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

时间:2019-05-13 08:3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

第一篇: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

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

考点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方面的知识,是教育考试中必然涉及的考点,对于许多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的学员来说,总是存在着抓不住核心,记不住考点,屡考屡错的情况,这根源于对基本知识没有很深入的理解。下面中公教育刘静茹老师就中国古代教育经典《学记》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帮助大家理解知识。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第四十九篇(《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公元前403~前221)晚期。全书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1229字,分为20小节,每节基本上论述一个问题。《学记》对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育的制度、学校的管理、教育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的关系等问题,都有阐述,内容比较全面。它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常考考点:

1.《学记》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2.《学记》的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3.《学记》的出处——写于战国晚期,《礼记》中的一篇,共1229字。

【考题再现】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老子》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以及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一、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原文:“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一段意思是说,处于君位的人如果想要建立国家,一定要教育先行,君子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教育。从本质上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考题再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二、教育原则与方法

1.豫时孙摩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豫”是预防,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时”是及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孙”指循序,教学要循遵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指观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体现了教育要遵循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相互观摩原则。

【考题再现】

“预时孙摩”的原则最早出自()。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孟子》

《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巩固性

2.启发诱导

原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一段阐述的意思是:引导而不威逼,劝勉使学生增强意志力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引导而不威逼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严加管教则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则学生会用心思考。体现了教学当中的启发性原则。

【判断题】《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是同一个教学原则。()

3.长善救失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在学习上经常有四种过失,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四种过失是:或者失于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于不求进取,知识面狭窄;或者失于把学习看的太容易,一遇到问题就问师长,从来不深入思考,结果就像没有学过一样无知(学而不思则罔);或者失于遇到问题从来不问师长,只是停下来独自冥思苦想,而最终仍然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产生这四种过失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懂得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补救学生的过失。教学,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补救学生的过失。

4.藏息相辅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也就是说,大学的教学形式,既有按时传授的正课,又有正课之外的课余学习。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论证了课内学习,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的必要性。

【考题再现】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三、教师与学生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一段意思是说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足,教书育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映的师生关系是()。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辩证统一

“教学相长”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但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综上,简要总结了在教师考试中涉及到考查《学记》的知识点,不难看出,这要求我们对于具体考点背后的原文含义深入理解,理解其要义、把握核心,再看到类似的文言文题就不会感觉读不懂题干,无从解题了。

《学记》作为教育经典,是由于其中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仍有深刻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第二篇:《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

2014-01-24 16:16:34| 中公教育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方面的知识,是教育考试中必然涉及的考点,对于许多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的学员来说,总是存在着抓不住核心,记不住考点,屡考屡错的情况,这根源于对基本知识没有很深入的理解。下面中公教育刘静茹老师就中国古代教育经典《学记》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帮助大家理解知识。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第四十九篇(《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公元前403~前221)晚期。全书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全文1229字,分为20小节,每节基本上论述一个问题。《学记》对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育的制度、学校的管理、教育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的关系等问题,都有阐述,内容比较全面。它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常考考点:

1.《学记》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2.《学记》的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3.《学记》的出处——写于战国晚期,《礼记》中的一篇,共1229字。【考题再现】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老子》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以及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一、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原文:“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一段意思是说,处于君位的人如果想要建立国家,一定要教育先行,君子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教育。从本质上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考题再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二、教育原则与方法 1.豫时孙摩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豫”是预防,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时”是及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孙”指循序,教学要循遵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指观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体现了教育要遵循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相互观摩原则。

【考题再现】

“预时孙摩”的原则最早出自()。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孟子》

《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巩固性 2.启发诱导

原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一段阐述的意思是:引导而不威逼,劝勉使学生增强意志力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引导而不威逼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严加管教则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则学生会用心思考。体现了教学当中的启发性原则。

【考题再现】

【判断题】《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是同一个教学原则。()3.长善救失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在学习上经常有四种过失,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四种过失是:或者失于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于不求进取,知识面狭窄;或者失于把学习看的太容易,一遇到问题就问师长,从来不深入思考,结果就像没有学过一样无知(学而不思则罔);或者失于遇到问题从来不问师长,只是停下来独自冥思苦想,而最终仍然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产生这四种过失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懂得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补救学生的过失。教学,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补救学生的过失。

4.藏息相辅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也就是说,大学的教学形式,既有按时传授的正课,又有正课之外的课余学习。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论证了课内学习,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的必要性。

【考题再现】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教育思想。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三、教师与学生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一段意思是说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足,教书育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考题再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映的师生关系是()。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辩证统一

“教学相长”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但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综上,简要总结了在教师考试中涉及到考查《学记》的知识点,不难看出,这要求我们对于具体考点背后的原文含义深入理解,理解其要义、把握核心,再看到类似的文言文题就不会感觉读不懂题干,无从解题了。

《学记》作为教育经典,是由于其中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仍有深刻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体系十分完整而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被认为“在教育史上,这是密切联系学校实践的最早的著作之一”。《学记》的这一重要地位就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教师招聘考试炙手可热的考点。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讲师任庆月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学记》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

1.题型上:以客观题形式为主

从目前掌握的各个省份的真题来看,《学记》在教师招聘试卷中属于高频考点。它一直深受各个省份教师招聘考试命题人的“宠爱”。它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即单选题、填空题、多选题等)的形式出现。

①单选题是主要考查形式

在大部分省份,对《学记》的考查,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居多。如: 【2012东营市事业单位】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礼记》 B.《学记》 C.《大教学论 》 D.《理想国》

【2012德州事业单位】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学记》

【2012山东省直】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烟台事业单位】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大学》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学记》 D.《理想国》

【09河南新乡】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013吉林通化】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学记》 B.《大教学论》 C.《理想国》 D.《论语》 【2012沈阳东陵】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学记》 B.《论语》

C.《大学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09山东省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论语》 B.《学记》 C.《劝学篇》 D.《孟子》 【2012山东东营】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礼记》 B.《学记 》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09广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②此外,在部分省份还会以填空题、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如: 【2011福建教招】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2012辽宁锦州——多选】以下哪些教育格言出自于《学记》()。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熟读静思 E.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内容上:主要考查其地位

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讲师任庆月指出,从以上列举的历年真题,我们可以分析出,虽然《学记》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高频考点,但是难度不大,主要以考查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为主。这是考查《学记》的一个主要命题方向。另外一个命题方向是,考查《学记》中主要的思想。如09年广东的单选题和12年辽宁锦州的多选题。

因此,中公讲师任庆月指出,大家一定要重视对《学记》的备考。虽然它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难度不大,但是它是教师招聘的一个高频考点,大家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考试备考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其地位的把握,一方面注意关注《学记》中提出的重要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历年以来的高频考点。对教学原则的考查主要有四种方式,即从内涵出发,从每条原则的要求出发,结合教学案例考查,以及结合古语考查。从结合古语的角度而言,《学记》中主要的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高频考点。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讲师任庆月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学记》中不可不知的教学原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中公讲师任庆月一起学习。

1.预防性原则:《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措施。否则,“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作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备感困难。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已涉及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即抓住教学的关键期。如:

【2010江西教招】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2013福建】《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循序渐进原则【重点】:“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如果“杂施而不孙”,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要“学不躐等”。如:

【济宁事业单位】《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下列那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013龙口事业单位】“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2010福建教招】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A.时教必有正业 B.君子之教,喻也 C.藏息相辅 D.不陵节而施

【2012福建教招】《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教学中应贯彻()。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长善救失原则:《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揭示了学生学习中长短、得失的辩证关系,给教师的启示是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启发诱导原则【重点】:“君子之教,喻也”,教学要注重启发。注意“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要勉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将答案直接端给学生。这种原则给我们的启示是注意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如:

【济宁事业单位】《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7.藏息相辅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是说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要相结合,既要进行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如:

【2012东营】“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教育思想 A.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2013福建】《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中公讲师任庆月指出,在《学记》中总结出的七条教学原则中,循序渐进原则和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是各省份教师招聘的高频考点,应当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第三篇:招教考试主要教育法规汇总

招教考试主要教育法规汇总 [复制链接]

主要教育法规

1.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

2.1992年3月14日,教育部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3.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4.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5.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6.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7.2001年6月7日,教育部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8.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9.2002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刚要》。

10.2004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1.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义务教育法。这是现行《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

第四篇: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简介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先秦儒家学者教育思想的结晶。《学记》对先秦儒家的这一思想,作出了经典性的理论概括,并开宗明义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馊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把教育的社会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统治人才,积极推行德政;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形成统一的社会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使社会安定,民富国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段论述,明显地揭示了教育是立国之本的理论问题。《学记》要求明智的统治者要站在治理国家,统治人民,实现王道的高度上,把教育摆在首位,优先发展教育。这一论述成为后世儒家学者在论述教育作用时经典性的引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学记》在强调教育的作用,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时,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并提出了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关于学校教育制度

《学记》的作者首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规划了教育体系。它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学记》的作者提议,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机构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中央建立国立大学和小学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其次,提出了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学记》的作者主要谈到了大学的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他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学习年限为7年,大成阶段为2年,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

2.关于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

《学记》首先特别重视大学的入学教育和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它说: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养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学记》把入学教育做为大学教育的开始,要求在开学这一天,王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祭祀先圣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开学典礼结束后,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内容是《诗经·小雅》中的三首诗,即《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这是三首君臣宴乐的诗,入学教育学习它们是为了告诉学生,大学教育是培养政府官员的,上了大学就是官其始也,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就要思考今后如何才能做一名忠于君王、勤政爱民的好官。

入学教育结束之后,日常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严格进行。上课的时候,学生只有听到鼓声才能打开书箧,把书取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业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教师上课之前应准备好惩罚学生的教鞭(即夏楚),目的是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不敢因懈怠而荒废了学业。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毕,不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从容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但不要指手划脚说得太多,为的是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年幼的学生要注意多听少问,依循由浅及深的学习顺序,做到学不哺等,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具体行为指南,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其中规定的天子视学制度被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

3.《学记》的作者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成绩考核制度

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成绩考核要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意思是,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即给经书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再过二年即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即对知识能融汇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由此可见,《学记》的作者所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三)教育原则与方法

《学记》的作者总结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从指出问题为切入点,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应该采用的方法。

首先,他指出当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他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所谓呻其占毕就是教师只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而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多其讯言就是只烦琐地提问,一味地教训、灌输,而不注意学生主动精神的培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养: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的意思就是在教学过程,教师只顾赶速度,抢时间而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使人不由其诚的意思是教学只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教人不尽其材是指教师不考虑学生在个性及才能上的差异,教学一刀切,没有因材施教。这几大弊端对教学工作的危害极大,它导致学生讨厌学习和怨恨教师,把学习当成是痛苦的事情,而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这样虽然表面上看学生是每天都在学习,但却在学业上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即使勉强结束了学业,也会很快遗忘掉。

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1.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餋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1)预就是预防为主的原则。《学记》提倡禁于未发,即当学生的坏思想、坏毛病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实践证明改造旧的要比塑造新的艰难得多,正如《学记》所言,发然后禁,则餕格而不胜,所以无论是文化知识的教学,还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都应坚持预防为主,塑造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这确实是经验之谈。

(2)时,就是当其可,是及时施教的原则。《学记》要求教学必须把握住恰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具体包括二层含义:一是青少年要适时入学,在最佳的学习年龄入学读书,莫失良机;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施教的关键时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对知识有强烈渴求的时候,给予及时点化。否则,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形成某种心理品质的关键期,勤苦而难成。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3)孙就是不凌节而施,即循序渐进的原则。《学记》强调学不哺等,其主要意思包括:①必须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即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②遵循科学知识内部的逻辑系统进行教学,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4)摩就是相观而善的原则。《学记》强调师友之间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长补短,在集体的研讨、争鸣、竞争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否则,如果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脱离集体环境拒绝学友的帮助而闭门造车,必然造成孤陋而寡闻的窘态。但是,择友又必须要慎重,如果与不三不四的人结交,不仅不能达到相观而善的目的,反而还会违背师长的教诲,甚至荒废了学业,正所谓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2.教学原则

《学记》对中国教育史,也是对世界教育史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它首次提出了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倡导的启发诱导,即善喻的教学原则。

(1)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在四个方面的缺点或失误,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辄止,畏难而退。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即心之莫同也。做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2)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学记》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记》指出,业余爱好,即居学可以辅助正课学习,因为如果课外不弹奏各种乐器,课内就不能熟练地学习琴瑟;课外不学习歌咏,不吟咏杂诗,课内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经》;课外不练习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杂事,课内就不能很好地学习礼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即藏有主攻方向,学有所成(修);业余爱好,即息活泼多样,饶有兴致,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张弛有节、严肃活泼的愉快过程。

(3)启发诱导,即善喻原则

《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是从教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

《学记》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却不要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和悦相亲;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却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虽有压力但却容易达到目标,不至于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才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和易以思,就算是善喻了。这是《学记》对孔子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教师与学生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光荣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被明确,被突出出来。所以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关于教师的作用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

2.关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记》提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长善救失,它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三王四代唯其师,这就必然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为长、为君的素质。《学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具体谈到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2)要有广博的知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靠事先备好的课,然后照本宣科,背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善于启发教学,《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了解所传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又洞悉学生资质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4)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精微而稳妥,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3.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的问题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相长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但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不到两千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d.offcn.com/html/jiaoshi/

第五篇:招教考试理论总结

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功能依据其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依据作用的方向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依据作用呈现的方式分: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法国 力托而诺;心理起源说:美国 孟禄; 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

苏格拉底精神产婆术: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发现法)

亚里士多德:教育普及性、儿童教育分段、教育遵循自然、儿童全面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构建教育学科框架内容。2,强调普及义务教育,论证合理性。3,教育适应自然。4,提出教学原则。5,首次提出学年制、班级授课制。卢梭—自然主义思想:《爱弥儿》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远离社会。康德—认识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林》教育是有机的,德育、智育、体育相结合。主张在社会中发展 洛克 《教育漫话》,“白板说”,轻视国民教育,重视绅士教育,重德育。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布鲁纳《课程结构论》和发现法,华生《环境决定论》。 教育基本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制约4条社会政经制决定教育领导权;社会政经制决定受教育的权利;社会政经制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影响4条教育培养出政经制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经制服务;教育促进民主化教程,但对政经制不起决定作用。

二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4条 生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2条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三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动力作用4条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观念;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有一定影响。反作用4条 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利用。四 教育与文化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五 条: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以下几方面:一,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二,不平衡性,在关键时期进行相应教育;三,稳定性与可变性,不随意更改教育的内容方法,又要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四,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五,互补性,要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四条: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挖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 教育目的与制度

教育目的的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内容:1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和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4高等教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

 教师与学生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本体性和示范性 树立教师威信: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1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2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2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进行自我教育。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2学生具有巨大的潜在可能性;3学生需要成人的关怀和教育。

师生关系内容:

一、师生在知识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时平等的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影响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修养、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措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学原理及组织形式

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主要目的;

二、教学是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

三、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具有多种形态,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双基。

二、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五、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验;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4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五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的7个基本原则:科理直启循巩因  教学实施

教师教学工作的5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师备课要求: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写好三种计划:学年(学期)教学计划、课题(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内容准确、结构合理、方法适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1使学生注意力集中;2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的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德育新形式:通过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课堂中来;4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研究活动(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教学模式五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模式: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夸美纽斯: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传递-接受式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自学-辅导式人本主义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探究式教学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概念获得模式 认为分类是把不同的事物等同看待 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 信息加工理论七段教学论:设置情景-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

抛锚式教学(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建构主义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现象分析模式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意义: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利于改进教学管理

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 德育

德育的任务:

一、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

二、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逐步使学生拥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规范;

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质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德育内容8: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规范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我国中小学生8项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新方向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统一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8教学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管理班级秩序,养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识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自理。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 冯特 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不重视应用

机能主义 詹姆士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以提高人类活动效能。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构造进行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行为主义 华生 不赞成构造主义的意识元素看法、内省法,不赞成机能主义的功能研究主题。认为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作用。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人本主义马斯洛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现代认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化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的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观察力品质: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

观察力的培养: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和对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后的归纳评价。

记忆的分类(依内容和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编码方式:瞬时记忆: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短时记忆: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长时记忆:语义编码平行加工和表象编码串行加工(信息的双重编码)。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提高记忆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想象的品质6个:想象的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现实性、新颖性、深刻性。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1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和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和实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1创造动机;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途径5条: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知识经验以发展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积极地想象。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包括语言表达、言语感知与理解两方面 言语的种类: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心言语。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良好的思维品质结构: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创造性等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5条: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培养;2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情绪分类:1依据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分:快乐、悲哀、愤怒、恐惧;2依据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分:心境、激情、应激。情绪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健康情绪的培养5条:1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2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3锻炼身体;4培养幽默感;5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意志品质的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意志品质的培养4条: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起。

能力是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是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

智力理论:二因素论:英国斯皮尔曼G普通因素S 特殊因素

智力三维结构论:吉尔福特智力是一个用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综合系统,白哦快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认为形成的智力因素共有150(5*5*6)种

智力形态论:卡特尔 据因素分析结果,按心智能力功能差异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三元智力论:斯坦伯格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七种能力:语文能力、数学、空间、音乐、运动、社交、自知。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实践活动、主观努力。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获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性格是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结合形成的一种人格特征。气质与性格的区别: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2气质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4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好坏之分。良好性格的培养6条: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人格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特质分:共同特质、个别特质(首要中心次要)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因素分析法人格特质模型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 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塔佩斯的“大五”人格理论词汇学方法大五因素: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性。自陈式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透射式人格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主体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

社会态度的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或理解功能。印象形成效应:社会刻板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新课改

课程要素6个: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理论: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为核心,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经验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主

建构主义的课论: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念,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

新课程理论的特点:1课程是民主的、开发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2教学不仅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3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类型:美国学者艾斯纳认为课程目标应该分为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型目标。我国分为: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取向三种类型。

行为取向性目标: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分三方面: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

新课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课程内容 夸美纽斯;2杜威;3 泰勒 课程计划包含: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1评价目的(促进发展)、2评价功能(与课程功能相适应)、3评价观念(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性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4评价内容(内容综合化,标准分层化)、5评价方式(多样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6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评价主体间互动)、7评价过程(关注评价过程,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素质教育任务: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现代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果;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现代学生观:1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2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相信学生,多期待;4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

现代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看,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创新观:1破除知识中心观念;2破除教师权威观念;3培养问题意识(鼓励提问、态度比答案更重要、欣赏学生有创意的回答)

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一、合作开发(1与专家学者的合作开发;2校际之间的合作;3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合作;4学校与社区的合作;5校内合作)

二、课题研究与实验;

三、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下载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省各市县(区)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点大全

    四川省各市县(区)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点大全 一. 单项选择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

    四川省各市县(区)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点大全(大全)

    四川省各市县(区)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点大全 一.单项选择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

    魏书生教育思想解读

    魏书生教育思想解读 魏书生教育思想解读 案例1:我们班上的值日安排表 “有形无神”、“见物不见人” 案例2:我想帮妈妈洗衣服 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至少要做一分钟的家务劳动......

    新课程理论问答 招教考试

    : 1、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

    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教育思想的解读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著。全文只有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以及教师的作用......

    【考点狂背】2018年河南招教及特岗-教育理论高频考点38题

    教育理论高频考点38题 考点1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考点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2013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做是动物或机器,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却忽视人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学习的影 响。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