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公司慈善救助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
XXXXX公司
慈善救助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
第一条 开展慈善救助是公司完善职工保障机制,关怀职工的重要举措。为规范公司慈善救助工作,明确公司慈善救助金的性质、用途和管理程序,充分发挥慈善救助金的效能,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开展慈善救助是公司关爱职工,职工互助互惠、表达爱心的重要形式,充分体现“大家为我、我为大家”的原则。
第三条 公司慈善救助金是用于专项救助公司困难职工的善款,主要来源于公司职工自发的捐款。
第四条 本办法救助范围适用因患重大疾病、遇到突发性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公司已签订正式聘用合同的职工。因个人违法、违规、违纪等原因造成的除外)。
第五条 慈善救助工作应当遵守以下规则:
(一)对职工实施实时救助,同一受助人的同一情形不重复慈善救助。
(二)夸大捏造救助事实的,经发现并调查属实,取消被救助人慈善救助资格,追回慈善救助款,进行通报批评。
第六条 慈善救助金的申请、审查、审核、审批和发放,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提出申请。符合慈善救助条件的,由本人和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填写《困难职工慈善救助表》。
(二)工会审核。公司工会收到申请后,提出救助意见,核定具体的慈善救助金额并公示。
(三)公司审批。公司工会将救助意见和具体的救助金额提交公司研究审批。
(四)慈善救助金发放。公司工会根据公司的审批结果发放慈善救助金,由被救助人所在单位代领或直接送达受助人。
第七条 慈善救助资金的管理:
(一)慈善救助资金由公司慈善救助工作站单独建账管理,专款专用,只用于规定救助范围内有关救助款项的支出,不得挪作他用。
(二)慈善救助金收支情况接受公司审计处监督,公司工会适时向公司报告一次救助情况。
第八条 本办法由公司工会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起执行。
第二篇:公司车辆管理试行办法
公司车辆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种车辆,确保车辆安全、良好的运行状况以及保养和维修的及时、经济、可靠,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公司各部门的所有车辆(公车及个人用于公务车辆)。
第二章
车辆使用管理
1、综合办公室负责车辆派遣及使用,并对各部门用车进行审批、协调、安排,保证办公室车辆的高效利用。
2、因公使用车辆必须填写《车辆使用申请表》,由办公室批准方可使用,不得因私使用车辆。
3、使用公务车辆办完事后应及时返回公司,如遇交通阻塞或意外情况不能按时返回公司的,应提前向综合办公室说明原因。
第三章
车辆用油管理
第一条
职责
公司财务负责对所有车辆的用油进行监督、控制,油卡充值工作。
第二条
车辆油卡管理
1、公司实行一车一卡,所有车辆统一使用加油卡加油。
2、每月按公司规定数额统一为公司所有车辆油卡充值。
3、公司所有车辆不得报销车辆加油费用,驾驶人员应随时携带油卡,如遇特殊情况需报销加油费用,须经总经理审核批准,财务经理核实,并报车辆管理人员备案。
4、车辆加油卡办理后,管理人员应按车牌号与油卡号码进行备案登记。油卡一经备案,不允许私自变更,如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油卡丢失、损坏,应及时报车辆管理人员并审请补办新油卡。
5、一车一卡,一车一表,油卡管理人员在充值时应将每辆车的《车辆用油统计表》上报总经理、财务经理审核。
注意事项:《车辆用油统计表》中的现金加油应详细记录日期及原因。
第四章
车辆违章管理
1、公司公务车辆交通违法处理的原则是:谁违章、谁处理、责任自负、费用自理。违章责任以出车登记为依据,处理违章的费用全部由违章责任人承担。
2、综合办公室做好公车用车记录,注明用车的驾驶员和使用起止时间,在该时间段的交通违章由该驾驶员承担,财务部从责任人最近一个月工资中扣除违章处理费用。
3、员工办理调动或离职手续前,应先到综合管理部核对有无交通违章责任记录,如果有违章记录的,该员工必须先按本规定消除违法记录才能办理调动或离职手续。
第三篇:资本管理公司试行办法(范文)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经营行为,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意见》(云政发〔2013〕144号)及云南省金融办、人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银监局、云南证监局、云南保监局《关于加快推进民营金融机构培育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云金办发〔2013〕36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由符合条件的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发起,经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针对当地实体经济项目开展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以及投资咨询等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经营应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原则。
第四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工作实行专家评审制度。试点工作在各州(市)有条件、分步骤地推进。试点初期,选择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相对健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民间投融资行为活跃的州(市)先行开展。省金融办负责全省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规范发展、组织评审和监督指导,州(市)金融办负责日常监管工作。
第二章 机构的设立
第五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民间资本管理)、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组成。
第六条 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章程;
(二)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为实收货币资本,须一次足额缴纳(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执行差异化政策,注册资本应不低于3000万元);
(三)主发起人持股占公司注册资本比例不低于20%、不高于51%,其他单个出资人出资额不低于10%。法人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低于注册资本的50%;
(四)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发起人和出资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企业法人或者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同时不具有其他国家居民身份的自然人;
2.无犯罪记录及无不良信用记录;
3.无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和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
(五)主发起人名下不动产价值不低于出资额的40%;
(六)法人股东上年末净资产为拟出资额的2倍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七)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八)资金来源合法,未以借贷资金和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九)拟任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2.无犯罪记录及无不良信用记录;
3.具有担任拟任职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有不低于5年的金融行业(含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从业经验。
(十)有良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
(十一)符合省金融办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设立分为筹建和开业2个阶段。
第八条 筹建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发起人应牵头组建筹备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筹备工作。筹建材料包括:
(一)筹建申请书。包括:拟设立公司名称、业务范围、拟注册资本、地址、发起人基本情况;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拟设地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发展需求及可行性和必要性、经营方针、发展规划及风险控制措施等;
(三)出资人基本情况。出资人验资报告(含验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证明)、法人股东提供出资公司章程、股东会出资决议;
(四)出资人承诺书。出资人应当承诺遵守国家及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有关规定,遵守公司章程,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承担公司经营风险,保证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其他相关信息均真实准确;
(五)出资人协议书。股东之间关于出资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协议;
(六)拟设资本管理公司股东基本情况。股东名册、法定代表人姓名、出资额、股份比例;
法人股东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企业征信报告、近3年财务会计报表(最近1年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自然人股东提供简历、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收入状况证明或财产证明(足以支撑其出资)、无犯罪记录证明、个人信用报告等;
(七)章程草案。章程草案应当包含公司合法经营和风险防范的有关内容;
(八)筹建方案。包括拟设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职能部门设置、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管理制度、选址方案、拟任高管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的资格申请书及基本情况(含:现工作单位及职务、拟任职务、金融从业经历证明等);
(九)省金融办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省金融办负责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筹建申请的受理和初审。收到申请材料并初审后,组织专家对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进行资格评审并做出评审结果。
第十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筹建期为批准之日起3个月。未能按期筹建的,筹备组可自行决定延期一次,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延期情况报省金融办备案。筹建期内达到开业条件的,应当在筹建期满前提交开业申请。逾期未提交的,筹建批准文件失效。
第十一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筹建期内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筹建资格:
(一)提供虚假材料的;
(二)股东有故意犯罪行为的;
(三)更换主发起人的;
(四)更换股东数量或涉及变更股权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的;
(五)减少注册资本金的;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其他禁止性行为。第十二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申请开业,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内容包括拟开业机构名称、营业场所、业务范围、注册资本、股本结构、组织架构、各项规章制度等相关材料;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四)经股东会通过的公司章程;
(五)营业场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材料;
(六)经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决议通过的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名单;
(七)具有适应业务经营需求,支撑安全合规运行的信息科技系统,具备保障业务连续有效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和硬件设施;
(八)省金融办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经批准开业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按照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报省金融办审定后,再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变更:
(一)变更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营业场所;
(二)变更公司组织形式;
(三)修改公司章程;
(四)调整公司经营范围;
(五)注册资本、股东、股权变更;
(六)更换或者新增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业务经营
第十五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经营范围如下:
(一)办理各项股权投资、债权投资;
(二)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咨询、财务咨询等咨询服务;
(三)其他经核准的业务。
第十六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可在注册资本金充分使用后,经批准可采取向股东借款、引进优先股股东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试点期间,融资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
第十七条 公司运营中,净资本低于注册资本的,不得向股东借款和引进优先股股东。
第十八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行为必须体现分散、审慎的原则,对单一企业或项目投融资余额不超过注册资本的20%。
第十九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以投资方式投放的资金可以根据被投资项目的盈亏情况按比例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也可以约定固定回报率的方式获取回报。具体利率的浮动幅度、融资期限和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由投融资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前提下依法协商确定,利率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第二十条 公司原则上不得跨区域经营,应按照核准的区域范围开展业务(经营区域主要指公司注册地辖区;在云南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公司经营范围权限于昆明市;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差异化政策的公司经营区域仅限于本县县域)。
第二十一条 未经批准不得分设经营网点。股东出资自公司成立之后两年内或入股时间不足两年的不得退出(引进的优先股股东除外);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参与管理人员的出资,在任职期内不得退出。
第四章 风险防范及监管
第二十二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开展业务时应遵守以下禁止性规定:
(一)不得从事股票、期货、黄金以及金融衍生品等交易;
(二)不得非法集资,不得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资金;
(三)不得以企业的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
(四)不得向股东及关联方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投资(含担保)。
第二十三条 股东向公司投入的资金(包括股东借款及引进的优先股股东),必须为自有合法资金,并应出具承诺书。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作为出资。严禁非法集资;严禁资金集合、信托理财计划等“一带多”类型的出资;严禁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东应对彼此资金来源进行必要的合法性调查。
第二十四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只能在1家商业银行开立账户;股东额外增加投资额和进行项目投资等日常经营活动都必须通过该合作银行结算;投资结算、项目回报以及收益分红等均通过银行账户转账处理,原则上不允许进行现金结算。
第二十五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应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和拨备制度,准确进行资产分类,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准备金,确保准备金充足率始终保持100%以上。按照有关财会制度和核销要求,对公司呆账及时进行核销。对损失准备不足的,应依次及时以利润、资本金冲抵。公司不得隐瞒或拖延不报、长期挂账和掩盖不良资产。
第二十六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
第二十七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应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公司股东、行政主管部门等披露经中介审计的财务报表以及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必要时向社会披露。
第二十八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地州(市)金融办负责日常监督管理。省金融办指导和督促州(市)金融办加强对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监管,研究制定全省统一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分类评级办法和经营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分类监管、扶优汰劣的动态监管机制;州(市)金融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监督管理制度,指导县(区)金融办加强监测分析和督促检查,要定期监控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经营情况,重点监测资金投向、融资额度及人数、风险准备等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指标。
第二十九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完备的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业务数据库信息收集管理。
第三十条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必须在经营场所公布监管部门的举报电话,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加强对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经营行为的约束、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第三十一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州(市)金融办责令改正,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商工商管理部门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一)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
(二)未经批准变更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营业场所的;
(三)未经批准变更公司组织形式的;
(四)未经批准变更注册资本、股东、股权的;
(五)未经批准新增和更换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
(六)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活动的;
(七)开业不经营的;
(八)抽逃资金的;
(九)违反利率政策的;
(十)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十一)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十二)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十三)违反本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至二十九条相关规定的;
(十四)违反其他国家法律法规的。
第三十二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出现问题并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危及金融稳定、损害投资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所在地州(市)金融办查明,可以区别情形商有关部门采取下列措施,具体情况报省金融办:
(一)责令暂停部分业务;
(二)停止开办新业务;
(三)申请冻结账户资金;
(四)限制资产转让;
(五)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
(六)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整改后,应当向所在地州(市)金融办提交报告。经验收符合有关审慎经营规则的,再行解除对其采取的前款规定的有关措施。第三十三条 经检查发现重大风险的,所在地州(市)金融办有权聘请具有相应业务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和稽核(费用由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承担)。
第三十四条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一经查明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所在地州(市)金融办报省金融办审定后,取消试点资格,并商工商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涉及违法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金融办负责解释,并根据试行情况会同省民营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小组成员单位修订。
第三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救助金管理
锦兴(福建)化纤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员工救助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员工福利制度的建设,提高员工的生活保障水平,充分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规定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本公司在职(不包括临时工)员工。
第三条 员工个人每人每月缴纳3元,公司每月拨付员工缴纳总金额的等值部分,设立救助基金(专设帐户),由公司工会作为基金管理小组负责管理。
第四条 凡本公司正式雇用的员工,自到职日起,至离职日止,得以发生的事实,分别引用本办法条款,申请救助金,如其配偶或直系血亲同在本公司服务者,不得以同一事因重复申请补助。
第五条 职工本人,或其配偶、直系亲属(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岳父母、祖父母)因伤病住院时,必须填具申请书,连同户籍本(职工本人免附)、县级以上正规医院住院证明书、及医疗费用单据,提送公司工会申请补助。
第六条 伤病救助金的给付标准
(一)因员工本人伤病而申请的救助金,申请的额度为医疗费用总金额的80%,且从第一次住院日起一年内,其累积总额以3000元为限。医疗住院费用不足500元不予救助。
(二)因配偶或直系血亲伤病而申请的救助金,申请的额度为医疗费用总金额的50%,且从第一次住院日起一年内,其累积总额以1500元为限。
(三)员工本人或其家属如因施行整容、整形或违反生理的手术等,及因自戕或从事非法等不正当行为而致伤者,均不得申请救助金。
第七条 申请水灾、火灾、风灾、地震或其他无可避免的重大灾害救助金,须由员工本人或其家属于灾害发生后,填具申请书,出具当地政府县级以上证明,提交公司工会进行核定。
第八条 重大灾害救助金的给付,须由工会委员3人以上查明实际受害情形后,核定救助金额,但最多以3000元为限。
第九条 员工填写《救助金申请表》后,部门确认后报公司工会,公司工会在收到救助申请后,需对员工所提交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查核,工会主席签署意见,上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工会给予发放救助金。
第十条 员工申请救助金,如发现有伪造证件冒领等事件,除追 回相关款项外,还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由公司工会负责解释、修订。第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字签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慈善总会接收、管理和使用捐赠物品办法
慈善总会接收、管理和使用捐赠物品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发展我县慈善事业,做好捐赠物品的接收、管理和使用工作,根据国家、省、市要求及《XX县慈善总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会性质、宗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内外所有捐赠物品的接收、管理和使用工作。
第三条
本会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本办法规定,依法接收、管理和使用捐赠物品,为发展慈善事业服务。
第四条
慈善物品的接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必须在会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总会职能部门具体实施,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第二章
接
收
第五条
凡拥护总会章程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本着扶贫济困、支持和发展慈善事业的目的,以任何方式捐赠的物品,本会均予接收。
第六条
捐赠物品的接受范围
1、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私(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捐赠的物品。
2、国外慈善组织、社会团体、企业家、知名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捐赠的物品。
第七条
接收捐赠的物品包括:
1、生产、生活资料。
2、文化用品、医疗康复设备。
3、通讯设备、交通工具。
4、其它物品。
第三章
管
理
第八条
捐赠物品的管理方式
1、建立物品登记簿。登记内容包括捐赠者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单位名称、物品名称、原始价值、购置日期、物品折旧程度、接收物品时间、数量、联系方式等。
2、设立专帐、专库、专人管理,严格出入库手续。对库存物品按种类、性质、用途等分别存放和管理。
3、保管人应保证物品安全,防止失火、失窃、变质及人为毁损现象发生,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对由于保管人造成的损失,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应责任。
第九条
捐赠物品的管理手续
1、接收捐赠的物品一律要办理接收手续。所收到的捐物,必须填写一式两份的捐物协议书,验收后及时入库。
2、凡通过邮局汇寄的物品,经分管的副秘书长在邮单上验证签字后,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邮局领取物品。
3、凡通过海关进口的捐赠物品,凭捐赠方的捐赠书及会长签发的接收批文,办理入关手续及其他手续。对海外捐赠的物品要严格、周到、妥善的保管。
第十条
捐赠物品的管理制度
1、捐赠物品的管理工作由分管的副秘书长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由专人具体负责。
2、对库存的捐赠物品定期自查。清点、登记库存物品情况,将现存物品与原接收物品时的登记簿、帐册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如出现损坏、丢失现象,立即向秘书长、会长报告。
第四章
使
用
第十一条
捐赠物品的使用,除定向捐助外,要突出重点项目,该项目要有一定的示范性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用于:
1、资助以弱势人群为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公益性单位。
2、扶贫济困、赈灾救助。
3、开展各种慈善活动。
4、符合本会宗旨的其他用途。
第十二条
对于指定捐赠、总会要保证该项捐赠合法,严格审查。经审查符合捐赠条件的,本会为其办理捐赠手续。另外,捐赠人须提交下列材料:
1、指定捐赠的书面申请。
2、受赠人有关情况的介绍材料。
3、捐赠人与受赠人无亲属关系及其他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证明材料。
4、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捐赠物品的使用审批程序
1、申请人必须向总会提交书面申请,并附当地政府的证明材料。
2、由秘书长或秘书长办公会进行审定,对符合条件的,经秘书长提交会长决定。
第十四条
捐赠物品的使用,必须遵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主要内容有:
1、使用人(受赠人)必须在审定的使用范围内使用捐赠物品,不得随意扩大或改变使用范围。
2、使用人(受赠人)如违背使用原则,本会有权收回捐赠物品,造成损失的,要赔偿损失,同时向社会公布。
3、捐赠人与使用人(受赠人)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用隐瞒、欺诈的方式进行捐赠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对于数额较大的捐赠物品,使用人(受赠人)必须定期将捐赠物品的使用情况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经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生效。
第十六条
本办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未尽事宜,由常务理事会向理事会提出补充修改意见,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与本办法一并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本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