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2014年07月05日02:44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本报北京7月4日电(记者彭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4日在中央政法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政法队伍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政法工作水平。
孟建柱指出,要把政法队伍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守住党纪国法底线。要敢于坚持原则,对各种不良倾向和违纪违法行为要敢于批评、敢于斗争。对于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绝不手软、绝不护短。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始终保持政法队伍风清气正。
孟建柱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工作基点放在防范、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上,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要推进司法体制各项改革工作,凝聚改革共识,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
孟建柱强调,中央政法各单位和各级政法机关都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研究把握新规律,进一步增强履职能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政法工作水平,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郭声琨、周强出席会议并发言。
《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05日 03 版)
第二篇: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而反腐倡廉工作是消除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的重要手段。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以开展工作为支点,大力促进和谐社会。
一、反腐倡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要性。反腐倡廉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社会是由生产力所决定而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基础)构成的,并由国家权力机构、法制、纪律和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维系着,是一个在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社会的和谐也就是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和发展。而~现象就象病毒一样侵蚀和干扰社会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它通过贪污受贿、铺张浪费、吃拿卡要等表现方式使国家权力运作失衡,使法律执行不公,道德观念退步,从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瓦解国家政权信誉和法制权威,破坏民主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领域。一句话,~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是腐蚀社会有机体,破坏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和谐关系,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反腐倡廉工作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查处~分子,规范从政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害,使社会秩序规范有序,社会精神风貌健康向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因此,反腐倡廉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
2、反腐倡廉是维护社会利益公平分配需要。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决定了我们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党员和干部要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奋斗。所有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公仆的职责之一就是将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合理地分配给人民群众。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中的~行为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对财物的占有、挥霍和分配的不公正。当一部分人的利益被不公正的扩大,另一部分的利益被侵害时,就会造成不满、矛盾甚至仇视,进而破坏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造成政府信誉的缺失,产生干群矛盾,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开展反~斗争,就是通过查处~分子,维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保证财富合理、公正地分配。
3、反腐倡廉是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需要。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然而,~现象腐蚀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制制度、政府机构设施等上层建筑领域,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比如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中的长官意志、独断专行、徇私舞弊、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等~行为,严重地侵犯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和运行,干扰破坏了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政治秩序。~剥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所用,动摇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削弱了人民群众的责任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社会成员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关系和谐顺畅。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就是通过制定党纪政纪和加强对党纪政纪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惩治和预防~体系,使掌握公共权力者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正常化、有序化和民主化,防止“窃民之权,为己私用”的现象发生。人民群众生活在和谐的民主环境中,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参政议政,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全社会稳定有序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要达到的目的。
4、反腐倡廉是建立健康向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精神风貌的需要。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损害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为最大的耻辱,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人际关系。~现象的滋生蔓延象病毒一样,扰乱人们的思想、侵蚀人们的心灵,对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氛围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还会逐步泯灭正义、诚实、善良、勤劳、平等的人类社会道德,造成社会凝聚力下降。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群体中塑造诚实劳动、人人平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达到全社会各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全社会充满创造活力,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全社会稳定而有序,最终实现政通人和、社会和谐。
二、抓好三个环节,维护好社会的和谐。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措施。纪检监察机关要维护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必须紧抓这三个环节,充分发挥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的双重职能作用。
1、以教育营造和谐社会的文化氛围。在构建惩防~体系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纪委的要求,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方面,围绕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围绕构建“宣教大格局”,在教育的重点内容、总体格局、形式与制度、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努力形成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强的操作方案。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素质为着眼点,通过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一是切实提高掌管人、财、物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做到不为腐朽思想侵蚀,不为利益所动,自觉公正的行使党和人们赋予的权力。二是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改进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促进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打造廉洁从政文化,培养提高公务员队伍廉政勤政的品德和作风。通过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三是促进党员干部和广
大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公平意识、自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廉荣贪耻的风尚。四是营造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环境。通过开展“廉政下乡进社区”等多种活动,提高群众反腐倡廉意识,形成群众参与建设、参与评议、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总之,通过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切实形成清正廉洁的和谐社会文化氛围。
2、以制度营造和谐社会的公正秩序。制度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各个环节,落实到各个方面,才能有力形成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一是要坚持好已有的成功制度。如:“收支两条线制度”、重大事项纪委参与监督制、述廉评廉考廉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有效实施,发挥好纪检监察职能,对社会公平公正秩序的实现形成有力的监督。二是对不成熟的制度要进行修改完善。比如我们制定的党内监督制度的有关实施办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些新的规定,财政管理制度的一些健全措施等,使之更合理、更科学。三是着眼适应反~新形势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适应深化改革的创新制度。主要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等,使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相适应。通过制度手段,搭建社会各界人士发挥自己能力的公正有序的平台,形成公平竞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舞台。
3、以监督营造和谐社会的反腐防线。防治~,监督是关键,有效的监督可以规范权力运行,约束干部从政行为,打造“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和谐干群关系。一是要加强群众监督。“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强化权力监督的实质是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让权力时时、处处处在严格的监督制约之下。这就需要不断扩大和保证人民群众对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因此,在新形势下强化监督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就是打造透明政府,推行阳光作业。这应该成为当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必须遵循的基本方向、原则和方法,应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民主执政、消除~的有力武器。保定近年来认真推行了政务、村务、厂务“三公开”制度,并通过建立34个集中审批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窗口化审批”、“一条龙服务”,增强了行政审批的透明度,降到了群众监督的难度,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二是要加强党内监督。纪检机关要充分利用好党赋予的权力和地位,依照党纪条例,与时俱进,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过程监督,有效解决当前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上级对下级监督难发现、班子内部监督难对线、人民群众监督难实现的问题,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要强化党内民主监督,切实保障党员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把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置于群众的严密监督之下,变少数人监督多数人为多数人监督少数人,让监督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创造干部不能~、不敢~的环境,对我们干部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督和保护,更好地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加强组织协调,把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包括~监督在内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起来,使监督的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不断扩大监督面,消除监督盲点,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使干部的用权行为始终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的活动延伸到哪里,就监督到哪里,使其“不能为”、“不敢为”,形成硬约束,保证权力的干净运行。三是要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觉悟,党员干部要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当作党内生活必备的素质。要把监督看成是一面镜子,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主动接受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切实加强党性锻炼,用好手中的权力,以身作则,带头接受监督,做好干部表率。通过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维护好群众的利益,打造社会和谐的有力屏障。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抓好的几个突出问题。
1、要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纪检监察机关要不断加强执法监察力度,把监察重点放在为老百姓办事的机构和部门,规范依法行政行为。通过建立健全行政监察投诉制度,引入公众监督机制,要倾听群众呼声,办实群众反映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满意留在基层。通过积极探索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的听证制度,吸纳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纠风工作。要坚决纠正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继续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以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在去年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中,处理案件1000多起,为3万农民工追缴工资1.1亿,为施工企业清理工程款6.1亿,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2、要抓好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通过案件查处,剥夺少数~分子的非法利益,维护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实现利益分配的均衡,群众心态的平衡,维护党的纯洁性,提高党和人民群众的亲和力。查案要以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和危害发展环境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危害司法公正、市场秩序、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自换届以来,保定市共查处案件8614件,党政纪处分7500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9亿,通过对违纪违法案件严、速、实、准的查处,惩治危害社会的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肃清了阻碍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3、要深化治本抓源头。继续推行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公正公平地选人用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徇私枉法、司法不公等问题,有效预防和治理司法领域的~现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深入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范围;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设立“小金库”问题;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建立政府投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大建设工程招标
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四项制度改革的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的推行,强力打造和谐社会制度的防线。
4、抓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抓好信访有个这个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多角度、全方位地加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把大量的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地方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做到“五要~要”,即:一是要热不要冷,对接待群众要有热情,对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有热情;二是要快不要拖,及时解决问题;三是要诚不要虚,诚心待人,不打官腔;四是要疏不要赌,以化解为主,疏导为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五是要联不要单,发挥纪委协调职能,注意联合多部门的力量,根本性的解决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科学的化解矛盾。
第三篇: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章标题: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而反腐倡廉
工作是消除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的重要手段。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以开展工作为支点,大力促进和谐社会。
一、反腐倡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要性。
反腐倡廉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
社会是由生产力所决定而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基础)构成的,并由国家权力机构、法制、纪律和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维系着,是一个在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社会的和谐也就是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和发展。而腐败现象就象病毒一样侵蚀和干扰社会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它通过贪污受贿、铺张浪费、吃拿卡要等表现方式使国家权力运作失衡,使法律执行不公,道德观念退步,从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瓦解国家政权信誉和法制权威,破坏民主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领域。一句话,腐败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是腐蚀社会有机体,破坏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和谐关系,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反腐倡廉工作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查处腐败分子,规范从政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害,使社会秩序规范有序,社会精神风貌健康向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因此,反腐倡廉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2、反腐倡廉是维护社会利益公平分配需要。
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决定了我们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党员和干部要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奋斗。所有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公仆的职责之一就是将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合理地分配给人民群众。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中的腐败行为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对财物的占有、挥霍和分配的不公正。当一部分人的利益被不公正的扩大,另一部分的利益被侵害时,就会造成不满、矛盾甚至仇视,进而破坏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造成政府信誉的缺失,产生干群矛盾,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开展反腐败斗争,就是通过查处腐败分子,维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保证财富合理、公正地分配。3、反腐倡廉是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需要。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然而,腐败现象腐蚀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制制度、政府机构设施等上层建筑领域,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比如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中的长官意志、独断专行、徇私舞弊、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等腐败行为,严重地侵犯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和运行,干扰破坏了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政治秩序。腐败剥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所用,动摇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削弱了人民群众的责任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社会成员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关系和谐顺畅。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就是通过制定党纪政纪和加强对党纪政纪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掌握公共权力者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正常化、有序化和民主化,防止“窃民之权,为己私用”的现象发生。人民群众生活在和谐的民主环境中,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参政议政,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全社会稳定有序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要达到的目的。4、反腐倡廉是建立健康向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精神风貌的需要。
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损害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为最大的耻辱,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人际关系。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象病毒一样,扰乱人们的思想、侵蚀人们的心灵,对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氛围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还会逐步泯灭正义、诚实、善良、勤劳、平等的人类社会道德,造成社会凝聚力下降。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群体中塑造诚实劳动、人人平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达到全社会各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全社会充满创造活力,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全社会稳定而有序,最终实现政通人和、社会和谐。二、抓好
第四篇:反腐倡廉、行业作风建设工作汇报
**镇卫生院
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我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医改精神,认真将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高效优质服务”,“做百姓放心医院”“百姓办事零障碍”等活动,大力促进职工服务观念的转变与医疗行业作风的好转。为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完善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廉政制度、医疗护理质量监控制度及后勤保障的要求与规定,用制度规范职工的服务行为,现就我院的各项工作向诸位领导汇报如下: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我院在卫生局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针对在医药购销领域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医院先后完善了一系列药品、器械采购与管理的规定,有效的遏制了医药购销中“回扣”等问题的发生;在平时的医疗服务中的滥用药、收红包现象,医院更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加大查处力度,此举有效降低了病人经济负担、促进廉洁行医。这些都有力的有力促进了我院的党风廉政建设。
在行风建设方面:
在抓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的同时,我院着力加强行风建设,在提高服务、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等方面下功夫,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一是规范服务程序,二是改进服务流程,三是规范服务用语,四是加强医患沟通,五是提供方便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了以“办事零障碍”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医院的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好评。医疗惠民工程也取得新成绩,我院开设了惠民病床,对贫困患者实施扩大减免范围,提高减免幅度,使广大特困患者通过“医疗惠民工程”,得到实惠,以体现对社会困难群体健康的关怀。
医院实行院务公开,将各种权利置于阳光之下:一是向全院职工主要公开:医院重要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财务预决算主要情况,药械采购,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二是向患者主要公开:收费信息,为门诊病人提供费用清单,住院病人实行“一日清单”制度;三是向社会主要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医疗服务价格信息、接受捐赠资助情况、行风建设情况等。今后,凡涉及患者、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处理意见,处理结果都要及时公开。
今后,我院将有针对性的解决卫生行业思想、纪律、服务、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优化机关作风、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实现加快发展为目标,切实增强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优化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卫生队伍新形象。顺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潮流,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证。
**镇卫生院
第五篇:大力营造作风建设新常态
大力营造作风建设新常态
大力营造作风建设新常态——学习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是为民务实清廉。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坚持求真务实、政贵有恒,自觉践行“两个务必”;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作风建设的根本在锤炼党性。总书记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精神上“缺钙”,是个人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党性不强造成的。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作风建设的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改进作风需要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风建设的重要原则是讲认真。总书记强调,如果不讲认真,就容易马虎敷衍,即使问题摆在眼前也看不到、识不透,就容易虚晃一枪,即使花了很大精力也可能搞形式、走过场。要在改进作风上讲认真,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作风建设的鲜明特征是艰巨性、长期性。总书记的论述揭示了作风建设的内在规律,指出作风问题是一种顽症病疾,“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和传染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决不能一阵子一阵风、紧一阵松一阵,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是整治“四风”。“四风”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要么与这“四风”直接有关,要么是从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反“四风”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搞面面俱到,打到了七寸。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立什么,破什么,需要好好把握。要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清正严明。作风建设的基本路径是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自己改起,坚持自上而下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着一级改。作风建设的基本保障是以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规制和引导。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是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要标本兼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准确把握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总书记注重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作风建设和党的建设,准确把握问题的关联性、整体性。比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作风建设、以思想理论教育引导作风建设、以惩治腐败保障作风建设、以制度建设巩固作风建设、以深化改革支撑作风建设,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形成了五大建设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法治思维。总书记深刻指出,这么多年,很多作风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症结之一在于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2013年6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专门会议明确要求,“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改进工作作风开局起步。作风问题中,“四风”问题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突出表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聚焦“四风”来开展。总书记强调,解决“四风”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从严要求。总书记抓作风建设,贯穿其中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总书记强调,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要“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四风”的实践说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假抓大不一样,严抓和松抓也大不一样。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思想入手、理想着力,从“被动严”向“自觉严”升华。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冲刷和洗涤,党员、干部的作风普遍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还没有收场,一些党员、干部还没有实现从“不敢”到“不想”的跨越和升华。这就要从思想上入手、从理想上着力,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固本、培元、强基,不断促进思想认识提高和党性修养增强,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和宗旨虔诚而执着、至信而笃行。要把加强作风建设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思想深处自觉严起来。内服外敷,刚柔并济,从“一时严”向“一直严”深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督实导、集中整治、严肃查处的高压态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在作风上做到了“一时严”,但是一些党员、干部还心存幻想,没有做好“一直严”的准备。这就要坚持内服外敷,依靠人民,实现党内外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切实畅通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让作风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群众有序参与、有力监督、有效反馈。要坚持虚实并举、刚柔并济,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深度融合起来,一方面在加强理论武装上绵绵用力,一方面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久久为功。上下同治、互相监督,从“干部严”向“党员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展开的,但从严是对全党的普遍硬性要求,改进作风是每个党员的永恒课题,必须贯彻到党的建设一切工作中,贯彻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处置等全部环节,这样作风建设才能做得到位,从严治党才能治得彻底。以点带面、乘胜追击,从集中整治“四风”向全面正风肃纪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整治“四风”为突破口的,但从严治党是个系统工程。现在,“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首先,要从严厉整治“四风”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其次,要从正风肃纪延伸开去,带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全面严起来,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再次,要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实现根本性好转。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从“搞活动”向“建制度”延伸。不集中正风,治不住;不依靠制度,治不长,这是一条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作风建设内在规律。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必不可少,但作风建设重在日常、难在常态、要在制度。要着眼长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相互支撑、统筹推进,从作风建设向党的建设各方面融合。党的建设是一个整体,作风建设不能长期单兵突进、单打独斗,而是要融入党的各方面建设,与之协同推进、互为依托,发挥整体效应。特别是要贯穿于干部工作全过程,使教育培训有作风内容,选拔任用有作风要求,考核评价有作风标准,管理监督有作风约束。组织部门要坚持公道正派,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以正确用人导向带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 谭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