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状

时间:2019-05-13 07:2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现状》。

第一篇:教育现状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应当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最根本的事业。教育的成败,事关民族的存亡和国家的兴衰。因为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才和人才的合理使用。而人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的必然结果。德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在惨败后迅速崛起,以色列能在弹丸之地长盛不衰,最根本的依靠就是几十甚至上百年来成功的教育所储备的巨量人才。

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神龛上就一直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在教育实践上又特别强调师道尊严。因为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职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书育人。教师曾经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教育已经奄奄一息,教师也是半生不死。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其实这个教师节的日子,暗藏玄机:表面上是尊师重教,实际上它所宣称的理由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谁不知道毛主席是9月9日逝世的?似

乎主席一死,教师们就立马翻了身。这是在诋毁主席不重视教育,甚至污蔑主席在残害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险恶用心,那么教师节为什么不前不后,硬要选在主席逝世的第二天呢?难道这只是巧合吗?其实究竟谁才是真正尊师重教、爱惜人才?历史和现实的鲜明对比已经作了最好的回答,这里不必赘述。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实际上已经把中国教育的大环境完全破坏了:牢牢地捆住了学校和教师的手足,大肆放纵学生的散漫任性、好逸恶劳、不学无术,助长了一部分家长刁难学校和老师的歪风邪气。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祸害深远。现在全国的教育举步维艰,学生难学厌学,教师忍辱负重,大部分教师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职业倦怠症。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我想就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教育问题本属于意识形态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严重而影响深远的问题,也是一个最为紧迫的问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也开始腐败了。

首先,是教育的主导思想犯了严重错误,偏离了造就千百万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正确方向。把教育产业化,当作为少数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赚钱工具。给学生(孩子)持续不断地灌输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读书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前途,获得敲门砖、为日后升官发财进而过上醉生梦死的寄生生活做准备。其次,教育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出了大问题。教育系统的官僚脱离教育实际,钦差大臣满天飞,工作如蜻蜓点水,徒有形式,有的一门心思不择手段地搞钱,这种风气很快蔓延到相当部分教师(特别是城里教师)身上,而又没有实际办法加以约束。给教师许诺的政治经济待遇,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大大损害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和教师没有做到以法同等保护,过于偏袒学生和学生家长,让教师在工作中无所适从,虽然想管,但是却不能管不敢管也管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学生放任自流了。

第三,教材的编写出了问题。由于教育指导思想和相关法律法规出了问题,教材的编写必然出问题。教材体系上,逻辑混乱,支离破碎,毫无科学性可言。内容上,文科过于抽象,或者内容极其空洞,违背了学生的成长规律与生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没有了;理科过于生活化,过于强调推导体验的过程,忽略了必要的直接的理论介绍与学习。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难教厌教,学生难学厌学。

第四,教育资源的整合出了问题。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巨大,可是最后直接用于教育一线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了,相当部分落入了少部分人的腰包。学校布局极不合里:有的地方学校过于集中,教师特别是高素质教师严重超编,人浮于事;而有的地方学校已经销声匿迹了,或者寥寥无几,教师特别是高素质教师严重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流失非常严重。受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师资和生源争夺恶性竞争甚至相当惨烈。优秀教师甚至不优秀但有一定关系的教师,大量向城镇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区集中,形成教师的盲目性流动。学生的入学制度也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

第五,大中专学生的培养与就业问题相当严重,特别是就业压力巨大,这又与各种改制盘根错节,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稳定。近几年经常耳闻目睹大学生甚至不少研究生的自杀事件。这是腐败的教育的结果。教育的腐败。高校内教书不育人,甚至用反动堕落的西方文化育人的教师有多少?3/4。学校内有几个真懂教育并且将心用在教育上的领导干部?大概不到5%。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课程取消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课程取消了,增加了若干流氓文化课。毛主席时代行之有效的教育方针政策被彻底的改变了。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祖国命运的门,被碾碎了,堵死了,只关心个人,只顾结果不顾手段过程的拜金主义充斥了整个中国,汉奸门大大地敞开着。还有着人类良心的大学生?等着失业还是等着自杀?

由此看来,中国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谁来拯救!……

第二篇:涟源市教育现状

涟源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一、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教育部门办中小学校312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中职学校1所、初中学校52所、小学253所、教学点42个。(另有私立行知中学等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8690人,离退休教师3107人。在园(班)幼儿10813人,在校学生共158650人,其中普高生13750、中职学生2266人、初中生49632人、小学生93002人。

(二)发展优势

1、教育投入逐步加大。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99%,较上年增长0.23%;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为40.8%,较上年增长1.8个百分点。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32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43万元;市本级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32333万元,比上年增加5188万元,市本级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9个百分点。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的比例大幅增长。城市建设维护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比例和用途足额用于教育。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教师待遇全面提高。基本工资和政策性待遇得到落实,在职教职工绩效工资及离退休教师生活补贴、慰问金按时发放到位。

2、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稳步启动“校安工程”。制订了《涟源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总体规划及2009--2011年实施计划》,逐步予以实施。加快合格学校建设。制订《涟源市2009—2015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市级财政从2008年起建立学校建设长效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并要求各项目学校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切实加大对项目经费的投入,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近三年来,全市共筹集资金4504万元,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12个,总建筑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3、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两基”成果稳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98.6%。高考成绩稳中有升。2009年本科第一批上线人数为458人,本科上线人数3840人,上专科线人数7769人。总分600分以上35人,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职高对口招生考试上本科线人数为12人,专科线人数171人,上线率为88.4%,总分600分以上者11人。

4、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本形成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教育部门办学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秩序井然;部门办学校同时具有部门和行业特色;社会力量办学异常突起,管理比较规范,已经成为我市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存在问题

1、素质教育整体推进成效不大。素质教育在学校未得到全面落实,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仍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中对抓升学考虑的较多,而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考虑较少;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不高。

2、教育资源配置需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中小学布局调整尚未到位,农村中小学和城市薄弱学校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优质师资流失严重,部分优秀教师相继外流;优质生源特别是高中优质生源流失较为严重,生源整体素质呈逐年下趋势。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及学科结构不合理。初、高中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骨干教师较为缺乏。

3、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注重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但对学校的内涵发展重视不够。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狠抓了学校基本建设,全市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但部分学校管理水平未及时跟上,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4、高中阶段教育债务负担沉重。全市各高中学校负债高达1.3个亿,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制约了我市高中教育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稳定。

二、“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打造“体系完善、基础厚实、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社会满意”的教育发展格局,为加快推进涟源经济社会超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发展目标

构建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普九”成果,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市。

(三)发展任务

1、积极发展幼儿教育,有序推进学前教育工作。

(1)全市在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基础上,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到2014年,全市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80%以上。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继续扩大市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加快村级幼儿园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学前教育。

(3)提高幼儿专任教师学历标准。至2015年,幼儿教师全部达到中等幼儿教育或中等师范教育毕业以上学历,培养一批幼儿教育名优骨干教师。

2、稳步发展基础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保证有学习能力的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至2014年,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少年全部入学,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其中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2%。有效控制辍学率,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1%、农村低于2%。

(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至2015年,高中毛入学率达90%。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以省级示范高中涟源一中为基础,努力打造普通高中强势资源。缩减农村高中学校办学规模,整合优化南部3所高中教育资源,保留1所条件相对较好、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学校,提高高中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研究制定与落实高中阶段学校债务化解办法,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3)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根据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布局调整。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城区集中、初中向乡镇中心集镇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加大统筹力度,稳妥推进。加强城区学校建设,下大力气增加学位,缓解城区学位紧张局面,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结合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安全建设工程、合格学校建设工程”等,统筹安排,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至2013年,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计划项目,全市消除现有危房,以后每年新出现危房力争当年消除;至2014年,全市9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合格学校标准。

(4)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图书馆(室)建设标准,增加学校图书馆存量。全市100%的乡镇中心小学建成卫星接收或宽带接入的多媒体网络教室,80%以上的村小建立接收点或接入宽带网,100%的教学点配置光盘播放设备。到2015年,全市各中心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成全市网上教学系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基本形成多规格、多形式、多功能,具有涟源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3、大力发展职成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根据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扩大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力争再创建1所年招生能力在1000人以上的职业中专。到2014年,全市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分流比达到1:1。

(2)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多种形式发展职工岗位培训和转岗培训,切实加强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到2015年,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机构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3万人次,培训城镇在职职工1万人次,培训下岗人员0.8万人次。

(3)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建设较高水准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积极创建省级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重点建成1个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4个精品专业点、4门精品课程、培养8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5)抓好乡镇农校建设。到2015年,创省级示范农校5所,全市100%的乡镇农校达到合格及以上乡镇农校标准。

4、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提高教师学历标准。到2015年,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80%。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75%以上。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逐年提高,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98%以上。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课教师达30%以上。

(2)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严格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实行科学的师德师风和教师管理评价、考核奖惩办法,健全教师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学为人师的师德风尚。加大对教师家教家养、有偿补课等不规范教学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力度,引导与督促广大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做人民满意教师。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教育岗位培训,每5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考核;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认定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继续以“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整体推进职业中专队伍建设。

5、积极开展“教育强市”创建工作。依照湖南省教育强市督导评估指标,查找差距,逐年整改,力争201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市。

三、发展措施

1、强化领导,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要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2、加大投入,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会比例,2012年达到4%。“十二五”期间财政预算和决算时,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完善投入机制。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师工资、政策性津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扩大教育经费总量。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建立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和资助体系。通过财政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确保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3、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深化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学校用人动态管理新机制。严格执行新任教师准入条件,保证新增教师质量。及时补充新教师,特别是农村紧缺学科教师,确保各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坚持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坚持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特别是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推进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与审计,提高使用效益。完善资金运行环节的监督机构,确保教育资金运行安全高效。推进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育经费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审核学校经费工作模式。

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依法保障民办学校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权利。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正确引导、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举办多种形式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和民办教育办学行为。

4、强化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教学名师。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打造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队伍。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严格按岗位的需要配备管理干部。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培养选拔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管理能力强、潜心办学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领导,配好配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中小学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和监督制度,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依法维护教师权益。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和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

5、提高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坚持德育为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并重,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启发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教学和考试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全面、体魄强健。推行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和指标体系和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坚持按教育规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引导学校主动开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更加支持素质教育。

6、依法治教,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依法治教和教育法规的宣传,全面提高全社会遵守教育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以规范教育行政许可为重点,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建立公共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组织的作用,健全教育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不断完善与国家及地方法规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健全教育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制度,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使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维稳工作,大力促进学校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

第三篇:研究生教育现状

导师制虚名化。现在大学里研究生导师每一届要指导三四个学生,甚至更多,以现阶段的两年半学制为例,则每个导师需要指导十几个学生。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如此多的学生。

毕业设计形式化。目前研究生毕业设计形式化,内容不再重要,无实质内容,无创新点,只有“成果”的形式存在。

毕业学生标准化。毕业研究生作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呈现的是标准化的现象。

The tutorial system in name.Now college tutor every three or four students, even more, at the present stage two and a half years of schooling, for example, is each teacher ten several students need guidance.Teachers don't have the time and energy to guide so many students.Formal graduation design.Formal graduate design, content is no longer important, no substance, no innovation points, only exist in the form of “achievement”.Standardiz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Products offered by the graduate to the society as a school”, is standardized。

第四篇:如此教育现状

如此教育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状态紧张,网上牢骚随处可见;学生不堪重负、频受打击,厌学、逃学、闹离家、闹自杀!

有些教育管理者一手打着“教育为了一切学生、不能体罚、变向体罚学生”的牌子,一手高举着畸形的绩效分配制度诱导、逼迫教师给学生加压、把学生训练成只会考试的机器(还不害臊地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认为训练学生考试,也是训练一种能力。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也要看怎么考法,考什么试,还得是大脑正常的人出的题。再者,笔试就能考出一个人的能力吗?笔试高分的都是强者吗?试问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各级领导中有能力、有建树的人读书时都是笔试高手吗?)(有人说:考试都不会,将来还会什么?试想:经过百炼不厌的训练后,考了一个老师满意的数字的学生,将来谁能保证他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我们可以预知这一代孩子将来会面临更多更大的生活、工作压力,从本该天真活泼的孩子开始就已失去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感,多可悲啊!)

国家拨了一大笔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可有多少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开心快乐的健康成长呢?少年宫活动在中午、放学开展,老师要留学生训练语文、数学考试题;课间学生需要休息,可是上节课的老师为了“教学质量拖堂”还未走出教室,下节课的老师早已侯在门口准备好需要学生完成的练习。学生好不容易考了高分、捧着奖状回家,家长高兴的夸了孩子夸老师,可他们哪里知道那是孩子牺牲了所有童趣和欢乐,才换回的一个数字和虚名!农村地区还好,孩子都有超强的抗打击能力,还未听说因学校老师吼、回家家长骂而闹自杀的案例,可学生厌学、逃学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教育照这样继续,可别否认有一天会发生更惨的悲剧啊!

所有有关教育事业的人们,请以人的良知办教育!先不谈“教育为了一切学生、要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道理,单说所有人活着都应该开心快乐,也就是提高幸福指数这一话题,可以这样看:成年人为了生活、为了工作,迫于各方压力,无可厚非;可是处于童真时代、花季时期的孩子们,就已经被扭曲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教师急功近利的教育手段压迫得失去欢声笑语,可悲啊!肇事者还美其名曰:“现在努力是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有多美?天晓得!

今天这些孩子,不管多苦多累,考分有多高,他们将来的生活有一点和我们相似,那就是不管生活压力有多大、社会竞争有多激烈,都要强撑着腰,活出“人”样,否则„„苦啊!作为教育工作者,若不满自己的工作现状,有能耐就改变它!既然要选择或必须选择在教育工作的岗位上挣口饭吃,就要尽量做到在这“鱼泥水”混杂的社会中“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做不到这点,也就是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上工作,你都会不满的!教育不同于政治,不要耍手段,会害了一辈人!教育不是经商,不要想着在这里发财,会吃不了兜着走!你吃过的苦、你制造的苦,别再加于学生!你爱你的孩子,也请关注别人的孩子!

教育工作者们,请把学生当人看,请用良知办教育,请把教育成真正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

第五篇:中小学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反思与路径探索

(鲁林岳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国家督学)

自“十二五”起,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发展模式开始转型,即由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之反思

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导致我们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面向造就全体学生,而是为了一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似乎不是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而是一味地加班加点、超时重负、机械训练,没有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时间空间。为了高考,设计3年教学的高中课程,普遍的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完成,到高三纯粹就是索然无味的应试训练;又因为重点高中的选拔制度,今日的中考同样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以致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过早地承受超越其年龄阶段之重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扼杀无数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高达60%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迄今在社会公众还普遍将高考状元作为最优秀学子代表的当下,如此高的比例选择“一路向西”、远走异乡深造,有其必然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出去的理由是对身边的教育失望,以致他们都在给中国今天的教育“用脚投票”。

反思中国教育改革之现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我们始终没有形成文化思想、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层面的配套改革,存在许多错位、缺位现象。

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教”指的是“教育”。《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古训便是这种文化的源头。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文化传统,即“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毛孔、血液和骨髓之中,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者素质教育推进真正难见实效的文化土壤之原因。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

就教育内部而言,一方面是推进考试制度的变革。无论中考、高考,除了考试内容的改革要导向真正着眼于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过程只是注重死记硬背、注重标准答案的现象之外,最重要的是建立另一种公平机制,即让一些偏才、奇才、怪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谋求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变革。改革对毕业学生的评语,普遍推广写实评价,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到综合素质上来。

下决心给学校应有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变“教育局办学”为“教育家办学”;能不能真正建立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制度,真正实施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等,都是教育改革得以向纵深推进并取得如期成效不可回避的最紧迫课题和最需要取得重点突破的根本性环节。(鲁林岳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国家督学)

下载教育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教育现状(最终定稿)

    世界高等教育现状 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 应试教育怪圈 两会教育问题 世界高等教育现状 (一)多元、公平、合作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在1998年举行首次世界高......

    教育、医疗卫生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医疗卫生现状调查报告1概述××地区即××省西南部的××自治州××县××乡××村,地处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图1),面积大约0.8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部......

    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目前,中国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小学教育,各种理论各种观点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一切以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的出发点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不容随......

    宾州二中教育现状

    xx二中教育现状概述 ☆ 学校简介 xx二中位于xxxxxxx,自1957年建校以来,在党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历任校长们的励精图治之下,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焕发出无比昂扬的......

    深圳教育现状分析

    深圳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深圳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历史短、速度快。2013年成为全省首批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2014年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全市......

    浅谈小学双语教育现状

    目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 1 前言 „„„„„„„„„„„„„„„„„„„„„„„„„ 2 一 小学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改工作在乡村小学已全面铺开。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

    ××县教育信息化现状[合集]

    一、 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全县中小学开课率为100%,开课的学校基本上能按照省里的要求使用规定的教材。 师资队伍建设:近几年,电教馆通过开展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