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把教育囿于教育
谁把教育囿于教育?
在教育战线干了几年之后,我发现,好多干教育的人,只是一味地抓教育,而不考虑其社会成本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包括我自己在内,真正静下心来考虑这一问题,也没多长时间…1 资源重复建设的极大浪费,社会成本的极大消耗。
就拿有些学校盖楼这件事情来说,有的学校建筑面积足够,还要申请盖楼,或者,盖好的楼,没有充分利用,这都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次,是教育设施的配置问题,有些设施根本没必要整,社会上能租到,比如,集中培训时10天-20天,有必要再盖一栋楼,每个屋都配空调吗?
现在每个城市遍地开花的酒店,哪个不能集中用几天,但是举办单位考虑自身培训资金的既得利益(住酒店的成本比住学校公寓的成本高),所以向上级申请资金盖楼去,买空调,用20天,扔340天,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教育资源,管它社会成本作甚?
“国培”时,北京高校已经将所有培训推向了酒店。因为之前出现了一伤一亡的事故,所以,推向酒店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表现。酒店可以为每位客人办理社会保险,这是学校内部公寓比不上的优势。尽管,培训成本高,但是它的社会成本降下来了,对国家的发展还是有利的。
2只知上下线,不知左右面。
但凡在教育线上待几年的人,认识的几乎都是教育线上的人。
由于工作性质的局限,我们对社会的接触、认识不够。我们可能认识自己的上下级,但未必就知道学校附近的那些设施或人力资源能够为我所用。
教育系统内部搞教育教研活动多,搞教育社会教研的很少,甚至有的学校几乎没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干教育的人从思想上、行动上有所突破。
教育它不仅仅是教育的教育,也是社会的教育,教育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社会资源也该为教育服务。我们应该打破定势思维,拿社会资源为教育所用。
3只看教师编制,不看教师实质。
有的人看完这一标题后,会觉得这是教育内部的事情,其实不然。它关系到社会人力资源的重组和新的人力资源的就业,以及社会人才结构的调整。
有的县市,你看教师编制与当地人口的比例可能达标,不再需要招聘新教师。可实际上呢?并非如此!一边是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专业教师匮乏;一边是一线、二线的工作分配的人数不合理,造成一线教师的严重短缺。教师编制的“完满”让教育领域外的新的社会高级人才进不来,给社会就业问题带来压力。主管教育的有关上级部门还蒙在鼓里。重形象工程,失教育公平。
形象工程,早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了。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有关教育部门的“领导”依照个人的喜好或者情感上的侧重而大兴土木,配备人力资源。在社会资源一定是个常数的情况下,所以,有的地方能“撑死”,有的地方能“饿死”。
表面上看来,“领导”没有贪污腐败,也在做实事。但后续的教育不公带来的社会影响肯定会显现出来,因为教育规律的周期性长、隐蔽性高,所以,此类问题的凸显需要时间,但不是没有问题。重物质资源,轻人力资源。
如果,你在一线的学校呆过,恰巧又是一个领导的话,你就会知道,跟上级打报告要资金购买教育设备或者维修教育设施还好些,倘若,你的师资力量短缺,你打报告要几名专业教师,试问,打多少报告才能给你批一个呢?或者,你打了多少次报告,腿都跑断了,领导还是一个也没给呢?
6歌功颂德者哗,劳心费神者寡。
每次,上级来检查,资金、设施、师资、配备一应俱全,怕学校有什么纰漏,影响了直接领导的“政绩”。上级看到你的资金、设施、师资、配备一应俱全,很放心地认为国家的投资发挥了作用。
上级的上级在大家的拍手声中,拍屁股走了。剩下的“撤退”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张“画皮”在上级的上级走后,被揭掉。
一线的师资严重短缺,跟“领导”不远劳心费神有直接关系。有位领导曾言:“要设备,买一些,十年、八年不用管了;可是师资不一样,每招聘一个老师,无论在工资、福利、还是其他的一些花费以及教师安全、社会责任方面都是源源不断的麻烦事儿…”
试问,领导不关注师资,是清心了不少,可是孩子们呢?国家的教育公平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呢?
还有领导固步自封,命令曰:“一人一把号,都吹我的调,各吹各的调,一个都不要!”
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惯例,谁还敢再“劳心费神”?跟领导的步调不一致时,立马拿掉你!
回音,讨人喜欢,因为它没有别的本事,只是会模仿!所以,歌功颂德者哗,劳心费神者寡!
7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有些干教育的领导,也开始以“体制”为由去说事儿,一方面,紧紧保护自己的,或者自己主管地区的既得利益,怕出事儿;一方面又试探性地在自认为“安全”的范围内去扩展自己的、或者自己主管地区的利益。
有些干教育的领导只考虑自己任期内是否获得什么利益,而缺乏长远的考虑。
很少去考虑或者没有去考虑周边社会的资源分布是否公平、合理?自己的思想是否统筹兼顾?是否够长远?
教育的“温饱”性思维?
谁在挖国家“根基”的墙角?
第二篇:《教育为谁》读后感
为了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读李镇西《教育为谁》有感 泰安二十一中学
杨坤国
近段时间我读了李镇西的《教育为谁》一书,这本书围绕教育的原点和初心展开讨论,倡导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朴素的教育,遵循教育常识,研究并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潜力,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本书以杂谈,个人感悟和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明白了教育的真谛。
在书中常识杂谈部分告诉了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常识性的东西,也可以说是纠正了我以前很多的理解误区,教育的确不需要太喧嚣,太华丽了,它需要的是宁静。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孩子,他们现在的成长是否快乐,他们今后的生活是否幸福,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每一天的教育,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的课堂,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这些让我明白了如何上好课,如何做好教育。还让我明白了有体罚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靠体罚来教育,是教师的无能,善用惩罚,是教师的智慧。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这些教育的常识让我明白了很多教育的道理。
李镇西老师还告诉我们中国的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理论而不重实际,为了迎接检查精心准备的展示课,公开课上,课堂总是学生快乐的天堂,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活动,而且这些活动还不单一,安排有讨论,辩论,表演,小组合作,学生上讲台,但平时每一天的课并不是这样上的,所以说,同样是做,美国是常态,中国是特例。所以说关键不是我们掌握了多少理论,而应该是有多少行动,只有真正的把素质教育常态化,像呼吸一样自由,像潮汐一样自然,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了。反观我自己,和书上说的太像了,当精心准备教研课或公开课时,就注重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思考,去发现,而平时课堂上就包办的较严重,主要原因如下:公开课上有老师在听课,学生的纪律好维持,而平时课堂上如果放开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就乱的一团糟,纪律不好维持,有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就趁机捣乱,可能一节课下来一点收获也没有,李镇西说道美 国的课堂上,学生活泼、自由、积极、舒展、无拘无束、老师围着学生转,中国的课堂基本上还是下面的学生坐的整整齐齐,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这样便于老师讲,学生听,除了中间有时候教师会提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外,基本上还是老师一讲到底,甚至常常拖堂,明明下课了老师还在喋喋不休的强调这个关键,那个重点,唯恐有所遗漏。他说的一点都不错,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改如何改变呢,我们的班额太大,学生多,一旦活动起来纪律就难保障,怎样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应该就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更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主要还是付诸在行动中。
另外李镇西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不少好书,如: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还推荐了一些电影,我也按他的推荐看了《亲爱的》和《热血教师》两部电影,《亲爱的》这部电影看完后我热泪盈眶,此片戳中了每一个观众的泪点,的确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不是一件东西,丢了只要找回来就行了,而丢失三年后的孩子找到后,他已经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思想,已不认识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他的父母,孩子回来后把自己封闭起来,和父母没有交流,他的父亲找到他后,对他寸步不离,就是下楼扔个垃圾,也要背上孩子,还有收养孩子的母亲的痛苦,这些都让人感动不已。《热血教师》这部电影主要讲克拉克老师的教育事迹,克拉克和孩子们交朋友,和他们一起跳绳,笨拙的仰面摔倒在地,他走进学生的家里辅导学生学习,甚至为学生做饭,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他带病上课,最后倒在讲台上,养病期间,用视频给学生们上课,他还很注重教育的智慧,比如克拉克将相关知识以说唱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在音乐声中,他一边说唱,一边扭到孩子们中间边唱边跳,教室里一片欢腾,孩子们不仅在娱乐中记住了知识,而且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克拉克老师的人格魅力,这正是克拉克老师成功的秘诀,看了这部电影,也让我明白了我的教育生活中缺少了一些什么。
这本书更让我明白了,教育无小事,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总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教育为谁
《教育为谁》读后感
于露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学十几年来,这个问题几乎很少进入我的脑中。这个春天,捧起我国教育家李镇西的著作《教育为谁》这本书时,开始思考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教学生,到底是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教育为谁》里李镇西的观点“影响深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书有些难读,因为一旦读起来,你的思想将没法有片刻停滞:你常常会被书中一些观点震撼,继而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种种做法是否得当。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一则关于各国教育法中培养目标的微信广泛流传,从中我们能看出,不同的国家之间有不小的差异。中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这样的教育目的是立足于祖国和社会,符合当时制定教育法的社会现实,显得崇高而伟大。
《教育为谁》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 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合于对教育目的的思考。为什么要做教育?或者说,教育是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感觉多年来我们的思路是有问题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
诚然,李镇西关注的不是社会和国家,他关注的只是作为个体的学生自身,因为“发展的本能来自于自身: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李镇西指出了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说得再宏观一点,即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然而,因为关注的角度不同,李镇西的阐述似乎更激起了教育者的思考,且让教育者更触手可及一些。
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母亲的孩子,就是为了我们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我们教育朴素的起点。我们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李镇西在这里重新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在书中,李镇西明确说出了 “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我知道我的这些声音,很不合现在教育的 “规则”,我也不可能改变别人的看法和做法。没关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我只是努力不让世界改变我。仅此而已。”。看到孩子会笑、会翻身、会坐、会爬、会站、会走,父母的快乐比取得多大的成功都强烈,绝对不会吝惜夸赞之语。但是孩子长大了,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幸福之类的初始愿望,慢慢被淡化,细化,具体化,功利化了。
背诗、计算、画画、唱歌„„孩子本该玩耍的时间被才艺特长、各种学习给占据了。别人的孩子都会,自己的孩子不会太没面子,这是很多孩子被迫学习的理由。所以,才会出现有的学琴孩子成年后,连琴都不碰的现象。
教育孩子,其实考验的就是父母面对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能不能有足够的定力,在看着孩子不断尝试、走着曲折路的时候,以欣赏的姿态做个只给孩子鼓励的看客。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开心快乐,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而不是时时刻刻,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加诸到孩子身上。较之于技术教育,文学教育在这一点上显得相对薄弱,小学语文教学就更显得薄之又薄。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循着这样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例如:阅读课上要确定文本中多音字的读音,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是让学生随便猜一猜,而是真的拿出字典,让学生亲自查一查,根据字典上该字的解释来最终确定好正确的读音,这样的做法不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是真正让学生探寻答案;作文课上要写秋天的树叶,不是单纯地用PPT向学生展示多彩的叶子,而是应该带着学生走进秋天的校园、田野、路边,捡拾不同的叶子,观察、抚摸、轻嗅,真真切切感受叶片的低声絮语„„如此才会使“你的才能富有活力,你的思维栩栩如生”。
《教育为谁》中李镇西说:“我就想让学校朴素,朴素,再朴素。因为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朴素的。” 教育孩子,其实考验的就是父母面对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能不能有足够的定力,在看着孩子不断尝试、走着曲折路的时候,以欣赏的姿态做个只给孩子鼓励的看客。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开心快乐,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而不是时时刻刻,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加诸到孩子身上。当孩子视父母的管教为负担时,为人父母要想一想,在育儿的道路上,在不断对孩子提出的新要求面前,是不是已经忘了初心,忘了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该怎么走,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
第四篇:把青春献给教育
把青春献给教育
1995年9月,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我踏入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我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凭着一种执着追求,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期待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从事教师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地成长,为了教育事业,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奉献自己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名教师,单纯的美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理解和对待教师的责任。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和增加道德修养都是一个优秀教师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 学高为师
做为一名教师。我勤恳敬业,踏踏实实的教书育人,认认真真的做好本职工作,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生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极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气氛。此外,我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订阅《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青年教师》等专业书籍,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适当的加以吸收后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之余,我也经常和同事一起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了解教
学改革的动态,并加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是我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我却力求教会学自己去挖水。为此,我从毕业至今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并珍惜每一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
二 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身。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儿童心目中有着最权威、最高大的形象,所以,我们特别需要注意我们的言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其重要,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这种教育将在孩子的成长中期到重要的作用。教师是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来影响学生的。教师的一切行为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讲脏话,我带头使用文明用语。寒冷冬日,我带头提前到校,开始时,往往是我第一个进入班级,后来,比我早的学生越来越多,整个上学期,很少有学生早读迟到。劳动、清扫我也干在前面。教育学生实事求是,自己被学生难住时,绝不装腔作势。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我首先做到及时批改每一份作业和试卷。下午考完试,为保证第二天早上把卷纸发给学生及时反馈,连夜批改,经常工作到后半夜,学生接到批完的试卷,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要求学生讲卫生,我从不在班级吐一口痰,要求学生节简,我和学生一起将易拉罐,矿泉水瓶收集后卖出……这些做法对学生形
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少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我的老师使我明白了不少东西,学会了怎样做人,这些将永远伴随我,对我的将来会有很深的影响。”
三 爱心无价
我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更加明白,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我爱学生,对那些平时所说的学困生,我更是加倍爱护。作为一名班主任,既教书又育人,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有的学生没吃饭,我会给他钱让他买饭吃,下雨天,有的学生忘带雨具,家长没时间来接,我会把他们送回家。学生有什么困难,都愿意跟我说,我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在师生交往中,我的善解人意,幽默随和使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我的赞许与激励也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成为他们的师长,在课余,我与他们平等相处成为他们的朋友。一个学生就是一个鲜活的灵魂,他们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心,只要正确引导,任何学生都能成人、成材。
三尺讲台承载了多少薪火相传的道德与责任: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虽然我们心力交瘁,但爱心永恒,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教好书、育好人,是我永远的追求!
第五篇:教育为谁读后感
教育为谁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为谁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为谁读后感1寒假中,我拜读了学校发给每位教师的《教育为谁》这本书。本来想着里面的内容多是些空洞无味的教育理论和繁琐难懂的教育观点,可一拿起来细读这本书,就放不下来了,一篇又一篇,直到把它读完。从没有一本书能让我有如此高的读书效率,其带给我的内心震撼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李老师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实在太热闹、太喧嚣、太紧张了,各种新潮的教育理念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评比、赛课、检查、培训、参观、会以、表格使人不堪重负,以至于有教师说现在只能“抽空”上课。
对此,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我真是深有同感,备好课、上好课成了我们的一个奢望,因为学校里有太多的与教学无关的杂事耗费着你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目前教育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李老师用《教育为谁》这本书适时地发出了清醒的呐喊。“别把教育简单化”、“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教育为谁”、“|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特色”……每一篇里的每一段,每一段里的每一句都振聋发聩,引起我深深的反思和思考。尤其是“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这一篇,更让我有深深的感触。书中说:现在的校园一会儿维稳,一会儿疾控,一会儿创卫……还有各项初检,复检。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使得现在的校园成了超市,商场,热闹非凡。喧哗嚣叫中,教育没有了。越是宁静的校园,才越有真教育。
文中写了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时每天的作息时间。迎接学生、检查作业、上课、阅读、写作,简简单单,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无不与教学有关,无不与学生有关。如此充实而专一的日常工作,如此宁静而单纯的校园环境使得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也使得有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建议(上、下)》《帕夫雷什中学》《爱情的教育》《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丰硕的成果。“无以淡泊而明志,无以宁静而致远”也是这个道理吧!
书中引起人共鸣和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简单化、作秀般的“德育创新”,让人想到:一次性的“感人肺腑”、一次性“震撼人心”、一次性的“催人泪下”、一次性的“强烈反响”就真的能够收到持久的实效吗?李老师说: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者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么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意义。
是啊,很多时候,教师的行为决定了学生的行为,这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德育,这也是最真实最自然且最有效的德育。李老师说: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完全不用刻意“提升”,也不用专门“创新”,更不用一天一个花样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德育,不是为了通过上级验收而“彰显”的所谓“特色”,不是为了扩大学校影响而“打造”的所谓“品牌”,而不是为了“人”——教师和学生——本身。
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解释,真让人从心底里佩服这样的见解。在“傻傻的美国人”中,李老师写了几件在美国购物遇到的几件事情,由此想到:孩子从小就在充满平等、尊重、信任、自由、宽容的环境中长大,还需要“德育”吗?是的,德育就是生活,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声感谢……不都是德育吗?真正的德育就在我们身边啊!
在“问候与呼应”中,李老师针对中国和美国的两种截然不同现象进行了反思,在国内,朋友之间见面也常常“你好”,但这种问候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而在美国,常常在大街上碰到素不相识的人对我微笑点头。李老师说:礼貌这事儿说小就小,说大就大。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孩子,不知道问候别人,大家都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真让人惭愧啊。
书中给人的教育太多太多,再次细细品味,一定会收获更多……
教育为谁读后感2寒假中抽空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为谁》一书,看完此书,感觉内心是不平静的、心情是复杂的,感觉他是以为有思想、有梦想的老师,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路踏踏实实去工作、去为每一个生活在他身边的孩子而努力。对照李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感觉自己就是那浑浑噩噩过日子的教书匠。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没有独特的教学行为、整天就干些琐碎的小事,实在是天壤之别。
《教育为谁》是李镇西老师近两年思考的精彩汇集。本书围绕核心问题——“教育为谁”从常识杂谈、文化在此、恕我直言、他乡感悟、书评影论、人物传奇等角度展开论述。他主张,在花样翻新的教育现实中,教育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遵循教育常识;面对眼前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要坚守良知;学生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教师价值的深度叩问和思考。
本书的很多章节都引起了我的共鸣:例如:《别把教育简单化》一篇,李老师这样说我们的教育“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他一直对花样翻新的新潮理论心存警惕,认为那种“一抓就灵”的偏方是把复杂的教育过于简单化了。平时大家都会用这样一句话来要求我们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像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只要老师用心去教育就能变成人才,可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有那些不和谐的音符,无论你用尽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于是向同行求助、向专家请教等等,结果收效甚微。李老师用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要把教育简单化:在我从教三十多年的岁月里,每带一个新班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上个班的“丰富经验”“现成方法”等等来“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什么方法都用过,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我也几乎(本来这里可以把话说绝对些,但为了谨慎我还是用了“几乎”这个词)没有复制过自己教过的任何一个班,而是让每个班都是“唯一”的。因为教育是千变万化的,十八般武艺都得用上;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只能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一定要说规律的话,这也许就是教育的“规律”。另外《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一文他用袁隆平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决定孩子成才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永远是第二位的,家庭教育才是第一位的。人格,是无声却有效的教育。如果千千万万的父母,都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让孩子点点滴滴地学会做人,富有教养,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在他想感悟一部分中,《傻傻的美国人》一文中我看到了国人和美国人的差距,他们不是傻而是对人的平等和诚信,从《说的和做的》一文中认识到了: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别在于,美国不但说而且也做,中国则往往只说不做。
让我更有感触的是《让梦想照亮“家园”》一文,看到年高考以后用烧书用来庆祝的孩子们,想到12年前,同样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将跨进小学的头一天晚上,该是怎样的兴奋。然而,12年过去了,他们怎么如此仇视自己曾经那么向往的校园生活呢?难道孩子天生就不爱学习吗?当然不是,是我们的“教育”造就了孩子对学校的仇视。想想现在的应试教育把孩子逼成了学习的奴隶、每天早起晚睡、每天念诵着:辛苦我一个,幸福一家人。孩子对学习哪里还有兴趣可言,哪里还有快乐存在?
李老师说:不少孩子之所以厌恶学校,就是因为他们的学校缺乏“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因此,当我读到杨钢先生的《家园成就梦想》一书中的这段话时,特别感动,也特别有共鸣:“爱与责任的交织,自由与梦想的交融,早已积淀为我们特有的家园文化,它深深的植根到每个人的心里。”让学校生活充满家的气息,这也是我的教育梦想。
许多年前,我在拙著《花开的声音》中写过一段话:“能够给我的学生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就是我的教育信念。如果他们感到在李老师身边生活的三年,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有了职业幸福。”我也有和李老师一样的教育梦想,让生活在我身边的孩子像在幸福的家里学习一样,我平时也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孩子喜欢上我、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喜欢上我所带的班级。平时我要上课时总有几个孩子跑到办公室来接我,有人帮我搬作业、有人帮我拿茶杯、有人挽着我的胳膊,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同事们笑着说:你待遇挺高呀,每天都有那么多孩子来欢迎你。我听着甜甜的笑了。
我们班特别淘气的几个男孩子,一到我的课堂上就变得好乖,我知道他们知道我爱他们,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尊其师,信其道。爱能让孩子们紧紧地围绕在我们身边。读完这篇文章我要永远记住:“家园”,意味着爱心、意味着人情、意味着温馨、意味着安全、意味着责任、意味着自由、意味着舒展。
我想:只要我们拥有梦想、用心做教育,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多高的个人修养我不敢说,但让孩子们在家园里安心学习,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