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的课程文化建设力
特色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一直以来,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更多具体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层面,忽视了课程实施的特色凝练,也造成了学校教育哲学落空和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实困境。
课程建设的“特色”应该指向学校独特的育人文化和育人方式,必须以三个基本特征即“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生”为判断标准,以学校教师为课程建设主体进行凝练。因此,进一步厘清三个基本特征与教师主体参与的内在联系,会更加有利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持续开展和质量提升。
在学校中,构建教师课程组织文化建设力。特色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中,即必须在学校育人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建设、生成,离开这个真实情境,特色课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特色课程建设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基于学校独特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彰显学校育人文化的独特性;二是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特色凝练,彰显学校育人方式的独到性。两个维度分别彰显学校的课程思想文化和课程实践文化,而两个维度的特色形成则依赖于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团队基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对话、判断并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因为领导者的领导方式、组织氛围、人际关系而形成不同的课程组织文化。只有形成具有感召力、同心力、凝聚力的课程组织文化,才能打造出知识共享、智慧共生的特色课程。这样的特色课程建设还具有生长性,需要通过不断的课程规划、实施、评价与资源整合等获得持续发展;还需要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政策、区域和学校的发展实际、学生需求等进行调整,从而得到持续改进与提升,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基于学校,发展教师课程思想文化建设力。特色课程建设是基于学校的,即特色课程建设要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师资团队、课程资源等实际而建,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引领下的课程建设。办学理念是学校对历史、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思考,育人目标承载着学校育人的价值追求,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思想文化,将学校教育哲学有机融入课程建设则是学校将育人愿景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
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融入学校的思想文化,开发建设出具有独特性的课程,而且要注重从课程实施层面凝练特色,注重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注重课程实施方式、实施模式的总结归纳,这同样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思想文化创建。
特色课程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可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把握学校的历史传统,同时还要对课程实施特色进行梳理。这样的课程定位和课程建设集中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思想文化建设力,也只有这样的特色课程才能成为支撑学校实现育人理想的支柱。
为了学生,夯实教师课程内容文化建设力。特色课程建设是为了学生,即特色课程建设的目标是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需要,是在学生发展课程观引领下的学校行动。学校应该将教育哲学有机融入课程建设,实现“文化与内容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目标。
特色课程建设的适切性与选择性并存。学校在追求课程特色的过程中,最独特的资源是学生,课程适合学生发展就是最大的特色;同时由于学生发展的多元需要,特色课程必然是可选择的课程。
如今,“双减”带来了教育生态大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面临重构,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文化建设力,可以使学校教育哲学、育人方式、学生发展、课程内容等元素有机融为一体,进而将“五育”融合、课程育人的理想落实在特色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