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教研管理经验交流材料1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乐至县大佛中学:李频辉
(2007年4月16日)
近年来,我校在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政和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和所有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04年顺利通过了“省合格高完中”达标验收,05年创建了“资阳市校风示范学校”、“教研示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效应不断增强,在此,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关心支持!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就这句话,我认为:“活就是新、严、细、实,在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中应该有新的理念和模式,严格的制度,精细的管理,扎实的过程,方能出效益,促发展。”
今天,借这个机会,就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一个汇报,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教职工队伍管理:树形象,强素质。
我校从发展的高度,制定了明确的教师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加强了教师管理,要求教职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1、领导班子:发挥表率作用。
学校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定期组织进行政治思想、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学习。学校领导班子以教学为中心,以毕业班工作为重点的思想树得牢,重心下移,深入教学第一线的位置摆得正。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有的担任语文教学;有的担任数学教学;有的担任英语教学;有的还兼任了班主任,并与老师一起办公,坚持早到班晚下班,决不搞特殊化。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公正廉洁,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教职工树立了楷模,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凝聚教师,增强了教师的向心力,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战斗力。
2、树立“以学校为整体”的群体意识。学校始终坚持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学习,在政治思想学习的同时,更注重积极引导教师树立 “学生是学校生存之本,学校是教师生存之地”的信念,从而,使全体教职工从思想、行动上都以学生和学校大局为重,精诚团结,共谋发展。在02年全校教职工以积极的态度,高昂的热情争得了恢复高中招生的资格,04年又顺利通过了“省合格高完中”和“资
1阳市校风示范学校”的达标验收。
3、营造公平竞争的教学激励、发展机制。坚持“三个有利于”和“三公”原则(即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建立了科学的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突出贡献奖”等评选体系,有效促进教师成长、成名,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制度化管理。学校以制度约束人,杜绝人情化。学校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考评细则》。根据方案和细则,依据教师的教学、教研表现和成绩分别选出成绩优秀的班主任和成绩落后的班主任、成绩突出的教师个人和落后的教师个人,以简报的形式在全体教职工中通报,并将上述结果计入教师档案,与教职工活工资分配和评职、评优、晋级相结合,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近几年,我校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学校考评小组根据教师教学教研工作业绩量化打分,教师心服口服,无扯皮现象发生,同时,又激励了教职工,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5、通过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学校通过业务学习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学校根据学科的属性,将全校教师分成了七个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素质教育、新课改及教学、教研、教改的问题进行研究,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求教师采用相互听课、听公开课、专题发言、集中讨论或外出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习提高学习,并为教师解决部分学习经费。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教研活动,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对获奖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6、积极开展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活动。
“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学校以省、市、县级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为活资源,凡骨干教师和中高级教师都要深入一线指导教学和提供服务,让“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并实行“三定”原则,即定年级、定学科、定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过好“备课关”、“上课关”和“质量检测命题关”,尽快成为教学骨干。“五个一”活动。年级组、教研组制订了工作计划,要求每一位教师读一本政治理论书、一本业务书,讲一堂优质课,支持一位贫困学生,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文章,并加强检查,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二、学生管理:人性化。
1、人文化管理。学校在“封闭+制度+人文”的管理模式中更突出人文化。不仅学校领导对教师的管理突出人情化,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突出人情化。领导、教师坚持坐班,待学生休息后,才回家休息。专门成立了高三学生生活领导小组和心理咨询小组,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呵护,家庭般温暖。管理促进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在05、06两年学校均被县教育局授予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
2、感恩教育。现在学校留守儿童多,他们与父母沟通少,难以交流,学校通过标语、板报等积极营造感恩氛围,通过唱歌、打电话、写感恩信、开展感恩主题班会等感恩活动,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增强交流,懂得人生意义,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
3、信心教育。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前进的力量。为树立学生信心,尤其是高三学生,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信心教育。校长在每期新学期开始向全体学生给予新学期寄语,高三学生寄语;每月给高三学生讲一次话;低年级学生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4、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通过学生自治规范学生的行为,为良好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面:精细化。
1、以毕业班为重心。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倍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1)、我校针对毕业班专门制定了《毕业班工作奖惩条例》,奖勤罚懒,对于成绩优异(超额完成升学任务)的教师给予特殊贡献奖,或直接晋升中高级职务。
2)、狠抓送生和招生工作,根据《毕业班工作奖惩条例》把任务分配到班,分配到人,奖惩到班、到人,想办法落实教师下乡经费,对于成绩优异(超额完成招生任务)的教师给予特殊贡献奖,或直接晋升中高级职务。因此,教师积极性高,成效显著。在04、05、06年中,我校高中招生均突破400大关,均超计划完成任务。
2、实施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大面积提高。
为了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学生最低限度的避免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学校实行“封闭+制度+人文”管理模式。针对我校学生生源特点,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特长,学校实行了“合格+创新+特长”的办学模式,分层教学,特在高中阶段开设音、体、美特长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力。在05、06两年中,我校艺体特色教育初见成效,培养了60多名音、体、美特殊人才,其中有20多名同学进入了高一级艺体专业学校深造。
3、实行“领导责任制”,责任落实到班、到人。领导包班,实行分层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全方位的督促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教师包班:包学生,包学习,包思想,包生活,从而优化优生,转化后进生,加大学生的管理力度,增强班级的整体教学氛围,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
4、抓教学常规。学校从严抓教学常规。抓新聘教师试讲课、汇报课的举行,及时了解新教师的教学情况;为了深入细致地落实教研组加强教学常规的要求,学校随时抽查教师的教学常规,并将检查结果以简报的形式在全体教职工中通报。到期中考试,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常规都普查一次,通过检查,发现教师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改正,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5、加大后进生转化措施,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1)、认真落实补差工作。根据学生所偏科目,分组补差,每周一次。要求教师备好补差课,作好记录,写出补差教学反思。学校不定期通过听、查的方式,对教师的补差工作进行检查。
2)、实行“包班制”,责任落实到班、到人。为了方便毕业班管理,学校对毕业班实行领导、教师包班制。领导包班,包差科人头,层层落实责任,全方位的督促差生和优生的差科转化工作。教师包班:包学生,包学习,包思想,包生活,包差生和优生的差科,从而优化优生,转化后进生,加大学生的管理力度,增强班级的整体教学氛围,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
3)、加强学生跟踪管理。在每次月考后,分别召开学生表彰总结会、优中差学生座谈会。在总结会上,教师认真分析学生成绩,总结本学月教学的得与失,汇报跟踪学生情况,就问题进行会诊,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优中差学生座谈会上,领导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教师工作情况,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
总之,我校在县委、县府和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将戒骄戒躁,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力争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谢谢各位!
第二篇: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xx初中教学工作典型材料 ——真抓实干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使教师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出问题、通过教研活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推动新课程改革。在具体教学教研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做的:
一、教研工作
(一)、抓根本,重实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校本教研的根。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学习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来抓。教导处依据学校的要求认真拟定培训、学习计划,领导带头,和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学习的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知识、新课程理论及各科课程标准等。组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观看教育专家的教学光碟等,同时,要求教师做到: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二级培训。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3.每次教研活动后写教后反思。
4.每期每个教研组面向全校开展2次教学研活动
5.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为扎实进行校本教研夯实了基础。
(二)、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保障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1)建立教师学习机制。
要搞好校本教研必须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教育观念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校对教师对教师学习提出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的要求。学校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教师完成情况,为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先后组织教师重庆、赤水等兄弟学校取经,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带回学校,让教师们学习。
(2)建立听课、评课制度。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使课堂实效、高效一直是学校追求的最高目标。学校建立了听、评课制度。实行每周一次公开课活动。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教学教研工作。要求行管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任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课后开展评课,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提高。学校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情况,做到人人上,人人听,人人评。
(3)建立评价及奖励机制。
加强校本教研工作,严格管理是保障,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详尽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及评价细则,注重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把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的参与情况与职称评聘、晋级、奖惩、评优表先等挂勾,创设良好的教研文化氛围,有效的促进了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
(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教学研讨活动,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业务素质的。
①以校本教研为主体,结合“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教改活动,聚全镇之财,集全镇之力,利用镇中学、申信小学多媒体设施,各校远教设施,以及同维小学幻灯投影仪等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镇各校开展了“小学优质课评选”、小学英语示范课教研活动、在文龙九年制学校开展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送教下乡”活动。
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组织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推动作用。我镇同维小学教师全部会使用电脑,并已经实现了电脑办公.③我们坚持开展每周一次教研,45岁以下教师人人上一节公开课的活动,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教师跨学科跨年级相互听课。学校领导带头参与教研,对教师的教学和校本教研进行具体指导。
二、狠抓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展,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坚持培育学生“4个学会”(学会踏实做人,学会勤奋学习,学会快乐生活,学会真诚感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转变学校“三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抓课改,促质量
由学校的现状,本着发展的观点,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只有搞课改,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才能改变学生流失越来越严重的局面。
学校成立专门的课改领导小组,制定并不断完善课改实施方案,形成了学校“备、说、议、听、看、谈、评”教研组活动流程。广泛开展听评课活动,公开课必录像,让授课老师自我欣知道学习的艰苦,做好打硬仗的心里准备。
赏的同时查找自身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实践,形成了评课“三评三不评”原则。制定《普 通初中学习小组评价、激励办法》,各个教研组深入开展活动。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竞争机制,研究确立了“先站先答,末号优先”原则,真正调动了每一名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课堂优质高效。
制定《普通初中学习小组评价、激励办法》,各班级对学习小组进行综合考评,评出整个学期中课堂表现优胜小组,学校提供奖品。利用期末班会进行发奖,各科的优胜小组由科任教师发奖,综合优胜小组由班主任发奖,同时综合优胜小组全体成员被评为学习标兵并颁发证书。
通过课改,让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最优化,在中考中化学、地理科在全市取得了居上游的理想成绩。
2.、认真抓好教学质量监控检测,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常规化。
教学质量监控检测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校高度重视,建立了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认真做好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检测工作。由教务处负责每次考试,从制卷到监考,严格把关,确保考试成绩真实。考试后,认真组织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差距,发扬优点,为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健全激励机制,拟定了质量目标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县会考成绩、中考成绩实行质量奖励。将质量目标奖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实施目标质量奖以来,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三、认真搞好初三毕业班工作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市局、教管办的正确领导之下,普通初中始终把教学质量看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的做法是
1、让最优秀的老师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
因为学校地处城郊、办学条件差,学生流失较大,尤其是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三就剩不下几个了。学校立足实际,克服困难,按照初三面临毕业升学的重任以及学生特点,学校选派最优秀的老师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
学校规模小,学生少。毕业班老师的配备,采取一部分优秀老师跟班一部分有经验常年带初三的老师留任的原则,这样的配置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特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管理。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所以学校的管理工作主要以教学为中心,我校一直把毕业班的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学校建立了以副校长专抓教学,教导主任、年级组长为攻坚力量的机制,绝大多数领导班子深入教学一线,实行校级领导包班制度,督促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及时做好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和教学常规工作,协调学科、班级、师生间的关系。领导以身作则,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领导业务精良,团结务实,勤奋奉献,时时、事事、处处走在老师的前面,这样工作才有推动力,例如:李玉东校长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今年申方田校长更是亲自担任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他们来得早,走得迟,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学校每天有领导值班,实行领导巡班制度,不定期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检查教学情况,检查内容有学生的出勤情况,教师的到岗时间及教学辅导情况,学生的学习秩序,学生的精神状态等,做好记录,纳入班级考核。
实行“无缝隙”管理制度,值班教师下课铃响即站到校园的各个位置对学生的间隙进行管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有效地杜绝了学生课间打闹及伤害事故的发生。
3、做好毕业班教师的思想工作
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相对来说要辛苦一点,伴有一定的精神压力,所以学校领导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对教师非常尊重,肯定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主动关心老师的生活和身体。工作中多倾听他们对毕业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合理、实用的建议就立即实施。这样教师与领导相互理解,工作起来心情愉快,干劲十足。
毕业班教学的成功取决于老师的辛勤努力,我校毕业班绝大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把毕业班工作成绩的好坏与自己的荣誉联系起来,从班主任到课任教师都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学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全体毕业班教师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4、做好后勤保障
虽然学校条件简陋,经费控制较严,但学校一直尽最大努力,保证毕业班所需的经费,从来没有乱收学生一分钱,及时购置、备齐学生实验所需的器材、药品和教师开展教学需要的各种用品,对学生用的油墨、白纸等充分保证,所需经费完全由学校负担,同时,对成绩突出的毕业班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初三学生要参加体育、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学校都精心组织,做好考前辅导,我校的考前辅导不只是知识提示与方法指导,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心理上的安慰,让他们对平时的学习有信心,考前不慌乱,考时沉着冷静。
总之,面对现实,真抓实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领导放心社会满意的教育,是我校广大师生不懈的追求。
第三篇: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使教师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出问题、通过教研活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推动新课程改革。在具体教学教研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做的:
一、教研工作
(一)、抓根本,重实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校本教研的根。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学习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来抓。教导处依据学校的要求认真拟定培训、学习计划,领导带头,和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学习的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知识、新课程理论及各科课程标准等。组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观看“江苏省优秀教学资源下乡”的教学光碟等,同时,要求教师做到: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二级培训。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3.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或业务学习心得,为扎实进行校本教研夯实了基础。
(二)、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保障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1)建立教师学习机制。
要搞好校本教研必须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教育观念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校对教师对教师学习提出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的要求。学校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教师完成情况,为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南京天妃宫小学、新安小学、附小等兄弟学校取经,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带回学校。
(2)建立行政听课、评课制度。
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使课堂实效、高效一直是学校追求的最高目标。学校建立了行政听、评课制度。实行每周一次公开课活动。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教学教研工作。要求行管领导每周听课 不少于2节,课后开展评课,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提高。学校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情况,做到人人上,人人听,人人评。
(3)坚持集体备课,营造同伴互助的教研氛围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教材,操作得心应手,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同伴互助、资源共享”的集体备课氛围。首先,我们建立健全了“学校——教科研处——教研组——备课组”层层负责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保证了集体备课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实效的落实。然后每个备课组按照“汇报——研讨——中心发言——备课——交流教案——执教——检测评价”这七个环节进行集体备课。
在活动中,教学中的困惑得以解决,集体的智慧得以凝聚,优秀的教学课例得以推广,优秀的教育成果得以传播,从而实现了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整体提高,让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立足常态化教学,建立常态化教研制度,开展“半日开放推门课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学的实验室,课堂更是教师挥洒智慧、展示才华、抒发激情的生命场。因为教师的故事在这里,教师的困惑在这里,教师的情感在这里,教师的快乐在这里,教师的成长也在这里。为此我校本学期对于教学教研工作重新进行了定位:始终立足课堂,关注教学常态,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加上多媒体元素的介入,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让人陶醉,但回到现实课堂却很难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学只注重了素质教育,忽视了应试教育,只注重了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导致很多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基本能力训练太差。鉴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们以常态教学研讨为重点,尝试开展了“半日开放推门课”活动,每周一上午随机指定一个班级为开放班级,供老师们学习、观摩。几次活动下来,老师们对常态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教师在自然的状态下讲授,应变灵活,适时介入,往往洒 出一点水花能引发出层层涟漪;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大胆质疑,相互启发,单纯的思维常常迸发出智慧的灵光。
(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教学研讨活动,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业务素质的。
我们坚持开展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教师跨学科跨年级相互听课。学校领导带头参与教研,对教师的教学和校本教研进行具体指导。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课竞赛”“教师三项能力竞赛”“优秀教案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构筑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去年6月,组织了全校教师,邀请了省、市、县部分乡土作家,文史工作者,挖掘了土城“红、绿、古”等地方资源,摘录了县以上书刊发表的相关文章,编印了《魅力土城》校本教材,全镇教师、初中学生人手一册,为宣传家乡、热爱家乡、弘扬长征精神、开发教育资源提供了切实保障。
通过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我镇教师的教学、教改、教研论文在省、市、县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50多篇。2009年语数联赛中,全镇获奖人数共13人,单位获县组织奖。在2009年全国物理知识竞赛中,王飞、王水两位同学分别获国家级三等奖和省级二等奖。毛生会、袁本禄、王生勇等老师获国家、省级辅导奖。在2010年全国中学生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中,李灵、钱帝成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刘永强老师获辅导奖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在课改开发中,组织百名学生参加了由《中学生》主办的“创新作文”课改开发活动。并参加了第八届全国《中学生》“叶圣淘”杯创新作文大赛,共选送参赛作品92篇,获二等奖3篇;三等奖8篇;优秀奖3篇。
二、教学工作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展,提升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我校认真组织全校教师提练了科学发展观“456”载体,即:培育学生“4个学会”(学会踏实做人,学会勤奋学习,学会快乐生活,学会真诚感恩);倡导教师“5种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奉献精神);开展“6红”教育(唱红歌、跳红舞、读红书、说红事、栽红苗、育红人)。始终围绕“456”载体,开展“6红”教育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转变学校“三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建立健全了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管理目标,为此,我校对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常规教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求教师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悉心组织每一次测验;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认真反思每一天教学行为。制订了《教学常规评价考核制度》,《教研工作制度》、《教学质量绩效考核办法》等。坚持是日查周小结月考核制度。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认真抓好教学质量监控检测,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常规化。
教学质量监控检测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校高度重视,建立了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认真做好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检测工作。由教务处负责每次考试,从制卷到监考,严格把关,确保考试成绩真实。考试后,认真组织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差距,发扬优点,为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健全激励机制,拟定了质量目标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县会考成绩、中考成绩实行质量奖励。将质量目标奖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实施目标质量奖以来,教学质量逐年上升。2009年中考,全校500分以上成绩突破10人,中考平均成绩比往年上升80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文化育人是我校新的办学理念,为营造育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我校认真组织学校教师,挖掘土城“红、绿、古”等地方资源,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投资80多万元,打造了“九龙潭”、长征壁诗、饮红石井、“星光大道”文化长廊、忠华亭、绿色长廊、磨菇亭、树桩櫈等校园亮丽工程。全镇各校因地制宜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做到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
(三)、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1、结合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12.9”活动开展了“唱红歌,跳红舞、读红书”活动。
2、开展了“读红书,颂经典”知识抢答赛,掀起了学生“读红书,颂经典”的热潮。
3、组织开展物理、化学、英语知识、作文等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4、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上山栽红树,在校园内栽红花的“育红苗”活动。目前,已栽种红树两千多株,栽种 红花等各种花草一千多盆。
5、清明节、“六.一”儿童节组织全校师生赴青杠坡烈士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太平渡、二郎渡口等,开展“走进红色圣地,缅怀革命先烈”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6、配合县总工会、县教育局、镇 政府、开展了“禁毒千人签名”活动,加强了青少年 的禁毒教育。
通过“六红”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展示了自我,张扬了个性,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亮点,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始终把“以和谐求稳定,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管理求质量,以教研促质量为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办学思想,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素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再学习和再发展就更加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追求学校与广大师生发展的和谐统一,我校开展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达到增强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制度
1、成立由校长为组长、主管行政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员 :
2、各学科围绕学校研究课题,制订学科、个人研究专题,也可参与其他课题的研究,抓好方案设计、查看开题、阶段研究、结题等环节。
3、每学期组织研讨课、公开课、研讨会及教研论文展示、总结交流经验、形成科研成果等活动,把新教学模式引进课堂,积极寻求新教学方式与发展学生能力之间的契合点,形成学校教学科研特色。
二、学科教研制度
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
1、坚持中心小学开课日和完小开课日学科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中心校下发的教学研讨制度,每次教研活动教师应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和早退,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要请假,否则在学校考勤中作旷课处理。教研组长必须按教研计划,做好每次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务使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明确,要求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
2、教研活动主要内容:
(1)教育理论的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和新课程 标准,强化自我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实践,随时用新的理念和观点剖析典型案例和教学细节。
(2)对各种形式公开课的系列研究(从备课、说课、听课到评课);开展教学“三思”活动(教学前进行反思: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时、自动地在教学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教学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3)每月针对学生学习水平检测情况进行一次质量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制定补缺措施。
(4)组织校内、外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校外参观、学习。(5)专题研讨和课题研究。
3、主动承担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任务,认真上好每学期每人1节的研讨课。从教学实际出发,从需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中选择,并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务求取得实效。
4、做好教学反思和积累检验工作,坚持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的制度。论文(教案)于期末在本教研组交流后交教导处。
5、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期末将活动记录交教导处检查后存档。
三、集体备课制度
1、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全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做好出勤登记。集体备课前,组长对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地点、内容与主讲人。力求做到每次活动都使教师有所得。
2、集体备课,要有计划地进行。在制定计划选择课节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本学期教材中的重、难点章节;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的课节;(2)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化、多媒体等)进行教学的课节。
3、集体备课活动的基本程序:
(1)说课:结合《教学设计参考》相关设计内容,中心发言人先将备课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结构的设计与展开,以及导学与训练的方案等,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样学)作专题发言,然后,备课组成员共同讨论,达成借鉴、完善、提升、使用《教学设计参考》中相关方法、思路的共识。议课要做详细记录。
(2)议课:根据主备教师的说课,结合个人的备课进行议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相互取长补短。在集体议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作业、教学进度,教学过程和方法策略等达成基本一致的共识。(3)修订、完善个人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后反思”的教研风气。
(4)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均应按要求填写活动记录,期末交教导处检查后存档。
四、相互听课制度
1、为切磋课堂艺术,研究教学规律,了解教学情况,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把听课作为一项日常教学研究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确保每学期听课次数,教学管理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师不少于20节。
2、每次听课均要有明确目的,并以此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依据。
3、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听课者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仔细观察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过程,评析教学过程。
4、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坦诚交换意见。根据听课的目的与课堂教学评价要求,对所听的课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课后相互间及时坦诚地交换意见,探讨教学规律,形成经验和个人教学特色。
五、检查激励制度:
1、建立校本教研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学科学期校本教研计划,负责过程管理措施落实,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2、定期检查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情况,对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进行小结,并明确存在的问题,排查原因,不断改进教研工作。
3、建立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教学设计,对获奖论文和教学设计分等级予以奖励;对取得教学研究成果的科组、个人和教学教研成绩显著者给予奖励,鼓励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通过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
第四篇: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精)
真抓实干 砥砺奋进
——赤水河流域教研联盟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使教师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出问题、通过教研活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推动新课程改革。在具体教学教研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做的:
一、教研工作
(一、抓根本,重实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校本教研的根。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学习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来抓。教导处依据学校的要求认真拟定培训、学习计划,领导带头,和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学习的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知识、新课程理论及各科课程标准等。组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观看魏书生的教学光碟等,同时,要求教师做到: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二级培训。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每次教研活动后写教后反思。4.每期面向全镇开展2次教学研活动
5.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为扎实进行校本教研夯实了基础。
(二、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保障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1)建立教师学习机制。
要搞好校本教研必须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教育观念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校对教师对教师学习提出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的要求。学校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教师完成情况,为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先后组织教师重庆、赤水等兄弟学校取经,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带回学校,让教师们学习。
(2)建立听课、评课制度。
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使课堂实效、高效一直是学校追求的最高目标。学校建立了听、评课制度。实行每周一次公开课活动。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教学教研工作。要求行管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任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课后开展评课,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提高。学校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情况,做到人人上,人人听,人人评。
(3)建立评价及奖励机制。
加强校本教研工作,严格管理是保障,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详尽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及评价细则,注重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把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的参与情况与职称评聘、晋级、奖惩、评优表先等挂勾,创设良好的教研文化氛围,有效的促进了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
(4)实施“青梓蓝”工程,开展师徒活动。
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结合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头作用,实施“青梓蓝”工程,通过开展传、帮、带活动,提出青年教师“一三五七”的培养计划-即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挑大梁,七年成骨干。要求骨干教师坚持辅导一位青年教师成为校本教研骨干分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并结合完善的激励措施,引导全体教师广泛深入的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
(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教学研讨活动,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业务素质的。①以校本教研为主体,结合“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教改活动,聚全镇之财,集全镇之力,利用镇中学、申信小学多媒体设施,各校远教设施,以及同维小学幻灯投影仪等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镇各校开展了“小学优质课评选”、小学英语示范课教研活动、在文龙九年制学校开展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送教下乡”活动。
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组织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推动作用。我镇同维小学教师全部会使用电脑,并已经实现了电脑办公.③我们坚持开展每周一次教研,45岁以下教师人人上一节公开课的活动,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教师跨学科跨年级相互听课。学校领导带头参与教研,对教师的教学和校本教研进行具体指导。
(四、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构筑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去年6月,组织了全校教师,邀请了省、市、县部分乡土作家,文史工作者,挖掘了土城“红、绿、古”等地方资源,摘录了县以上书刊发表的相关文章,编印了《魅力土城》校
本教材,全镇教师、初中学生人手一册,为宣传家乡、热爱家乡、弘扬长征精神、开发教育资源提供了切实保障。
通过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我镇教师的教学、教改、教研论文在省、市、县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50多篇。2009年语数联赛中,全镇获奖人数共13人,单位获县组织奖。在2009年全国物理知识竞赛中,王飞、王水两位同学分别获国家级三等奖和省级二等奖。毛生会、袁本禄、王生勇等老师获国家、省级辅导奖。在2010年全国中学生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中,李灵、钱帝成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刘永强老师获辅导奖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在课改开发中,组织百名学生参加了由《中学生》主办的“创新作文”课改开发活动。并参加了第八届全国《中学生》“叶圣淘”杯创新作文大赛,共选送参赛作品92篇,获二等奖3篇;三等奖8篇;优秀奖3篇。
二、教学工作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展,提升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我校认真组织全校教师提练了科学发展观“456”载体,即:培育学生“4个学会”(学会踏实做人,学会勤奋学习,学会快乐生活,学会真诚感恩 ;倡导教师“5种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奉献精神 ;开展“6红”教育(唱红歌、跳红舞、读红书、说红事、栽红苗、育红人。始终围绕“456”载体,开展“6红”教育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转变学校“三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建立健全了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管理目标,为此,我校对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常规教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求教师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悉心组织每一次测验;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认真反思每一天教学行为。制订了《教学常规评价考核制度》,《教研工作制度》、《教学质量绩效考核办法》等。坚持是日查周小结月考核制度。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认真抓好教学质量监控检测,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常规化。
教学质量监控检测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校高度重视,建立了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认真做好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检测工作。由教务处负责每次考试,从制卷到监考,严格把关,确保考试成绩真实。考试后,认真组织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差距,发扬优点,为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健全激励机制,拟定了质量目标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县会考成绩、中考成绩实行质量奖励。将质量目标奖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实施目标质量奖以来,教学质量逐年上升。2009年中考,全校500分以上成绩突破10人,中考平均成绩比往年上升80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文化育人是我校新的办学理念,为营造育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我校认真组织学校教师,挖掘土城“红、绿、古”等地方资源,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投资80多万元,打造了“九龙潭”、长征壁诗、饮红石井、“星光大道”文化长廊、忠华亭、绿色长廊、磨菇亭、树桩櫈等校园亮丽工程。全镇各校因地制宜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做到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
(三、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1、结合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12.9”活动开展了“唱红歌,跳红舞、读红书”活动。
2、开展了“读红书,颂经典”知识抢答赛,掀起了学生“读红书,颂经典”的热潮。
3、组织开展物理、化学、英语知识、作文等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4、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上山栽红树,在校园内栽红花的“育红苗”活动。目前,已栽种红树两千多株,栽种 红花等各种花草一千多盆。
5、清明节、“六.一”儿童节组织全校师生赴青杠坡烈士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太平渡、二郎渡口等,开展“走进红色圣地,缅怀革命先烈”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6、配合县总工会、县教育局、镇 政府、开展了“禁毒千人签名”活动,加强了青少年的禁毒教育。
通过“六红”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展示了自我,张扬了个性,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亮点,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始终把“以和谐求稳定,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管理求质量,以教研促质量为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办学思想,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素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土城镇中学 2010.6.25
第五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1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红星区前进学校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将课本内容、教参内容和课外材料进行有机重组。备课时,我们要认真阅读课本,依照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本内容,搜索各种资料来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再加之典型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最后把教材内容和相关材料有机结合、排序好,再落实到教案上。每次上课前再温习一次教案,做到万无一失。我有这样一个感受: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写教案只不过是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取得良好的教学的关键。我认为课堂上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采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在备课时选取与学生生活有关系的或是他们感兴趣材料,以材料为主线来完成课堂教学,避免单纯的说教。这样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已的见解、看法,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乐于表现自我。在我看来,下面的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1、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的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生往往对于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比较感兴趣,能否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的根本。因此,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结合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2、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科学过程中,通过设问,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3、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从而有利知识的巩固。这样,会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取譬贴切,印象深刻。这比泛泛地讲,效果要好的多。
4、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课堂的吸引力源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有着积极的作用。
5、以形象的图表、漫画等丰富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图表、漫画等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既掌握了知识,又认识了社会现象,从而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运用课本知识和社会热点知识激发兴趣。
知识就是力量。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在讲课时尽量运用现成的教材满足学生的要求,并适时的引入社会热点知识。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搜寻教材以外的材料,不善于就地取材,利用教材现成的材料。孰不知,教材上的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较高典型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现成的东西似乎没有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辅之恰当适量的社会热点,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7、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声行色并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情景交融,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直观、生动,如身临其境,若历其事,容易接受新知识,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于理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困生的转化。
一班级由几十名年龄相仿的学生编组而成,他们虽处在同一年龄段,但性格差异,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对此应“因材施教”、“培养补差”,对成绩良好的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对中等生制定追赶目标并督促其定期赶上;程度差的学生更需要关爱、鼓励,不排斥、不挖苦、不放弃,给其特殊的关注,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当他们取得一点点的成绩的时候,都及时的给予表扬,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给予宽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如果能坚持下去的话,对改善中下等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科任老师与班级学生们的关系,那么我们科任老师的工作也就如鱼得水。
四、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每阶段学习结束后,我都要进行阶段检查,形式可以多样,不一定要用一套题来进行一次考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把这段时间的知识加以归纳小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成绩反思自己工作的优缺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
五、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工作之余,一定要经常听课,积极参加组内教研活动,经常性地与同事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探讨。“三人行必有我师”,经过真心的求教,总结吸取别人的教学精华,努力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从而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经过反反复复的教学实践之后,就会形成自己上课的一套方法。
下面,我给咱们学生就如何学习历史教学提点建议。要学好历史教学,我认为作为学生要做到:
1、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向45分钟要质量,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课后。在听课时,不光要听老师所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明确老师讲课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2、注重课后练习和课外阅读。课后练习是为了掌握我们所学的知识,而课外阅读会扩展丰富我们的知识;
3、善于提问和交流。学习历史教学,往往很少有学生提问,而提问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此,我们学生要逐渐树立提问的意识,向学生提问、向老师提问,并积极的开展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学习;
4、注意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也是一门艺术,得讲究方法。同样在下功夫学习,而结果又不尽相同,主要是方法问题。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2013年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