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民政辉煌十一五-视频解说稿件

时间:2019-05-13 05:4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盘水民政辉煌十一五-视频解说稿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盘水民政辉煌十一五-视频解说稿件》。

第一篇:六盘水民政辉煌十一五-视频解说稿件

主题字幕:为民之政和谐之基

{画面配字幕: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为民解困为民谋利为民服务爱民之情利民之意为民之举}

过去的五年是充满活力的五年,是收获喜悦的五年,“十一五”对六盘水民政事业而言,是走向辉煌的五年,在这五年里,六盘水民政部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切实履行服务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能,使全市民政事业蓬勃发展。“十二五”开局之年,民政工作者斗志激昂,着力建设“公仆民政、法制民政、项目民政”三大民政事业,展现出“和谐稳定、昂扬奋进”的良好局面。

——救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救助为中心、灾民自救为重点、社会帮困相结合的灾害救助体系;共投入各类灾害救助资金8588.48 万元,救济灾民167.4万人次,灾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制定完善了《六盘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应对自然灾害综合协调保障和应急能力显著增强;传统救灾工作逐步向“减、防、抗、救”并重的灾害管理新机制转变,实现了省、市、县网上报灾传输系统报道,灾情信息报送管理能力逐步提高;救灾物资保障、灾民生活救助、受灾民房恢复重建能

力进一步增强,市、县、乡三级应急救灾救助体系建立健全。

——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灾害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城市低保对象7.1万人,市中心城区月保障标准达280元(其余县、区260元),较“十五”期间平均增加了130元,城市困难群众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完善了农村低保制度,实现了农村特困家庭救助向农村低保制度的转变,三次提高43万余名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低保标准,累计共发放低保金64302.76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1.1万名农村五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集中、分散供养保障金分别达到3900元和3400元以上;农村敬老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农村敬老院85所,新增床位2400张,覆盖乡镇92个,基本实现乡乡有敬老院的目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完善,分别支出新农合医保资金1254.21万元和城市医保资金63.2万元,城乡人均分别获救助3100元和1590元,105万人获医保救助,医保“一站式”及时报销服务改革开始启动。

——社会福利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机构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积极争取上级资金6688.5万元,新建1所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和17所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质量和管

理水平逐步提高,养老床位数从“十五”期末的726张增加到 1800张,5所村级敬老院被省评为二级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兴办福利企业9个,为650名残疾人员安排务工,务工残疾人后顾之忧得到较好解决;坚持依法救助原则,为1.7万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临时救助,切实保障了受助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双拥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落实。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社会化拥军优属服务机制健全完善,以“十进军营”拥军活动为主等六项创新改革亮点纷呈;双拥创建工作力度加大,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落实,优抚对象平均生活水平略高于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优抚医保“一站式”及时报销改革取得突破,1.5万名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得到解决;投入资金68.7万元,为1296名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退伍军人安置改革稳步推进,市县共投入安置补助金4000万元为1400余名退伍军人发放自谋职业安置补助金;军休军供服务管理水平提高,有力支持了国防和部队建设。

——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机制建立健全,全市99个城市社区居委会组建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社区事务

公开透明;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公开、公正、民主选举产生700多名社区居委会成员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建设工作新型机制运行正常,驻社区单位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市县两级把社区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10件实事之一,30%的社区办公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社区基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受到广大社区居民和群众的好评。

——民间组织和行政区划工作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依法登记注册社会组织396个,年检率达100%;民间组织党建工作开展较好,共建党支部37个,覆盖率达9.3%;民间组织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全力配合搞好行政区划调整,全市行政村1036个调整为1020个;各地边界勘界工作有序开展,先后完成相邻接边地、县的边界联检任务。

——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理顺。殡葬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不良治丧和乱埋乱葬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殡葬改革稳步推进,全市火化率达8.5%。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钟山区、水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相继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收养登记管理工作依法开展,299起收养登记做到依法依规。

回望走过的五年,那些写满艰辛的日子,也是将党的光辉洒向乌蒙山区的历程,当“为民之政、执政为民”的理念流淌进高原群山的每一个角落,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便承托起整个六盘水腾飞的梦想!

第二篇:辉煌十一五

辉煌“十一五”

2011年,我们告别了“十一五”,迈进了“十二五”的门槛。过去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的对比——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

此刻,回望“十一五”,就前四年我国GDP已实现年均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快了1.6个百分点,更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而2010年上半年,我国GDP又取得了11.1%的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不低于9.5%,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速超过10%,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将超额实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从当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迅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一度跌至6.1%。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接连不断的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并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8.7%的增幅,超额完成“保8”目标。在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

“十一五”的五年,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进入2010年,这一格局再次被重写: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从而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提升的五年:节能减排力度前所未有,四大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有望全部实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粗放式发展也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结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就“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惠民的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快速推进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也是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发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三篇:运动会解说稿件(定稿)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解说词开场词

金秋送爽,万谷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满怀喜悦的心情,以精神饱满的姿态,欢聚一堂,隆重举办2013年大学生秋季运动会。

在我们翘首以盼的期待中,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正式开幕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学院全体师生精诚团结,努力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在这次运动会中,我院健儿本着永争第一的精神,勇于拚搏,英勇无畏,充分展现出我院学生勇往直前、积极上进的精神面貌。我们期待着本次运动会上,运动健儿风采重现,再创佳绩!红旗方队解说词

首先向主席台走来的是红旗方队,他们用鲜艳的红旗为会场增添了靓丽的风景,节日的喜庆,满腔的激情。红旗方队,洋溢着勃勃生机,脚下的步伐铿锵有力,展示着昂扬斗志,激励着我们上下同心,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让我们高举旗帜,挺起胸膛,通往直前!让我们与激情同在,与豪迈为伍,向前走,走过灿烂的昨天;走在绚丽的今天;走向辉煌的明天!

裁判员解说词

接着走过来的是本次运动会裁判员代表队。这是一支无私奉献的队伍,本次运动会将在他们的严谨、公正的执法中顺利进行。为使本次运动会成功开展,全体裁判将本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

稳健、热情、大公无私的工作精神,统一尺度,秉公执法,全心全意为赛事护航。

各系运动员解说词

他们是雄鹰,有着强劲的翅膀,翱翔天空;他们是蛟龙,有着傲人的光芒,畅游四海;他们是勇者,有着永恒的信念,为院系争光。朝气与活力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洋溢,自信与鼓励在他们第一个人心中传递。他们将以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决心,给梦想插上翅膀,以执着不断追求。相信他们在这次运动会中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四篇:2014视频解说

第一篇章:收获成长绽放青春

在历史风云中灵宝三高走过了创业维艰、风雨沧桑、磨砺奋进、铸就辉煌的61年。近年来,在马连洁校长的带领下,三高人以“务实重干,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用青春和汗水编织着“三高速度,教育黑马”的光荣华章。如今灵宝三高金柳阳光,朝气蓬勃,六十载老校再现青春异彩。

我校坚持“为每个学生成功奠基,为学生一生幸福负责”的教育宗旨,实行“努力即优秀,进步即成功”的学生评价理念,利用每月的质量检测总结会,分单元隆重表彰十大学星、进步之星、学科之星和管理服务之星以及进步突出的班级,鼓励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做人、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进步。学校创建全员德育办学特色,安排教师做学生的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开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习惯督导、心理疏导、课堂引导,让每一位三高的教师都有牵挂的学生,让每一位三高的学生都有倾诉的老师。开展“教学开放日”、“感恩励志报告”、“18岁成人仪式”、“远足”、“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联欢晚会”、“趣味运动会”、“篮球比赛”、“歌咏比赛”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三高校园这片沃土上尽情挥洒青春,张扬个性,收获成长。

涧河流水谱新曲,三高校园奏凯歌。2014年,我校高考成绩稳步提高,本科上线642人,上线率达54%。其中,文化科上线528人,二本应届生上线较去年增长36%,应届一本、应届文科本科、二本、600分上线人数均较去年有较大突破。张博博、郑燕妮、貟冬冬等同学分别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名牌大学录取,薛明威同学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专业录取,实现了我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

第二篇章: 追逐梦想无悔青春

我校坚持“教师是教育第一发展力”的发展理念,鼓励和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近几年来共组织20批次320余人次赴山西、河北、山东和省内多所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在教学教研方面通过“教、研、训、评”一体化的机制引领,全面推广“导学案”教学模式,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培养和推出了一批校园名师;建立起“物质-情感-政治”的激励机制,制定了“入门-全员-骨干”的立体式班主任培训计划,推出了一批智慧型班主任。

学校倡导“清新而优雅地生活,智慧而快乐地工作”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致力于引领教师走向幸福的教育人生。近年来完成了学校改扩建工程,美化了校园环境;办公室、学生宿舍实现了统一供暖,每位教师配发了办公电脑;提高班主任津贴和教学奖金;工会为教师准备生日蛋糕、鲜花和教育书籍,探望教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病情;节假日组织趣味运动会。

这些举措唤醒了教师的幸福感,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

目前,我校拥有教师300余人,其中河南省骨干教师8人,三门峡市骨干教师、教学名师80余人,灵宝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180余人,取得在职研究生学历25人。120余名教师荣获省市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60余名教师荣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他们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以实际行动在三高的这篇热土上,追逐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奉献着自己的教育青春,无怨无悔。

第三篇章:凝聚力量激扬青春

学校发展离不开每位师生的艰辛付出,更需要全体师生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同甘共苦,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形成一支支敢想敢拼的优秀团队。

近年来,学校树立“近距离管理、近距离服务”思想,实行单元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团队力量,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实行“处室精细优质服务专业化”改革,使各职能部门完成了由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变,为教师和教学提供精细优质服务。实行教研组、备课组量化考核,激发教师团队意识和工作热情。积极探索实施“班级、寝室、社团”三位一体的品牌创建战略,有效提升了学校文化软实力。“宏图班”“雄鹰班”“亮剑班”等数十个品牌班级学风浓厚、团结一心;“卧龙居”“凌云阁”“知行屋”“文秀阁”“淡雅轩”“馨梅屋”等数百个品牌寝室风格各异,积极进取;广播站、记者站、书法社、象棋社、篮球社、太极团社、舞蹈队、健身操队等10余个品牌社团方兴未艾。记者站定期邀请文化名人举办培训交流及采风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热情;广播站几年如一日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造就了一批批广播主持精英;舞蹈队多次承担灵宝市春节文艺晚会等重大演出任务;男女篮球队双双荣获三门峡市第七届运动会高中组冠军„„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释放,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青春风采得以彰显。

第五篇:“十一五”民政工作总结

铸就新辉煌 开创新局面

——临潭县“十一五”民政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明仁

2006年以来,临潭县的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民政工作,深入实施县委确定的“125552”发展战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二五”开局年目标,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临潭县及该县民政局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州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08年临潭县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嘉奖“临潭县民政局在抗震救灾工作成绩突出,给予嘉奖”,民政局局长秦尚德同志也被国家民政部授予“抗震救灾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临潭县连续两年被甘南州政府评为“农牧村五保集中供养先进县”,2010年临潭县被甘南州政府评为“养老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县民政局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命名“4·25”新城冰厂湾矿山坍塌事件抢险救灾和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被连年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党风廉政建设、统战民族宗教和禁毒等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荣获综合经济责任指标考核一、二等奖,民政局干事张东鹏被省委、省政府,甘肃省军区授予“8·8”舟曲泥石流救灾先进个人奖。

临潭概况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全县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海拔在2209-3926米之间,平均海拔2825米。属高山丘陵地带,气候属高寒干旱区,年平均气温3.2℃,降水量518毫米,无霜期65天。全县辖3镇13乡,141个行政村,44012户,总人口15万多。由于受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加之干旱、冰雹、霜冻、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繁,农牧民群众返贫率高,生活和住房条件十分困难。1986年被列入省扶贫困县,1993年被列为“两西”扶持县,1994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

“十一五”铸就民政工作新辉煌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经受了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民政工作在减灾救灾、城乡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专项事务管理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一)减灾救灾工作扎实有效

1.救灾工作成效明显。采访中临潭县民政局局长秦尚德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临潭县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多达46起,特别是2008年“5·12”地

震灾害,临潭县涉及16个乡镇9.5万多人,群众受灾损失严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争取到灾后重建资金1.8亿元,完成了4000户民房重建和9146户民房维修;完成了投资6738万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建设项目(临潭县应急避难场所、临潭县科普教育基地)总投资518万元。五年来,临潭县累计投入灾害救灾资金2526多万元,发放救灾面粉51000多袋、被褥9600多床、衣物51000多件、大小帐蓬1161顶,以及大量生活必须品,救助灾民30多万人次;在2006-2008年三年间投资173万元,为190户特困受灾群众重建住房570间,为130户特困群众改造危房390间;有力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未发生因灾饿死、冻死和大批人口外流乞讨现象。各类救灾款物都按程序发放,实现了安全有序运行。

2.防灾救灾工作措施得力。一是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制定了灾情信息上报责任制,规范了救灾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救助管理体系,成立了临潭县防灾减灾委员会,不断完善了县、乡(镇)、村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三是加强了救灾款物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和及时核销上报制度。在“5·12” 抗震救灾期间和2006至2008年实施灾民建房期间,制定了《临潭县抗震救灾物资使用管理办法》和《临潭县灾民建房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了各类救灾款物安全运行;四是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常抓不懈,群众防灾减灾和自救能力不断提高。

3.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通过积极争取资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展。至2010年底,投资18万元的县级自然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和投资500万元的县城避难场所已投入使用。争取到临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资金130万元,预计2011年底投入使用。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五年来,该县民政局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政策,突出抓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了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全县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1.城乡低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政策不断落实。一是强化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素质,完善民主评议、三榜公示制度,规范城乡低保操作程序,努力打造 “诚信阳光低保”。二是逐步实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这些来,临潭县城市低保共进行了四次提标,保障人数从2006年的4835人增加到2010年的5760人,人均月补差从57元提高到145元,五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4013.56万元;农村低保从2007年实施以来,通过先后三次提标扩面,保障人数由2007年的16386人增加到2010年的42080人,年保障标准线从600元增加到850元,四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8000多万元。三是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加大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核查力度,做到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保障资金有升有降。四是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逐步实现了规范化操作管理,低保档案管理电脑化操作得到普及。五是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全面实施,做到了惠农资金“一折通”、“一册明”。

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了五保对象应保尽保。一是五保供养人数和标准不断提高,至2010年底五保供养人数达到993人,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达到22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达到1800元,累计支出五保供养资金690.6万元。二是五保供养条件不断改善。2008年新城中心敬老院落成,将符合供养条件的40名五保人员进行集中供养。2009年争取到临潭县社会福利院

建设资金386万元,预计2011年投入使用,届时将容纳100名左右五保人员和“三无人员”,五保供养将迈上新的台阶,推动临潭县五保供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2009至2010连续两年临潭县被州政府评为“五保供养先进县”。

3.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从2007年开展以来,有效缓解了临潭县城乡特困家庭重特大疾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些年来,共救助城乡特困家庭病人4.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730多万元。2009年和2010年为部分低保对象和五保户代缴医疗保险和参合费83万元。2010共救助城乡特困居民162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47万元,切实解决了低收入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三)基层政权建设加强、优抚安置政策到位

五年来,临潭县进行了第六、第七两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依法选出了群众信任、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年轻有为,能带领农牧民致富的村民委员会班子。形成了一个民主管理化、科学决策化、办事公开化、制度严谨化、工作规范化的基层政权建设格局,使农村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五年来,全县累计接收安置转业士官和城镇退役士兵41人,安置率达到100%,自谋职业率达60%以上。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活动,大力开展军地援建“双十工程”人力和物资的投入力度,组织了“八一”慰问、送图书、送文化等双拥共建活动。

(四)社会专项事务管理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1.勤奋工作,行政勘界任务的全面完成。将该县原有的19个乡镇撤并为目前的16个乡镇。对全县16个乡镇的29条220公里行政界线完成了调查、踏勘、标绘、埋设界桩、走向说明等工作,为创建和谐边界提供了保证。2.截至2010年底,全县依法登记民间组织8个,其中协会组织7个,学会组织1个。3.立足基层,老龄事业发展有序。2010该县民政局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养老服务先进单位”。4.大力实施“蓝天计划”、“明天计划”和“重生计划”。6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得到了救助,8名疝气儿童进行免费手术。

五年来,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福利彩票发行成绩喜人。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总额达到561.2万元,为省州筹集公益金扶持社会福利和弱势群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10年,全面完成了全县散居孤儿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建立了93名孤儿档案及信息化数据库。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十二五”开局成效显著

2011年是民政“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社会救助、救灾救济、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项目建设等主要工作成效显著。

一、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推进

1.城乡低保提标工作任务于6月底圆满完成。上半年按期完成了提标任务。一是在4月份,由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城乡低保提标工作会议,作安排部署具体要求工作。民政局对县乡(社区)低保专职工作人员全面进行了业务培训,印发了《临潭县城乡低保提标实施方案》等9份相关材料,保证了该县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按提标要求,把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10%,平均月补差达到150元。1-10月,为全县5760名城市低保对象共发放城市低保金783.84万元,肉食补贴289.59万元,生活补贴金83.87万元;把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线提高到1096元,平均补助水平月人均达到72元。前三季度,为全县42080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 2692.32万元,生活补贴金417.08万元。三是进一步健全

了档案管理制度。四是加强了动态管理力度,城乡低保对象动态人员472人,其中农村266人。2.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初见成效,低保政策进村入户,使该县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政策进一步落实,准入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对象准确率达到95%以上。3.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有力。1-10月份,为全县1054名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金131.72万元。4.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有序开展。1-10月份,共发放医疗救助金408.5827万元,医疗救助869人次。为全县16个乡镇的2781人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资金60.8万元。

二、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

今年1-10月,该县共遭受各类自然灾害6起,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28.07万元。面对频发的各类自然灾害,民政局在大力宣传防灾减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完善了县乡(镇)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同时。共争取到救灾资金218万元,及时下拔到各乡镇,并下拨冬春救助面粉5000袋。至十月份共发生火灾12户12起,向受灾户送去慰问金1.6万元,被子35床,棉衣40套,面粉30袋,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1.边界区划地名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4月10日,在该县召开了临潭、岷县两县边界线联合检查工作联席会议,补栽了潭岷1号、潭岷2号、潭岷3号界桩。通过宣传教育,目前没有发生边界区矛盾纠纷。在认真抓好路、街、巷等地名标准的命名和设置工作的同时,将启动《临潭县行政区划图》编绘工作。2.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正常开展。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85人,实际救助80人,共发放救助资金6500元;经筛查、认定,共发放2010年110名孤儿救助资金47.52万元,每人每月达到360元。3.继续实施“明天计划”和“重生计划”,对符合条件的3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免费手术;对3名符合兰州市脑病康复医院专家核查条件,已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正在进行康复训练。

4、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民政局办理来信来访60件(次),其中来访55人次,来信5件,均已全部办结,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投资130万元的临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和投资386万元的临潭县社会福利院即将投入使用,计划投资120万元的冶力关敬老院项目,已争取到省慈善总会和省民政厅资金共46万元,预计明年将动工建设。

下载六盘水民政辉煌十一五-视频解说稿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盘水民政辉煌十一五-视频解说稿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

    阿里地区“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 发展情况的报告 阿里地区民政局 (2011年8月8日) 2006年以来,我地区民政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履行“以民为......

    民政十一五完成情况汇报

    第“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

    资源县十一五成就辉煌范文大全

    资源县“十一五”成就辉煌 ——资源县发展和改革局“十一五”成就总结自2006年以来,资源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难攻坚,开拓进取,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

    反腐倡廉视频会稿件

    审计机关确定反腐倡廉工作五个重点4月8日,召开了全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省厅及全省10个设区市级审计机关500余名审计干部参加了会议。党组成员主持了会议,纪检......

    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回眸★

    民生答卷惠民暖心 民政给力创新发展 ——十堰市“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十堰市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以提高“三个群体”生活水平、......

    辉煌十一五 国土最给力

    辉煌十一五 国土最给力 展望十二五 任重而道远 ——商丘市国土资源局梁园分局“十一五”工作回眸 “十一五”的五年,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汇共融的五年,在这五......

    辉煌“十一五”精彩新兴业

    辉煌“十一五” 精彩新兴业 新兴兴业,兴业兴百业,百业兴兴业。 “十一五”时期,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兴业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照......

    辉煌十一五疾控篇

    泸西辉煌十一五疾控篇 十一五期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防制原则,加强鼠疫、霍乱、狂犬病、甲型H1N1流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