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9-05-13 08:2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文革后恢复高考,八十年代的校长责任制,九十年代的应试教育,在到现在的素质教育,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拿九年义务教育来说,它的实施,给乡村教育教学带来了福音。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我想如果我生活在我父母的年代,我现在肯定没读书了。所以,很感谢教育给我们农村的学生带来出路。

诚然,教育能改变人的一生,也是一个民族能够兴旺发达,自立自强的根本。中国教育是不断在改革,但仍然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我想要跳出这样的怪圈,我们不能一心的去指望教育部门。因为我们是社会中的人,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之外,还应多积累社会经验,学习技能技巧。

除了素质教育的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听老师说过,现在许多的博士生将其导师称为“老板”。那一些“老板”为什么会产生,也就是教育产业化的缘故吧。

最先我谈到了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近年才解决。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却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像古巴、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而我们却在口口声声的说以目前的形势看,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想问一下,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具备呢?十年前我们这样说,十年后我们还是这样说,真是悲哀啊,教育是一长久投资长久收益的行业,其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日本明治维新后,大约1860年左右实施9年义务教育。美国了1920s,范围扩展到全国,年龄5-18岁(个别州不同)都应入学。除了一些杂费,教育费用从税收中提取。古巴在1976年在宪法中规定,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而我国呢?1986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中国教育制度中的这些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还大程度是我们的政府在纵容,在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在忽视公平,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当然,对于中国教育现存问题可能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但是,既然已经意识到了,现在我们就应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几个方面去努力,将问题解决。对此,我深信不疑。

第二篇:谈当代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谈当代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类社会为何需要公共教育事业?在很古老的年代,一个人要谋生、要在社会中生存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能只需要父母与家庭教育也就足够了。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光靠家庭教育不够了,于是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和专门的教育业。

我认为教育有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

在商周时代,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到教育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教师也是贵族中有学问者。教学内容多是一些诗书礼乐之类。

到了孔子之后,出现了平民教育,普通人都可以上学,普通人当中有学问的人都可当老师,教的是“六艺”,虽然仍不齐备,但较以前还是进步多了。六艺中关于科学技术的很少,所以那一部分只能彩采用古老的师傅代徒弟的方式来传授了。

时代到了现在,教育又出现了新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爆炸,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只能学到沧海一粟、冰山一角。在没有发明知识植入芯片之前,我们的教育始终都要面临海量知识与有限生命之间的矛盾。怎么办?

古代就有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虽多,但大多数是专科技能,对于不搞寻一行的人意义并不大。所以将教育内容分为基础通用知识与高等专科知识两门,是绝对正确的。专科知识我不谈,这里只谈通用知识。

对于一个将来不搞某专科的普通人,他需要受到哪些必要的教育呢?一是基本的生活技能,二是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不违伦理法律,能生活自理,这就算是达标了,这是最基础的层次。(生存)

稍高一点层次,我以为要达到二目标:一是培养他自学的能力,二是诱导他产生奋发向上的积极的生活信念。一个人受教育后能每天高高兴兴地面对生活、能面对生活中新的困难能通过自学加以解决,这就是中级的层次了。(发展)

对于仍有余力的学生,还想上进一步,我觉得有二目标:一是培养他自控与自律的能力,二是诱导他思考人类与宇宙的大的、根本性的问题。一个人受教育后能对自已的生命有深入的反思,对人类与宇宙的总规律有自已的独立的见解,就算是高级的导次了。

第三篇:谈中国教育

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我在读中学时就常在想,人生也就几十年,而从小就上学,上十几年的学,是浪费青春吗?我想现在的很多少年在学校里还会有这种想法,而且更多的可能是无奈和矛盾。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但以现今这样的方式接收教育,是我们所乐意的吗?从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对推动我国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实现教育根本目的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有违教育理念、有悖素质教育的现象,像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

教育是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础工程,不可否认新中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其可圈可点之处自然不少。但对于一个追求务实精神的民族来讲,站在世界文明进步的大格局之下不断审视乃至反省自身教育中的不足才是与时俱进的良性循环之路,能够采取切实举措去改进这些不足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永久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之道。

面对新时期文明与进步这一人类发展的主流和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格局,以及抑制物质文明与人性中劣质素质以及畸形社会价值观相结合必然导致的信仰迷失、道德沦丧、理想破灭与精神空虚,当代中国教育可以说是责无旁贷和任重道远,虽荆棘载途,然必须以死不旋踵之信仰与破釜沉舟之气概方能达成。故首先有必要站在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以及人性与人文的角度,对近三十年以来中国教育进行理性和深刻的反省,为此将当代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与后果总结出来,不仅显得必要、及时、迫切,而且是正本清源之法、釜底抽薪之道与一劳永逸之策。

首先是中国的学生学得太累。从世界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宏观角度来看,当今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与往日科举的十年寒窗相比可以认为是有过之而不及,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课余作业(包括自愿或不自愿参加课外有偿补习的作业)之多之重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早上起来只见星辰晚上就寝又见孤月是许多学生一日作息的始与终,特别是到了各毕业升学阶段,往往是每日六七节的主课、四五张的试卷,这还不行,到了周末和假期还要参加收费高昂的校内外补习班,总之,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数千个日日夜夜,学生的头脑与精力全部围绕着在过来人与外国人看来毫无必要与画蛇添足式的所谓知识来转,以至到了整天穷于应付、神经紧绷、头昏脑胀、腰酸背痛的境地,于是数年下来普遍的高度近视、驼背、贫血、脊椎变形、消化不良、发育不良自然成为中国特色教育的主要副产物,昏倒在教室、猝死在寝室这种教育悲剧也屡见不鲜。到了中考高考前夕,学生身体的极限承受能力更是屡创新高,早上四点起床者有之,半夜两点就寝者有之,此时条件好的还有什么“鸡精”、“蛋白粉”、“脑轻松”等“核能”营养与健脑品支撑着,不少三餐粗茶淡饭之辈,等到考试一结束,身体与刚重病出院的病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少数人为此还落下终身的病根。

所以到了考试结束特别是高考结束以后,面对堆积如山的参考书和练习试卷,学生往往是双眉紧锁、双眼怒瞪,可谓愁云惨雾、欲说还休、欲哭无泪,上去猛踢几脚者有之,用刀猛砍几下者有之,撕成碎片者有之,更有甚者,干脆付之一炬,恰是“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就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声控诉和无奈发泄。

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与明白这一道理,就是掌握再多再好的书本知识也很难说与提高学生素质与日后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真的存在非常大的相关性,那么美国这个科技与经济全球第一国度中的学生岂不是早就学得累死掉了吗?还有什么力气来使他们国家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呢?

现在很多的“精英”通过各种途径移居海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再也不想要自己的下一代吃这种苦与受这份罪,即使那些又想回国发展的人,也有的因其子女强烈地反对而作罢,在这些接受过发达国家素质教育的孩子眼中,国内学生真的好似“苦行僧”,国内教室真的好似“集中营”。

可以认为,将学生从繁重的课本学习与作业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其学习书本知识的负担,是中国教育真正迈进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第二是中国学生神经绷得太紧。中国初等教育的残酷程度与紧张氛围足以与一场决定生死的战斗相当,分数、分数还是分数,升学率、升学率还是升学率,不仅决定学生的“优劣”也决定了学校名气。

不论是周周练习还是月考、期中和期末考,很多学校的一项非“人道”举措就是排名,不仅是排名,还要张榜公布,并在家长会上大声宣布,名列前茅的自然会暂时洋洋得意,但保持领先优势的压力与下次落后带来的“丢脸”必然给这些心理本来就不成熟、心态本来就不太稳定的学生带来巨大的不安与精神压抑,就有人因为一时考试“失足”加上长期的忧郁而引发精神疾病,重者会永远离开给其带来欢乐多余痛苦的课堂,从此成为家庭与社会的累赘。有道是,连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凭什么能让人人都得第一呢?再好的班级也得有人为考试垫底呀,况且每个人的天资本来就有差别,反映到有分数差别也是正常的呀!与此对应的是,真正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这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建立和谐社会的东西,却成了中国教育的盲区,要么不知道人文教育的本质与形式是什么,要么对尚存的一点人文教育由于不与升学等直接挂钩而置若罔闻,更不明白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发挥其科学素质的决定作用。

可恨的还有中国教育的各类考试,好像只有把学生考倒考怕才能显示老师的水平与教育的价值,中国考试难度之大也是世界一绝,许多地方考试题目之难令人困惑。2005年湖北某市中考数学的最后几道题,都把考生给看傻了,后来有人指出,除非平时参加了花钱的补习班学习,如奥数之类的,否则连从哪里动笔都不知道,所以中考结束后,初

一、初二年级参加各种收费补课的学生猛增数倍,搞得那些补习老师应接不暇喜上眉梢,钱也如流水般进了他们的腰包。可怜那些父母,相当部分下岗在家,平时连几块钱都不敢瞎消费,但无奈之下对子女一小时几十块的补习费却没有丝毫的吝惜,有的甚至将父母一方的工资作为孩子的补习基金,此种补习之恶习之恶果真是令天下人心寒和心痛啊!

第三是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被应试教育所扼杀。强行灌输死板的书面知识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结症所在,所谓死板就是一个问题只要你记住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即可,在学习中几乎没有学生发挥的余地与想象的空间,向老师提问提多了,特别是当问题将老师难住了,多半会遭到老师的冷眼甚至斥责。即使是上物理、化学、生物这样有大量实验的课程,老师演示这些实验的目的不是引发学生对现象以及原理的思考探索,而是要学生记下实验的细节以便对日后的作业与考试有帮助,所谓感性认识最有助于记忆嘛!不少教室里经久传颂的是毫无新意的老生常谈:“同学们听懂了吗?老师,我们听懂了!学生们,真聪明!真乖!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你看你,问这种愚蠢的问题!同学们都懂了,你为什么还没有懂呢?真是笨呀!” 反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在许多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与乱弹琴,幼儿园里除了玩还是玩,小学一至三年级上课还是以游戏为主兼学少量知基础识,四五年级才开始学乘除,中学阶段每天下午全部是兴趣娱乐课,什么健美、游泳、棒球、绘画、烹饪、音乐等应有尽有,回家后所有科目家庭作业的总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上大学更是简便容易,参加对中国学生来讲如同一加一般简单的大学入学智能考试(SAT)与高等学校测试(ACT),再揣上校长或老师的推荐信就可以申请不同的大学了。好家伙,这怎样让人想得通,美国如此“落后”的初等教育凭什么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世界第一的为什么不是中国?几十年来没有几个中国人能够给出明确的令人信服的答案,更没有几个人能够认真探求其中隐藏的奥秘。

有谁知,现代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尊严、有宽容与合作精神、有理想与科学探索精神、有道德守秩序、有爱心知责任、身体强壮心理健康的,具有初步科学知识与兴趣的民族与国家之未来,这不仅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所谓秘密,也是中国教育今后必须回归的正道。希望中国教育以此为当务之急,任何的犹豫、迟缓与抵触只会使人们向往的素质教育难以出现在华夏大地并从根本上制约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第四篇:谈中国教育

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成绩:

谈中国教育

专业:经济学122

学号:1250202208

姓名:高改强

任 课 教 师:翟同宪

2013年12 月 1

2日

谈中国教育

摘要:中国的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改变中求索更好的改变。它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优质的人才,同时,不可置疑的是,当今,中国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果再固步自封,中国的教育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段话充分地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培养出优秀人才,国家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坚持的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认识到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的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先进的、真正能够兴国的教育。但是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的还有,中国的教育制度比起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许多弊端。这些教育制度上的漏洞如果不在未来进行有效的改革,必将造成专业化人才的流失,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关键字:教育不足 保障 未来

一、中国教育现状

从对教育的GDP投入方面来看,中国作为国际上的人口大国,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2006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尚未实现。专家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国家投入比例约为4%。美国、日本、韩国、印度,GDP投入是4.7%~7.4%,如果中国低于美国、日本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要低于印度(7.1%),低于韩国,这就说不过去了2003年中国委托联合国调查,我国教育经费占GDP2%,古巴为11%,人均教育经费连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比古巴更差。中国人口基数大,原本不足的教育经费分摊下来,所以人均教育经费更是远低于其他国家。

中国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远远不足,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偏低,造成部分地区教师的工资问题无法解决,教育基础设施达不到基本要求。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还造成了我国存在教育负债的状况,除了债务是教育投入不足的一个表现形式外,还有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们的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65%左右,但大多数国家,包括印度,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达75%以上,甚至接近80%。这说明,我国教育投入的水平远远无法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而且过多地依靠家庭的投入,使得家庭没有更多的能力去进行其他消费,甚至经济出现一定的压力。这将抑制消费,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国家教育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特别是初中等教育,居民负担的比例世界平均不到8%,而我国的现实却远非如此。我国高等教育规

模远远小于中等和初等教育的规模,普及义务教育是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政府投入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占教育经费比重略微高了一点,而初等教育相对来说低了一点。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生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目前,中国的公共教育经费92%花在了高教上。用8%的资金去保证义务教育。在目前国家教育经费尚不充足的情况下,国家投入理应侧重于义务教育,正常的状态应该是:首先保证义务教育的需要,尽量做到免费教育,减少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家投入比例。从近几年实际看,国家投入的政策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但经费的分配依然很不合理,大学的国家投入比例依然很高,义务教育的个人投入非但未减,反而越来越高。由以上数据来看,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仅仅停留在口号而已,这口号是喊来听的,并没有付诸于行动。从教育的投入来看,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少得可怜,人均教育经费不足,教育如果没有投入,又哪来科教,怎能兴国?从我国教育经费对各级教育的分配比例来看,,对各级教育的分配极不合理,各发达国家重初等教育,轻高等教育,而我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重高教轻低教,变为“头重脚轻根基浅”。作为一个学生来说,还没有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就要去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怎么能有好的效果呢?中国的大学教育又太过注重教学设施的建设,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所谓的扩招,也只是增加了大学生的数量,为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实质上并没有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化人才。

针对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可以有这样的几个对策:

(一)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二)调整教育经费分配,教育经费应向义务教育倾斜。

(三)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法制建设,教育经费应单独立法。

二、教育上存在的弊端

(一)教育理念的偏差

现在中国的授课方式大多以教师讲授、学生的思维很不活跃,也不利于学生开发自我想象力,进行自我思考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多是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设置过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偏重于强调记忆的扎实牢靠和解题方法的精妙,却对逻辑思维不够重视,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程与实践脱节,这会让很多人对呆板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丧失学习的兴趣。

我们倡导的学习模式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自主学习的模式,而现在的学习模式慢慢的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使他们的思维慢慢的固定化,缺乏创新精神。

中国教育现在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多是知识的灌输,而很少有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我们在对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了基本要求以后,真正走到实践中去时,其实更看重的是这个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和创新的思维。

(二)教育垄断化

我国的教育水平不够高,从体制上的原因来说就是官办教育处于垄断地位,以及教育的计划经济成分过重。这种情况使得教育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教育不是向学生负责,也不是向市场负责,而是向上级负责。在这种情况下,花了十多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出现求职难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教育发展不公平

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存在极大差异,不论是师资,还是基础设施,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教育上越来越大的落差。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困境中,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造成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社会公平严重缺失,少数人享受到了特殊照顾,大多数人却无法享受到,公平的严重缺失导致了效率的严重低下。

(四)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在北京能上清华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的,在一些省则无学可上。地区之间高考分数的不均,导致很多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了改变,这对于落后地区的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高考招生向学校所在地倾斜,造成高等学校偏少的西部落后地区及人口大省的高考升学率偏低、录取分数线偏高,使学生升入高等学校就读的机会不均等。现行招生制度造成的机会不均等,考试评价制度的错误指引,既影响了教育公平,更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五)教育上存在的腐败

教育消费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使得教育成为短缺资源,为控制教育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谋利机会。“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大多数的家长都舍得在孩子教育上花钱或投资,正是如此,一些单位专门利用教育资源谋取私.一些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对腐败危害认识不清,发案之后遮遮掩掩,甚至为腐败分子鸣冤叫屈,托关系说情,对查处工作产生了较大阻力。

三、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教育规划,在政策上、制度上保障“以公平促效益,以公平促和谐”。

(二).建立公共政策、公共议程的启动机制,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意愿和需求真正能够影响教育变革。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建立统筹协调教育问题、整合教育资源的体制和机制。

(四).出台专门的教育方面的法律

(五).加强教育监察、审计工作,防止教育腐败。

(六).建立教育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教育上的社会保障的应用及改革对策

为了使贫困生都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高校根据中央政策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免”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广大贫困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学业。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

目前,中国有2300万大学生,其中超过20%是贫困生。培养一个学生的基本成本在1.5万元左右,加上对贫困生的补助,国家每年要拿出4500亿元才能使高等教育正常发展。据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管理系主任毛祖桓介绍,中国目前社会资本总量很大,然而流向教育的渠道不畅通。这样,教育领域所需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

除了政府投入不足外,中国对中国对贫困大学生的保障机制不足,未能有效解决贫困生的很多问题。而且,资助结构设计不合理,资助理念亟须转变。当前,高校普遍重奖优秀学生,对扶贫的重视不够。由于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与城市大学生存在明显差距,获得奖学金的机会相对较小,致使奖学金的帮助效果有限。

当前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宣传还不够,一些资助政策和措施还没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有少数家住偏远地区的学生及其家长没有全面了解国家政策,不知道如何解决上大学所面临的经济方面的困难;二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少数地方和高校的主要领导对资助工作重视不够,有些政策尚未得到全面落实。

政府资助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宣传、完善、落实,也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建立正规的捐助机构,让捐助能得到最大化的运用。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予以曝光批评,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推动资助政策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郑永年: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及其后果

2.杨东平: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制度原因

3.洪岩璧,钱民辉: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

4.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

5.教育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第五篇: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中国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

单一形式和内容、呆板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中国人失去了吸纳、鉴别多元文化和思想的机会,失去了站到人类文明成果巨人肩膀上继续创新的可能。失去思想自由和可能的民族正在走向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我们曾经拥有光耀千古的灿烂古文明,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

二、应试教育摧毁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根基

应试教育的典型特点是死记硬背,是刻板地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须知:人类文明是阔步前行的,再高效率的亦步亦趋(跟踪发展),也只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检粪渣。应试教育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成果视为真理,而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应试教育束缚了人的头脑,根绝了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源泉。

三、教育日趋功利化,传统文化断了根

教育功利化趋势日趋显著,英语、计算机、钢琴、汽车等考证成为学生追逐的热点,中国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的链条已经断裂。没有了中国文化,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四、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村教育遭重创

在2005年国家宣布在2007年国家宣布“全国农村将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2008年国家宣布“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前,中国是世界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书本费、杂费等费用的10个国家之一。义务教育不义务,在三农问题严重的中国,子女教育成为农村教庭沉重的负担。再由于县乡村三级摊派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这两年免除农业税的浪潮,乡村财政几乎被釜底抽薪,农村教育经费随之成为无源之水。许多农村学校关门大吉、许多农民子弟无学可上(很多是有学上也上不起)。九亿农民在国民中所占的比例之大,足以决定性地影响着中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谁说中国的国民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这不明摆着是在走下坡路吗?

五、素质教育不素质,教师成了替罪羊

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了,先后开展素质教育试点的学校和地区,也逐渐醒悟过来了,什么素质教育?升学率升不上去,谁都饶不了你。大环境不变,小气候兴不起风浪,只能自找苦吃。素质教育试点重返应试教育轨道已经不新鲜了。不过有一点确实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终都要汇集在教师身上。君不见现在的教师从学生进校门到放学回家都得死盯着学生,学生是苦了累了,可老师过的又是什么日子啊?现在的教育不仅是在摧残学生,同样也在摧残教师啊?可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却成了教育失败的替罪羊,有那么简单吗?

六、教师地位日衰微,谁人甘心三斗粮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中国自古及今都如此而已。只是现在的教师地位更加不济。

有人看到深圳教师的工资很高,就以为地跨东西南北、人分城镇乡村、地域贫富有别的960万平方公里上的老师都成为了高收入阶层了,实际上在经济发达地区教师收入也只处于一般水平,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一直就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拖欠教师工资与拖欠民工工资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并行不悖的两大亮丽风景。

现在有多少人愿意当教师?长期以来,师范生都是一些家庭困难或者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的必然选择,教师找对象现在也成了问题(农村教师更是如此),教师这个行当处于社会负向选择的涡流中,有人把现在的教师称为“臭老九十九”,以示与“臭老九”曾经拥有的“崇高地位”作比较。

七、浮夸造假成一统,检查评比浪推浪

中国教育界曾盛行各种检查评比,而且一浪高过一浪,级别也一个比一个高。从卫生评比、校园绿化、治安评估、德育评比到教学评估,而且这些评比多数和学校的经济命脉挂钩,在评比中得不到好成绩,就意味着失去一个方面的发展资源。再加上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见利忘义),在中国教育部门出现了整系统、整建制的造假运动,不但学校领导亲自上正指挥,大张旗鼓地叫嚣“谁砸了学校的饭碗,我就要砸谁的饭碗”,所有教师集体参与,并且组织学生帮忙,真是通过造假实践培养学生的好机会。

八、教育内容大缺位,生活教育放一旁

教育应该向人们传递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粗略地划分两大类:一是生活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二是工作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前者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后者有利于增强人们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内容正好缺失了“生活教育”这一半。所以,我们的许多学生能够考试考高分,却不知道如何安排日常的衣食住行。社会上有些人在工作上很有成就,就是不能摆不平家庭关系,调整不好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最终走向了自毁。生活教育的缺失使我们都成了不会生活、不会享受生活,而以生活为负担或痛苦的人。我们活着难道不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吗?

九、专业教育使人成机器,摧残人性没商量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自19世纪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传统,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详尽的通识教育计划。而我国高等教育基本沿用前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内容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学生毕业之后虽然也能够从事相应的专业研究,或者谋得相应的职业,成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至于作为人的生命是否需要关爱、身体健康是否需要保障都不在教育视野之内。中国教育摧残人性没商量。

十、教育管理瞎指挥,教育公平成妄想

中国的教育管理部门是强势管理部门,学校的各种资源都掌握在教育部门的手里,再加上我国教育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现象,中国教育行业的乱象也就不言而喻了。而教育公平,对于中国普通百姓而言则只能是一个妄想!别的不讲,不同地区高考分数线的天差地别,就足以说明一切!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若干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系到几代人发展的大问题,中国现在虽然是教育大国,但还远不是教育强国。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当代突出的社会问题,教育的现状非常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对当前教育不满意的地方很多,问题涉及到各个层面,有些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期发展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亟待解决。我认为,当前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实质未变,甚至变本加利

问题分析: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10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现状仍然堪忧。目前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由于必须面对中考和高考,许多学校虽然形式上在搞素质教育,但实质上仍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的束缚,或明或暗在搞应试教育。某些地方的应试教育的甚至更加变本加厉,学生的考试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由于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让学生个性能力自由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似乎遥遥无期。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以下简称评价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如今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为主的评价指标仍然是许多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考核的主要指标(硬性指标)。如果评价制度不变,素质教育在现实中还会让位于比较实际的可量化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变成口号和空谈!

解决建议:

本人认为,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评价制度是素质教育不能推行的根本症结所在。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问题,必须彻底改变现有的评价制度,采取新的评价制度,让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化、多元化、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而且可操作性要强,避免流于形式。

因此建议: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地方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研究和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部门,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这一工作应该提上日程,而且刻不容缓!

二、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目的发生扭曲,忽视德育教育

问题分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教师的作用除了传授知识还有责无旁贷的育人责任,前副总理李岚清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方向严重偏离了素质培养这一根本教育目的,特别是忽视了德育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目前我们的教育对德育的重视远远不够,导致培养的学生往往智商很高,但人文道德素养低下,近几年在教育界频发的很多恶性事件与此有很大关系。另外培养的学生只会考试,眼高手低,实践创新能力低下,与国外学生相比差距比较大,这是个老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各级学校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 许多教育官员和学校负责人根本不懂教育,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违背教育和教学基本规律。学校作为教育场所,也经常受到行政方面的过多干扰,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最终导致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变得被动、官僚化、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创新活力,无法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直接造成了教育界一些不良之风、“潜规则”(如走后门托关系、择校风)盛行和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的滋生。

2、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应试教育现在可以说是积重难返,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中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很多学校和老师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教育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培养。

3、教师群体的道德素质整体在下降一些老师受功利浮躁的社会大环境影响,放松了对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求,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把教学作为谋利手段,利用课外时间大肆从事有偿家教和其他经济性活动,损害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良好社会形象。

4、“考试经济”大行其道,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巨大阻力有中国特色的“考试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上千亿规模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完全是围绕应试教育而建立起来了,与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形成了牢固的利益结合体,而且日益向规模化、资本化方向发展,其利益关系牵涉到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其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每一个学校和家庭,给教育改革带来重重阻力。“考试经济”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每年大量印刷的内容几乎重复的考试辅导资料,浪费了大量资源和财力,劳财伤民。

解决建议:

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多方入手来解决才行。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实验证明,单靠国家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的,还有赖于身在教育第一线的包括教师在内的各阶层人士的自上而下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求索,要问计于民,取智于民,教育的伟大智慧在人民群众中。

1、减少教育的行政干扰

道家的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他强调要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办事,减少不必要的外力干扰。治国如此,治教育同样需如此。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一定要以育人为本,学校要避免过多的行政性干扰,少掺杂一些的功利因素,恢复校园应有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加强人文教育。

2、依靠教育家办教育

要想把教育事业做好,就要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思想,开放学校办学自主权,尊重教育自身规律,依靠教育家来兴办教育。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鼓励教育家办学”是非常有远见的思想!我们国家当前和未来需要一大批以教育为终生志业、献身教育事业、淡泊名利的优秀教育家来发展教育,国内外大量成功的教育实践也表明:由教育家来兴办教育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能始终能把“教育质量”摆在首位。特别要鼓励和支持优秀教育家兴办私立学校(建议今后将“民办学校”改称为“私立学校”以与国际接轨!),促进私立学校长足发展,与公立学校形成良性的竞争,允许这些优秀的私立学校进行大胆的教育改革实践,私立学校探索的一些好的办学经验反过来又可以带动公立学校的发展。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由教育家通过企业家慈善捐助或社会慈善机构出资的方式投资兴办教育,一方面,保证学校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另一方面,由教育家进行具体教学管理,由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和社会贤达人事组成董事会参与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健康持久发展。

3、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人文校园,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通过组织各种文化讲座、培训、学习班,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建设人文校园,通过开展丰富的学术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术型和专家型教师;鼓励优秀老师做教育家、思想家,在学术上和道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用人格魅力和一身正气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下载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一部分的盲特殊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正由建校办班提高入学率的数量增长型向提高教学质量的质量效益型转轨。面对二十......

    浅析中国教育公平问题(本站推荐)

    浅析中国教育公平的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浅析中国教育公平问题

    为什么要强调教育公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

    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共五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2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3 中英习语之间差异的原因和用法 4 A Brief......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取向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取向 1.教育体制和制度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二是人们一次性学......

    从中美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中美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摘要:本文对中美教育在教育观念、培养方式、教育改革实施的力度、教育平等、教育技术应用五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此发现我国当......

    谈仪器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浅谈农村中学仪器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方城县古庄店乡一初中 高金东 笔者从事物理教学十几年,多年参加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的监考工作,在大范围内了解许多农村学校,仪器,......

    谈英语语法练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英语语法练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普定县城关镇一中 张艳 电话:*** 摘要:英语课程的学习,练习是语法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语法规则的学习与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