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培训心得[共5篇]

时间:2019-05-13 07:4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东师大培训心得》。

第一篇:华东师大培训心得

收获在九月

——赴上海华东师范大高级研修学习体会

2012年9月,我有幸到上海华东师大参加研究型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由衷感谢上级领导为我提供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让我们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向。让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在学习期间,各位教授超前的理念,精辟的理论,对实践有很强指导性的研究成果令我耳目一新,感悟颇多。特别是李政涛教授的《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政涛教授讲课的PPT很独特,别人是现成的,他的是却现场生成,边讲课,边输入关键词。李教授的语言也非常富有感染力,讲座内容详实、启发性大、操作性强,一下午的讲座如和风阵阵,拂散 心中的 团团迷雾,让我意犹未尽,就像讲座中提到的那样充满着生长的气息萦绕心田,引人反思。

“公开课最炼人,家常课最养人”要想上好公开课,最基本的是要把家常课上好啊!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教研组能够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同研一节课,可是往往在听课的过程中只能够指出对方的不足,如何改进却没有提出来。听了李教授的课,我知道评课的教师不但要把优点评够,还要把不足评透,在评课时不能只指出不好,我们要参与怎么样改变这一环节,帮助出谋问题,对课堂的教学环节进行重建。只有这样,每天改正一点,天长日久,家常课我们也可以上的同样精彩。虽说平日的家常课我们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只要有问题,我们才会提高啊。“问题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啊!”在平日,我们事事要追求完美,可是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人。只有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课啊!

1在听李教授的报告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不要等校长、领导来栽培!不要尽说一些大话、空话——爱自己、栽培自己要具体化:上好了一堂课,听课时用好了“钉子”和“钩子”,认真地钻研教材,学生在自己的培养教育下不断地成长,这就是“爱自己”!通过培训,我觉得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长:

一、做个爱读书,会读书的老师

书读得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越不足就越求知。多读教育理论书籍,能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理论书籍,就像教学大海中的指路航灯。漫长的教学生涯,有时会使老师产生疲惫感,失去对教学新思维的敏感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洞察力。新时代的成长型教师,必须从阅读中吸收营养。教育理论书籍能够帮助新教师找准教育方向,尽快摆脱教学困境和迷茫,树立高远的教育目标。有时候,还可以和学生读相同的书,从儿童爱读的书中去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要想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首先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冲着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多读书。这么多的书读了,目标却指向同一个,那就是:更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做个多思考,多总结,多交流的老师

不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就永远不能成长为成熟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优秀教师。教研会上,老教师宣读自己的工作笔记,包括对作业布置与批阅的思考,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机智处理以及与学生的交流谈心等。新教师刚步入讲台,感到棘手的一些问题,老教师处理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他们的经验非常可贵。新老师从这些工作笔记中能学习到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新教师针对自己遇到的困惑写工作笔记,多则长,少则短。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老师养成写教育博客的习惯,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工作笔记、与学生的沟通等放在博客上,老师们交流起来更方便

三、做个师德高尚的老师

如果说“无能当不好教师”,那么,“无德则不能当教师”。因为教师不仅是用自己的知识而且还要用心灵来教育学生、塑造学生,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高尚人格的学生。可以说,教师的人格素质并不只是教师个人的人格修养问题,而且是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这颗种子一旦撒播在学生的心田,必将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对学生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影响和感化学生,用教师自身个体和群体的人格力量为青少年一代筑起防微杜渐的万里长城,照亮青少年一代蓬勃向上的人生道路。

在短短的培训学习期间,我们在美丽的华东师大享受着知识的熏陶。培训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把所学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际中去,努力做个有教学特色的教师,做个善于研究的教师,做个有“心”的教师,做个让学生永远怀念的教师,更要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努力,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用关爱和宽容对待学生。学习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养成研读教育理论书籍的和学习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在本校的教育教学中起引领作用。

第二篇:2009年华东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2009年华东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绿园区锦程学校叶美玲

回首这六天的学习,收获颇丰。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一直渴望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享受教育的幸福。这次的培训,正是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这次骨干教师岗位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关于教育观念

现代的教师要具有管理职能,应成为学生潜在品质的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理念,使自己成为具有专业化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教师,从而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听了各位专家的报告,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在学校多年的历练中,我也接触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可就没有像这次这样在头脑里形成这么清晰的印象。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恪守师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称得上一个合格的教师。

二、关于教师角色

首先教师应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教师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其二教师应通过主动交流,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第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

三、关于教师师德

教师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教育是要倾注爱的,做一个有着高尚师德的教师,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学生。对于将来走上社会的学生来说,有才无德、有德无才都是不健全的,唯有德才兼备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那么学生的德才除了家庭教育的影响之外,学校教育是重要阵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是不容忽视的,好苗结好果,好苗要靠教师培育。

如何在教学中具备良好师德?我想那就是要做一个有良知的教师。中国人历来崇尚儒道,但在经济转型、全球化的今天,浮躁充斥着整个社会,校园也不例外,早已不是一片净土。所以,这也是从上到下要进行师德教育的重要原因。

人无完人,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工作中也会有各种失误发生,但只要坚持住教师的良知,让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就成功了。

四、关于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而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教师的终身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就我看来,终身学习有以下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提高学历。我国很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函授、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提高学历是适应职业的需要,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很看重文凭,但求知比文凭更重要。即使是学历合格又称职的教师,包括优秀教师也有一个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的接受终身教育的过程。终身学习使教师从自然成长状态变为自觉提高过程。

二是可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能摧残人才。“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才观。

三是可以更新专业知识。现如今,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的。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我们随时会面临知识危机。所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崇尚学习,这样才不会落伍。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五、关于课程改革

面对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已初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必须首先加强学习,而且要不断地学习探讨,在转变观念上狠下功夫,真正取得实效。学校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实验教师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要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之中。

课程改革究竟改什么?我认为要把准方向,既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经过实践证明成功了的东西,又要体现时代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大胆创新,逐步摸索前进。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使课程改革沿着科学先进的方向发展。

今后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一、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他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

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欣赏,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四、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不思进取,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必然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认为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并且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所从事的职业是神圣而艰辛的。为把新一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要有乐于奉献、勤于实践、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揣着一颗爱心,用自己无限的真诚,科学民主地育人,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三篇:华东师大培训汇报

华东师大培训汇报

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二中史占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校长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使我在大学毕业十年之久又再次回到了大学的课堂,这次是即带着教育教学中的诸多困惑又带着参加工作十年之后的些许经验走进专家的课堂,此次培训我感觉对我个人而言真是受益匪浅,华东师大培训汇报。在华东师大参加为期7天的培训活动时,享用着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为我们准备的丰盛的文化学术大餐。华东师大的教授、专家代表着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派,每一场讲座对我们来说就像是餐餐盛宴,醍醐灌顶,发人深思。

学习期间,我既感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感到自己的压力和责任。说到不足,是因为自己距离专家的遥远,虽然是面对面地聆听专家的讲座,可是专家的思想、理念、学识,离自己是那么地遥远,那么高高在上。说到压力,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急切渴望发展,而自己的底子太薄,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做的事太多,前进的路很长很艰辛,自己最终能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未知数。其实,我知道,路是需要一步步走的,日子也要一天天地过,只要我不枉费每一天,只要我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前进的路一定会充满无限美好的风光。因此,学习期间,我就边学习边反思,边学习边感悟,下面摘录几点与大家共同学习。

第一点感受:我们的职业追求是从教书匠到课程与教学专家——做一个有“心”的教师。

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实现学生成长的过程,更应该是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即从教书匠向课程与教学专家发展的过程。只有做到学生成长与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出教育的真正意义。而要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实现发展,就需要每一位老师做一个有“心”的教师。我们者经常听到这样的问话“你是干什么的?”而我们的回答常常是“我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其实,“匠”在一定程度上是指技术非常娴熟,游刃有余,现实当中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达到了教书匠的程度。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就是一个匠,那意味着庖丁解牛的技术是非常的熟练。而我们教师如果能够上课时不带任何教科书和教学参考材料,而对教材内容和课标把握得滚瓜烂熟,我们才可以称之为教书匠。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一定要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成为教书匠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达到的程度,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专家型教师。屠宰匠,泥瓦匠等都是职业人士,所以我们教师不要把自己下降到职业人士,不要把教师的职业当成是谋生的手段,如果那样我们的付出和所得就远远不成正比了。

一、从“教书匠”到专家的前提:理解教师的层次与追求。

案例:大家都知道扁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但是大家是否知道扁鹊其实还有两个哥哥,他们也是从事医务工作的。大家知道扁鹊三兄弟在医学上的造诣有什么不同吗?答案如下: 看“病”特点 医学境界 扁 鹊 治大病、治难病。治病 扁鹊二哥 抓生病苗头、让人不生大病。防病 扁鹊大哥 提高自身的抵御疾病的能力。让人不生病 从案例中讲述的扁鹊三兄弟的医学境界(显然扁鹊大哥的医学境界最高)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其实教师群体也会出现类似的三个“境界”:即教会学生知识点的第一境界;教会学生应对考试的第二境界;教会学生学习能力的第三境界。当然这第三境界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教师要实现个人的专业化成长首先要看:

(一)教师教学水平三层次:

在现实中,教师教学水平的三层次主要表现为: 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参与机制 记忆性水平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 让学生记忆和再现知识 记忆和联想 解释性水平认知主义心理学 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思维 发展性水平人本主义心理学 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实现价值 全身心参与

(二)教师成长的基本历程

教师成长的轨迹一般经历了从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的阶段,而从胜任型教师的阶段之后,教师队伍就会在发展上出现分化,一部分教师向业务精干型教师发展,而另一部分教师则通过自身的研究探索,实现了向专家型发展的更高境界。这种分化也许就注定了一部分教师从教了一辈子最终却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而一部分教师则升华到教育教学专家的层次。

(三)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上看,教师队伍中呈现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职初型教师,这类教师能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能够运用基本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解好课本知识。第二类是经验型教师,这类教师多是从教10年以上,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积淀了一定的学科案例和材料,在教学中有自己独特而有效的方法。这类教师通常表现为能够教会学生很好的解出各类考试的题型。第三类就是专家型教师,这类教师研究过当今的教育教学主流理论,并能很好地将这些教育理论形成课程教学的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反思,改进策略,这样做到了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发展。

(四)过去与将来的课程与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我们不妨从过去与将来的课程与教学的比较中找到答案。根据教育课程论的研究,过去的课程,是指信息课程(information curriculum),是为了传递这些信息而存在的。而未来的课程,是为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课程,信息只是一种素材而已。

如果在今天及未来,教师仍然把教学定位于“信息课程”的传递,那么不久的将来,学生就可能不需要我们教师了。因此从上述课程论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的是专家型的教师。

(五)教师的层次与追求

从上述来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师发展的层次。

应该做到 层 次 追 求 具体表现 教书“匠” 教“书” 书=教材上的知识 专业教师 读“书” 书=促进成长的材料 专家教师 写“书” 书=师生共同提高

三、从“教书匠”到专家的关键:实践有“心”教师的步骤与策略

从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实践策略,即做一个有“心”的教师。

所谓有“心”教师,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做到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二是要感性的人与理性的人的结合。

(一)从“教书匠”到专家: 做一个富于感性的人

1.做一个用心的教师

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个体的特征性,关注孩子的自身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细微处,当然发现学生的薄弱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用“心”。

案例:法国著名油画家雷诺昂,以画女性肌肤的画著称。他的画非常逼真,非常传神。经常有记者和画家问他:“为什么你能在油画当中把女性的肌肤画得如此惟妙惟肖,如此以假乱真?”他只回答了两个字“用心。”每当我在画油画的时候,画着画着我突然产生一种冲动想上前去摸一摸的时候,这幅画的美感就已经形成了。在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你产生过这种陶醉感吗?你产生过这种冲动感,这种美感吗?一个不能打动自己的教师怎么用自己的教学打动别人,打动你的学生呢?要想感动别人必先感动自己,这就是用心的内涵所在。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用心的教师呢?办法非常多,而且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三条常见的用心的策略:

三大效应:

一、首因效应策略:心理学名词,也叫第一印象策略。当你和陌生人第一次交往的时候,如果能给对方留下一个非常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那么对方会把对你这个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保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终身不变。从而为你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和陌生人第一次交往,给对方留下非常差的印象的话,那么在以后的工作或交往的过程中有可能你要花上十倍或者百倍的努力都扭转不过来,从而是事倍而功半的效果。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因此当我们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当我们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当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当我们处理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用心,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率性而为,一定要给你的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否则的话可能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也扭转不过来的。

印刻效应:如果哪一天你感觉特别的无聊,你买来了鸭蛋和鸭妈妈开始孵化小鸭子,蛋孵化成功以后,你就把鸭妈妈赶走,站在小鸭子的面前,如果小鸭子刚离开蛋壳睁开眼看到的就是你的话,它就会把你当成它的鸭妈妈,你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为你赴汤蹈火而在所不惜。这就是生物学上的印刻效应。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能让你的学生对你产生印刻效应,对你产生追随感,那么你的教学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的简单了。

什么才是成功的老师?成功的教师的标准有哪些?那就是如果你是一名男教师,那么所有你教过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在她们的内心深处都产生这样的想法,那就是长大以后都希望嫁给你,做你的老婆,那就是你最大的成功;同样如果你是一位女教师,那么所有你教过的学生尤其是男学生都会在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想法,长大以后都希望娶到像你这样的女人做老婆。那就是你最大的成功。教学的本身就是使你的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产生追随感,如果你能深深的吸引你的学生,让你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追随感,这样的案例哪里都可以找到。一个学生之所以数学学得非常好就是因为他非常喜欢数学老师,如果他语文之所以学得非常差那就是因为他不喜欢语文老师,敬而远之的教师就不好了。

第二大策略:断臂维纳斯效应

断臂维纳斯雕像非常的美,非常的感人,非常的让人产生联想,遐想。当维纳斯雕像第一次出土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为维纳斯的美感到惊讶,所打动,但人们也产生了深深的遗憾。人们都为她的美而感到遗憾,这是残缺的美,不完美的美,缺憾的美,无论想了多少种补救的方案都。接上两条段了手臂,但无论哪一种方案都还不如断臂的追求完美的本身,作为就是不要刻意追求完美,给我们老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什么启示呢?给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什么启示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师以追求完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坦率的告诉大家,追求完美本身并没有错,但作为教师,你不要刻意的追求完美,因为越是完美的教师你离你的学生距离越远,反而丧失了你的学生赶上你超过你的信心,所以今天我们主张我们的教师追求不完美的美,你不是想让你的学生发展吗?那你就要学会适时的在你的学生面前暴漏你的无知,暴漏你的不足,甚至犯错误,让你学生知道你也是人,也是不完美的人。

够苹果原理:一伸手就能够到的话那么这个苹果会长成什么样子?如果树上有一个苹果,人们够一够,够不着,但跳一跳就够得着的话那么这个苹果就实现了它的价值。如果树上有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可是人们够一够够不找,跳一跳够不找再跳一跳仍然够不着那么这个苹果只能在树上烂掉了,答案大家自己去选。

第三:金庸效应

金庸效应这些教育学中的理论潮流在做一个用心的人。我们的教学和我们的教科书怎么能和金庸的武侠小说比,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书籍营养在哪里呢?良药不一定要苦口,忠言也不一定要逆耳啊?那不是更好的实现它的价值了吗?津津有味。

我们是教师我们不是相声演员,但作为教师我们或多或少的应该具备一些相声演员的素质。相声演员能事先设计好表演的节目,我们备课中的重难点要备在学生的理解中,最近发展区里原理。

我们不是魔术师,但我们教师也应该具备魔术师的能力。魔术都是假的,但魔术的效果却能达到被骗了还在哈哈大笑呢,让他的观众产生探究欲,一场成功的课是时不时的让你的学生长生探究感。

2.“共同遭遇者”的教师

所谓“共同遭遇”,是指许多老师通过实现了与学生就某一课题的共同研讨、合作探究的有效过程。这就使得老师的教学重心下移,体味“同学”(与学生一同学习)的新意。同时这也就可以实现教师的撰写教案的转变,即真正做到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3.做一个用“情”的教师

有这样一个案例:这是一道哈佛博士生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只要把屏幕中间画上一条对称轴,你就会发现第一幅图只不过是一个正向和反向的1,第二幅图只不过是一个正向和反向的2,第三幅图只不过是一个正向和反向的3,以此类推是一个正向和反向的4、5、7,那么缺少的就是6,有的人用的是感性思维,而有的人用是逻辑思维,于是不同的人得出的就是不同的答案。训练两种思维一种是感性思维,一种是逻辑思维也叫做理性思维,而我们教师面对的更多的是未成年人,于是教师在需要逻辑思维的同时更需要感性认思维。

没有热情的教师不是成功的教师。试想一位没有热情的教师怎能传递给学生学习的热情,怎能激励学生不断推进学习的动力?因此,无论是教育研究还是平常的课堂教学,都要理解教育用情的真谛。

(二)从“教书匠”到专家:做一个充满理性的人

1.反思的教师

根据教育学家波斯纳的观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践所产生的经验与反思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他有进一步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2.创新的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要实现教师的不断创新,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破除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思维定势;不断地打破“囚徒困境”的思维;不断打破“跳蚤人生”的思维。

四、从“教书匠”到专家的实现:体悟一段话、实践一哲学

我们时常会聊到这样一个话题:现在的教师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事业?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粉笔生涯,那么应该用心探索下去。让我们去体会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教育名言吧: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工作汇报《华东师大培训汇报》。——苏霍姆林斯基

我想,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努力,不断尝试,实现教师境界的不断提升,实现由教书匠向专家的发展。

送给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句话:“作为教师不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实现我们的理想,而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实现他们的理想;作为家长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实现我们的理想,而是要帮助我们的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

第二点感受:

1、用赞美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学校,学生非常顽皮,常用豆弹暗中弹射老师,学校很无奈。有一次—个教育家去参观,居然也吃了几颗豆弹.当时校长在旁,很难为情。但是这教育家却并不惊奇,反与校长讨论怎样利用学生正当的尚武精神。隔了几天,这位教育家再次到校去演讲,对于“吃弹”的事一字不提,并特地教学生们怎样射箭,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去学习。从此以后学生们课余时间,就去练习射箭。至此弹豆的游戏就慢慢消失了。

因此,当我们遇到学生的一些偏激行为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多发现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并因势利导,转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潜能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得到释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2、不要让你的奖励成为学生的负担

我们常说要赞美学生,要赏识学生。其实 “奖励要讲究策略,不能廉价,不能过度奖励,否则会让学生逃避表扬。” 表扬学生要有度,千万不能让学生成为负担,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因自己的闪光之处而得到适时适当的赞许。

3、给学生“练”的机会

在培训期间,几乎所有的专家的报告中都渗透着这样的思想,那就是教学一定是学生自己学,而不是老师代替学生学。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练”的机会,“做”的机会。可能很多老师都和我一样,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总是出错。”而每当此时,我们私下里总把怨气撒在学生身上,怨学生上课不好好听,怨学生学习不够积极。其实,细细想来,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我们教师自己,虽然同样的问题我们讲过很多遍,可每一次都是蜻蜓点水般地一掠而过,又不给学生理解消化的时间,学生又怎么会记住呢?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学有所获,牢固地掌握知识,那就要给学生“练”的机会,“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切实的“做”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活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像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会理解。”

4、不要让课堂被虚假的繁荣塞满

通过专家的引领我知道有效教学应该是有深度的教学,应该是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所谓有深度是指课堂教学要有问题引领,并且所提问题必须是有一定思考价值和思考空间的问题,而绝不能是简单的“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的一问一答。表面上看学生齐声高喊“对!”“是!”似乎热情很高,其实这又能在学生记忆中留下什么呢?所以我们决不能再让那些表面很热闹的一问一答塞满我们的课堂,应该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创造性思维的有利场所。

5、发挥板书的魅力

重视板书,发挥板书对学生记忆的影响力,是我从几位专家那里学到的又一条法宝。在教学实践中也深刻感受到了板书带给教学的成果。不知从何时开始,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强力支持,人们在各类的公开课、优质课中就不再重视板书,即使写,也只是写个标题。斗转星移,现在人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讲实效,教学的一切手段和活动都必须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合理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有序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记。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并且要尽可能设计出精美、合理的板书,从视觉、知识、学科等方面给学生全方位的享受,让板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让学生设计板书已经成为我校教学的一种有利的手段,我们一线教师也更深切的体会到了三块黑板带给课堂教学的益处。

6、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教学中,教师认真考虑教学的三个要素“学生、教材、教师“之间的关系,合理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如对学生学情资源的开发,既要注重学生的前在经验,又要注重学生的潜在可能和个体差异。对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既要做到从教育立场整体把握知识,又要注意将散点知识进行结构加工,同时还要将符号化的知识还原加工。对教师个人来讲,要注重自身资源的开发,要用教师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乐学、爱学。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萍教授强调:“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因为上课的花样、技术跟别人不一样,而是从整体上跟别人不一样。如果你具备了以上资源开发的能力,你就具备了引领别人的能力。”

7、重视结构教学的好处

从吴亚萍教授的报告中,我知道了结构教学的模式和好处。无论是一节课,还是一单元,还是整册书,都可使用结构教学法。所谓的结构教学模式,即“整体→部分→整体”。首先整体上要初步感知整个教材的整体内容和教学价值,然后要知道所讲部分与整体知识间的联系,清晰此部分在整体中的位置,最后再从整体上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整合,实现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就是熟悉课标,让课标引领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有标可循,不做无谓之功。

8、教师上课要带好自己的钉子和钩子。

吴亚萍教授和李正涛教授都是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的得力弟子,李正涛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每次作报告都要带好两样东西,即带好自己的钉子——钉住听报告老师的心;带好自己的钩子——把听报告老师的好东西钩出来为我所用。”

带好自己的钉子和钩子,听起来很新鲜,也有点俗,但细琢磨还真有些道理在其中。教学中我们追求什么?不就是希望所有学生的心都牢牢钉在学习上吗?不就是希望每堂课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能围绕教学内容而不断被激活扩展吗?所以,教学中我们真的需要带好自己的钉子和钩子,每节课都将学生的心紧紧钉在学习上而不会溜号走神;钩住来自于学生的有效教学资源,使整个教学在彼此的互动中绽放异彩。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如何让每一位学生的心都扑在学习上?如何让我们的课生动有趣?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不断研究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正如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其实,专家带给我们的感受岂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专家说的再好,也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玉”能不能琢成,关键还得在我们自己,能否将我们听报告过程与专家思维碰撞时所产生的火花保持下去,并使之燃烧起来,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并将学习所得渗透到自己教学的每一环节。

9、“评价”可以让我们知道教学的路子走得对不对,效率高不高,这与提高课堂效能是相契合的。

10、能不能给教师一些自由的空间,让教师自主地整理课程,自主地设计教学,自主地命题,自主地评价。

其实教案写多少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案中要有教师自主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的理念和思想。有句话说:“当没有规矩的时候,创新就是整个世界。”

老板与打工者的区别是:老板敢冒险,打工者不敢冒险;老板“有问题”,而打工者只知道“解题”。

我们教师要创新,而创新也意味着要冒险,而谁能承担得起这个风险呢?很显然,教师的力量是很单薄的,抗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这需要教学领导为教师加把力,引领教师去创新,或者说,走在创新的前列,为教师承担冒险(创新)的风险!第三点感受:在华东师范大学研修期间,美国塔尔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先生在历经两天的报告中给我们传授了许多有关心理学、认知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又找到了对知识的如饥似渴的感觉。王博士在谈到教育的核心问题“满足需要”与“坚持原则”的关系时,给我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位真正的马语者——Monty Roberts。《Monty驯马的启发》视频,让人回味无穷,引起大家深度反思。

故事讲的是美国西部牛仔Monty的父亲是美国西部农场的驯马者,他从小生活在牧场里,每天与奔驰的骏马生活在一起,三岁就获得了八岁孩子组的赛马冠军。生活在牧场的他,从小就要接受父亲的训练——驯马。Monty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学习驯马技术,十七、八岁的时候已经青出于蓝了。驯马是一项苦活,因为马很倔强,不轻易屈服,要将其驯服需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要不断暴打(吊着打、将其掀翻在地用皮鞭猛抽等),使其恐惧以致精神崩溃,最后屈服为人类所用。Monty非常喜欢马,不忍心用如此残忍的手法驯马,于是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文明驯马的新法子。经过十余年的不断试验,他终于找到了驯马的最好办法。但当他去推广此法子时竟无人相信,还说他是骗子。转眼间Monty六十岁了,他觉得不能再等了,于是决定去西部草原找一匹野马再次验证自己的“Monty驯马法”。

父辈们的驯马方式是“捆、绑、打、吊”,再狂妄的野马,经过人们一个月的残酷折磨也会折服的。但是Monty认为这是不人道的,他要用人道的方法训练马匹。他通过仔细观察马的行踪、行为,观察母马对小马的惩罚方法(当小马犯错误时,母马就将小马推出马群,让小马孤零零地站在马群外,孤立它,小马好似反思,过些时间,小马回到母马身边时,母马再和小马进行交流沟通,而这时的小马就会格外的乖,因为小马害怕离群,那样它就会失去安全感,当母马孤立它时,它会感到来自外界的威胁,于是开始妥协,请求回到母亲身边,寻求保护,所以当母马给予它一段时间的离群惩罚后再与其交流,小马就会完全接纳,变得顺从听话。),提出完全不必用如此惨烈的不人道的手段驯马,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马服从人们的意志。大人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驯马,而小Monty只用了一天就驯好了马。当他兴致勃勃告诉父亲并演示给父亲的时候,却招来了父亲的毒打。因为父亲绝对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改变他一生为之骄傲的驯马技术,这种挑战他不能容忍。Monty的坚持没能换来父亲的理解,相反父亲与他断绝了关系,并且终身没有得到父亲的原谅,但他却向世人证实了“心服”胜于“折服”这一应用于“动物”身上的训导理论。他还在澳大利亚创办了“青少年教育问题”中心,教育、辅导有问题的孩子,为人类做着最伟大的事业——拯救问题青少年心灵的“天使般”的工作。

Monty相信任何生物都有“满足”的需要,但世事也有“原则”要坚持。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把握好“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由于他的驯马方式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认为他是提前训练好了马,再来教授人家驯马。因此在Monty62岁高龄的时候配合英国BBS电视台联合录制了他三天驯服野马的过程:首先,Monty在一群野马中挑选一匹野马,并请助手们帮忙将选中的马和马群分开。野马受惊猛跑,Monty不停地跟着它,24小时后,野马不再跑并不停地看着Monty;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野马的桀骜不驯,在草原上发狂的奔跑,谁也不知这匹野马将要奔向何方!而62岁高龄的Monty在24小时内不停地追赶野马,让野马尽情地奔跑,宣泄自己离群的痛苦,发泄自己不愿为人所用的情绪。在第一个24小时中,Monty唯一的动作就是追赶,没有任何语言;而后再用了近24 小时开始与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他不停地与马作交流,亲切地称野马为BOY;野马停下来了,慢慢地人和马距离拉近,只要马停下来,Monty马上给予奖励(用背对着它让它感到少了威胁多了亲近,几次反复,终于,Monty跟野马站在一起并抚摸着马头。敌意消减,信任增多,Monty开始给野马上马鞍,自由惯了的野马肯定拒绝,Monty知道不能强迫,又不断抚摸它,继续减少野马的敌意,慢慢的,把垫铺上去了,但上马鞍的时候,野马还是拒绝,几次三番,Monty一再坚持,意思告诉马必须要上马鞍,最终,马接受了。Monty的助手骑上马,野马引颈长嘶,试图甩掉对它的羁绊,几次无果,慢慢的野马就接受了驯化,最终成为人们的坐骑。

在这72小时中,Monty满心充盈的是对马的“爱”,有了这个“爱”,才有了矢志不渝的等待;这是一种理性的爱,是一种基于理解的爱,是一种有奖励有惩罚的爱(不断的追、不停的靠近、拉与蹭等训导过程)。它类似于一种信仰——对马充满了执着的期待,所以,就产生了一种不放弃的追求,就产生了一种恒久的耐心。耐心是基于爱心之上的,没有耐心是因为心中不爱,或爱之不深。短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Monty 驾着自己的马跟随着那匹野马,不离不弃,直到野马自己慢下来,他才试探着靠近,交流,他的每一步都没有强迫的成分,但最后他却达到了驾驭的目的。

从Monty驯服野马的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之所以能成功地将野马训练成良马为人所用,就在于他对马的爱、尊重、理解和耐心。在这72小时中,Monty满心充盈的是对马的“爱”,有了这个“爱”,62岁的老人才能24小时不断地追逐,虽然追逐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全身疼痛,还不能休息);在训练野马的过程中,马儿也会有躁动不安的时候,可我们看不到Monty对它的任何责骂和鞭打,相反是调转马头,让它能感觉到压力没有那么大,更愿意和自己靠近。在尊重的前提下,他让马儿了解自己需要学习到什么,必须遵守的规矩是什么。

在后进生的教育中,我们要遵从用“爱和尊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原则,用真诚作为沟通心灵的桥梁,多用“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情感去体验孩子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超越友情、高于母爱的师生情,并在此基础上辅之以“规矩”,让“野马”,成为“良驹”。

Monty是一位“马语者”,他何尝不是一位懂得教育的人呢?我们谁又是真正懂得教育的人呢?

抱怨孩子的顽劣,是因为你不懂他的心;责备孩子的无理,是因为你不懂他的需要;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不够谦卑;教育无效果,是因为你的爱交流不够,在哪个“问题”学生的身上你用过72小时不间断的训导呢?野马亦能驯服,人不及马吗?

在这之后,Monty又做了这样一项试验,把用传统方法驯服的马和他驯服的BOY同时放回到野外,现在大家猜想一下,这两匹马最终会做怎样的选择,是回来还是去找自己的同伴,回归马群?结果传统方式驯服的马被放归野外之后就一去不返,而BOY在离开三天之后回到了Monty身边。

这个视频给我的触动很大。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教育工作与之相通之处。1.耐心。教育孩子和驯马道理相似,就像“马语者”对待野马的耐心,我们也要跟随孩子的方向,关注他,观察他,给孩子接受的时间和空间,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开始沟通。让他解除戒备,愿意接受你的要求。这个“愿意”的过程非常重要。就像Monty 后来所有沟通技巧的应用,都是建立在他和马最初那一天一夜的陪伴过程中。但我们的老师、家长有时则缺少这种耐心,只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观念灌给孩子,却不考虑自己与孩子之间是不是已经建立了这个让孩子愿意听的信任基础。2.爱心。Monty的父辈祖辈所用的驯马的方法让很多倔强的马儿就范,这种方法就是强制,就是野蛮,就是服从。他们同样获得成功,这与Monty一样。但是,他们驯马的过程毫不相同,这是因为支撑他们驯马方法的理念不同。很显然,Monty的驯马师建立在对马儿的尊重的基础上,他对马儿的爱心改变了以往传承的驯马的野蛮。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爱心无疑是浇灌花儿的雨露,在我们爱心的感召下,很多孩子学会了向善,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进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工作中还有许多强制,还强调学生要服从,还缺少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3.艺术。驯马是讲究艺术的,同样,教育也是一门艺术。从Monty驯马的过程中,我们也许能够有所启发,领悟如何艺术地和学生交流、交往,从而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促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

送给大家的话:

在批评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诅咒

在仇恨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争斗

在嘲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害羞

在耻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内疚

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耐心

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自信

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欣赏

在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正义

在安全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有信心

在赞许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爱自己

在接纳与友谊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在世间寻找爱。

华东师大丽娃河畔的浪漫气息,并没有冲淡我们正酣的学意,我很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仔细聆听,认真思考。坐在中国教育思想最前沿的讲堂里,我开始重新审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价值追求。春风化雨,炳文达人,在感悟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第四篇: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吴晶 徐州三中教科研

2015年7月,我有幸参加徐州市第三中学暑期教师业务学习培训班。当我在教育实践中感到彷徨和迷惑的时候,当我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楚明晰的时候,这次的培训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

在培训中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培训的方式是活泼生动的,专家教授们每一次的讲座总是把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用朴实风趣的话语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的同时,每一次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专家教授们对教育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深厚的教育素养令人折服。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本次培训学习本人产生了颇多感悟。

这次我们赴华东师范大学,聆听华东师大范国睿教授所做的《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校改革》、王建军副教授《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程亮副教授《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反思》等精彩讲座,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地洗礼,洗去心灵深处的一些灰尘与尘垢,让自己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剖析与反思。

导师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授课内容从国外到国内、从传统文化管理到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从教师成长到新型评价、从学校管理的诊断到学校改进的策略,从开发资源到有效沟通,从多元智能到心理健康,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案例,使我们眼界大开;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的教育管理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培训中,我按要求认真撰写学习心得,结合自身的办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并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五篇: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华 东 师 大 培 训

安徽省阜南一中

数学教研室(徐和丰)

2016-8-8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8月1日到6日,我有幸参加我们学校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暑期教师研修班。虽然本次学习天气是炽热的,但抵挡不住我们高昂的学习的热情。在整个培训中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专家教授们每一次的讲座总是把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用朴实风趣的话语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的同时,每一次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专家教授们对教育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深厚的教育素养令人折服。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本次培训学习本人产生了颇多感悟。本次学习的特点是:时间紧——六天听了十场报告;水平高——主讲人全是教授博士学历;实效性强——绝大多数报告的主旨都指向具体的教学实践。特别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报告重点探涉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比如:朱益明教授的课题 《新形式下的高考改革》的报告;沈章明教授的课题《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报告;邓志伟教授的课题《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黄向阳教授的课题《班主任工作---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报告;彭正梅教授的课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生涯发展》的报告;郑太年教授的课题《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的报告;等等,无不高度关注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之前,2014年我参加过安徽省骨干教师培训,当时是由安徽省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记得那次培训对我影响很大。经过那次培训我增长了很大见识,扩展了视野,使我的教育理念上升的一个新的台阶,本来我带的那个班成绩不太理想,在年级排到二十多名,自从参加了那次培训,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的班级成绩突飞猛进的,已跃排名年级前列,今年高考一本达线二十五,二本十六的好成绩,其中985、211院校七人,在普通班位居第一。我觉得这些都归功于2014年我参加的安徽省骨干班主任培训。因此,参加这次华师大培训,我内心觉得我的教育教学又会再一次得到飞跃,通过这次培训,又激发了我的豪情壮志,相信新学期我的教学成绩会再一次飞跃。

下面,我来谈谈我本次学习心得体会,从三个方面介绍。

一、做个会学习的教师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今天的教育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今天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影响力巨大,提升教育质量必须提升教师。所以,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永恒的,教师有时候也是学生,教师也要学习,特别是暑假要参加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平时要外出学习和学术交流。相对这一点,我做的不太好,我以前总以为只要自己把课上好就行了,现在看远远不够,因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教育改革的年代,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模式是必要的。希望学校以后多给我提供学习的机会,多出去看看,长长见识。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习和提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才能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奔流不息的溪流”。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钻研业务,更新教学理念,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提升和发展。

第二、注重素质教育

华东师大二附中党委书记、副校长,华东师大副教授李志聪,介绍二中学校创建近60年来,逐渐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精神。二附中长期坚持“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兴校,以改革创新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按照“追求卓越,培养创造未来的人”的办学思想和“优秀加特长”的目标要求,二附中深入开展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世纪之交在全国首创“首席教师制”,逐步构建了“六个百分百”素质教育育人模式,实现了创建德育金牌学校的目的。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推出了以提升中学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的学校课程,建立了“卓越学院”,不仅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二附中的教育改革始终走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前列,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英才辈出。据中国科协统计,二附中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总共获25枚金牌,4枚银牌和1枚铜牌,金牌总数名列全国前茅;二附中学生连续参加国际中学生科学与工程大赛,共荣获20多个奖项位居全国第一,顾宇洲、白雪霏两位同学为此还获得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学校获评“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特别“六个百分百”素质教育育人模式,一、100个研究课题;

二、100个实验(90个指定的,10个自主的);

三、选修课(300多个,学生一般选有80多个);

四、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社团;

五、游泳课必选;

六、做100个学时志愿者。

澳大利亚教育理念,就是让每一个人尽可能成为一个人。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天天喊素质教育,但真正素质教育在哪?湖北教育局长因为教育改革,群众不支持,迫于压力自己辞职了。我觉得李志聪校长说的对,好成绩都到外面发展了,留下的都在本地发展,本地的经济水平就有他们决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多关注班级中成绩靠后的同学。

三、做个会反思的教师。

叶澜语录: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难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邓志伟教授引用著名教育家洛克《人类理解论》,反思是人们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应自照,在这种反观自照中,心灵获得不同于感觉得来的观念的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反思。教师反思是通过一种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及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师反思是为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为了教学品味与境界的提升。可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一些教师不知道要反思些什么?在一本杂志中我看到一位著名教授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思维观、学生观、教学方法观。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方法一:学会写课后记,课后记应该包括学生和自己在教学中各自的表现;方法二:观摩教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听课;方法三:观看优秀课的录像,可以自我观看,同事共看,专家帮看;方法四:记录上课中的关键事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最成功的做法及其背后的道理”。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学会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

现在,从上到下普遍公认,“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的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模式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

而博客又可以成为教师“反思”的一种最佳平台,“博客这个平台不仅能够将教师的潜能发挥出来,更能够让教师充分享受团队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学习和工作上的愉悦心情和无穷动力。博客让我们变化最大的是思想的火花不再一闪而过,而是可以和无数的火花一起碰撞出绚烂的火焰,从而改变我们的思想、生活,甚至生存观念。”即便是将实践叙事化、智慧显现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提炼和升华。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若教学效果比预期的好或差就可以进行反思;若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原来设计的流程也可以进行反思;还可以在存在的不足、让人不安的现象、最失败的经历、值得关注的(重要的)事实、至今无法确定对与错的行动等方面进行反思。

总之,本次学习,我获益匪浅,今后我一定抓住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下载华东师大培训心得[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东师大培训心得[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东宁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刘伟达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刚一结束,为期五天的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育专业素养提升高级研修学习就开始了......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小议教师专业成长青海省格尔木郭镇中心学校王立强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小议教师专业成长2011年1月,我有幸参加青海省教育厅和华东师大......

    赴华东师大培训总结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师教学水平——赴华东师大培训总结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八中学王学惠 2011年2月10日至2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海西州教育局组织的“青海省海西州第二期小学......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21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1月,我有幸参加青海省教育厅和华东师大联合举办的培训班。在培训中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次培训的方式都是活泼生动的,专家教授们每一次......

    华东师大学习培训情况介绍

    华东师大学习培训情况介绍 ——————郑永华 一、理论学习培训 5月1日----10日、5月25日---29日分为两段时间进行的理论培训。培训内容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使用策略......

    转华东师大古代文学考研的一点心得(共5篇)

    华东师大古代文学考研的一点心得http://2009年02月07日 03:26中文考研网 (一)概说 选择华东师范大学的理由在于华东师范大学的绝对公正性。这一点很重要,只要你上了初试基本进......

    赴上海华东师大培训有感

    赴上海华东师大培训有感 培文中心小学 许小红 2015年4月18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万州区中青年校长高级研修班异地高端培训,带着求知的渴望,我们来到了著名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接......

    华东师大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学习体会

    华东师大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学习体会 南海区黄岐高级中学 / 余峰 摘自:《昆明教育信息网》 我们主要学习新课程改革背景及意义;新课程核心理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