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纲要
导言
教育史的两条主线:教育制度史和人物思想史
以史为鉴,古今对照
外国教育史也是一部西方文化史,涉及西方哲学、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 善于揣摩中外教育史的异同,深入探究和总结。
外国教育史 体系要览
古代教育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斯巴达、雅典奴隶社会
苏、柏、亚
古罗马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基督教教育
世俗教育封建社会
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近代教育史(资本主义产生确立时期)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欧美主要国家的近代教育制度(英法美德俄日)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
洛克、斯宾塞
卢梭
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福禄培尔
马克思、恩格斯
现代教育史 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美教育思潮
欧美主要国家的现代教育制度(英法美德日苏)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杜威
改造主义、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
存在主义、新行为主义
现代人文主义、终身教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教育
1.前氏族时期
特点:群居、没有语言文字、无阶级差别
教育内容: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
特点:
1)以母亲血缘组成固定的群落
2)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教育内容:
1)男女儿童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
2)出现了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
3.父系氏族时期
特点: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男性在部落中居统治地位。
教育内容:
1)按照男女在社会劳动中的分工分别进行。
2)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成丁礼”
4.军事民主制时期
特点: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
2)民主管理制的出现(酋长、人民大会、议事会)
3)部落间战争频繁
教育内容:重视军事教育,阶级教育的萌芽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掌握,谨记)
1)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接受教育,儿童实行公养教育。
2)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3)教育的组织和方法处于原始状态
4)阶级教育的萌芽
第二节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1.苏美尔人的文化教育
• 公元前3500年前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城邦
• 楔形字、泥板书
• 学校的产生(寺庙、祭司)
• 泥板书舍:最早出现的训练书吏的学校
2.巴比伦的文化教育
继承苏美尔文明
寺庙学校分为初级教育、高级教育
教学方法:师徒传授式
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1.古埃及的文化
尼罗河埃及文字芦叶纸
2.古埃及的教育
1)学校类型
宫廷学校:设在宫廷中,招收皇家子弟,毕业后经过业务锻炼,委任为官吏 僧侣学校(寺庙学校):设在寺庙中,重视科学技术教育
古埃及的学校
职官学校:大多设在政府机关,招收贵族官员子弟,通过学习普通课程和进行专门的职业训练,训练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
文士学校(书吏学校):培养文职人员,即熟练运用文字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2)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普通的文化课程(基本的读写算)
专门职业课程
高级的科学技术知识
方法:机械、单一,多为口授,体罚严酷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1.古代印度的社会概况
印度-雅利安文明的形成(梵文)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瓦尔纳制度)婆罗门:僧侣、贵族
第二篇:外国教育史
浙江师范
1.城市学校3.苏格拉底教学法
5苏 格 拉 底 教 学 法 6 骑 士 教 育 7 教 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8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12年1、教 育 的 基 本要素有哪些?他们基本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3、夸美纽斯教思想的主要观点。
4、例举五种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师大2011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苏格拉底法道尔顿制杜威教育思想
华南师范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12年.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332教育综合真题
1、《理想国》
2、终身教育
二、论述题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3.苏格拉底法4.《初等教育法》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名词解释:终身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特征评 述 简 述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2年人文赫尔巴特
华东师2010、骑士教育
6、《莫雷尔法案》
天津师大教育硕士10
5.苏格拉底方法6.《1988年教育改革法》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简述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
华中师大2010
5道尔顿制3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评述
12年4讲授法、赞科夫的发
展性教学理论
陕师大11年
苏联的《国防教育法》5贝尔—兰开斯特制
首都师范大学2011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学术贡献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西南大学2010
“苏格拉底法3.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有哪些?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曲阜师大
4.简述1958《国防教育祛》的基本内容和意义5简述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晌理论。6简述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论
北京师范12
3贝尔兰卡特制恩物
南京师范大学2012
苏格拉底方法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杜威教育思想
第三篇:外国教育史专题
外国教育史专题
一、外国主要教育家教育思想1.古希腊教育家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 德育论;
智育论;
“苏格拉底方法”。(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灵魂论与教育; 教育作用论。
2.古罗马的教育思想(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3)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3.近代教育家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论教学原则; 论道德教育; 教育管理思想。
(2).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 论教育目的;
论教育心理学化;
论要素教育;
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道德教育理论; 课程理论; 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幼儿园教育理论。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论教育与社会生产; 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4.各国近代的教育思想家
英国:洛克、斯宾塞论教育。法国: 爱尔维修 狄德罗
拉夏洛泰论教育;
德国:第斯多惠论教育。俄国:乌申斯基论教育。美国:贺拉斯•曼论教育。日本:福泽谕吉论教育。5.各国现代教育家
意大利: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苏联教育思想:
(1)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2)凯洛夫的《教育学》、(3)赞科夫的教学理论、(4)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美国: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 论教育的本质; 论教育的目的; 论课程与教材; 论思维与教学方法;
论道德教育;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二、各国教育
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2.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学校;
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3.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教育; 佛教教育。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二)古希腊教育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三)古罗马教育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 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 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1.拜占廷的教育 教育概况;
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2.阿拉伯的教育 教育概况;
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外国近现代教育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1.英国近代教育概况; 英国教育的发展
《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
2.法国近代教育概况;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法国教育的发展
《费里教育法》;统—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
3.德国近代教育概况; 德国教育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高等学校总纲法》。
4.俄国近代教育概况;苏联教育的发展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劳动教学法”;
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5.美国近代教育概况;美国教育的发展
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
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 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6.日本近代教育概况;日本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敕语》、《大学令》;
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西方国家的重大教育变革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北欧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 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 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的学校;
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2.进步教育运动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进步教育实验: 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1.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第四篇: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1
师又是自由知识分子,这种双重智者:早期的智者既是职业教的身份赋予智者能够脱离体制束缚,以一种自由理性现实的视角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安提丰,共同的理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2
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智慧及德行:苏格拉底认为道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做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的行事,智慧就是道德。其优点是认为道德是可教的,缺点是其观点并不完善,知识并不等于道德。3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在哲学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讥讽就是对对方的发言不断的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及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就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4乐理论四门课程。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
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学习既回忆:认为人在出生以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食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学认识就是回忆、一切研究、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他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6贵族宫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 代的教育机构。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七艺,教育的方法也主要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7种特殊的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骑士教育
:是西欧封建社会一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效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七八岁为家庭教育阶段,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和锻炼。儿童满七八岁以后,进入礼仪教育阶段,岁为侍从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14——21七技,同时要侍奉领主和贵妇。8种自制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中世纪大学:从性质上看是一 有一名在某一领域内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只是交易。其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其基本特征是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宗教性和国际性、职业性和实用性、民主性和平等性。9
拉丁文法学校,招生对象主要爱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管理的是上层市民子弟,学习管理工商业的知识和行会内部的事务。其特点是:在领导权上,行会、商会办学——市政当局管理。内容上,强调实用知识,采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培养目标上,为了培养职业人才。10 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班级授课制:主张把全校的学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以替代传统的个别施教。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习好的作为组长,帮助老师管理10人,选出一名学小组同学,考察同学的作业。要求:班级应该由固定的课本1应该用一定的目标2生应该在做同样的功课3每个应经常保持学生的注意。4全班学教学时11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白板论:洛克认为人出生以后 知识都是建立的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12建贵族遗风,又具有新兴资产阶绅士教育:就是培养既具有封 级的新式人才的教育,他主张把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子弟培养成为身体强健、智慧和实际才干的事业家。举止优雅、有德行、13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的影响下泛爱教育:是在夸美纽斯和法 出现的新式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入学的贵族子女一律改穿简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重要地位。14大学。特征之一是积极吸收最新哈勒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新式 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了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为大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并奠定了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在高等教育中首开民族语讲课风气,重视现代外语。15 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赫尔巴特的五道观:即内心自所谓内心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对真善美具有明确的认识,就能够自觉的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所谓完善,是指人调节自己意志做出判断的一种尺度。仁慈是指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的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一致,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解决冲突。16
播教义争取信徒为重要目标,以基督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以传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为主效力的学习,承担教育信徒及其子女的职责,以七艺为主要教育内容。基督教决定了中世纪教育的基本目的,基督教教义是中世纪教育的基本内容。一,教育目的论
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哲学王2养之国人才。苏格拉底是专家治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
国论者,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德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3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论,通过一切事物,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现世的生活,并为来生做好准备4培养自然人卢梭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5
6斯宾塞,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赫尔 分为两种,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也就是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索要确立的目的;所谓的必须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基本的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7
教育是“生活“”生长“”经验改造“,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杜威认为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这种过程中。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也是无目的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再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这就是杜威的无目的论二,1 教学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回归自然”1)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基(准,才是,即以自然的教育为良好有效的教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2)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育 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与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3)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 自然教育方法原则即主张实施(4)“消极教育”2教育应当服从普通的秩序,即客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理论,对儿童少加干涉观规律,一是教育活动应遵循自然的普遍规律或秩序,二是教育应该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3
(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向学生讲述新的教材1)明了,清楚的感知新教材,(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把新2)联合(或联想),巧妙地进旧观念联合起来(的概念体系,在新旧观念的基础3)系统,系统的形成普遍性
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成的观念4)方法,巩固和应用所有形 41)杜威五步教学法
情境给儿童准备一个真实的经验的2)
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在情景内部形成一个真实的问3)
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从占有资料和必须的观察中,4)的方法自己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5)
自己的方法与观念是否有效儿童通过应用检验观念,检验三,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实施过程 课程论
年)这一时期以身体的养育和锻1)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两 炼为主(首先锻炼的是感官并继续发展2)儿童期的教育(2-12岁)身体,其次是儿童应掌握一些道德观念(是可以和必须学习的时期,在学3)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习知识问题上,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通过学习培养情操,在学习内容上,注重自然科学,在智育方法上,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主学习,反对啃书本,反对长篇大论的口头解释,主张直观教学,并要求在讲解知识时揭示知识用途(接收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4)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做城市中的自然人,提出了青春期的爱情教育和性教育,作为道德的一部分(要培养健康的身体,但更注重培5)女子教育,对女孩子首先
养灵巧,还安排女子学习唱歌跳舞绘画等2赫尔巴特的课程论:
(一)经验兴趣与课程:○
1应设置自然、物理、化学、地理
根据经验兴趣,等课程○
2数学、逻辑、文法等课程;○
根据思辨的兴趣,应设3据审美的兴趣,应设文学、绘画
根等课程○
4外国语和本国语○
根据同情的兴趣,应设5趣,根据社会的兴6据宗教兴趣,应设神学。应设历史、法律、政治等○
根统觉与课程:根据统觉原理,赫
(二)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把历史和数学当作学科中心。发展与课程:婴儿期((三)儿童的加强感官训练,0-3岁)幼儿期(发展儿童感受性;《荷马史诗》为主,发展儿童想4-8岁)教学内容应以象力。童年和青年期,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以发展其理性。3 个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及教育斯宾塞的课程理论:斯宾塞从和课程的目的,提出开设五种类
型的课程:○
1辑学、数学、力学、化学、天文生理学、解剖学○2逻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3○学○
教育学、544文学和艺术。心理学○ 历史学和社会校的活动教学分四类分别适应
杜威的课程理论:杜威认为学儿童的生长的四种本能要素:○
讲故事○
21验。手工训练○3游戏○4者个人的直接的主观经验,提倡主张“从做人中学”,强调学习观察实学生的个人探索,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
杜威教育本质论
及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育即生活,学校生活是生活的一教种形式,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我行我素,杜
威进一步提出“学校即社会”育即生长,要求摒除压抑、阻碍。2○
教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
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3即经验改造。首先克服了经验与教育理性的对立。其次,拓宽了经验的外延,经验不再被视为感觉作用和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行为、行动。再次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五,性。
英国:○
17—118英德美教育普及
初等教育;慈善性质的初等学
初等教育:国会控制的校;私人学校。○
2法学校;公学、学园。○
中等教育:文3育: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高等教德国:○
中等教育:文科中学、实科教育
初等教育:泛爱学校;○2机构、骑士学院○
3勒大学。宗教国——英国教育的移植;建(3)美国:高等教育:哈殖民地时期:国初期的教育制;文法学校——文实学校;高:教育的地方分权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州立大学出现。六,德国:19
等义务教育法》学前和初等教育:世纪英德美教育普及颁布《初 和丰富;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教学内容扩展学校数量增加;师范教育得到发展。定文科中学教师任职资格,推行中等教育:文科中学,规新的课程体系林大学创办,高等工业学校或其高等教育:柏他专业性院校创立。英国:
年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国家逐步干预教育:1839年,国会直接领导教育委员会;1899初等教育:导师制,布实施《初等教育法》1870年颁教高等教育:新大学运动与新大学育:捐办文法学校。,公中等学 推广运动;城市学院成立。英王学院,伦敦大学,美国:初等教育
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贺拉斯.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开始了公立19曼建世学校运动。学校,公立中学;中等教育:文实专门学院,州立大学、研究型大高等教育: 学、赠地学院出现。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防教育法》第二次1○
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加强普通学校自然科学、数学:术教育○
32强调天才教育○加强职业技4量教育经费。七,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制
增拨大①区别
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以农业立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以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责任,为孩子选择学校,并交纳学费。武士教育,雅典属于公民教育。②教育类型:斯巴达属于③教育目的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斯巴达统治者对内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商贸,则竭力培养其成为生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炼战士,由国家的④教育体制:斯巴达为锻岁男子设立兵营是的训练所,为7岁——1818训练团,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军事育。雅典则有私人设立多种类型的学校,比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人人选择入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达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⑤教育内容:斯巴雅典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员则提倡水平较高的理论课目的讲授和争辩。形式单一,程度较低。雅典形式⑥整体评价:斯巴达多样,程度较高。八,①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 希腊化教育特点
制度,广泛地流传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埃及等广大地区,对这些地区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文化和教育中心转移,古典时期,雅典一直是文化和教育中心,而希腊化时期,文化和教育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亚历山大城。③希腊的触及学校发生蜕变。古典时期,希腊的小学生通常注重以德、智、体、美为基本内容的多方面教育。覆灭,体育、美育逐渐被削弱,希腊化时期‘由于城邦注重和谐发展和多方面教育的传统遭到破坏。④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衰微的境地。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⑤希腊化时期真正得到明显发展的是高等教育。九,罗马共和国早期、晚期、相同帝国教育的不同
切相联系②注重道德教育③教 ①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密育思想更具操作性而少思辨性。不同点上是培养农夫、军人为目标的以 ①共和早期的教育基本家庭为主要模式的教育体制②共和后期是罗马大肆向外扩张,在文化教育上被希腊化的时期。罗马逐步形成了以培养演说家、政治家为目标的,以私立学校为主要模式教育体制。③帝国时期罗马进入了帝国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随后又由盛转衰,步入下坡路时期。教育在这个时期以培养忠诚官吏和忠诚顺民为目标、以国立学校为主要模式的教育体制十,早期人文主义、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一文艺复兴
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共同特征:般特点
古典科目构成了人文主义课程①的基础和主体②强点教育与社会联系,但对自然科学研究尚未重视③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民族语言教学④早期人文主义教育越来越走向形式主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一
般特点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①教育目标上,提出了人。②培养对象上,强调尊重儿童,爱护儿童。③教育内容上,提倡古典人文科学,主张恢复古代希腊在体育、智育、美育多方面教育④教育方法上,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直观、访问等教学方法。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本主义。人本主义教育在培养目:①人标上注重个性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的天性②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托古改制的内涵③世俗性。不论,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是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④宗教性。人文主义仍具有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家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他们希冀从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早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⑤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形式;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十一,(校1夸美纽斯的学制论
()婴儿期(0-6岁):母语学校2)儿童期(6-12岁):国语学(语学校3)少年期(12-18岁):拉丁(十二,4)青年期(18-26岁):大学 夸美纽斯第一次从感觉论来论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证直观教学,一是教育应从观察实际事务开始;二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时,可以使用图片或模型;三在呈现直观教具时要将他们直接放到学生眼前,放在合理范围以内;四要让学生先看到实物或模型整体,然后再分辨各个部分十三,人性本善的观点是他整个社会卢梭的性善论:卢梭关于发展观的一部分,教育的责任是培养社会条件中的自然人。卢梭认为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的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欲念,只要顺其自然发展,就能达到高尚的道
德;怜悯心可以使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的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卢梭还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良心也使得自天赋,它的作用不仅仅知道人判断善恶,而且能引导人弃恶从善。性善论是与原罪论针锋相对的,充满着反对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十四,则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 教育只有通过才能真正产生本途径,育。教学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近,即通过教学来实行教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即多方面的兴趣。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坚实的基础十五,第斯多惠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三个因影响人发展的三个要素是:天
资,教育与自由自主。指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 天资,的基础,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教育是造就公民的必要手段,是促使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促使个人天资得以最大限度开发的最佳工具,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必须注重个人自主自由的发挥,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十六,第斯多惠遵循文化原则
(现代文化,特别是当地特有的文1)应当注意包罗万象的全部: 化(调起来,遵循自然是最高原则2)将遵循自然与遵循文化协十七,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的灵魂是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人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人的灵魂。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属于植物的,如果他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是既是营养的,也有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第五篇:外国教育史141答案
《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A卷)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 学号: 成绩: 注:全都做在另附的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单元设计教学大纲 2.恩物 3.教学五步 4.教育性教学 5.白板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介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容。2.简介柏拉图的回忆说。
3.试述1872年日本《学制令》主要内容。4.简介19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论述德国教育家洪堡在新人文主义运动中的主要工作。
答案: A卷
一、名词解释:
1.单元设计教学大纲:单元设计教学大纲是1923-1925年间,苏联国家学术委员会的“科学教育组”编制出的适合小学实用的综合教学大纲。这种大纲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各学年按照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选定学习材料,按季节、节日和地区情况组成一些单元,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组织教学。形式上,这一方法加强了各类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按照“单元设计教学大纲”,各门学科的教材围绕一些单元来配置,取消了班级授课制,也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必要的系统知识和充分训练。(P286-287)
2.恩物: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幼儿园设计的适合儿童教育的特殊要求的,仿照大自然的性质、形状及法则,制造简易的物件,作为使儿童认识万物、理解自然的初步手段。福禄培尔认为它是神恩赐给儿童的东西,实际上恩物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恩物主要有6种,福禄培尔的后继者又陆续编制,发展为10种,有时人们将这10种恩物和10种作业统称为“恩物”,合计20种。(P197)
3.教学五步:教学五步是杜威根据思维五步的内容相应提出的教学步骤,五步分别是:①教师给学生准备一种与实际经验相联系的情境。②给学生足够的资料,使学生得以对付情境中产生的问题。③学生从资料的应用中产生对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考和假设。④学生自己负责把设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以整理和排列,使其秩序井然。⑤学生根据这些假设亲自动手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这些假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教育史上,它一般被称为“教学五步”。(P271)
4.教育性教学:教育性教学是赫尔巴特教学论思想的一个特色,他从论证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入手,明确教学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认为不存在任何“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不存在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有道德的人,教学给儿童知识是绝对需要的,但掌握知识主要是为了形成道德观念,知识越多,品德就越好。这也就是通过教学进行德育,进行教育性教学。(P187)
5.白板说: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一个有名论点,他认为人类在没有感觉、经验之前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上面没有任何字迹,“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而人类的一切知识或经验都来自经验。白板说认为每个人先天所带来的基础都是一样的,就像一张白纸,之所以后来千差万别,都是因为教育,因此洛克对教育的作用估计很高,肯定了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116-117)
二、简答题:
1.简介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容
答:“教育即生活”是认为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和充分生活的条件,而不管他们年龄的大小,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学校中一切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经验。而“教育即生长”以及“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实际上和“教育是生活”是同一个意思。这样杜威是否定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过程,也抹煞了教育和生活之间的界线,否认个人直接经验以外的科学知识,这是他的局限性。(P266)
2.简介柏拉图的回忆说
答:回忆说是古希腊三哲之一的柏拉图提出的一种认识论学说,他认为一切真理和知识都存在于理念世界,因此,所谓的知识也就是回忆理念世界,学习知识就是一个回忆理念世界的过程。柏拉图用“灵魂不朽说”来论证了“回忆说”,也就是人的灵魂是不死的,既然心灵不死,那么它就通过生生世世的循环,就获得了所有一切的知识,而人的灵魂也应该能够把它之前所获得的关于美德及其他事物的知识回忆起来。很显然,回忆说是唯心的,且具有相当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P10)
3.试述1872年日本《学制令》主要内容
答:1872年,在参考欧美教育制度和对日本原来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日本文部省颁布了以仿效法国教育制度而制定的《学制令》。它规定:在文部省的统一管辖下,设立8大学区,每个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各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去又分为210个小学去,各设一所小学。《学制令》废除了先前的寺子屋和乡学,并强调要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它规定:小学6岁入学,分上、下两等,学制各为四年,入学者接受八年普及义务教育。《学制令》是明治政府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令,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颁布“被看成日本近代教育的黎明”。但在日本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学制令》中八年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又显得过于理想化了。(P252)
4.简介19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
答:新大学运动是19世纪在英国兴起的建立新大学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资产阶级力图根据新的原则来改革旧大学,建立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新大学。1826年,首先在伦敦创建了具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精神的伦敦新学院,不久,贵族与教会为了进行抵制也建立了“国王学院”,1836年,这两所学院达成妥协,合并成为伦敦大学,之后不久,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在各地特别是工业发达、文化集中的城市相继建立了许多地方院校。新大学的共同特点是:不受宗教信仰的限制,重视科学技术教育,与地方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在新大学运动的推动下,牛津、剑桥两所古典大学也进行了改革,取消宗教宣誓,增设近代科学专业,重视自然科学的教学,建立荣誉学位制和导师制等。(P149)
三、论述题:
1.论述德国教育家洪堡在新人文主义运动中的主要工作
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德是新人文主义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而洪堡当时与许多教育家一起,根据新人文主义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初等教育方面,他进一步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先后于1802年和1805年公布了初等义务教育法案。为了改革与发展初等教育,他曾派专人如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等前往瑞士裴斯泰洛齐的伊佛东学院参观和学习。在他的领导下,德国的初等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内容更为广泛,除背诵教义问答外,还有读、写、算的初步知识;教学方法也有所改进,注意利用实物进行教学。
在中等教育改革上,洪堡修改了文科中学的教学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他把语文列为基础课程,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此外还规定只有通过国家考试成绩合格的才给以中学教师称号,改变文科中学教师只能由神学家和牧师担任的现象。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提出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洪堡认为,大学不是一般的职业养成所,而是要造就胸襟开阔,目光远大,领导世界新潮流的人才;大学要特别重视人文科学,应将大学办成培养人道主义精神的基地;教学和科研结合为一体,学术自由是神圣的办学原则等。他认为,传授高深知识是大学的基础,但这种知识不是实用的、专门化的知识,而是一种“纯科学的知识”,即一种脱离社会需要,超越社会现实的理念性知识。(P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