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建设
①、开发校本培训,构建教师文化。
采取“经验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课堂研讨”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多读书,促进教师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
开展以“教师教学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听课、评课,使家长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评选名师,引领学校校本培训和教科研工作。②、开展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
提供机会让老师走出去学习,利用专业引领这一形式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落实学校教研组 教研制,加强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合作;
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反思,从四个方面“精彩回顾、弥补追述、教育摘录、教学随想”是大家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学综合能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集体,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学校将成一盘散沙。学校制度一般包括各种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制度,它是教师行为的刚性规定。在制定学校制度时必须让教师民主参与订立制度,在制度生成后,对教师及时教育培训,增强教师对制度的任同感,并
使教师将制度内化为自觉行为。建立科学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让教师感悟到学校的愿景,可以纠正人性中的不良倾向。让教师在制度的约束下依法工作,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有利于提升教师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水平。
在当今的教育中,道德的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是教师成长的两大力量。道德的自律与一个人内涵修养分不开,扩大视野、阅读书籍是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现在老师由于工作的烦琐,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有益的书籍。因此,学校有责任给教师减压,创造宽松的环境,为教师读书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可以把图书室、阅览室充分利用起来,也可以建立校园网、电子备课室等。叶圣陶说好教师是好书浇灌出来的,培养教师爱看书、爱写作的习惯,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结合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每年开展一两次教职工读书活动、书画活动等,鼓励教师写教学论文、写教学反思,同时多为教职工订阅一些好的书报杂志。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集思广益,华西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结出丰硕果实。在辅导过程中帮助教师克服了平时无法克服的困难,激发了教师内在精神动力系统,使其内在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产生成就动机,并发挥出巨大的潜力,促使其自我要求进步,自我主动发展,这就是校本培训取得成效的关键。
第二篇:学校教师文化建设3
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摘要】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和谐
校园文化
以人为本
教师主体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和谐即美,它是一笔可供开发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着所有进入北大的人,历经百年不衰,与时俱进,至今已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灵魂,北大也逐渐成为中国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心。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
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它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
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它的重点是建设之后的运行与参与。具体包括大家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同,它对每一个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激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确立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相互衔接和谐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应该成为我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应该指出的是,“以人为本”绝不是“随人所欲”,我们也绝不能用“以人为本”作为不服从管理,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借口,而是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加强制度建设,减少随意性行为,只有这样,秩序规范才能得到强化,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才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建立健全决策落实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定期对重要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这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缺失的一环,也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校园文化是相对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随学校的建立、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我国理论界研究校园文化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但此前学者对校园文化有所探讨,如环境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等,但这不是从文化视角来研究它,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研究的。校园文化一词最早是 1986 年 4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第 12 届学代会上被正式提出来的。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和复旦大学等院校相继推出以建设校园文化为宗旨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并迅速影响到全国高校。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文化学者、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的高度重视,引发了研究热潮。
由于这种文化现象最早发自高校,因而早期理论研究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也大多局限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的研究热潮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校园文化研究者众多,但都没有一种相对统一的概念界定,几乎一个研究者就有一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关于校园文化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在校园这个特定时空里,师生们共同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表现形态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校舍建筑、教学功能室及其设备、设施、师生形象等。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依上级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自身制定的制度,还包括规范约束着师生员工的伦理、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目标和学校舆论导向、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等意识形态,它生动地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
对于校园文化的表现形态,学者研究得比较多,对于校园文化主体则提及的较少。苏国红认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管理者、教师、学生。
学校的教育因素有教学设备、设施、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技术)、管理者、教师、学生。其中教师是最能动的、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自然,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缺失了教师这个主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主体的校园文化。
(一)校长应该把学校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办学思想,并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校长的办学思想引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但如果不落实到教师教育行为上,也只能是目标而已。因此,校长应该把他的办学思想分解成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内化成教师的教育观,并通过反复的教育实践操练,外显成稳定的教育行为。这样,学校一切教育活动才能反映和体现办学思想,否则,教师的教育行为就可能背离学校的办学思想。这样办学思想则如同虚设,学校教育行为也就会失去灵魂。
(二)在教师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舆论导向。
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出现物欲化偏向,教师队伍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而教师这个职业是特别需要奉献精神的职业。教师如果对经济、物质要求过分,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投入程度。笔者以为教师应“争当名师,淡泊名利”。教师如果过于看重个人得失与名利,不但会对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还会给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
(三)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师群体。
我们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而我们教师必须能够做出示范。假如教师之间沟通畅顺、通力合作、互相关心、团结互助,无疑这种风气和行为会感染、教育学生,给他们施加正面的、良好影响。而且只有如此,教师才可能为了学校的共同理想和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四)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如今,教师们都十分重视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尤其是走进新课程改革之中,切实感到知识的不足。但是每个教师个体根据自己所需而学习、进修,并不等于这个群体就是学习型的。只有当教师们自觉地把知识与经验拿出来让同事们共享,而且大家都善于、乐于学习他人所长,也就是实现知识、资源共享,这才能成为一个学习型群体。
(五)多组织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放松教师紧张的工作情绪。教师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还要处理学生的琐事与完成学校其他工作。一天下来,教师们大多感到身体疲乏。如果这种压力能得到及时放松、发泄,而且教师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和谐,心累的成份少些,身累也就容易恢复,笔者时不时听到同事说:“真担心自己会心理变态”。这或许说得有点过,可也足见教师承受压力之重。的确,现在社会把过多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在高扬人性化、以生为本的今天,教育更需要艺术、毅力与耐心;教育改革的大潮让有些教师难以适从,教育真可谓负重前行哪!所以,学校管理者应清醒认识到这种现状,必须主动为教师放松紧张情绪、减轻工作压力提供一定的条件与氛围,多组织教师文体娱乐等活动。在这方面我校就做得很好,经常组织教职工钓鱼、篮球、排球等活动,当然,教师自身也要学会主动调适自己的情绪,不把工作、生活情绪带入课堂。
学校管理者应该把教师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群体,让教师的教育经验、成果成为教师们的共同财富,让教师乐于共同研讨教育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使教师们都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在教师中兴起好学风气,学习新知,学习他人。
第三篇: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两篇
篇一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其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教师文化的内涵,良好的学校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是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程。前段时间,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人员对全区八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座谈调研,总体上看各校(园)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指导今后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教师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到位。在座谈的近40位教师中,能说出教师文化基本内涵或外延的教师很少,不知道或不曾思考过什么是教师文化的教师占大多数,许多教师坦然地说“不知道”或“从未去想过”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要求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什么是“教师文化”的必定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可塑性特征,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文化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区教育局几年的引导,各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都已比较重视,我们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特色办学初具成果,从“会说话的每一堵墙”,到足显艺术特长画廊、展厅,到能出一台表演节目的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领导可说是动足了脑筋,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特色创建、重点推进,在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效,也成了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教师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想得不多,做的更少,比如开展教师怎样与家长、学生或者同事等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穿着打扮,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等,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很少与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导致与家长沟通缺乏经验,教育学生谈话缺少技巧,穿着打扮缺失品位,一言一行常失文雅,甚至个别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对社会满情绪的发泄地,说些严重出格的话,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又对学生造成误导,也有个别教师业余生活沉迷了麻将等娱乐活动,上班期间精神疲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亟待深化。何为教师文化?从内容看,它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从形式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份文化之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文化、交往文化之中。这样看来,教师文化主要由精神因素和行为方式两部分构成,精神因素需要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全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与教师的座谈、办公室的走访、校园环境的察看乃至教室的布置,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去品味,校园里所有的一切均与教师的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细致负责的,教室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文化气息浓厚;精神饱满的教师,讲话中气十足,举止彬彬有礼,显得很有教养,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反之不修边幅的教师,作业批改经常马虎潦草,办公桌很少整理;常吐脏话的教师,一开口便给人没修养的感觉,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4.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内驱力不足、学校激励机制尚未完善以及教师对高水平管理领导的期待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内驱力不足导致教师上进性不强,难以形成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管理水平不高,会导致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使学校步入下坡路。
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遵循教师文化构建规律,以人为本,全方位打造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地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教师文化的发展就比较顺利,比较有成效。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才,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加强在职培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等各方面水平,大力开展社团活动,要明确职责、提高素质、抓好落实、加强考核,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逐步使中小学教师文化构建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教师文化建设已有成果,乘势引导,把教师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72%的教师在平时工作期间,教育教学、社会新闻是与同事聊得最多的话题;98%的教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撰写了2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上,91.6%的教师认为同事间是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92.2%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虽很辛苦但苦中有乐或觉得每个职业都很辛苦,大家都一样;84.4%的教师不收学生礼品或碍于面子先收后还礼……虽然这些数据不能涵盖教师文化建设的全面,但这些调查数据表明,教师文化建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这支队伍思想是纯洁的,团队意识的有的,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信心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这些正面向上的有利条件,引导教师克服上进心缺乏、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职称晋升、骨干评选、专业成长、知识面拓展、业余生活丰富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把教师的精神集中到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中来。
3.突破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与时俱进,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教师团队。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因而教师文化也就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流弊。保守的教学思想、神圣化的教师形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等传统思想经常束缚着广大教师的思想,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尊重权威,重视人伦,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却缺乏情感,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里面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同事间很少花时间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缺乏团体意识。这些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严重影响着现代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摈弃。
教师文化建设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领导长期的引导与培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学氛围,是学校领导今后几年必须认真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努力打造教师文化,才能促进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才能造就出一大批思想有洞见,表述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改革,使教育事业得以创造和发展,才能推动民族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篇二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其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教师文化的内涵,良好的学校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是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程。前段时间,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人员对全区八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座谈调研,总体上看各校(园)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指导今后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教师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到位。在座谈的近40位教师中,能说出教师文化基本内涵或外延的教师很少,不知道或不曾思考过什么是教师文化的教师占大多数,许多教师坦然地说“不知道”或“从未去想过”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要求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什么是“教师文化”的必定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可塑性特征,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文化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区教育局几年的引导,各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都已比较重视,我们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特色办学初具成果,从“会说话的每一堵墙”,到足显艺术特长画廊、展厅,到能出一台表演节目的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领导可说是动足了脑筋,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特色创建、重点推进,在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效,也成了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教师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想得不多,做的更少,比如开展教师怎样与家长、学生或者同事等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穿着打扮,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等,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很少与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导致与家长沟通缺乏经验,教育学生谈话缺少技巧,穿着打扮缺失品位,一言一行常失文雅,甚至个别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对社会满情绪的发泄地,说些严重出格的话,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又对学生造成误导,也有个别教师业余生活沉迷了麻将等娱乐活动,上班期间精神疲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亟待深化。何为教师文化?从内容看,它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从形式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份文化之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文化、交往文化之中。这样看来,教师文化主要由精神因素和行为方式两部分构成,精神因素需要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全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与教师的座谈、办公室的走访、校园环境的察看乃至教室的布置,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去品味,校园里所有的一切均与教师的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细致负责的,教室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文化气息浓厚;精神饱满的教师,讲话中气十足,举止彬彬有礼,显得很有教养,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反之不修边幅的教师,作业批改经常马虎潦草,办公桌很少整理;常吐脏话的教师,一开口便给人没修养的感觉,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4.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内驱力不足、学校激励机制尚未完善以及教师对高水平管理领导的期待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内驱力不足导致教师上进性不强,难以形成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管理水平不高,会导致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使学校步入下坡路。
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遵循教师文化构建规律,以人为本,全方位打造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地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教师文化的发展就比较顺利,比较有成效。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才,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加强在职培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等各方面水
平,大力开展社团活动,要明确职责、提高素质、抓好落实、加强考核,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逐步使中小学教师文化构建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教师文化建设已有成果,乘势引导,把教师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72%的教师在平时工作期间,教育教学、社会新闻是与同事聊得最多的话题;98%的教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撰写了2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上,91.6%的教师认为同事间是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92.2%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虽很辛苦但苦中有乐或觉得每个职业都很辛苦,大家都一样;84.4%的教师不收学生礼品或碍于面子先收后还礼……虽然这些数据不能涵盖教师文化建设的全面,但这些调查数据表明,教师文化建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这支队伍思想是纯洁的,团队意识的有的,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信心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这些正面向上的有利条件,引导教师克服上进心缺乏、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职称晋升、骨干评选、专业成长、知识面拓展、业余生活丰富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把教师的精神集中到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中来。
3.突破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与时俱进,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教师团队。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因而教师文化也就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流弊。保守的教学思想、神圣化的教师形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等传统思想经常束缚着广大教师的思想,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尊重权威,重视人伦,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却缺乏情感,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里面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同事间很少花时间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缺乏团体意识。这些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严重影响着现代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摈弃。
教师文化建设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领导长期的引导与培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学氛围,是学校领导今后几年必须认真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努力打造教师文化,才能促进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才能造就出一大批思想有洞见,表述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改革,使教育事业得以创造和发展,才能推动民族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篇: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XX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其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教师文化的内涵,良好的学校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是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程。前段时间,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人员对全区八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座谈调研,总体上看各校(园)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指导今后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教师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到位。在座谈的近40位教师中,能说出教师文化基本内涵或外延的教师很少,不知道或不曾思考过什么是教师文化的教师占大多数,许多教师坦然地说“不知道”或“从未去想过”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要求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什么是“教师文化”的必定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可塑性特征,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文化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区教育局几年的引导,各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都已比较重视,我们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特色办学初具成果,从“会说话的每一堵墙”,到足显艺术特长画廊、展厅,到能出一台表演节目的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领导可说是动足了脑筋,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特色创建、重点推进,在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效,也成了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教师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想得不多,做的更少,比如开展教师怎样与家长、学生或者同事等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穿着打扮,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等,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很少与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导致与家长沟通缺乏经验,教育学生谈话缺少技巧,穿着打扮缺失品位,一言一行常失文雅,甚至个别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对社会满情绪的发泄地,说些严重出格的话,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又对学生造成误导,也有个别教师业余生活沉迷了麻将等娱乐活动,上班期间精神疲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亟待深化。何为教师文化?从内容看,它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从形式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份文化之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文化、交往文化之中。这样看来,教师文化主要由精神因素和行为方式两部分构成,精神因素需要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全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与教师的座谈、办公室的走访、校园环境的察看乃至教室的布置,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去品味,校园里所有的一切均与教师的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细致负责的,教室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文化气息浓厚;精神饱满的教师,讲话中气十足,举止彬彬有礼,显得很有教养,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反之不修边幅的教师,作业批改经常马虎潦草,办公桌很少整理;常吐脏话的教师,一开口便给人没修养的感觉,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4.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内驱力不足、学校激励机制尚未完善以及教师对高水平管理领导的期待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内驱力不足导致教师上进性不强,难以形成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管理水平不高,会导致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使学校步入下坡路。
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遵循教师文化构建规律,以人为本,全方位打造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地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教师文化的发展就比较顺利,比较有成效。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才,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加强在职培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等各方面水
平,大力开展社团活动,要明确职责、提高素质、抓好落实、加强考核,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逐步使中小学教师文化构建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教师文化建设已有成果,乘势引导,把教师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72%的教师在平时工作期间,教育教学、社会新闻是与同事聊得最多的话题;98%的教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撰写了2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上,91.6%的教师认为同事间是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92.2%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虽很辛苦但苦中有乐或觉得每个职业都很辛苦,大家都一样;84.4%的教师不收学生礼品或碍于面子先收后还礼……虽然这些数据不能涵盖教师文化建设的全面,但这些调查数据表明,教师文化建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这支队伍思想是纯洁的,团队意识的有的,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信心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这些正面向上的有利条件,引导教师克服上进心缺乏、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职称晋升、骨干评选、专业成长、知识面拓展、业余生活丰富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把教师的精神集中到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中来。
3.突破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与时俱进,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教师团队。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因而教师文化也就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流弊。保守的教学思想、神圣化的教师形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等传统思想经常束缚着广大教师的思想,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尊重权威,重视人伦,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却缺乏情感,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里面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同事间很少花时间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缺乏团体意识。这些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严重影响着现代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摈弃。
教师文化建设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领导长期的引导与培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学氛围,是学校领导今后几年必须认真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努力打造教师文化,才能促进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才能造就出一大批思想有洞见,表述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改革,使教育事业得以创造和发展,才能推动民族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教师-讲话稿
义堂镇中心小学南校区 班级文化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义堂镇中心小学南校区,当您参观完成南校区的班级文化,相信内心和我一样的激动,一样震撼!因为这里凝聚着以张校长为核心的义堂小学全体班子成员的心血,凝聚着南校全体师生的辛劳和汗水,特别是27名班主任的默默付出,在此向关心本次班级文化建设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与本次班级文化建设的全体师生、家长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作为本次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及全程参与者,现就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理念向各位领导、老师做如下汇报。
援教来到南校区,新建的校舍宽敞明亮,但是每个教室的墙壁空空如也,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一直在想怎么去改变她,怎样给她赋予它生机与活力。起初只是想想,但学校领导特别是张校长打造南校班级文化的决心让我有了发挥专业特长的舞台。接到这个任务,虽然感到压力非常大,但对美丽校园的向往使我们的团队充满了信心。
“书香浸润灵魂,文化滋养个性”,首先好的文化要有好的主题,因为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其次,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彰显各班的文化特色,突出学校办学理念;第三,要突出环保主题,更换方便,能多次重复利用,节约成本。意识到这几点。接下来我们几位老师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交流,从材料选择到装饰布置,从一面墙到整个教室,负责的老师充分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张校长更是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考察了多种材料,传回许多珍贵的照片。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和走访,通过材料材质对比、价格评估、我们最终在软木板、吸音板和多色纤维板中选定多色纤维板和PVC作为此次文化建设的主要材料。
设计方案和材质确定后根据张校长的指示打造样板班级。确定了五年级三班以“扬帆起航向阳行,不负韶华少年情”为主题。打造安静的读书角,激人奋进的背景墙,以及扬帆起航的室外墙。效果非常显著,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校领导及政务处在参观后决定在全校推广五三班的班级文化建设经验,并在南校区召开全体教干教师会,大大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进度。
会议结束后,姜校长对全校老师进行了分工合作,从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后来设计创意,搭配色彩,再到打胶上墙,老师们无不得心应手。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尽显大家的才华,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比如:总结出纤维板上墙要用结构胶,外墙PVC粘贴要用玻璃胶,纤维板之间的连接要用热熔胶...等等窍门。一时间老师们成了孩子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万能老师”。一有时间大家就忙着设计、剪贴、绘画、张贴,忙的不亦乐乎。所有教师都是如此认真、专注、用心。在创作的过程中无形间增进了彼此的情谊。同时家委会也积极响应大力支持,他们积极的的出力策划,并来到班级义务劳动,为校园为班级建设增光添彩。
接下来是走廊文化。在走廊文化的设计上,南面智真楼包含一年级11个行政班,二年级四个行政班,传承南校区国学经典诵读的习惯养成,每个行政班外墙确定暗红色PVC国学经典为主。配合传统文化,楼道挂画一年级为象形文字甲骨文创作,二年级为传统京剧和工笔团扇。北面求真楼有三四五六年级共12个行政班级,外墙设计分别以绿色、科技、海洋、读书为主题。楼道内挂画配合主题展示青铜器、线描作品。此次楼道挂画全镇征集,尺寸为素描4k画纸大小。定制画框,均采用不锈钢小L轨道,每幅挂画配两根不锈钢伸缩绳,保证其安全性。行政楼主要展示了南校区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回忆,以时间为轴,渐变过度到新校区的活动照片。采用14寸实木相框,无痕钉上墙。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现在走进每一个教室,你就会被一幅幅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的纤维板墙所吸引。老师们真正做到了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独具匠心和高品位的文化气息,每一寸空间都充溢着浓烈的读书求学氛围。当你驻足于它的面前时,里面的内容之丰富,会让你体验到一个班级的确不同于另一个班级。班级的每一处都成为孩子们心灵的栖息地。此次活动不仅增加班级凝聚力,同时陶冶了情操,使孩子们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德育功能。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校园文化赋予学校的不仅仅是自信,还有寻找发展的新基点,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成为造西城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魅力校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