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区中小学上学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加强基础教育工作,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解决中小学上学难问题,是区委、区政府近年来一直高度关注的课题。近日,我们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形式对我区中小学上学难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城区现有普通中小学校54所,在校学生72803人,其中区属中学12所,在校学生
46555
人;区属小学19所,在校学生23564
人;民办中学10所,在校学生
42214
人;民办小学2所,在校学生
1563
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为了解决城区上学难问题,尽力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城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教育质量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学条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学校办学规模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数量不足。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我区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区人口迅速增加,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每增加一万人或新建一个小区就要增加一所学校。而我区城区新建学校的步伐远不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据统计,我区城区的9所公办小学实际承担着15所小学的办学任务,12所公办中学实际承担着16
所中学的办学任务。因此,上学难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班额设置过大。
班额设置过大是我区城区每个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教育部班额设置的规定为: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目前,我区城区班额最大的达到70人,最小的也不少于65
人。
(三)安全隐患非常突出。
学生的大量增加,不仅给正常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困难,而且潜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是生活上出现了上厕所难,大部分学校学生上厕所要排队,二是出行中出现了通行难。有的学校为了防止下楼时出现拥挤,减轻楼梯的压力,安排不同楼层的班级分时段下课和放学。三是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交流难。班额大,教室内通道窄,老师无法到学生中去,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十分困难。四是设施上出现了承载难。尤其是教学楼,大大超出了设计承受力,按建筑设计一座教室最大承载五十六名学生,而目前大部分教室都坐八、九十名学生。超过了建筑设计使用极限。(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城区教师严重短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有时作业都不能按时批发,引起家长、学生的不满,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按照教师与学生中学1:13.5,小学1:19的比例计算,要解决目前的问题,我区城区至少还需要中学教师100多名,小学教师120多名。三、原因分析
(一)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
学校数量不足是造成我区城区上学难最根本的原因。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增加一万人或建一个小区就应增加一所学校,而我区城区学校的增加远不能按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速度的比例增加。(二)城区人口迅猛增长。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区人口急剧增加,给城区中小学办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上学难的问题日益彰现。一是学校服务区内的空挂户增多,以某小学为例,2019年摸底时学龄儿童不足160名,可报名时人数却猛增到约220名;二是农村及区外学生的大量流入,据统计,全区所有学校共有学生72803人,流动人口子女36055人,占到学生总数的49.5%。(三)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各学校内部的发展,我区城区内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也得到了普遍的加强。在此情况下,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为追逐一流学校而纷纷送子女进城求学,他们认为“只有上一流的初中,才能进一流的高中,进而才能进入一流的大学”。在这种理论之下,进城求学现象从起初只出现于高中阶段,现已逐步扩大至初中、小学,参与者也从过去的少数人扩大至多数。逐渐形成了乡村学生向城市集中,城区学生向重点学校集中的格局。(四)学校追求经济利益。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学校在招收学生时,主观上把关不严也是形成上学难的一个原因。近几年,随着择校热的愈演愈烈,许多家长为了孩子有一个好前程,不惜财力选择师资优、设备佳、条件好的学校,而被选择的学校也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放弃原则、违反政策规定大幅度扩招,导致学校出现大班额,引发了种种问题。四、建议及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我区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上学难”已经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区城区人口将突破70万,城区中小学生不断增加,上学难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区委、区政府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实把解决城区上学难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确保教育有序健康发展,使教育与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合理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把解决上学难问题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点。
抓学校的布点规划和建设是解决城区上学难和班额大的根本之策,规划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城区中小学布点进行科学的规划,预留出学校建设的空间,力争用几年的时间分步实施,提升和完善我区城区的教育功能。当前,区委、区政府应就缓解城区上学难问题制订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新建学校在规划时既要考虑布点合理又要考虑方便群众就近上学;对老学校的改造,要根据承载能力确定招生规模。(三)采取得力措施,加大经费投入。
一是按照政策规定全面落实教育经费的经常性投入。区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进一步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同期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二是区政府应当根据学校建设规划,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保证学校建设规划顺利实施,使拟建的学校如期开工建设。三是区政府应对学校建设用地实行无偿划拨,各部门在学校建设的收费上应实行减免。(四)加强队伍建设,合理配置资源。
要根据城区学校布点增加的情况,合理核定教师编制,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当前,要新补充一批高中教师和中、小学紧缺学科的教师。要逐步改变现有优秀教师相对集中的状况,使各学校共同发展,逐步化解少数学校学生爆满的矛盾。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五)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
认真贯彻《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民办教育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目前,民办教育是我区城区教育的一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力量。民办教育的发展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增强了教育领域的竞争活力,弥补了政府投入不足的缺口,在缓解城区中小学班额过大、解决城区上学难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区委、区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应允许民办学校有一定的盈余滚动发展。要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作为相互协调的整体,落实对民办教育的师资调配、教师待遇、经费补贴等政策更进一步发挥民办教育在缓解上学难、班额大问题上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