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书目档

时间:2019-05-13 08:4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书目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书目档》。

第一篇:教育书目档

“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教育魅力》于漪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留一块黑板》郭华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盏一盏的灯》吴非 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 [美]托尼·朱特 林骥华 译 商务印书馆 《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 [美]张道龙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忠告中层》郑杰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张文质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俄]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第一课》朱永新 高万祥 主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艾丽丝·门罗作品集》(7册)艾丽丝·门罗 著 殷杲 张小意等 译 译林出版社其他90本:

【 教育理论 】

1.《收获幸福的教育:一所从不考试的公立学校》 [美]瑞克·玻期纳著

2.《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 刘铁芳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 [美]马克·塔克主编

4.《教育照亮未来——民国八大教育家经典文选》 杨斌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及格主义》 方柏林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人类行为、学习和脑发展:典型发展》[美]唐纳·科克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7.《温家宝谈教育》 《温家宝谈教育》编辑组(编)人民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8.《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①“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陶西平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9.《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 黄会芹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0.《家庭、学校与社区》 [美]钱德勒·巴伯、尼塔·H.巴伯、帕特丽夏·史高利著

11.《伦理学与教育政策》 [美]肯尼思·斯特赖克 [加]基兰·伊根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2.《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潘懋元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中国教育黄皮书2013》 周洪宇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14.《教育的温度》 林格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5.“回望民国教育”系列 傅国涌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师专业成长】

16.《课程动态学:再造心灵》 [美]杰恩·弗利纳著 吕联芳、邵华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7.《教育不简单》 岳亚军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18.《始终——对教育及人生的一份心意》 郑锦杭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者》 黄笑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 崔允漷 柯政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1.《我的教育视界》 窦桂梅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2.《“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 谢云 陈香吟主编

23.《迷人的阅读——10位名师的秘密书架》朱煜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4.《教师如何做课题》李冲锋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5.《顾之川语文教育论》顾之川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6.《班主任修心养德100篇千字妙文》张万祥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7.《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 倪江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8.《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 张贵勇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9.《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李虹霞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0.《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朱永新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31.《班主任工作创意市集(NO.1)》 吴法源 王莹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32.《STEM项目学生研究手册》(美)达西·哈兰德著科学普及出版社

33.《如果我当教师》 叶圣陶著 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34.《超越左与右:课程改革的第三条道路》 郝德永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5.《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 熊芳芳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6.《教师意味着什么》 [美]唐娜·沃克·泰勒斯通著 郑玉飞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37.《写在讲台边》任德孝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8.《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外集(上下册)》顾黄初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39.《教师成长的秘密》 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40.《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澳]迈克尔·普洛瑟等著 潘红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41.《中国教学的奇迹—成就奇迹的孙维刚“教学五部曲”》 赵国忠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42.《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 朱良才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43.《孩子的教育》 [美]本森等著 田慧婷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4.《新生来了——一年级新生教师及家长必读》 苏静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45.《开始和结束一堂课的50个好创意》[英]凯特·布朗著 王勃涛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教育心理、教育管理 】

46.《青春期困惑与团体辅导》 林甲针编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47.《新学校十讲》 李希贵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48.《心智、脑与教育》大卫·舒飒著 周加仙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9.《“被”虚拟化的儿童》 [加]克里斯·罗文著 李银玲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0.《校长的别样风景》 唐劲松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1.《想象力第一》 [美]洛帕-布兰顿著 王蕾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2.《高效实用的记忆策略:来自心理学的建议》 刘儒德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3.《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心理咨询的48个典型案例》 马志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54.《做一个优秀的心理教师——20位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案例》教育科学出版社

55.《耕学载道——校长能力的五项修炼》 黄飞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56.《设计和管理最优班级实用手册》 [美]史蒂夫·斯普林格等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家教亲子 】

57.《爱孩子没那么简单》 李雁宁 冉乃彦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8.《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美] 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59.《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孙云晓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0.《新父母学校》刘良华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1.《亲爱的安德烈: 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龙应台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2.《管好自己就能飞》吴牧天著 吴甘霖点评 接力出版社

63.《如何尽早发掘孩子的天分》[德]托马斯·冯·卡拉夫特等著 钱飏译 接力出版社

64.《妈妈课》 智光著 孙赟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

【 综合 】

65.《圆了彩虹——吴冠中传》翟墨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66.《辜鸿铭讲论语》辜鸿铭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67.《吾国教育病理》 郑也夫 著 中信出版社

68.《有梦就练一万次》朱学恒著 译林出版社

69.《乡村与城市》[英]雷蒙·威廉斯著 韩子满等译 商务印书馆

70.《教我如何不想她:语音的故事》朱晓农著 商务印书馆

71.《北洋军阀史话》丁中江著 商务印书馆

72.《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

73.《造假的知识分子:谎言专家们的媒体胜利》[法]巴斯卡尔·博尼法斯著商务印书馆

74.《被禁锢的头脑》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 乌兰、丽君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5.《身体的历史》 乔治·维加埃罗等主编 张竝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6.《文学回忆录》木心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7.《科学探索者》(第三版)[美]帕迪利亚编 胡跃明等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78.《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蒋方舟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9.《科学启蒙》18册 [美]丹尼尔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80.《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丛书 谢冕、孙绍振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81.《心远: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沧桑》 熊光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82.《夏烈教授给高中生的19场讲座》夏烈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83.《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刁克利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4.《科学中的艺术与政治》[美]哈罗德·瓦穆斯著 章俊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5.《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方方著 十月文艺出版社

86.《从复旦到诺丁汉》杨福家等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87.《一个人与这个时代》邹煜采访白岩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88.《科学的旅程(珍藏版)》雷·斯潘根贝格等著 郭奕玲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89.《房龙地理》房龙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90.《南下北上求学记》 陈桂棣、春桃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受益终生的100部教育书籍

一、基础类(30部)

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7.《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民主主义与教学》,(美)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儿童发展》,(美)劳拉·贝克著,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教育社会学》,吴康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美)艾伦·奥恩斯坦、费朗西斯·汉金斯著,2003年版

19.《有效教学方法》,(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美)杨雷迪斯·高尔著,许庆豫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6.《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7.《素质教育学习纲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三联书店,200年版

28.《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二、拓展类(50部)

31.《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任仲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赵祥麟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陈学恂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7.《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沈灌群、毛礼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周毅、向明,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1.《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俄)塔尔塔科夫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人的现代化》,(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3.《自我实现的人》,(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44.《宽容》,(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三联书店,1985年版

45.《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6.《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陈敬著,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47.《顺生论》,张中行,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教师人文读本》,张民生、于漪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9.《教育哲学通论》,黄济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中国的智慧》,韦政通,岳麓书社,2003年版

51.《西方的智慧》,(英)伯兰特·罗素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2.《教育的奇迹》,朱永新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发现母亲》,王东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55.《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李洪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刘军宁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57.《教育的未来》,温世仁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

58.《朱兰质量手册》,(美)朱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美)拉里·博西迪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0.《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美)奥格·曼狄诺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1.《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朱小蔓,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4.《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

65.《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教师博览》编辑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6.《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8.《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9.《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70.《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1.《人的教育》,(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再论教育目的》,(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3.《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4.《学校无分数三部曲》,(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美)戴尔·申克著,韦小满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领导学:理论与实践》,(美)彼得·诺思豪斯著,吴荣先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7.《科学家论教育》,周川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8.《成功智力》,(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9.《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三、实践篇(20类)

81.《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高万祥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2.《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窦桂梅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于漪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帕夫雷什中学》,(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

86.《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87.《向孩子学习》,孙云晓主编,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

88.《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屠美如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0.《教育诗》,(苏)马卡连柯著,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91.《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2.《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左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4.《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96.《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97.《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8.《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9.《青浦教育实验》,顾泠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0.《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钟启泉等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篇:教育推荐书目

推荐阅读书目

一、素养视野 *《弟子规》

《论语》(《论语别裁》)《道德经》(《老子他说》)《自动自发》 《把信送给加西亚》

二、教育名著 《陶行知文集》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明日之学校》(杜威著)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

*《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 《成功智力》[美国]R.J.斯腾伯格著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主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三、理论视野

《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

《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教育科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陕西教育出版社,单中惠,朱镜人编著 *《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 《学习理论》

《教育管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赵中建译)《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张斌贤译 《教育与心理测量》(江苏教育出版社,翻译稿)《有效教学方法》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四、教改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向孩子学习》主编:孙云晓。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2002年1月(美国)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

《透视课堂》(美)Thomas L.Good 等著

《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 《培养反思力》著者:(美)S.G.Paris等著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

五、延伸阅读

《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 《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主编 《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 《窗边的小豆豆》

《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刘铁英编译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

《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 《教育社会学》吴康宁著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美〕布兰斯福特等编著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 《美德书》威廉·贝内特[美]

第三篇:教育推荐书目

认识世界: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美】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正义的理念》

【法】布尔迪厄《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国家精英》

【美】桑德尔《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

认识中国:

林语堂《吾国吾民》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梁漱溟《教育与人生》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黄河青山》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

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

胡适

鲁迅

认识当代中国: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

秦晖《共同的底线》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刘瑜《观念的水位》

教育参考书:

【美】德里克·博客《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美】乔纳森·科尔《大学之道——美国名校的崛起历程,其对国家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什么必须对其进行保护》!!

(乔纳森·科尔这本在豆瓣上没找着,百度了一下也没找着!!)

【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

【美】托尼·瓦格纳《教育大未来》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

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大学精神》、《大学二十讲》

修养和休闲

龙应台《大江大河》

(龙应台这本书在豆瓣上找不到啊)

陈丹青《纽约琐记》、《退步集》

丁学良《我读天下无字书》

木心《文学回忆录》

胡兰成《山河岁月》、《前世今生》

(豆瓣上找不到《前世今生》但找到了《今生今世》,不知道是不是没找着,还是老师弄错了)北岛《时间的玫瑰》、《暴风雨的记忆》

李零《花间一壶酒》

王小妮《上课记》

其他参与沙龙的人的推荐书目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岳南《南渡北归》

【美】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

【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

【美】蕾切尔·卡森 / 吕瑞兰《寂静的春天》

【美】Theo Colborn / Dianne Dumanoski / John Peter Meyers 《我们被偷走的未来》 田松《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

【美】维斯特《一流大学卓越校长》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杨东平《城市季风》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档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育心理学档

2010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纲第一章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 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直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教育发生了的巨大变化。表现在:(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二次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 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

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以墨翟(约公元前468一前376)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功”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惟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道家是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 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 “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 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教育思想著作《大教学论》。

● 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 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 创始人: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 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著作P18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年——1952年)

▲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主张: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杜威的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社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2.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3..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也产生积极的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就和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也具有促进作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关于教育对生产力贡献的认识,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才真正引起注意。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比,在现代经济中,常常是更具关键性的因素。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地说,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特性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包括(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 2.学生文化的特征(1)具有过渡性(2)具有非正式性(3)具有多样性(4)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定义: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其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转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包括群体差异(如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心理特征)。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理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性质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范围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教育需要非常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

(一)教育能发现人的价值

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

(二)教育能发掘人才的潜力(三)教育能发挥人的力量

(四)教育能发展人的个性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4岁~16、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教育对象是16、17岁~19、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4~16、17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惟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教育目的反映出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异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

※ 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及大量具体知识,但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及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教育系统是诸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最基本的要素。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传统认识:

整个社会没有把青少年儿童看作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儿童或学生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儿童对于双亲或学生对于教师要绝对服从,社会上存在鞭挞、体罚儿童或学生的习俗。

●现代教育思想:

由于中小学生属于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中小学生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不仅享有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在某些权益方面受到特殊保护,如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以及在教育过程享有的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要做到:

(1)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2)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1.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①学生的身份。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②学生的法律地位。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作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概括起来有:①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

②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2.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的教育意义:

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权威性,这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并不是盲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特殊素质及个人的独立意志。教师只有在尊重并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合理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权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权威,将阻碍学生的发展。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我国《教师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五篇:新教育推荐书目

新教育推荐书目

一年级参考书目: 绘本系列

1.莫尼克的无字书(8本)2.可爱的鼠小弟(12本)3.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4.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5.爷爷一定有办法 6.猜猜我有多爱你 7.驴小弟变石头 8.蚯蚓的日记 9.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10.逃家小兔 11.阿利的红斗篷 12.小猪唏哩呼噜

13.郑渊洁童话(罐头小人,红沙发音乐城、舒克和贝塔的故事)14.小海豚心灵成长故事系列 15.杨红樱亲子绘本系列

16.最著名的中国童话(两本:书本里的蚂蚁 会长鱼的树)17.哦,美丽的巴拿马 18.三毛流浪记

19.名家绘本世界童话(7本)20.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3本)

二年级参考书目: 1.各种优秀绘本 2.小溜溜溜了 3.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4.小猪唏哩呼噜

5.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书系――万花筒 6.丁丁历险记系列 7.吹牛大王历险记 8.假话国历险记 9.笨狼的故事系列 10.调皮大王小豆子系列 11.小布头奇遇记 12.傻鸭子欧巴尔 13.绿野仙踪 14.尼克的绵羊

15.小老鼠佩雷斯的魔法故事 16.不想洗澡的爱玛 17.泰迪熊的故事

18.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系列(阿凡提葫芦娃

人身娃娃)

19.小熊温尼普 20.小老虎,你的信 21.麦兜的故事 22.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23.香草女巫

24.木偶奇遇记(二上)

25.一年级大个子和二年级小个子26.苹果树上的外婆

三年级参考书目: 1.米切尔恩德童话作品集 2.格列佛游记 3.长袜子皮皮 4.汤姆索亚历险记 5.小布老虎系列 6.小巫婆真美丽 7.皮皮鲁和鲁西西 8.李大米和他的影子 9.调皮的日子 10.绿刺猬 11.肚皮上的塞子 12.杨红樱马小跳系列

(二下)

13.好心眼儿巨人 14.魔法手指 15.女巫

16.小淘气尼古拉系列(5本)17.大盗贼

18.晴天有时下猪(全六册)19.格林童话 20.安徒生童话 21.跑猪噜噜 22.小鬼儿 23.木偶的森林 24.月光下的肚肚狼 25.杨柳风 26.水孩子 27.鼹鼠的月亮河 28.绿野仙踪 29.黄书包

四年级参考书目: 1.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2.亲爱的汉修先生 3.宫泽贤治童话文集

4.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 5.课外作业代写公司 6.棒棒糖系列两册 7.狼蝙蝠 8.胡萝卜须 9.小狼小狼

10.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系列五册 11.公猫拿破仑 12.文身狗 13.火鞋与风鞋 14.小朵朵系列 15.王尔德童话 16.豪夫童话 17.铁路的孩子 18.国际大奖小说系列 19.马列耶夫在家里 20.北风的背后 21.青鸟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22.爱的教育 23.一百条裙子

五年级参考书目: 1.我要做好孩子 2.安直房子幻想小说系列 3.海蒂 4.波丽安娜 5.小公主 6.长腿叔叔

7.椋鸠十动物故事系列 8.凡尔纳作品系列 9.希腊神话故事 10.美德书

11.纳尼亚王国传奇(七本)12.妈妈走了 13.人鸦 14.爱心企鹅 15.外公的13号古宅 16.城堡里的月亮公主 17.吹小号的天鹅 18.精灵鼠小弟 19.长腿叔叔

20、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

21、夏洛的网

22、小王子

23、秘密花园

24、我要飞(黄蓓佳)25时代广场的蟋蟀

六年级参考书目: 1.两个伊达

2.秦文君(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系列)3.今天我是升旗手 4.别闹了,费曼先生 5.安琪拉的灰烬 6.大幻想文学系列 7.兰心的秘密 8.本爱安娜 9.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10.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 11.蓝鲸的眼泪

12.米切尔经典绘本系列(七册)

13.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山羊不吃天堂草14.极地特快 15.圣经故事 16.威斯廷游戏

青铜葵花)

17.绘本莎士比亚系列 18.一千零一夜 19.哈里波特第一集 20.安妮日记 21.特别女生萨哈拉 22.草房子 23.毛毛

24.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25.小王子

下载教育书目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书目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教育书目

    A、基础教育理论专著推介 一、基本理论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教育技术相关书目

    教育技术相关书目 1. 何克抗、李文光 《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李克东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 何克抗等 《教学系统设计》北......

    教育管理类书目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教育心理类 教育管理类 《朱校长的365天》,朱学清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小学生安全教育宝典》,黄明豪等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

    乡村教育相关书目推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乡村教育相关书目推荐 作者: 来源:《教育观察·下旬》2013年第02期 《陶行知论乡村教育》一书中,陶行知主张“以教育救农村”,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民......

    教育心理学推荐书目

    心理学学科学生课外读物参考书目 1.《心理学》,(美)戴维·迈尔斯著,黄希庭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心理学》,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华......

    新教育书目

    A、基础教育理论专著推介一、基本理论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教育教学推荐书目

    “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教育教学理论推荐书目 编者按:为配合“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校教研室和图书馆联合推出教育教学理论推荐书目,供老师参考,更多资源请老师点击学校网站左下......

    教育专家推荐书目

    英语名课程团队2011年阅读书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 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三观十性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