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教育的现状与困扰
乡镇教育的现状与困扰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年之久,呆在学校总觉压抑和或苦闷,是何故耳呢?这种怪现象与中国乡镇教育改革的不彻底、诸多制度上的问题息息相关。
还是谈谈学校诸多部门的关系问题。我国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的政治格局,本来一个乡镇学校教师规模达一百人左右,偏偏上级却要实行教师代表大会,学校还有群众组织工会,三者的关系不清楚,呈现混乱状态,结果教师大会、教代会、工会蜕变为群众松散部门,是可有可无的,完全辜负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管理的期望——有效监督学校依法执教、廉政从教。这些学校的监督部门根本就不能对学校的大小事进行有效的监督,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罢了,毕竟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是高于学校一切的行政长官。如果教代会的存在是必要的,那么教师大会、教代会、工会、行政会、各职能部门的正确关系是什么呢?全体教师大会是学校的最高的权力机构,学校的行政会、各部门都应对其负责任;只要全体教师大会没有通过的人事、决议、议案统统应该作罢。现实的全体教师大会完全没有一点民主氛围,诸多领导,校长、副校长、政教、后勤一番表功后,由主持人宣布休会;现实的全体教师大会没有任免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基本权利,没有民主选举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基本权利,没有对各职能部门进行分组讨论的步骤,领导的述职报告可有可无,完全扭曲了全体教师大会存在的合法性。
我认为全体教师大会是高于学校其他部门的权力机构,应该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大会的常设机构是教师代表大会。教代会应由全体教师大会选举产生其负责人,负责收集群众的意见和提案;若三分之二及以上的教师强烈要求更换部分领导,教代会负责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决定是否罢免,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考查后发文认可。在全体教师大会和教代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工会是全体教师大会与行政会议联系枢纽,负责教师的娱乐、健康、计生等工作即可。现实中,工会是成立最早的老大哥,其下属机构是全体教师大会及教代会。工会应该是全体教师的自治组织,对全体教师大会及教代会负责。
正因为全体教师大会职权的缺失,解放以来催生了多少终身制、飞扬跋扈的、无能、跑官要官的校长。达县安云乡中心学校原校长袁某某(化名)曾经说过:“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我们揣测耻下这是他在教书生涯中经历的酸甜苦辣的经验总结,这是对于学校存在的阶层分化的切身感受。同样的袁某某(化名)也曾经说过:“我刚任校长,没有教师能够猜透我的心思;现在我要退休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袁某某(化名)要倒台时,不得不叹服老师不好管,真正佩服他的寥寥无几,只得向教育局提出辞职,黯然下台.他从一九八八年一直在校长岗位上干到二00五年,二十七年的领导岗位,主要功绩是安云乡每年升入高中的学生是一至二名,把初中建设成一所校舍比较豪华的学校,把安云的骨干教师一个一个地逼走,对于这位终身制、飞扬跋扈的校长,只是因为朝中有同学为其撑腰。
因为教育局长、校长属于正科级、副科级级别,不一定是中国共产党员。对于校长的任免多数采取上级的委派,可是委派的校长也未通过全体教师的认可,只要有人就一直可以干到老死;甚至出现宣传部和教育局任免的同一学校的校长人选不同,达川区管村片区金檀乡学校校长上午由教育局任命的,下午由宣传部任命的却不是同一人,可谓贻笑大方。极个别的教师能力欠缺,唯独其具备上窜下跳、笼络人心、经济能力强,三日不见定能爬上校长岗位,其秘诀何在?跑官要官,上级领导卖官鬻爵,古今有之,校长岗位也是有潜规则的。甲、乙二人各花十二万和七万贿赂原达县教育局局长牛某某(化名),甲遂得心愿留在本校任职,乙却在一个穷乡僻壤连宣汉县一个好的村小不及的乡坐镇指挥,实在有损教育局的形象。
如果不从根本杜绝校长的任免失控和监督机制失位,相信此类现象会周而复始,在某些领导之间形成利益集团,导致官官相护的恶果。校长的权力是广大教师赋予的,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应当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监督。若果采取由宣传部、教育局推选人选,引入差额选举,经学校的全体教师大会民主选举,再由宣传部、教育局通过严格的道德修养、能力等方面的考查予以任命;每一年对校长在广大教师中进行多方面的民意考查,做到不走过场;加强对校长的民主监督,规定凡校长在广大教师中满意度不达到一定比例予以免职或主动辞职,把校长的决定权真正归还全体教师,拿钱买校长的现象可根本杜绝。怎样预防校长的贪污腐化呢?现实情况是学校由三个人组成——校长、工会主席、后勤主任,学校是他们的家天下。如果学校的开支的每张发票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学校的建设、生活开支等重大事项实现报批全体教师大会表决通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民意测评不过关的领导坚决予以罢免,学校的腐败现象定能消除。每一次教师反映学校的开支不合理,上级并没有加强审查力度,而是和校长结成利益链条,敷衍塞责,即使教师都认为是错误的,上级的调查结果定是百般袒护,导致教师心灰意冷。
.现碑庙片区的教学研究员杜某某(化名)刚坐上副校长的宝座,在一次酒会上说:“我给进入行政会的几位伙计干一杯。”此话导出了我国虽然消除了阶级,但人为形成的阶层、派系还是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难怪毛泽东会提出阶级斗争理论。俗话说,一个学校,一等教师是校长,吃喝嫖赌到处跑;二等教师搞后勤,吃喝玩乐很在行;三等教师史地生,四等教师数理化,五等教师班主任。往往学校的顶梁柱都是年轻的教学经验不太成熟的教师,他们便于领导呼来唤去而敢怒不敢言,只有埋头苦干,挣资历,而其报酬却最低,可以说是教师队伍中的“棒
棒军”。其余教师均是混饭吃,得过且过,看过教书生涯,捱到退休罢,无热情无激情,对于领导的话可以充耳不闻。学校副职领导更是三分之一时间娱乐、三分之一喝沱茶,三分之一管理,教学于他们无所谓。中年、老年教师不必多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怪现象呢?我认为校长 没有端正自己的位置,校长的一切权力是广大教师赋予的,是服务于全体教师的;而他们这些官爷们自认为他比其他教师地位高、点子多、门路多、人际关系广,譬如杜某某(化名)刚到达县梓桐乡任校长就遭到教师的殴打、鄙视,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同样的梓桐乡,也出了教务主任方代鹏把自已的生活用品搬到学校而无人过问的尴尬;到梓桐任校长的文光祥遭到多数老师的不信任投票;校长的人事权和财力支配权没有坚持集体领导,没有全体教师和上级部门的有效监督,随意性较大;有的教师更说:“我们不比领导,他们看不起这一点小钱,领导不其门路。”何等炎凉的警语,何等的人情冷漠,只有有效的管住校长的人事和财权,校长才能以礼待人,深入广大教师中去,想广大教师所想,一切才能从教师的根本利益出发去办事。
为什么上级主管部门年年组织学习,现在又实行了绩效工资,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仍不高呢?
第一,地位不平等。校长、中层领导、教师这三个阶层矛盾重重,没有和谐的关系。校长绩效工资是以两倍计算,中层领导在评职、计算绩效工资时要以班主任对待造成了学校教师与领导的矛盾。校长和中层领导其工作量本身就少,在其他教师上课期间,他们就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如果校长在三分之二时间内,中层干部在三分之一时间内不能对学校有效的管理,这还是称职的领导吗?可是县级政府的规定使广大教师顿觉弱势地位。
第二,领导利益熏心。大多数领导靠上辈、同学、亲戚等衣襟关系爬上高位,一旦出现利益,总是靠行政权力予以占有,毫无民主气氛。骨干教师的评选学校直接填表宣布了事,提高班的培训指定人选不通过广大教师,研讨会广大教师不知晓,县级公开课有制度不依制度硬性强占等等,怎不令广大教师寒心?
第三,领导的亲民度不够。校长和中层领导本是来自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言人,真正的主人却是广大的教师,他们是广大的教师利益的忠实执行者。领导和教师应该是鱼水关系,不存在任何隔阂。现实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权力是上级赋予的,是为上级某些领导服务的,是为个人的一己私利服务的。校长是上级任命的,地位高、权力大,所支配的资源丰富,仿佛一个学校是其家天下,对广大教师是驱使、奴隶、教化。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呀。
第四,利益分配悬殊。学校的建筑是校长捞取钱财的有效手段,学校的建修如此的大事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现在校长都是一个肥缺,争夺校长许多人跑、要,大把花钱的奥秘就是如此。仿佛校长靠学校的建修挣钱都合法化,洗黑钱的手段何其高明。其他领导干部自由时间相对多,可是谎报账目以及隐性收入,灰色收入更不胜枚举,这次绩效工资不是向他们尽量倾斜么。对于一个平民的教师虽然拼死拼命,根据严格的制度其收入也是微不足道也。
广大教师真正需要什么,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在哪里,怎么挽留骨干教师等等课题,不是上级部门、校长很难做到的,只不过是在现有制度下,校长和上级部门的利益结合是最佳切合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千年怪现象就见怪不惊了,广大教师出现集体冬眠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每个教师都想工作轻松一点,但想干出成绩的教师又处处被领导制肘、利用,多数领导是不懂行,瞎指挥;自己的子女又希望忘命工作的老师去任教,那是不现实的妄想,学校的大环境如此,何况于小环境呢?
采取各种手段——精神和物质的双管齐下搞好令家长满意的教育,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积极性,以教书为终身事业,为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负全部的责任。
让我们大声疾呼:救救教育,救救孩子吧!
第二篇:会议营销现状之会议营销的困扰
会议营销现状之会议营销的困扰与改变
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和巨大的利益诱惑,近年来,许多急功近利的小企业纷纷介入这一领域,过分夸大的产品功效和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直接伤害了市场的消费基础,导致会议营销模式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邀约越来越难
2、销售额越来越低
3、现场控制越来越困难
4、可信度越来越差
5、人员流动率越来越高
6、人员成本和场地成本不断上升
7、竞争越来越激烈
8、差异性越来越小
9、政策日益严谨,国家对不规范的操作打击力度逐渐增大
●展望与把握会议营销的发展趋势
黑格尔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会议营销亦同理。它在中国的特定市场环境和医药保健品行业特定发展阶段出现,虽然由于行业的急功近利和不规范操作暂时陷入困境,但笔者认为,厌倦或抛弃都无济于事,我们更应该从营销的角度深入挖掘会议营销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并寻找有效的方法积极推动其前进!
●从体验式营销的崛起看会议营销的先天优势:
当消费者的整体体验在其购买决策中逐渐占据首要位置时,体验式营销的时代彻底到来了!现时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保健品还是药品,其营销的主要基础是消费者可以明确感知到的效果,这在目前尚未完全成熟的消费者认知中尤其重要。而多数会议营销企业当下采取的正是免费体验先行,说服购买跟进的销售策略(当然,不同的企业与不同的产品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可以说这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已经占据了有利地位,只要他们能在“整体体验”(而非“体验”)上更加努力,必然成为能够有效影响消费决策的市场赢家!
●从经典的4P理论探讨会议营销的发展方向:
Product(产品)--就整个中国的市场营销状态而言,在4P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产品,医药保健品行业的情况尤其如此,由于产品本身产品力较弱,在对消费者造成直接伤害的同时,也对营销人员造成“欺骗消费者”的强大心理压力!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日益严谨,和整个行业向规范方向发展,消费群体保健意识的理性和成熟,能够识得先机的企业肯定会在产品研发上下更大的工夫以期在市场更加成熟前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医药保健品会议营销的基础必然是过得硬的产品--能够真正给消费者带来价值的产品!
Price(价格)--目前整个医药保健品行业的价格虚高,这是因为渠道成本和营销成本逐渐上升(会议营销方式的主要成本在于人员成本和场地成本),消费者对产品的成本缺乏了解即横向透明度低,在生产成本偏低的情况下,企业价格策略大多以撇脂定价为主也在情理之中;但这种价格策略导致价值与价格严重错位,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与产品的实际效果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会议营销越做越窄的原因(体现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就是销售日益困难),名不符实的价值伤害直接累及市场基础(消费者),也是当前市场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低价格是会议营销产品的价格趋势--当产品的差异化越来越难做,概念被炒烂,理论被用尽,企业间的竞争就必然集中在价格上,谁能提供给消费者物有所值的产品,消费者就会选择谁!当保健品从非必要消费变成日常必要消费时,市场机会就会更青睐于那些物美价廉的产品;
Place(渠道)--会议营销可以说没有渠道,它采用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方式进行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营销模式的必要渠道成本和渠道管理难度,所以这一特点在未来的市场中是应该保持和发展的,我们应该努力使其不仅具备降低成本优势,而侧重增加渠道话语权和打造渠道本身的赢利能力!
Promotion(促销)--点对点传播是会议营销的主要传播方式,它克服了其他传播方式的消费群解码障碍,使产品的特点和核心诉求通过销售人员最直接传递给消费者,而有效传播的前提恰恰是了解目标消费群的想法、习惯,以确定其潜在需求和现有需求,会议营销在这方面有着其他营销模式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整合传播的强大效用,它能增加产品本身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正式是目前会议营销模式难以突破的瓶颈;从单纯的点对点传播到整合传播是会议营销方式的有效突破,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消费者信息收集,使其在推广活动中产生更大的作用,而不仅是把其作为客户资源那么简单!
●从渠道的份量增加会议营销的赢利模式:
有人说,谁拥有渠道谁就能拥有未来的中国市场。从传统的消费品零售业到大型家电连锁,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市场发展的规律决定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扩大其各自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向上游和下游拓展,而零售业凭借其处于传统渠道末端--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的独特优势,在其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利润率不断下降的同时,能依靠此优势打压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商和分销商,独辟利润蹊径,其话语权的增加可见一斑!而这种发展趋势和赢利模式都是值得医药保健品会议营销积极借鉴的!
首先,会议营销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短渠道特点使其在医药保健品的产业链中与其他行业的最终零售商处于同一位置;
其次,医药保健品行业的低零售价格与高运营成本趋势决定其产品利润受到挤压,需拓展新的利润空间;
最后,市场透明度逐渐增加、竞争加剧与行业不断规范决定传统赢利手段必须进行“阳光下”的变革。
由此,我们就不难总结出医药保健品会议营销的新赢利模式,即:通过对最终消费者的掌握进行有效的系统建设和多产品准入,多元化的占领收入。
●从产品创新开始重新把握会议营销的系统建设:
营销的本质是如何透彻了解需求并满足需求,而会议营销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其可以更好的建立以消费需求为核心的营销体系,即由“卖点”向“买点”过渡,从低层面的专注于“促销”环节到从产品创新开始的系统化营销是整个会议营销模式的发展必然!为此,我们应该着重建立以下系统:
A、消费群体的信息系统:名单与消费者信息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绝大多数的会议营销企业都有一定量的客户资料作为他们开拓市场的基本工具,但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和不规范操作对市场基础的伤害,作为单纯销售工具的此类名单效果越来越差,由名单上升为消费群的信息系统建设是改变该状况的最佳手段,我们应该把消费者的需求倾向、消费周期、消费习惯及消费动机、价值取向等纳入信息系统,以此建立市场导向的营销系统基础,并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提供有利保障;B、以消费需求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或准入)系统:基于消费需求的产品研发系统能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其他企业的优秀产品准入亦能够充实产品线,在为目标消费群体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的同时增加企业的赢利能力;C、会员系统:会员系统是整个会议营销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从利益到附加价值的各个层面,这也是会议营销从单纯的会议模式向更系统化营销迈进的有效路径,建立良好的会员系统可以使邀约变得简单、现场控制变得容易、销售更有保障、口碑传播更有效果;D、服务系统:以服务带动销售一直都是会议营销的主要销售手段,但其大多把主要经历放在售前服务上,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使服务真正成为会议营销完整产品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销售的手段,才能更有利的抓住消费者,形成销售的良性循环;E、配送系统:完备的配送体系是信息和服务系统的最有力的支撑,它与后
两者构成的密闭排它性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费者的流失率,增加消费忠诚度,同时提高消费者的体验价值!
综上,目前医药保健品会议营销模式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只要企业能在提高产品力上多下工夫,把握产品的低价格趋势,打造有强大赢利能力的渠道模式,同时进行系统化的营销体系建设,建立专卖体验一体店占领渠道和资源。一定会摆脱困境,最终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成为现代营销的经典模式!
第三篇:乡镇计生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我镇育龄妇女基本情况,常住人口中共有育龄妇女6784人,具体分布情况是金托893、龙华1320、花园842、三合586、保家728、大元995、土岭484、陶公庙886,流动人口中流入育龄妇女521人。总计管理有育龄妇女7205人。09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010年出生428人,计外7人,计划生育率98%,全年共做女扎45例、上环181例、取环35例、人工流引产7例。在四项手术完成比例中,应上环479人,已上环113人,完成24%;应结扎117人,已结扎16,完成14%,居全县倒数第一。一季度应孕检人数3506,实际孕检人数1913。具体分布见附表。社会抚养费应征收584556万,已征收531946万多,完成91%,居全县第一。信息化到村率100%,居全县第一。
二。明年改革思路建议:
一狠抓四项手术的落实。四项手术一直是我镇的短腿,为我镇计生工作的带来的隐患极大,去年虽然通过各村的努力,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收效依然不明显,居全县落后位置。现在情况,显然光靠村上自身努力不够,去年许多村都花了血本,比如龙华村单独对四项手术实行了重奖,(结扎奖励1400元,上环200),所以,还必须有镇干部和各部门全力配合,并出台相关政策带动,通过强力措施才会有大成效出现。我们建议,一是对联村干部实行单项奖励,比如实行按例奖励,上环20元(全部完成366*20=7320元),结扎100元(101*100=10100元)。二是大力鼓励独生子女优惠政策,我镇现有14岁独生子女1615人(单位除外),增长情况是10年1364人,XX年1196人,今年办证331本,呈逐年增长250人左右趋势.目前除享受拆迁政策以外,只有县奖励20元保险,私人配套出10元.建议一种方案是政府奖励出其私人配套的10元保险,则经费是1615*10=16150元;二种方案是从2010年起对当年独生子女政府和村各出100元,帮助其买份分红型保险解决其就学就业,则每年需要350*100=35000元左右.(咨询几个保险公司,最优惠的是国寿鸿运少儿保险,分红型,847元每年,投保到14岁,可以在18岁高中、22岁大学、25岁就业各拿5000元,并且每年可以分红。)
二是狠抓特色工作.去年我镇以“创品牌、树特色、进十强,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狠抓以信息化为特色的”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得到了市计生委指导组的高度表扬,给予了农村“一盘棋”工作典型的赞誉,极其有望成为我镇在全市的品牌.当前,”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已经可以顺利进入资源共享全面互动阶段,我镇必须迅速结束目前这种单边被动互动的状态,主动出击,把”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实行有效延伸,提升”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效果.我们按照县文件精神,”开设人口计升短信,彩玲宣传平台,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建议开设短信平台,利用短信直接指挥到育龄妇女,既解决妇女主任工作压力,又加强了政策宣传.预计全年短信按照4次透环通知和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大约6至8次,按0.05元每条,7205*8*0.05约30000元.三是继续发扬长处工作.社会抚养费征收是我镇的一项在全市全县都具有优势的工作,除10年有过短暂回落,去年我镇又重处领头位置,这既是领导重视的结果,又是各村书记和主任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优势,必须坚持过去成功的经验.那就是继续按照去年实行的分成办法,在完成目标管理的前提下,不要镇参与征收的,村分成50%政策不变,(末位处罚的原则)。鼓励村上利用这些钱专款专用,鼓励村上加大计生工作投入与奖励.
第四篇: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2-24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尚春华
[导读]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摘要: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 调查
0 引言
统计工作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乡镇统计工作是统计调查立足之本,是统计人建功立业之基,是统计事业兴旺发达之源。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仅是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打造“科学统计、依法统计、阳光统计”,实现“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统计事业不断健康有序发展。但相对来说,基层统计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1.1 统计网络不健全,业务经费无保障 由于《统计法》只规定乡镇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员,乡镇机构改革时,不仅撤掉了原有的统计站,而且没有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统计人员不专一,有的乡镇统计工作由乡镇办公室文书、经管站干部等兼职。统计管理不归口,从分管领导来看,出现了管人的不管业务,管业务的不管人的矛盾;从统计工作归口管理看,未进行详细区分,乡镇政府一个统计往往兼搞农业、工业等多个专业。由于统计机构不健全,绝大多数乡镇财政紧张,造成了统计工作办公条件普遍较差,业务经费无保障,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办公设备简陋。由于经费无法保障,大多数乡镇一年难以召开一次,乡镇统计工作会议,对于上级会议精神和工作任务,只能分级贯彻安排,导致会议精神传达不及时、不准确。致使统计工作不能及时完成,统计数据不能准确上报。
1.2 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不专业 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归乡镇政府管理。工资由乡镇政府发放,办公费用由乡镇政府出,而且关于乡镇统计人员的管理问题,有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县级统计部门大多权力有限,无力干预乡镇政府调配统计人员,因而乡镇政府随意更换统计人员,随意安排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统计人员一年一换、一年几换,导致乡镇统计人员不稳定、素质不高、兼职过多,统计只当副业干,迟报、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
1.3 统计资料不完整。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乡镇由于统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统计员之间交接手续不完整,致使统计资料丢失、损坏,统计资料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一些乡镇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设置统计台帐,对统计资料的归档不够规范。
1.4 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县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统计工作做相应的变化,而多年来,农村统计制度一成不变,农业是一个受自然影响大的行业,因自然灾害和农民生产趋向而改种、弃种的现象时
有发生,而报表却不变。如春夏播种面积和全年播种面积调查表,上半年报的数字,下半年不得做任何改动,而实际的情况有时却有很大的出入。这既不能反映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进度,更凸现出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呆板,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5 统计数据处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 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2 解决乡镇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指出:“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切实加强和搞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2.1 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根据情况,乡镇可成立联合型综合统计机构,设置专职统计员1至2名,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任命,明确身份为乡镇行政编制,条件成熟的可以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承担乡镇农村统计工作,并负责收集乡镇各站(所)的全部统计资料及运行情况,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将月度统计报表资料和相关分析材料于次月5日前提供给乡(镇)有关领导,经乡(镇)领导审核同意后,同时报送县统计局和县直有关部门,充分保证乡镇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渠道畅通。
2.2 稳定队伍,上下联动。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指导和监督作用,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乡镇政府要重视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统计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统计人才不断创新,要使统计人员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自身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严格执行《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基层统计人员变动必须征得统计管理部门的同意,统计员必须持证上岗,统计员不得随意变动。
2.3 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制定和完善《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审核、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责任追究制度》等,用这些制度来规范乡镇统计工作,管理约束统计人员,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
2.4 加强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基层统计电算化。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要为各乡镇统计站解决办公用房、办公桌椅、资料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配备专用微机,解决统计手段落后的问题,逐步实现县、乡统计信息微机联网,推进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对统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统计报表指标复杂化,还是从报表的趋势上看,统计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所有乡镇都要配备电脑设备,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快速提高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其次是加强软件建设。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才进入统计队伍,并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2.5 强化服务,突出精品。一是加强对乡镇统计历史资料的整理开发工作,对其
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利用,把握其综合性和趋势性;二是强化统计分析的编写,乡镇统计人员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优势,撰写出有一定份量的统计分析文章,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快统计数据对乡镇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提供速度,在统计数据上报县级统计部门审核和评估通过后,要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切实体现统计数字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快捷性。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作者:郴州市统计局高湘平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731更新时间:2007-10-17
保护视力色:【字体:大 小】热★★★
统计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统计工作难度加大,困难增多,尤其是乡镇统计基础薄弱、统计队伍不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乡镇统计基础建设亟待加强。根据调查情况,现对全市乡镇统计工作现状、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建议分析如下:
一、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乡镇统计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基础,乡镇经济在全市总体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扎实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对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有序进行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乡镇统计工作现状令人堪忧。
1、乡镇统计机构设置情况
2001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市多数县(市、区)都没有设置乡镇统计职能机构,没有明确统计编制。尽管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但收效甚微。因为无编、无岗,乡镇统计工作只好并入其他办公室。有党政办加挂统计站牌子的,有经管站或企业办加挂统计站牌子的,等等。据调查,2007年6月底止,全市经过县级编制部门批准认可的乡镇统计站只有39个,占乡镇总数的15.6%。
2、乡镇统计人员配置情况
全市现有250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共配置专职或兼职综合统计员265人,其中专职118人,占44.5%。由于机构和人员编制没有落实,多数乡镇统计站普遍只配有一名兼职统计人员。这些兼职统计人员工作非常辛苦,除完成日常统计工作任务外,还要兼管乡镇其他工作,有的还要担负驻村组和联系招商引资项目的任务。若遇计划生育、综治治安、防汛抗旱等中心工作,乡镇干部更是全力以赴。因此,乡镇统计人员负担过重,统计工作时间难以保证。
3、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情况
我市对乡镇统计员实行的是双重管理方式,行政上受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统计业务上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由于统计员的人事管理权、工资在乡镇,因而乡镇可以随意抽调统计人员从事统计以外的工作,统计人员变动极为频繁。据调查,能连续
从事统计工作两年时间的很少,一年一换、一年几换的问题突出。此外,乡镇统计员的编制比较混乱,严重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市乡镇统计员中,行政编制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占59.2%;事业占编21.5%;自收自支和其他编制的占19.3%。
4、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情况
目前,乡(镇)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硬件环境比较差,多数乡镇统计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简陋、陈旧,统计手段相当落后。现乡镇统计专用微机很少,一般是与乡镇办公室、计生办、综治办等共同使用。加上乡(镇)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懂电脑操作的人不多,因而大部分乡镇仍使用计算器、算盘等原始的计算工具,进行村组和企业各种统计报表数据的汇总和计算,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极低,严重影响了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乡镇统计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统计人员不堪重负。近年来,涉及到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报表有增无减,统计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少说也有二、三十多种报表,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统计调查项目,以及周期性普查任务,使乡镇统计员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各级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乡镇统计已由单纯的农村统计发展成为涵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对乡镇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统计力量不足与经济发展的更高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矛盾越来越突出。
2、乡镇统计队伍不稳,制约统计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统计任务与日俱增,工资待遇长期偏低,导致乡镇统计人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另一方面,乡镇统计机构的特殊性无法保证统计队伍的基本稳定,乡镇统计人员一年一变甚至一年几变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给统计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带来困难,培训的频率远赶不上乡镇更换统计人员的次数,严重影响了统计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3、统计方法制度滞后,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现实统计工作中,受调查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法律规定的统计方法制度就难以落实到位。以农业生产统计为例,多年来沿用的是直上而下布置、直下而上报送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虽根据需要也开展主要产品产量的抽样调查,但统计年报数据仍以村级上报的全面统计数据为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活动分散到千家万户,对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品产量进行全面统计调查,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根本无法搞准核实。
4、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渠道有限,乡镇财政普遍偏紧,对统计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据了解,我市多数乡镇是按照“据实报账”的原则解决统计经费。经济条件稍好的乡镇,基本能保障统计的开支需要。条件较差的乡镇,连正常的开支都报不了帐。有部分乡镇的统计人员常常是自己掏钱垫付开支,到年底还揣有一大把发票无法报销,有的甚至拖上几年才报账。村级经费情况就更加糟糕,大部分统计工作都是靠行政手段压制或凭村级统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来完成,基层抵触情绪较大。
三、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建议
1、建立健全统计职能机构。要以法律形式具体明确乡镇统计机构的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效能的乡镇统计机构,并将村级统计正式纳入统计法律体系的框架之内,进行全方位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从网上了解到,吉林、北京、新疆、辽宁等省、市正在进行统计改革试点,实行统计垂直管理。这是统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对稳定统计队伍,强化统计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统计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实行统计垂直管理,首先是要解决编制问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开口子增编。由省政府协调,省统计局争取,与省人事厅、省编办等有关部门共同签发文件,全省统一增加乡镇统计人员编制,或由省里给政策,由各县(市、区)政府各自解决增加乡镇统计人员编制的问题。二是从有关部门调编。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现,乡镇原有部门的职能在弱化,如财税所在取消农业税后,财税所的编制有些过剩,人员过多。统计系统可向省编办建议,将财税所的编制切一块给统计站,这样既不增加乡镇编制,又较好地解决了统计人员的编制问题.2、改善乡镇统计工作条件。一是将乡、村两级统计经费分别列入县级财政部门的常年预算,或直接列入中央、省级预算,然后逐级拨付;二是千方百计解决好统计人员的经济待遇问题,建议发放农村基层统计人员岗位津贴,以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对统计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素质。考虑到基层的经济承受能力,任何统计培训都必须实行免费培训,以提高基层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统计培训的实效。四是改进统计工作手段,尽管实现乡镇统计配微机和联网直报,促使乡镇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3、改革农村统计方法制度。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胆破除那些陈旧落后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既符合实际,又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统计方法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农村统计的全面调查,取而代之的是以方案简单、指标较少,符合国际规则,能及时满足各级政府需要的抽样调查、专项调查和一次性调查。这既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又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4、强化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坚持依法治统,建立健全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全面推动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和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及惩处力度。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县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统计事业不断健康有序发展。但相对来说,全县的基层统计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一、我县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1、统计网络不健全。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层统计网络也就是乡镇统计机构以及统计人员的设臵和配备问题。我县目前的乡镇统计工作基本上是一种松散的、不稳定的网络结构,构成这个网络结点的统计人员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统计工作,也大都兼任着其它的乡镇工作,如分包村户、计划生育等,且都与工资挂钩,导致部分统计人员往往安不下心来,统计工作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统计队伍不稳定。由于统计工作的繁重琐碎和统计人员的清苦贫寒,尽管各乡镇都配备了统计人员,但专职的极少,而且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个别乡镇甚至一年几换。按《统计法》规定,更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统计资料不完整。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乡镇由于统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统计员之间交接手续不完整,致使统计资料丢失、损坏,统计资料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一些乡镇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设臵统计台帐,对统计资料的归档不够规范。
4、统计服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由于乡镇没有设臵综合统计机构,全县11个乡镇的统计工作是分散的,农业统计、工业统计、人口统计分别由不同的统计人员承担,也没有专职的统计人员对全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往往给乡镇党委、政府造成统计服务不到位的感觉。
5、统计制度不健全或不实用。目前的统计调查制度大都以满足本级和上级的需求为主,而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只是简单地收集和汇总各种统计报表,不能满足乡镇对其经济情况分析的需求。加上市、县一些部门常常擅自制发不符规定、未经统计部门审批的报表,且大多不能采用抽样或难于取材,加重了乡镇统计人员的负担。即使是统计部门的正规统计报表,虽然规定得很详细,也难免有一些与乡镇的实际不符,导致乡镇统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只能是简单应付,无法
真正实行。
二、对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因此,如何切实加强和搞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统计工作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统计调查单位遍布城镇乡村的每个地方,全县统计调查单位有近400个,统计范围之广,单位之多,是其他工作少见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而要真正的解决好以上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在于最基层的乡镇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和统计队伍的稳定与否。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确保统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根据我县情况,乡镇可成立联合型综合统计机构,设臵专职统计员1名,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任命,明确身份为乡镇行政编制,享受正(副)股级干部待遇。承担乡镇农村统计工作,并负责收集乡镇各站(所)的全部统计资料及运行情况,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将月度统计报表资料和相关分析材料于次月5日前提供给乡(镇)有关领导,经乡(镇)领导审核同意后,同时报送县统计局和县直有关部门,充分保证乡镇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渠道畅通。
2、稳定队伍,上下联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另一方面,适时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3、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制定和完善《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制度》、《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责任追究制度》等,用这些制度来规范乡镇统计工作,管理约束统计人员,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
4、强化服务,突出精品。一是加强对乡镇历史资料的整理开发工作,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利用,把握其综合性和趋势性;二是强化统计分析的编写,乡镇统计人员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优势,撰写出有一定份量的统计分析文章,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快统计数据对乡镇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提供速度,在统计数据上报县级统计部门审核和评估通过后,要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切实体现统计数字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快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