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家政: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研究思路浅析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研究思路浅析
陈爱莲党家政
摘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彰显特色、体现特殊性。髙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其教育对象、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考核标准和评估机制诸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内涵和要求,因此,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高职高专特殊性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09B229
作者简介:陈爱莲(1971——),女,湖北武汉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学秘书,主要从事图书资料、教学档案管理和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职高专院校也必须要切实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我们又必须看到,髙职高专院校有其自身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上也要适应和体现出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特殊性。正如2013年“全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指出的那样:在各院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成效和学生认可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高职高专院校思政理论课课程建设与教学同本科院校相比,应彰显自身特色。
一、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如何彰显特色,适应和体现特殊性?就是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主客体条件等的特殊情况,研究探索新时期建设有别于本科院校、独具高职高专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来说,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建设爱岗敬业、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保障,以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与管理机制为关键,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来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践教学为重点来突出特色,从而走出一条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路子。
通过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研究,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和问题:一是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探讨,撰写发表一批体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特殊性的研究成果,从思想上、理论上认识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从而深刻认识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把它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对象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特殊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领域和成果。二是要广泛宣传推介研究成果,特别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部署会、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上交流宣讲,同时,将研究成果上报思政课管理和指导部门,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推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三是要理论指导实践,要在加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落实好教育管理部门和有关文件要求的同时,通过开展深入、严谨的调查研究,积极推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该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展该课题研究的步骤和环节有这样一些考虑:一是用半年的时间开展广泛深入的课题调研,深入省内相关高职高专院校,了解各校“思政课”开设情况,包括开课门数、方式、效果及创新方面等,其中要特别搞清楚高职高专开设思政课过程中遇到的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特殊问题,包括学生认知、教师队伍、课程地位、学校重视程度、经费保障情况等方面,撰写出全面详细的调研报告。二是根据课题组成员研究专长,分解研究任务,分头查阅收集学界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该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参考。三是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其间,要搞好协作攻关,开好论文开题会和论文审稿会,集思广益,认真开展论文提纲审阅完善和论文投稿发表前的终审,确保成果质量。
二、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特殊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开展对其特殊性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分析法、辩证思维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分析归纳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提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方式方法,为培养合格的高职高专学生做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贡献。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髙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既要实现高校“思政课”的一般目标要求,更要强调特殊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高专
“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办学理念指导,就决定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特殊的目标定位。理论教学不在多和深,而关键在精在管用,要针对不同高职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定位和潜在就业行业,整合教学内容,对统编教材及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取舍,以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对于特殊行业的职业院校,要在贯彻思政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编著更有行业针对性的教材,加大具有行业针对性的内容讲授,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要科学认识高职高专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高职高专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其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知识体系、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诸方面都与本科生不同,或者说有差距和欠缺,而且对其培养模式、目标要求、成才标准也与本科生不太一样,这就要求教育者科学认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分析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带给课程教学的挑战,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新路。
第三,加强和创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分析探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体系、资源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抓好实践教学。要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认真挖掘利用当地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工厂企业典型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前往参观访问、接受教育。要探索学生教学实习实训与思政课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途径和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第四,创新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跳出老师自说自话的讲、学生心不在焉的听的窠臼,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加强教学互动,多搞课堂提问,吸引学生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开展课堂讨论,引导观点交锋,形成正确认识;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理论要由浅入深,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讲实际要选择身边发生的例子,要有亲和力、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更要更新观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安排、详略取舍、课堂组织、授课技巧、语言表达等方面下工夫,备课扎实,准备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高专一般办学历史较短,大多数由中职升格而来,中职时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储备不足,升格为高职后要按照高校要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按照高校要求整合组
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大多数高职院校解决师资队伍问题采取的办法,一是将中职时的思想政治老师自然过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二是将具有思政管理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党政干部调配或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三是新招聘一部分专业教师。这样的队伍构成就决定了其具有的特殊性,就是表现为数量不足、年轻教师偏多、质量参差不齐、兼职教师偏多、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不太合理等主要问题,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探讨适合高职高专特点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和方法,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适应高职高专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第六,建立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标准和评估机制。不能笼统的套用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要结合高职高专的特点,建立和完善高职高专独有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推行定期评估,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
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课题研究要走出泛泛而论的误区,要针对高职高专思政课面临的诸多特殊困难和特点,给出具体可行的解决对策,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开展该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搞清楚高职高专目前开设思政课的真实现状,尤其是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真实情况,这是课题研究要突破的重点,也是难点。另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在实现国家关于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的契合上,探索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认知、思想和培养目标实际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优内容体系、方法手段。
三、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特殊性研究成果的评价及应用 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殊性研究的意义在于:高职高专作为高校系统中具体特殊时代、特殊培养目标和特殊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抓好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和建设工作,而且其中确实具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通过研究廓清认识、统一思想、开展教改、推广经验、建立制度、规范运作,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要高度重视该课题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应用。要将该课题向上级教育部门申报立项,以求得经费和政策支持,研究撰写的论文和调研报告要多方面征求专业领域专家、主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要在相关该课程研讨会上宣讲交流,并不断修改完善,努力争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甚至设法整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专题研究论文集》,或者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加以拓展后出版专著。到此并没有完结,要选定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十点,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之成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的指导和借鉴。
第二篇: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三门
1.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三门: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个学分;二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个学分;三是形势与政策,1个学分。每个学分不少于16节。
2.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属基础部统管,办公室在教学楼2楼。
3校内实践教学有在实践方面:社会调查,军训诚信宣誓。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功能?
答案: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
5《形势与政策》课简介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在校大学生公共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2.校内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校园内部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校内实践主要采用调研成果展示,模拟法庭,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方式进行。思想部举行的“诚信”主题系列实践活动,“爱国爱校,诚信守法,彰显自我,立志成才”主题实践活动和“责任”主题实践活动,包括新生诚信宣誓,无人售报,“共铸诚信,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等,受到学生好评及校外媒体的报道关注。二是社会实践教学是指组织各安排大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三年来我们先后带领学生参加增城正果镇黄塘村,广东科学中心等训基地,组织志愿者服务亚残会,走基层,服务孤寡老人等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就业指导老师:陈霓婷。思想道德老师:丁霞
第三篇:参加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级教师培训班学习体会
参加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级教师培训班学习体会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杨战军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遇到了巨大挑战,唯有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承担起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本人受学校指派有幸参加了2012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暑期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级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经过一周系统的学习讨论、参观实地体验,感受颇丰,主要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从各个方面、诸多环节入手,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必须更新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自觉地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在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以客体身份参与教育过程,而且还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接受道德观念的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学生的知识状况,情感状态,意志类型都会影响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和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确立平等的关系,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学生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人,把学生看成纯粹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一味地使用“满堂灌”、“死记硬背”等机械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克服过去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充分发挥认识和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其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坚持“以学生为本”,不仅是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而且要分析解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俗地说,就是塑造学生灵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才能真正担当起这一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二要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有系统的理解和切实的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规定的四门课程,是一个整体,体现了综合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从各门课程内容的特点和要求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使各门课程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三要对教学规律有浓厚兴趣和不懈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下深功夫、下苦功夫,不断探求其规律性,并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那种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夸夸其谈的作风和状况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求格格不入的,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努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探索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应着重在二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吃准吃透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下功夫。目前,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在内容上做了精心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较好地避免了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政治课内容的重复。高质量的教材为我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取得课堂教学的实效,就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好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要以新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精心设计教案,区分重点,做好协调分工,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重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二是要在讲好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极为关注,但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了解还不全面、不深刻,认识和把握问题的能力还不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掌握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从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来进行授课,讲课中不回避社会现实问题,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在分析问题上多下功夫。不但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且要尽可能地告诉学生为什么。如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中,应多联系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针对学生的疑惑有的放矢地讲解;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也要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当前,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对最新信息的掌握已基本和教师同步,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教师。过去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某种“权威”已不复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应讲好重点难点问题,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讲得让他们信服,能为他们释疑解惑,让学生真正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是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的课程。
三、改进教学方法 讲究教学艺术
教学实践和教学规律表明,在已经有了好教材的情况下,改革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我们要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讲究学艺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两大不足。一是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其中“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并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解决如何“教”。“教”的方式要从单一课堂教学转向复合式教学。“教”的目的要从知识传授转向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
从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分析,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可概括为20个字: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授之以渔。“晓之以理”,就是要把道理讲透彻,做到概念明确,层次分明,逻辑连贯,重点突出;“辅之以形”,就是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把无形的、虚的东西和有形的、实的东西结合起来;“动之以情”,就是要调动师生双方的感情,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导之以行”,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授之以渔”,就是不仅应该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接受和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方法,即能力的培养。
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验和教学实践的经验,在诸多的教学方法改革试验中,“组织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效果最为明显。这也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也必须掌握的两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主持人,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上采取师生互动的“体验式”、“互讲式”、“问题式”、“案例式”、“专题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来进行。
研究式教学法。这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即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培养目标,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研究任务,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研究活动,既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接触理论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拓展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愿望,在实践中提高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只要教学中情理相融、方法得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够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第四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自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自查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我校对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并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和《江苏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试行)》,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展开了全面的自查,将自查过程作为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明确建设思路的过程,通过自查,寻找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剖析原因,认真进行整改。目前已完成自查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自查情况
我校党委和校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央16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发布实施后,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并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好。
(一)组织领导
1.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到校党政联席会的重要议题中,校党政联席会和学校党委中心组扩大会定期召开,研究部署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工作,会议决议、决定能够得到及时贯彻落实。
2.2006年底,学校成立了‚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和‚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小组‛。为进一步落实2011年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议和文件苏教办社政[2011]1号精神,学校党委于2011年4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共任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分管宣传工作的纪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统筹教务、宣传、科研、人事、财务与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支持和参与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为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组织领导上的保证。
3.中央教育部‚05方案‛颁布后,我校于2006年5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实施意见》强调要抓好课程建设,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创新教育方式,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发挥政治优势,进一步强化党、团和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要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列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4.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校领导坚持深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推门听课(含公开课)每学期人均5次以上,加强与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同时,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校领导经常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开展调研,定期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有关课程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5.2011年4月,在人文科学系法学思政教研室和财经系法政教研室的基础上,对思政课教学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为二级教学科研管理单位,与系部行政同级,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与法律‛和‚形势与政策‛三个教研室。全面负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思想政治理论教研与科研管理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管理及业务培训工作、形势政策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以及社会服务工作。我校思政部负责人崔昌玺同志,中共党员,副教授,具有法学硕士学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27年,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
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成立以前,人文科学系法学思政教研室和财经系法政教研室,每学期都有完整的工作计划、实施报告和工作总结。由于制度健全,过程管理规范,在多次的学校教学检查中,思政课教师的好评率较高,未发生重大教学事故。思政部成立后,根据学校规定,并结合实际,迅速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工作计划和相关制度,如: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竞赛制度、学生意见反馈制度、考勤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开始认真执行,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7.2006年起,思政部负责人崔昌玺被学校聘请为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成员,系学校中、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和专家组(文科)成员。
(二)教学工作
8.我校从2006级第一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学校切实加强了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按时开课和开足课时,确保落实‚05方案‛。具体课时设置如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学时,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64学时,在第二学期开设。
9.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方案中,所有课程均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并为全体教师每人配备一套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10.我校在实施新课程方案中,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按平均每学期16 周,每周1 学时计算,以1 学分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突出‚校内外结合、专兼任结合、课堂与会堂结合‛,每年从外聘的教授中精选师资任课。如:‚全国道德模范‛张云泉、‚全国人大代表‛蒋建华、娄文英和‚法官妈妈‛陈燕萍等先后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经常来校作形势与政策报告。我校按照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教学要点并结合重大时事热点进行教学,内容分别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并兼顾国内与国际。教学中选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出版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制作的《时事》DVD开展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和把握国内外形势与政策。
11.2006年以来,我校实行‚学分制‛,开设了《大学生礼仪规范》、《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大国关系》、《法律影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政策与法规》等近10 门公共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修。
12.学校领导先后组织思政课任课教师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平时以教研室为单位,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集中学习交流,对教学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探究,着力提高教学效果。
13.思政部成立后,强化档案建设和规范管理,对原来两个教研室的教师业务档案进行整理,完善了思政课教师‚个人业务档案‛,收录了教学计划表、进度表、教师备课笔记、纸质教案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在本学期继续开展‚精彩系列‛的评比活动。
14.2006年,我校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列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2009年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列为学校精品课程,将《大学生礼仪修养》列为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15.长期以来,我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老师们每学期都要以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和反馈。思政部成立后,迅速建立了部门网站,专门设置了‚师生园地‛,开设‚在线调查‛的互动窗口,形成调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综合渠道。16.我校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的总体安排和课程管理。教师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法制宣传周、心理健康月、百姓法律大讲堂、阳光社区、大学生自管会等实践平台,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形式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17.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本体,以‚参与性教学、体验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为支撑的‚一体四翼‛教学模式。‚一体‛即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完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四翼‛即课外教学:以教师设计论题,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班级活动、团日活动等进行参与性教学,巩固课程内容;以校园文化艺术节、法制宣传周、阳光社区、大学生自管会等形式进行体验性教学,拓展课程内容;以公共选修课、人文素质报告、专题讲座讨论、影视讲坛等形式开展研究性教学,深化课程内容;以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开展实践性教学,应用课程内容。思政课教师能结合教学,主动深入学生,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有1/3的老师本身就承担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有的还曾担任系部学生科、团总支负责人,其中魏小星老师现任校团委书记。有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和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如崔昌玺老师担任学生社团‚赤子之心‛的指导老师,陈志峰和蔡暄老师担任学生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指导老师等。许多老师经常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组织课外理论学习活动,做到教书育人,多人次荣获省、市、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新成立的学生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挂靠思政部,成为我校学生课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
18.根据学校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的统一部署,原有两个相关教研室每学期都于期中和期末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文档、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教学检查。思政部成立以来,进一步突出了我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检查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19.自‚05方案‛实施以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方法,坚持‚教考分离‛的原则,尝试新的考试方式,各门课程的考试和考核统一试题、统一成绩评定标准,采用闭卷、开卷、平时作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注意加强平时考核,把考试与课堂综合考查结合起来,把期末的一次性的静态考试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力求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使考核考评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发挥考核考评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杠杆作用。
20.我校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每学期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学生给任课教师打分等形式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和‚我最喜爱的思政老师‛评选活动,建立了学生评教制度。学校教学督导室成员深入课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作出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反馈,并结合其他结果评定教师考核的最终成绩。这一举措确保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敬业精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由于我们长期大力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使得课程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刑法学》等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思政课教师自编教材《大学生礼仪规范教程》获校2008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高校优秀教材‛、2009校级‚精品教材‛,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学校2010教学成果一等奖。《伦理学概论》获江苏省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2008-2010年,卜慧芬、黄彬、张龙秀等思政课程教师在校青年教师赛课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三)教研与科研工作 21.我校思政课教师团队,能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以‚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的素质养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学生道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贴近职业‛为内容,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与职业相结合‛为途径,构建了‚一体四翼‛教学模式,瞄准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形成比较完善、富有高职教育特色、实践效果良好的示范性课程。让学生‚学好几门课,受益一辈子‛。
22.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课程建设规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
23.我校教学管理部门经常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每学年4次以上。并通过举行公开课和听课评课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交流教学案例,共同探索教学方法,畅谈心得体会,逐步统一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内容与体系的理解,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了备课和授课质量的提高。思政部成立后,进一步规范了听课评课制度,思政部主任每学期听课10次以上,教师每月听课1次以上,并且都要求有听课评课记录。本学期,思政部已经着手组织‚精彩一课‛、‚精彩课件‛和‚精彩论文‛的系列评比活动。
24.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项目,并组织教师参评各种科研成果奖。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持完成省以上课题2项,校级以上教改项目8项(3门精品课程、2门精品教材、3项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25.我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科学研究。2008年以来,思政课教师获得省级教学研究成果(课件遴选二等奖)奖1 项,校级教科研成果奖8项。专兼任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57篇,其中20多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组织编写校本教材3部。主持校级以上各类研究课题28 项。在近3年的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中,共有30多人次获奖。
26.2008年以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的各类科研课题、项目、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达到或超过学校平均水平。
(四)队伍建设
27.学校重视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出台《2009-201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障贯彻执行。同时,学校充分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灵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置机制,吸引、鼓励校内相关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建立起了一支比较稳定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28.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狠抓思想政治工作。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和学校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二是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计划和教学实践各环节严格把关;三是重视师德建设,利用双周三下午的政治学习时间,以教研室为单位,积极开展形势政策的学习研讨和师德规范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保证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主体、目的、方法中的切实实施。
29.学校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积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在职进修或攻读硕士以上学位。并相继出台《关于在职教师报考研究生的规定》、《关于选拔和培养校学术带头人工作的意见》、《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建设方案》等配套文件。近年来,我校共安排22名思政课教师参加在职进修或攻读硕士学位。
30.我校定期组织‚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我最喜爱的思政教师‛的评选活动,并将思政课优秀中青年教师列入学校学术骨干培养计划。近年来,思政课教师中有5人被确定为校学术骨干,有3人被学校推荐参加省‚青蓝工程‛申报,有4人成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31.目前我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任教师35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在校全日制专科学生6107人,师生比为1:242,符合教育部关于师生比不低于1:400的要求。
32.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专兼任教师35名中,40周岁以下25人,占教师总数71.43%,40-50周岁8人,占教师总数22.86%,50周岁以上2人,占教师总数5.71%。
33.教师队伍学位学历结构合理。目前我校思政部专兼任教师35人中,硕士以上学位22人,占总人数62.9%。
34.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专兼任教师35名中,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2人,85%以上教师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且全部坚持在教学一线,超过学校平均水平。
(五)保障条件
35.学校在日常教学业务费基础上,按全日制在校生生均不少于15元的标准,下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2011年,增加到生均18元,用于课程建设、图书资料、教师社会实践等。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更多的培训进修、参观考察与学术交流的提升机会。
36.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费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和课时酬金的计算标准和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致,合班上课还要乘以较高的系数。这样做保障了教师的利益,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动力。目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其他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
37.学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设有文科(含马列主义理论)评议组,同等条件下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倾斜,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所占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级职称教师13人,占专兼任教师总数的
%,高于全校所有学科专业专任教师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38.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机构拥有独立的图书资料室,在资料室建设中,每年订阅思政类报刊杂志超过 40种,并积极创造条件购买教学图书和音像资料,充分保证了教师开展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39.在机构建设与课程建设中,学校加大软硬件投入,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及办公需要。目前,我校思政部有3间办公室、1间会议室、1间资料室,办公用房(不含图书资料室)超人均3平方米,学校先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配备了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保证一人一台联网的液晶宽屏电脑。
40.我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秉承‚立德、立功、立言‛的校训,形成‚求真、求善、求美‛的校风和‚笃学善思、创新致用‛的学风。我校党委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提出‚打造‘三高’师资团队,培育‘三有’阳光学子‛的建设思路。从思政课师资培养、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改革到社会实践锻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连续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省高校和谐校园、省文明学校、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我校的思想政治课建设,从‚三贴近‛到‚五结合‛,强化了‚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为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自查结果
(一)取得的成绩
在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提供了根本保证;二是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教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教学与科研工作稳定有序;三是师资队伍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过硬;四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特色突出,效果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教师的学历看,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中还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2.科研方面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办学层次相对偏低,科研氛围不够浓郁,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科研的层次不够高、科研成果数量不多。此外,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整改措施
(一)外引内培,加强师资建设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关键在师资。学校将在经济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下力气,花代价,以优厚待遇引进高学历教师,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学历教师的比例有所提升,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为契机,提升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学术水平
采取更为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做到科教相长。对每位教师对应其职称规定相应的科研任务,并将教师的科研情况与考核、评优评先年终奖励和职称评聘挂钩。通过申报各项科研课题和教改课题,争取立项经费,同时,学校将加大对思政类科研课题的扶持力度,从每年的行政经费中划拨一部分用于思政课科研活动。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坚持以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为核心,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紧密相关联,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真正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必修课程。
总之,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校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全体思政课专兼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强化制度,严格管理,积极探索,不断革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与省厅的要求、学生的期待尚有差距,我们将以这次迎检为契机和动力,查漏补缺,整改落实,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取,努力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二○一一年四月
第五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总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等教育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课程。多年来,我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粤发〔2005〕1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主要成效
我校从2006级第一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学校切实加强了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按时开课和开足课时,确保落实“05方案”。具体课时设置如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学时,在第二学期开设。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方案中,所有课程均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此外,我校按照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教学要点并结合重大时事热点进行《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分别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并兼顾国内与国际。教学中选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出版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制作的《时事》DVD开展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和把握国内外形势与政策。
长期以来,我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实践教学方面,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的总体安排和课程管理,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法制宣传周、心理健康月学生代表大会参议会、职业实践型学生社团、、学生社区化管理、学生“四大中心”自我管理平台等实践平台,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形式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自“05方案”实施以来,我校思政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开卷、平时作业、上台演讲、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注意加强平时考核,把考试与课堂综合考查结合起来,把期末的一次性的静态考试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力求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使考核考评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发挥考核考评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杠杆作用。
思政部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狠抓思想政治工作。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省教厅和学校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二是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计划和教学实践各环节严格把关;三是重视师德建设,利用每周四下午的例会时间,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积极开展形势政策的学习研讨和师德规范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保证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主体、目的、方法中的切实实施。思政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项目,并组织教师参评各种科研成果奖。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的各类科研课题、项目、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达到或超过学校平均水平。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努力方向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上有待加强;教学质量与效果还需通过教学的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等。
(一)加大投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思政课程建设的设备和经费投入,完善专项经费制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给予政策倾斜和有力的条件支持,适当引进职称和学历较高的教师,通过制度引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和业务学习以及社会实践,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专业业务水平。
(二)基于高职教育的“四个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引进社会和企业的相关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突出思政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
(三)推进思政课项目化教学改革和课程网站建设。强化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课程网站建设,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和更多的共享性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