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教育振兴工程实施方案
2011年教育振兴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完成3所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撤并1所规模小、生源少、效益差的学校,新建、扩建1所学校;新建或改建3所标准化幼儿园;
(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
(四)力争在教师、校长队伍建设方面有突破,中小学教师交流的比例不低于10%,中小学正副校长交流的比例不低于10%,增强教师和校长队伍的整体活力。
(五)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2011年度初中毕业学业文化课成绩600分以上人数比以往有明显突破。
(六)办好每一所保留学校,争取每一所学校做到校风优良,教风端正,质量提高,特色鲜明。
二、具体措施
(一)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完成3所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让实施学校在较短时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二)积极稳妥地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制定中小学布局规划,继续撤并布局不合理、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小学,确保撤并学校学生、教师合理分流,撤并学校资产不流
失,鼓励撤并后的村小举办幼儿园。如办学条件许可,六年级学生可并入学区内初中就读。
整合资源,统一编制乡镇所在地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建设规划。
(三)实现教师和校长队伍管理新突破。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专业技术人员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按教学工作需要竞聘上岗制度,实施中小学教职工聘任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兑现教师绩效工资,并作为教师晋职、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之一,切实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全乡教师统筹机制,年度内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学校教师总数的10%。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组织优秀教师巡回授课等多种途径,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增强校长队伍的整体活力,农村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校长(园长)要逐步从学校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不再担任校长职务,促进
校长的合理流动,校长交流的比例不少于校长总数的10%。
(四)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依法治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坚持改革创新,鼓励特色发展,实行科学、民主、精细化管理。完善教代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
(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中,小学教学视导工作,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抓好教研、教改工作,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初中阶段防辍保学工作力度,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六)切实加强教育资产的管理。建立学校固定资产明细账,加强对学校校产动态管理,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不流失。
附:2011年新张集乡教育振兴工程考评奖励办法
附件:
2011年新张集乡教育振兴工程考评奖惩办
法
一、考评对象
全乡各中、小学校。
二、考评内容及分值设置
1、防辍保学工作5分;
2、学校安全及周边环境治理5分;
4、教师队伍管理5分;
5、校长队伍建设5分;
6、教育教学管理5分;
7、教育教学质量5分
8、教育教学设施装备、管理和使用5分;
9、学校财务管理5分;
10、校园文化建设10分;
11、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10分;
每次考核总分为100分。
三、扣分和加分
(一)学校、教师具有下列情形的实行扣分,最多扣10分
1、发生安全事故的;
2、有乱收费、乱办班行为的;
3、举报查实教师在编不在岗的;
4、举报查实教师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5、教师、校长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
6、受到上级机关通报批评的。
(二)年度内教师、学生取得以下成绩的,对学校实行加分,最多加10分
1、获得省市县级“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称号的;
2、举行省、市、县级公开课的;
3、论文在国家、省级正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限加2分);
4、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省级竞赛中获奖的;
5、在市县举行的文艺汇演、运动会及书法、绘画、演讲、说课等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
6、获省、市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
7、申请国家、省、市、县课题并取得一定成果的;
8、中考600分以上人数在全县位次上升的。
第二篇:教育振兴工程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及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力度,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提高教师和校长队伍素质,加强管理,坚持内涵发展,大力推进素质
教育,努力提高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工作目标
1、完成盛黄、陆营两所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2、撤并二小到中心小学,将陆楼、王寨两个教学点并到陆营小学,将黄老家小学并入老王集小学,将马桥小学并入王老家小学。把二中教学点完全并入一中。
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
4、力争在教师、校长队伍建设方面有突破,使中小学教师交流的比例不低于10%,中小学正副校长交流的比例不低于20%,增强教师和校长队伍的整体活力。
5、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6、办好每一所学校,争取每一所学校都能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出各自特色。
三、工作重点
1、努力做好盛黄小学、陆营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积极稳妥地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制定中小学布局规划,继续撤并一批布局不合理、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确保撤并学校学生、教师合理分流,撤并学校资产不流失。撤并二中教学点,充分发挥一中的资源优势,把周围五所小学六年级学生并入学区内初中就读。
完成陆营小学、代元小学、陆(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暗楼小学、盛黄小学,及幼儿园的扩建工作。
3、实现教师和校长队伍管理突破。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实施细则,通过考核,兑现教师绩效工资,并作为教师晋职、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之一,切实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全镇教师统筹机制,促进教师有序流动,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内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学校教师总数的10%。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增强校长队伍的整体活力,促进校长的合理流动,校长交流的比例不少于校长总数的20%。
4、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依法治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坚持改革创新,鼓励特色发展,实行科学、民主、精细化管理。
5、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安排作息时间。加强教学辅导及视导工作,成立中心教研组指导各个学校抓好教研、教改工作,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初中阶段防辍保学工作力度,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6、切实加强教育资产的管理。建立学校固定资产明细账,加强对各所学校校产动态管理,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不流失。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镇政府成立教育振兴工程领导小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校,负责日常工作。各中小学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2、明确责任。镇中心校主要负责全镇教育振兴工程的实施、业务指导、督促、考核工作;各行政村主要负责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协调解决学校用地,监督、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等;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予以积极配合。
3、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和教育附加等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科学编制中小学校预算,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4、加强督导考核。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按序时进度分别对各中小学校进行考评。对考评优秀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学校,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篇:2021年乡村振兴教育优质均衡工程实施方案
2021年乡村振兴教育优质均衡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和《xx乡村振兴“十项工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围绕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现就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我市农村教育优质均衡化水平,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5年过渡期目标任务
1.实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广xx县教育改革经验,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健康普惠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到2025年底,农村地区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建好一所规范化公办中心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xx%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x%以上,基本实现优质教育全域覆盖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xx%。
2.实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继续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健全乡村教师发展体系,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支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5年内分批次完成所有乡村教师全员轮训。
3.实施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行动,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乡村网络教育发展。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xx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所,建成全市教育城域网。
4.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开展耕读教育,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稳步推进终身教育有序发展,依托xx开放大学筹办乡村振兴学院,培育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面向农业农村,加大技术和技能人才培训,深化农村基层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5.实施学生关爱行动,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原则上统一按学籍地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农村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落实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二)2021年目标任务
1.全市农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xx%、公办幼儿园幼儿占比达xx%、普惠率达xx%,每个县市(区)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一对多”帮扶覆盖率达xx%,义务教育巩固率达xx%。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招收公费定向师范生400名以上;全面完成2021各类教师培训任务;启动我市“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行动计划;开展首次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3.完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25所(xx、xx、xxx、x、xx,xx、xx),启动全市教育城域网建设项目。
4.完成xx县职业中专学校、xx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xx经济贸易学校、xx县第一职业中学、xx为民职业学校新校区第一期工程建设;开展全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专项视导;继续支持xx职院抓好农技特岗生培养培训,积极推进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
5.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留守儿童和特困学生档案,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二、工作重点
(一)实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
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健康普惠发展,探索建立以县直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核心的县域、镇域一体化管理模式试点,实行办园经费、教师调配、师资培训、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利用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改建公办幼儿园,逐步实现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或建分园,推动区域内幼儿园均衡发展,实现全市农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xx%、公办幼儿园幼儿占比达xx%、普惠率达xx%。推进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探索建立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的“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机制,研究制定《xx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县市(区)研究制定《推进城乡学校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实现每个县市(区)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帮扶覆盖率达xx%。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义务教育巩固率达xx%。(二)实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每年3月和8月以校为单位开展两次集中培训,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师德师风考核评价覆盖面达xx%,强化师德师风考评结果运用。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2021年招收公费定向师范生400名以上,其中农村初中教师、音体美紧缺学科教师占比不低于xx%。全面完成2021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培训任务,三类计划中农村骨干教师参训对象不低于培训总计划的xx%。启动五年一周期的乡村教师全员培训计划,以县级培训机构为主体,分批次对乡村教师开展信息技术2.0能力提升全员培训,2021年完成xx%的乡村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实施首次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全市副高级岗位总量控制在xx个以内,评审通过的高级岗位不超过xx个。(三)实施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行动。
坚持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重点保障。统筹乡村振兴建设和农村学校建设,科学合理设置农村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妥善处理好学生就近上学与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关系,年底完成xx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启动“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项目,确保各县市(区)有1所试点学校普遍具备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四)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
做好xx县职业中专学校、xx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xx经济贸易学校、xx县第一职业中学、xx为民职业学校新校区第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全市10所公办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专项视导。继续支持xx职院抓好农技特岗生培养培训,抓好2021年200名农技特岗生招生工作,积极推进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五)实施学生关爱行动。
按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教育资助市内自定帮扶政策稳定不变,保持政策连续性,增强脱贫稳定性。建立留守儿童和特困学生档案,对留守儿童和特困学生进行全面的常态化帮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资金管理规范、学生真正得到实惠。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教育优质均衡专项协调小组,组长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体局,具体负责教育优质均衡工程的组织、协调、督查和考核等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针对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工程”的总体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过渡期工作计划,明确相关单位职责,确保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工程工作有序推进。(二)加强协调配合。
各县市(区)要加强规划统筹,把城镇中小学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并按国家规定确保学校用地、建设资金、人员编制等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布局,加快完善乡村学校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投入机制、农村教育人才津贴制度、城乡学校教师培训交流制度、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分配制度等配套措施,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工程发展工作。(三)加大资金投入。
各县市(区)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市整合教育、财政、发改、住建、乡村振兴、经信、民政等方面资金倾斜打捆使用,优先支持教育项目建设。各县市(区)要相应设立教育优质均衡工程专项资金。要按有关政策规定将教师培训经费、乡村教师津补贴专项工作经费和乡村骨干教师特殊津贴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四)加强督促检查。
市委、市人民政府将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工程工作列入对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目标管理范畴,对重点县市(区)和学校实行领导联系督办制,把工作推进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重要内容。市本级设立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工程专项奖励资金,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助,对未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市(区)予以通报批评。第四篇:袁科小学教育振兴六大工程实施方案
慕仪镇袁科小学 教育振兴六大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区教育体育局六大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镇27号文件(实施六大工程意见),特此制定我校教育振兴六大工程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树好校魂形象,带动学校发展;升塑师德,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校园环境,丰富学校内涵;加大体育投入,促进全民健身;借培植孵化之力,创镇内名校;深化高效课堂,全面提升质量。
二、主要内容
1、发挥校长带头机制,大兴务实学习之风。
2、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促进作风转变;健全教师考评制度,真正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3、高起点绿化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4、硬化操场,优化体育设施配置,提供良好的学生健身环境。
5、在镇教育组的培植下,陈仓名校的孵化下,把我校打造成慕仪镇名校。
6、全面深化高效课堂,努力促进教育质量上台阶。
三、主要措施
1、成立六大工程领导小组,细化责任,确保六大工程有序有效实施,定期对六大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
2、校长多读书、读好书,每年读五本书,写五篇心得体会,发表两篇论文,积极向《陈仓教育》投稿,提高校长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带动教师向研究性教师转变。
3、建立校长述职述廉制度,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每学期初校长要向全校教师报告工作规划,期末报告工作完成情况、存在的差距及努力的方向。
4、从3月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在全体教师中着力开展以“倾情、用心、超越、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倾情,就是要求教师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把本职工作、职业追求和个人理想融为一体,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用心,就是要求教师克服浮躁情绪,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从设计好每一节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做起,尽心尽力完成好每一天的各项工作;超越,就是要求教师加压奋进,争创一流,在总结反思中不断超越自我,塑造师表楷模;奉献,就是要求教师淡泊名利,公而忘私,辛勤付出,把忠诚教育事业做为终身追求。
利用5月份师德师风教育月,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学习,主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二是开展“师德演讲”、“师德论坛”、“教师宣誓”等活动;三是评选师德模范先进个人。
5、开展“常规教学、高效课堂、校本研修” 三维一体教师实践行动。学校要按照《陈仓区常规教学、高效课堂、校本研修三维一体教师行动手册》内容和要求,通过组织教师听课、议课和做课,开展教学沙龙等活动,引导教师在“做中学”、“学中做”、“教中研”、“研中教”。通过常规教学的认真落实、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推进高效课堂的全面深化、教师的作风转变和专业能力以及研修水平的提高。
6、完善师德评价、考核、督导机制。健全完善师德考核办法,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督导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学校要把师德建设纳入常规管理,通过学生测评、家长调查问卷、学校评价等形式,全面考核教师的师德表现,把考核结果同教师考核、职务晋升和评优评先挂钩,对体罚或变相体罚侮辱学生等失德失范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纪律处分。
7、通过开展普通话“经典诵读”、“三字”比赛、多媒体课件展评比赛、说课评课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
8、重新高起点规划校园绿化,建成公园式校园,创建绿色自然环境与和谐人文环境。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每个角落都发挥独有作用,真正做到让每一处场景都育人,让学生在优美整洁、舒心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怡情励志。
9、努力促成操场硬化工作顺利展开,争取上半年完工,配置设施齐全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舒适场所。落实“两操”和每天锻炼一小时等系列活动,通过全面健身运动,使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优秀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积极开展适应学校师生的体育项目,踊跃参加陈仓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争取有一个好成绩。
10、认真分析学校目前现状,反思困扰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方法,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树立科学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慕仪镇名校创建实施方案,找准突破口,明确路线图,增强执行力,凝心聚力,齐抓共管,扎实推进。
与我区对应学段知名学校签订孵化帮扶协议,建立交流机制。坚持每年安排1名学校管理人员、2名教师到结对交流名校交流学习1月,学习名校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每学期邀请结对名校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到本校举办讲座或联校教研不少于1次。
11、定期组织教师赴外校进行学习交流,邀请“高效课堂”专家、名师来我校进行专题辅导讲座,进行一案三单(导学案)设计、课堂教学、反思活动等辅导培训。每学期开展一次“高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评选出我校“高效课堂”课改标兵,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学年征集1次“一案三单(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秀作品,向区级推荐。结合“教师行动手册”加强教师培训,注重课例研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全面理解和掌握新课改的理念、教学原理、模式操作、试验流程等,并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校的规范制度。力争把我校打造成镇级名校、区级实验校后备学校。
慕仪镇袁科小学 2013年4月11日
第五篇:科技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科技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技教育特色,根据《关于举办第14届重庆市涪陵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科协发„2012‟1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从2012年春期开始,根据本方案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为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技教育,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科技教育特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将来创造性地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科普教育全面展开,在每年的“科普宣传月”和“科技节”中师生参与面达100%。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科技辅导教师队伍。
(三)中学生的科学素质明显提高,科学创新意识普遍增强,涌现一批具有较好创新素质的优秀中学生。
(四)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科学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中学开展科学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教科室,具体负责安排、规划、指导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兼)职科技辅导教师,对科技教师开展工作提供基本的后勤保障。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辅导教师参加科技类课程进修、各种科技培训、学术报告、交流会,不断提高科技辅导教师的科技素质和辅导能力,确保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上好科学技术课程
积极发挥六大功能室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严格按照学校社团课程计划的要求,利用公共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撰写公共课和实践课教案,把科学技术渗透到课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科技教育专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加强科技实验教学,按有关规定分组安排实验。在搞好科技类课程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掘其它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科技教育因素,自然渗透科学思想、科技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三)举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
学校每年秋季举办一届“中学生科技节”。通过班级的比赛选拔,推荐优秀科技作品参加区级以上的科技节作品展出和比赛活动。学校参展参赛的作品,力求高数量、高质量。凡学生参展作品,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辅导,严禁辅导教师包办代办。
(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1、学校教科室在每年开学初制定本学期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组建各类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每个学生至少参
加一项活动。各类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包括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绘画、小操作等。
2、在每年三月的科普宣传月和五月的“科技活动周”中,组织师生全面开展科技知识宣传活动。制作科技活动成果展板,开设科技活动专题讲座。
3、支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发明专利。
4、大力开展“科技示范班”、“学生科技之星”评比活动。
5、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环境。
6、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利用社会科技教育资源,补充和完善科技教育内容,促进科技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7、在长期科教实践中,逐步确定研究专项科技内容,并上升到研究课题。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相关制度,重点是激励和评价机制的建立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落实。
(二)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在公用经费中安排落实好科技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条件,建好学校科技活动室。
(三)落实考核评价。学校将建立科技教育评价方案,对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对科技教育工作突出个人进行奖励;对工作敷衍塞责个人进行学校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