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实践初探
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实践初探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一直以来,“仁义礼智信”的美德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然而,当改革的大门敞开后,精华与糟粕同进,一股以反传统为“时髦”的民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兴起,伦理道德滑坡。近来听说四川有一位律师建议:“为孝道立法,并提出公务员录用以孝为先:招收、聘用、晋升公务员、领导干部,必须审查其孝敬、赡养父母的情况,并以此作为衡量审查其品行是否端正的第一前提。”不知大家听了这一建议有何感想,反正我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甚至感到悲哀。如果一个当官的需要以孝不孝作前提,那么他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呢?如果连像“孝”这样的道德规范也要通过立法“保护”,“强制执行”,那么我们民族的道德底线又在哪里呢?
我这样说并不是在指责这位律师,毕竟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我想这位律师不会凭空想出这么一条建议的,一定是某种现象刺激了他,那么是什么呢?不说,大家也能想得到吧。
我想,国民的道德滑坡是要从“根”上找“药方”的。那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不能丢,传承美德教育要从孩子们抓起。
实践证明,把握常规教育、实施系列教育、注重典型教育是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常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乞丐
一夜间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记者来采访这名幸运儿:“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会方便一些。”……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有人说,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细想这句话十分有理。使行为规范成为行为习惯,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小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尚不成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规范小学生行为的根本性的指南。如何让这些略显生硬的规范条文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共鸣,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呢?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创编《常规儿歌》的倡议。要求各班在普遍学习《常规》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班情抓住《常规》的精华和主体,创编班级的《常规儿歌》。学校为之搭建平台,进行展示。后期对《常规儿歌》的相关内容进行抽查,促进落实。
此外,我校还开展了创编《常规》节目的活动。各班也是在充分学习《常规》的基础上进行节目的创编活动。我们提出的创编口号是: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实效。学生们创编的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有小品、朗诵、三句半、合唱、舞蹈、相声等。同学们在表演来自于自己的节目的过程中践行了道德行为,实现了行为规范由外化转为内化的目标。
实践证明,创编的方式生动活泼,比起生硬的背诵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且有实效,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有了内化的行为规范,再辅之以常规的检查评比,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传统美德教育也在悄然中进行了。
二、实施系列教育——加强文明礼仪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关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行为。
为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我校开展了“务实小学文明礼仪小标兵”的系列活动。之所以称之为“系列”,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项活动仅仅作为一项评选工作,而是按照“知情意行”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首先,利用校会时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文明礼仪的讲座,其中涉及到的有“师生礼仪”、“同学礼仪”、“校园文明”、“孝敬父母”等,使学生了解了日常礼仪。在讲座的期间穿插的班会课上,通过讨论、再学习等方法巩固了学生对讲座的理解,达到“知礼仪”的目的。
然后,结合“2008北京奥运”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以“迎奥运,争做文明小使者”为主题的征文、讲故事、演讲、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的活动。虽然活动众多,然而参加率仍然到不了100﹪,总有一些同学愿意展示自己,也总有一些同学不愿意表现。故而,我们要求讲故事、演讲的选手要先在班级内选拔,再进行校级比赛,比赛的优胜者面向全校同学汇报。而手抄报则要班内每位同学都进行材料的搜集工作,再以班级为单位,制作成一开大图画纸的规格。这样,无论是主动参与者,还是被动接受者,学生天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文明礼仪”,使得“文明礼仪”深入学生心灵。
最后,在学期末开展本学期的“文明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我们规定,参评的候选人一定是未曾获得过此称号的同学。以此给学生一个暗示
——只要讲文明礼仪,就有被评为“小标兵”的机会。给全体学生,特别是在行为上不大能约束自己的学生以希望。使他们在看到自己存在着差距的同时,不失去信心。至今,我校已评选了两届文明礼仪小标兵,他们的照片张贴在学校的橱窗上,起到了榜样激励作用。这项评选工作还将一直延续下去。
从一项工作入手,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才能杜绝“雨过地皮湿”的现象,才能真正体现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真正让学生从中受益,才能更加有益于学校的发展。传统美德教育就在这系列活动中扎实开展,蓬勃发展。
三、注重典型教育——培养仁爱精神
“仁爱”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源头。然而,在如今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的4-2-1家庭结构中,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其实,这不能都归罪于孩子——“人之初,性本善”,今天的自私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所塑造的。这就需要教育者及教育机构为他们补上这一课。适时以典型事件为契机,开展仁爱教育是我们新的尝试。
2008年元旦,我校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爱心伴成长”的大型活动。“爱心”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在“爱心”的呵护下,同学们载歌载舞,欢庆自己又长了一岁;在“爱心”的呼唤下,务实小学的全体教师志愿加入了“务实小学爱心志愿者协会”并自发为家境困难的学生捐款;在“爱心”的感召下,退休的老教师、老校长、学生家长、可爱的孩子们纷纷解囊,为母亲身患重病的学生捐款、捐物;在“爱心”的驱使下,泪水模糊了所
有人的双眼;在“爱心”的伴随下,《感恩的心》响遍全场。
5•12,这个灾难的日子牵动了全校每一位师生的心。5月23日,我校举办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教育活动——“我们同悲共泣 我们风雨同舟”务实小学 “抗震救灾捐赠”主题教育。
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四川地震发生的情况,感受了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学习了救灾中的感人事迹,激发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手足之情。通过这次活动,现场的师生及来宾都感受了一次深入心灵的教育。
活动中有一位学生捐出了5元钱,虽然这个数字远远不是当天捐献最多的,但当事后我们了解到,这5元是那个孩子省却了自己的早餐和午饭而献出时,我们的心被震撼了。搞这项活动的本意是对学生进行“仁爱”教育,没想到最受教育的是我们,是孩子的纯真教育了我们。
抓住典型事件进行深入心灵的教育往往能收到“双赢”的效果。“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被美德所打动的绝不仅仅只有学生。
小处着手,细水长流。中华美德源远流长,传承传统美德也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将传统美德教育落实于常规教育、系列教育、典型教育之中,为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是我们的事业,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第二篇: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体会
童年是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无论是优秀人格的培养,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无论是面对挫折时应有的勇气,还是迎接挑战时应有的信心,都离不开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和影响。其中美德教育更是关键的一项重要内容。少年时接受良好的美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就能传承下去而且能发扬光大,体现出时代进步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因此作为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负有很大的责任。根据几年来对孩子的教育谈几点体会:
孩子刚上学对学习各门功课是陌生的,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家长首先要认真给孩子反复讲第一要听老师的话,第二还是要听老师的话,这样形成一个概念就是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就能有好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孩子思想里老师就有了一个高大的形象,比家长要高大,时间一长尊敬师长的美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当然这当中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老师优秀成绩的故事,同时家长要带头尊敬老师,保持一定的沟通。
一个孩子上学后学习好坏,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培养一个认真学习的态度。几年来作为家长深有体会。我的体会是只要是老师和学校要求的就一定要求孩子认真去做决不马虎,差不多的思想和做法是 会害了孩子的,几年来的体会是深刻的,我的孩子现在学习、办事都比我认真,这点上我觉得是一个成功的经验。记得一个名人说过:“一个学习办事认真的少年长大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原则问题决不妥协。记得孩子刚刚上学一个多月,孩子的妈妈中午来看她,孩子竟然提出下午不上学要陪妈妈玩一下午,不同意就又哭又闹,当时奶奶看到后竟然说给请半天假,我很生气,不头疼、不脑热凭什么这样惯孩子,我是坚决反对毅然拉着孩子上学了。经过这一次严厉的举动孩子得到深刻的教训,从此上学比谁都积极,从不耽误一节课,而且感冒发烧还没完全好也要赶去上下午的两节课。记得一个教授说过:“小孩子小时候找准一个错误认真教育一次能使他一辈子受益。”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差,这就需要家长一步步引导他管理自己。这就要平时多注意放手叫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小件衣服要自己洗,平时要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成为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我发现凡是平时勤快的孩子,学习上、办事上都认真,成绩上也不错。凡是好吃懒做的孩子,要想学习好挺难的。好学上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着重培养,好的习惯养成了家长就可以放心了。
孟母择邻说明一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家长首先要把自己管好,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不论学习、做事、说话要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比如现在孩子吃饭时,把好吃的饭菜拉到自己面前,不管其他人,这时就要从自己做起,要把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道理讲给她听,一次两次坚持下去孩子自然就懂了。看电视要看新闻联播以及有利于少年成长的故事,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比如四川地震时那些抢险救人的场面,特别是灾区老师在危难时候舍身救学生的报道和画面对孩子的教育是深刻的,老师崇高的形象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我主张不带孩子去看成年人的电影和不该去的场所,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
利用假期和传统节日,带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感触到节日的快乐和意义,同时对孩子也是传统教育,家在农村有亲戚的去串串门,看看农村是怎样过春节的,农村人是怎样生活的,这对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是非常有益处的。比如农民春节家里贴的春联,高跷会,搭台演戏等等,会使孩子长见识,提高知识水平,懂得什么是文明、礼貌、礼仪等知识,从不懂到懂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过程。
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抽出时间,去图书馆、书店去看些有用的书。我家孩子原来总感觉作文挺难,我们就给她买一些有关作文知识的书,或带他去图书城、书店去,学习有兴趣了,作文比以前进步大多了。孩子经常看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对她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之体会和做法不够深刻不够具体。今后我也要学习,像那些有经验的家长学习,一个目的:把孩子培养成国家有用的人。
第三篇: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体会
童年是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无论是优秀人格的培养,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无论是面对挫折时应有的勇气,还是迎接挑战时应有的信心,都离不开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和影响。其中美德教育更是关键的一项重要内容。少年时接受良好的美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就能传承下去而且能发扬光大,体现出时代进步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因此作为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负有很大的责任。根据几年来对孩子的教育谈几点体会:
孩子刚上学对学习各门功课是陌生的,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家长首先要认真给孩子反复讲第一要听老师的话,第二还是要听老师的话,这样形成一个概念就是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就能有好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孩子思想里老师就有了一个高大的形象,比家长要高大,时间一长尊敬师长的美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当然这当中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老师优秀成绩的故事,同时家长要带头尊敬老师,保持一定的沟通。
一个孩子上学后学习好坏,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培养一个认真学习的态度。几年来作为家长深有体会。我的体会是只要是老师和学校要求的就一定要求孩子认真去做决不马虎,差不多的思想和做法是 会害了孩子的,几年来的体会是深刻的,我的孩子现在学习、办事都比我认真,这点上我觉得是一个成功的经验。记得一个名人说过:“一个学习办事认真的少年长大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原则问题决不妥协。记得孩子刚刚上学一个多月,孩子的妈妈中午来看她,孩子竟然提出下午不上学要陪妈妈玩一下午,不同意就又哭又闹,当时奶奶看到后竟然说给请半天假,我很生气,不头疼、不脑热凭什么这样惯孩子,我是坚决反对毅然拉着孩子上学了。经过这一次严厉的举动孩子得到深刻的教训,从此上学比谁都积极,从不耽误一节课,而且感冒发烧还没完全好也要赶去上下午的两节课。记得一个教授说过:“小孩子小时候找准一个错误认真教育一次能使他一辈子受益。”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差,这就需要家长一步步引导他管理自己。这就要平时多注意放手叫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小件衣服要自己洗,平时要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成为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我发现凡是平时勤快的孩子,学习上、办事上都认真,成绩上也不错。凡是好吃懒做的孩子,要想学习好挺难的。好学上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着重培养,好的习惯养成了家长就可以放心了。
孟母择邻说明一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家长首先要把自己管好,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不论学习、做事、说话要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比如现在孩子吃饭时,把好吃的饭菜拉到自己面前,不管其他人,这时就要从自己做起,要把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道理讲给她听,一次两次坚持下去孩子自然就懂了。看电视要看新闻联播以及有利于少年成长的故事,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比如四川地震时那些抢险救人的场面,特别是灾区老师在危难时候舍身救学生的报道和画面对孩子的教育是深刻的,老师崇高的形象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我主张不带孩子去看成年人的电影和不该去的场所,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科研论文
浅谈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柳州市景行小学潭中校区陈英萍
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教育基础工作。中宣部、教育部就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讲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了“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的重要教育举措。目前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误区,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手段苍白,效果甚微。因此,正确认识小学生的传统美德育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认真探讨教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一、正确认识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孔子也提出“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在少年时期形成的良好思想、素质和行为,对今后的个人成长、社会影响的至关重要的。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社会的许多不良影响,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小学生。一是缺乏传统美德的行为,思想混乱、无良好道德观,有时满口粗言、行为粗暴。二受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活阅历超越实际年龄,思想和行为普遍成人化,追求时髦,讲求所谓的个性,以“我”为中心,缺乏同情之心,“知耻”之心,恻隐之心;三是部分独生子女得到父辈们的百般呵护,娇生惯养,养成较自私的性格,不孝敬父母,不懂得尊老爱幼;四是缺乏诚信,做事没有毅力,挫折承受能力差,不能与人为善;缺乏自强的精神;五校园奢侈之风,盲目攀比之风渐长,不以节约为耻,以浪费为荣,缺乏应有社会公德;六是随着社会风气的恶化,青少年犯罪率也大幅增长,可以说,中国未成年人的传统美德在落实中已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并加强对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比一个学生成长 1的其他任何阶段来讲,都显得更重要。
二、准确确定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一)确定教育范围。把传统美德教育贯穿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中,在总体教育框架下细化教育内容。
(二)明确具体内容。把传统美德教育融合到个人修养、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和世界的具体社会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遵守中传统美德在社会中体现出来的价值。
(三)落实具体行为。通过开展各种行为活动,把孝敬父母、尊老、友爱助人、谦恭礼让、诚实守信、勤劳勇敢、俭约爱物、见利思义、勤奋苦读、热爱祖国、奉公守法、坚守气节、励志自强、严己宽人、自律改过的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自己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认真把握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树思想、立精神、建意志的阶段,对小学生正确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对树立良善的社会风气、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提升中国实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学校、老师、家长及整个社会都应通力合作,全力做好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改善我们的社会道德氛围,将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作为班主任,本人二十多年来,一直和班级孩子的接触沟通,对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有一定的探讨和研究。从工作实践经验来看,实施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注重言传身教,发挥老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小学,教师更是孩子们心中的权威和偶像,每一句话都被当作“圣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有声的行动,行动应该是无声的语言”,说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因此,作为小学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必须严于律己,爱生敬业,时时处处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通过自己身上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去影响、带动孩子。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更多更纯洁的灵魂。一是坚持清正廉洁。杜绝社会不良风气,不以家长的金钱、地位、好恶来区分对待学生,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以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用爱心、细心、热心的态度,来平等地关心、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做好言传身教。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三是组织公益活动。主动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公德活动。通过自己的亲历亲为,现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发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简单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动手能力。
(二)开设传统美德课,系统地传授传统美德知识
没有系统的教育,就没有全面的知识。要让学生全面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就要开办相应的教育课程。在小学生中开设传统美德课,要根据儿童的模仿性强而理解能力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学程序设计,应该按确定主题、引导学习、明确事理、指导行为四个步骤进行。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采取直观教学,通过讲故事,看图片,回答问题,现场演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知识懂得道理,在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年级的学生则通过自己讲、互相议、动手做的方式,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传统美德、发扬传统美德有什么好处,自己应该如何去遵守和发扬;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讲故事,写规范,来主动挖掘生活中遵守传统美德的内涵和意义,自觉形成基本的道德素质并做好自我约束。
(二)通过学科渗透,把传统美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
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就是根据语文、数学及体音美等各科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传统美德因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设计传统美德教育。一是直接渗透。如语文、音乐、思想品德等学科,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直接引导就可以了。二是间接渗透。如数、英、体等学科中,由于教材本身大都是理论成果,教育者可通过背景介绍等方式间接向受教育者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三随机渗透。即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不同内容,随机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四是重点渗透。即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形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学生或某些问题进行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传统美德意识。在教学中,可采取选择在备课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渗透点,在授课中适时嵌入渗透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进行,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本学科的完整性、独立性。
(三)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块主阵地,以主题班团队会、读书会、故事会、讲演会、讨论会、知识竞赛会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充分发挥班会的作用,尤其是主题班会,如果开的好的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近年来,本人在班主任工作时,通过开展《感恩父母》、《争当好少年》、《我能行》、《感动中国观后感》、《美在身边》、《远亲不如近邻》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演讲、表演、小品剧、快板、讲故事等等)进行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准备、参与及亲身感受,来达到对传统美德的正确认知和树立传统美德的意识,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行为,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还结合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学生生日,开展设计庆贺小卡片、送上祝福语等行动,开展热爱祖国、尊师颂师、爱生重教、尊老爱老、团结友爱的传统教育,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近十年间,本人主要担任教学三年级以上的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我就有所侧重地让学生通过自己说,再感想和体会,然后把好习作整理打印,贴在语文学习园地进行评优评奖宣传的方式,让孩子们共同学习,一起感悟,使班级的传统美德教育达到了学习主动化、行为自觉化、工作积极化、尊师互爱自然化,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此外,本人还在校运会、科技活动、或者春游或者秋游活动、歌咏比赛、校班队表演活动等,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开展互帮互助互学活动,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教育,都受到不错的效果。
(四)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家长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在校中学、课中学,也要在课外学、家中学、日常学,让学生时常都有发扬传统美德的学习氛围。为此,学校及老师还应与家长加强沟通联系,指导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的传统美德教育。一是应培养孩子具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基本道德,打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二是对孩子从小进行归属教育,使孩子在懂事时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子孙,长大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三是培养孩子勤劳节俭、自强自立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四是培养孩子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和睦邻里、友爱兄弟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来带了极大变化, 一些消极的生活方式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未成人。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任重而道远。要使传统美德真正被受教育者内化、吸收,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觉化,还需太多的努力,所以我们还要永远有一颗责任心,去辛勤耕耘,去春风化雨地培养好下一代,为中华的振兴,为祖国的强盛做出应有的奉献。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科研论文
浅谈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柳州市景行小学潭中校区 陈英萍
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教育基础工作。中宣部、教育部就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讲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了“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的重要教育举措。目前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误区,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手段苍白,效果甚微。因此,正确认识小学生的传统美德育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认真探讨教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一、正确认识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孔子也提出“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在少年时期形成的良好思想、素质和行为,对今后的个人成长、社会影响的至关重要的。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社会的许多不良影响,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小学生。一是缺乏传统美德的行为,思想混乱、无良好道德观,有时满口粗言、行为粗暴。二受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活阅历超越实际年龄,思想和行为普遍成人化,追求时髦,讲求所谓的个性,以“我”为中心,缺乏同情之心,“知耻”之心,恻隐之心;三是部分独生子女得到父辈们的百般呵护,娇生惯养,养成较自私的性格,不孝敬父母,不懂得尊老爱幼;四是缺乏诚信,做事没有毅力,挫折承受能力差,不能与人为善;缺乏自强的精神;五校园奢侈之风,盲目攀比之风渐长,不以节约为耻,以浪费为荣,缺乏应有社会公德;六是随着社会风气的恶化,青少年犯罪率也大幅增长,可以说,中国未成年人的传统美德在落实中已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并加强对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比一个学生成长 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科研论文 的其他任何阶段来讲,都显得更重要。
二、准确确定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一)确定教育范围。把传统美德教育贯穿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中,在总体教育框架下细化教育内容。
(二)明确具体内容。把传统美德教育融合到个人修养、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和世界的具体社会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遵守中传统美德在社会中体现出来的价值。
(三)落实具体行为。通过开展各种行为活动,把孝敬父母、尊老、友爱助人、谦恭礼让、诚实守信、勤劳勇敢、俭约爱物、见利思义、勤奋苦读、热爱祖国、奉公守法、坚守气节、励志自强、严己宽人、自律改过的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自己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认真把握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树思想、立精神、建意志的阶段,对小学生正确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对树立良善的社会风气、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提升中国实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学校、老师、家长及整个社会都应通力合作,全力做好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改善我们的社会道德氛围,将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作为班主任,本人二十多年来,一直和班级孩子的接触沟通,对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有一定的探讨和研究。从工作实践经验来看,实施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注重言传身教,发挥老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小学,教师更是孩子们心中的权威和偶像,每一句话都被当作“圣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有声的行动,行动应该是无声的语言”,说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科研论文
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因此,作为小学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必须严于律己,爱生敬业,时时处处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通过自己身上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去影响、带动孩子。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更多更纯洁的灵魂。一是坚持清正廉洁。杜绝社会不良风气,不以家长的金钱、地位、好恶来区分对待学生,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以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用爱心、细心、热心的态度,来平等地关心、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做好言传身教。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三是组织公益活动。主动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公德活动。通过自己的亲历亲为,现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发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简单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动手能力。
(二)开设传统美德课,系统地传授传统美德知识
没有系统的教育,就没有全面的知识。要让学生全面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就要开办相应的教育课程。在小学生中开设传统美德课,要根据儿童的模仿性强而理解能力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学程序设计,应该按确定主题、引导学习、明确事理、指导行为四个步骤进行。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采取直观教学,通过讲故事,看图片,回答问题,现场演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知识懂得道理,在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年级的学生则通过自己讲、互相议、动手做的方式,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传统美德、发扬传统美德有什么好处,自己应该如何去遵守和发扬;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讲故事,写规范,来主动挖掘生活中遵守传统美德的内涵和意义,自觉形成基本的道德素质并做好自我约束。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科研论文
(二)通过学科渗透,把传统美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
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就是根据语文、数学及体音美等各科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传统美德因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设计传统美德教育。一是直接渗透。如语文、音乐、思想品德等学科,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直接引导就可以了。二是间接渗透。如数、英、体等学科中,由于教材本身大都是理论成果,教育者可通过背景介绍等方式间接向受教育者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三随机渗透。即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不同内容,随机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四是重点渗透。即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形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学生或某些问题进行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传统美德意识。在教学中,可采取选择在备课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渗透点,在授课中适时嵌入渗透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进行,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本学科的完整性、独立性。
(三)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块主阵地,以主题班团队会、读书会、故事会、讲演会、讨论会、知识竞赛会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充分发挥班会的作用,尤其是主题班会,如果开的好的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近年来,本人在班主任工作时,通过开展《感恩父母》、《争当好少年》、《我能行》、《感动中国观后感》、《美在身边》、《远亲不如近邻》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演讲、表演、小品剧、快板、讲故事等等)进行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准备、参与及亲身感受,来达到对传统美德的正确认知和树立传统美德的意识,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行为,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还结合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学生生日,开展设计庆贺小卡片、送上祝福语等行动,开展热爱祖国、尊师颂师、爱生重教、尊老爱老、团结友爱的传统教育,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近十年间,本人主要担任教学三年级以上的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我就有所侧重地让学生通过自己说,再感想和体会,然后把好习作整理打印,贴在语文学习园地进行评优评奖宣传的方式,让孩子们共同学习,一起感悟,使班级的传统美德教育达到了学习主动化、行为自觉化、工作积极化、尊师互爱自然化,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科研论文
此外,本人还在校运会、科技活动、或者春游或者秋游活动、歌咏比赛、校班队表演活动等,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开展互帮互助互学活动,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教育,都受到不错的效果。
(四)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家长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在校中学、课中学,也要在课外学、家中学、日常学,让学生时常都有发扬传统美德的学习氛围。为此,学校及老师还应与家长加强沟通联系,指导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的传统美德教育。一是应培养孩子具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基本道德,打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二是对孩子从小进行归属教育,使孩子在懂事时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子孙,长大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三是培养孩子勤劳节俭、自强自立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四是培养孩子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和睦邻里、友爱兄弟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来带了极大变化, 一些消极的生活方式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未成人。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任重而道远。要使传统美德真正被受教育者内化、吸收,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觉化,还需太多的努力,所以我们还要永远有一颗责任心,去辛勤耕耘,去春风化雨地培养好下一代,为中华的振兴,为祖国的强盛做出应有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