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拓创新抓教研全面发展提质量
开拓创新抓科研全面发展提质量
莱阳市万第中心小学
莱阳市万第中心小学是一所烟台市级规范化学校。
几年来,学校以“规范办学行为,创建和谐校园”为办学宗旨,始终坚持“在务实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规范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之路。从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校本教研等方面深入扎实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科研先导促进教育创新
1、认真执行“两个制度”。
一是“五个一”的制度。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订阅一份学科教学刊物,记一本听课、评课、说课笔记,上一节示范研究课,每次教研活动进行一次教学反思记录。
二是“推门听课制度”。每学期要求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2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任课教师不少于15节,听后及时座谈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力度。
2、加强备课的研究。
几年来的教改试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重在突出:备课有目标,上课扣目标,复习查目标。要时刻围绕目标实施教学过程。我们首先对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改革了备课方式:一是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自主备课相结合;二是资源共享,个性补充;三是课后总结,强调反思。对教师备课提出了“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要求。
集体备课是探求知识生成的过程,探求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规律,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通过学校学科组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全面了解知识结构,把
握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明确各知识单元的地位与作用。集体备课操作的第一步:教师尝试学习。重点说明我是如何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第二步:自备。重点解决教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第三步:教师交流。交流怎样学的,学习中的困难是什么,作为教师我又是怎样给学生解决困难的。这一步是最精彩的一步,是教师模拟学生学习,体验学习,实现角色位置转化。第四步,由学科中心发言人梳理,形成初步集体备课教案。教师明确集体备课思路后,又要求教师自主备课。5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在电子备课,50岁以上的教师要逐渐脱离备课本,逐渐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3、注重教研活动实效性。
在强化“自主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学校又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讲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这学期利用两周的时间听出了50岁以下16名教师的授课。授课中落实了“以学为本、为学而教”的理念,教师围绕“学”而教,取得主动;学生围绕“导”来学,学得主动。努力做到了关注学生,关注发展。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述,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总结,鼓励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感悟、合作、创新,探讨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乐学,真正把学习当成乐趣。评课中,倡导教师着眼于“教与学的和谐,目标与过程的和谐”。重效果、效率、效益。评长处,议特色、发现闪光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每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给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还为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提供了案例,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激活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谐高效”走进了乡村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明白,学校只有走以研促教,教研并举之路,才能使教师适应新课程,才能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才能使学校教学质量走出困境,才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探索研究
这学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们在三年级一班、四年级一班、五年级一班3个班级实施了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通过一个月来的探索实验,学生“感悟、合作、创新”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四年级一班董建妮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绘声绘色的语言,课件的展示,科学的引领;学生的积极读书,认真的思考问题,主动地发言,使整个课堂气氛很高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在“鉴赏与评价”栏目写出了生动优美的片段,在场的老师啧啧称赞、叫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课书的内容仅2节课就全部掌握了全部内容,这样语文课节省的大量时间全部用于学生的读写。董老师的授课效果足以体现课堂高效,下阶段学校三、四、五年级都要实施语文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培养名师引领课堂教学。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导,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和根本力量,为此,我们一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理念,进行优化师资队伍。学校投资万元先后有计划地派出20多名教师“走出去”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报告会。回校后,又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和座谈学习。①参加研讨会、报告会的教师要整理材料在全校教师会上做报告、谈个人心得体会。②参加听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师,要根据学习所得准备一堂示范课,在全校公开演示。针对“请进来”,我们给教师充分的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请教师们写出心得和收获,借鉴人家有价值的东西。同时,挖掘个人最大潜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这样,在“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中,教师开阔眼界,教法灵活,教学储备日渐丰厚。新感悟,新思维便如不竭之泉汨汨流淌。
二、狠抓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
校本教研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让教师了解课改,参与课改,深入课改,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营造课改氛围,同时对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灵活多样的培训。
1.多元化培训,让教师感知、运用新课程。
一是加大投入,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先后投资十几万元建起了语音室、教师微机室、备课中心、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购置图书一万余册,各种报刊20余种,拓展教师学习视野,丰富了教师的阅读资源和校本培训资源。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办专题讲座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回来的教师所做的报告、所上的示范课,对全校教师开阔眼界,受益匪浅。教师通过互上公开课,互相走进课堂等方式,大家一起共同交流彼此教学中的心得,彼此学习在推进新课改中的新招,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三是制订了《业务培训方案》,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每周二下午大课间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写好学习笔记。每周三、周五下午大课间时全体教师到教师微机室由微机教师指导培训学习。学习操作“多媒体资源的浏览与下载”,“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专题培训。每月的下旬进行一次教师微机知识测试,过关的教师每人使用一台电脑并帮教未过关教师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与培训,课改新理念已在教师心中生根发芽,并形成了自己的课改风格与特色。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我校通过不断尝试,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初步探索出以下几种校本教研的形式,并初具雏形,初显成效。
(1)、合作式教研——同伴互助,互动发展。
我们提倡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张扬个性,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研讨与切磋,交流与协作,彼此支持,共享经验。每周定期组织教师上教研课,通过教研课学习先进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研讨教学案例等,不断创新教研活动形式,提供合作教研机会。
在市级以上的讲课中合作。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的优质课竞赛,通过大家的力量多次听课、评课,使参赛教师获得优秀成绩,在喜讯传来时奖励每一位参加合作的教师,使大家共同获得成功的喜悦。
(2)、观课式教研-----解决疑难,专业成长
观课活动能培养教师解决实际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观课活动中,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身临其境,观察、反思、体验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功与问题,并认真思考创出更好的教学思路。授课教师课后的自省与观课教师的研讨,寻求问题的答案,碰撞出新的思维,然后继续实验,不断改进,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能力,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3、开展课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课外活动是我校的传统项目。我们的活动小组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唱、跳、说、画的能力,在游戏中快乐地“学”,有活动组、游戏组等。中年级注重培养学生心灵手巧的能力,通过雕、捏、塑、剪、贴等,在“做”字上下功夫,有剪贴组、手工制作组等。高年级注重培养学生表现自我、创新向上的能力,通过舞蹈组、美术组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每周星期
二、星期三下午两个大课间时间安排了全校学生自由组合,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学校的德育室里展出了许多的绘画、手抄报、手工制作、剪纸、文艺节目图片等方面的成果。每年的队列比赛、校园舞比赛、速算竞赛、语文知识竞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发挥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个性得到了张扬。特别是每年举办的庆“六一”儿童节、庆元旦节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好评。
回顾过去,我校的教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扎实学习,在课外大胆表现自我,在各级演讲、朗诵、作文、书画、小制作、舞蹈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几年来,学生作文、书画作品发表达百余件,部分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获市级一、二等奖。60多名学生先后获得各级各类表彰。
新课程改革实验促进了我校办学水平的迅速提升,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我校高度的赞誉,学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和集体奖项达20多次,被授予“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莱阳市双轨教学优秀实验校”。
我们的课研经验还不成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课改的标准和领导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但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新课程改革必将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校基础教育的迅猛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迎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第二篇:强教研,提质量
强教研,提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在新学年中,我们要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强化素质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贯彻落实“科研兴教”、“课改兴校”战略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着科学化方向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通过自己学习、外出学习以及校内交流的方式大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养。加强教学调研,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教学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继续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加强新教师的培养,重视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重视信息技术、远程教育、体、音、美等学科的教研工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研领导机构:
组长:郭红阳
成员:郭水才
卫小涛
张学东
王学军
郭战强
教研组长:语文教研组:张学东
马茜茜
数学教研组:王学军
林新涛 英语教研组:张明珍
郭水才 综合教研组:卫小涛
姚二涛
各科组长每次教研活动都必须认真准备、组织,并作好记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升理念。
1、继续加强关于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的精神;
(2)组织新一轮参加课改的教师观看课改光盘;
(3)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培训,到兄弟学校学习。
2、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及新学期课程内容,开展学习体会交流,积极撰写学习心得,推广学习经验。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编排及实施建议。
(2)鼓励教师相互听课、规定教师听课次数、课堂开放,互相学习;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承担各级研究课,起到示范和研究的效果。
3、建立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度。鼓励老教师主动培养、挂钩新教师,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实现以老带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加强与上级教研部门的联系,定期到学校进行教学调研和指导。同时走出去,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二)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教研重点:积极开展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能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力求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结论与过程的关系;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坚持以教研促教学,用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工作思路。教师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努力做研究型教师。
(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
1、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监控管理。
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进行监控管理,切实做到:
(1)加强对教师常规教学的指导和监控,坚持听课、评课、分析和指导,重点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指导。
(2)加强课程及常规工作管理,制定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严格实施,奖惩分明,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3)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定期对学校教学情况进行检测(重点期中、期末质量普查)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以课改、课题为中心继续抓好学校公开课、集体备课等常规教研工作。
1、继续抓好公开课、集体备课、说课等工作。要求各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听
课达20节以上。切实加强备课组活动。要求各教研组坚持集体备课,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并做好记录。
2、努力上好汇报课、课改展示课、观摩课、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等,推动课程改革发展。组织多种形式的课改教研活动,如各学科集体备课、课改阶段性小结研讨会、课改实验观摩课、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课等。
3、继续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师要强化搞课改就是搞科研的意识,紧紧围绕课改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使教师在实践与理论的对接中逐渐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学校要通过调研,将课改的关键点、困难点纳入教育科研内容。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解决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要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科研任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写出经验论文,积极撰写稿件。
4、继续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五)积极参加县、市有关部门举办的教学比赛活动
1、积极配合县教研室及中心校组织并参加校际教研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
2、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学科研讨工作和教学比赛,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优秀教案,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4、积极鼓励教师或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5、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爱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办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展示课外小组活动的成果,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深化课程改革
1、课堂调研,现场指导
本学期将继续实行领导分组负责制,具体负责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
2、大力开展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
度。
(1)要发挥好学校教研网络的作用,要认真研究课程。要开发课程资源,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形成互动教研,教学反思,札记,课后案例分析的习惯。继续组织实验教师根据本校实际开展好“五个一”活动:每课时写一次教学反思;每周提供一个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月写一篇课改小结或运用教材的心得体会;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至少写一篇课改实验研究论文。
(2)搞好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时间要保证,要人人参与,讲究实效。集体备课主要解决老师们在钻研教材中的困惑和疑问,交流处理教材的方法,探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点滴问题。
(3)大力开展“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教研活动,研讨时要谈理念、谈观点、找问题、讲困惑、提建议。要加强专项研究,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区域性的或普遍性的问题形成专题,通过学习、研讨予以解决。
3、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观念转变的载体,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4、继续探索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评价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课改基本理念。在按照市教育局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探索出一条有本校特色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逐步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在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把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结果、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发挥学生的作品、作业、经历和活动记录等的评价功能;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其他社会成员评价结合起来,改变单一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篇:提质量 抓管理 增效益
提质量 抓管理 增效益
质量效益是企业永恒的追求,管理提升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要发展就是把质量放在首位,更要落实到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心中,形成牢固的质量意识;求品质,更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产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
在质量就是生命的今天,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产品的生命,乃至企业的发展命运。产品质量决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没有市场企业就无法生存。产品质量决定于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决定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最终决定于员工的素质。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是工作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制造产品、提供服务、进行管理的人的“质量”。所以,要从管理思想观念的更新、管理制度的健全、管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横向比较,纵向自查,真正找出本单位和本岗位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解放思想,创新管理,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和坚强保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所在,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质量的提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我们希望广大员工多观察、勤思考,主动学习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以主人翁的精神切实参与到公司的生产管理中来,并积极为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进言献策。
质量代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生命之所在,每个企业要有好的效益,就必须对产品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与要求,质量一旦没有,也将意味着企业即将走向亏损甚至破产的局面,怎样把质量提高上去?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管理,众所周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加强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从构思到设计,从设计到打样,从打样到制版等,每一步既要满足客户要求,又要考虑到企业的生产能力.控制不严,将给工序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产品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强化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主要*过程控制来完成,其中包括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管理。过程管理相比其他环节复杂而多变,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自检自查的责任感与能力,又需要他们能够严格执行制定好的工艺标准。经常性的学习培训,争取让每一个操作人员都能掌握产品的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保证产品符合委托厂家的要求。
严格现场管理。企业的生产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应该是经营管理程序化、生产服务标准化和职工个人行为规范化等的和谐统一,这是保证产品的基础性工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公德素养,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自我的约束能力,使员工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这样可使企业营造出环境整洁、生产规范的氛围,从而保证物流畅通,促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其次,注重机器维护与保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那么,机器也可以说是质量的生命,如果要印高质量的产品,首先机器的维护很重要。
原材料的统一性。好的机器,好的操作人员,没有好的材料,同样也没有好的产品,因为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再次,注重人才培训。企业通过人的素质体现,企业产品是由全体员工共同生产,因此员工的技术水平、思想素质及精神状态都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操作技能培训,通过外派人员引进力量,就地讲解等方式,有效的吸取管理知识、工艺方法和实用的操作技能,以提高员工的文化,专业素质,在学习中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素质。为保证产品质量,要不定期的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工艺标准和相应的工艺管理实施细则,使其形成规范的操作意识。另外,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岗位竞赛等,可使操作人员发挥最佳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总之,一定要强化工艺管理,以促进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高,通过使工艺技术标准化、管理程序化,努力培养、训练员工的个人素质等,提升企业的内外部竞争实力,扩大影响,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第四篇:抓管理 提质量 促发展
抓管理 提质量 促发展 全力打造农村一流中学
——浮山县响水河中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响水河中学是一所环境优雅、景色秀丽、设施齐全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服务于一镇二乡。学校历史悠久、业绩辉煌、声名远播,被誉为‚古镇明珠‛。学校占地面积53360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班,222名学生、59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37名。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教学为主,质量第一;全面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坚持‚办现代化学校,育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秉承‚乐学、善思、上进、诚信、励志、发展‛的校训,探索出了一条‚抓规范,重引领,求实效‛的德育工作之路,形成了‚养成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荣获‚临汾市德育示范校‛、‚临汾市课改先行校‛、‚临汾市防震减灾示范校‛、‚浮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利用例会、教研活动时间,采取集体学、自学、讲座、讨论、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法律法规,人人做笔记,个个谈体会,撰写学习心得并进行张贴。其次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活动。我校先后成功举办了‚颂师德、铸师魂、共圆中国梦‛征文演讲大赛,‚端正教风,提升素养‛、‚你在为谁工作‛征文大赛;开展了‚践行弟子规,树我新形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签订师德师风承诺活动;由工会牵头组织开展了教职工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
(2)开展系列练师能活动,提升教师技能本领。为促进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在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上下功夫,通过抓学案式课堂教学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结合全市‚三名工程‛和县教研室开展的‚教学能手‛、‚课改名师‛赛讲活动,我校开展了‚七课型教学活动‛,即教学能手的引领课,中老年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赛讲课,外出学习的教师的移植课,新调入教师的摸底课,常规管理的常态课,校本教研的教研课,形成特色的优质课。这些听评课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碰撞中激励,互助中成长‛的教学氛围,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3)加大投入,强化教师培训。我们每年都会加大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如教师学历培训、收借鉴城区先进的做法,是提升我校教研品味的又一个捷径。自从教育局牵头,组织我校与浮山三中‚城乡交流‛以来,学校领导之间建立了教学管理对子,教师间结成了教学研究对子。活动开展以来,结对子教师在教学理念和班级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这种进步在平时的校内交流中又潜在的带动着其他教师,形成了辐射,为我校的教研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的缩小了我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
(3)推举能手,打造名师
受太谷、长子课改经验的启发,我们创建制定了适合我校实际的‚一三五‛课改模式。根据《浮山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认真做好培养中小学课改‚名师‛的实施方案》精神,我们成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我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召开培养能手、名师动员会,分阶段开展争创活动。在推举能手,打造名师活动中,教师不分学科不分年级,人人全力投入。两年来,我校先后有6名教师被评为县教学能手,2名教师被评为县课改优秀教师、4名教师被评为校级名师,王耀红老师被评为临汾市名师。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使得我校成为了临汾市课改先行校联合体成员之一,有关课改的经验材料《扎实抓课改,稳步提质量》在《山西教育》2012年第六期上公开发表。2013年5月10日省教育学会秘书长深入我校课改调研,我校语文教师张颖颖讲授的《云南的歌会》一课,得到领导的好评。2013年9月,我校顺利通过了临汾市教育局课改调研验收。
(4)抓课程建设,促和谐发展
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仪、讲卫生、讲诚信等良好品行与习惯;在餐厅墙壁上设计了‚讲究卫生、文明就餐、营养均衡、节约光荣‛标语、悬挂了食堂标语挂图,以此唤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节约习惯;在教室内墙壁上书写并张贴了自主学习激励性标语、学习园地、班务栏、班级名片等能突出各班特色的教室文化;在每个宿舍内四周墙壁装饰有学生自己创作、自己设计的的幸运星、剪纸画、粘贴画、格言、优雅个性的装饰品等等。每个宿舍门上都贴有不同的富有个性的宿舍名称文化;校园围墙上粉刷一新的墙体字文化、厕所卫生公约文化等等。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教育的泉眼,使学生时时都能受到教育的感化,处处都能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
二是让颂读导行。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弟子规》、《环境保护》和《文明礼仪手册》读本,并将其延伸形成了《响水河中学弟子规》。政教处每学年制定实施方案、细则、日程安排表,召开动员大会、出板报等,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今年五四青年节,举办了诵读《弟子规》比赛,通过学生诵读、教师解读、专题讲座、学唱‚感恩歌‛、征文、演讲等形式,将所学知识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中。每天洗脸洗脚、漱口刷牙及随手弯腰捡垃圾等良好行为已成为习惯,为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让艺术滋养。我校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组建了笛子演奏队、校园女子合唱团、晨曦广播站、大型舞蹈队;成立了体育队、书画、剪纸等多个活动小组,广泛
月月抓,坚持每天一总结,每日一通报,一周一评比,一月一表彰,形成一种相互监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浓厚氛围,保障了行为习惯的实效性。
(3)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学生养成教育 我校先后成功举办了初一新生开学典礼及军训汇报表演;庆国庆广播操、歌咏大赛;组织开展了跳绳、拔河、篮球比赛;开展了‚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中华美德颂‛演讲比赛;召开了庆元旦‚文艺汇演‛暨表彰大会和家长座谈会;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爱家校‛文明礼貌月活动、庆五四‚弟子规诵读、歌咏‛比赛、‚中华魂‛读书征文比赛、寒暑假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组织学生深入西瓜大棚、果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舞动青春‛大型舞蹈表演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在活动中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了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培养人、活动中塑造人的育人目标。
4、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我校始终坚持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管理制,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安全隐患,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1)制定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制定
定地发展。
(4)强化学校食堂管理。严把米面、油盐、蔬菜等入口关,与食堂人员签订了食品安全协议书,成立了食堂安全监督领导组,完善了食堂人员身体健康证、营业证等手续,使得学生食堂卫生整洁、饭菜质量明显提高,保证了师生就餐质量。
5、实施“四关工程”,促进教育公平
我校生源学生大部分来自偏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素质、行为习惯相对来说比较差,其中有些还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如何让这些学生来学校得到良好的发展成为我校教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我校加强国家扶贫政策宣传,积极探索实施‚四关工程‛,即政策上关注贫困生、思想上关爱问题生,学习上关心学困生,生活上关怀单亲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建章立制、摸底调查,关注贫困生。我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认真落实政府的‚两免一补‛政策,确保贫困学生都能入学、留得住、学得好。几年来,我们坚持实行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制度,建立了寄宿贫困生档案,对补助金的发放,我们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经过申请、评选、审核、公示、确定等几个阶段,接受监督,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贫困学生手中。
(2)思想疏导,感化心灵,关爱问题生。学校认真细致地做好了这些学生的登记工作,对学生的情况及变化做好详细的记载,掌握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关心爱护这些学生,1
第五篇:抓管理提质量促发展
抓管理提质量促发展
一、加强师德建设,增强责任意识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要求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在开学初,学期末集中进行师德师风培训,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此,学校组织了师德师风知识竞赛等活动,并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不少于30页的师德师风学习笔记。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每学期设立师生行为规范周。当前我校正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学生在校时间比较长,教师要勇敢地承担起教育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开学初,学校就与各班主任、教师签订责任书,首先在思想上得到重视。因为,教师只有真正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责任心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良知和工作成效取得的基点,更是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基本品质!
二、注重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2009年,学校的教学成绩跌至历史最低点,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学校采用领导苦管,教师苦抓,学生苦学的方法,使教育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的排名也进入全县中上等。平时,教师从教学常规入手,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立足课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改革是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要走教学探究模式的研究和反思性教学的路子。开学初即召开高效课堂建设研讨会,优质课评选,骨干教师评选等活动。科研是重要的,每一位教师要努力学习其它教师的优秀工作法,努力开展教学科研和反思性教学活,走出去,与兄弟学校进行校际交流,引进来,积极派教师到兰州等地学习培训。加强案例教学,仔细研究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的教学,以科研促发展,形成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注重课堂改革,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班以安全为主题,经常利用晨会课、主题班会时间宣传安全知识,以图片、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进行防震、防火、放电等应急演练,通过主题教育、专题课学习、课外阅读、板报等形式,让学生对安全知识加以了解和熟知,切实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和避险能力,确实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每一位教师包干校内一间学生宿舍,做到责任到人的同时,学校领导牵头,教师集体参加,每周对校内外寄宿生进行至少两次大排查,做到边排查,边记录,边整改,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意强化安全防范,师生共同营造了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