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口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开河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紧紧遵循县教育局的部署,以“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南宫市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南宫市中小学教学过程监控及质量评估方案(试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课程实施发展年”,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专题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课题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集中教讨,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都组织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集中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力求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长补短;举行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享教学经验。做到校校有活动,每周有安排,促进教学研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研讨的重点是如何全面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构建工程,就是要全面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主要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等六个环节。实施“三案·六环
节”教学模式,要经过按步实施、完善巩固和创新升华等三个阶段,涉及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等领域。
“三案”中的“教案”设计要突出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引导性;“巩固案”中的作业形式要多样,有试题,也有活动任务,还有拓展迁移。“六环节”中的“自学质疑”环节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提出疑难问题;“交流展示”环节要交流解决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互动探究”环节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精讲点拨”环节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点拨,要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矫正反馈”环节要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迁移应用”环节要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三、开设教师论坛,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教研实效。
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教研工作,促进互动交流,我校有效利用校园网这一空间资源,展开网络教研。每周的教学研讨课,做课教师都将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后反思公布在校园网上,相关学科教师围绕这一教学展开评课,发表个人见解,提出教学建议,大家各抒已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互动交流,共享智慧,让教师得以博采众长,有效提高教研实效。
我校将定期开设教师论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广泛提高全校教师教研水平,让优秀青年的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教育感悟)在论坛上进行交流,使先进经验得到及时推广,以点事面,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评选出最佳经验和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篇:青口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青口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紧紧遵循县教育局的部署,以“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连云港市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和《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过程监控及质量评估方案(试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课程实施发展年”,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专题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课题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集中教讨,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都组织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集中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力求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长补短;举行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享教学经验。做到校校有活动,每周有安排,促进教学研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研讨的重点是如何全面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构建工程,就是要全面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主要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等六个环节。实施“三案〃六环
节”教学模式,要经过按步实施、完善巩固和创新升华等三个阶段,涉及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等领域。
“三案”中的“教案”设计要突出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引导性;“巩固案”中的作业形式要多样,有试题,也有活动任务,还有拓展迁移。“六环节”中的“自学质疑”环节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提出疑难问题;“交流展示”环节要交流解决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互动探究”环节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精讲点拨”环节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点拨,要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矫正反馈”环节要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迁移应用”环节要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三、开设教师论坛,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教研实效。
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教研工作,促进互动交流,我校有效利用校园网这一空间资源,展开网络教研。每周的教学研讨课,做课教师都将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后反思公布在校园网上,相关学科教师围绕这一教学展开评课,发表个人见解,提出教学建议,大家各抒已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互动交流,共享智慧,让教师得以博采众长,有效提高教研实效。
为解最新教研动态,进一步提高教研水平,我校将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我们计划组织优秀教师到欢墩小学送教2次,送教到完小2次。本学期我们计划举行一次面向全县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示我校的教学成果。承办市县教学研讨会,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学习的平台,吸纳最新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教研水平。邀请市内外专家来校传经送宝,促使我校教师学习专家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时把握新的教学动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我校将定期开设教师论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广泛提高全校教师教研水平,让优秀青年的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教育感悟)在论坛上进行交流,使先进经验得到及时推广,以点事面,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评选出最佳经验和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9.09.0
5附:本学期主要教学活动登记
青口镇中心小学2009下半年校本教研安排表
2.校内研讨以开课、业务学习、教学沙龙等活动为主,各校要制
定专门的活动计划。
3.教学开放周、完小开课活动要在开学初确定好人选,报中心校
教导处。
第三篇:青口镇中心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青口镇中心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我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教育成效,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活动,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卫生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校容校貌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环境育人的问题,而是事关办学方向、事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事关学校整体形象、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鉴于这个认识,我校历年来十分重视卫生工作,专门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校卫生负责人、班主任为成员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卫生工作,并形成畅通无阻的卫生工作网络。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分设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并能合理搭配,及时调整,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实施和确保目标的实现,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我校制订了《学校卫生制度》、《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传染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学校环境卫生、生理卫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制约。
二、开展健康教育创新,不断提高健教质量。
学校主要以健康教育课为教育的中心环节。通过不定期举办各类教育讲座、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社会实践等形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每学期期初,学校都及时制订切合当前形势和实际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使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了集体备课和健教研讨活动。所有课任老师都能认真上课,备课,上好上足每周0.5节的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根据学生和季节特点,我校的健康教育除认真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外,还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禽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知识和预防教育上,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了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宣传工作,并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都懂得什么是禽流感、腮腺炎等及它们的危害,如何预防等知识,提高师生对此类疾病的防范能力。并通过家访、给家长发宣传材料、家长信等形式,认真做好家校结对教育工作。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小屋”心理咨询站,卫生健康教育黑板报、广播讲座,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使健康教育活动深得人心。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在环境卫生方面是做到了整洁化,对校园建设的规划也逐步趋向科学合理,在校园环境的管理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区域、分班级、分专用室包管卫生责任区,由校卫生组人员负责检查督促,结合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加强了管理,使环境卫生达到要求。要求做到责任区内无死角,无各类暴露性垃圾,无纸屑、无瓜皮果壳、无其它各种杂物。校园内无乱涂乱画现象,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墙壁上无蜘蛛网、电灯吊扇无积尘,窗明几净,落实门前三包,管理人员负责制,保持门前“三好”和交通安全。在全校师生中倡导“无烟”校园,“无乱丢”校园,力争保持校园整洁。定期开展了除四害工作,由专人负责,做到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厕所定时喷洒灭蝇和灭蟑螂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孳生地,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在国家标准以内。
我校积极响应争创“卫生城市”号召,扎实开展整治校内和周边环境卫生,开展绿化活动,净化、美化学校环境。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环境卫生实行卫生包干,检查评比,考核管理制度。根据创建办的统一部署,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清除牛皮癣”等公益劳动。加强了学生保持环境卫生的思想教育。
四、抓好个人卫生,提高师生健康水平。
打扫易,保持难,这是卫生工作的常识。所以要搞好卫生工作,必须从源头着手,即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认识,养成爱卫生的良好习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养成教育。为养成学生的卫生习惯,各卫生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橱窗、广播、黑板报、晨会、等各种阵地,开展卫生教育,号召广大学生自觉遵守卫生制度,自觉养成卫生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及设施,不损坏公物”等规章守则。认真做好两操,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严格控制近视率。不定期组织卫生组成员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抽查,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多次开展学生自我服务性劳动比赛,提高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以此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长期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同学有较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深化“一切为了孩子成长”的办学理念。提高创卫实效,为全体师生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工作、学习环境,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
卫
生
室
2010年6月22日
第四篇:青口镇中心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青口镇中心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我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教育成效,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活动,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卫生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校容校貌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环境育人的问题,而是事关办学方向、事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事关学校整体形象、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鉴于这个认识,我校历年来十分重视卫生工作,专门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校卫生负责人、班主任为成员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卫生工作,并形成畅通无阻的卫生工作网络。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分设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并能合理搭配,及时调整,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实施和确保目标的实现,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我校制订了《学校卫生制度》、《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传染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学校环境卫
生、生理卫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制约。
二、开展健康教育创新,不断提高健教质量。
学校主要以健康教育课为教育的中心环节。通过不定期举办各类教育讲座、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社会实践等形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每学期期初,学校都及时制订切合当前形势和实际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使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了集体备课和健教研讨活动。所有课任老师都能认真上课,备课,上好上足每周0.5节的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学生和季节特点,我校的健康教育除认真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外,还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禽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知识和预防教育上,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了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宣传工作,并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都懂得什么是禽流感、腮腺炎等及它们的危害,如何预防等知识,提高师生对此类疾病的防范能力。并通过家访、给家长发宣传材料、家长信等形式,认真做好家校结对教育工作。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小屋”心理咨询站,卫生健康教育黑板报、广播讲座,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使健康教育活动深得人心。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在环境卫生方面是做到了整洁化,对校园建设的规划也逐步趋向科学合理,在校园环境的管理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区域、分班级、分专用室包管卫生责任区,由校卫
生组人员负责检查督促,结合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加强了管理,使环境卫生达到要求。要求做到责任区内无死角,无各类暴露性垃圾,无纸屑、无瓜皮果壳、无其它各种杂物。校园内无乱涂乱画现象,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墙壁上无蜘蛛网、电灯吊扇无积尘,窗明几净,落实门前三包,管理人员负责制,保持门前“三好”和交通安全。在全校师生中倡导“无烟”校园,“无乱丢”校园,力争保持校园整洁。定期开展了除四害工作,由专人负责,做到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厕所定时喷洒灭蝇和灭蟑螂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孳生地,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在国家标准以内。
我校积极响应争创“卫生城市”号召,扎实开展整治校内和周边环境卫生,开展绿化活动,净化、美化学校环境。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环境卫生实行卫生包干,检查评比,考核管理制度。根据创建办的统一部署,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清除牛皮癣”等公益劳动。加强了学生保持环境卫生的思想教育。
四、抓好个人卫生,提高师生健康水平。
打扫易,保持难,这是卫生工作的常识。所以要搞好卫生工作,必须从源头着手,即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认识,养成爱卫生的良好习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养成教育。为养成学生的卫生习惯,各卫生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橱窗、广播、黑板报、晨会、等各种阵地,开展卫生教育,号召广大学生自觉遵守卫生制度,自觉养成卫生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
破坏绿化及设施,不损坏公物”等规章守则。认真做好两操,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严格控制近视率。不定期组织卫生组成员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抽查,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多次开展学生自我服务性劳动比赛,提高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以此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长期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同学有较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深化“一切为了孩子成长”的办学理念。提高创卫实效,为全体师生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工作、学习环境,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
卫生室2010年6月22日
第五篇: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校本教研在是学校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研活动。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出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
1、树立校本意识,“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利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我们学校并非别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并非是一般学校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别的学生,我们的体制也不是别校的体制,许许多多的不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忽视了我校的具体情况,再好的教育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游离于我们学校之外。“校本”应视为一种立场,一种观念,一种视野,一种方法。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为孩子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领导、教研人员勤于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理压力。领导、教研人员、教师无非是抱着共同的目的为了教学研究,为了提升教学水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此,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教研人员、领导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教研室)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也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也力争使我校在众多的民办学校中真正脱颖而也,用自己的实力说明一切。
4、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
校本教研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明确目的;规范的过程;适当的方法。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负总责,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专家引领、互助协作、自我反思”为研修模式,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专家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2、互助协作。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五、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
一级———校长、教导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每月坚持深入课堂,部主任每月听 10 节课,教研室人员每月听课 20
节并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真诚的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定期举办科研沙龙,定期学习理论,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
4、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6、发动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国家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部教研工作情况。奖罚分明。
8.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研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部主任、教研室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命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组织好每周 1 —— 2 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6、校本教研课题应主要来自学校实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般来说是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相关,那些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出来的,与自身学校实际关系不大的问题不能称之为校本课题。因此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每个学科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坚持每月 2 次听新教师课。
9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练习题、单元达标题、考试题的质量,向建立学科题库方向发展。每学期要向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10、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研室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 , 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出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共同研究:(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组织指导教师听课、、观摩课等活动。、做好学科的复习、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6、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织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写 2 个教学反思,每月至少听 4 节课。
5、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新理念教案,写一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6、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7、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即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即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六.具体实施计划:总体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结合。一 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三个提高 :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一)依托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每月每位教师进行1 次常规教学自我评价,1 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由教导处进行检查评价。
(二)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基本形式有:
1交谈、讨论,每组利用单周教研活动,双周集体备课,围绕教学中存在具体的问题(问题可由组长提出,也可由其他教师提出)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交谈讨论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教师、组长必须做好记录。教导处每周检查做好记录评价。通过教师论坛推进反思性教学和新课改精神的落实。本学期学校要组织两次规模较大的教师论坛。举行 1 次课改论坛,1 次考试评价改革论坛。
2、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开展组内合作研讨课,即由一个备课组共同承担一节课,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课,课后,主讲教师有教学设计,有反思,参与者评出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克服不足之处。
3、帮助:充分发挥组内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三)、立足本校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培训,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做到“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学习形式上分四个层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IP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学期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它不完全局限于在校内的力量,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校本研究会形成同水平重复、迈不开实质性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因此,我校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利用假期培训时间,聘请专家来我校讲座或播放专家讲座录象。
(四)、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学校领导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提高,和教师一起总结,提炼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面临的困惑和疑难。教研工作以点带面,从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抓起,学校领导深入学科组的活动,集体备课,与教师一起分析、探讨、反思,使教研工作更加扎实、深入,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五)、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师撰写的案例,展开论坛,形成资源共享。每学期每人须写 1 —— 2 篇教学案例分析。、开展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的自学研讨活动,举行 1 次研讨交流。
3、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每学期学校进行两次面对全校教师的业务讲座,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备课组要进行教学反思;利用校园网采集前沿性信息等各种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4、继续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会基本技能,会制作简单课件,用于教学,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兴趣。每位教师必须学会使用IP资源上课,教导处有检查,并作为期末教师考核之一。
(六)加强备课的环节,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备课要本着“实用、有效、便于研究”的原则,据我校实际的情况、所代班级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本人的特点,在学科组共同研究的前提下进行备课。不搞形式主义,不把有限的时期浪费在“抄录”、“摘编”上来应付检查。教案应是教师经过高度浓缩的一篇非常实用的“课堂活动计划”。主张教师把教案变为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改革体现为: 1 导引目标与内容; 2设计明确五点:重点、难点、空白点、德育点、创新点; 3教学策略; 4提供信息或点拔指导或启发讲解; 5 学生研究、体验; 6 合作成功; 7 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8 媒体应用; 9 反思小结; 10研究性,体验性作业。无固定格式,教学设计,共同探究、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七)、实施课题牵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质量。
1.每个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学疑点、教学难点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研课题,本学期写出实施方案,期末写出阶段总结或教改论文。教研室组织人员对实验人员进行跟踪听课调查,随时和实验教师研讨交流。
2.课改实验年级教师继续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重点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对我们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完成计划,提高本教研质量,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