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北京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重点——京师经纬教育
2014年北京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重点——京师经纬教育
京师经纬教师证培训网鼓励在校大学生,毕业后可投入到国家的教育事业当中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待遇都达到国家公务员的水平,同时还能够避免社会强大的就业压力,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学》简单识记题
1、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因此,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里化”口号的教育家。
3、卢梭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提出了艺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
5、我国并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4、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
6、《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他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方法是活动教学。
7、学校最早出现于中国。
8、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的是孟子,“教育”的基本解释是对人的引导活动。
9、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开端的,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首倡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10、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学制。
11、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作者是克鲁普斯卡娅。
1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1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孟禄。
14、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赞科夫。
15、古代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青一代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
16、古代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青一代进行军事体育教育。
17、1995年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18、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率先提出综合课程主张的是怀特海。20、未成年公民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
2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孟禄。
21、童年期:
6、7岁至11、12岁;少年期:
11、12岁至14、15岁。
22、教师职业专业化始于1890年。
23、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24、隐性课程一词最早是由杰克逊在1966年提出的。
2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26、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利托尔洛和沛·西能。
27、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教育漫话》,并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京师经纬教师证培训网在长年开设北京教师资格认定试讲培训课程,该课程将系统讲解面试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答题思路,使考生用最短时间、最有效方法快速掌握面试技巧,顺利通关。欢迎广大考生过来咨询报名。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进一步了解,可致电我们:
010-56185133、010-56185131、010-56185130
第二篇:“四招”轻取教师资格证考试 京师经纬教育
“四招”轻取教师资格证考试 京师经纬教育
还在为考取教师资格证发愁吗?不用怕,下面跟着我们京师经纬教育张老师学点经验,教你四招拿下教师资格证
(一)缓解心理压力是当务之急,距离考试的时间越近,考生越容易产生慌乱的心理,这时的考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和复习时间,尽量放松自己的情绪,客观的对待考试,不要过多的思考考试所带来的后果。同时,正确的评价自己,树立考试信心,有些应考者不是知识准备不足,而是未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实际水平,考试自信心不足,从而不知不觉地增加了考试焦虑情绪,最后导致考试失败。因此,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现有知识能够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并能在考试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二)其次,复习需要体系化。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复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因此,在复习时,将需要复习的知识点体系化,通过串联记忆和联想记忆,有效记忆知识点。
(三)再次,学会必要的应试技能。在充分做好应试知识准备的基础上,学会必要的应试技能,无疑会降低考试焦虑水平,先要做到对考试心中有数,考前应对考试题型、解题思路、答题要点、评分标准等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平静,在发试卷的前几分钟,可以闭目做几次深呼吸,迅速将情绪调整到放松状态,排除一切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上,试卷发下之后,先不要急于动笔答题,应将试卷大体看一遍,以了解题量、各题难度等,从而分清轻重缓急与答题时间。
(四)最后,只有始终保持一颗从容的心,并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时调整学习方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教师资格考试中脱颖而出。
做好这些,相信自己,放下心里包袱,一定没问题,在此京师经纬教育预祝广大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篇: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报考容易吗?京师经纬教育
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报考容易吗?京师经纬教育
随着教师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有的人想要那两个假期,有的人想要那个社会地位,有的人想桃李满天下,不管你想要什么,你都要先拿下这个教师资格证,要想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京师经纬教育培训机构是不二选择,不要再犹豫了,加入我们吧,下面有京师经纬教育机构的老师来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一)户籍或人事关系须在河北。
(二)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中等幼儿教育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三)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五)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在学校所在地报考。京师经纬教师证培训网在长年开设北京教师资格认定试讲培训课程,该课程将系统讲解面试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答题思路,使考生用最短时间、最有效方法快速掌握面试技巧,顺利通关。欢迎广大考生过来咨询报名。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进一步了解,可网上搜索京师经纬教育。
第四篇:2012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整理
简答:
6.1、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答:⑴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⑵道德言行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⑶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6.2、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答:⑴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自我中心阶段是一种无道德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因为他们尚不能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
⑵权威阶段(6-8岁)
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收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⑶可逆性阶段(8-10岁)
可逆性阶段是自律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一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
⑷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6.3、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答: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⑴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⑵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近。认同实质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⑶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善的价值体系。
6.4、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答: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6.5、简述群体约定的步骤。
答: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⑴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⑵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令人满意;⑶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⑷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⑸是全体同学一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同学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⑹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⑺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6.6、简述价值辨析的过程。
答: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⑴选择阶段 ①自由选择。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你是从什么时候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的?②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让学生思考:在你产生这一想法之前,你经常考虑什么事情?③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让学生思考:每一种可供选择途径的后果将会怎样?
⑵赞赏阶段 ①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让学生考虑: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②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回答: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
⑶行动 ①按自己的选择行事。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知道你赞成什么了,现在你能为它做些什么呢?需要我帮忙吗?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教师温学生:你知道这一途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吗? 7.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⑴问题的特征;⑵已有的知识经验;⑶定势与功能固着
7.2、简述创造性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德能力或特性。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 ⑴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
猴,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流畅性越高;
⑵变通性。及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不同类型的答案越多,变通性越高;
⑶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独创性越高。
7.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⑴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⑵智力。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⑶个性。一般而言,个性与创造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综合有关研究,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和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8.1、学习动机的种类有哪些?
答: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升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
8.2、简述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的作用。答:⑴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倾向于富有挑战性;⑵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行为;⑶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敢于面对困难,坚信只要不懈努力,困难总会克服;⑷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高效地获得新行为,并自如的表现习得的行为;⑸影响活动时的情绪。信心十足,情绪饱满。
8.3、简述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答:⑴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一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⑵替代经验。个体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对他人的观察,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一样或不如自己的人成功,自己的效能感就会提高;⑶言语暗示。他人的演员是能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暗示效果是不巩固的;⑷情绪唤醒。班杜拉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情绪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8.4、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答:阿特金森认为: Ts=Ms*Ps*Is;Is=1-Ps
Ts:趋向成功的倾向;Ms:稳定的趋向成功的倾向;Ps:个体对认知目标的成功期望;Is:成功诱因值。
8.5、影响学习需要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答:⑴学习需要的形成因素 a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的要求、态度的志向;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b学生的个性特点。⑵学习需要的培养 a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要求。b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c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d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1、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答:⑴前习俗水平a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b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⑵习俗水平a 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 b 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
⑶后习俗水平a 墨守成规和契约 b 良心或原则 6.2、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答:⑴有效地说服。⑵树立良好的榜样 ⑶利用群体约定 ⑷价值辨析 ⑸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7.1、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答:⑴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质量和数量。a.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记忆越牢固、越准确,提取得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b.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只有深刻领会和理解的知识才能被牢固地记忆和有效应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c.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⑵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a.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b.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⑶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联系,防止学生埋没于题海之中,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
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⑷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a.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b.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c.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7.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试论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⑴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b.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⑵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⑶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是思维相互碰撞,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8.1、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
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的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既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的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还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的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
8.2、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8.3、试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答:
第五篇:中人教育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重点
中人教育教师招聘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统领后面的教学内容,因而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可能出,需要重点学习。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3)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4)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5)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考纲链接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1)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3)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6.现代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7.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8.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却不能替代教育规律。
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10.古代教育学思想:(1)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问答法”分三步: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11.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1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称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
1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4.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3)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1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等。16.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一,通过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二,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学遗产,吸取当代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形式出现。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4)学会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考纲链接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
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手段。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10.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1.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12.学生文化的特征: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4.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中初级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经营管理人员和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所以,无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来看,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
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教育,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任何轻视教育,把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不愿在教育上进行投资的思想和作法,都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是需要转变的。
15.为了使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改革:第一,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第三,作好教育事业规划;第四,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也经常出论述题。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人的发展概念;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概念;各种偏激观点(如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及言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4)学会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考纲链接
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
(1)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2)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3)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6.遗传的意义:(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
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8.环境:(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1)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2)个体的心理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
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不仅教给人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和技能。(2)对人潜力的发掘。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3)对人的力量的发挥。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4)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增强。
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人社会生活转变时期。
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16.学校教育及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而论述题很少见。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结构;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概念。(2)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概念及其代表人物与基本观点;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特点、任务;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4)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考纲链接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的结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酌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5.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①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②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7.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8.素质教育:(1)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9.普通中小学(包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10.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质。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由于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因而容易出材料分析题。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掌握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2)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的类型;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3)中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4)结合实际说明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考纲链接
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3.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享有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还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1)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2)受教育权。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5.学生的义务:(1)受教育的义务。(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5)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6.教师职业性质:(1)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7.教师职业的特点:(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示范者的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
8.教师劳动的特点:(1)特殊的复杂性。(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
9.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1)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③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①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交往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1.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1)优良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2)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能力。
1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精神。(4)良好的道德修养。
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14.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5.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
16.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与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17.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社会、对学生的作用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1)在社会发展中教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8.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针对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而言的。其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是教育方针、教育计划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发展。(2)教师受过专门的训练,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丰富的知识。
第六章 课程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而论述题很少见。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制约课程的因素。(2)课程评价的模式和方法。(3)课程的基本结构。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考纲链接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类型的划分:(1)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5.近代以来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1)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①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②哲学认识上是唯理论或经验论;③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是官能心理学还是联想心理学。(2)学科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①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以学科教学为中心,关心的是知识的传递,强调知识的系统,而相对忽视儿童兴趣及儿童心理发展逻辑。②儿童中心论出发点是儿童,主张按照儿童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6.课程的内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7.课程目标:(1)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结果。8.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9.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10.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1.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1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1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14.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CIPP评价模式。
15.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16.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17.课程改革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化;内容日趋综合化;形式日趋多样化。18.课程的基本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
19.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①教学科目的设置;②学科顺序;③课时分配;④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他。
21.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2.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3.教科书的作用:①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的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②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24.国外课程改革趋势:(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注重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创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25.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3)在课程内容上,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第七章 教学(上)
重点提示 本章一直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中不仅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而且还有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所以,本章是考生迎考复习的重中之重。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2)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的结构。(3)教学原则。(4)常用的教学方法。考纲链接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包含以下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地位:在教育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
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3.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4.历史上的教学过程:(1)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2)孟学派,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思考和实践。(3)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从对事物的感性知觉出发展开教学。(4)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5)杜威,通过从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6.教学过程的特点:(I)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7.教学过程的结构:(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8.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9.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0.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方法。(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11.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12.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I)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3.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4.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
16.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17.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8.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5)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榨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第八章 教学(下)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3)教学的基本程序。考纲链接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3.个别教学制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1)个别教学制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2)缺点在于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有限,教学速度慢、效率低。
4.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制成固定的班级,由固定的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按照固定的课程表,一节课一节课地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
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6.班级授课制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1)缺少灵活性,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7.分组教学制就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分组教学制的优点是它更适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2)其缺点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组后产生的副作用很大。
8.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9.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0.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①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②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和数量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③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顺序和时间分配。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11.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2.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1)现场教学:是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等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2)个别教学:是与班级授课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通过个别指导,指导不同作业等方式进行的。
13.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14.备课。
(1)备课的意义: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备课的要求:①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②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15.上课。
(1)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2)一堂好课的标准: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正确的教学内容;③恰当的教学方法;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
16.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17.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18.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1)测验与目标。
(2)试题的类型:供答型,要求学生对教师规定的问答题、解答题做出解释;选答题,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答案。(3)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程度。
(4)评价的方式有考查、考试两种,记分有百分制和等级制。19.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指向性;综合性;操作性;灵活性。
20.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德育
重点提示
本章一直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中不仅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还有论述题,而且还有众多的案例分析题,所以,本章也是考生迎考复习的重中之重。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德育的意义。
(2)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3)德育原则。(4)德育的主要途径。(5)德育的主要方法。考纲链接
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2.德育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3.德育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我国中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7.我国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
9.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0.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它包括四个方面:(1)教育者。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3)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4)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1.德育过程的矛盾:(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2)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4)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3.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14.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③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
(2)正面教育原则。①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②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③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④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3)知行统一原则。①联系实际,讲清理论。②组织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③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①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②提出的德育要求要合理、明确具体、并序列化。③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①要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承认过程性和差异性。②要根据现实有的放矢,切忌一般化。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①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15.德育的主要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育。(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16.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2)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3)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4)品德评价法,是指依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5)自我教育法,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发展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6)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7)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做出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17.心理辅导的原则:(1)激励性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愉悦性原则。(5)支援性原则。
18.智育任务、内容:智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
19.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1)教育性;(2)技能性;(3)娱乐性。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1)健体功能;(2)教育功能;(3)娱乐功能。
20.美育的功能:(1)直接功能即“美育”;(2)间接功能即育德、促智、健体等;(3)美育的超越性功能:即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人生意趣和理想境界追求等。
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美育的类型:(1)艺术美育;(2)自然美育;(3)社会美育(生活美);(4)教育美育。21.德育模式。
(1)认知模式:由皮亚杰提出,后由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②道德讨论中的引人性提问;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2)体谅模式。
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①设身处地;②证明规则;③付诸行动。(3)社会模仿模式。
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①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②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③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④榜样对品德的作用;⑤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和教育作用。(2)班主任如何培育班集体。(3)班主任的作用。(4)如何组织课外活动。考纲链接
1.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
3.班级管理的作用:(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管理的模式。
(1)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规章制度包含的内容: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②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③由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2)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实施平行管理的注意事项:①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②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3)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实施民主管理的工作要求:①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②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4)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方法。目标管理的要求:①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8.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9.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10.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者。
11.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的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12.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民主的三种。
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①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②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①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要定期和任课教师互通情况;全面调节安排好各科教学负担。②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③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定期家访,及时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各种有利因素对学校提供支持。
14.课外活动: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以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15.课外活动的特点:(1)灵活性;(2)综合性;(3)实践性;(4)自主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种类:(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体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16.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参加活动的人数(即活动的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分为:(1)个人活动,也叫个别活动。(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小组,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3)群众性活动,其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级联合活动。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
17.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18.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学生的了解;(3)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19.班会活动的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20.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
它的形式有: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
主题班会的组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