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义务教育的实践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农村义务教育现阶段主要任务之一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和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已经逐步开始实施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全国有2亿中小学生,其中有15亿在农村。目前,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其次是师资力量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加上教师数量有限,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问题是辍学率居高不下,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小范围流行的“上学无用论”而带来的知识贬值,更是加剧了农村适龄儿童不愿意入学的现状。改变农村义务教育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改变当前义务教育体制,给农村义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1资金问题。“根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夏天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缺少课桌凳的小学接近40%,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但是到2004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其主要原因是资金投放不足。“最重的担子在贫穷的肩上”,用这句话形容目前的教育资金分配问题上一点也不为过。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构成,78%由乡镇分担,9%由市财政分担,省级政府分担11%,中央政府分担不到2%。这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在新一届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得到迅速的改变,2006年中央对义务教育共投入资金2000亿,这批钱有效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长期投放不足的情况,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义务教育长期缺乏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在短时间解决。
2师资问题。农村教师水平低下,也是一直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能力的教师逐步跨级向上流动,更加剧了农村教师的缺乏。据一份统计资料表明,1995~1999年,全国小学教师流失195~249万人,约占小学教师的4%,中学教师流失141万人,占中学教师总人数的524%。就上海市在1992年就流失中小教师1500人,1955年达到3000人,到1999年达到了5000人。到2006年,流失教师的数字应该是1999年的一倍以上。目前,我国农村小学师生比例为23∶1;城市小学师生比为19∶1;此外,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全国各类学校数80067所,其中县镇和农村65269所,农村教育的学校数占全国总数的815%。但在全国高中15406所中,县镇和农村只有9410所,仅占总数的61%,城乡教育层次结构的资源配置比例严重失调。农村学校教师的医疗、进修、生活福利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根据全国总工会2003年在内蒙古地区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很多地方教师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老师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连去学校报道的路费都凑不够,有很多地方的农村教师一辈子也没有一次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在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了,教育却出现了下滑,教师比原来更加辛苦,生活也更艰辛,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
3辍学问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据“教育部2004年第十五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下述换算:就小学毕业率而论,到2003年底,小学的在校生116897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那么尚有135%的适龄儿童,大约15997万人未进入小学读书;034%上了小学又辍学的人数,大约为3975万人。这就是说,有19972万的适龄儿童未完成小学教育。就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而论,初中在校
生达到66908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27%,那么有73%的学生,大约52689万人未进入初中学习;284%进入初中学习又辍学的人数为19002万人。以上数字表明,中小学生辍学率比较高的地方大部分是贫困地区,仅经济贫困一项原因就占到失学率的543%,因为自己不愿意上学或没有考入更高一级学校而失学占273%,因为对学校不满意和离校太远占45%。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资金支持,农村孩子辍学问题仍然突出,女童的辍学率比男孩要高一些,这说明在一些贫困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4体制问题。体制问题是一直困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国家也在一直进行改革,试图找到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道路,确立了以县为主体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以县级人民政府做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教育立法是充分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并且具有长期、稳定和高效的特点。我国的教育立法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完善,特别是在细节方面需要补充。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法规定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公平性,而在我国这方面立法还比较缺乏。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主体应该是政府而不是社会。评估制度是促进学校的正常发展和国家对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制度,我国政府目前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很大,也希望改变受教育不平等的现状,提高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年限,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我国在2000年实行的普九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造成了老文盲还没有完全消除,新文盲又产生了,国家需要重新投入资金进行培训和教育,这样势必增加国家财政负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所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评估体制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1加大财政支出力度。2004年1月,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历时一年半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要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部免费制,每个县须增加投入的教育经费底限为4300万/年。如果全国有2/3的县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来支付,大致推算政府从一开始就要增加的财政投入为688亿元左右。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很明显,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这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改变本国义务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2005年2月26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将先投入100亿元专项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我国西部地区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温家宝总理的这一庄重承诺,把中国义务教育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2005年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免费义务教育的“元年”
2解决师资缺乏问题。农村教育如何才能保证教育质量,如何解决教师整体素质不高问题,保证农村教师各项福利待遇,成为解决农村师资紧缺的主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本科毕业生徐本禹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徐本禹“弃研支教”的事在华农引起轰动。22岁的他被提名为今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20名候选人之一。如何解决大学生长期、有效地支持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需要国家加大对支教大学生的长期支持,同时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形成一个良好的、可以循环发展的格局,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农村教育中师资不足的问题。农村教师进修是解决教师水平不高的重要环节,在很多地方,虽然有教师进修的机制,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农村教师知识更新较慢,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应该利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贫困地区教师进修力度,培训内容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保证国家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的设备和仪器能够被充分地应用。在江苏省徐州市推行的“无差别教育”为我们解决农村师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无差别教育”是徐州市委书记徐鸣提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来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结果,缩小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师
资配备等方面的差距,定期选派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去任教,农村教师到城市中小学接受培训和进行教学,在支教和培训期间,所花的一切费用由市财政来承担,并给予相应的补贴。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视察以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希望徐州的试点改革能够取得成效,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流动机制,来解决农村教育中的教师问题。
3完善义务教育体制。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是以中央、省、市、县负责的格局,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在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义务教育是否能够正常健康的发展,也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是否有强大的发展动力。首先,我们国家教育属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很大,各个省份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东部一些省份发展速度很快,中部偏慢,西部最慢,而且差距正在被扩大,这样就决定了不同的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情况各不相同,加大地方政府教育权限,扩大地方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当务之急。中央政府在教育方面给予宏观调控就足够了,制定一个框架,把权力放到每个省,每个省根据自己情况来制定各自发展目标和资金投入,最后报到国家教育部审核报批。这样就可以避免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目前义务教育年限是九年,只能满足于最基本的扫盲任务,扩大义务教育年限,建立长远的发展机制,义务教育应该扩充到高中阶段和职业高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初中生缀学率比较高的问题,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初、中等实用人才,以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技工困境。由于目前我国高中数量严重不足,在很多地方,每个县城一般只有两个公立高中,职业高中也很不景气,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无法解决大量初中生毕业以后出路问题,扩大民办教育,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到教育中来,弥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样也能调动农村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为国家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4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是关系我国教育朝着正确道路上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为国家对教育大量的投入有没有回报,回报率是多少做一个分析,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一套完善教育监督和评估制度,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我国目前也有教育监督机制的存在,但是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监督和考证是从不同角度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教育投入和产生做一个评估,看看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目标。建立评估监督,也有利于预防教育腐败。我国现行的教育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教育监督的具体方法和目标,所以要加快立法进度,尽快制定一部教育监督和评估的法律制度,并且培养一批评估和监督人员,这需要在大学中设立这一专业,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目前没有立法保证的情况下,教育监督应和地方政府的评估考核挂钩,在国家对各级政府的成绩考核政策应不断地优化,不能光看GDP的发展数字,而且还要看到高速发展的背后有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把教育监督与评估制度也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来决定地方官员的任命,这样就可以解决教育监督与评估问题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总之,农村义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也关系到农民本身自己的命运,农村义务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并被放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农村义务教育才能够不断完善,才能够实现中国教育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2〔4〕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4-2001,人民教育出版社〔5〕史宏协
论我国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J〕经济体制改革,200501〔6〕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含义、性质与发展规律〔J〕教育探索,200501〔7〕刘新科西部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3〔8〕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创新〔J〕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中心课题组经济研究参考,200537〔9〕史凯亮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梁敕,溟文化教育观对当代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0501〔10〕张黎,余志君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
职教论坛,200501〔11〕2003年中教育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实录
http://campuscernet/20040428/3104816shtml,2004-04-28/2004-05-06〔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13〕郭福昌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与〔J〕教育研究,199109〔14〕李锐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当
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简析 王瑞武
第二篇:暑期实践报告—浅谈义务教育普及情况
暑期实践报告—浅谈义务教育普及情况
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团委组织的××暑期实践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可以说党和国家对××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帮助,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财政上,这从××目前的发展状况中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遍地黄沙,绿化得很好,这与政府的退牧还林政策密不可分。依托当地的一些资源特色,××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令人忧心的是,××教育的普及相对落后,这一点在××周边的一些乡村更加严重。
虽然在2002年公布的数据中,××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277所,小学和中学在校生43.8万人,大中专学校、职业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69。全市13个县区基本实现了六年义务教育。但是根据我们在××的了解,××市内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对于周边县区,说实现了义务教育还是很勉强的。很多孩子没有上完初中,甚至没上初中就辍学在家,失学的原因主要是经济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乡村的乡亲们还完全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如果收成不好,收入锐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家里的孩子不去上学,因为学费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下面是一位记者对甘肃一些农民家庭孩子上学情况的报道:农民赵兴保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有一个因过度劳累而身患严重关节炎的妻子,学校就要开学了,可两个孩子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望着开学通知单上高昂的学费,赵兴保叹了口气:“没法子,家中的牛羊全卖了,还欠着别人8000多元的债。”
生有一儿两女的赵兴保,为了供3个孩子同时上学,借遍亲戚朋友,举债一万多元。去年,有着很好美术功底的儿子原本考上了一所大学,可面对巨额的学费只好忍痛放弃,儿子含泪回到家,辍学外出打工一年的小女儿才得以再次回到课堂。“没能力供孩子上学,我们当娘老子的惭愧得很!”和赵兴保一样,为儿女上学,农村妇女朱存莲时常受着内心的煎熬。
朱存莲的3个女儿,学习一个赛一个地好,挣回来的奖状贴了一墙。可她供不起。大女儿只读到初三,便跟人去了新疆摘棉花。二女儿读到初三时,父母本不想让她再读下去,可她哭闹不止,来走亲戚的舅舅实在看不过眼,给了300元,这才有机会回到学校。
两个女儿都上学,一个高中,一个初中,夫妻俩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患气管炎的丈夫只好外出到青海打工,从年头干到年尾,不敢多花一分钱,腊月二十几才到家,拿回3000元。朱存莲一人挑起所有农活,一年从地里“刨”出2000多元。家里养的大肥猪卖了个不错的价,660元。可所有的收入加起来,也才刚够孩子们一年上学的开支,家中日常生活便捉襟见肘。没有电器的屋中,挂着个10瓦的节能灯管,每个月的电费不过3元钱。基本上是小女儿一做完作业,全家便拉灯睡觉。
来自另一个组合家庭的故事更让人感动。乡村赤脚医生王德琴和现在的妻子组合新家庭时,各带着两个孩子。为了保证学习原本不错的两个继女同时上学,王德琴先让自己的女儿辍了学。可供到今年,实在难以支撑了。夫妻俩便商量怎么办,最后的意见是:让已经上到高二的女儿继续读书,让念初三的小女儿念完初中后回家。好范文版权所有
面对记者,王德琴感伤地说,不是我不知道知识的重要,不是我不想让孩子们多读书,可我实在是心强力不强。和赵兴保一样,为孩子上学,10年没有添过一件像样衣服的他,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
其实,上面的一些情况同样是××周边乡村大多家庭的写照。《国际先驱导报》编辑丛峰曾在西北义务支教一年。在他看来,在西北的某些地方,所谓义务教育并不能完全落实。“义务教育,就要免除你的学费。可学费就十几块,其他的都是杂费。一收就是几百块,所以很多家庭的孩子就上不起”。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义务教育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地人们的观念落后也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一些家长认为女孩子书读多了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嫁人,也许你会认为这在现在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偏远贫困的农村,的确是这样的,用当地老乡的话说,就是经常会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孩子抱着一个小孩子,十七八岁正是学知识的时候,而大孩子却是小孩子的母亲。这一切,怎能不让人感到寒心!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社会意义。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而××作为革命老区,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教育能同样快速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政府需要加大投入,无论是财政上的支持,还是在提高落后观念上,都需要作出加倍的努力,当然也需要有志青年,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投身西部的教育事业。虽然现在西部的义务教育普及不尽如人意,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下,这一状况一定会得到改善。
第三篇:关于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内容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富则国富,教育强则国强”的思想,深深
影响着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在国家或区域竞争中的地位。科学技术的进
步,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积累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都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国家或民族竞争中的基础作用。纵观近几年我乡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应该说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全面提
高了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和办学水平,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构建和谐校
园作出了贡献。但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和群众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相比,现阶段义务教育的均
衡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 我乡 义务教育 普及 发展状况
调查对象:保定市容城县南张乡的学校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0日至2011年七月31日
一、我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一)、普及程度
1、适龄儿童入学率
2008—2009学年,适龄儿童总数1104人(其中女童511人),已入学1088
人(其中女童50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55%,女童入学率为93.04%。
2009—2010学年,适龄儿童总数1092人(其中女童518人),已入学108
2人(其中女童51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08%,女童入学率为95.84%。
2010—2011学年,适龄儿童总数1069人(其中女童505人),已入学1069
人(其中女童5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30%,女童入学率为98.01%。
2、初中阶段入学率
2008—2009学年,适龄少年共67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378人,初中阶段
入学率为56.1%。
2009—2010学年,适龄少年共685人,初中阶段在校生583人,初中阶段
入学率为85.1%。
2010—2011学年,适龄少年共665人,初中阶段在校生641人,初中阶段
入学率为96.4%。3、16、18周岁完成率
2008—2009学年,全乡共有16周岁人口总数174人,已完成初等教育168
人,完成率为96.55%;18周岁人口总数143人,已完成初级中等教育103人,完成率72.03%。
2009—2010学年,全乡共有16周岁人口总数219人,已完成初等教育21
4人,完成率为97.71%;18周岁人口总数111人,已完成初级中等教育90人,完
成率81.08%。
2010—2011学年,全乡共有16周岁人口总数223人,已完成初等教育2
21人,完成率为99.10%;18周岁人口总数174人,已完成初级中等教育149人,完成率85.6%。
(二)、师资水平
全乡现有专任教师70人,初中专任教师21人,小学专任教师 49人。专任
教师学历情况: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46 人,中专学历9人,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分别占100%。
2001年起新补充的教师43名,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达到
100%;
(三)、办学条件
学校总占地面积为31666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为6075.92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3363.12平方米,行政用房面积为430平方米,生活用房
面积为2913.2平方米。中小学学生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2.15平方米,3.84平
方米。现有中、小学生课外各类图书分别为4233册、2256册、生均占有分别为
3.92册和1.98册。
(四)、教育经费
2009年全乡教育经费总支出为 266.1 万元;其中学生生活补助188.2万元,公用经费31.5万元,公用取暖费46.4万元。2010年下拨“两基”专用经费2.3万元。
(五)、教育质量
2009年,小学、初中生毕业率、体育合格率分别为62%和85%;小学、初中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分别为88%和90%。
二、影响我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1、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学校虽然经过“普九”后条件大为改善,但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加上债务沉重,很多农村学校校舍得不到很好的及时维修和改善,日渐陈旧;教学仪器和设施既简陋又严重缺乏;因教学条件差有不少骨干教师也流向城镇。这些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2、教育投入仍显不足。教育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一是教育发展经费未能依法到位。学校公用经费本来投入不足,诸如教师培训、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教研、教育督导等教育专项经费均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后,学校不再收杂费了,教学设施的添置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没有稳定的来源,造成一些学校开课困难;寄宿制学校校舍的维修及学生的水电费用也困扰着学校。二是教师津贴没有落实。教师工资除财政预算部分到位外,其余应发津贴靠各学校自行解决,绝大部分学校教师津贴未能足额到位,还有的学校因教师紧缺所聘用教师要自筹经费,这些都无不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校教师年龄老化,男教师55岁、女教师50岁以上的占50%以上,因而社会流行着 “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说法;二是教师学科结构性缺陷,在小学方面语文和数学学科教师严重超编,英语和微机以及音、美、体等专职学科教师缺乏,有的学校不得已由语数教师转岗或兼职,有的学校还无法开设英语和微机课程。三是小学与初中教师编制不平衡。初中教师严重缺编,不少学校因为教师严重不足,在职在岗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有的则很多学科无法正常开课,有的学校为了教学正常运转不得已外聘人员,学校又得自己想办法支出工资,这些无不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领导责任,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历史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过程,因而要把它作为一项战略方针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地长抓不懈。其次要明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作为重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加快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
2、进一步加快薄弱学校的改造,全面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结合各地人口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对义务教育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撤并薄弱学校,扩大优质学校的规模;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建设,尤其是校舍危房的改造,不能有D级危房使用,对年代较长的砖混结构房屋要加固维修,保证学校校舍建设的质量和一定的抗震防灾安全系数;要全面规划,有措施方案、有步骤地实施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与流动的管理机制。政府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职能作用,尤其是注意发挥教育部门对学校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和统筹管理的作用,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的管理机制,要保证基础教育方面留得住、进得了人才,着力加强薄弱学校人才作用的发挥、培养和引进工作,从机制上保
证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着力解决好目前部分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师资力量平衡;要继续深入推进城镇教师支教农村工作,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师资水平。
4、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现代教育观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教师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执行《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教育投入措施,认真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切实做到依法保证义务教育投入预算到位、落实到位;要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化解农村学校“普九”债务,在争取省专项经费的同时,政府也要有相应配套的“以奖代补”办法帮助农村学校走出债务困境;要依法加大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力度,并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教育费附加挪作它用或平衡财政预算,真正做到有重点地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现代化建设,以保障我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农村义务教育:税费改革下的政策执行》张欢.教育科研网
http://
第四篇:中西部义务教育普及实践 。
6月21日,真正展开实践的第一阶段在完满中结束。在走访当地家长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致渴求,但乡镇与农村,却有着易辨的却别。城镇的家长,大多对孩子的教育“慷慨投资”,为孩子争取到更丰富的学习机会,教育机会的保障下,他们更家注重的是资源的质量。而在个别较为困难的农村家庭,虽然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但农忙时期,他们不得不打断孩子的学业。总之,走访当中,家长无私的爱让我感动着,在中国这片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的是希望。貌似突然明白了些什么,身上有多了一份分量。…
6月24日,问卷调查,我所负责的城镇部分,顺利完成。调查中,可以强烈感知,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个地区已经深得人心,在我们宣讲了中国教育的难处和突飞猛进的成果等相关资料后,大家表示对中国教育更加理解,更加配合,会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同时,热心家长对教育质量的提高纷纷献言献策。但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出,变向乱收费,牵强补课的不良行为尚未根除。我想,今天义务教育的成果是值得高兴的,那些不良作为想要杜绝,需要的是整个社会对中国教育积极的态度,一同努力、进步,不仅仅是政策可以解决的。
6月26日,在今天的教育局工作人员主讲的讲座中,我们看到了国家,政府,为教育事业做出的努力和可喜的成果。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普及义务教育时的艰难,以及公民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国家下大力度加大教育投入,旨在,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有素质,更有实力的主人;挖掘出更多有潜力的人。我们作为教育的受益者,我们当把努力学习,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作为最基本的义务。大家一起努力,个操其职,忠于职守,相信中国的明天定会欣欣向荣的。
6月27日,今天主角终于转换到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受益者,学生们了。通过需团队合作的集体游戏,我们观察者对当今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隐隐担忧。对于测试孩子个人的自已游戏,我们总会惊喜不断。但整体看来,以及从旁观的一些年纪较大者的反应看来,素质教育确实对孩子素质有培养作用,对潜力有所激发。在我从结果看来,认为家长应多释放些自由给孩子,多提供跟别的孩子交流,合作的机会。在中国,我们的孩子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我们缺乏时实践的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展示出能在潜能的能力。人总要不断进步的,相信克服掉这一通病,中国的明天定会添上一抹亮色…
6月28日,收集民声,给我带来的更多是感动。父母对子女无私,老师对学生的奉献,还有孩子们的积极懂事。大家对教育的上心,不仅仅是为了小家,也是社会积极面貌的展示。相信通过全中国,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体制会越来越健全。我们的国家也会更有实力。也希望孩子们正确对待考试压力,考试时知识的检测,考察的方式可能尚不灵活,(这必须理解到中国的人口,)但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而灵活起来。,正所谓把知识“学活”。只要拥有了知识,还会畏惧考试。为考试而考试,学习必定暗淡枯燥。希望大家都能快乐学习,学习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
关于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报告
——在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我就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向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全县现有学校118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学(职教中心)1所,完全中学2所,初中6所,九年制学校8所,小学(含教学点)100所。全县在校生31200人,其中高中4877人,初中9426人,小学16910人,现有教职工2424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全县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高点定位,长远规划,优先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我县始终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一手抓“硬件”夯实基础,一手抓“软件”提升品质,使办学水平逐年提高。
(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均衡发展的基础 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办学条件的均衡配臵是关键。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外来资金的鼎力援助下,县委、县政府压缩经费优先发展教育、部门联动全力支持教育、整合资金倾力投入教育,使我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一个质的改善,学校真正成了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和学生放心的
地方,为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多年来,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期困扰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2006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为全县人民负责、为历史负责的高度,以超前的思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县情发展实际,着眼教育发展未来,制定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建设规划》,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纳入全县“十一五”规划之中。2007年至2009年三年时间,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资2亿多元,在16所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新建教学楼、公寓楼和多功能厅34幢,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2010年又投资4699万元,新建和加固项目校28所,建筑面积35500平方米。实现了“每个乡(镇)建设一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的战略构想,也基本实现了县域内校舍安全全覆盖。2008年,我县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城镇中小学校舍建设先进县”;2009年县政府被表彰为全省“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先进单位”,大同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科学发展教育,学校建设先行”的做法得到了参会领导和各兄弟县区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会上耿彦波市长对我县校安工程给予高度评价,是“穷县大战略”“穷县富教育”“穷县高标准”“穷县真精神”。同年在我县校舍安全工程竣工典礼仪式上,省教育厅领导称赞“为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做出了表率,是全省的一面旗臶”。“十一五”期间,全县校安工程总投资达到24969万元,是“十五”的十倍。
努力加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大同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提升我县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2006年我们制定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规划》,计划利用5年时间完成我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前的2006年,全县围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维修、改造项目校28所,投入资金553.12万元;其后几年,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同时,标准化学校建设以配备教学设施设备为主,累计投资近千万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器材进行了相应的配备,义务教育标准化程度得到较大的提升。
为加快义务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07年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投资515.88万元,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配备多媒体教室19个,卫星接收设备104套,光盘教学设备39套。这项工程,有效地缩短了城乡教育差距,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更新了师生教育观念和学习理念,也有力地助推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进程。在2010年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农远工程总结会上,我县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山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先进县”。
(二)扎实开展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围绕均衡发展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为切实解决教育资源配臵不尽合理、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从2007年起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全县完善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维持了学校正常运转。并全面免除杂费、住宿费、教科书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8:2的比例分级负担,其中地方财政按省、市、县5:2:3分担,使学校公用经费得到基本保障。从2009年起,县委、县政府引深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县财政每年投资78万元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至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中小学生全部享受了免教科书费、免杂费、免住宿费、免作业本费的政策,真正实现了“上学不缴费”。同时家庭贫困的住宿生每年还得到小学500元/生、初中700元/生的生活补贴。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开支项目、标准的提高,学校维持运转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为此,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安排上,县科教局注重向寄宿制学校薄弱学校倾斜,以弥补这些学校维持运转的经费不足。并在经费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全县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校用”,成立了教育结算中心,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扎实推进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也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在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县委、县政府不建楼堂建学堂,倾力办教育的举措,也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广灵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更进一步形成了捐资助教的浓厚氛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向教育伸出了援手,2007年至2009年,受助学校达53所之多,受助金额累计409万余元,帮助学校解决了
一些实际问题。如大同天晨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王天梦女士捐资44万元,新建了张家洼天梦希望小学,值得赞誉。2010年经县主要领导劝募,大同一不愿留名的企业家通过县慈善总会为全县21所中小学校捐助了价值100余万元的音体美器材;山西华电广灵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捐资500万元援建了华电希望小学;罗疃煤业公司为蕉山学校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图书;国家安监总局驻扶贫工作队,为新建加斗初中教学楼、斗泉九年制学校多功能厅,以及解决两校硬化、车棚等,援助资金200余万元。
(三)狠抓两支队伍建设,解决好均衡发展的管理人才和师资需求。
一是实施校长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为了加强校长队伍建设,2009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校实施校长管理体制改革,面向全省、全市公开招聘了3名高中校长和8名乡(镇)所在地初中、九年制校长。采取完全小学校长、科教局科室主任及局领导共同推荐的方式,聘任了各乡(镇)中心校校长和部分初中、九年制学校校长。各校校长与科教局签订了聘任合同,聘期三年,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改革全面完成。既拓宽了选人视野和渠道,优化了人才结构,增强了人才活力,又打造了一支管理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干部队伍。
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根据我县农村教师相对短缺、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近
五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92名农村教师和302名特岗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有效补充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极大优化了教师的知识和年龄结构。
三是健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体制。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造就一支爱岗敬业、高效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县继续坚持实行农村艰苦地区教师津贴补助制度、教师流动公开选聘制度,教师职称评聘和各种评优、评先工作向农村偏远学校倾斜;同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从教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每年进行综合考评,并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挂钩,较好地维护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此外,大力清理整顿教师队伍,2008年对 80名长期不在岗教师进行了处理,较好地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的不好一个样的问题。
四是强化培训提升队伍素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队伍素质甚为关键。为了炼好内功,全县先后开展了教学技能竞赛、业务培训和课题实验研究等多项教研教改活动。广泛开展了“结对帮扶,校际联谊”教研活动,探索实施有效教学。自2007年以来,先后有27名教师受到省级表彰,326名教师受到市级表彰。从2009年起,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层层开展说课竞赛和“一话两笔字”竞赛,有效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和技能的提高。2010年1月,我县78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修培训;4月正式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上培训工作,全县所有中小学教师纳入了培训范围;8月,全县50名中小学班主任赴北师大参加“励耘援助计划”教育教学培训;10月底,实施了“国培计划”,全县有
5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前往各师范院校参加学习培训,有2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山西省农村骨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学科应用远程培训,有12名教师参加顶岗实习臵换培训,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提升均衡发展的人文水平一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国家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2008年以来,我们在全县中小学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有效教学,积极探索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夯实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以德育为先,将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在全县大型节日庆祝活动中,中小学生精彩的表演,博得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称赞。今年5月,我县学生赴上海参加“乡村孩子看世博”大型公益活动,代表全省孩子踊跃发言,积极与上海学生交流,充分展现了广灵孩子们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是资助学生就读中职。为了切实提高全县人口素质,以尽快脱贫致富,2008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生活补助的实施方案》,在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同时,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予以每人每年1000——1500元的生活费用资助,并成功召开了三届中职招生现场会。2008—2009学促成866名初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资助金额85.41万
元;2009—2010学,共资助1311名初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上学期资助金额66.33万元。政府花钱买单,贫困学生带着补助上中职的做法,使学生们从“华山一条道”的拥堵中解脱出来,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广泛开展慈善救孤活动。为了帮助贫困孤儿完成学业,不让一个贫困孤儿失学,2009年初,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各个部门积极响应,与全县146名孤儿建立了结对救助关系;2009年7月,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10周岁以上的88名孤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广灵孤儿励志北京行夏令营”活动,在给予孤儿关怀温暖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继孤儿励志北京行后,我县孤儿救助工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11月,按照北京房山区安琪儿培训学校接纳孤儿标准,我县21名孤儿被接纳抚养,并接受良好教育。“慈善救孤”工程是建设和谐广灵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县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学生成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吸引了社会上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广灵学子。一位强烈地不愿留名的县人大代表已连续五年每年捐资3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凯龙公司向我县农村小学生捐赠了价值354880.8元的教学教辅资料25716册。极乐寺主持释昌义法师联络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十年来共计资助我县贫困家庭中小学生3091名,资助金额累计54万元。东方物华公司四年来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5名,资助金额累计5.5万元。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在这里一并向他们表示敬意。诸多善举,在为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关爱的同时,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家
庭学生的经济压力。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关注弱势群体,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平台,较好地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创设了和谐的人文环境。
(五)进一步端正行风,强化安全保障,为均衡发展创建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端正师德师风和政风行风,规范办学行为,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保证。近年来,县科教局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以“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民主评议活动,加强了对乱收费行为的制约和监管,与学校校长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每个教师与学校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并开展专项检查和常规检查,有力地遏制了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巩固了“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成果。今年针对家长反映的一些学校在安排学生座位上存在的问题,出台了《科教局关于中小学校编排学生座位的暂行办法》,要求各校严格按照学生坐高,兼顾学生生理特征,科学编排、定期轮换座位。根据学校布局调整、均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围绕全县教育科学发展的大局,就全县初中招生工作做出了新的规定,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维护了教育公平,推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要发展,稳定是关键,安全是保障。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重视学校安全管理,狠抓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经过几年的
摸索,初步建立起县局与学校“两级管理”,副局长、科室主任、学校校长“三级负责”的管理网络。县科教局协同公安部门,定期对全县中小学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配合相关部门整治查处学校周边违规经营的网吧、小卖部等,优化了学校周边环境。随着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住宿生日渐增多,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更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就寄宿制学校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传染病预防等进行重点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扎实推进了“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直接带动了全县基础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中考成绩连年上升,总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一直在全市位居前列,2009年被表彰为大同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县”。高中阶段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4877人,比2006年净增780人;高考成绩连年报捷,二本以上达线率稳居全市农业县区前三名,2010年达二本线人数突破300人,大专以上录取人数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363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大同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县”;建成职教中心,职业教育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虽然我县在义务教育均衡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全县义务教育呈现出“填谷追峰”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优质生源大量流向县城,一方面致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规模
缩小,办学质量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造成县城中小学办学压力增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择校热,难以降温。
二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存在隐忧。目前全县有公办学校98所,而学生100人以上的小学只有31所,占了不到三分之一,学生不足20人的教学点还有44个,普及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规模办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是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目标之后,学校设施设备配备和完善还需要巨额投入,所需资金难以筹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按时接受验收存在较大困难。此外,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
今后,全县将继续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内在品质和推进高质量均衡化发展为重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争取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紧紧围绕“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更加深刻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认真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把全县教育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