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解读:如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时间:2019-05-13 08:2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中全会解读:如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中全会解读:如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第一篇:六中全会解读:如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当前我国由于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相当一部分群众感到“上学难、上学贵”。为此,《决定》中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推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

第一,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和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的择校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不够,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而根源在于政府投入不足。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促进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二,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农村居民和城镇困难群众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群体。因此,《决定》明确提出,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费、杂费,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并要求把这一政策逐步向城市扩展(事实上,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在城市实施对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的政策,随着《决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这方面的进展速度将会加快)。

针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购买课本困难和农村需要寄宿的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困难的情况,《决定》提出要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农民工子女由于随父母在异地生活,普遍面临在当地学校“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决定》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三,“上学难、上学贵”问题,部分是由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费引起的。

由于目前我国只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对高中以上教育收费是政策允许的。当然,政策也明确规定,所收学费不能过高,不能超出大部分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决定》还强调,要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行为。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

体会: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前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矛盾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大发展中伴生并发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今后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的困难和问题,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就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篇: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政府重视例如

谋市政府出台新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享有与首都儿童少年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近日,有近20万流动儿童走进了公立学校或经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小学,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子女。

读罢这条消息,笔者在为谋市农民工子女终于能与本地的城里孩子平等地入学读书感到高兴之余,同时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遇到的一个社会课题。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多年,舆论长期呼吁,人大代表也出谋划策,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原因出在哪里?其实,并非教育部门将农民工子女一概拒之门外。相反,在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反复要求辖区内的中小学校,要对外地农民工子女“敞开大门”。门开了,按理农民工子女上学不成问题了。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都是由所属市、区政府财政支撑,且大多数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对学生的接纳能力没有太多的富余。外地学生进入,必然要占用学校资源,增加学校的开资。这笔资金从何而来?当前学校普遍的做法是:向外来生收取“择校费”和“赞助费”。这些费用即使是本市学生从户口地的学校迁到市区其他学校读书,都必不可少,更何况户口在外地农村的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子女要上学,“择校费”、“赞助费”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动辄成千上万,高得令农民工望而生畏。外出谋生的农民工从事的本来就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低等活”,收入低不说,还常常被拖欠,哪里交得起这个费那个费呢?而学校有自己的难处,增加了教学任务和成本,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却没有更多的作为,学校不找学

生家长收费怎么办?所以,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可以套用一句俗语来描述:学校大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而近日谋市农民工子女却为什么能够大量进入公办学校?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谋市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上动了真格,“高度重视”不仅挂在嘴边,而且落实在行动上。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难在一个“钱”字上,市政府就对症下药,对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与北京市户籍学生一视同仁,从9月新谋学年开始,全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对符合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条件的借读生免收借读费,各区县政府负责保证公办中小学办学所需正常经费,区县财政要按学校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和定额标准划拨生均经费。抓住了主要矛盾,问题迎刃而解。

可见,包括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诸多社会问题,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决策问题。只要政府真正重视,难题也就不难。

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但由于传统社会体制不完善等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存、发展状况堪忧,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与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为了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进一步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团省委在这一难题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一)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坚持低投入、低成本、低收费、高效率

希望学校在运作中坚持低成本原则:用较少的人员和较低的工资待遇,以“穷队伍带穷学生”,教师员工平均月工资不到千元;在设备添置上也以买二手旧货为准则,包括电器、音响、电脑、校车、厨具、冷柜等等;饭桌、实验台是角铁夹板简易制作。每学期除了课本是新的,很难见到其他新的设备。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学校的管理规范、人员简练、校风健康、有声有色,保持了无问题学生纪录。学校学生数量也明显增长,由 300 多人增加到 500 人。学生生源范围也由方圆不到十公里扩至二十公里以上。

(二)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失学

最主要的措施有两条:一是就学率奖惩制度。即一方面防止学生流失,对班主任老师实行学生就学巩固率下降惩罚制;另一方面鼓励发动新生就学读书,对新增学生率高的老师予

以奖励。二是随时掌握学生家庭困难情况,及时帮助家庭经济情况急转直下的学生度过难关,减免其在校食宿等费用。

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一个口号:“不让一个农民工孩子因学费而失学”,要求所有的老师对待极困家庭的孩子要积极为他们想办法解决就学困难。只要是该读书的孩子都先进来再商量解决问题,不让孩子流浪在外。老师们在保证孩子们上学的工作中恪尽职守、不畏烦琐。实际上,不少学生是老师们反复做通家长的思想后才勉强让孩子读书,不少新生是在老生引导下通过老师做工作才入学;不少学生是先入学后才零零星星缴交学费(极其困难的经过申请,予以免费);更有甚者,生活费欠到学期结束没缴的,仍然被允许继续住读。希望学校和老师们的努力,得到了农民工的广泛好评。

(三)坚持以育人为出发点,重视良好校风的建设

希望学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汇集了清一色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家庭大都极其困难,多数职业都是小生意、打零工、摆地摊、小菜贩、清洁工、拾破烂的,吃的住的质量很差。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教育管理上需要一个有别于普通私立或公立学校的更优良的管理秩序。因此,校风的建设便成为希望学校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

(四)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比翼双飞

根据学生实际,希望学校调整教育思路,把重点抓文化课调整为:文化课和素质教育并重,两条线路一起走,既追求升学率也考虑教学生做人。尤其是对因为户口不在当地没有资格参加中考而从此失去升学希望的初中部的那部分学生,倍加关怀,加紧加强对他们提前步入社会做人的教育。因此,学校在巩固文化课的同时增加人生课和文艺课等素质教育,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内容活泼健康,针砭时弊,充分表现了思想个性,气氛热烈,校风建设因此明显增强,出现了可喜的面貌。

(五)努力协调社会慈善捐助,解决学校运转和发展问题

希望学校实行低收费(380 元)和百分之五的免费制,降低了资金收入,给学校运行和发展带来了困难。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学校主要是依靠共青团组织的协调支持,通过团省委协调企业和慈善人士,为希望学校捐赠物品,或对学校的特困生做个人认捐。一年多来,团省委共联系协调了三家单位对希望学校捐赠了几万元的校服、书包、文具、书籍等,以及意向认捐 25 名特困生;并在春节时组织为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学生家庭问寒送暖。今后团省委还将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三、希望学校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更多支持

希望学校建立以来,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读书难问题做出了贡献,但是还很不够。办学以来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城里的数量远出我们的想象,其家境困难程度也令人震撼,他们量大面广,很需要社会的关照。因此,希望学校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解决这个难题。

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城市希望学校在运行中受到经费不足的困扰,社会的捐赠缺乏长效机制,难以保证城市希望学校在救助农民工子女就学读书难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这个难题。

温总理的态度

温家宝表示,“两手”措施中,一手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农村的学校建好,使优质教育资源不要都留在城市,让好的教师到农村去支教;另一方面,对进城农民工,其子女上学不因户口而受到影响,特别是义务教育。

有“80后”农民工网友提出,“孩子今年3岁,放在家里老人带,我们也想让他跟着我们,可一想到在城里孩子入园、上学都是个大难题,就犯愁。真希望政府能帮我们想想办法。”温家宝说,看到这位网友的问题让他想起20多年前在甘肃的所见所闻。温家宝说,当时他到甘肃山区一户农民家里,妈妈是一个盲人,但是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我问她有什么困难,她跟我说,我只要求一条,让我孩子能够上希望小学。”

温家宝并回忆去年在浙江考察的经历,他说,曾在一间小吃店看到一个妈妈和一个孩子在吃饭,“他们买了一份饭,孩子在吃,妈妈在看”。温家宝询问这位母亲的生活情况,不料她突然哭了起来。“她说在城里打工,丈夫刚刚因癌症去世,现在就这一个孩子,希望他能够在身边上学。”

温家宝说,大批农民工进城以后,他们在生活上存在许多困难,诸如像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入学问题,但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孩子上学。

他表示,目前中国确实存在这样一个矛盾,“现在进城的农民工多达2.4亿,如果这些农民工都把孩子带出来,那么城市的学校负担就很重。如果他们不把孩子带出来,那么在农村就存在着一老一小的问题,孩子得不到父母直接的关爱。这是我们中国存在的一个独特问题。”

温家宝表示,要解决这个独特问题,政府必须采取“两手”措施。他并相信提出问题的农民工网友不管将孩子留在家里还是带在身边,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现实的残酷

难以“确定”的农民工身份

离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在谋市丁香花园三期建筑工地上工作的张师傅也越来越焦虑:如果8月25日之前还找不到学校上学,他将不得不把6岁的女儿送回乡下读书。那不仅意味着他希望女儿能够上一所好学校的愿望落空,也意味着他的妻子要同时回到乡下陪女儿读书。

“报纸上说进城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入学,还能享受同城待遇,为啥我的孩子却上不了学?”在找了多所学校,并且屡屡碰壁后,张师傅一脸无奈。由于他无法提供一份经教育部门认可的务工证明和暂住证,他的女儿将很难留在城里上学。

张师傅是河南信阳县人,老家的教育资源落后,“家门口的小学只有三个年级,学生要想继续上就得去离家较远的另一所学校”。他告诉记者,“家里只有奶奶一人,把女儿留在家里,不放心,时刻牵挂,不利于孩子成长。”

安徽省教育厅于去年4月16日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为“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而积极推进就学零障碍。

谋市教育局在当年不仅确定了115所定点接受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中小学,并且在转发安徽省教育厅文件的同时,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设置了一些具体的条件,要求进城务工农民在申请子女入学前须提供经商或务工证明、暂住证、户口簿或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今年,谋市更是在坚持这一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将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扩展到134所。“让进城农民工提供这样一些证件,其实是对他们身份的一种基本确定。和之前相比,在合肥务工的外地农民工子女随迁入学,有两个很好的优惠政策,一是基本„零障碍‟,一是„同城待遇‟。”谋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此政策是要保证“两个百分百”,即“符合条件的百分百安排在公办,百分百享受同城待遇。”

不过,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即便是设置了这样一个“确定基本身份”的简单条件,很多进城务工人员仍然由于不符合这个基本条件而无法让其子女进城上学,其中,由于无法提供劳动合同而被学校拒之门外的更是非常之多。

孩子想上学屡屡碰壁

从7月份开始,张师傅就先后到其工地附近的华府俊苑小学、六十七中小学部等数所定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打听报名的事。

7月1日,谋市很多小学均开始接受新生报名。当天,张师傅带着女儿来到附近的一所农民工定点学校。在报名处,张师傅向工作人员咨询报名的事。当他表示自己是外来务工人员时,工作人员立刻表示“不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张师傅问其有没有办法接收,工作人员只回复他“不收”,便不作任何其他解释。

经过和周围的人打听后,张师傅才明白,原来当天学校只接收学区内的城市居民的孩子,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若想上学,则需要等到学区内学生报名结束之后才能开始。

8月初,张师傅又带着女儿来到另一所小学。学校报名处的工作人员告诉张师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若想入学,家长须提供身份证、孩子出生证、暂居证(一年以上)、疫苗卡、学前班证和务工证明。

工作人员告诉张师傅,学校预计招收80名农民工子女的名额已经收满了,不过,只要张师傅能够提供这些材料的话,仍然有可能入学,并且工作人员让张师傅留下了联系方式。学校并没有完全拒绝,这让张师傅看到了希望。然而,张师傅心中仍然犯疑的是,自己并不能提供务工证明和暂住证,学校会同意接收吗?

张师傅在工地上是一个“小包工头”,也就是工程总承包下一个小项目的承包人。“像我这样的人,和谁签订劳动合同呢?”据张师傅介绍,不仅他没有劳动合同,就是他“手下”跟着他干活的20多名农民工也都没有劳动合同。

果不其然,十多天过去了,张师傅仍然没有接到学校的电话。

无奈之下,张师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一所非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在这所学校的报

名处,张师傅没看到工作人员,于是来到门卫处询问。一名妇女拿出一张表让张师傅填。“表上有一项是要求家长明确表示自己自愿交借读费的,不是学校强制的内容。”张师傅告诉记者,当他得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交9000元借读费,并且要一次性交齐,其中不包括学杂费时,便询问借读费能不能上一年交一年。“哪知道,那名妇女立马把表收起来,说必须一下交9000块,一两年划不来,还是别报了。”

“那么高的借读费,我们哪里能交得起。实在不行,只能回家读书了。”8月17日,张师傅告诉记者,他已经做好了送女儿回家上学的准备。

教育部门暂无力改变现状

据谋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安徽省在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通知中,仿照全国其他省份的做法,允许各地根据各自情况设置一些基本条件。“这种设置既是确定农民工身份的需要,也是在现有城市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做出的一种限制。”

我的观点

要想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以及各类爱心组织一起努力才能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农民工孩子因学费而失学。只要综合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有利条件,肯定会实现没有任何一个农民工子女因为学费无法上学而无法接受教育的目标。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圆满的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第三篇: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院系:财政金融学院

班级:税务1002班

姓名:苏杉杉

学号:2010030673 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提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的背景下,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并逐渐形成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许多农民工不再孤身漂泊,而选择拖家带口迁移,但由于农民工父母本身就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由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农民工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及其中还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现象进行归集整合并结合有关社会制进行原因分析,并努力寻求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及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上学难 教育公平现状 原因 解决策略

一、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现状分析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 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解决。

(一)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状况

农民工子女就学主要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三种就学渠道,当然也有部分农民工子女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其中,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就读于该类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占75.6%,而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再者,民办学校也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实力雄厚,吸引了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工子女就学;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收费相对较低、入学手续简化等优势也成为农民工子女人学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有部分农民工子女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过早的进入社会,承担起家庭的部分压力。

(二)农民工子女学上学学费高

尽管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生经济条件比城市人口要低很多,他们的孩子就读于城市公立学校由于户籍的限制,比城市孩子仍要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这些高昂的费用使得许多农民工家庭无法承担;同样,现在由于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多依赖于个人投资造成资金不足,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也使得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费让暂居于城市的农民工家庭在经济上难以喘息,甚至已有不少农民工子女被拒之门外。

(三)用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教育质量常常难以保障

第一,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硬件设施不足与落后

1.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导致大量农民工子女学校产生。而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使得其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很难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这就导致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但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

2.从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安排组织来看,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都存在组织不善而导致教学质量与教学公平难以实现的问题。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农民工子女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以上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与此同时,由于学校规模问题,在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也往往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就规模而言,农民工子弟学校规模大小不等,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在公立学校中,有些教育领导者出于本位思想,更偏向于给正常进入学校的孩子配备强一些的师资力量,而对一些单独编班的农民工子弟班给于少一些的关注,并配备不太强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容易对农民工子女存在歧视心里,忽略对其的教育与关注。在农民工子女学校中,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素质教育在农民工子女身上更容易被忽视。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由于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本身受教育程度与素质的差别,在素质教育方面,处于生存和就业双重压力下的农民工子女孩子更容易只重教育形式,不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若老师不给予更高的重视,他们将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更大的欠缺。

(四)城乡教育间的投入的差距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还不成熟,还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比如在义务教育投资上,国家的教育经费严重地偏向于城市义务教育,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人均经费4015元,而农村只有900元,2009年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农村为91%,城市为100%。可见,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由于在现行体制中存在着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障碍,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出生区域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在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等方面,城乡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

二、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原因分析

形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原因复杂,总体上说,是由于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口流动量大量上升与固有的户籍制度及将与制度之间形成矛盾,我国现在在教育上投入不足引起的教育资源紧张及相关政策在执行不利等原因造成的。

(一)公立学校容纳量有限,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发展缓慢,教育资源的提供跟不上农民工子女对于教育的需求。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所以当大量农民工子女随其进城务工父母进城后,面对教育需求突然胀大的状况,城市公立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这就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出现和私人投资的农民子弟学校的出现。而应需产生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由于办学水平达不到标准,一时得不到政府的承认与有效的引导管理,也处在发展缓慢状态。这两发面的原因就导致教育资源的提供跟不上农民工子女对于教育的需求,农民工子女接收不到合理并且公平的教育。

(二)现行义务教育法与人口流动迅速之间的矛盾。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户籍就成了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而城市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这样一方面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情况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入地,流入地政府既无义务也不可能投入大笔教育经费完全承担众多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责任。这种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处于一种“无责任”的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支持和资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积极性。

(三)相关政策执行不力。

虽然各地都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是实际执行中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这类学校几乎处于自发办学状态,比较混乱。各地相应的财政拨款也往往被挪用为当地公办学校的发展。也有部分地区不但不对这些学校进行财政补贴,改善教学环境,反而以地区、部门利益为重,动辄以办学规模太小、条件太差等不合规 范为理由将学校关闭,不给予其合法的办学地位,全然不顾流离失所的学生。

三、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解决策略

如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有关于教育公平的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它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稳定、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能仅仅归结于城乡二元模式的长期存在、义务教育体制的缺陷等原因,而从“政府行政作为”层面入手,应是目前最现实最有效的考虑。政府应采取充分利用公立学校资源、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增强户籍与义务教育体制的相互适应性、解决法规与政策实施之间存在的矛盾等相应措施尽快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地实现。

(一)从措施的采取层面看

第一,充分利用公立学校资源,扩大公立学校的教育容纳量。

在公办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班级,以便扩大公立学校的教育容纳量,满足庞大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需求。另外,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分散的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并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办学校的富余教师流动到民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任教。

第二,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内有存在的必然性。根据当前情况应当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给予其合法身份和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因势利导,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学校与其联手办学。从而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间的壁垒,为早日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教育行政部自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常规管理,这不仅包括对办学者办学行为的管理,还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籍、学习质量等的管理,是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它们的督导评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农民工子弟学校特点的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并把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使他们由地下转为地上,由无证转为有证,由无序转为有序。要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拓宽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来源渠道,利用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儿童教育权的平等。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之所以把子女带到城市,就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城市的较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求国家应把教育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机会,缩小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

(二)从体制建设层面看

增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的相互适应性。

关于迁移人口的教育如何安排处理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在法国16岁以下的适龄儿童,无论国籍是否为法国,都能够享受跟当地孩子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权利,不管这些儿童有没有合法的身份。法国人的观念是,对社会来讲,这些外来人口既然来了以后更有可能在这里,教育是最好的融入渠道,同时现在让他们受教育也避免了未来可能产生的失业,犯罪问题。美国实施的是教育凭证制度,用来鼓励学校之间的竞争,即由户口所在地的教育管理机构给学生发放就学凭证,学生可以用它在异地学校上学,学校则拿收到的教育凭证向政府兑换教育拨款。这就对移民子女给予了一视同仁的教育机会,坚持了公平性原则,同时也避免了未来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按照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城市的公共福利,其中也包括利用城市的教育设施的权利。因此,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子女就学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改变单纯把外来人口儿童入学问题看成包袱的思想,树立人口流动观,并采取一定措施,将观念落实于实务,真正实现公平原则:

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登记卡应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家长都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

另一方面要将人口流动观与合法纳税人以的福利结合起来建立财政流动观,对于地方间财政划拨制度做出一些适应于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的变更,要将农民工子女教育本应享有的社会福利随其流动划入相应管辖部门并作为其在迁入地区受教育应享有的福利享用。同时也可

在教育经费中专门分类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专项拨款,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改善其办学条件与质量。

(三)从政策执行层面看

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在制定了相关政策执行之后,执行是很关键点的一步。

第一,我们应先在全社会建立人口流动观与之相关的财政流动观。首先应在政府官员中建立这种观点,认识到人口的流动需要财政的流动及时配合才能保证每个为社会贡献的公民享有应享有的福利。其次,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这种观念,以增强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

第二,加大执行力度,建立相应的赏罚制度。在执行相关政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本,对于相应执行部门建立一定的赏罚制度,把执行成果计入部门绩效测评标准。

第三,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通力合作。

一方面,要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要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且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门做好本地区流进、流出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人事、劳动部门应禁止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劳动的组织或个人使用童工,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等。

四、总结

总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处理和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从“政府行政作为”层面入手,应是目前最现实最有效的考虑,各级政府必须群策群力,深化改革,真正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

第四篇:孩子上学问题

上学问题

看样子你是在济南市打工,凭打工单位合同,到当地劳动局盖章,然后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盖章,可以在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这个学段免缴借读费,这是国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规定,你可看一下有关文件。

1)办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证明》。每年四月中下旬,市政府都要对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制定文件,请你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2)到暂住地派出所办理《都市居住证》。按《都市居住证持有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精神,《都市居住证》持有人子女入学享有市民子女同等待遇。

办理好上述手续之一,你家学龄儿童就可就学。

2)外地户口的在济南上学需要的手续:父母身份证、暂住证、户口簿、缴纳养老保险

证明、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查验合格证明、出生证、学前教育证、济南学区的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劳动合同、原籍教育局开具的“外出接受义务教育证明”。所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其中暂住证、养老保险、劳动合同需要一年以上的。预防接种查验合格证明需要在济南所上小学分管的社区办理。

如果是自己做生意的就不需要劳动合同了,拿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单证明也是一年以上的。

3)你可以先落一个集体户口

然后把户口签到你现在房子上,孩子投靠你就可以了

详细落集体户口可以咨询求求,四六七零五一三四

4)如果在济南有住房(有房产证),那么看你的小区在哪个学区,到学区学校问问,一

般的是不要借读费的,和在户口所在地上学一样。

不过,如果所在小学时非常好的小学,他的要求就比较多了,比如在本小区居住多长时间,有没有本地户口等等,其实他们本身是不允许收费的,但是来上学的人太多,师资和校舍都无法达到,所以就问你要借读费,你所不能满足的条件只是一个措辞而已,这种情况并不是针对外地户口的,对本地户口也一样。

现在济南市区内许多小学都招不满,看看你们所在的学区小学属于哪种情况,经常有2个小学可以选择。

牛万里

2013年6月26日

第五篇: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问题多待解决

民生观察: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问题多待解决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4日 09:41 来源:兰州晨报甘肃新闻网兰州9月4日电 据兰州晨报报道: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兰州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人数已达10.41万人(含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占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总数的20.7%,相较于北京等地,兰州市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基本上可以做到有学上,但仍存在一些流动人口子女因为年龄偏大、参加入学测试等原因未能正常入学的现象,这些隐性障碍亟须教育行政部门正视。

年龄问题

马丽丽和其他6个孩子安静地坐在阅览室椭圆形的桌子前看书,与阅览室一墙之隔是两间教室,几十个孩子正在上课。这里的课堂不再属于马丽丽,因为她6月份已经从这里“毕业”了,但是她未能和其他“毕业”的同学一起顺利进入七里河区所属的公办小学,因为她今年12岁了,这个年纪在城市差不多已上七年级了,而马丽丽才准备上小学二年级,但是她却被一所小学拒绝了。

马丽丽目前就读的是一所民间“爱心教学点”,位于七里河区上西园一栋老楼的二楼,有80名学生在这里读书,学生们的年龄大多为5-10岁,主要接受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的课程教育。这里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来自农村,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兰州读书。这里的老师说:“孩子们都没有上幼儿园,他们的父母收入微薄,只好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等到了入学的年龄再送去读小学。”这家由民间资金支持的教学点,主要接受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免费帮助他们补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课程,教会孩子们说普通话,这样孩子们将来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当中。

爱心教学点的陈老师说,今年秋季开学时,该教学点有100余名孩子进入七里河区公办小学读书,为此他们从六七月份就开始同七里河区教育局以及周边小学的校长们进行沟通。但遗憾的是,马丽丽和其他6名同学因各自的原因未能如愿,除了马丽丽的年龄偏大,其他孩子基本上都是没有办妥户籍等相关手续的。据了解,兰州市教育局向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在兰州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凭输出地政府开

具的证明、输出地公安部门签发的暂住证并居住一年时间的房产证或租房证明,经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查验过《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4个证明,在县区教育部门办理子女就学手续,再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招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的公办中小学入学。

甘肃省政协委员徐杰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她2011年提交的一份提案说:“根据我们的调查,兰州市各区教育局在小学招生工作通知中均规定:凡本区居住的年满6周岁(当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均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家长或监护人陪同下,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时间,持相关材料到居住地片区内学校办理入学登记手续。但我们在调查中注意到,仍然存在一些适龄农民工子女未能正常入学的现象。这些适龄儿童一般年龄偏大,学校不愿意接纳。其次,大龄插班生入学比较困难,特别是从农村转入的学生,一般转入的学生都要参加测验考试,依据成绩决定其是否该升入下一年级学习。再次,外地小学毕业到兰州上初中比较困难,需要择校费,并且费用昂贵。我们建议兰州市教育局尽最大限度给超龄生、插班、转学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提供方便。”

马丽丽姐妹5个,她排行老四,大姐已经出嫁,其余的姐妹辍学的时候只念到小学毕业,但是现在马丽丽似乎连上小学的机会都没有了。马丽丽不敢奢望母亲花钱或者通过关系联系到一所小学,她的母亲确实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在马丽丽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过世了,现在母亲带着孩子们租住在兰州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马丽丽很渴望回到公立小学读书,教学点的老师说她是个聪明而且懂事的孩子。现在每周二、周四都有一些大学生志愿者来这里给孩子们义务上课,马丽丽希望她可以加把劲努力学习,等明年插班读高年级。

名额问题

为了女儿上初中,老李最近几个月被折腾得筋疲力尽,最没希望的时候,他打算干脆让女儿在铁路五中读书,“大不了天天接送。”老李是天水人,在兰州西站附近一家商场租了铺面卖服装,商场冷清,主要收入就靠晚上摆夜市,但几年来生意一直不景气。今年夏天,老李决定开家饭馆,地点选在安宁区,他觉得安宁大学生多,生意应该不错。老李后来说:“当时就没考虑到女儿上学的问题。”

老李的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西站附近的小学上学,当时刚从农村来到城市,也是托了不少朋友才上的学,每个学期缴纳借读费200元,直到女儿上三年级,兰州市取消了借读费。老李回忆说:“那个时候自己觉得孩子终于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了。”转眼孩子小学毕业要上初中了,按照片区划分的原则,女儿分到了铁路五中,但老李在西站的服装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老李决定转行。

这一转行,意味着女儿也要跟着转学。老李打听了几所中学,每个中学的答复都是名额已经满了。老李最终联系到了一所学校,但学校要做测试,如果测试成绩不达标,女儿上初中之事估计还要继续等待。这其实也是老李最担心的问题,因为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是很好。

“我的孩子究竟该到哪儿上学?”几乎每一个像老李一样的外地务工人员都问过这样的问题。在北面滩社区开饭馆的王振峰说,1999年他刚来兰州时在安宁开了一家餐馆,这一年,他的大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王振峰带着女儿去了附近的几所小学,均被拒绝。王振峰说:“没有‘四证’,外地人就甭想在兰州上学。”王振峰所说的“四证”指暂住证、计划生育证、房屋出租证和劳务输出证。

魏长英9年前从兰州一独立学院毕业后,就留在兰州。这几年,他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租住在畅家巷已经两年,也办理了居住证。今年5月,他开始为孩子联系入学问题,结果在居住地附近的几所学校都吃了闭门羹。“我们学校必须优先解决辖区内本地户口孩子入学,外地户口要等最后才能够决定到底收几个。”几所学校无一例外如此答复。

“政府说像我这样的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都可以解决,为啥我连‘庙门’都找不见呢?”指着从网上下载的相关规定,魏长英满脸愁容。

“我们学校辖区地域很大,本来已经超负荷运转,根本没有能力解决。”一所小学的老师道出了隐情,但是他强调,“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教育部门有规定,往年都是统一调配,孩子肯定会有学上的。”

在进城务工人员居住集中的地区,兰州市教育局指定了39所中学和110所小学招收流动人口子女,统一纳入招生范围,在升学录取条件、入队、入团、评优、奖励上皆一视同仁,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困难救助上也一视同仁。此外,还按照“以流入地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原则,将

流动人口子女统一纳入学校招生范围。在招生过程中,小学按照学校服务半径范围招生入学,初中按照“免试入学、相对就近、整校划拨、兼顾户口”的原则由市区指定学校统一调配;并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市区财政按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公办学校在财政预算内足额拨付公用经费,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与城市学生同等对待,免除借读费和学杂费。据了解,2011年兰州市共争取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以奖代补资金2600多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魏长英被“名额问题”婉拒,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硕豪直言,政府应该设立举报热线,对拒绝接受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但李硕豪更多地强调校长们要以教育家的姿态来办学,而不是以应试教育的姿态带着选择优秀生源的想法去招生。

“腾龙换鸟”

每一所学校都表示按照政策要求,只要外来务工人员备齐“四证”,学校应该会接纳这些学生,同时都强调无力接纳更多外地孩子入学。黄河北一所中学的教学中层管理人员承认,他们学校确实接收了一些流动人口子女读书,但他也不愿意直面媒体。这位教学主管老师直言:“如果把我们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的消息公布出去,校门都会被踏破的。”

兰州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强调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复杂性,称每年有近3000人的增长规模,而兰州市的学校数量就那么多,大班额现象已经在不少学校出现了。“许多学校只能在巴掌大的地方上腾挪,同时衍生出不少新问题,生源扎堆,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市区中心人口相对集中地段的学校比较吃紧。”

有教育界人士提出一个大胆的思路:把主城区的职业技术类学校迁址到新区,腾出地方来建设普通中小学,用“腾龙换鸟”的方式解决办学用地紧张的问题。

“在统一取消借读费的政策后,大家都希望孩子到省会城市就学。”兰州大学哲学和社会学院副院长张咏梅说,“表面上看是流动人口入学难的问题,背后其实是考量教育资源均衡的问题。”

张咏梅认为,基础教育原本是一项国家投入、全民共享的公共事业。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对国民义务教育的费用不是国家负担而是地方政府负担,基础教育不能做到全部免费或国家“买单”而导致的“公共资源地方化”,使得一项全民性和开放性的事业被地方控制和封闭,使得地方政府在解决一项全民性问题时感到无能为力,使得城市人对农村人的拒绝可以有理有据地发生,因此流动儿童在城市的就学艰辛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

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问题上,张咏梅提出建议,一是对本地区现有政策的改进;二是利用好现有国家政策。首先,现在包括兰州市在内的很多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入学时仍然需要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实际上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制约性政策,同时也是表征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差别的政策,因此政府应取消这一限制或制定一个合理的审核手续,真正做到“全面放开”。全面放开的可能性在于,城市生育水平的稳定和持续下降已经开始迎来了一个适龄儿童供给总量下降,即小学生生源规模压缩或减少的时期,就学压力总体趋缓;其次,兰州经济发展的容量等多种市场因素和社会因素会在客观上调节这个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总量,因此大可不必有放开后失控的担心;最后,自国家开始逐步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地方财政支出负担逐渐减轻,这为我们进一步改善教育环境,包括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应该体现在现实的政策行动上

下载六中全会解读:如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中全会解读:如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问题研究与解决

    一年级数学教学问题研究与解决 惠安后洋小学 黄丽龙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交流中,口头语言表达显然比更书面语言快捷,而“能说会道”不仅是口语训练,更是思维训练结......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提要]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流动儿童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让所有的流动儿童都能在共同的......

    农村子女上学问题

    关于农村子女上学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当我们成为大学生的那刻起,我们的学习生活等就脱离了个人,而融入到这个社会。我们不在像高中那样仅仅徘徊于宿舍与教室之间,不在只考虑成绩,我......

    赴美生子回国后宝宝的户口上学问题怎么解决

    赴美生子归国后宝宝的户口上学问题怎么解决?很多赴美生子的妈妈都关心,千里迢迢的去美国生下美国宝宝后,回到中国后,宝宝的户口问题怎么解决?杭州富港咨询根据多年来的赴美生子经......

    怎么解决拆迁难这一问题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怎么解决拆迁难这一问题 一、当前征地拆迁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担心以后没......

    如何解决作文难的问题

    教师如何解决学生起步作文的难题广西来宾市象州中心校刘巧萍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应着......

    如何解决小学生作文难问题

    如何解决小学生作文难问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传统的作文总在低效的环境中徘徊,小学生学习母语,不但没有能很好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反而害怕......

    关于我区城区中小学上学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区中小学上学难问题的调查报告加强基础教育工作,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解决中小学上学难问题,是区委、区政府近年来一直高度关注的课题。近日,我们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