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财政局

时间:2019-05-13 05:4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石市财政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石市财政局》。

第一篇:黄石市财政局

黄石市财政

黄石市民政

黄财社发„2008‟52号

黄石市财政局黄石市民政局

关于下拨2008年中央救灾资金的通知

区财政局、民政局:

近期,我省持续出现全省性雨雪天气,积雪和低温冷冻给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根据鄂财社发[2008]12号、18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紧急下拨你区雪灾应急救济资金万元,以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请将此款列入2008年政府收支科目“中央自然灾害救济补助”(第2081501科目)。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区接此通知后,财政、民政部门务必尽快制订本区及所属乡镇灾民的救灾应急资金的使用方案。此次下拨的救灾

应急资金应与地方政府安排的相应资金配套,主要用于解决受灾群众应急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确保转移安置群众救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天10元,确保受灾较重灾民的基本生活和御寒所需,决不能困为救灾资金安排和发放不到位导致灾民饿死、冻死及流浪街头。

二、此次救灾资金实行现金和实物发放,现金的发放要尽量实行“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发放到灾民的银行(或邮局)账户。资金和实物必须于春节前(2月6日)前发放到灾民手中。同时,各区财政、民政部门应将此次救灾资金的发放情况(包括所属乡镇的发放情况)于2月15日前上报市财政、民政部门。

三、各地要切实加强救灾资金的监督管理,各部门各单位都不得挤占、截留、挪用救灾救济资金。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核实灾民人数,登记造册。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核拨救灾资金,确保救灾应急资金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

二OO八年二月三日

主题词:救灾资金通知

黄石市财政局办公室2008年2月3日印发

附件:

2008年救灾资金分配表

单位:万元

第二篇:黄石市人才座谈会材料

黄石市人才座谈会材料

黄石港区委组织部

2011年上半年,我区人才工作紧紧围绕以扩大人才总量为重点,以提升人才素质为核心,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健全组织体系,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2011年上半年,我区人才工作首先从组织与政策上抓落实,制定与完善了多项制度与措施,以确保人才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制定和完善人才工作政策和措施。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健全人才领导体制和人才奖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训机制、人才交流机制作出了具体规定。印发了《黄石港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黄石港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方案》。对科技人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给予同等数额的物质奖励。对在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授予突出贡献奖。通过了《关于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进一步理顺区教育系统人员管理、资产财务管理等机制。这些措施的出 台,为全区人才建功立业、发挥作用,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实施区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和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区委、区政府专门设立了区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了区内20位各方面的专家委员,还聘请了区外部分专家、学者为顾问。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出台之前,都要充分听取决策咨询委员会的论证意见,避免了决策上的失误。三是筹建了各类人才信息库。区委组织部建立了党政人才信息库和黄石港区籍在外地工作优秀人才信息库。区人社局、经信局、科技局、教育局、农林局等部门也分门别类筹建了各类人才信息库。区招商局对黄石港区籍在外优秀人才和曾在黄石港区工作过的优秀人才信息,实行动态跟踪,为人才发挥作用牵线搭桥,在引智引资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注重培养,严格管理,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区委把各类人才的培养教育和选拔使用当作首要任务常抓不懈,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把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培训宏观管理计划。上半年我区共举办了大型培训班3期,聘请了多名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我区讲课,培训各类人才1000余人次,使全区各类人才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二是加强实践锻炼。为提高青年人才分析和处理基层事务的工作能力,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促进青年干部尽快成长,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坚持挂职锻炼制度,选派5名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素质较好的青年人才到区信访局和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我区的 2 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在实践锻炼中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三是严格选拔使用。区委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选拔条件、选拔程序和方法。尤其在选拔科级后备干部工作中更为严格和慎重。通过严格审核条件,组织考察,好中选优,选拔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进入科级后备干部队伍,还有一名干部进入了全市“年轻干部成长工程”。

三、构筑平台,加强培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今年来,我们坚持“关注焦点,抓住重点,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工作思路,对党政事业等各类人才因材施教,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一是重点抓好党政人才的理论培训。结合在群众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一些典型群体性事件,组织全区干部开展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拆迁法规专题学习培训,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干部队伍做群众工作基本功。深入社区进行帮扶,通过群众工作实践,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二是进一步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培训。注重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的提升,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区人力资源保障局等部门组织全区近2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低碳经济”等多个经济、社会热点培训。区财政奖励科技项目带头人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资金5万元;资助和奖励科技项目16项,资金220万元。三是为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技能培训。加大政府投入,认真落实“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开办了计算机、缝纫、厨师、驾驶、建筑、电子、电工技术、农机 维护等多项实用技术培训班。近两年,全区有8000多人参加了培训,有85%以上的培训人员学到了一技之长,获得了相关技术的技能等级证书。四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园的支持与扶助工作。在我区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集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于一体,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同时,联合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大学成立创业园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项目推荐、评估和筛选,面向社会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接待来园考察学生420多人次,接受电话、电子邮件咨询的60多人次。同时还加强了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创业,培养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四、优化发展环境,激励各类人才发挥作用

良好的人才环境是留住人才与造就人才的先决条件,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是我区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是大力服务、宣传和表彰优秀人才。充分利用网络、公开栏等媒介,做好重大人才工作政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对重点人才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落实政策待遇,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我区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特殊贡献人才的奖励,对突出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的获奖人才给予不同等次的资金奖励。建立了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对承担省以上科研课题和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订的高层次人才给予资助。三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今年来,我区接收省委组织部选调生 7人,区法院公开招 4 聘2名书记员。同时从政法系统公开招考选拔了杨庆华、南又春、郑朝辉三名同志分别担任红旗桥、沈家营、胜阳港办事处的副主任。区直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有20余人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公开招考,有2人已被录用,通过公开招聘、招考、遴选,营造了优秀人才靠竞争上岗的良好氛围。同时,对区外高层次人才,采用柔性流动的办法加以引进,目前已有10余人来我区从事兼职、讲学、技术合作、兴办实业。

四是鼓励各类人才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十佳优秀中青年人才”评选活动,工会、团委、妇联、经济、教育、卫生等战线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竞赛、评选活动,一批优秀青年、经营人才、业务骨干为群众所熟悉,在全区营造了尊重人才、鼓励成长的良好氛围。我区已送八中的郭茂荣校长参加省突出贡献专家的评选,送黄棉、城管局、就业局三家各1 人参加湖北省优秀农民工的评选;送董剑、包启安、段冬毛、李晓亮、王泽友、吴政洁参加市乡土拔尖人才评选,今天上半年,江北农场的龚新福同志被评为具有特殊贡献的省突专家。桥福东同志被评为农村实用拔尖人才。在全省第8批特级教师评选活动中,我区的金凯(广小)、马琳(中山)、孙维姣(八中)、查婉兰(十四中)等4人获省特级教师称号。

四、2011年下半年人才工作打算

2011年下半年我区将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消除影响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政策性障碍,使我区的人才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十七大报告对党的人才工作提出了专门要求:“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这为我们开展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为此,2011年我区人才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用十七大精神引导人才工作,积极发挥好专家、拔尖人才的作用,促进人才工作的发挥。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党管人才工作中的牵头抓总、宏观指导作用,紧紧围绕中心制定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领导机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探索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有关重要政策的研究、执行和工作部署、落实。三是发挥综合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本着“用好现有的、引进急需的、留住关键的、培养高层的、储备未来的”的工作思路,重点在“软环境”优化、现有人才管理、使用以及优秀人才的开发培养引进等方面求突破,在政策、机制、制度建设上做文章。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原则,突破旧的人才框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制定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政策,推动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吸引高层次和急需专业 6 人才来我区建功立业。同时,还要“眼睛向内”,着眼于区内挖潜,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努力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四是进一步发挥专家和拔尖人才的咨询服务作用。充分利用我区区位优势及专家的资源优势,拓宽引进人才、技术、项目的渠道,广泛吸收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加入我区专家咨询服务团。进一步发挥专家技术人才在我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参谋咨询作用,组织他们为全区经济建设、重点课题献计献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积极围绕全区经济发展重点和经济结构调整、支柱产业的发展,深化和拓展专家咨询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发挥专家咨询服务团在项目论证、成果推广、技术服务、法律咨询和人才培训等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联系专家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和协调联动机制,探索建立专家联系办公室,逐步实现专家咨询制度化、经常化。五是抓好高等学校毕业生基层创业计划。继续做好大学生创业园工作,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助学贷款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和发展;通过免费培训、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免费登记等措施,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困难家庭的高等学校毕业生,采取给予生活补助、社会保险补贴、求职补贴等方式,支持其及时就业。六是抓好乡土人才和农民工工作。参与好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黄石市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同时选送对经济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农民工代表参加省优秀农民工的评选活动。

第三篇:黄石市人大调查报告

为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3月,财经委和财经与预算专业代表小组部分成员先后到市工商联、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经信委等部门进行了调查,对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2]82号)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要求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民银行等部门对该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并到九江市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依然呈现出民间投资不断升温、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贡献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截止到2012年末,全市登记注册民营企业发展到14526家,从业人员64.1万人。工业民营企业5295家,占全市民营企业总数的36.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473家,占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总数的94.2%。今年一季度,全市市场主体增长较快,达到106268户,注册资本7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4 %、15.54 %。大量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的增加,使我市民营经济展现出较强的生机与活力。

1、民间投资逐步升温,民营经济增加值不断提高。2012年,我市第一产业投资30亿元,增长105.6%;第二产业投资429亿元,增长27.6%,其中工业投资425亿元,增长26.5%;第三产业投资291亿元,增长18.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5亿元,增长29.4%。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和民营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民间投资的主导地位正在形成。近年来,我市先后有新鑫钢铁、山力兴冶薄板、鑫冶矿业、劲牌二期、三期等一大批民营项目落地投产,为我市经济转型跨越积蓄了后劲,注入了活力。

2、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增长较多。从民营经济数量来看,截止2012年底,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1790户,民营经济主体共有95552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3.87%。2012年新增民营经济主体26143户,同比增长102.97%,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新增私营企业3491户,同比增长89.32%;新增个体工商户22348户,同比增长106.95%;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4户,同比增长28.27%。在各类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是一种投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灵活、运行成本低廉的经济模式,一直以来倍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在我市民营经济数量中居于主导地位。

3、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行业覆盖范围较广。我市民营经济不仅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行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从产业分布来看,2012年第一产业4290户,第二产业11007户,第三产业80255户,三大产业占比分别为4.49%、11.52%、83.99%。民营经济已涉及到工业、农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宾馆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在第二、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4、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成果转化较快。近年来,我市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积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成效明显。2012年,全市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438件,专利授权量383件。全市重新认定的5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41家,占69.49%。全市3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26家,占66.67%。全市民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占全市总数的58.3%;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占全市总数的40%。民营企业三丰智能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邦柯、振华、驰顺等7家民营企业分别进入证监会上市后备企业和省市重点培育计划。

5、就业税收不断提升,社会贡献较大。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对我市就业、税收的贡献不断提升。据统计,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75%以上,其中当年新增就业人员53011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总数80.75%,有力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单位纳税总额55.9亿元,占全市纳税总额的56.77%,同比增长29.88%;而当年全市完成地方税收收入46.27亿元,同比只增长了18.66%。据市国税局统计,2012年全市纳税额前10名企业中,民营企业有1户,前20名有3户,前30名有6户,前50名有15户。纳税2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225户,全年共纳税23.16亿元,占纳税200万元以上企业税收总量45.13亿元的51.31%。据市地税局统计,2012年全市纳税总户数为42691户、纳税金额42.3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有40921户、纳税金额37.09亿元,与2011年同比户数增长6542户,纳税金额增长6.8亿元。

二、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兄弟市州和九江相比,发展不够、发展不快、发展质量不高仍然是我市最为突出问题。据统计,201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1040.95亿元,在全省排第8位,在武汉城市圈排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7.64亿元,在全省排第5位,在武汉城市圈排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750.85亿元,在全省排第9位,在武汉城市圈排第5位;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64亿元,在全省排第6位,在武汉城市圈排第3位。而2012年九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2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621.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326.3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87亿元,分别是黄石的1.36倍、1.16倍、1.77倍、2.16倍。黄石经济发展在省内不仅明显落后于“一主两副”,在武汉城市圈中的位置也不容乐观,与九江市的差距也比较明显。而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又在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发展不快。根据本次调查了解的情况,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主体不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1790户,处于全省中游水平。2012年,九江实有市场主体191409户,比我市多89619户。全市企业20626户,在全省排第8位,占全省企业总户数的4.05%;注册资本为660.6亿元,居全省第6位,占全省企业注册资本总量的3.11%,低于宜昌、襄阳、荆州、黄冈等地。2011年我市民营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463.29亿元,仅相当于宜昌的36.81%、襄阳的43.46%;占全市GDP比重为50.0%,与咸宁的72.2%、随州的67.3%、孝感的62.1%、黄冈的61.5%和鄂州的58.6%相比,明显偏低。同时,我市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997户,只占私营企业总数的13.88%。

2、要素供应不足,企业成长仍然较慢。尽管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企业缺资金、缺土地、缺人才、缺市场,从小微企业成长为中小企业再成长为大企业的速度比较慢,一些个体工商户即使做到一定规模也不愿扩规升级,甚至有的私营企业回归为个体工商户。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只有473家,比九江少近200家。规上工业民营企业仅占工业民营企业总数的8.12%,绝大部分工业民营企业都处于规模以下。去年,我市没有一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入选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的也只有鑫鹏铜材和劲牌公司2家。2012年,新设立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701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2348户,占新发展市场主体总数的83.7%。

3、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仍然较低。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还处于创业发展初期,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较少。民营企业多数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从业者大多为农民和手工业者,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去年,我市只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工程实验室1家,并且大多集中在大中型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自主研发力量。

4、内外因素影响,经济效益仍然较差。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各种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加之企业在人才、产品、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不佳,民营中小微企业尤为困难。在全市14000多家经济实体中,实际运营和纳税的企业只有75%左右。2012年,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5个百分点,购进价格下降7.3个百分点。2012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只有46.8亿元,同比下降18.9%;实现利税90.4亿元,同比下降1.8%;亏损企业80家,同比增长1.3%;亏损企业亏损额8.1亿元,同比增长30.2%。

对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浓厚的创业氛围,全民创业意识不强。尽管去年我市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但少数职能部门主动性不强,群众对相关政策了解度、知晓度、认可度较差;民营企业家队伍现状堪忧,我市民营企业家主要来源于改制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企业和外来投资办厂企业,整体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部分民营企业家小富即安,做强做大的愿望不强;部分创业人员思想守旧,行为保守,技能不高,全民创业的氛围不够浓。二是缺乏科学的企业运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我市多数民营企业为家族式企业,单打独斗型的较多,联合集群的较少,并且生产经营粗放,装备水平低,缺乏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生命力不强。三是缺乏低成本的融资,资金满足率不高。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门槛高、融资的综合成本高、贷款的风险高等问题,加大了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四是缺乏优良的公共服务,企业发展环境不优。主要是政府承诺的部分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生产要素供应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的隐形负担较重等。

三、几点建议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我们建议:

1、加快出台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要集中精力全面梳理国务院及各部委、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我市民营企业的实际和需要,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落实政策,真正把上级各项优惠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要依法分级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并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品质,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推动我市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

2、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要加强对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的领导,按照“抓大壮小扶微”的工作思路,明确各部门职责,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间投资、全民创业,培植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型企业,形成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有机互补的良好局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两大支柱、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努力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建链产业,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张。同时,鼓励本地民营企业围绕我市产业链与大企业进行配套协作。

3、加快建立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要搭建民营企业和银行信贷需求交流平台,实现银行和企业资金供需对接。要加强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促进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中小科技型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要认真落实各项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要协调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探索适应民营企业的贷款新产品。要积极发展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理财服务,积极运用表外融资形式满足民营企业资金需求。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信用培植,规范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完善民营企业担保机制,壮大担保公司及担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担保面。

4、加快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要以“春雷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并建立有效的涉企收费维权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建立健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借鉴九江做法,组建“黄石市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度,在全市选调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项目审批代办员,全程服务项目审批。要搭建“智力平台”,聘请知名院校教授为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辅导,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认真研究民营企业生产要素供给问题,在我市各类工业园区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微企业创业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第四篇:2011年黄石市下陆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黄石市下陆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5日在下陆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下陆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修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区上下以迎接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暨建市60周年为契机,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78.55 亿元,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4亿元,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6亿元,增长41.5%;全口径财政收入5.35 亿元,增长9.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9亿元,增长26.4%。团城山经济开发区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抢抓全市“双迎”机遇,投入18余亿元,实施了28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形象显著提升。经济开发区黄金山工业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并初具规模。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两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外贸出口4003万美元,增长52.32%,新增自营出口企业2家。团城山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5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覆盖城区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3元,增长11.1%;“村改居”居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增长15%。区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一年来,围绕推进“三项建设”,打造中心城区,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围绕传统支柱产业延伸配套,成功承办和举办黄石(佛山)铜产业投资说明会、下陆(武汉城市圈)投资说明会、下陆浙商恳谈会、下陆“双迎”经贸招商会,积极参加“湖北台湾周”、鄂粤(珠三角)投资说明会等经贸招商活动。组建3个招商工作专班,分赴“珠三角”、“长三角”和“武汉城市圈”驻点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共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额达34.97亿元。其中,瑞视光电、钢材物流中心、空分气体等项目当年引进,当年建成投产。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督办与协调服务力度,形成全区上下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的整体合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共实施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额达61.27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3个,当年新开工项目达9个。神牛3万吨不锈钢带冷轧一期、特安顺冷轧无缝钢管等9个项目已竣工投产,金世纪大酒店、新大陆商务广场等5个项目基本完工,人本轴承二期、一汽大众4S店等9个项目正在建设,20万吨电解铜、万邦机电等10个项目正在加紧办理前期手续。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长乐山工业园成功申报为省级工业园。编制完成长乐山工业园规划,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长乐大道拆迁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成功引进新兴管业扩能、有色渣缓冷、空分气体等项目入驻园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改制收尾工作,全区共计投入2526万元,完成2583 名退休职工增资,为3783名退休职工办理了医保门诊卡。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阳光投资担保公司与工商银行等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为237人次创业者提供 担保资金4300万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区73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范围。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 单位岗位设置竞聘上岗1109人。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做强做大传统产业。工 业经济进入恢复性增长期,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机械制造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被 列为湖北省重点发展产业集群。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十五冶一、三、四公司国内外市场不断开拓,经纬纺机成功完成二次重组,中铝华中铜业公司、新兴管业有限公司首次跻身“湖北100强企业”。推进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1家,净增9家,总产值达63.66亿元,增长23.8%。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增长18.96%;限上企业达到35家。大型购物广场、休闲中心等商贸业蓬勃发展,以餐饮、休闲为特色的铜花路创业示范街入驻个体工商户224家,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的金港量贩店建成开业,铜都文化中心、金世纪大酒店等项目顺利实施。大力支持东方山风景区发展,完成东方大道一期工程建设,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11%,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8.32%。总投资16亿元的大冶有色铜冶炼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大江集团、鑫宁优钢、恒鑫电镀、裕兴冷拔等一批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圆满完成,辖区内“五小”企业得到有效整治。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8.89亿元,增长33.2%。区循环经济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6次,新建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2家。新兴管业高档喷涂球墨铸管、恒鑫无氰镀铜等10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资金支持。实施企业专利成长工程,辖区企业申报专利大幅增长。

(三)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区功能和形象 加快完善城区功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大广高速及连接线、武黄城际铁路下陆段、长乐大道、谈山隧道及立交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完成紫新路、铜花北路、快速路三期、东方大道等建设工程和下陆大道、106国道、快速路下陆段等道路刷黑及绿化工程,城区“三纵三横”大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启动了省拖片、煤机片棚户区改造,完成红星市场、南村集贸市场、东钢市场等5个市场改造升级工程。

大力推进拆迁还建。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实施,完成新兴管业扩能、黄石中专二期、长乐大道建设及上下卫土地收储等重点项目拆迁任务,共拆迁私房1000余户、企业及单位公房100余家,拆迁面积近3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杨家山、胡家棚等9个还建点建设工作同步推进,规划还建面积约1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6.4万平方米,建成3万平方米。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以“双迎”活动为契机,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和“五大家领导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临街立面整治150栋,共计13.9万平方米,亮化楼宇80栋,整治广告招牌6000平方米。东方花园等6个小区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第二次土地调查通过省级验收,耕地保护通过市级验收,完成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改善保护生态环境。投资160余万元,实施黄荆山北麓开山塘口治理,完成2.9万平方米的治理任务。加强生态建设,完成植树造林600余亩,存活率达到95%以上。完成森林资源清理清查工作,森林防火工作获省级先进。有色小学、五医院分别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和市级绿色医院。辖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28天,比上年增加8天。

(四)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成功创建创业园3 家、创业街2条、就业服务机构34个,帮扶236人在创业园(街)成功创业,带动就业740人,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408个。其中,机械制造创业园和循环 经济创业园被评为市级创业园。“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积极开展,5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各类培训达3980人 次,3218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全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推进工作现场会在我区成功召开,区劳动就业局被省人社厅评为“全省劳动就业工作先进 单位”。

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全区社会保险净增4795人,其中,养老保险净增2502人,失业保险净增1265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净增1028人,征缴失业保险金169.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达98.7%。低保工作实现网络化管理,保障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30元,全年共发放城低保2512.5万元,农低保35.9万元,低保人员物价补贴30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91.9万元。在全市率先实行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区民政局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扎实有效,校园危房改造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完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成功创建全省中医药示范城区,并列入武汉城市圈首批社区卫生一体化试点城区。文体事 业健康发展,完成占氏祭祖习俗整理和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建成5个社区文化室。“村改居”和农村改水工程全面完成,实现了由农民到居民的历史性转 变,彻底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6.5 以内,计生“三项督查”工作和生育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残疾人康复工作深入开展,我区获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城区称号。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进展,投资 300余万元,建成全市设施一流的老年福利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入860余万元,对全区90%的社区工作服务用房进行了功能改善,新建、改扩建33个。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积极开展隐患排查,确保了全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居务公开进一步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不断健全,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效果明显。信访总量比上年大幅度下降,当年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五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通过上级部门达标验收。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我区被评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单位,社区矫正心理咨询中心被列为全省试点单位。“两实”管理工作基本完成,打击非法传销 等专项斗争和严打整治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 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机制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深入 开展“双争双创”活动,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广泛开展行风政风评议和行风热线活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行政执行力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完成阶段性任务,区志续编工作基本完成,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审计、编制、人防、保密、工商联、妇女、儿童、老龄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并通过你们向辛 勤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积极参与下陆建设的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和各界人士,向进驻下陆 投资兴业、为下陆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各方客商,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下陆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商贸服务业发展不够;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招商引资质量有待提升;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财政收支压力增大,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不足;行政效能有待提升,政 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下陆抢抓机遇、推进跨越式发展、加快打造中心城区的重要一年。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 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推进“三项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 进程,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着力改善和保 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全面打造中心城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为:全区生 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限额以上零售 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外贸出口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 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注重质量抓招商,着眼于全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力推进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延伸配套,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着眼于培育和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突出重点抓招商,确定重点领域招外商,瞄准重点企业招大商,力争将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链条式”整体引入。突 出内部挖潜抓招商,竭力帮扶区域企业新建、扩建项目,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创新机制抓招商,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以商招 商,全方位宣传推介下陆,不断扩大下陆对外影响力。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工作,不断深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挂点,一个专班服务的项目建设机制,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全年确保人本轴承二期、汽车4S店、鑫宁优钢等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促进有色20万吨电解铜、众联物流、万邦机电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坚 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形成特色”的原则,按照循环经济产业区、金属材料深加工产业区、现代物流产业区的发展定位,加快长乐山工业园开发建 设,打造下陆招商引资的“洼地”、项目建设的载体、经济发展的引擎。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启动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长乐大道等道路建设,储备500亩以上工业用地;加快推进入园项目实施,确保新兴管业扩能、有色渣缓冷等入园项目建成投产。坚持大手笔招商,重点引进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产业链延伸和机械制造等重大项目。坚持高水平管理,组建精干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创新园区开发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园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项目入园准入机制,优化园区投资发展环境。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支持辖区企业改革与发展,促进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中铝华中铜业公司、新兴管业有限公司、新冶钢东钢公司等企业做强做大。支持经纬纺机、神牛公司盘活存量资 产,向外拓展合作,加快发展。鼓励十五冶等优势企业,承接国际业务,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推进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保险行业发展。支持黄石经济技 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加快打造全市大产业的承载区、大园区的先导区、大城市的核心区。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坚持“走出去”开放战略,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空间。重点挖掘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中铝华中铜业公司、新兴管业有限公司、人本轴承等出口骨干企业优势,努力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申报进出口经营权,实现自营出口。

(二)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发展制造业。一是推进集群发展。围绕打造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抢抓我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北省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的机遇,依托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中铝华中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铜产品延伸加工,重点支持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年产30万吨矿产粗铜配套工程建设,支持中铝华中铜业公司通过工艺改进、质量攻关,实现达产达效。围绕打造黑色金属产业集群,支持新兴管业年产100万吨钢坯、40万吨铸管和10万吨构件等项目建设。围绕壮大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为重点,支持人本轴承、精特汽车后桥轴承、裕兴冷拔重型机械零部件项目建设。二是推进规模发展。着 力做强大中型企业,支持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企业上市,支持大江集团、哈特贝尔等企业改造升级。着力做大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与大 中型企业有效对接,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并不断壮大。着力做多市场主体,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非公经济实力,培育更多充满生 机活力的市场主体。三是推进低碳发展。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管理,推进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冶炼节能减排项目达产达标,强化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以长乐山工业园为载体,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循环经济企业。依托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支持中铝华中铜业公司研发并做专做强太阳能光伏铜带、框架C19400等产品。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布局相对集中、结构明显优化、功能大幅提升”的要求,集聚发展商贸业、突破性发展物流业、加快发展旅游业。一是集聚发展商贸业。以下陆大道沿线为重点,以金世纪大酒店、金港商贸中心、铜都文化中心为主体,着力构建集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培育打造铜花北路餐饮一条街、106国道沿线建材市场一条街、中和新纪元建材市场一条街、江洋汽车4S店一条街等各具特色的商业街。二是突破性发展物流业。加快下陆钢材物流中心、众联物流等项目建设,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带动产业调整升级。以长乐山工业园为载体,加强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集现代仓储中心、加工配送中心、商品批发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体系,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支持东方山风景区以东方大佛为核心的景区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风景区旅游项目建设。以景区南门建设为契机,启动东方大道景观带建设,合理规划沿东方大道景观带产业布局,并逐步实施。积极推进景区供电、供水改造和盘山公路拓宽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景区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东方山风景区禁鞭与规范燃香整治行动,为景区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选择发展都市农业。在环东方山片有选择性发展以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农家乐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确保普查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坚持以城市规划为引领,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优化城区发展格局。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规划的先导性、操作性,制定完成《下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黄石—大冶一体化发展空间结构中,坚持“东西对接,南北展开”,优化空间结构、产业布局、交通组织以及生活环境,促进和谐统一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支持武黄城际铁路、大广高速及其连接线、谈山隧道及立交桥、东方大道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畅通外循环路网;实施长乐大道建设、发展大道二期及杭州路西延刷黑工程,优化内循环路网。完善市政设施建设,启动谈山隧道立交桥下绿化景观建设,实施神牛路污水截流工程、106国道排洪港和老下陆排洪港改造;增设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新增移动式车装中转站1座,新建公则3个。配套完善城区供水、供气管网。

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还建楼建设。坚 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提高旧城改造速度和效益。加快实施省拖、煤机、有色金花四期五期、有色机修厂、有色铜材厂、冶钢新下陆、黄建三公司老下陆基地棚户 区改造项目,启动华钢片、新下陆楚天家电城片旧城改造和上下卫片“城中村”改造。坚持部门联动,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杨家畈、化工厂、胡家棚、占本

六、杨家山等还建楼如期完工,完成还建面积20万平方米。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强 化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污染源治理,严防发生重金属污染和放射性事故。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项目的引进。着力构建“生态”城区,统筹城乡绿化工作,突出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对原有绿化进行提档升级,新增道路绿化8万平方米,小区绿化5万平方米,实施骆驼山公园建设,启动峰烈山公园建设,组织开展东方山及周边小山坡义务植树活动。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力争实现从突击型管理向常态化管理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加强环卫保洁常态化管理,做到环卫保洁全天候、无死角、广覆盖。加强对重点区域精细化管理,对影响市容的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和夜市进行集中整治,实现“集中整治一处、长效管理一处”。维护城市规划,严禁在城市规划区域违法建设。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大交通监管设施投入,切实保障交通畅通与安全。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按 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要求,大力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完善“村改居”社区基础设施,完成道路硬化5万平方米。加强“村改居”社区医疗卫生基础设 施建设,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继续开展“村改居”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活环境。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特别是企业改制移交资产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做好企业改制收尾工作,逐步消化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上市。深 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部门预算编制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融资平台,引导和鼓励阳光担保公司、长乐 投资公司进行社会投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完成新下陆街道医院转型,确保正常运行。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推进教育改革。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引领”的思路,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列入国家、省级项目不少于2个,列入市级项目不少于8个。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形成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充分发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势,引进入孵企业不少于2家。做好全国科技进步城区考核迎检工作,促进我区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努力保持物价稳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做好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加强农产品市场的供应、监管,有力打击恶意囤积、哄抬物价、传销和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保障市场供应,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推进创业促就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落实就业促进政策,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区为抓手,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完成各类培训1900人。确保通过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区工作考核验收。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巩固和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实现社会保险净增2150 人;加强社会保险征缴工作,征缴失业保险金260万元;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医疗救助 制度,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为主体的低收入群众医疗救助体系。继续做好养老社会化工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住房困难。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 先发展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建设一所学前教育示范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继续推行标准化学校创建,加大投入 力度,大力实施校园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下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 服务功能。积极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完善医疗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继续推进社区文化室建设,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积极培 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承办好全市第九届街道老年人运动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积极开展计生优质服务活 动,夯实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 进“平安下陆”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群众安全感,提高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基层政权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基层 组织换届工作,推进社区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全面启动“六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区进程。积极做好公证服务、法律援助和民调工作,切实维 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共建的积极性。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区创建,提升市民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启动人武部营院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强消防责任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 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扎实做好统计、编制、保密、残联、人防等工作,全面加强老龄、区志、档案等各项工作。

(六)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法治政府。坚 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 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提升政府 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建设高效政府。机 关效能就是投资环境,就是发展速度。政府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杜绝拖拉、推诿现象,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氛围。建立健全工作督 查机制,完善限时办理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建立行政效能监察评估体系,加强对部门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的有效监督。创新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政府事 务,继续完善政府局域网建设,推进电子政务,促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务实政府。深 化作风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的执行力,促进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察实情、重实干、求实效。狠抓工作落实,定人、定责、定时 间、定进度,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时有限定之期,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有结果。强化问责制度,把问责始终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发生,做到有权必问责,问责必从严。

建设廉洁政府。全 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以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为重点,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规范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预算外资金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坚决制止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防治腐败行为。倡导厉行节 约,力戒铺张浪费,节约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将继续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1)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帮扶400名劳动者成功创业,并带动1320人就业。(2)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件、法律援助事项200件。(3)开工建设还建楼48000平方米;安置拆迁户400户。(4)完成神牛路 等背街小巷路灯改造,完成1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5)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完成8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任务。(6)全线启动长乐大道建设。(7)完成园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8)完成东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9)投放50台出租车营运,方便市民出行。(10)加强“村改居”社区环 境卫生设施建设,新建垃圾转运台1座,新增垃圾收集车5台、果皮箱100个、垃圾屋30个。

三、关于《下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精神和区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中共下陆区委关于制定下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 政府制订了《下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议。下面,我就有关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三项建设”,全面打造中心城区,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五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生产总值78.55亿元,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81%;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18.24亿元,是2005年的4.6倍,年均增长35.8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9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年均增长27%;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38.66亿元,是2005年的11.9倍,年均增长64.1%。

五年来,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壮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机械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建成中铝华中铜业、新兴管业、人本轴承等重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15.86亿元,是2005年的1.5倍,年均增长17.7%,商贸服务业态显著提升,东方山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五年来,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部到位,事业单位改革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296万美元,外贸出口18525万美元。引进各类重点项目49个,投资总额达86亿余元。长乐山工业园获批省级工业园。五年来,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建设投资累计完成32亿元,实施了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设施项目,城区“三纵三横”交通路网初步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五年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 一五”期间,下陆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城区、全省科技示范园区、全省中医药服务示范城区、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城区和全省 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等。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机制,完成企业学校剥离,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成功举办两届东方山庙会,“村改居”和农村改水工作全面完成。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

“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社 会保障压力较大;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任务艰巨,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维 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整体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发展、打造“中心城区”的战略机遇期。《纲要(草案)》全面分析了“十二五”所面临的形势,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下陆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里着重作三点说明:

一是关于推进下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 进跨越式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根本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改革创新、催生动力、发挥潜能的工作 追求。“十二五”时期,我区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战略部署,沿海产业和资本加速向中西 部地区转移,省委“两圈一带”和市委“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都为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从下陆自身看,历届区委、区政府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特别是“三项建设”的扎实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加快实施,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为推进下陆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只要充分发挥各 方面的有利因素,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下陆跨越式发展。

二是关于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纲要(草案)》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明确提出“十二五”规 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到下陆来说,就是要以推进产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我区原有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调,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资源和物质投入,依赖于几家大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接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 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以产业转型为主攻方向,按照总量做大、结构调优、速度加快的 整体思路,把工业做强,商贸业做活,旅游业做大。要以产业转型为重点,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要以城市功能转型为着力点,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 境质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档次和服务水平,努力构建与中心城 区相协调、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更加自觉地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做 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增强实力,在调整结构中提升水平,在科学发展中富民强区。三是关于深入推进“三项建设”。“项 目建设、城市建设、景区建设”,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市委“三大战略”总体部署,深化下陆区情认识,审时度势提出的推进下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长远奋斗目标作出的长远战略部署;是以加快打造“黄石中心城区”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下陆新型 工业化为首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指导和推动下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总抓手。“三项建设”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适应下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适应下陆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要求,在下陆发展格局中具有战略主导功能,居于总揽全局的地位。“三项建设”是一个开放 的、与时俱进的战略体系,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内涵将不断得到深化、丰富和发展。说到底,“十二五”规划就是全面落实推进“三项建设”,打造中心城区发 展战略的行动方案,是发展壮大下陆经济总量,增强下陆综合实力,推进下陆跨越式发展的过程。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保障措施。这里择要加以说明。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均衡化。做强做大区域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均衡发展既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十二五”时 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时机,扎实推进区域经济大发展,坚持不懈地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奠定坚实基础。《纲要(草案)》对做强做大区域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借助长乐山工业园的发展,加大园区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湖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要做强做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机械制造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发展,着力推 进全国重要的铜加工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的精密轴承加工基地和亚洲重要的铸管加工基地建设;要扩大东方山“名山名寺名人”效应,打造旅游经济品牌,发展佛教 文化旅游和休闲渡假旅游等特色旅游,着力推进全国最大的药师佛宗教旅游基地建设。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要坚持以消费为导向,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 化为原则,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消费性服务业。

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纲要(草案)》提 出了“东西对接、南北展开”的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园三区”城区发展新格局。东面加强与团城山经济开发区融合,西面通过106国道加快与铁山的发展 对接,南面拓展建成区与大冶对接,北面依托东方山,推进东方大道沿线开发。“一园”:城西规划建设湖北下陆长乐山工业园,实现工业西移。“三区”:一是 新、老下陆商贸生活区,二是蜂烈山商贸服务区,三是东方山风景名胜区。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要求,调整优化城区空间 布局,着力推进“村改居”转型社区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市政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力,努力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 现代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要大力推进国家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洁绿亮美”工程,推进市容环境综合 整治,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

三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促进下陆跨越式发展、加快转型的动力源泉。过去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要完成新阶段的 发展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要以“两型社会”建设和扎实有效地推进“三项建设”为总抓手,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 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打造新优势;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改革。同时,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主要抓手,全面提升城区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领域。要坚持内外开放,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资本和各种创新创业要素。要进一 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切实抓好外贸出口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四是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区是工业大区,主要以资源消耗为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能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将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局面。《纲要(草案)》提 出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行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重点工作,是我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策,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要把发展循环经 济和低碳产业与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构建“两型社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与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区就 业结构性矛盾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将改善民生与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作为一项重 要任务来抓,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更有力度的措施,努力在改善民生与发展社会事业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 展,促进企业素质全面提升;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发展协调的开放型教育格局,促进教育均衡、全面、和谐发展;要逐步建立分工 明确、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努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促进人才规模、结构、素质的全面提升;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 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整合辖区文化资源,带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要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区”活动,坚持“发展产业 带动创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要扎实推进公共安全、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改进社会管理,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促 进下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各位代表!宏图凝众志,实干谱新篇。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奋发图强,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早日把下陆建成黄石“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黄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黄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黄 石 市 人 事 局 黄 石 市 公 安 局 文件 黄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黄劳社发〔2009〕8号

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专项行动的通知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局、劳动人事局)、人事局、公安局(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各职业中介、人才中介机构,各有关用人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人社部明电〔2009〕1号)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安厅、省人事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转发《关于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鄂劳社发〔2009〕10号)精神,为深入 1 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进一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和企业招工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2月23日-3月13日,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专项行动以严厉打击以职业中介为幌子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中介组织、清理整顿违规经营的职业中介机构为重点目标。通过专项行动,有效遏制职业中介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大幅度减少职业中介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使企业招用工行为得到规范,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检查对象

此次行动的重点放在工商企业密集区、流动人口集中地、职业介绍机构聚集地和自发形成的人力资源交易场所,同时兼顾其他地区和场所。

三、检查内容

(一)打击对象:以职业中介为名,坑骗求职者财物的;以职业中介为名,拐卖妇女或未成年人的;以职业中介为名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

(二)取缔对象:未经依法许可和登记的机构且非法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虽取得《职业中介许可证》《苏州市人才中介服 2 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但在职业中介活动中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扰乱人力资源市场正常秩序的。

(三)整顿对象: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在职业中介或者招工时提供虚假就业信息的;职业中介机构提供不成功的职业中介服务但还向劳动者收取中介服务费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的;以职业中介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

四、专项行动的措施及部门职责

(一)严厉打击职业中介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对以职业中介为幌子骗取求职者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依法取缔“黑职介”。对未经许可登记,非法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劳动保障、人事、工商部门查处取缔。

(三)依法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对申请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劳动保障、人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范围和相关规定,严格审查申请人是否具备准入条件和开业资格。对已取得职业中介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职业中介机构,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严格审查职业中介机构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建立健全职业中介机构守法诚信档案。对职业中介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吊 3 销许可证,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对人才中介机构违反国家有关人才中介规定的,由人事部门依法处理。

(四)规范用人单位招工行为。对发布虚假招工信息、向求职者超标准收取费用、以招聘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人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各级劳动保障、人事、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将此次专项行动作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落实执政为民要求的一项实际行动,严格执行《就业促进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部门职责,认真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求职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这次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公安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成立黄石市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协调指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协调指导小组,名单附后),市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科(支队),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的协调和信息工作。各地也应尽快成立相应的协调指导机构,及时沟通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决定需要进一步采取的工作措施。

(三)做好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将专项行动列入本部门工作 4 议事日程,加强对本系统的工作指导、调度和督促检查。各城区劳动局(劳动人事局)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市人事、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各派一名工作人员、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全体人员参加专项行动。分组及工作人员车辆安排由市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商各单位后另行确定。

(四)统一行动,联合执法。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各级劳动保障、人事、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出统筹安排,进行全面部署,实施统一行动,开展联合执法,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期效果。

(五)加大宣传力度。必要时可邀请电台、报社等媒体参与整治活动,制造浩大声势,在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期间要保持高压态势,使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和非法职业中介行为的猖獗势头得到扼制。

(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劳动保障、人事、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注重信息互通,密切配合,把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有机结合,防止松紧不一。

(七)及时上报数据报表和材料。要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各组长携带阶段性工作情况和报表。各地要严格按规定时间上报材料和报表,落实责任制。3月12日前向市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总结和统计表。

联系人:褚蓓

联系电话:6266112(办)***(移动电话)

传真:6266337 邮箱:hsldjc@126.com

附:1.黄石市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协调指导小组及工作人员名单

2.黄石市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情况统计表

黄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黄 石 市 人 事 局

黄 石 市 公 安 局 黄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1

黄石市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组 长:曾伏珠副组长:伍晓松

专项行动协调指导小组名单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欧阳才海

市人事局副局长 杨自立

市公安局副局长

姜 健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7

主题词:劳动 人力资源市场△ 通知

黄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09年2月23日印发

下载黄石市财政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石市财政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石市下陆区长乐小学

    黄 石 市 下 陆 区 长 乐 小 学 2006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2006年我们始终把“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作为治校方略,把“扎实教研,务实教研”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石,倡导在......

    黄石市气象局实习报告

    黄石气象局见习报告见习地点:黄石气象局姓名:昝 帅 强专业:地理科学系班级: 学号:2010年6月4日序言黄石市气象局是国家基准站,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站涵盖了所有的气......

    黄石市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

    小草之歌? 我是一棵小小草,上天赐给我一身绿色,让我扮绿春天。? ——题记? 独自一个人漫步在大街上,竞赛的失利,朋友们的误解,似一块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风中传来清脆......

    2014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推荐阅读)

    ——2014年1月8日在黄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 杨晓波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黄石市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材料(推荐)

    黄石市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材料 铁山三小佘品谦, 该生是铁山区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委员。是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勤奋、踏实、懂......

    黄石市名师评选材料[五篇模版]

    关于推荐□□同志参加黄石市名师评选的综合材料 ——黄颡口镇中心学校 □□,男,1967年2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历任班主任,现任黄颡口中学九年级......

    财政局

    财政局财政局负责地方的财政工作,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按照政 策组织财政收入,保证财政支出,管好用活地方的财政资金,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培训专职财会人员,提 高......

    财政局

    市三届人大六次 会议文件(14) 关于延安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延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的书面报告) 延安市财政局局长 康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