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一体化与教学相长(模版)
“教、学案一体化”与“教”、“学”相长
近年来,我们学校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分析、调查,反复揣摩、研究先进地区和学校的教学改革和精神实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摸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策略、路径和手段。确立“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正在不断完善、推广应用。这里就“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应用、反馈完善过程中与教、学相长的关系作一些总结。
一、“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中体现“教”、“学”相长
1.“教、学案一体化”的特点
(1)“教、学案一体化”应具备教师的教案、学生的预习探究、课堂笔记本、课堂演练反馈、课后作业反馈、思考订错等多重功能,是教案和学案的统一体。所以既有教案的完整的环节,又有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即有教师的引导部分,又有学生的思维、探讨部分;即有教学的典型例题,又有精要题量要少而精的分层练习,既有知识覆盖面宽的基础部分,又有适宜迁移思维提升的部分。
(2)“教、学案一体化”是以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流程为主线,突出过程与方法。
2.“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将第一思考时间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给学生;将第一认知反思给学生”。为了充分体现这个基本理念,我们对“教、学案一体化”栏目和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反复调整。因此对一份“一体化教、学案”要经过多道程序,框架构思、查找资料、拟出初稿、讨论增减、定稿打印等。因此整个备课过程都是备课组的集体活动,备课组长负责,有经验的教师带头、把关,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这样“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过程就打破了原来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过程,改变了原来的“教”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教”了,而是在教中学,学中教,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集思广义、有经验教师带动、年轻教师注入活力、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密切合作。因此,一份成功的“一体化教、学案”完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我们的“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不仅是要体现教师的“教”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旋律是学生,如果我们的设计不是为学生考虑,不是从学生的“学”出发,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因此我们在“教、学案一体化”的具体内容设计中要求做到: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要从学生学习流程的角度,给予点拨或提出一些问题引起进一步思考,要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角度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要能使学生循序渐进、拓展提高,让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对效果能够得到检测、对学习过程能够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
二、“教、学案一体化”的应用中体现“教”、“学”相长
课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关键一环。设计了优秀的“一体化教、学案”,关键还是要通过课堂这个平台,老师的引领充分发挥其功效。因此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围绕教材、围绕“一体化教、学案”的设计反复思考、推敲、琢磨。充分发挥教师的特点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用好它。
在应用“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现:
(1)预习自主探究部分。在这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在课前进行,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同学交流等手段来完成。在传统的教学中,预习仅仅是老师口头的作业,学生几乎是不去做的。但在我们的“一体化教、学案”教学中就不一样,我们把口头变成了具体的内容,而且是必须完成,因为在每一节课前,教师要将“一体化教、学案”收起来批改预习内容的完成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慢慢养成了预习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学会了如何主动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其中的“思考探究”、“拓展思考”的问题不仅激起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思维、分析、归纳、综合等方面的能力。而教师的“教”则体现在预习自主探究内容的设计和对预习内容完成情况的检查,通过检查,我们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哪些内容是可以预习解决的,对哪些内容是需要老师引导解决的,这样对以后的教学案的设计和教学中就更能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更接近学生,“教”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2)课堂演练反馈部分。在这部分我们从课本的基础知识出发,设计一些由基础知识引发出的问题,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学,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点拨、引导。从而使同学们对知识的有了认知,“思考讨论回答”是将认知逐步转变到理解,“当堂练习反馈”是对知识的简单应用,“教师追问”是对知识的引伸,“学生提问”、“学生评价”是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思维后展现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其实学生在展现问题、发表见解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思考。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分组学习、讨论、提问、回答是必不可少的。总之“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是以“一体化教、学案”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和引擎,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即围绕学生的“学”。而要顺利完成教学内容,体现学生的“学”,教师的引导、协调、组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一堂课比作一台机器,机器的运转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教师的“教”就是机器运转的控制程序和润滑油。如何将课堂这台机器在规定时间内运转的效率最高,就体现在教师的“教”上面。因此“教、学案一体化”的应用不仅挑战了学生的“学”,同样也挑战我们教师的“教”,即“教”与“学”相互浸润,“教”、“学”相长。
(3)课后练习巩固反馈部分。这部分主要针对上课内容的检验、巩固、提高。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一定相同,我们在选题时就明确不同层次:基础题、理解应用题、能力展示题等。前两部分题是要求全体学生完成,能力展示题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完成也可以部分完成或不完成。教师的选题和批改体现教师的“教”,学生自主完成,量力而行体现学生的“学”。同样这里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体现教师的“教”,“教”、“学”相长。
三、“教、学案一体化”的反馈完善中体现“教”、“学”相长
“教、学案一体化”的反馈完善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以及学生发现和提出的相关问题、教师解答问题中,教师感觉到“一体化教、学案”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下课后应及时修改、补充,以便以后教学的推广中的应用。即教师的“再备课”。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当场适当补充一些知识点、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同样也是为了学生的“学”。另一方面是:本课总结反馈表。在教师对试题批改、评讲后,学生要认真填写反馈表,教师要回收统计,最后讲义给学生留存。学生在填写表格时又是一个温故学习的过程。他要反思自己在本课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还有未解决的问题等。还有学生留存表格也是为了自己的“再学习”――复习,在复习时他就知道这部分知识中哪些是较难学的、哪些是需要加强的。而对于教师,在对同学们的表格内容统计时,是对学生在这部分知识上存在的问题的又一次了解,让教师又进一步真正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时的困难,为我们教师的下一步工作积累资料和素材。这又一次教师的“再备课”。
总之,无论是“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还是“教、学案一体化”应用、反馈完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教”和“学”。“教”的改变是为了“学”的更多、更好,“学”的过程是体现“教”的水平,“教”是为了“学”,“学”促进“教”,“教”与“学”相溶,相互促进,即“教”、“学”相长。
第二篇:教学案一体化
教学案一体化《我的信念》(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4、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5、学会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学会合作、质疑,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联想想象法、自读与点拨结合法 教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情景)链接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中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士,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出示挂图:居夫人像)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这位科学巨人,学习她晚年写的一篇自述文章——《我的信念》,从中了解她得成功的原因,并体会她人格的魅力。(板书课题《我的信念》)
二、【自学导航】
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
2、解释词语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的有关的材料。【师生探究】
教师分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字词任务及整理资料。【自学导航】 小组合作探究:
梳理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
2、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即“我”的“信念”。
3、小组合作成果交流 【师生探究】
学生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小组互动合作,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词即可),然后分析归纳,再整理排列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按“宗旨”“环境”“工作态度”三方面进行排列)。【自学导航】
重点研读课文,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1、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2、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3、“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4、“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5、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师生探究】
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并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成果交流。(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发言)【自学导航】
1、品味语言,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2、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例句: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3、居里夫人的精神深深的打动每个人,请用一句话,说出感受最深的一点。【师生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教师在结合学生的理解的基础上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三、【即时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2、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理所当然
逆来顺受
获益匪浅
3、用课文自读提示上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四、【课后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第三篇:教学案一体化
教 学 案 一 体 化
——阳光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一、对教学案一体化的认识
“教案”——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 “教什么”和“怎么教” “学案”——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教学案一体化”——将教案和学案糅合起来,着力点放在思路引导上,立足于使“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教学案一体化”是国家课程的地方化、校本化的课程,区别于平时一般的资料。
实施“教学案一体化”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实施教学案一体化的优势
• 保证了课前预习的效率 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解决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 注重了学习结果的反馈与反思
1、保证了课前预习的效率
在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中,教师将学习重难点转化为文本,学生参照教学案就能明确预习的要点及任务,实现了先学后讲,将预习落到实处。在具体授课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确定精讲点拨的内容,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大大压缩了课堂讲解的时间,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2、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大量的时间用来做笔记,老师讲得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教学案就是学生的笔记本,课堂上有需要补充记录的内容就记录在学案的空白处。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思 1
考,而老师也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练习。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教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
3、解决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以预设的问题把学生纳入搭好的教学框架,而且限于课堂时间,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要么非常简单,要么问题提出后学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开发。而使用教学案,就可以事先将课堂预设的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进行合作讨论探究,这样在答案的生成上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生成性问题。
4、注重了学习结果的反馈与反思
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大量的时间用来做笔记,老师讲得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教学案就是学生的笔记本,课堂上有需要补充记录的内容就记录在学案的空白处。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而老师也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练习。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教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以预设的问题把学生纳入搭好的教学框架,而且限于课堂时间,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要么非常简单,要么问题提出后学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开发。而使用教学案,就可以事先将课堂预设的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进行合作讨论探究,这样在答案的生成上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生成性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练习来加以巩固。而在教学案中设计了符合本节课学习目标的练习,在完成合作探究学习后,可以立即进行学习效果的拓展训练。而教师也可以马上根据学生对于预设问题的回答及随堂练习的效果,对知识点及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下
一阶段的复习要求。
三、教学案一体化备课一些建议和设想
(一)“教学案 ”编写要求
五要素:围绕学法、教法、知识、技能、提升五个方面把握,深入研讨。五模块:预习准备、自主学习、合作探疑、重点提炼、应用落实。两核心:能力核心、落实核心。
一主线:以问题的创设、探讨、解决为主线设计各环节。
两原则:心中有人、目中有纲。
1、栏目设置
(1)教学目标栏(2)预习自我检测栏
(3)典型例题精析栏(4)课后反馈栏
(5)探究与拓展栏(6)知识方法自我归纳
(7)知识札记栏(8)学习质疑与反思栏
2、编写原则
• 教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 “教学案 ”包含有科目、执笔者、审核者、课题、课型、讲学时间、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内训练题、课外训练题等内容。
• “教学案 ”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 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或注明该检测材料所在的资料。
3、编写过程
• “教学案”的编写过程体现“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教学案、师生共用”的精神。
• 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开学初确定备课方式、参考资料和审核人,按照教学进度表分配给各位教师教学案编写任务,备课教师应该是全力以赴,不保留,做到资源共享。
备课教师需提前一周做好备课准备,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教学案”初稿准备好。
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由备课组长召集备课组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 备课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教学案 ”修改后交备课组长审核签字,最后由备课组长统一打印并送交文印室文印使用。
• 教学时师生共用教学案,教师课后在教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提炼成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教学资料的积累和传承非常重要。学期末将所有的资料整理打包一份自己保留,一份传给下一个学段的备课组。既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又提高了备课组的研究起点,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二)实施教学案的操作程序
(1)教师编写教学案:备课组长按照备课组的统一要求安排好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到每周的每一节课,其中还包括测验安排、试卷讲评、习题讲评时间。
(2)教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分发给学生,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新课内容,指导学生完成预习自我检测,阅读并力所能及地完成部分例题。
(3)课堂教学时先由教师引入,通过学生个人阐述或学习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就自学检测、问题讨论完成的情况作讲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体现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学生先讲,教师后讲的原则。
(4)根据学生自学检测的反馈,教师对本节新课内容及典型例题进行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并且对解题分析、方法、过程、步骤等作示范性讲解,不在多而在透。同时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工夫,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5)例题同步练习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结合训练情况,对存在问题加以突破。课堂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完成目标达成检测,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
(6)课后让学生首先整理例题、复习知识,然后完成知识方法自我归纳,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简约化,也就是将大量的知识,归纳为几条基本的结论,用适当的形式正确地表达出来。
(7)完成课后反馈和探究与拓展,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书面表达的要求认真地完成。教师在布置过程中,可根据班级情况灵活掌握,可增可减。第二天上交并由教师检查例题整理情况、批改课后反馈。教师批改后发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先进行自我订正,再小组讨论归纳问题所在,并记录在学习质疑与反思栏中。
(8)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完成教学案。教师批改时,要尽可能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重点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答题时存在的普遍问题及课代表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矫正。在平时单元检测题中一些题目直接出自教学案,以引起学生对教学案的重视。
(三)实施教学案的预设目标
1、从学生角度的思考
• 应具备预习提纲、课堂笔记本、课后作业本、订错本等多重作用。•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 课堂学习应更具针对性
• 学习主动性应更强
• 知识应得到及时反馈及时强化
•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从教师角度的思考
• 教学目标性应更强
• 教学效率应明显提高
• 教师应把握好教学的度
• 教师适时讲评、适时点拨、适时总结
• 应及时获得教学的反馈
• 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科学使用教学案的关键
(1)科学设计教学案的框架和栏目
(2)用集体力量科学编好每一份教学案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熟悉教学案使用程序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5)重视达标检测和反馈
总之,重视“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学案可以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合一,能够激活日常教研,激活课堂教学;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无效劳动,减轻学生由于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提高教学效能;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当然,教学合一的课改要想取得圆满成功,学校还将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的内在机制,才能形成教改的氛围,产生推动教改的力量,取得教学的高效,使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真正成为生命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第四篇:教学案一体化
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情况
一,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体现教师服务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的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如:请学习第二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并完成练习1至3题。等等。
“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如: 先个人阅读第五节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的结构,应与“基本程序”相一致。包括【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几个部分。
学习目标:依据学情、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制定。制定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需求。
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包括问题、习题、方法、应用、例题的概括总结、实验、社会观察与思考等内容。对自学内容的要求: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通过自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讨论: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概括总结:在大组讨论后通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体系。当堂检测:(也可以另附)依据目标和内容编制检测题。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当堂检测”是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不能忽略。
二、导学案的使用
1、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2、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概括总结,完成对导学案的学习。
3、每个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后都要形成“教学反思”意见,其中涉及导学案修改的意见,应及时反馈到该导学案中。每周末将当周完成的所有导学案电子稿上传服务器资源,可以相互学习并作为考评导学案编制情况的依据。
三、”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自主学习:按“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使用新观点解释老问题等。做好接受小组互查的准备和大组讨论准备。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时发言。
2、小组互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互相学习、讨论、矫正,保证全体小组成员达成学习目标;推选代表准备发言:公布“导学案”的答案,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互查的要求:
一是组织有序,互相鼓励。
二是人人过关,通过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与交流,甚至是争论,让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
三是有时间保证,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待学生完成自主建构任务;
四是表达与质疑,推选代表准备大组发言。发言内容包括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或对老问题作出新解释。
3、当堂检测: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四、学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课堂上把好讨论内容的实效性,把控好学生讨论的主题鲜明性,要做到积极参与,有效讨论,小组长做好总结。
2.在学案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适应,很多学生还依赖于教师的“讲”,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质疑能力差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去科学的指导。
3.使用教学案以来最难把握的是时间,学案的设计时要求学生自学的时间,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知道按时间干活,不拖沓,但是还有一些基础弱、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的使用学案。还有对学生设计问题时有时候设计语言不具体常常给学生带来困惑,这是日后工作应该注意的。
4.使用教学案学生的每一科都得提前发学案,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科目多,时间也应该多,所以我希望能实现零作业,不然再科科有很多作业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学案效果打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受挫,会失去兴趣和主动性。至于作业巩固部分我们可以设计到学案前的前提测评中,对旧知识起到了巩固目的,也是对上节课重点的提炼和检测,抽批学案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上节课掌握情况。
第五篇:《我与地坛》一体化教学案
《我与地坛》一体化教学案
实验中学王艳娟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三、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恍惚()隽永()
猝然()坍圮()恪守()隽秀()
2、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意蕴:宿命: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文本研读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为什么这么说?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
(9)、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
(13)、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2、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3、小结第一部分
4、研读第二部分
a、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c、思考讨论
1、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d、小结第二部分
(五)、拓展
1、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2、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六)、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七)总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自传体抒情散文,在节选的这部分文章中,作者写了自己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复杂难言的感受。通过写对地坛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来衬托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以及作者成功时不能与母亲分享的愧疚之情。并由个人悲痛的命运上升到坚信生命的永恒,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文中的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我与地坛》一体化教学案答案
一、第一部分答案
1、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明确:生命的暗示
4、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明确:六个譬如。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6、明确:
1、为什么生;
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10、略
11、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12、“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13、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 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 就此一死了之?第 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二、第二部分答案
(一)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二)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2、“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 ”的疑问的答案。
6、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