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教学改革

时间:2019-05-13 06:0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节教学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节教学改革》。

第一篇:第三节教学改革

第三节.教学改革及其基本理念。

教学改革是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育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其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水平

推动教学改革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

第二,科技的进步

第三,知识的加速发展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是教化

(二)教学是诊断

(三)教学是探究

(四)教学是发问

(五)教学是求异

(六)教学是交往

第二篇: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中学物理园地 第三课时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2.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砝码(一盒),细绳、夹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2.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产生加速度,而产生的加速度又和物体的质量及所受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及物体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1)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教师进行讲解:图中是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数量不等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拉力下做匀加速运动。

(2)对本次实验中说明的两个问题

a: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

b: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以同时控控制两辆小车。

(3)实验的做法:

a:在两砝码盘中放不同数量的砝码,以使两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同。

b: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关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

(4)需观察的现象,观察两辆车在相等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实验现象:所受拉力大的那辆小车,位移大)

(5)分析推理:

a:由公式s12at2得到在时间t一定时,位移s和加速度a成正比;

b:由实验现象得到:小车的位移与他们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c:推理得到结论:对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即:

a1a2F1F2或aF

(6)巩固练习:

a.据a1a2F1F2得到:要使物体在短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很大,即加速度很大,就必须给物体提供。

b.竞赛用的小汽车,要求起动后几秒钟内速度由零达到60m/s以上,他们为什么要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1)实验装置同上;

(2)说明与前次实验的不同。

前一次实验中,我们是保持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小车所受力的大小,来研究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的。

本次实验是使两辆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的,以增大质量,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的。

(3)实验现象:

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那辆小车的位移大。

(4)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a1/a2=m2/m1或a∝

1m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综合上述实验中得到的两个关系,得到下述结论: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表示: a∝Fm或者F∝ma 即:F=kma

a:如果每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k=1;

b: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

(3)推广:上面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情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上述关系可推广为: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放心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合=ma。

(4)介绍F合和a的瞬时对应关系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4:例题分析(课本例题)

(1)学生阅读例题内容

(2)分析:

质量m已知必须先求F和F的合要求物体的加速度12力,而合力的大小可以用作图法求解,也可以用计算法求解。

(3)用投影片展示解题过程: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力F1和F2分别沿x轴和y轴的方向分解F1的两个分力为:F1xF1xcos60,F2yF2sin60

oo

oF2的两个分力为:F2xF2cos60o,F2yF2sin60

F1y和F2y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F1x和F2x的方向相同,所以:

F合F1xF2xF1cos60oF2cos60o5N5N10N

已知合力F合和质量m,据F合=ma,即可求得:

aF合10N2kg5m/s2

三:小结

1:本节课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确定了a和F之间的大小关系,也确定的a和F的方向关系

3:求解合力时,可采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各个力沿x轴和y轴分解,最后求合力的方法。

四、作业 课本P53练习二

五、板书设计:

变量法)定律的实验条件(控制

1、m一定时,aF1

2、F一定时,am 

3、把Fma改写成,在F,m,a取国际单位的条件下k1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且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加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相同F合和a的方向关系2单位关系:1N1kgm/s物理意义:瞬时对应关系因果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第三篇:第三节提问

第三节提问

“不管问什么,首先要保证它是个问题。”伏尔泰:“我们判断某人的为人,往往是通过他提出的问题,而不是提供的答案。”

好奇心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力,刺激采访对象对提问做出回答对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对提问者的好奇心。

初学者提问时常遇到的问题是:

(1)提问不知从哪里入手;

(2)问题提得简单、机械,一问一答一记,气氛紧张,经常冷场;

(3)当采访对象谈了一些情况之后,记者再也提不出新的问题;

(4)不会引导谈话,任由对方漫无边际地谈下去;

(5)提的问题太大,太空泛,采访对象难以回答;

(6)随意打断采访对象大谈话,引起对方不满;

(7)谈了若干问题之后,记者心里没底,不知材料是否够用。

例子:

问:警官,您的枪是不是只在射击练习的时候使用,我的意思是说,您在追捕逃犯,或者解救人质时,使用过它吗?我读过一些报道告诉我,很多警察在愤怒时是从来不用枪的,也就是说……

答:是的,我……

问:那么也许……

问:警官,你在执行任务时开过枪吗?

答:是的,但仅开过一次。

问:给我们讲讲好吗?

问:明天会下雨吗?

答:不会。

问:那么天气会不错吧?

答:这要看你所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问:是晴天吗?

答:不是。

问:那是什么?

答:下雪。

问: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下雪呢?

答:你根本就没问。

(比较:“你预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下雪”)

一、设计问题的依据:

(一)从既定目标出发设计问题

采访是具有既定目标的对话。提问规律之一就是要根据采访的目的、任务和任务事物的规律性来决定问题的指向和程序。采访谈话和一般谈话的不同特点,就在于目的性与随

意性的不同。人际交往中,一般的谈话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论题随意性很打,可东扯西拉地互通些情况。而采访谈话的最大特点是有鲜明、特定的目的。在这场对话中,记者水平高低不是自己讲得生动与否,而是问题设计的水平,记者要根据自己的采访目的、任务,即“既定目标”,精心地措词用句,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个个问题来深入挖掘报道所需地材料。

例:假定采访对象是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如果准备撰写地是人物报道,那么提问的目标就应该围绕杨利伟个人确立:性格特点、工作作风、成长经历、还要挖掘他的内心世界。问题可以是“您为什么会走上航天员的道路”“您为什么会走上航天员的道路”“您独资在飞船上时有什么感觉?”如果撰写的时关于中国人首次飞天的事件报道,那么提问的目标就应该围绕该事件的来龙去脉确立:历程、曲折、起伏、高潮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事件信息。问题可以时“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挑选航天员的”“能说说参与这次发射的你的同事和战友的情况吗”“中国航天技术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事件内取得巨大的成就”“您能介绍一下中国航天员培养的历程吗?”

(二)从目标受众以及采访对象出发设计问题

正视不同目标手重群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在媒体受众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采访提问目标的确定还受到来自受众的反馈意见的影响。“理性、建设性”“娱乐性、大众化”。(《康熙来了》)

(三)记者新闻价值观影响问题设计

在不同的新闻价值观指导下所确立的提问目标也是有所不同的。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媒体报道中通常展现出不同的侧面,信息的披露、角度的选择呈现为异彩纷呈之态。

例:中国发生非典,国外媒体记者认为披露“非典”蔓延情况的报道才是好新闻,中国主流媒体的记者认为展现医护工作者风貌的报道才是好新闻。在两种不同的新闻价值观的引导下,前者所提的问题可能是:“您是在什么时候就已经发现非典病人群体在迅速扩张的”;后者可能是“您真正对休息时间有多少”“您的同事有多少倒在了第一线?”

二、问题类型:

(一)原初性问题&从属性问题

原初性问题,是指记者为已经交谈都话题寻求更多、更详细都信息的问题。术语了解新闻事实的基本问题。而从属性问题则是指记者所提的问题引发或改变了话题,讲访问引入一个新的内容领域。在预先周密准备的访问中,原初性的问题往往是计划好的,从属性问题则是沿着对方谈话线索进行追问。

例:2003年6月20日《东方之子》栏目采访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当时北京大学准备实行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的改革,择优录用,打破教师终身制。

方静:您现在酝酿一份北大教师任用制度的一套改革方案,我听说您这个方案现在还没有出台,但是在各个高校一片哗然,什么原因非要施行力度这么大的改革呢?

许智宏:座位一个学校你要发展,但是我不可能依靠不断地扩张来发展学校,所以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的队伍怎么来不断地更新。过去我们就是每一个人倒了北大,讲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教授,每年像搞运动一样地来做职称的评定。不断的,今年申请不上,明年再申请,明年申请不上,再后年申请。作为一个一流大学,这些状况如果不改变,不从根本上改变就不行。

……

许智宏:北大的学生,可能比较活跃,思想上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也许我们有一部分同学,他对实践注意不够。

方静:为什么北大学生这么热衷于说而不是做呢?

许智宏:我想这种状况,不光是我们一个学校反应,恐怕目前对情况,我们对社会都使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比较浮躁的心态,比较急于求成,这是我们社会目前的一种风气。在高校中的反应,不同的人,每个人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是不一样的,北大的人一直是表现出一种很强的个性,难免这里面有一部分人,也学他挺能讲的,不可否认。

(二)开放式问题&闭合式问题

开放式提问,指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的自由发挥的余地。例如:“就××问题,请谈谈您的看法?”“您对××问题有什么感想?”这类问题与回答的内容之间联系比较松散,回答问题的被采访者可以比较自如地去发挥,双方之间谈话地气氛也比较轻松。对记者来说,提开放式对问题,因为问题回答中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作过细的准备。但是开放式提问也有其明显等缺陷。因为问与答之间答联系松散,谈话难以深入具体,采访对象的谈话也容易跑题,因此,它比较适合在采访初期活是幕后采访中运用,不适宜用于观众看得见屏幕上的电视采访。提这类问题也会让观众感到记者缺乏准备、缺乏水准。一旦跑题,记者应及时地用闭合式地问题把谈话纳入倒既定轨道上来。

闭合式问题,指问题提得比较具体、单纯,给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范围也限制得比较严格。“您是否同意……”“导致受害者毙命的是什么武器”“它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如何?”这类问题本身具体,口子开得很小,要求对方做直接的回答,表明态度、意见和观点,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也能帮助记者更好地驾驭谈话。水均益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一开始没有大而笼统地问它对中美关系对看法,而是设计了一个闭合式的问题:“你认为中国和美国现在是朋友还是敌人?”要明确回答这一问题必然要涉及倒对中美关系对看法,基辛格尽管没料到记者会问这么棘手的问题,但还是给出了精彩的回答。对于记者来说,要非常熟悉被采访者地情况,问题才能提得准、提得深,否则很容易漏掉某些问题,影响对全面情况对了解。同时,闭合式提问单刀直入甚至有点尖锐,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谈话对气氛。

(三)中性问题&诱导性问题

中性问题,是允许对方按自己的意愿作出任何答案的一种问题形式。比如:“您对当前对国企改革有何看法?”“您喜欢上网吗?”等等。所谓诱导性问题,是指本身已经提供了某种供采访对象选择的答案的一种问题形式。比如:“你喜欢看日落,是吧”“中学生上网时间过长有害身体,也不利于学习,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目前我国国企改革遇到了一些瓶颈,您是这样认为的吗”中性问题一般得到的材料较为客观、公正,且显示了对采访对象对尊重、信任和希望,所以在需要全面了解对方的意见和情况,或记者本身指向不甚清楚时,应提中性问题。而在对采访对象对谈话和态度进行确认或概括时,提诱导性问题很有用。提诱导性问题时,特别要把握好“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的界限。国外学者提出“应该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地问题,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例:面对一位把一生都献给公园和操场建设的市政官员,你的提问是:“市长先生,如果把这些公园改建为商业场所,您认为我们的城市会从中受益吗?我的意思是,如果把税收收入和经济利益都考虑进去都话。”采访者采访时都口吻很和气他也没想到这种倡导性都问题会误导市长做出肯定都回答。在提诱导性问题时,有的采访对象会看记者的脸色说话,投其所好。

(四)过滤性问题&探究型问题

记者通常借一些过滤型问题来判断对方是否具备回答你提问的资格。例如,在事故现场,记者的提问是“这里发生了什么”,采访对象给你做了许多细节描述,但事后你发现,他当时根本就不在现场,而当时如果问了一个简单的过滤型问题――“大楼爆炸的时候,你在哪儿”――或许这些努力就不会付之一炬。向高素质对被访者提出过滤型问题能增强谈话的和谐度,但如果被访者的素质较低,谈话的和谐度将会被降低。如果你再提问时把采访对象当成了权威,他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提高。

对事实进行深度挖掘是采访的中心环节。这类问题鼓励采访对象就已经说过的话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例:

问:公主,能把您不结婚的理由讲给我们听听吗?难道您对男人不感兴趣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答:不感兴趣?你要知道,在过去的20年中,我的情人不会少于33个!

1、被动的挖掘。“这……我想……”与之相伴的可能是采访者的不动声色。这表明他想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有时被访者却错误地把它理解成对方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

2、主动的回应:“真的吗!……这太有趣了!”与之相伴的是生动的面部表情。

3、反映。指恰当的重复被访者说过的话:“33个情人……”心理咨询专家再面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而且还很见效。

4、沉默。这种沉默时早有预料的,与之相伴的时一些得体的非语言符号,暗示对方可以继续其谈话。通常,你的沉默反倒帮助了对方收集想法。

5、拓展。“能不能谈谈出现在您生活中的这些男人……怎么这么多啊?……您不是在夸大吧,还是在抱怨?……他们中哪个最好,哪个最坏?……您的第34位情人已经有目标了吗?”

6、澄清。“平均下来,一年1.5个情人;是一个完了再谈一个,还是同时谈着?……他们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吗?”

7、离题。“您声称自己是女权运动的先锋――您不觉得这个运动本身就是个矛盾吗?”

8、转移。“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现在来谈谈另外一个话题――您喜欢绘画吗?”(这表明你对前一个话题已经不感兴趣了)

9、下判断(通常尽量避免这样做)。“您是个什么样对女人,放荡?还是……”

最重要对莫过于拥有好奇心,因为它能指引着你触到问题对最核心部分。提问“为什么”是深度挖掘事实的最好方法,再你想不出其他问题的时候,它就是最好的问题。“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设问的变通

(一)开门见山与迂回采访

开门见山是指采访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谈话直接进入正题,纳入记者地采访目标。这种直入式的采访方法,通常运用于那些经常接受记者采访、长于交际、善于言谈的采访对象,运用于采访领导和学者等。这些人时间宝贵,特别是当他还忙于工作时,没有空闲和记者闲谈,他们喜欢记者开门见山地采访,厌倦兜圈子和提问久久不入正题的采访。同时也适用于限定时间的访问,如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广播电视的演播室访问、记者招待会的访问等等。(《面对面》王志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在我采访你的这一刻,全国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非典?”)

这种提问方式因开诚布公、、不拐弯抹角而使访问显得干脆利落,进展得迅速而顺利。只要双方关系和具体情况允许,正问法可以说使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提问方式。

正问法虽然是指开门见山直接发问,但并不是指见了面就直通通的发问,同时太直太

白的提问,不仅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有时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所以运用正问法既要有情感的铺垫,还有要防止问得太直太白。

迂回法是指记者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先迂回一下,绕个弯子,先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无关的问题,以引发采访对象谈出真实情况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一般适用于不善于交谈的人,见了记者感到紧张、约束的人,或是有思想顾虑、不愿意交谈的人。面对这些对象,记者应当尽可能熟悉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对于不善于言谈和不习惯接受接受记者采访的对象,可以从他最熟悉、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问起。对于那些有思想顾虑的采访对象,记者一方面要摸清其心理症结所在,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地疙瘩;另一方面也可采取旁敲侧击地方法提问,在采访对象不知不觉中吧采访所需的材料搞到手。

(二)激将与反问

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不太合作时,记者可以根据其个性、特点,巧妙地运用激将法,激发他的情绪,促使他吐露真相,接受采访。比如在对方拒不作答时,可以晓之以理,让对方明白接受采访与不接受采访的利弊得失,以激发他回答问题。可用心理刺激的手段。提出一些不符合对方真实情况、真实的内容,迫使他不得不予以解释、反驳、答辩,从而了解真实情况。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向对方佯作你已了解而实际并不摸门的情况,这仍然是从顽固的采访对象身上发掘材料的一个方法。”

这种设问法,一般都用于印证问题,印证看法。它要求记者是在了解事实真相基础上的设问,目的是让新闻人物自己作确认。当然采用这种提问时,一是态度要诚恳,有礼貌,不要使次方对象产生故意嘲弄他的错觉;二是反话、错话的来源要避免引自记者或具体的第三者,以免采访对象因生气而迁怒于记者或具体的第三者,一般可以用这样的提问开头:“听说„„”或“根据外界传言„„”;此外,激将法一般只在迫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下与正常谈话交叉使用,而且要运用得恰当、灵活,否则便容易破坏交谈的气氛。

(三)追问与停顿

最理想的采访是双方互相探讨问题的讨论式、交谈式的采访。但讨论、交谈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出事实。在深揭问题的采访中,采访对象的心态不同就很难做到友好地交往、讨论,此时记者就要根据目标追问,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追问,在特殊场合中也是必要地,但又要注意追问但方式、方法,要启发引导和激发而不是强迫、逼迫。

第四篇:第三节 真菌

第三节 真菌

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1.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介绍霉菌和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3.介绍微生物在自然界里的作用(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真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2.通过介绍我国人民利用真菌造福社会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2.教学难点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教学准备

1.每组准备显微镜一台、放大镜一把、酵母菌装片一块、有霉菌的桔子皮和新鲜的蘑菇或金针茹。

2.酵母菌的结构挂图,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挂图,青霉、根霉、曲霉挂图,蘑菇的形态结构挂图。常见真菌特点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课前播放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谈话:同学们听过这首歌么?是什么名字呀? 生:听过,是《采蘑菇的小姑娘》

师:谁知道小姑娘会是在什么地方采蘑菇? 生:森林里,草丛中,树根下 师:她会在什么时候出去采蘑菇? 生:春天或夏天下过雨之后。

师:小姑娘采的这蘑菇有什么用处吗? 生:可以吃,可以炒菜。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我们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我们依次学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里的植物、动物、细菌、病毒,有谁知道蘑菇应该属于生命世界里的哪一类?

生:真菌。

师:对,蘑菇属于 真菌(板书)类,这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板书)也不属于 动物(板书)的生物。我们这一节课就来研究 生活中的 真菌(板书)

(二)、活动1 :可以食用的真菌:

师:我们都知道哪些可以食用的真菌(板书)? 生:木耳、银耳、金针菇„„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真菌的图片,认识一些可以食用的真菌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特征,看谁能辨认出这是哪些真菌,你在哪里见过?

师:播放课件,学生观察。

师:边放课件,边提问,这是什么真菌? 讨论交流:

师:好,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都辨认出了哪些真菌? 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真菌呀?(每人说一种)

生:银耳 在夏日超市和农贸市场有场卖的。

生:木耳 妈妈买过木耳,用木耳做的菜可好吃了。

生:香菇 妈妈从农贸市场上买来香菇,做的香菇鸡,好吃极了!

生:我看到老师播放的图片中有灵芝,使我想起了爷爷喝过的“灵芝”茶。生:还有“冬虫夏草”,它是名贵的中草药。

师:同学们观察得十分仔细,你们知道得也真多!你们太棒了!师:这些可食用真菌都有哪些吃法?有什么营养价值?

生:用银耳做银耳莲子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呢。生:我做过凉拌金针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生:我吃过白灵菇鸡汤,听爸爸说:白灵菇可防治老年心血管病,儿童佝偻病,软骨病等疾病,它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很高。

生:爷爷喝的灵芝茶,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师:谁亲自用可食用真菌的做过哪些菜?

生:我做过香菇炒肉。生:我做过凉拌金针菇。

师:还有许多我们这里没有见过或是我们不熟悉的真菌,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播放PPT图片。

师:这些可食用真菌营养价值丰富,有许多还是名贵的中草药,它们真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板书)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说可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生:可食用真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多数还具有保健作用,还有许多是名贵的中药草。真是我们宝贵的生物资源!

师:鼓励,总结得好!鼓掌!

师: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吃,下面我们看一段资料。

(三)、活动2 食物发霉

师:同学们知道么,生活中还有些真菌,常常令我们苦恼,因为它经常使水果、食品长毛,使衣物发霉。这是什么?

生:霉菌。(教师板书)

师:对!我们称这种真菌叫做霉菌(板书)。霉菌长什么样?

师:为了便于大家仔细地观察霉菌的外形特点,老师特意培植了几种霉菌,等会呢就请同学们先用肉眼看,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霉菌到底长什么样。最后还要请同学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在课本P29的“放大镜”内。(课件显示霉菌的课件)

师:提示:说明霉菌是物体变质后产生的,直接食用对人体有害。同学们猜想一下:培植霉菌时,在什么环境下食物容易发霉? 生:(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环境下)师:怎么证明你说的有道理呢? 生:用实验验证。师:怎样设计实验 生:用对比实验法

师:好!下面我们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将设计结果记录在29页 “我的实验设计”中。学生设计,讨论,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设计,交流。小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呢?(学生可能答不完全正确,提醒学生要在相同时间段观察两组实验的变化,包括是否发霉、发霉程度。)

课件出示观察记录表:你也可以采用其它更形象的方法记录。如拍照、写或画。(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记录)

师:因为这个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在课上无法完成,希望同学们课后都能认真去完成这个实验,老师先预祝同学们实验顺利、成功。教师在几天前做了这个实验,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记录。

师:哪位同学试着说一下食物发霉的条件:

生:温度高、潮湿阴暗、不通风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师:对!出示正确答案。

师:我们了解了食物发霉的条件后,就要想办法防止食物发霉。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为什么?

把讨论结果填写在30页的表中。

(四)、食品保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食品保鲜的技术与工艺越来越先进了。以鱼为例:你知道它的保鲜发展史吗?各有哪些优点或不足?

看来,现在的保鲜方法也不甚完美。同学们,你还能设计出更好更方便的保鲜方法吗? 通过这一节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知道真菌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种不同于植物,也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体,还知道可食用真菌的营养价值,有些同学还会做几道真菌类的菜呢,有机会老师也想尝尝你的手艺;同时我们还知道了霉菌的形态、探究了霉菌生长的条件和食物、衣物等防止发霉的方法。看来,同学们经过学习,提高了不少科学知识,而且还懂得了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

课后希望同学们继续完成霉菌生长条件的实验。

3、板书设计

第五篇:第三节九一八事变

第三节九一八事变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

2、难点: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后,各阶级、阶层对日本态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1931年9月“18日夜……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800米往南的地点。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团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10点多钟。爆炸时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摘自[日]《文献昭和史》Q1:以上是柳条湖事件的参加者花谷正写的回忆录中的一段话。柳条湖事件后,日本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请回答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

K1:

㈠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既定的侵略方针的必然结果。中国东北是日本重要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地,农业、重工业原料供应地。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先占东北,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政策。

㈡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工业生产持续下降,在经济危机中大量工人失业,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日本的政治危机;日本本国资源匮乏,经济自救能力相对较弱;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自身统治危机,转移日本人民视线,加快了对华侵略的步伐。因而,到1931年日本迫切地需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来摆脱国内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所以,日本帝国主义垂涎已久的,并且有着相当数量的日本关东军驻扎的东北,使成了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首选之地。

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说:“熟察帝国存在及充实一等国地位,势非乘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国(苏联)五年计划未成,支那统一未达以前之机,确实占领我三十年经营之满蒙……”思考1:回忆、归纳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侵略中国的主要事实

1894—1985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1897年在瓜分狂潮中,划福建为势力范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出兵中国,参与强迫清朝签订《辛丑条约》1904年,在中国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将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

一战期间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德国在山东的权利

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22年起,支持北洋军阀混战

1925年,制造“顾正红血案”

1928年,制造“济南惨案”

㈢虽然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与英美等国的侵华利益是有矛盾的(九一八事变开始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英美等帝国主义与日本的矛盾),但此时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正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而且东北也不是英美等国侵华利益的重心所在。

㈣一直视中国东北为己有的沙俄(此时为社会主义苏联)正在进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元气还未恢复,所以也不愿在这时在中国东北与日本较量。

㈤1931年中共领导的红色政权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形成对峙局面。此时,蒋介石集团正集中重兵在中国南方“围剿”红军(第三次“围剿”),无心北顾。这为日本出兵中国

提供了极好的战略时机。

Q2:面对日军的进攻,国联和中国国内各阶级、阶层的反映如何?

K2:

㈠国联对中日冲突的态度是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使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这使得蒋介石政府依靠国联公理裁决迫使日本从东北撤兵成为幻想。

㈡此时正准备去江西督师“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却实行“不抵抗政策”,向东北军下达不抵抗命令。致使日军不到半年时间吞并了东北三省。

思考2: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①担心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

②认为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中国战则必败;

③认为国联会制裁日本;

④认为交出东北,可确保其他十八省的安全;

⑤根本原因:其代表和维护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始终是他的首要目标,他宁可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以求巩固自己的统治。

㈢溥仪“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的建立。

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满洲国”的名义,发表了一个“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3月9日,溥仪举行就职仪式,出任“满洲国”执政。9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承认“满洲国”。“满洲国”的整个政权,由日本外交、行政、军事、铁路等驻东北的机构联合控制,其国务院中的各部,由汉奸任正职,日本人任副职。1932年溥仪伪“满洲国”的建立,使东北地区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东北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军事镇压,野蛮残杀中国人,枪杀、绞杀、电杀、毒杀、活人细菌实验等,东北人民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㈣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抗战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把中国变成日本殖民地的严重步骤,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国难日益深重,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的呼声。不甘做亡国奴的、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各阶级、各阶层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从东北到福建,到处都有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提出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的抗日宣言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与国民政府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中共在当时的态度是抗日反蒋,虽然提出发动群众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方针,但并没有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东北人民参加抗日斗争,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到1933年30多万人的抗日武装队伍仅剩几万人了。中共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先后建立了磐石、东满等几支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其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抗日联军的称号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联系各阶级、各阶层的抗日力量共同抗战的统一战线政策。后来根据各军活动区域,编为三路军队,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别为三支军队的领导人。抗日联军发展到4.5万人,抗击日军30万兵力,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㈤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的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自发组织起来,他们发表宣言,表达了东北人民誓与日军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与日军展开英勇的斗争,他们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㈥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的抗战

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国民政府的节节退让,引起爱国民主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的不满,他们纷纷举起抗日反蒋的大旗。

⒈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成立

1932年12月30日成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是国民党内以知名人士、爱国学者为主体自发组织的一个爱国团体。总会设在上海,宋庆龄为主席,蔡元培为副主席,杨杏佛为总干事。1933年1月,该会先后在上海、北平设立分会。该同盟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被特务暗杀,该会被迫停止活动。

⒉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成立

1933年日本占领热和后,向河北、察哈尔进犯。国民政府进行采取不抵抗政策。5月26日,原国民党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绥抗日同盟军,又称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正式成立。冯玉祥任同盟军总司令,并多次谴责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宣传抗日。多伦一战,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下,冯玉祥离开了张家口,方振武、吉鸿昌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和和长城一带抗击日军。后来,在日军、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夹击下,至9月底失败。

⒊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

1933年11月,蔡廷锴、蒋光鼐等联合国民党内反蒋势力李济深等,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由李济深任主席。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得到全国舆论的支持和同情。福建政府树起的是联共抗日反蒋的大旗。这主要是因为:①民族危机的加深,使爱国官兵奋起抗日;②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到福建“剿共”,企图使之与红军两败俱伤,迫使十九路军转而反蒋;③中共抗日的主张,使十九路军走上联共反蒋抗日的道路。蒋介石害怕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斗争中联合和壮大,勾结日军夹击十九路军,导致福建革命政府坚持不到两个月,最后失败。蒋介石取消了十九路军的番号,这支文明中外的抗日部队被解散了。

思考3: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的抗战有什么相似点

其结果都失败了,原因都是因为国民党蒋介石的有意破坏。

补充材料:

关东军:源于地名,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强占了中国原被沙俄“租借”的关东州(辽东半岛普兰店到皮口一线以南地区)。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元凶,控制满洲国傀儡政权的太上皇。二战中总数约百万人,是日本陆军中最精锐的主力和战略预备队。1945年8月,中国人民武装,包括抗日联军与苏联红军一起歼灭了它。

四、教学后记

30年代初期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的政治形势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日本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敌人。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革命斗争正在为中国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主要斗争。首先是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抗日的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给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目标和方向,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为以后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坚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接着是沦陷区东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组成抗日联军和国统区人民在爱国民主人士领导下建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最后是国民党爱国将领高举反蒋抗日旗帜。这些都反映了在民族矛盾上升时期,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与组合,为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

五、巩固练习

1、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这表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D

A 更好地促进东北三省的发展B 在东北三省建立独立的C 实现东北三省的自治D 把东北三省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2、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致电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事件扩大起

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蒋介石采取这种政策的根本原因是D

A 乞求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妥协B 为保存张学良东北军的实力

C 寄希望于国联帮助解决问题D 集中兵力对红军进行“围剿”

3、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现象的有D

①抗日义勇军的组成②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③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④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建立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③④4、1933年1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这突出表明了当时D

A 红军与抗日反蒋力量结成了统一战线B 中华民族已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

C 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尚未全面推行 D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并存

下载第三节教学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节教学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改革

    的位置:杂志>《成才之路》> 2011年>第02期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02期作者:牟学芬;选择字号大 中 小 机械制图教学中新模式应用浅析收藏本文 分享“机械制图”这门学科是一......

    教学改革

    我校现在努力搞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加大教育投资,改善硬件设备,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并且把校本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使得得文明礼仪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回顾近年来的教改路......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 我,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老师看中我,同学们赞赏我,我便以此优势化为动力,努力学习,连连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在我的特长小提琴学习方面,与其......

    第八章第三节 狄更斯

    第三节狄更斯(1812——1870) 狄更斯的小说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行善和爱。他认为真正的欢乐蕴藏在内心的感情中。人的全部就是感情。把科学留给聪明人,把傲慢留给贵族,把奢侈......

    《第三节 真菌》习题

    《第三节 真菌》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菇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C、青霉菌、口蘑、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2......

    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

    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姓名:日期:【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什么是金属材料,知道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及用途2.掌握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3.认识回收废旧金属的重要性,会从资源、......

    第三节读书节2014.4.14

    岭子镇中学第三届“新华书店杯”中学生读书节活动实施方案学生爱读书,我们才有未来;老师爱读书,教育之树才会常青,根据淄川区教育体育局、中心学校关于开展《第三届“新华书店杯......

    第三节 民族 教案

    第三节 民 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