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7:3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篇:3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无锡市新区旺庄实验小学

“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是无锡新区旺庄实验小学倡导的办学理念。高品质教育是让儿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达成知、情、意、行的统一,获得人格的圆满和人品的提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和生命的价值。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教师成功基础上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在创造性活动中,获得职业尊严和事业成功。

生命的本质在于生长,教师专业的特质贵于成长。专业成长来自于对自我职业的高度认同,能主动地建构,吸纳,发展,具有生命的自觉意识。教师生命自觉是指教师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愉悦地接纳自我,恰当地控制自我,主动地设计自我,能动地完善自我,把握自身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与学生一起健康成长,实现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内在的统一。一个具有生命自觉的人,阳光自信,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淀实践智慧,实现主动发展。为培养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旺庄实小经过了长期努力,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师德为先,仁爱、无私、忠诚铸师魂

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首先要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激发教师内驱力,让敬业乐学成为教师发自内心的生命追求。只有把教师的生命成长融入其专业发展历程,激发教师生命创造价值,才能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旺小通过氛围营造、榜样引领、践行提升这三个途径来帮助教师建构心灵家园,形成坚定的教师专业信念,促进高尚师德的养成,实现教育理想。氛围营造。为人师者德为先,好的氛围有利于优良师德风气的形成。旺小通过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校风,立校园以濡灵性,处人群能励远志,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早晨走进学校,教学楼前“崇理、求真、向善、唯美”映入眼帘,充满智慧的话语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主楼墙壁上“放飞美好理想,你我共同成长”的蓝图与阳光辉映,仰红路、勤学路旁的一景一物无一不在向师生诉说着做人的规范,价值的取向。学校开展“师德格言”征文评比,文明行为大讨论,倡导好的风尚;举办师德演讲“学校发展我成长”,营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开展人品教育的课题研究,教师在 1

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化为勤奋工作的动力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扎扎实实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共同提高,醉心于化育桃李的芬芳。

榜样引领。榜样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能给人一种根植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旺小先后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好园丁,有获得省师德模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市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的陈斌老师,有获得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市又红又专青年教师称号的周洪康老师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和家长树立了光辉典范,他们的光荣事迹成为大家学习的有效资源。广大教师在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完善自我。旺小鼓励教师争先创优。在党员中评选八项标兵,在年级组中开展六项评优活动。学校通过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引领方向,弘扬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激励教师为人师表,奋发进取,追求人生的幸福。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都有一种想要成长,想要成为好教师的愿望。

践行提升。提升师德素养,不光要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更要在实践中规范教师的道德行为。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完善人格,旺小着重提出了以仁爱、忠诚、无私为核心的教师职业操守和教育情怀。仁爱是教师的职业情怀。作为一名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抱有博大而深厚的爱,既能欣赏学生的优点,也能宽容学生尚待完善的地方,不论学生富裕还是贫寒,聪明还是愚钝,美丽还是丑陋,都能有教无类。忠诚是教师的职业操守。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意识,要有身居陋室胸怀天下的赤诚,要有终身从教、矢志不渝的信念。无私是教师的职业本色。教师无私的品格,体现在教书育人,以苦为乐,为人师表,守清为芳。仁爱、忠诚、无私的品格为教师幸福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也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

师能为本,研究、创新、反思提素养

教师生命的崇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走向超越自我的生命历程之中,不断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造就有教育智慧的职业人生。教师有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赋予教师更多的人性化内涵,给教师一个自由成长、不断创造的空间,让教育成为教师生命历程中充满活力、富有诗意的一段重要经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反思。课堂是教研的主阵地。面对课堂上随机发生的教学事件,当以往的经验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反思教学行为。旺小教师通过探索“一课二上三评”的模式开展课堂反思。首先由执教教师把预设方案提交到学科组进行讨论,学科组教师针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目标确定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策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集体课前反思使授课内容条理更清晰明确;在此基础上,执教教师按照课前反思的成果完善教学设计,上第一次研究课;第一次研究课结束,学科组展开课中反思,针对第一次研究课的课堂教学实际,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寻找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措施、方法;在课中反思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再次修改教学设计,在另一个班级上第二次课,学科组组织第三次反思,针对第一、第二两堂研究课的教学实际,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探索方法。经过这样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磨合,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逐渐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为拓展反思型教研方式,旺小联系宜兴、锡山、滨湖、南长同城五区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组织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提升。通过一次次的备课、上课、评课、磨课、听课,不断反思改进,旺小有一大批教师成长了起来。大家以课堂为第一阵地,以反思为途径,获得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体验,一个个参加区、市教学竞赛都喜滋滋地捧回了奖状和荣誉证书。去年,旺小有十一人次参加省市、区赛课,九人次获得一等奖。反思,让教师对自身有了特别清晰的认识。他们学会了在反思与重建中充分吸收各种资源,并创生性地让这些资源成为自己精神重建和实践进步的“养料”,从而走上了一条“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的大道。很多老师感慨地说,“我们在学校做教师的过程,也成了自我生命成长的过程。”

课题研究。旺小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感受到了课改给自身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增添了专业水平亟待提高的紧迫感。课题是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重要载体。旺小以创新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三大领域选择研究课题,陆续申领了《科研型教师的校本培训》《小学数学“再发现式”创新型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研究》等课题。围绕学校主导性课题,全校80%教师有研究课题,科研课题学科覆盖率达80%,最终形成 “科科有课题,班班有实验,人人出铅字论文”的格局。旺小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学会了选题,制定个人科研计划,学会了寻找理论依据,汲取鲜活的案例,一篇篇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在笔下生成。2010年,旺小教师课题论文、案例在全国刊物发表和获奖的有30余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的有80余篇,学校被评为无锡市十五科研先进学校。教师直面生命生长,每天都浸润在生命成长的气息中,感受到成长带来的愉悦和幸福。

课改创新。课程改革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同时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校园里,只有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向往和眷恋,才能让他们快乐学习,感受幸福。教师们深深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创意迭出,灵动着生命的精彩;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尽展风采,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学校创新教研方式,采用请专家讲座、送教师外出培训、“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途径和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提升理论素养;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征集各科课程实验的论文和案例,编辑校报、校刊,开办“旺小新网”网站宣传交流,推广运用,为教师发展提供交流平台。

旺小校本教研另一个常见的学习方式是组织“热点沙龙”,教师分组畅谈热点教育问题;有时也邀请专家到场,“与大师对话”。旺小的教师至今都对那场有关“什么是一堂好课”的讨论记忆犹新。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来到旺小,老师和专家们围着长桌,把千百次追问过的问题再次提到桌面上。什么是一节好课?老师们各抒己见。崔教授说:“我想一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有一个边界,是否可以这样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是指每个老师都可以围绕这个边界自己去创造„„”讨论热烈而深入。沙龙实录在《江苏教育》等刊物刊登,引起后续大讨论,获得良好反响。专家的讲座,与专家对话等一系列的活动,增加了教师的信心与勇气。

旺小的教师在课改大潮中敢于走自己的路,既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又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性地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师品为重,勤奋、创优、和谐建团队

管理心理学认为:群体的准则、规范、舆论和人际关系,往往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群体的影响对个体不仅具有约束力,更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建设一支和谐奋进的教师

团队作为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以优秀的团队感召个体的内在成功需求,以教师团队的高品质成就学校的品牌。

勤奋学习。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不仅要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还需要扎实深入地专业学习作为基础。业精于勤,专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奋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旺小把“勤”字刻在校园里的雕塑上,更刻在了师生们的心里。旺小成立旺小书苑,为教师学习提供研读交流的空间,教师在书香浸润中得到视野的开阔、思路的拓展、专业的提升。旺小为骨干教师开辟名师工作室,由市学科带头人领衔,充分发挥学校名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引领一批有志青年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攀高比强,再登高峰。青年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发展目标,自觉地踏上个人主动发展之旅。学校通过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开展专题讲座等,鼓励教师多读书,用书香丰厚自己,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推动教师的研究走向自觉,将“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将成长与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团结创优。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决定着一个团队的目标有多高,路能走多远。凡是有教师参加赛课评优,整个学科组就是他最坚定的后援团。分析教材,设计环节;一遍遍听课,讨论,修改„„忙碌的是整个学科组团队。因为大家都认为一人的荣誉就是大家的光荣,一次评优,提升的是整个团队的素质。近年来,学校骨干教师比例明显上升,目前,旺小有骨干教师39位,达全校教师的46.4%。

在学校创建过程中,大家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人难忘的是在创建省实小的过程中,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在同批次学校中以最高分通过验收。微笑与欣慰中,渗透着旺小人的无数汗水,旺小获得的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团结的力量推动着学校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2010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新区五星级学校等,今年又被评为无锡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先进学校。正是旺小教师这群体的团结一致,相互协作,使旺小在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的道路上,撷取一枚枚硕果,逐步成为新区一流的窗口学校。

和谐共进。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一个和谐奋进的团队。旺小教师在勤奋中收获充实、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在集体中获得智慧、在团结中凝聚力量、在创新中实现理想。教师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并快乐着,成长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享受。

校园里,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和睦。教师节,学校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教师纷纷走进孩子的家庭,特别是特困生、单亲孩子家庭,送去一份特殊的关爱,到处洋溢着真情。师生在和谐中争先、奋进。近年来,学校各方面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变化有学校环境的变化,更有教师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的变化:自信了,自我要求高了,更热爱学校了,凝聚力更强了„„教师的生命自觉,换来的是学生发展的更大空间。学生获得了自主和自觉、强健和自信的力量。课堂笑声多了,课后作业少了,合作能力强了„„对口中学反映我们的毕业生知识扎实,能力强、潜力大。更主要的是社会和家长给予了肯定,从问卷调查显示,学校社会声誉有了极大的提高,家长信任学校,长江路沿线很多外区学生也慕名前来就读。旺小的校园就是师生幸福成长、和谐生活的家园。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要“育己”,把教师对创造的追求和实现,视为“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探究教师职业生命价值实现的途径。教师只有找回主动赢得教师角色的意识,才能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近年来,旺小着眼于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生命价值,培育生命自觉,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旺小教师职业生命充满朝气,焕发活力,专业成长的路上铺满幸福之花。

该文在《江苏教育》2011年12月发表

第二篇:激发生命自觉,教师成长

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这样一个团队,她点燃教师智慧的光芒;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追求一辈子的成长;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驰骋于个性发展的生命课堂;有这样一所学校,她正成就这一个、一批、一群人的梦想。

教育是什么?德国教育专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换言之,教育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职业贯古今,串未来:师者,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者;师者,价值的弘扬与坚守者;师者,生命的激发与提升者。

基于这些理解,我们认为,一个学校的成败,关键看教师素质的高下;一所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当今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情怀、教育思想、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

那么,如何打造一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师队伍呢?我们的总体思路是——

关注生命个体的成长,发挥生命共同体的作用;

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一、思想引领,氛围营造,动因激发,让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

学校有一个开拓进取、高效务实的领导团队。他们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使命所在,任重道远。只为学生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丰富学校的内涵,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奋斗有目标,精神有家园

多年以来,学校坚持“人本”理念,不断发掘和积淀学校传统文化,形成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优秀的学校文化,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经过一〇一人的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执着求索,敢为人先,同侪共济,立德树人”的学校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学校秉承历史,从发展的现状和愿景出发,确立了“激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价值”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一个学生高品质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提炼出“爱、和、博、雅”的校训、“崇文尚德,格物致知”的校风、“学高、身正、敏行、兼爱”的教风、“好学、善思、博采、笃行”的学风,努力营造“自主、多元、开放”的教育文化氛围,追求高品质教育。这就为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寄托。

2、在“生命课堂”中,彰显生命的价值

为了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的学校办学理念,大连市一〇一中学围绕“生命”大做文章,积极探索追求“高品质课堂”之路。(1)“生命课堂”的内涵 “生命课堂”是人本思想在课堂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师生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和敬畏,是在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内,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规律,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激发每个生命个体成长的主动性自觉性,注重生命发展的全面性,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生命课堂”探索实践

①成立“生命课堂”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生命课堂”建设的领导和指导。②召开专题讲座、主题式研讨,加强对“生命课堂”基本内涵及要求的透彻理解。探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并推广使用。

③开展“生命课堂”典型引路活动。④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每学期围绕“生命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活动。教师在备课、观课、议课中不断加深对“生命课堂”的理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⑤开展“生命课堂”优秀课堂教学评选、展示活动,设立“教学改革创新奖”,表彰在“生命课堂”建设中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优秀教师及教研组、备课组。

⑥围绕“生命课堂”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每学期撰写一篇研究论文,学校要开展论文评选活动,举办研究成果发布会。

⑦每学期开展一次“生命课堂”论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案例来提高对生命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⑧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标和生命课堂理论测试。

⑨申报市级课题《构建以促进师生发展的生命课堂的行动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

⑩提炼“生命自觉”的课堂教学文化,以丰厚、灵动、和谐、创新为课堂文化的评价维度,形成生命课堂评价标准。

“生命课堂”的探索,极大的调动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潜力与活力,不但学生从中受益,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建立有效机制,营造氛围激励

学校把教师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常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2011年9月,学校成立了新一届教师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主抓此项工作。学校教师教育领导小组对教师教育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布局,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各阶段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工作评价细则及验收考核标准。学校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各项教师教育活动,为教师参与各项教育活动提供时间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保证。每个学期期末学校进行教师教育的工作总结,评选出先进集体和个人,并予以表彰。这有利的推动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由于领导特别重视,方法灵活多样,内容切合教师实际,教师逐渐把被动教育变为自主自觉的行为,成效斐然。

二、精心规划,合理安排,多措并举,为教师撑起一片翱翔的蓝天

学生的成长靠学校,学校的发展看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关键。为了促进教师教育工作,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和多项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教育工作,把教师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使教师在工作中得到提升,得到发展。

1、师德为先,建设具有高尚职业情怀的教师队伍

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传递价值,传播正能量的责任。教师的职业情怀可谓事关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衰,因此,学校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教育的首位。

强化师德文化建设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师德建设十项禁令》,以及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状》,举办以“师德建设”为主题的教师论坛,评选优秀德育导师,积极培育以“爱•和•博•雅”为核心的师德情怀。

学校将“生命自觉”作为师德考量的最高境界,学校跟每位教师签订规范从教行为公开承诺书,通过家长会和校园网,每位老师的承诺书都晒给家长,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月至少组织一到两次的校本培训,同时将培训作为给予老师的最大福利,每学期都安排百人次老师外出培训,培训经费在10万元左右。

校长每学期要为全体教师做两次师德建设报告或讲座,学校每学期要与教师签订师德责任状,每学期学校要为每位教师推荐一本有关师德方面的书籍,并引导教师写出心得体会,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论坛,召开一次师德研讨会,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师德交流会。由于学校重视师德建设,两年来,教师的职业情怀大幅提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已蔚然成风。

2、理念为重,建设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教师队伍近两年,学校积极探索追求“高品质课堂”之路—— 2011年9月,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状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012年3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五有课堂”教学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012年9月,开展了课例创新研究、小课题研究和同课异构研究,目的是:把教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用科研来促教研,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打造高品质课堂。

2013年3月,在前面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开展了“生命课堂”教学研究,目的是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这一系列探索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探索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的过程,更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的过程。为了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学校每年投资几万元,为教师订阅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报刊杂志,供教师阅读。教师耳濡目染于其中,订阅教育刊物,从中汲取营养已经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校长经常向教师推荐书籍或文章并以此为契机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每周写出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发布在校园网上与全校教师分享读书的快乐、发展的滋味。学校每学期举办两次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教师读书大讲堂”活动。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教学的本质是用一个思想点燃另一个思想。只有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才有可能培育出一代有思想的学生。

3、专业为本,建设具有精湛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怎样才能让教师的一桶水成为源头活水,成为长流水,就需要活水常来。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主要采用了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方式。

我校采取五种机制,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

培养目标:培养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培养思路:加大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教师三支队伍的培养力度,压担子、搭平台、给机会,创新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我校教师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培养措施: ①学习机制

培训式学习-----请中央教科院驻区工作小组及教师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专家围绕高品质课堂建设对教师进行讲座培训;

解读式学习-----学校领导班子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分专题进行解读,如学校工作计划解读、学校办学理念解读、学校校训文化解读、生命课堂教学文化解读等,让学校文化深入人心。

阅读式学习-----在教师中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学校为教师购买一本教育专著,举办教师读书笔记展评、教师读书交流等活动;每周每名中层以上的干部要通过校园网向老师推荐好的文章、读书、教学心得等。

对话式学习------围绕“生命课堂”“责任教育”等学校特色活动定期进行沙龙、论坛等形式的交流、研讨。加强学科教研,有效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讨活动。

观摩式学习------开展校内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教研活动等观摩活动;邀请全国语文名师余映潮老师到我校做课并亲自指导青年教师上课;走出去,到各地名校学习观摩。

②反思机制

围绕课堂四问,在教师中倡导课堂反思文化:一问: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了吗?二问:我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目的了吗?三问:我的课堂状态以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为着力点了吗?四问:我的课堂文化以师生平等对话、情感共融为标准了吗?教师要撰写教学反思,期末评选“反思型”教师。③互助机制

成立全方位的“生命成长共同体”:校内初一初二年级组之间、备课组之间、班与班之间结成目标、口号一致的共同体,双方签订协议,明确互相的责任、权利,除了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捆绑式的评价外,双方还自主进行活动。如一年十班与二年十班共同体一起上反思课;一年九与二年九共同体在全校率先进行读书交流会,还有的共同体同上一节语文课等。校外,我们与开发区十一中也结成共同体,去年十一中初二年级所有学生在我校生活、学习整整一周,走进我们的课堂,生活在学生家里。两校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在上课、研讨中老师对生命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了将老师、学生、家长这三方共同体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我们在初

一、初二年级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每天两个班级,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听同一班级至少两位老师的课,跟校长进行座谈,每位家长都是我们生命课堂的监督员、评价者。

④研究机制

围绕生命课堂和责任教育,提出个人问题,问题课题化,申报并确定自己的小课题;结合市级立项课题《构建生命课堂,促进师生发展的行动研究》开展实践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破解个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的研究分为三种: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围绕生命课堂,提出个人问题,问题课题化,全体老师申报并确定自己的小课题。结合一节课提出解决设想,在上课中检验,课后围绕问题进行反思,再次改进。并在集体备课、各级展示课、公开课、学科总结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倡导备课组每位老师都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度的思考和研究,长期坚持,有利于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⑤评价机制

出台“生命自觉”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细则”,本着“保底不封顶”的原则,设“基础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觉;学期末开展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评选活动。

三、聚焦课堂,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场所,更是教师发展的地方。

1、小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研究分为三种: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围绕生命课堂,提出个人问题,问题课题化,全体老师申报并确定自己的小课题。结合一节课提出解决设想,在上课中检验,课后围绕问题进行反思,再次改进。并在集体备课、各级展示课、公开课、学科总结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倡导备课组每位老师都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度的思考和研究,长期坚持,有利于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2、集体备课研究,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及课堂的能力,我校特别重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有明确的目标定位:通过集备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什么(学什么);二是为什么教(为什么学);三是怎样教(怎样学)

集体备课有明确的流程:个人独备(每次集备之后都要将下次集备的任务布置给组内老师,集备前组内老师必须先做好个人独备才能保证集备的有效)-----集体研讨------修正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集体备课有具体的要求:即五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主要内容;统一作业

集体备课更有充实的内容: ①备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对本章节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抽象的课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检测、可达成的具体的教学目标。②备教材:主备人介绍本章节内容,提出自己对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设想,组内讨论后对教学重难点做出准确定位。

③备教法: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注重知识的呈现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生活中掌握知识。

④备问题: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牵动学生的思维,切忌问题的随意化。⑤备学生的“可能”:从学生角度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研讨找出解决的办法。⑥备课件:课件是为本节课任务的完成起辅助作用的,切不可喧宾夺主,老师成了“放映员”。

⑦备小结:每节课精当简洁的小结,可直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⑧备练习和作业。练几道题,分几个梯度,哪道题先练,针对性经强。作业不可一刀切。而且集备还有是否有实效的评价:①看主备人的备课是否充分;②看组内成员是否在集备前进行了个人的独备;③看集备的过程是否围绕上述八个方面开展;④看是否开展积极、有效的研讨交流,提出并解决有价值的问题;⑤看集备是否做到有计划性、是否有足够的提前量。

在这种紧张、有序、充实、实效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每位教师想不发展都很难。

3、开展生命课堂教学研究,加深教师对现代教学思想的理解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①教学示范引领:在区2013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年---高品质课堂研讨活动中,我校作为承办学校之一,向来自全区一百多名领导和同行现场展示了我们的生命课堂教学活动及数学组校本研修活动,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在区《高品质课堂教学丛书》编写中,我校语、数、英、物、化、生多个学科老师作为编委,多次向全区同学科领导和老师开放自己的课堂,参与丛书编写研讨,展示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关迎春老师执教的体现我校生命课堂教学理念的一节生物课在新区电视台《直播课堂》节目中,向全区直播,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②教育教学特色引领:在“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在德育上形成了“责任教育”的特色,现已申报大连市特色目录学校。同样,在教学上我们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特色,“生命课堂”引发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更主要的是教师在践行中自身得到了提升。我校的《构建师生发展的生命课堂的行动研究》课题已被确定为市级课题,我们将向课堂教学内涵发展上用力,构建我校生命自觉课堂教学文化。

③专业技能的引领: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在备课、备考等方面大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例如:备课上理科积极探索“导学案”备课模式,文科积极探索“备课记录表”,通过“核心问题”的确立,通过“问题解决”来完成“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在初三备考上,初三各组教师根据“考纲”“课标”“教材”“学情”制定周详的备考计划,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年备考期间,各组教师还分工协作,将大连市近三年中考试题的每个考点提取出来,不但是初三的备考更有针对性,而且在梳理的过程中,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专业水准更是大为提高。

这些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意义的认识,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走出去、请进来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让教师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扩大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智慧,学校在教师教育工作中采取了校内教育与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了教师发展的速度。几年来,我校先后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国家教科院李铁安博士、杜郎口中学特级教师、北京大学的专家以及市、区教研员等各级各类专家学者到校做课、作报告、举办讲座;还不惜财力派出教师到国内外各地考察学习、充电提升;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月至少组织一到两次的校本培训,同时将培训作为给予老师的最大福利,每学期都安排百人次老师外出培训,培训经费在10万元左右。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我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首先必须激发教师的生命自觉;要想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首先就要让教师体验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关注生命个体的成长,发挥生命共同体的作用;

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三年来,一〇一人与时俱进,守正出新,他们正用教师教育张开奋飞的翅膀,更用教师教育构筑教育的梦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也必将用教师教育写下不朽的篇章。

第三篇: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抚宁二中:甘丽英

新课程要求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精神的“研究者”、“专家型”教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发现教学中的困惑,发现的问题越多,自己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能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促使教师向由单纯的“教书匠”、“传道者”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可见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即教师在课后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反思,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以及学生的困惑、见解记录下来,作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借鉴,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的过程。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带有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作用。

通过教学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疏漏,发现练习方法或教学手段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现就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重要因素,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单项教学能力文本的解读和学习,探讨一下如何写好体育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以及写体育教学反思对于体育教师的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写体育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一名优秀的教师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一)、写体育教学反思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如果一名教师只满足于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相反,一名教师,无论教学能力起点如何,如果他能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就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体育教师课时任务较多,一般每周要达到16-20节课,同时还要组织各项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等,造成部分体育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注重课后反思,不善于课后动笔修改教学环节,仍然按照原先的教案在同轨班教学,甚至还有些教师多年重复使用一个教案的现象,很少去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实,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总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课后反思及时把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教学灵感、创新教法等不断总结积累,找到反馈的信息,在二次备课中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调整,如:教学设计、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场地器材等,以便在同轨班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体育教师养成分析反思习惯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每一次认真的教学反思,都是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自我提高的过程。课前备课无论多么详细、多么周密,它处于教学预设阶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程度、师生互动情况等等,不可能与课前教学设计一模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每一节体育课结束后,都需及时进行体育教学发思,积极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与失,及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在反思、实践、再反思过程中,逐步养成自觉反思习惯,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教学环境从教室移到操场,学生活动范围变大,且活动兴趣各不相同,使体育课堂教学具备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是很难准确预料和判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总会有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举动,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虽然在体育课堂上也不乏有急中生智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功效的惊人之作,但更多的随机应变后使教学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败笔,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通过课后反思可以让我们对每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一个环节,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发思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轻松应对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合理运用课堂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例如:学生对学习广播体操积极不高,练习中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等,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害怕上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在体育教学发思时就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可能是连续学习广播体操,失去了好奇心和新鲜感等等。教师只有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变调整教学策略,并关注学

生情绪变化,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形成积极的心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释放。

(四)、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体育教师积累经验、转变观念 每一节课结束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回顾教学实践过程,如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效、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合理的、积极的,超出课时目标之外的、隐性的等无法预料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如何及时捕捉引导进行生成性教育的等等。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发思中还需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教学中得与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要回顾、梳理和剖析教学实践中这些不足之处,吸取教训,重新设计,可以在以后教学实践中得以改进和提高。

2、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课堂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就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

3、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回顾课堂上学生学练情况。诸如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动机是否被激发、兴趣是否被调动,教学上哪些环节学生做得比较好,哪些环节学生做得不是太好等等,所有这些教师应及时记录,有针对作进一步的调整,从而使二次上课更趋于有效性。

4、反思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场地器材布置,排除有干扰或其它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等,从而使得场地器材布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和研究,在思想碰撞中不断积累研究素材、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五)、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教案是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思维过程的轨迹,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方案,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它重在课前预设,无法准确捕捉、判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隐性课程资源。我们通过体育教学发思进行二次备课,积极反思,重组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避免走弯路,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高。因此,提倡我们体育教师将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相结合起来,对原本教案进行修改及补充,这种植根于真实的课堂并辅以理性分析的教案撰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意义非凡。实践证明,体育教学发思有助于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深入钻研教材,反思、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怎样写好体育教学反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需要的是自我意识、思维习惯和批评精神,采用的写作手法是纪实性的。从理论上讲,教学反思应该

每一节课后都要写,但是,目前体育教师工作量比较大,我们觉得体育教师只需要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小结,每天写课后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切忌空、浮、杂,也不能看成是任务应付了事,应该做到:

第一,实话实说。一节课下来,教学状况教师应该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体能的发展情况,多少学生对这次教学感兴趣,多少学生学习存在学习能力障碍,自己的教学组织、教法运用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自己在哪方面有了新的设想,在哪方面做得还不成功,学生提出的问题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特别,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并进行一定的思考,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周密考虑,少走弯路。

第二、反思成功之举。教师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临时应变得当的各项教学措施,恰当的比喻、新颖精彩的导语,引人入胜的情境设计,直观有效的教具使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科学地利用场地条件开展有效教学,某些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提升,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第三、反思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步骤。不是说等我们的教学出了大问题,出了教学事故了才需要反思,反思反省自身的行为,不能空泛,总是说什么“教学思想不先进”“教学理念有待提高”等等的话,需要认真思考、仔细琢磨,例如,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否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我们的教学情境设计中的那一部分感兴趣,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是否一定需要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有了哪些表现,分组学习怎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场地器械的利用是否合理,教学中的安全还有那方面关注不够,自主性学习时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怎么办,怕学生管不住是不是总是让学生围绕着我们自己,我们的讲解学生真的都听懂了吗,采用哪些辅助手段可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等等。通过及时地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教学新思路,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第四、反思教学目标设定。要看教学目标定位是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力为基础,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运动技能掌握、体能发展和情感意志的培养上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我们的目标设置那些是清晰的,那些是可以达成的,那些目标的检测是可以具有可操作性的。如果,不能达成,我们就需要思考,目标是否定得太多、太大、太空。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以及与教学内

容直接性关联程度不高的目标要慎用,要通过这样的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真正地引导教学,实现目标引领内容的体育新课程思想。

第五、反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师生活动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例如,教学方法设计的改动富有科学性,场地条件合理利用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练习方法的改编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巧妙的语言引导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或活动方式和练习次数出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等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会因时过境迁而遗忘,令人遗憾不已。

第六、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闪烁“智慧的火花”,即兴表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表演”有时牵强附会,有时令人深省,此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表现,思考学生这种表现的根源,课后要及时地把学生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得的素材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第七、反思师生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法运用、教学情境创设、教师的教态和仪表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反,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运动体能、运动爱好、个性特征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情况作客观分析,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教学效果好与不好,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有没有配合好”,要反思是否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他们对于相关内容学习的经验和学力基础,没有顾及学生的想法与感受,要学会从教师自身上找原因、求对策,寻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第八、反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我们需要静心沉思,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情境的设计、组织方法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教法上还可以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体能训练是否到位等等,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及时记下,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体育课后小结和体育反思的区别!前者是前提和基础,或者是提炼和升华,从细节入手,重视写好每节体育课的小节。

第一、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写“实”。要有针对性,可以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重点的反思,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或一种负担,相反,应该把它视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对今后的教学有促进作用。

第二、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快”。要及时写,只有及时才能把教学中的问题、心得如实地记录下来。否则,随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淡忘。同时也要注重贵在坚持。写课后反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坚持,日积月累。

第三、课后小结要与教学反思相比关注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课后小结的撰写不需要像教学反思那样“深”。主要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理论适当地、简单地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有感则长,无感则短,切中要点,避免形式,能表述清楚存在的问题就行,不必要求多少字数,少则几十个字,多则一两百个字。

总之,教学反思的过程,既是教师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反思教学能力

第四篇: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土壤,学校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作为学校管理者绞尽脑汁思考的事情。其实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恰当的说就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就是师德的建设、业务的提高、政治水平的整合、敬业精神的培养等多方面的结合体。下面就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借鉴:

一、通过理论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首先要给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氛围。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在学期初,学校根据各位教师的状况,给每位教师一套教育教学刊物。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本学期教材,让教师学有可学,说有可说。

其次要给教师创造学习的空间。从本学期开始以来,学校每周晚上都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体理论学习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政治理论,努力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再次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思想水平的提高,我校每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业务的学习,从思想上认识教育的本质,从思想上认识中国教育的教学方针,让他们认识到目前教育的困境和现状,不断认识自身在教育事业中的位置。从而让教师在思想上不断认识教师肩负的使命,使他们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兢兢业业,目前他们的理论学习笔记每个人除了达到学校的要求外,还有部分教师的理论学习远远超过学校的要求。使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政治理论上不断提高。

二、通过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训计划。学期初组织学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专门开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校本研训专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训计划,分解给每位教师符合自身实际的校本研究主题,每位教师一份研训计划,让他们心中有数。

其次改变校本研训的模式。改变原来一个人说其他人听的研训模式,确定每个人每周一个主题,让主讲教师积极准备,每位参加研训的教师都来收集资料。在研训的时候改变以往的方法,围绕主题各自评价主讲教师主题实施情况,每位教师不再把课堂常规评价作为评价的方式,必须用理论指导审视主讲教师围绕课题开展情况。让每位教师都发言,而且要求每位教师的发言必须有理论的依据。用理论来指引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发展。不再是单纯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的评价方式,切实让每位主讲教师,通过校本研训能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实践水平,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学校规模小,参加专家讲座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我校基于这种状况,利用网络资源和现有的光盘资源和远教资源,组织教师每周至少一个晚上来观看专家光盘课堂实录,专家教育讲座,极大的提高和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观看完成后给他们留给一定的时间来反思,谈谈专家讲座的内容及感受,每位教师写出自身的体会,并且组织有能力的教师模仿专家的课堂教学进行公开课教学,让全校教师观摩,综合评定得失,找出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水平。

四、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来校伊始,通过常规检查,看到大多数教师的反思仅仅是应付性的工作,大部分都没有任何对自身教学成长有实质意义,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反思。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及时调整方法,逐个评价每位教师的每次反思的实效性,并且利用网络资源分析专业人士的教学反思,逐个的进行分析,反思究竟反思什么,怎么写反思,组织教学骨干和教导主任认真研究反思的内容,确定什么样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让教师通过听课,看反思,起到了有实效性的和针对性,极大的提高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现在你看教师的反思不再是应付性,而是真正的从自身的成长角度来进行反思,确实起到反思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因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评价不断多元化,我想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的整体发展。

五、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为了改变教师的专业素质的真正成长,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向先进学校,在学校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分别派出教师到,东冶、三小、洪上等学校去观摩模范教师示范课、同堂异构课、远程教育实践课、能手送教下乡课等公开课。每次听课回来后让参加听课的教师写出自己的感受,评价每位讲课教师的得失,让听课的教师上范例课,让没有参加听课的教师通过模仿性的课堂了解现在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教学水平。再组织教师集体来评价讲课教师的整体状况,通过评价不断提高讲课教师的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观摩教师的专业水平。随着派出教师的增多教师的教学水平随之得到很大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会变的更加成熟。

六、认真实施“223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县教育局的号召下,在学期初制定领导、家长进课堂周,会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老师的课堂水平进行评价,评价采取无记名评价,然后综合所有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让家长、教师、学校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当节课的得失,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实施,给他们足够大的压力促进每位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迫切心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动力。现在你来我们学校看吧,每天教师在一起都是在研究教学的技巧,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看到这样的一幕幕,我心里由衷的感到欣慰。

七、组织公开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在学期初,制定了公开课周,让每位教师都当台亮相,学校组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对参讲的教师进行评价,除了对教师教的方法进行评价,每节课后都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发放当堂知识测查表,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测查,看教学效果首要的是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结合课堂教师的教态、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处理、环节与环节的过度、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当堂课的效果,这样极大的促进了教师讲课的水平,提高了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整体学情的把握,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了进行备课,教师的备课水平、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八、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工作的琐碎程度是每个参加过管理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学校管理要全面的、全方位的考虑整体工作的推进,学校的每项教学改革都要组织教师进行讨论,让他们知道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让值周教师参加学校管理,让值日教师参加学校的日常工作。这样每个学期每个教师都能有多次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办好一所学校,要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考虑每位教师的能力,还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水平。

九、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个班级的生源不同,学生的整体感知状况有很大的差异,用学校统一的一套班级规章制度,必然限制了每个班级的发展。因而让班主任会同科任教师,制定符合自己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只是制定一套班级整体评价制度,比如学生的上下学管理问题、班级学风问题、班级卫生问题等等,让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最终能在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检查中,突出自己班级的特点和特色,能完成学校对于班级的整体评价就行了,这样不仅促进教师会教书,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每个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管理者给予积极地支持和制度的完善、民主的氛围、科学的方法等。要求我们管理者积极地思考,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才会更加的宽广。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五篇: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江口县闵孝中学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06年以来,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有实践,有反思,有收获,在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一、完善继续教育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中长期的继续教育规划,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保障措施得力。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各项培训任务分工明确,专人负责,以“研训一体”为主要的继续教育模式。加强集体探讨,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思路,要求每位教师所形成的教案要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现状,体现自己的教学特长风格,凸现“以学定教”的备课宗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博采众长,求实创新,充分体现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二、抓住教师成长时机

我校抓住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机,让教师学会教学,懂得研究,在实践中练就能力,实现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措施是:①“磨一阵”,奠定成长基础。为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校要加强对青年的磨练,要求过好“三关”(教育教学基本功关、学科教学关、教育科研关),上好“三课”(常态课、研究课、汇报课),读好“三书”(课程标准、理论专著、教材教参),练好“三技”(三笔字、普通话、信息技术)。②“扶一把”,引青年教师上路。对有潜质,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学校要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把他们推上研讨课的舞台,推荐他们参加各级教学竞赛,指导他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让他们快速成长。③“逼一程”,让青 1

年教师超越。“逼课题”学校规定青年教师每人必须参与校级或校级以上学科课题研究,力求做到:课题研究小步走,具体实施稳步走,并对其成果加以量化,与其切身利益挂钩;“逼超越”参加同级比赛获得一等奖后,不能再次参加本级比赛,只能上一级比赛,依次层层逼上,不断努力,屡结硕果。

三、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

1、挖掘学习理论动力

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教研活动,请教研室的专家到学校讲座,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学校提出“自加压、出成效”的要求,做到“八个一”,即:(1)每学年完成一本学习教育理论记录本,并作摘录至少50篇;(2)每学年确定一个教研课题;

(3)每学期主备、主讲一个单元教材;(4)每学期开一节教研公开课;(5)每学期主评一节公开课;(6)每学期编写一份最佳教案或自拟一份期考卷;

(7)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8)每学期提一条教改合理化建议。

2、给机会——参加培训

建立和完善学校骨干教师梯队的培养,每学年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学校对校本教研中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发挥骨干的作用,给他们委以重任,如担任课题负责人、承担校本培训任务、示范教学、带徒弟等,让他们的特长充分地展示出来。

3、给压力——自主学习

教师的成长更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为此,我校要求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提倡写学习笔记、教学体会、经验总结,让教师在自我学习中提升理论素养,感悟“课改”精神,并将先进的理念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

①向文本学。读名著专著、读教育期刊、读课程标准、读教材教参。要求教师能围绕某一个主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结合对教育教学实际进

行反思。为了更好地督促教师向文本学习,我们制定学校的“书香伴我行”教师读书计划。同时,学校提供相关的推荐书目供老师自学。对教师读书笔记和读书反思都有相关要求与检查。

②向专家学。

把教师“送”出去——外出培训,并继续实行“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培训方式。每年,我校都派出大批教师参加国家、省、地、县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同时,要求选派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归来要写学习汇报材料,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把学到的东西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把专家“请”进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请时力求“三讲”:一讲,“请”要讲针对性,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请,不能随心所欲地请,确保请的目标性。二讲,“请”要讲有序性,要围绕培训的主题规划和开展态势,要与时俱进地请,确保请的有序性。三讲,“请”要讲实效,要聚焦热点,关注焦点,凸显难点,解决疑点。

③向网络学。充分利用现代远程培训平台,利用资源组织教师收看名师教学实录等,开拓教师视野,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4、关注过程

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除了做好常规的工作外,我们还特别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活动制度化——活动有定时,内容有布置,教师有准备,人员有参与,活动有开展,时间有保证,结果有小结。我校认真落实课堂开放和随机听课制度,严格按照“说课——集体备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这一流程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

②内容简单化——通过学习交流,获取相关理论,指导校本实践;通过备课上课,促进教师学习、思考、整合经验,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评议反思、分析得失,总结经验;循环渐进,提升教师校本教研的能力。

③引领常规化——学校班子成员参加教研活动,以自己的教研热情感

染、带动教师,并把自身的资源与老师共享,共同探讨解决校本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使校本教研正常开展。

四、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校本教研也应回归课堂。我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案例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常态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1、以“同课异构”为形式,在教研活动中展示自己

认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的课,并不是为了比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而是教研的需要。其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①展现教师不同的风格。②展示不同要求的课。③展示不同的教学思路。④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2、以“常态课”为载体,扎实开展人人上一堂好课活动

“校本教研”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解决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往往是“常态课”发生的。以“常态课”为载体进行教研,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研中,研究的内容缺乏常态基础,研究的人缺乏广泛性,而且赋予“校本教研”新的内涵。几年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设计一份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自己最满意的教案,人人上一节研究展示课。课后,教研组进行开放式评课,互相讨论研究课的成败得失,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3、将“课例研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五年来,我校执行以课例为主要形式的“实战”型校本教研,确立以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为课例研究的实体和中心,以随堂课、研讨课、汇报课、公开课、观摩深为主要范例开展课例研究,并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开展微型教研活动(做教学札记、编写案例、撰写教学反思、相互说课),充分调动教研组、教师开展本教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4、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一张王牌,他们业务精,教学经验丰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至关重要。我校坚持“以点带面”、以局部

促整体的工作思路,采取研讨→集体备课→教学示范→教学反思的教学过程,使全体教师在研中学、教中悟。在正常教研课的基础上,每学期骨干教师都要比一般教师多做“四个一”,即上1节示范课、多读一本教育教学典籍、多写一组教学随笔或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做一次讲座。

5、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这不但为学校提供了教师评价的依据,而且也便于教师对自我工作的反思和改进。

五、落实检查整改措施

学校以省、地继续教育检查为切机,加大了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力求“真”、“实”、“效”,即反映真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达到促动的效果,努力使检查与评价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行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分层管理模式,每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单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教师做好整改工作,做好情况记载。同时,学校还不定期组织相关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对各组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梳理,除了在大会上进行整体通报外,还以教研组为单位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督促教研组研究、讨论整改方式方法,促使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继续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下载3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3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反思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

    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侯新红 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深知,一所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不发展,学生也不能发展。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当前,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被摆在了明确、突出的位置,也提出了更高、更明确要求。从专业发展角度看,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

    坐标定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坐标定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镇灯塔小学 娄慧荣 自2015年我校开展坐标定位活动以来,学校领导和老师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这次活动中,在我校掀起一股坐标定位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当前,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被摆在了明确、突出的位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明确要求。......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制度

    高码头二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制度 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持续、有效、稳健地发展,培养一支适应实小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正、理念新、工作勤、业务精......

    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 摘要:追求高品质、专业化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