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江苏新教育考察报告
赴江苏新教育考察报告
林家村小学
4月16日到18日,我们随教育局考察团,赴江苏考察学习。其间,我们采取 “望、闻、问、索、买” 的策略,在海门东洲小学、宝应实验小学,听学校安排的报告、课堂听课、与专家互动交流研讨、观摩部室、课间操、参观校园等,使我们感受很深,收获很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对新教育理念的把握握和理解
通过在南通海门的东洲小学和宝应县实验小学的考察学习,从两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文化的凸现、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活动成果等诸方面做了初步的了解;听取了许多专家、教师的报告,使我们对新教育所产生的巨大效应深感震撼,同时对新教育理念有了较深的理解,对我们下步开展实验指明了方向。
1、新教育实验的办学理念 :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2、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一是改变学生生存状态: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和奠基。二是改变教师行走方式: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唤醒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增强职业幸福体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是改变学校发展模式:倡导文化立校、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涵养新文化,创设新路径,拓展学校办学优势,丰富学校办学内涵,走重品位、有特色、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3、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而称之为“六大行动”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聆听窗外声音”、“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则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
营造书香校园。营造学校浓厚的书香氛围,注重发挥学校图书馆的功能,以丰富的活动
1促进教师和学生自主阅读,让师生共同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为师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主要内容:(1)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2)建设高质量的图书馆;(3)根据推荐书目指导师生开展读书活动;(4)鼓励老师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5)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活动,创建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6)每年9月25日举办阅读节活动。
师生共写随笔。引导师生从每一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撰写随笔(日记),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使教育随笔(日记)成为教师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真实记录。主要内容:(1)教师结合本职工作撰写班主任工作日记、课堂教学反思、读书笔记等,每周至少撰写一篇随笔,每年编辑一本随笔集;(2)教师在教育在线建立个人随笔专帖或专业成长博客;(3)学校定期向有关媒体推荐教师优秀随笔,并以校刊方式出版教师随笔精品集;(4)学校结合实施校本课程编写学生日记写作教材;(5)学生每周撰写日记2篇以上,并在“教育在线”学生习作专栏设立学生日记专题帖;(6)推荐学生优秀日记发表或出版;(7)学生每年编辑一本日记集;(8)学校图书室设专柜收藏教师随笔集和学生日记集
聆听窗外声音。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开展学校报告会活动,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激发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主要内容:(1)定期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学生父母和社会各界人士为师生作讲座;(2)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3)指导学生借助现代传媒广泛获社会信息。
培养卓越口才。通过双语口才训练,创设良好的双语听说氛围,开展中英文听说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内容:(1)每天开展课前三分钟讲话活动;(2)定期举办故事会、辩论会和演讲比赛等活动;(3)开设学生论坛;(4)编演课本剧和英语情境剧;(5)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及英文名篇诵读活动。
建设数码社区。以“教育在线”为平台,以校园网为基础,整合各种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培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主要内容:(1)整合学校网络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2)建立学校主题网站;(3)组织学
生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4)学生制作个人网页;(5)开展电子档案袋评价实验。
构筑理想课堂。以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作为课堂教学基本原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主要内容:(1)按照理想课堂“六度评价表”实施与评价课堂;(2)教师定期开设专题研究课,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反思随笔;(3)学校定期按学科举行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二、本校开展新教育实验的优势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环境,走在教科研的前列,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努力开展特色创建,积淀了较厚实的学校育人文化,具备了实施新教育实验研究的诸多优势。
1、有一支强有力的项目实验的骨干力量
校长历建福同志亲自担任实验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领导与专业指导。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总结了深厚的实验研究经验。先后承担过《小组合作均分制》、《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等潍坊级课题实验研究,《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习惯培养》、《诵读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等诸城市级课题实验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有一支教育教学能力强,乐于教科研研究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有潍坊市教学能手4人,诸城市级教学能手8人,诸城市学科带头人2人。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师生读书习惯已逐步形成我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了科学发展,快乐成长的理念,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管理科学规范,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勤奋好学,专业知识扎实,学生爱好阅读,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读名著,读好书蔚然成风。近年来,学校始终如一的坚持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取得效果显著。开展了“朝阳读书计划”、”主题语文阅读”、“经典诵读,传承文明”、“读经典美文、写规范汉字、做少年君子”等活动。用读书来引领、浸润孩子们的心田,不断地刷新儿童的人生底色。
3、教科研引领形成本校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深入开展了“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 和我镇“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整合的研究。利用划片教研,广泛开展“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活动;持续开展两项练就内功活动,即组织教师开设“业务论坛”,开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通过“示范”、“过关”、“跟踪”等观课议课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全体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熟悉所教教材编排体系,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活动,通过“拜名师、结对子”、“定目标、压担子、架梯子”等措施,尽快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我校的青年教师均参加过市级以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成绩突出。
4、主题活动引领发展学生个性,体验成功快乐
一是“风华少年”、“科技小能手” 和“阳光少年”系列活动;二是“三三制学用结合”活动;三是“小组多元合作”活动;四是“五个一”活动;五是“读经典美文、写规范汉字、做少年君子”活动;六是德育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和健康发展搭建了有效平台。我们始终把这些活动的开展坚持正常化,并不断深化和完善。定期搞好活动总结,坚持积累,形成经验与做法。
三、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初步打算
新教育理念正如三月和煦的春风,在向我们徐徐吹来。作为新教育诸城实验区学校之一的林家村小学,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实验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在营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使每位师生“多一分书卷气”,增强挑战自我的勇气,培养超越自我的精神;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到学有所成,教有所得。依据学校现有优势和这次考察学习的收获,我们计划从如下几个方面突破,为实验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创造佳绩。
(一)健全机制,对新教育实验做到校长关注,分管投入,全体加入。
1、对一把手校长而言,要将新教育实验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关注实验动态,调度解决实验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分管领导而言,要将新教育实验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拿出一定时间,了解各实验项目的最新主题帖,了解本校实验教师的参与情况,及时把握第一手的实验情况。
3、对实验教师而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学习新教育理论,创新工作做法,积极参加各论坛的研讨活动,把实验工作变成自觉的行动。
(二)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大胆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
1、学校新教育实验团队实行动态管理,凡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教师,在学期末绩效工资考核中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
2、凡有实验成果的教师(能进行晨诵展示汇报、学生有系列完整的读写绘作品、有两万字以上的教学随笔以及与家长学生沟通的记录、能上高效课堂示范课及有与新教育有关的四优作品、论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
3、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凡在外出学习、培训、观摩的机会,优先给予新教育实验团队的教师。
4、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各种模范标兵以及职称晋升等,新教育实验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三)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将晨诵、午读、暮省作为一项制度落实。学校规定每天的具体时间;每周拿出一节综合实践课作为阅读课,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各年级确定晨诵主题,引导学生捐书、购书,开展好书换着读以及班级之间图书漂流,各班在黑板报上开辟“诵读园”、“每周一诗”、“今时推荐”等符合班级特点的栏目,学校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学校购买《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专著等,鼓励教师到图书室借阅合适的书籍,促进教师专业阅读。
(四)引导教师积极上网写博发帖,与教育大师对话,促进教师专业写作,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要求教师每天上网浏览《与你同行》博客及《教育在线》网站,学校在《教育在线》建立新教育实验主题帖,引导教师积极跟帖、回帖和发表文章。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做到每周至少一篇教学随笔,每两周一篇教学反思,让读书、看网、写作成为教师一种生活习惯。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学校新教育实验的星光大道。让每块墙壁说话,让每块展牌育人,给学生以教育,给学生以熏陶。
(六)搞好本校现有育人资源与新教育实验开展有机结合,使我们的育人活动向更广更深处发展,让师生真正“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二篇: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
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考察报告
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一中杜锡来
2000年10月16至22日,我作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随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的70多名学员一道赴江苏、上海一带考察基础教育。在7天的行程中,我们看到了江浙一带不但经济腾飞,而且教育观念新,教育投入大,给人一种全新的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办现代教育的恢宏感觉和振憾!
考察的第一站是江苏。我们受到了江苏主人的的热情接待。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为我们作了关于“江苏基础教育发展概况”的报告,江苏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坤明教授做了题为《创新时代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报告,生动的例子,精彩的演讲,宏观阐述了培养创新主体是创新时代要求的命题,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江苏省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启发。随后对南京市的中小学教育进行了考察,我们参观了金陵中学、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泰兴市洋思中学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江苏教育的认识。
金陵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曾培养出9名院士。它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典范。采用学分制,建立高三实验班,推广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金陵中学都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学生写出了包括各个领域的论文,如:《关于解决口香糖污染问题的构想》、《论台湾问题》、《金陵中学高二年级同学上午饮食的研究》、《发光二极管自行车指示灯的设计》等等,收获是明显的: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精神。金陵中学老师们具有极强的改革意识,有创新求变的强烈愿望,有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深刻体察。金陵中学的教改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考察的第二站是上海。上海正在向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在教育改革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力度很大,步子迈得很快。除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建平中学“合格+特长”的特色教育外,市委市政府还以全面发展教育的长远的眼光,仅几年时间,整体规划并建设了十一所校园面积大,教学设备一流,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理念全新的国际性示范高中。新中中学、晋元中学等就是这批学校的典范。
新中中学的校园硬件建设已达2.5个亿,这种对教育的大投资,在我国还是没有先例的。我们抵达新中中学时,已是中午一点钟。现代化新型学校给了我们良好的第一印象,校园的文化氛围也给了我们十分亲切的感觉。接待我们的是校长助理王老师。她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并带我们参观了造型美观的流线型设计的体育馆、全新观念的现代化音乐厅等,还观摩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览。在我们参观校园时,王老师告别我们要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没多久,我们在各班课室看到了王老师在学校电视台中的“新中中学首届学生节”动员大会现场直播,王老师就在这学生节动员大会上作讲话。她说,学生节与一般的艺术节不同,它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创造、自主活动的能力。新中中学的学生节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建设国际性现代化新型学校,不但要靠强大的资金投入,还要有全新的现代教育观念。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江浙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不少。广东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前沿地区,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相比之下我们觉得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跟上。特别是课程的改革、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现代师生观等,还停留在一种比较肤浅的认识层面上。作为全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我们更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还期望有更多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
第三篇: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
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考察报告
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一中
杜
锡
来
考察的第一站是江苏。我们受到了江苏主人的的热情接待。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为我们作了关于“江苏基础教育发展概况”的报告,江苏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坤明教授做了题为《创新时代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报告,生动的例子,精彩的演讲,宏观阐述了培养创新主体是创新时代要求的命题,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江苏省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启发。随后对南京市的中小学教育进行了考察,我们参观了金陵中学、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泰兴市洋思中学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江苏教育的认识。
金陵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曾培养出9名院士。它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典范。采用学分制,建立高三实验班,推广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金陵中学都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学生写出了包括各个领域的论文,如:《关于解决口香糖污染问题的构想》、《论台湾问题》、《金陵中学高二年级同学上午饮食的研究》、《发光二极管自行车指示灯的设计》等等,收获是明显的: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精神。金陵中学老师们具有极强的改革意识,有创新求变的强烈愿望,有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深刻体察。金陵中学的教改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考察的第二站是上海。上海正在向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在教育改革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力度很大,步子迈得很快。除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建平中学“合格+特长”的特色教育外,市委市政府还以全面发展教育的长远的眼光,仅几年时间,整体规划并建设了十一所校园面积大,教学设备一流,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理念全新的国际性示范高中。新中中学、晋元中学等就是这批学校的典范。
新中中学的校园硬件建设已达2.5个亿,这种对教育的大投资,在我国还是没有先例的。我们抵达新中中学时,已是中午一点钟。现代化新型学校给了我们良好的第一印象,校园的文化氛围也给了我们十分亲切的感觉。接待我们的是校长助理王老师。她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并带我们参观了造型美观的流线型设计的体育馆、全新观念的现代化音乐厅等,还观摩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览。在我们参观校园时,王老师告别我们要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没多久,我们在各班课室看到了王老师在学校电视台中的“新中中学首届学生节”动员大会现场直播,王老师就在这学生节动员大会上作讲话。她说,学生节与一般的艺术节不同,它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创造、自主活动的能力。新中中学的学生节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建设国际性现代化新型学校,不但要靠强大的资金投入,还要有全新的现代教育观念。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江浙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不少。广东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前沿地区,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相比之下我们觉得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跟上。特别是课程的改革、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现代师生观等,还停留在一种比较肤浅的认识层面上。作为全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我们更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还期望有更多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
第四篇:赴江苏等地考察报告
关于赴江苏等地学习考察的报告
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办公厅(室)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州政府办公厅组织学习考察组于10月19日至11月6日,赴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和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学习考察,现将考察学习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省一市六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两省一市六地,处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竞争力最强、发展活力最足的长三角地区。近年来,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寻求创新突破,经济和社会在较高平台上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主要特点为:
一是经济总量大、发展成就大。从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看,南京市、苏州、扬州、无锡、南通、杭州和上海市均已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苏州的经济总量占到整个江苏的四分之一,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五位,2009年,全市实现GDP77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2亿元,增长11.4%。总量和增量位居全省首位。无锡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和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2009年全市实现GDP4992亿元,增长1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超过1.1万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1061.99亿元,增长16.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5.91亿元,增长13.8%。从百姓收入看,无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2403元,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25027元,增长10.2%。在收
市建设起点之高、标准之高、档次之高,也令大家赞叹不已。苏州环古城保护工程投资达47亿元,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无锡蠡湖整治投入30亿元,使昔日的臭水湖变成了水清景美的新景观。我们所到之处,无不为鲜花绿地,“花园城市”、“园林城市”而赞叹。苏州、扬州、杭州市的城市建设既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化城市气息,达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开发的高度融合、和谐发展。
五是城乡统筹好、群众生活好。他们以建设现代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逐步实现了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的目标。六地城市化率都在5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苏州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五道保障”,提出了建设“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的“幸福”工程。全面实行城乡一体垃圾集中处理、城乡一体污水集中处理、城乡一体饮水工程,农村生活面貌大为改善。
这次学习考察,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六地的干部群众思想活、观念新;经济发展势头猛、实力强;城市建设和园区建设起点高、手笔大。他们超前的发展理念、创新的工作思路、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思维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总结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满怀激情干事创业。两省一市六地之所以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最关键的因素就是
思想解放,观念常新。在他们高速发展的“经济快车”上,承载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胆识。1985年昆山市率先圈出土地自费创办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被列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一家县办国家级开发区。在工作思路上,他们措施多、办法活,响亮地提出“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在发展定位上,他们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宽广视野和宏大气魄,瞄准国际一流的水准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始终坚持借力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江、浙、沪地区的经济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积极接受上海辐射实现借力发展的历史。他们始终如一的在探索和寻求自己在“大上海”经济圈中的定位,加快接轨上海经济圈的步伐。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瞄准上海的人才、技术、物资资源,把上海大量的技术人才以“星期日工程师”的形式请过来搞横向协作,搞联营,推动了与上海的第一波经济合作浪潮,乡镇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九十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后,六地无一例外地提出了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与上海相呼应,与浦东相配套,推动“一区两沿”(工业园区和沿路、沿江)开发。特别是利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平台,招商引资,承接项目,推销产品,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昆山市依托东邻上海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完成了由乡镇集体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彻底转型,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中的一个耀眼亮点。苏州高新区依托区位优势,主动服务上海、融入上海,主动承接产业转移,2006年当年引进项目163个,利用外资近10亿美元,新增内资注册资本80亿元。嘉善历史上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基础很薄弱,6
式、园林化绿色生态城市。他们突出“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点”,全面加快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步伐,近年来投巨资,先后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态工程以及体育中心、图书馆、国际会展中心等公共配套项目建设,城市的承载力不断提升。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整个城市靓丽多姿、景致美不胜收。
二、政府办公厅(室)工作的主要做法
这次学习考察,既开阔了眼界,又加强了办公厅(室)之间的交流,感受到了两省一市六地政府办公厅(室)工作的一些好做法。
(一)“三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高,工作枢纽、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办公厅(室)作为省(市)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有着十分特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委、省(市)政府战略部署、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认真做好政务接待、会务服务、公文流转、文字综合、信息报送、督办落实、信访处理、应急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厅为省(市)政府领导服务的参谋助手作用和全省(市)政务运转的桥梁枢纽作用。他们团结拼搏,埋头苦干,身在兵位为帅谋,服务中心创一流,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确保了省(市)政府政令畅通,确保了省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优、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各办公厅(室)高度重视队伍建
设,编制人员充足,分工精细明确,如:各秘书处分工细、力量雄厚。研究室、应急管理、电子政务等机构规格高,人员编制多。经过多年努力,各办公厅(室)较好地完成了厅管干部的竞聘上岗和年轻干部选调、交流等工作,切实把一批思想作风硬、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为各办公厅(室)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才保证,使各厅(室)人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人员结构,既有利于发挥工作阅历丰富的中年以上同志的中坚作用,也有利于发挥年轻同志精力充沛、干劲十足的优势,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勤奋敬业、团结奉献的精神得到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风气日益浓厚。
(三)广泛形成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讲责任、讲奉献的良好风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办公厅(室)建立了较规范的工作规章制度,促进了办公厅机关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办公厅(室)内大力倡导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厚积博学,持之以恒地向实践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办公厅(室)全体同志以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一切以工作为重,一切以事业为重,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不断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对事业强烈追求的热情和激情,自觉忠诚于党的事业,乐于为做好“三服务”工作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例,充分体现了办公厅同志能吃苦、能打硬仗的可贵品格。
(四)全面推行无纸化协同办公,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作用发挥明显。为了降低行政成本,规范行政行为,增
托,强力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建设产业特色更明、科技含量更高、配套能力更强的产业带。三是做“强”的文章。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制订鼓励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力度,力争在我州建成一批科研基地和研究中心。有条件的县市开发区要积极建立一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或科技创新基地,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科技支撑。
(四)必须自觉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借力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紧紧抓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内地产业调整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建设全疆或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大力发展煤化工、水电煤电、矿业开发和传统工业。充分利用伊犁沿边开放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霍尔果斯、都拉塔两个口岸和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强化中心服务功能,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在吸引一批企业、资金、项目落地上实现重大突破,逐步做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使外向型经济上规模、上水平。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对接县市要在发展规划、产业调整、体制机制、科技人才、信息资源、交通网络对接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按照“平等互利,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对口联姻”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地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五)必须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把握全局性,增强主动性。一要在围绕州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好参谋助手上狠下功夫。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
加快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题,为州党委、州政府出主意、谋思路,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努力使办公厅决策服务参谋“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二要把综合协调作为发挥办公厅整体功能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改进协调方法,加大协调力度。不论办文、办会、办事,必须要做到把握全局、考虑周全,将综合协调贯穿其中,使协调出凝聚力,协调出积极性,协调出战斗力。三是大力弘扬苦练内功,悉心钻研业务,把握工作内在规律,积极探索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有效途径;广泛阅读有助于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的各类书籍,持之以恒地学理论、学历史、学业务,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增长才干,勇敢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挑战。做到钻研业务,精通业务,正确掌握相关政策规定,把各项政策弄懂弄透,做到熟记于心,运用自如;积极了解认知新事物,掌握新理论,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六)必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促进伊犁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按照国家、自治区电子政务发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数据中心、统一基础网络、统一管理机制”的要求,充分利用政府办公厅现有机房的网络和交换设备,构建一个先进、开放、安全、访问便捷的州直统一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建设形成“上下一体、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全州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和信息安全体系。实现各类政务资源的可互连、可访问、可交换、可共享、可整合、可管理的建设目标。逐步实现州直县(市)、口岸和州直各部门跨部门、跨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OA协同办公,彻底消除信息孤岛,节约人力物力,杜绝重复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州直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发挥电子政务对
314-
第五篇:赴江苏学习考察报告
赴江苏学习考察报告
县委组织部安排5天时间,组织全县50多名科级干部到江苏学习考察,作为学习班中的一名成员,我觉得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对今后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心得汇报如下:
一、学习的主要情况。
从4月19日上午开始,江苏省委党校用两天半的时间先后安排了五位教授作了五个专题讲座,分别是《法制政府建设》、《后农业税时代的乡镇政权建设》、《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研究》,五个专题看似互相独立,但都是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展开的,五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一名现代型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该重点关注的社会焦点。五位教授的授课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但又不局限于理论,都能密切联系工作实际,特别是基层政府工作实际,做到了举一反三,深入浅出,对我们的具体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从4月21日下午开始,江苏方面又安排了两天的时间组织我们到南京城市建设展览馆、张家港市、新桥镇、华西村、梦兰村、康博村、沙钢集团及几个新型社区进行了参观,参观点的选择与前面几位教授特别是吴正林教授的专题《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研究》前后照应,让我们对吴教授讲的一些内容有了更直观和
1深刻的理解。4月23日下午一点半,我们来到了此次学习考察的最后一站苏州市委党校听课,由全国县域经济第一强县昆山市社会联主席为我们讲课。作为昆山市30多年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和实践者,他的授课生动鲜活、实例丰富、富有热情,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他的讲座以时间为线索,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昆山市改革创业的全景图,也给我们展示了昆山人艰苦奋斗、抢抓机遇、敢于突破、勇创第一的特色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这最后一节课,是对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奋斗历程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整个学习考察的一个总结,让人很受启发和鼓舞。
二、学习考察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感到了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这是感受最直观也是最强烈的一点。从授课中讲到的一些片段的经济指标看,2009年江苏人均GDP达到了6400美元,昆山市GDP达到了1750亿元,昆山市用全国0.01%的土地积聚了全国2%的外资,1/8的台资,产生了全国3%的出口。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看,江苏的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让人超出想象,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一些企业,如波司登集团、梦兰集团、云鼎股份、阳光股份竟都是一些村企业,作为一家县级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竟然能和中国钢铁行业龙头宝钢集团比高低。还有就是江苏的地方特色产业体系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和较大规模优势,宜兴的电线产业、江阴的精纺产业、常熟的服装
产业、昆山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装备制造产业、溪桥镇的乐器产业、丹阳的五金产业、苏州的IT产业等,真正做到了一县一业,实现了规模效应、链条效应,实现了地方经济依赖企业到企业发展依赖当地的产业链条的转变,带动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层次。经过学习考察,这些都让我在心底感到一种震撼。
二是感到了我们观念上的落后。分析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上的差距,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他们敢于创新,当全国上下都在为姓“资”姓“社”你争我论时,他们率先突破了传统观念束缚,民营经济红红火火;早在2000年之前,江浙等地就开始注重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始了扩权强县的试点;当我们一些部门守着手中的权力视其为珍宝时,他们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审批制度改革。他们勇创一流,要干就干最好的,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办企业、乡办企业、县办企业,硬是一路打拼,成了全国乃至全球行业知名企业。他们敢动真格,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过程中,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坚决制止各类破坏发展环境的言行,并把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了无微不至。他们珍惜机遇,时不我待,绝不让机遇从手边溜走。教授在讲课时用了一个当地很生动幽默的比喻,说抓机遇就像抓小偷,小偷今天来了你不抓住,明天小偷就不会再来了。
三是感到了自身素质还有待不断提高。经过学习,自己认识到以前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对一些知识就是一无所知,这与新形势的要求是很不符合的。如法制政府建设、如特色产业发展,往常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但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站的角度低;如应对突发事件问题,作为乡镇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对信访问题形成原因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不够,必然会影响工作的效果;再如现代企业发展必须的金融知识,自己由于不分管不接触,更是知之甚少。以上种种,都是今后自己需要努力学习的。
三、自己对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为什么单独来谈这个话题,主要是自己对这个话题感受最深,一方面来自这次学习,一方面来自我们自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去做呢?我觉得要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要广泛听取民意。环境好不好,不是政府说了算,也不是几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说了算,这方面普通的老百姓、商户和企业最有发言权,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昆山在这方面就想出了很好很实用的办法,起初是开通举报热线,现在是引入第三方民间权威机构进行考核,总之要客观公正。
二是服务要细致。为了留住外商,昆山市专门建了一个妈祖庙,建设了高尔夫球场,成立了台商投资协会,举办外商沙龙,创办了啤酒节,更是专门研究办法解决外商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医疗问题,甚至具体到外商如何使用图书馆问题。总之,他们认为投资环境体现在投资的各个环节,具体到客商的衣、食、住、行、教育、文化等细节。这些理念和做法,都是我们不具备的,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借鉴的。
三是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实。在优化环境中,有些工作看起来很虚,但也可以做实。昆山市把党组织、工会组织建到外企,外企工会建会率甚至超过了98%,而且实打实地开展各项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正把企业党组织、企业工会建成企业联系政府、社会和职工的载体,有力促进了企地、劳资关系的和谐。近年来,昆山有三位外企工会主席获得了全国劳模的最高荣誉。这说明,只要凭着一腔热情,实实在在的干,就没有干不好的事。
四是落实工作制度要严格。只有说到做到,从严治理,才能真正取信于民,立信于社会。昆山在对待企业投诉的处理,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只要有投诉,责任单位就要挨批,被投诉人就要调离工作岗位并接受处理。就是这样的严格要求,对全体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和有力震慑作用,带动了一个地方风气的转变。昆山得出的经验是,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要靠干部来引导,只要有利于发展的,干部就要带头努力去做,绝不能因为手中的一点点小权或是一点点人情误了发展大事。在苏州市委党校听课时,昆山的社科联主席讲的一句话让人感受深刻:硬环境可能不足,但人的团队的精神可以使人感动。一个地方人的精神就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