务员滥用职权。只有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才能保证公务员依法行政。
(1)公务员的义务
公务员必须履行九项义务:一是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二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四是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五是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六是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七是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八是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九是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务员未能履行应尽义务的,即视为违纪行为,轻者进行批评教育,重者给与行政处分,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公务员的权利
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有八项:一是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二是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三是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四是参加培训;五是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是提出申诉和控告;七是申请辞职;八是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公务员享有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或控告。
10联系我国实际论述职位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也是公务员管理的出发点。
现代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主要由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品位分类制,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职位分类制。前者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侧重人的资历条件;后者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侧重职位的职务、职责与职权。
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以职位分类为导向,同时兼顾和吸收品级分类的合理因素。职位是职位分类的基础,是特定职务、职权、职责的集合体,由符合一定规格标准的公务人员担任。职位分类,即对机关的各种常任职位进行分类划等。也就是说,依据规范化标准,将机关的工作职位按业务性质、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并对各种职位制定“职位说明书”,表明各职位的名称、编号、工作性质和内容、职责与权利范围、同相关职位的关系、任职者应具备的资格、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升迁途径、培训方式等,以便对从事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管理,对同类同级的人员用统一的标准管理,从而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
中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按照其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综合管理类职位是指履行综合管理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具体从事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及机关内部管理工作。这类职位数量最大,是公务员职位的主体。专业技术类职位是指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这类职位具有纯技术性(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不可替代性和技术权威性等特征。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这类职位具有纯粹执行性、现场强制性等特征,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检、药监、环保等政府部门,且只存在于这些政府部门中的基层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其一,除上述三类职位外,还有分别行使国家审判权与检察权的法官、检察官职位。其二,国务院可根据管理实践的需要,依据《公务员法》的授权,增设其他新的职位类别。
第三篇:当代中国与政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1.简述政府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理论基点谈谈我国政府改革的成就与发展方向。(第十章)
(1).政府发展的基本内涵
政府发展是政府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发展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目标来确定的。
(2)中国政府改革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政府机构得到精简、高效; ②.政府职能得以转变;
③.政府人事选拔任命和决策逐渐公开化、民主化; ④.政府行为日益法制化;
⑤.随着行政审批改革推进,政府权力日益分散到经济与社会领域; ⑥.公民各种权利逐得到了体制认可和法律保障。(3).我国政府改革的发展发展方向 ①.公共财政与公共预算; ②.大部门体制改革。
2.村民自治是我国政治变革领域中一大亮点,对于村民自治的内容、意义与困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请谈谈你对村民自治改革是怎么认识的。(第九章)
(1).村民自治的内容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村民自治的意义 ①.维持农村稳定 ②.促进基层民主建设
③.启示了中国其他民主进程的开展。(3).村民自治的困难
①.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紧张
a.从体制层面看,现行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村民自治机制存在矛盾;
b.从法制层面看,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相关规定过于模糊。
②.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侵犯
村民自治所依托的国家体制环境,可以称为“乡政村治”模式,即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二元并存。在实践中,村民自治和乡镇管理之间往往不能有机衔接。从地方政府权力角度而言,村民自治是对乡村政府权力的重新划分,是对地方政府利益的重新分割,为了保持对农村的控制力,乡镇政府会想方设法干预村民自治的运行;从地方财政角度而言,分税制的实施使乡镇政府面临财政压力,部分乡镇政府试图凭借行政权支配村委会,使之成为汲取农村经济资源的工具;就法律制度而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但没有规定“指导、支持、帮助”的内容和方法,也没有明确“协助”的范围和形式。实际中出现的乡政对村治的侵犯包括了乡镇政府擅自委派、指定或撤换村委会成员;乡镇政府包揽、干预村民自治事务;以加强管理为名,侵犯村民财产权、为挪用村民公共财产大开方便之门。
③.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
为了在选举中胜出,动用各种手段,花钱贿选拉拢村民的现象普遍存在,贿选物包括了实物和现金。“贿选通过利益交换选票进而影响选举结果,这是通过利益干涉民主政治的法则,以制造候选人之间不平等的形式侵蚀获取权力的途径。”贿选破坏了选举的公正和平等,违法了民主规则,侵犯了村民的民主权利,贿选的目的是以权谋私,它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社会的稳定。
3.在处理中国的府际关系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中央选择性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双重改革趋势,请谈谈你对这一改革趋势的认识。(第七章)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各有利弊,绝对集权或绝对分权的制度选择都有效率和利益损失,中国府际关系创新应该抛弃全面集权或全面分权的制度设计,转变思路实行中央选择性集权体制。中央政府的选择性权力属于国家治理的整体性权力,体现着国家的主权和统一,地方政府无权分享这些权力。建构和完善中央选择性集权体制,需要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哪些权力必须由中央行驶。制度和原则的根本区别在于,“制度”更强调必须执行,而“原则”只强调应该执行。只有以制度建设代替原则性要求国家治理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4.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对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动力与路径应当如何设定,请谈谈你的看法。(第五章)
(1).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于 ①.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 ②.从人治政府走向法治政府 ③.从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 ④.从预算型政府走向绩效型政府 ⑤.从封闭型政府走向透明化政府。(2).行政改革的动力主要有 ①.开明政治家的锐意改革取向
②.市场经济的内在诉求和企业家群体的力量 ③.知识分子的理论力量
④.全球竞争和国际规则的制约力量。
5.按照我国的宪法法律规定,从何种意义上讲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从何种意义上是最高行政机关?(第五章)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在各最高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6.如何理解国家主席的政治地位。(第四章)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具有从高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最高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驶各项国家元首的权力。国家主席在对外活动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国家的最高代表权。从国家活动的程序性、礼仪性、象征性意义看,国家主席具有最高的地位;但从国家活动的实质性意义看,国家主席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职权,因此,国家主席处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从属地位。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公民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也不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不拥有立法、行政等实质性管理。但国家主席作为形式上、礼仪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也就是国家权力的最高代表或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政府的从属关系中以及政府的某些行为如缔约行为中,起着不可缺少的程序性、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作用。
7.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
(1).代表和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2).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途径(3).政府权威合法的源泉(4).实现国家整合的有效组织形式(5).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
8.中国共产党对人大的领导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的?(第三章)(1).提出方针政策(2).向人大提出建议案(3).对人大实行工作领导(4).对人大实行组织领导。
9.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特色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政党政治组合是理解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核心所在,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第二章)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共产党应明确自身的使命加强组织目标建设(2).巩固和扩大执政党基础
(3).从严治党管好共产党自身的党员领导者和党的组织(4).兼顾政党间相互利益(5).协调政党间行为方式(6).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7).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与监督作用
(8).政党间关系法制化
10.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怎样的基本权利,要履行怎样的基本义务?(第一章)(1).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①.平等权
②.政治民主和自由权 ③.宗教信仰自由权 ④.人身自由权 ⑤.受益权
⑥.特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2).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⑤.依法纳税。
11.当代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过程中遵循了怎样的基本原则?(第一章)
具体来说,中国的宪法原则可以归纳为:人民主权原则同、基本人权原则、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12.名词解释:国家机构的政府。(导论)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是有阶级社会的政府,它和国家、阶级、政党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政府是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政党争夺的主要对象。从政府和国家的关系来说,国家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对立的统一休。实际上,国家是阶级统治、阶级控制和阶级压迫的机器,而政府则是实施这种统治、控制和压迫的工具。
第四篇:关于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新问题的研究(精选)
关于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新问题的研究
身为党外知识分子,和其他人一样,渴望被关心渴望被重视,虽然身处基层,但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极强的参与意识。现在把自己多年来的感受用文字呈现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商榷,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多年以来,党外知识分子是国家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新时期如何围绕党外知识分子出现的新情况,积极引导和调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已成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呈现出的新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呈现出了新情况新特征。
1、党外知识分子队伍规模和成份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在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使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也不断扩大,分布的区域和范围也从过去的集中在教育、医疗、科学研究领域逐步向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社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辐射和拓展,特别是在民企、中介、受聘于外企和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数量不断增加。
2、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更加趋于活跃。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生活在各领域,接受的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其思想意识、观念心态,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化、活跃化。存在着强调自我,张扬个性,思想观念超前,更容易接受民主、平等、竞争和效益等新思想新观念。他们关心自己的事业、关注政治形态、关注社会现象、关注政策的变化、关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着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
3、党外知识分子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党外知识分子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社会的转型,党外知识分子对利益诉求的意识日渐强烈。在政治参与诉求方面,由于经济实力和职业特点的不同他们对政治参与的愿望冷热不均,但总体呈增强的趋势;在经济利益方面,他们的诉求愿望表现得较为强烈一些。他们比较关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对出台政策比较敏感,普遍期望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社会环境,对社会上暴露出的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和问题,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在某些场合或在互联网上发表一些过激言论。
4、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触及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科技、社会等多个领域,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大。除了在传统的领域发挥作用外,党外知识分子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为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造了巨大利润和财富。另外,党外知识分子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产品,所反映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党外知识分子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二、当前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各级统战部门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有所加强,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和不足。
1、统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受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社会对党外知识分子了解也比较肤浅。一部分地方上的领导和部门,对党外知识分子地位、作用,对党外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把此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存在着对党外知识分子关注少、思想交流少、生活关心少、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中较少委以重任等问题。譬如:有一位区级组织的副主委,前后经历了三届,由于其工作单位是市属单位,不归区里统战部管,所以尽管他尽心尽力地做了八年副主委,仍然没有实职。这虽是个案,但毕竟是一种现象。
2、工作层面狭窄,缺乏机制保障。
基层统战部门对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起步晚,工作中对此项工作尚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各地都在实践中摸索,尚未形成规范有序、有效的工作机制,缺乏系统完备的工作定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没能起到平台和载体作用。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工作中存在着畏难情绪,造成工作推进不够平衡。有的地方无专职工作人员、无专项经费,有的地方即使有专职工作人员,其工作也缺少推力,没有抓手,成效不显著。
三、关于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党外知识分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生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加强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应建立由统战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有关会议,协调研究解决党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统战部门要增设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构,配备专门力量抓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各级党组织应有专人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2、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新闻舆论部门要大力地宣传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使各级单位和组织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二是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典型,加以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励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努力工作,营造在全社会范围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3、要努力扩展沟通渠道,凝聚人气和人力。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各级组织要经常与党外知识分子开展谈心活动,倾听意见和呼声,关心他们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建立和完善党对党外知识分子联谊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党和党外知识分子之间能够及时交流和沟通,建立互信,把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凝聚起来,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使他们踊跃谏言献策,参政议政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献计出力。
4、要积极主动为党外知识分子发挥积极作用搭建平台,要积极主动为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和发挥积极作用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知识专长,积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服务社会活动。要重视做好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政府部门的实职安排,多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工作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业务能力,支持他们开展工作。
第五篇:社区青年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
社区青年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的青年政治参与情况和工作实际,通过对政治参与的理论研究和试点现状分析,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将实践推向深入。文章从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试点探索,即以黄浦区团委南京东路街道为例的居民区团组织“直选”、卢湾区团委瑞金二路街道为例的“小三会”制度上来看运作的基本方式。文章提出从居民区团组织“直选”到“小三会”制度的过程是从团内民主到青年民主、从选举参与到公共事务参与、从团内评价走向社会评价的过程,其发展轨迹逐步明晰了建立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机制的功能定位、根本宗旨和根本意义。文章从政治参与发展的角度来设定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机制的努力方向,并对探索建立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机制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社区青年 政治参与 “直选” “小三会”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青年的政治参与指的就是青年作为参与主体,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对于上海青年而言,青年的政治参与的一般形态也分主动参与与被动参与。青年的主动参与的行为是有的,但是被动参与的更多,同时,更多的参与动员被纳入政党动员。以社区为载体构筑青年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是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向之一。社区越来越成为青年聚集的重要场所,在社区党建日益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积极推进的今天,以社区为载体探索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方式和途径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当前,学生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下,除了在校学习书本知识外,课外的实践教育活动成为重点,社区成为大、中、小学生课余时间的重要聚集地,学生社区报到制度正在全面推行。同时,在职青年的单位流动性逐步增加,“陶吧”“酒吧”“网吧”等各类时尚活动日益成为在职青年的新宠,一些自发组织的青年社团、小区会所,以及在职青年在社区的聚集逐步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这一资源拓展青年的政治参与途径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文章从2001年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厦门小区开始试点居民区团组织“直选”到2003年3月开始试点的“小三会”制度的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新形式,来研究目前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现状,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上海青年政治参与的总体状况
团市委于2003年对《政治文明与当代青年》作了调研,该书对上海青年政治参与的状况做了总体描述。我们认为上海青年政治参与不同于其他群体,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年对政治参与的理解:参与公共事务是参与政治的重要内容。二是青年政治参与的途径:在积极的舆论参与、选举参与的同时,社团参与和网络参与成为发展新趋势。舆论参与是青年表达政治观点和意愿的重要途径,显示了青年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参加选举是普通公民参与政治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社团参与与网络参与成为青年政治参与新途径。“参加社会团体和青年组织”这种方式都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不同青年群体的信赖,被作为青年参与政治的最主要的途径,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各级政府和青年工作者的重视。三是青年政治参与方式的偏好:用合法手段处理所遇事件。四是青年政治参与的能力:有较强政治责任感和较为自信的能力感。五是青年认为最重要的参与条件:参政议政的观念和意识以及规范的制度保障。
(二)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实践探索
1、黄浦区团委的居民区团支部“直选”制度的探索
(1)“直选”的背景
共青团组织要适应社会体制转变的挑战,增强团的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活力,在社区开展直选是十分有效的切入点。社区为共青团组织直选提供了最佳的土壤,社区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又为直选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厦门居民区是上海社区中第一个进行居民区团组织“直选”的社区。
厦门小区于2000年6月由尊衍居民区和原厦门居民区合并,是一个以老式石库门房子为主的居住小区。1998年通过差额选举方式组建的团支部,在直选之前,深入居民区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社区各方面干部群众的意见,同时,邀请市社科院、高校和团市委的有关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对社区团组织直选这一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操作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反复推敲论证,根据居民区团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直选工作的方案,确定了居民区团组织走“直选”的道路。
(2)“直选”的基本方式和突破点
厦门居民区团组织直选的关键环节在于:首先是选举人的资格。采用“共青团选举证”的办法对选举人的资格进行认定,把选举权利交给珍惜自己民主权利的小区团员。即对经过社区团籍注册、并愿意参加选举的小区团员颁发“共青团选举证”。作为双重身份的居民区团员,有自主选择是否行使“第二次选举”的权利。团支部规定了参加选举的团员必须超过居民区持有“选举证”的团员人数的五分之四,选举方为有效。据调查,小区中有十多名团员因为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放弃了选举权利,但同时通过宣传动员又吸引了十多名刚入团的青少年自愿参加选举。其次是竞选人的资格。通过在选举过程中设立自荐、考察和审定正式竞选人的程序,改进了以往共青团组织在选举过程前设立候选人的做法,提高了透明度。其中主要抓住了四个方面:一是规定居住经验,要求竞选人必须在居民区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二是通过竞选纲领,衡量竞选人的能力素质,了解他的竞选动机和目的;三是通过政审,把好竞选人的政治关;四是通过书记竞选人面对面地向身边居民区的团员青年征询提名支持率,保证了直选更大程度的群众性。第三是尝试大会选举和分散投票相结合。搞直选的目的就是要让最广大的小区团员青年来发表自己的意愿。早在1998年小区差额选举组成团支部时,就有小区团员表示由于不能参加集中的大会选举而失去了投票的机会,使整个选举质量受到了影响。因此,选举采取大会选举和分散投票相结合的无记名差额选举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凭“选举证”到指定投票点领票、写票、投票。提供具有私密性的投票点,给予选举人充分的选择考虑的时间,这样既保证了最广泛的团员参加选举,提高了选举的群众性,也使团员最大程度地参加选举,保证了选举的民主性。第四是书记和团总支班子的形成。直选采取了书记竞选人和委员竞选人同时选举的办法,通过竞选纲领和不同的竞选程序,对书记竞选人提出了更高的考察要求。书记竞选人除了要符合一般的竞选程序外,还要获取更高的提名支持率,要组成竞选后援团参与竞选,要通过选举人现场答辩等程序才能当选。当选书记被赋予了被限定的组阁职权,在委员中确定副书记3人和各委员的分工。采取的这种有限的组阁制,强化了书记和整个班子成立后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直选的基本方式详见《直选工作流程图》(表1)。
(3)“直选”的发展即与居民区的联动
在“直选”的基础上,南京东路街道又建立“居民区民主管理委员会”和“居民代表会议”参与制。居民区民主管理委员会是居民委员会将小区中有较高文化程度、有一定见解的居民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小区重大问题的决策,它是居民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形式。每年年初团支部(总支)要推荐2名思路敏捷、卓有见解的青年参加“居民区民主管理委员会”,共同为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出谋划策,参事议事。每月一次,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要在小区内接待来访居民,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居民(尤其是青年)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配合居委一起解决。居代会是居住在本小区的居民参加的,对关系居民利益的各项事宜进行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民主制度,是居民履行民主权利、实行群众自治的一种组织形式。团支部(总支)书记和副书记参加每年的居代会,在会上代表团支部(总支)向居民代表汇报一年来完成的实事工作项目,倾听和了解居民对团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向居民委员会反映青年的心声。
同时,按照党带团的宗旨,又建立了居民区党组织会议列席制。居民区党组织每年要有两次会议专门研究团青工作,团支部(总支)书记和副书记必须列席会议。具体内容应包括团支部(总支)书记向党组织汇报近期工作;党组织要指导团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研究决定居民区团工作的重大问题;党组织要帮助团组织落实活动经费问题;了解小区青年的思想动态,发动团员青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更好地发挥党团组织的联动效应。
表1:直选工作流程图
2、卢湾区团委的“小三会”制度的初步探索
(1)“小三会”制度的基本定位及其由来
“小三会”是指以青少年为主体,以青少年事务为主题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以此实现青少年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听证会是指社区有关部门,在对青少年事务做出决策前,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广大青少年意见的会议。协调会是指为了维护青少年的正当利益或保证青少年事务的顺利开展,而召开的由各方共同参与、当场进行协商的会议。评议会是指由社区有关部门组织青少年对社区内的青少年工作和与青少年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评估的会议。“小三会”一般由街道团工委或社区团支部具体负责实施。“小三会”制度从程序上看有事前听证、事中协调、事后评议;从内容上看则各有侧重。
“小三会”源于卢湾区党委试点的“三会”制度。“三会”制度分别是评议会制度、协调会制度和听证会制度。
(2)基本内容及组织方式
“小三会”推出不久,虽还在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形成初步的规范主要有三个步骤。
一是会前的议题收集。“小三会”的议题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同时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群体的年龄、兴趣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社区的关注点与成年人是有差异的,“小三会”不能照搬“三会”的内容,而是在广泛发动青少年观察了解社区情况的基础上,提炼与青少年有关的热点议题。通过参与议题的收集工作,可以加深青少年对本社区的了解,激发青少年更高的参与热情。例如,在各社区开展的“青少年文明行动示范点”创建活动中,是否申报荣誉称号、如何开展创建活动等都可以组织青少年召开听证会;关于社区居民的道德习惯、青少年的实践环境等也可组织青少年召开相关的评议会;遇到青少年群体利益与社区其他方面利益有冲突时,还可召开相关的协调会。
二是会中的现场讨论。青少年参与“小三会”的现场讨论,不仅是出于形式的需要,更是要通过现场参与提高青少年对社区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在社区生活和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积极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参与现场讨论,采纳或接受青少年的意见、建议,可以使青少年在互相交流中运用民主协商、自主决策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满足自身的需求。
三是会后的监督落实。“小三会”的最终目的是加大青少年参与社区民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充分发掘青少年的潜能,有效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会前的收集信息、会中的热烈讨论都是为了有效改善社区工作。因此,会后对“小三会”各项决议的监督落实是工作的关键,也是青少年参与社区民主建设真正的广阔天地所在。在相关的“小三会”召开后,组织青少年对有关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评比、宣传整治、道德实践活动,可以使青少年更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在社区建设中贡献的价值,同时也使社区对青少年资源的开发达到最优化。
(三)对居民区团组织直选、“小三会”等形成的基本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方式的基本评价
1、从团内民主到青年民主的推进
从居民区团组织直选到“小三会”的过程是从团内民主到青年民主的过程,它逐步明晰了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机制建立的功能定位,即推动民主,推动政治文明的不断提升。
居民区团支部“直选”方式选举团组织班子及其成员。这种采用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指定候选人的民主选举方式,是团内民主选举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制度创新。它的创新之处不在于提出新的具体民主制度,而在于对原有团内制度中的民主资源的开发,使过去在选举中长期形成的由党组织指定候选人的做法从选举制度中退出,实现了团内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质性复归。在我们的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采取这一方式选举的基层团组织,团干部的积极性以及团组织的凝聚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组织的活力明显增强,这也是增强基层团组织合法性基础的一种有效措施,是基层团组织自发性制度创新的尝试,对于团内民主的复归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小三会”实质上还是由社区团组织来操作,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团内民主走向青年民主。从参与的制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社区所属青年都可在有5名左右社区内青年复议的情况下,就社区管理、青年事务、自身权益等问题提请召开相关会议。我们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会议的召开,参与的群体较为广泛,有时也会有老年人对青年工作进行评价。通过“小三会”的召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直接进入政府的“三会”制度,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讨论的确有其积极的意义。实际上,28岁退团的人员仍然属于青年范畴,因此,“小三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受益范围扩大,成为了“青年民主”,而不仅仅是“团内民主”。
2、从选举参与到公共事务参与转变
从居民区团组织直选到“小三会”的过程是青年从选举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参与过程,它逐步明晰了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机制建立的根本宗旨,即青年政治素质的有效提升。
居民区团支部“直选”是团内选举的创新,是源头上的突破。感受民主首先是从选举开始的。在走访中,我们可以发现,直选的居民区内居民的民主意识等政治素质得到了潜在的提升,被推选上的代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凝聚力工程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因此,选举的直接体验是民主形式的重要体现。如何进一步推动社区直选的有效开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三会”通过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将社区的众多青少年事务集中起来,同时,无形中又直接加入了居民区、街道的公共事务管理,内容上得到了很大的延伸。在走访中,我们发现,青年对社区关注的事务多了,对重大的时事新闻关注和讨论多了、对社区内的规定制订参与多了、对青少年事务的建议多了,直接推动社区“三会”的有效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这将直接对青年今后参与公众参与机制产生积极的影响。
3、从团内评价到社会评价的转轨
从居民区团组织直选到“小三会”的评价体系是青年工作从团内评价到社会评价的过程,它逐步明晰了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机制建立的根本意义,即在于推动共青团组织的生存发展。
在社会上有人说:“不怕团不跟党走,怕青年不跟团走。”这体现一点,就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在于对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可度。共青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群众团体,作为执政党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共青团的生存和发展必将对执政党的凝聚力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评价体系成为天平上的重要筹码,走出团内评价是共青团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居民区团组织“直选”的评价转变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团内民主的方式实现后形成的社会评价来体现其存在价值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组织的根本民主就在于选举的民主程度,公众评价的最初和最终认识都在于选举的民主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直选”是共青团组织的民主突破。“小三会”则更为直接,请青年直接参与对众多事务的评判,它的价值在于直接对基层团组织进行评价、对团组织所做的青少年事务进行评价、对自身权益的保障有权发表意见,并可获实施,这就是将组织工作,将青少年事务推向了公众,使它更广泛地获得被评价的机会,同时,能否得到较为满意的答复将直接衡量组织的凝聚力和认可度。
三、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促进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机制的方向设定
政治参与发展的程度,反映着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政治参与的量的规定。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政治参与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考察。
一是参与人数。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首先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社会阶层被纳入到政治过程中。政治参与人数的增多是政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政治参与的主体越大众化,就越能体现出当代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二是参与渠道。公民的政治参与必经一定的渠道进行。广泛的政治参与意味着有畅通的政治参与渠道。公民参与渠道的多寡及畅通与否与政治体系的构造有关。一般说来,政治参与渠道的发展体现为四种取向,即从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简单性向复杂性发展、非法性向合法性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参与向以制度为中心的参与渠道发展。
三是参与层次。公民政治参与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从参与的范围来说,有基层参与、中层参与和高层参与。参与层次也可分为个体参与和团体参与。公民有组织地参与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趋向。
四是参与强度。参与强度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系统决策活动的程度和持续性,以及它对于整个政治运作过程的重要性程度。一般说来,参与强度与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有关,参与强度还与公民参与的主动程度有很大的联系。只有当公民处于积极和能动的主人翁地位时,公民的政治参与对政治过程中才能发挥有效的影响作用。
因此,要促进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发展,就当前而言,主要设定以下努力方向。
第一,扩大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范围,以提供青年更大范围的实践社会参与来不断增强青年实践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意识。
第二,在充分尊重青年民主观念、实现青年权益的同时,必须积极培养青年主动参与的意识,训练并提高青年作为政治公民的政治参与技能。
第三,加强青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畅通现有的各种合法参政渠道,提高青年参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执行和政策制定的影响和监督比例。
(二)逐步探索构建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机制
1、推广试点居民区团组织“直选”,畅通社区青年参与社区事务的合法途径,不断深化团内民主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种政治、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实现着自身的转型。共青团作为有着较强政治性的先进青年组织,担负着团结、带领、教育青年的任务,但是变化中的社会要求共青团对团员青年的权威,不能仅仅建立在其历史贡献所形成的资格上,必须要有现实的依据,让团员青年对共青团有新的认同感。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不论是组织权威,还是个人权威的形成,都必须通过民主的方式获得。因此,作为团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基层民主选举的普及将直接影响团内民主机制的建设,激活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目前,全市有20多个居民区团组织已经进行了“直选”,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基层团组织要逐步从指定人选中超脱出来,要形成8小时以外的社区青年的凝聚地,关键是形成什么样的青年核心以及赋予社区居民区团组织怎样的内涵,所以“直选”是首要的选择。
其次,必须建立居民区团组织“直选”的配套机制。如前面所介绍的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居民区团支部的案例,在具体运作中,“直选”后,建立动态管理的组织机制很重要,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就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由居民区党支部(总支)书记亲自分管团工作,党组织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的居民区党支部(总支)委员担任青年工作指导员。“直选”后逐步完善建立团组织的三级网络。一级网络:居民区团支部(总支)委员会——核心组织,由经过直选产生的居民区团支部(总支)委员组成;二级网络:居民区团干事——骨干力量,由小区中热情高、能力强的团员担任;三级网络:居民区团小组——中介桥梁,按照地域相近的原则,团支部下设团小组,这样保障了选举后的社区居民区运作。同时,相应建立了“居民区民主管理委员会”和“居民代表会议”参与制、居民区党组织会议列席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团青工作在社区的地位和影响,对居民区重大决策有发言权。
第三,团内民主要形成工作方法。如建立人尽其才的服务机制,在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参与方面与在社区青年中推荐优秀分子入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建立凝聚青年的运行机制,即居民区团组织要围绕社区建设和管理,发挥团组织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社区教育、文化、服务、维权及特色工作等方面,设计内容丰富的活动项目,积极运作。
2、多方位试点“小三会”制度,不断提升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在青年事务发展中的作用
卢湾区团委的“小三会”制度本身也在不断的试点过程中,“小三会”对在职青年的进一步参与的主题内容设计、青年权益的协调能力、制度的完善上还在实践中摸索。我们觉得这种试点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青年的政治参与的意识的不断增强不是一朝一夕可见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真正形成效果的。因此,应该积极提升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在青年事务发展中的作为。
我们认为,青年是一个特殊群体,既是改革的推动者,又是受益者,同时也是培养者,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制度的形成一方面是组织不断培养和增强青年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另一方面更是青年评价和认可青年组织的途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也是开展听政会、协调会、评议会的宗旨所在。
鉴于上海青年政治参与状况分析和实施的试点工作,我们建议分层建立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即可形成市级、区级、基层(社区)三级“三会”制度。三级“三会”制度在机制上各有不同、内容上各有侧重。
同时,要探索建立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人才网络。任何一项事务的推进必须依靠人来推动,社区青年政治参与机制不断运作后,形成的将是一个网络,而网络的点需要具体的人来把握。我们认为,团组织以其特殊的政治性必须承担起这一责任,要积极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团干部队伍。团干部对于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既是服务者,也是推动者,也是被评价者。在试点过程中,已经对一些居民区团干部进行了工作的培训,从发展来看,这个任务是长期的。因此,在开展上岗团干部培训班、定期团干部培训班的同时,要对团干部进行青年政治参与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培训。
当然,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社团在青年政治参与中的积极意义。将社区社团发展作为上海社区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并逐步探索试点,也是进一步扩大青年政治参与的覆盖面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