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邓小平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理论的当代思考
对邓小平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理论的当代思考
李纯斌
内容摘要:邓小平关于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要重视教育改革和制度建设来推进教育发展,并详细论述了教育领导机制改革以及对领导内容的界定;所有这些都在理论层面进行了当代思考。
关键词:邓小平;领导体制;教育改革;
On the contemporary thinking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reform
Abstract:Deng Xiaoping Theory of education leadership syste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education thought, he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tent of leadership;all of these are in theory of contemporary thinking.Keywords:Deng Xiaoping;leadership system;education reform;
从革命时期转为建设时期之后,邓小平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便以战略家的眼光关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论述,他始终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并把它放在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中去看待,去思索,高瞻远瞩,充满了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一、邓小平强调要重视教育改革和制度建设来推进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站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时代的高度阐述的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理论,是其教育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他所发挥领导作用的整个建设时期。邓小平指出教育领导体制改革要立足教育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P275同时认为“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都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2]P95必须群策群力,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不然“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3]P209当然,这些必须要靠推进教育改革和制度建设来实现,因此“教育制度要作适当改革。”[4]P59这“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调。”[2]P52 同时,要突出从领导管理入手,“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重要的政策,措施,也是方针性的东西。”[2]P70教育领导者要“真正搞好教育改革”,[2]P95在思想观念上要解放,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认真地去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才能够正确制定我们的战略规划,部署我们的力量。” [2]P91 只有“真正搞好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事
[2]P95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更是直接过问及多次建议推动
教育领域的制度建设,使得高考、学位制度、教师技术职称评审以及一系列奖惩制度一一被恢复和重建。
二、邓小平对领导机制改革的主要论述
邓小平领导机制改革的论述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要重视机构构成,完善组织制度。他认为学校作为一个人才集中的地方(包括学生和教师),这就有个办学性质和方向的重要问题,也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基础阵地。因此要“配备好领导班子”,首先要选好党委书记,“书记很
1重要,一定要选好。”这是实施党委领导的关键。这样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是一种保证。在1980年的《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他强调到:“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党的领导,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没有党的领导,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队伍也建立不起来。”[2]P266
第二要实现内行领导,1975年9月26日,他在听取中科院负责同志汇报时指出“领导科研或教学的人,要内行,至少是接近内行或比较内行的外行。” [2]P53在这里,他明确认为,要强调“德才兼备”,并且德是放在前面。“领导班子,特别要注意提拔有发展前途的人。对于那些一不懂行,二不热心,三有派性的人,为什么还让他们留在领导班子里?” [2]P33 同时,教育的领导者应该是热心教育事业的人,能把所有的身心、才智用在教育事业上,早在1954年5月19日,邓小平在政务院第221次政务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时指出:“我们有些业务部门的领导人,认为让他管生产是重视他,让他管学校是把他降格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倾向,是办好学校的主要障碍,应该纠正”“殊不知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3]P209只有领导者真正热心教育,就不会“是缺乏远见的,„„
[1]P121就(不会)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第三就是要转变服务方式。邓小平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1]P121也就是说,领导者“应当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甘当无名英雄的人。”不要以会代会,以文传文,官僚作风,而要多干实事。那么在这个意义上,领导者必然“就是要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包括提供资料,搞好图书馆,购置和供应器材、实验设备,建设中间工厂,也包括搞好食堂、托儿所等等。”[2]P56这不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是要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领导者对此要充分认识,科学规划,采取科学有效的制度、措施,认真细致地完成繁杂而又必须的各种任务。“比如说,改革的决定,在你那个地区,那个部门,怎样贯彻落实。校舍和教学设备不够怎么解决?学校经费不足,怎样筹集?师生的伙食,怎样办得好一点?师资培训,怎样组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解决?等等。”[1]P121这说明了领导要放在具体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看待,主要是个实践问题;要在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中切实反对并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第四要改革、完善领导管理制度。邓小平指出“对教育工作中一些重大问题,充分展开讨论。”领导不是一言堂,不能武断、专制,使权力为个体服务,为私人利益服务,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营造人人敢说敢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的局面,不要害怕不同意见,“有不同意见不要紧,各种方案可以比较。什么事也得走群众路线,人民内部要有充分的民主,这样才能拿出好的主意来。”[2]P110 同时,邓小平非常重视在制度安排上突出科学性、合理性,他认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1]P17因此制度推动很重要,“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所以急需建立严格的责任制。”这种制度应该是“所有的企业、学校、研究单位、机关都要有对工作的评比和考核” [2]P151 要尽可能具体到每一项任务上实行几定制度,即“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等几定制度。” [2]P151这样才能做好领导管理,才能搞好教育。
三、邓小平对领导内容界定的主要论述
邓小平对领导内容的阐述是丰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第一,领导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
[2]P56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发展,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才能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标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 [1]P328培养目标的“四有”质量标准,“坚持”和“贯彻”就不可能自发的形成,一定需要按照适应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去进行领导。那么,作为党委领导,邓小平指出“多年来我们的一些同志埋头于具体事务,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工作不重视。这是要不得的”。[2]P109在这里,领导者要主动热情、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方面“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更多的人牢固地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2]P109 领导者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促使“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座、表演,教育和引导人
[1]P40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1]P328从而“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2]P105第二,领导教育教学质量。办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2]P104 同时社会发展中,“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
[2]P107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没有质量,就没有了应有的价值,一方面,难以促进本身的发展和提质,丧失生存的市场和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和国家资源的一种浪费,一种损害。对此,邓小平强调了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几个方面:第一,要重视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最重要的基本活动,对此,领导者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教学要贴近生产、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生产劳动、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得更有计划,使之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研究”[2]P108,而且,领导者要重视组织这种研究,从而找到一条适宜的方式和途径,他指出,“四人帮”反对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反对学生以学习科学文化为主,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与“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结果是科学技术人员不能钻研业务,教师不能教书,学生不能学习,学校不敢抓教学,严重破坏了学校教学工作,造成教学质量下降。这是极其恶劣的。因此要从制度和舆论上提倡“尊师爱生,教学相长”[2]P109,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2]P100第二,关于教学内容、学风、考试问题。对教学内容,邓小平指出教育内容应该实现“三个面向”,体现现代性,但又要立足中国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他说:“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
[1]P100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当然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1]P66要“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2]P101军队院校的教学内容“要有现代战争的知识,坦克、飞机、天空、地面、海上,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等等。总之,一系列东西都要反映在教材里面。”[1]P61对于学风问题。邓小平提出要树立良好的学风,扭转文革以来学校教学秩序混乱学风变坏的状况,要求“学校培养好的学风。要有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1]P51他认为“要
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标。”[1]P102并反复强调“要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1]P103 对于考试问题,邓小平把学生负担和考试问题放到了一起思考,那时侯他就已经敏锐的认识到“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邓小平强调要不断完善考试制度,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1]P102在这里,考试只是检测教学质量的手段,教学的目的是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因此“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1]P102这些问题到今天也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第三,领导科研工作。高校是科研的重要力量,“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2]P53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点要定下来。”这就说明了领导者对发展高等院校的科研要有具体措施和规划,在科研中,对于学风问题要进行管理。邓小平强调既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不同学派之间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要提倡学术交流”[2]P57,又要“对于那些追求个人私利,互相封锁,不搞协作,甚至垄断,剽窃等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错误思想和作风,应该进行批评
[2]P79教育。”他向教育领导者展示了一种辨证的思维视角,一方面要有开放的局
面,学术创新要交流,要争辩;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学术研究中个人品质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在领导过程中,要加强学术制度建设,引导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第四,领导师资队伍建设。邓小平历来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首先,他强调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邓小平认为“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不论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1]P38他认为,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师,靠的是教育。[因此,“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P38那么,要真正做到尊重教师,爱护人才,就“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2]P56要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工
[2]P95作条件和业务学习。”逐步改善和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他们
安居乐业以及安心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样就可以稳定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从成才机制、培训机制上下工夫,领导者“要把师资培训列入规划,列入任务,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这种培训的内容要包括“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工作作风等。”
[2]P55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2]P110
四、邓小平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理论的当代启示
第一,领导者要形成与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人才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首要的基础原则。领导者要立足当前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把人才当做最重要资源的观念。首先,传统中人们习惯于把资源理解为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而忽视了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实则为首要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主导社会的中心。其次,大学不是大楼的集合,而是人才的集合,大师的集合。因此要实现对师生的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只有师生生活在一种
自尊自主、心情舒畅、积极创造的社会氛围中,才能肯定存在的环境;也意味着师生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就有充分现实的空间。相反,如果师生被当作物、当做工具,被视为操纵、改造的对象,那么他们就无法发挥应有的积极效能。再次要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充分体现伦理关怀。一般来说,人才能力随时间发展呈曲线式,包含着发展潜伏期、跃升期,这是需要发现、呵护、激励和惜用的过程。因此,领导者应当善于识别“苗”与“草”,对人才予以适当的投资,尤其是对于处于能力“跃升期”的人才,要予以充分、及时的投资,应创造最好的条件,解除他们后顾之忧。这种投资包括解决人才的工资、住房、福利、医疗保险、子女入托入学、配偶的调动等形式。
第二,要切实推动教育教学与经济发展、生产劳动结合。站在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高度要促进现代教育这种结合,从而领导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出好人才,快出人才;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方法不断有新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教育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这些都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另一方面,还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社会就业相结合,学校必须要注重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层次结构、劳动结构以及运行机制等调整变化的特点来改革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要形成以制度安排为引导的领导管理体制环境。教育领导管理体制要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和激励人的制度安排以及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该体现在制度当中。这样,人才的涌现、人才的物化生产能力与精神生产能力,就必然会成为教育教学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在这里,以人为本在制度中得到真实贯彻,制度真正坚持一切从人出发,注重培养主体性强、富于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并使其高效释放。这样,这种制度就能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一般来说,人与组织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人的能力和素质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基石,同时组织递次发展会不断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制度安排中注重促进师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就必然会促进学校的发展以及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这样,师生与学校的发展便在互动过程中统一了,既提高了效率又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资料: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顾海良.《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张伊丽.教育中的兴趣:杜威的观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二篇: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考
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考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中国有着13亿的人口,人多地广,而共同富裕并不是全中国人民同时富裕起来,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由先富帮助后富,然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在1992年进行了南方谈话,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先解放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的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从此,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从一个边陲小镇一步步发展成为了一座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深圳的巨大变化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也实现了一部分人民先富起来的愿望。
过去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也就是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在50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这样具有共同富裕思想的理念,但这样的理念却是非常空泛的,这只是一个理想中的社会,它并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只有当人们都真正富起来,这样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1985年9月,邓小平着重指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之后邓小平就大刀阔斧地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他提出中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就包括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把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共同富裕最佳体制,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有效配置资源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使得共同富裕思想不再是一座空中楼阁,不再是所谓的空想社会主义理念,而成为了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理念。
如今,东部地区已经逐步从小康向富裕迈进,尤其是江浙沪地区和东部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日趋加快。在东部地区,随处可见的大型超市,名品商场,高档的娱乐场所,尤其,现在在东部地区,可以说是人手一部iphone手机,人们都愿意花几千块钱买一部手机,恩格尔系数越降越低,可见,当今东部地区的人们生活条件已经越来越好。
虽然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脚步却迈的很小,有些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谓是穷山尽水。在目前的状况下来看,我国的贫富状况似乎有种越拉越大的嫌疑。我国现在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然而这样的收入差距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和强调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必定会遇到贫富差距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从总体上看,收入差距现象只是由“高度平均”向比较合理的方向过渡。如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保持一定的收入差距,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美国、欧洲和日本,已经属于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看似很富裕,但在这种富裕的外表下,还是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这是现阶段所有的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现今贫富差距还是比较合理的。然而,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长期实行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这种极度平均制度只能一步一步地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长期下去,我国并不能实现所谓的共同富裕,而会变成共同贫穷。
然而对于先富怎样带动后富,邓小平也有他的论述:“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于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
小平也提出了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的观点就是允许贫富差距的存在,当贫富差距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先富起来的人们和地区具备了支援贫困人民和地区的时候,才需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如今,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人民见证了中国从一个贫困的国家变成了现今一个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的言论具有洞穿历史的睿智和远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不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现阶段我们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任务,现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制止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要使贫富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有越来越多的慈善捐款捐往中西部的贫困地区,使得那些本来读不起书的孩子能有书读,让那些极度贫困的家庭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虽然那些捐款只能解决那些贫困地区的燃眉之急,但长此以往,必定能逐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多的慈善行为,也反映出了东部地区的人们不仅富裕了,而且在精神文明和思想文明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说明了中国的发展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暴发户”,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我国也相当重视。
二十一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道路还处在为实现共同富裕准备条件和奠定基础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邓小平所设想的“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时候,发展到共同富裕由理想向现实转化的关键阶段。
中共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十五大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已经2012年了,正朝着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等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由小康社会逐步实现为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和生产力落后的现实条件下找到了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即“先富—后富—共富”战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如今我国的经济成就已经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证明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可行性。
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阻碍,例如为追求经济的发展使环境遭到了破坏,社会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的趋势等。经济发展决不是单一的追求经济速度的加快,它必须以可持续为前提,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也必须保持协调,因此我国必须强调科学发展观。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困于时间局限未能对共同富裕道路深入展开的深化和完善,有效
保证了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而努力奋斗。使得共同富裕的道路更加宽敞,更加平坦,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三篇:《当代教育理论专题》学习体会
《当代教育理论专题》学习体会
井都镇神山小学郑泽华
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融合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既具有西方人才模式特点,又具有东方人才模式特点的新型人才。过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培养出了相当一部分的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经过对中西方人才的比较,我们发现,应吸收传统和西方教育理论中的精华。既要肯定原有传统理念中的优秀的部分,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既要认识到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又能去芜存菁,运用“拿来主义”。这样才能培养教育出21世纪的未来的强者,使我们的民族更豪迈地屹立于世界。在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新需要,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在相互的生活中民主,在相处的氛围上和谐的一种对话关系,是一种师生心灵相互接纳的至爱的情感关系。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有了新的角色,新的定位。
一、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与教师相比,学生是不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因此,他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指导,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人,心理困扰的排忧者。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状态、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存方面,更需要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热情、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去感染、激励和唤醒。而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
1的创造潜能,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创造。
二、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师生交往的学习是一种民主性学习,教师不再是控制者,知识的权威;学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双方都处于平等地位,拥有完整生命的人。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彼此的个性,自由交换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这,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而不是拿出现实真理的人„„”支持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三、教师是学生的倾听者。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是青少年,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更是迷茫,无所适从。这就更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所以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责任。”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后再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是倾听的艺术。这种倾听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可以关注学生健康的人格的成长。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的世界,适时调整教育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个真正倾听着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植根于生命的活力,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四、教师是终身的学习者。师生交往中的学习是终身性的学习。教师与学生都是终身学习者。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扩大、流行,社会文化层次大幅度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扩大,学习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知识却是教师行使权力的基础、依据。因而,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不断地学习、充电,更新知识,实现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极富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学习者,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策略、行为等方面,并加以改进,完善自我,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师生交往中,只有当老师把自己当作终身学习者,不断成长中的人,他才不会将师生关系只作为一种教学关系,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与学生一起共享交往中蕴藏的巨大财富,汲取生存的力量,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
五、教师是爱的传播者。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行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实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老师天生有一种依恋和信赖心理。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关怀,得到老师的尊重与理解时,他们便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产生了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的心理。这创设了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是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
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因而,无论古今中外,都没人能否认教育是一种“爱的施与”的活动。教育的成功源自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
当今社会赋予未来的教育、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只有以先进的、代表我们时代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使我们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认清改革的方向,才能与时俱进。当然,任何改革都必须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变味。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完善各项教育制度,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确立并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第四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生命教育课程作业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初探和思考
主讲教师:______________钱淼华___________ 开课学期:__________2012年秋季学期_______ 学生所在单位:________新闻传播学院_______ 年级专业班级:201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班 姓名:______陈亚桥______ 学号:____1130230337____ 提交日期:__2012年__12月__15日
(以上为学生填写)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章:_________________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初探和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陈亚桥1钱淼华2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摘 要]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思考
生命教育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感到困惑。自杀、暴力、犯罪等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大学的校园,而且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现行的高等教育的思考。
生命教育之所以在现代兴起,应该说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的缘由。现代社会已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生活的水准大幅度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如地区间的差距加大,贫富悬殊惊人、腐败堕落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的还有文化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盛行,人们正常的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皆被消解,导致人们生命存在的价值难觅,生活的意义呈现为空白。尤其是青少年遭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究的时代背景
一、生命教育的背景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曾展开了关于何种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同时,“学习与生活、就业的压力”也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代的教育制度迫使家长让我们从小就走着一条“重点”之路,即小学要市重点、中学要省重点、大学要国家重点。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健全,虽已是大学生,生存能力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大学生面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有了个别大学生轻生的一幕。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而心理上存在多方面的压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教育部规划课题“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研究”(FHB11007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理论和制度构建研究”(10JZD0033)及子课题“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政策发展创新研究”(53wb120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1.陈亚桥(1993-),男,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天津300387)。
2.钱淼华(1967-),女,湖南人,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命教育(天津300387)。
力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是来自于社会责任的压力;二是来自于生活本身的压力;三是来自于竞争的压力;四是来自于整个社会不断加快的节奏所带来的压力,它迫使大学生们加快步伐。越是敏感、进取心强的大学生,这种压力也就越明显。这种压力感过于沉重,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此外,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对大学生的心理有消极影响。可以这样预测,随着社会发展,个体所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也会相应增加。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已成为挫折情境和挫折感的易发区和高发区。同时。由于大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法承受和调适而导致焦虑、抑郁、沮丧等症状的大有人在,其中有的人就此沉沦,甚至出走、退学、自杀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其一是,大学生自杀、伤人(物)、出走等现象的频繁发生。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影响了大学正常的教学秩序,还给大学生、家长及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虽然大学生自杀是抑郁症、遗传、生活质量差、急性应激强度低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还是强烈地反映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不够,说明了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迫切性。
其二是,大学生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当一个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时,面对的不是轻松愉快的象牙塔生活,而是忙碌的生活、学习条件,是紧张甚至激烈竞争的现实生活,有些学生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可能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使许多学生看到社会生活中,尤其是某些消极、腐败乃至丑恶的社会现象,与其心中真善美的理想模式形成反差,这些事例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终极关怀”的思考
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读文献)
1.2.3.从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出发,回应中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新形势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切合实际的着力从学理上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发展状况寻找和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终极关怀”的提出着眼于生存的终极目的和总体状况来反思生命、谋求生存,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境遇,诉诸理智反思、构建人类生存的终极目的和价值体系,达到对人生的觉悟和创造。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从21世纪发展的现实情况着手,中国教育中更多的涉及了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定位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
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密切相关。本文在深层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强调了从生命的本原到生命的归属之间的探讨,从时代角度在道德层次的最高阶段发展了传统学说中“终极关怀”的内涵扩展。
人类的“终极关怀”,源于人类希望了解自己从何而来,归于何处,希望认识宇宙的终极实在。人类希望超越有限获得自由,希望以某种方式通达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宗教以信仰的方式来满足人类的这种“终极关怀”,其实哲学亦同样植根于这种“终极关怀”,尽管几千年来哲学家们无悔的追求遭遇到数不清的艰难险阻,但是我们注定了要去寻找通往此目标的道路,因为这一追求与我们性命彼关。
中国古典学说中《道德经》始终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着力从生命存在的学说角度从事各种的生命思考、观察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以及保养生命。《道德经》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于对生命之精神的追求和持守,通过对个体生命本身的不断超越,最终达到生命的理想状态—“道”的绝对超越境界。换言之,它致力于追求的境界其实包含了对生命历程及其本质内涵的深刻体验,就是将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达到和谐统一。自我实现是一种目标的达成,位于人类心理需求的最高阶段,做到这一步的人,都是能把自身潜能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的人。
21世纪中国对社会群体的整体把握中运用了学说的结合点,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个体生命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通过《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生的方向,这将对于我们走好大学人生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1.陈亚桥(1993-),男,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天津300387)。
2.钱淼华(1967-),女,湖南人,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命教育(天津300387)。
引用的参考文献一定标明出处,从网上或图书馆“读者服务栏”下载阅读器
第五篇: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是确定县、镇两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责权,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正确处理县、镇两级预算之间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财政制度。其主要内容:一是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二是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三是确定各级预算收支平衡办法;四是明
确各级预算管理权力和责任。其实质是正确处理县、镇两级政府在财政管理上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县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与实施的回顾与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形势变化的实际,试图寻求作为中国最基层两级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途径选择。
一、对我县前六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回顾
自年我县建立乡镇财政以来,到目前先后经历了大大小小共六轮县对镇财政体制的实施和调整。从“以收定支,超收分成,支出包干”、“核定基数,递增包干,超收分成,收支挂钩”、乡镇“撤扩并”时对原基数进行的归并、完善,到在确保财政收入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与县对镇财政补助、与镇财政既得利益相挂钩的“一保两联”政策、到“划分税种,递增上交,收支挂钩,超收全留,歉收全赔”,再到现行在中央、省实行所得税分享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背景下分类制定的“划分税种、确定基数、收支挂钩、确保既得、超收全留”和“划分税种、比例分成、支出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通过前六轮县对镇(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解决了“分灶吃饭”的问题,基本明晰了各级的权责,改善了各镇的财政状况,有效地调动了全县上下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对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一是规范县与镇(街)的财力分配关系。通过县对镇(街)财权事权的合理界定,确立了镇(街)的地位和职能,促进了镇级政府新理财观的形成,使镇(街)政府真正成为有职有责有权有财的政府,对调动各镇(街)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发展镇级经济特别是山区镇优惠体制的实施对全县经济持续均衡的发展、推进小康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财政收入总量增长迅速且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由于镇级收入占全县收入左右,通过财政体制的杠杆调节,镇级收入快速增长,使我县的财政总收入也同步增长,“九五”期间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其中镇(街)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也由年的提高到年的。三是镇街财力明显壮大。通过体制激励和平衡,镇(街)可用财力占全县的比重收年的提高到××年的,绝对额已突破亿元,年均增长。镇街可用财力逐步壮大,为镇街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省对县财政体制的调整及我县“保优争强、统筹发展”工作目标的确定,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面临新的课题,再加上现行体制将于××年底到期,如何适应改革形势,把握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已成为我县财政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有其深远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影响。
(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
⒈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目前国家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进行了改革,超过省核定的退税基数外的出口退税,我县财政将负担。由于近年来我县外贸出口发展势头较快,从××年,出口贸易增幅分别为、、、,呈连续高位增长态势,预计××年县财政要承担财力亿元。预计以后一般贸易出口增幅均在以上,由此出口退税绝对额过大,且财政收入获得的财力增长远远抵不过出口贸易增长带来的退税数额的增长,造成原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巨变,从而直接影响到县镇利益分配格局,对县镇财政体制的设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⒉省对县财政体制的调整。××年省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通知》(浙政发号),进一步明确了县级政府事权和财权,这是继中央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又一次财力调整,根据该财政体制,原属我县的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全部上划省级。因此××年影响我县地方财政收入万,这对现行的县镇财政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新的调整要求。
⒊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年农村税费改革初出台时直接影响我县可用财力万元,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年再出台的农业税减免政策,又直接影响我县可用财力万元,这为确保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确保镇(街道)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此需要支付的改革成本也显而易见,这又对县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
(二)适应加快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
⒈推进城市化,加快一流县城建设的需要。年县行政中心迁址柯桥,随着“两个一流”目标的确定,和“一主三副二群”县域城市体系的基本确立,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要求县财政集中财力加大对县域中心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投入的需求也日益增
多。据统计:—××年—月,我县对县域中心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投入累计已达亿,其中财政安排亿元。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要求县财政加强调控,提供更多财力支撑的需求也日益高涨。
⒉贯彻“保优争强、统筹发展”工作目标的需要。财政管理体制的设立和完善应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总目标,运用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调动镇街发展经济、培育税源的积极性;按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三有一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等改革,重点保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困难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大社保体系的构筑,保证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⒊贯彻“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上级对教育、卫生管理体制实行“以县为主”的改革要求,在教育上,我县已确立“全县统筹、以县为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在农村公共卫生上,“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也在逐步深入贯彻。因此,合理界定县镇两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充分调动县镇两级政府共同办社会事业的积极性,需要对现有县镇财力分配格局作适当调整,以确保上级相关改革政策顺利贯彻到位。
(三)促进镇街经济持续、协调、有序发展的需要
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由于历史的、地域的诸多因素影响,平原镇与山区镇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客观存在,镇与镇之间财政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一些欠发达的山区镇组织收入难度很大,由此带来可支配财力较少,四个山区镇地域面积占全县,辖区人口占全县的,但组织收入只占全县镇(街)的。虽然在前轮体制中作了适当倾斜和平衡,但积累性问题的解决还需有一个稳定的政策,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治本之策是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财政工作上,要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和财政收入完成情况,重新确定财力分配和转移支付格局,进一步完善县镇财政管理体制。同时寻求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经济发达镇(街)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并有更多的财力贡献。
⒉收入级次划分尚不准确合理。一是县行政中心迁址给县城中心带来无限商机,推动了三产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税收收入也有了新的增长点。二是但由此部分镇(街)因利益驱动,各自出台一些奖励政策,从县内其他地区“引进注册”房产企业,既妨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也造成县镇两级政府可用财力的流失,影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和预算的严肃性;三是技术原因,未能将国税部门征收的新办企业所得税纳入镇参与体制分成收入,使该部分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在对镇的财力分配上得不到体现。
⒊现行街道财政体制中事权与财权设置尚不对称。年县府调整城区行政区划后,将原城区的三个镇调整为四个街道,在财政结算上作为过渡仍参照镇财政体制,这对于街道职能的顺利实现、城区维护管理和城市社区化建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但事过年,现行街道财政体制中的问题也凸现出来,街道与镇之间行使政府职能有所不同,一定程度存在街道事权与财权设定不对等;即使街道之间,在综合经济实力、财政收入、财力分配等方面也存在差距,事权也不尽一致,如果县里不作调控将不利于街道间平衡、协调发展。这种事权分配上差距导致的不合理,需要通过调整财政管理体制予以解决。
三、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方向
财政体制调整涉及县、镇(街道)的财力分配、事权的划分和既得利益的调整,由于受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制定调整方案中存在着许多改革难点,主要有:
(一)事权和财权如何进一步合理划分
事权和财权关系问题上,事权划分是财权划分的前提,以事权为基础划分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及管理权限,是建立完善、规范、责权明晰的分级财政体制的核心与基础。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在前几轮的财政体制方案中并未真正解决好这个一直困扰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由于县镇两镇政府的事权不清,职能范围边界不明,这使划分各级政府的财力缺乏科学依据。一是街道的事权与财权如何界定。从街道办事处承担的政府职责来看,其主要职责是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街道居民工作,搞好社区管理与服务,密切政府与居民的联系,保持基层的稳定,财政应保障其支出的需要。但街道办事处不是一级政府,只是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否必须通过设立街道一级财政的方式来解决?二是目前我县已确立了“全县统筹、以县为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但在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方面仅仅规定了由县、镇(街道)共同负责办学和管理,对事权和职责未作具体的划分。三是××年国家出台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后,面对日益增加的地方财政负担,县、镇两级如何合理分担等。上述未确定因素都给县、镇如何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调控与激励如何进一步科学设置
激励与调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激励政策需要较大的财力分配来调动镇街发展经济、培育财源,节约支出的积极性,满足镇街对财力分配上较高的期望值;而实现全县“保优争强、统筹发展”的工作主题,又必须增强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力,集中财力保障公共财政向全社会覆盖的支出需要。激励政策的实施能通过发挥镇街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做大做强综合财力,使增强县级调控能力得到财力保证,同时县增强调控能力后,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使全县得到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激励政策和调控政策中找到一个较好的结合点,成为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制定中的重点和难点课题。
(三)引导和监管如何进一步有效把握
镇财政作为镇一级政府的财政,应向同级人大负责。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镇财镇理”的原则,县级财政部门对其主要起到业务指导作用。虽然我县已全面推行同级人大对预算早编、细编、执行情况的指导和监督,以强化预算管理,但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镇人大对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加强财政监管,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追踪、监管评估机制的建立等一直是尚待破解的难题。如何通过业务指导、制度引导、加强监管、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把,财政预算更好地纳入法制化轨道,已成为县、镇财政急需共同解决的难点问题和重点工作。
三、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基于上述县对镇财政体制已取得的成效、改革所处的背景和面临的困难,在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确定过程中,我们应着眼于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管理体制,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工作目标,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有所积累、四要增强调控能力”的要求,合理界定县、镇两级政府事权与财权,在此基础上增强县级财政调控能力,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坚持发展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充分保障镇级财政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的原则,以充分调动县、镇两级政府发展经济,培植税源,壮大财力的积极性,并最终建立健全分税制基础上的公共财政体制。
(一)围绕“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主题,增强县级调控能力,适度把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随着中央、省对县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公共财政覆盖面的扩大、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财政支出保障重点向社会保障转移等因素,都需要县级财政拥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增强县级财政调控能力,主要是提高县级机动财力的可支配和支出效率,其主要形式是在保证镇级财政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增量财力分配来增强县财政调控能力。根据目前县镇两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分配,建议镇级财力占全县比重以为宜。增加的县级财力应全部用于对政府必须保障公共财政支出如教育支出、税费改革等所需支出,在财力分配中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予以重点保证。同时为统筹城乡平衡协调发展,对镇街超收分成实行统筹金制度,专项用于城乡统筹发展及镇街“以丰补歉”等支出。
(二)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基础上的县、镇财力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一个完整的原则。只有效率优先,经济得到发展,效益得到提高,社会财富得到增强,可供分配的地方财力大大增加,才能有条件兼顾公平,并从先富达到共富。只有兼顾公平,协调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为提高效率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一原则也与我县确定的“保强争优、统筹发展”工作主题相一致,在实践中必须将镇街可用财力的分配与其创造的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相挂钩,合理划分收入级次。根据“保强争优”的原则,对镇街上解的财政收入实行上解返还等的收入贡献激励政策。同时根据“统筹发展”原则,核定镇街财政支出基数,并按镇街综合经济实力、财政收入贡献、财政保障规模等指标,按一定的权数综合后,分配给镇街基本发展资金,以促进各镇街统筹协调发展。
(三)加强政策衔接,合理调整镇街事权和财权。
事权和财权相结合,事权划分是财权划分的前提,以事权为基础划分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以及管理权限,这是建立完善、规范、责权明晰的分级财政机制的核心与基础。在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中也必须对镇街事权和财权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界定。具体包括街道财政体制的设定、教育及公共卫生及出口退税负担等方面。
对街道实施过渡性财政管理体制。从我县实际来看,街道正处于转轨期,各街道经济发展情况、所处地理位置都不同,其承担的政府职责也不同,因此,在街道财政管理体制的设定中,必须充分考虑街道实际,实行过渡性财政体制,在保障街道的基本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提取其机动财力的一部分,作为统筹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有关公益性、基础性基本建设项目,使街道之间得到协调发展,并为进一步推进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准备。通过采取这种较为规范而又灵活的管理办法。
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事权和财权进行调整。对镇街范围内义务教育事业、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作为镇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予以明确,在县镇财力分配中,为确保镇街义务教育、农村疾病预防和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经费的财政投入,可由县镇两级共同承担,并以支出基数和转移支付的形式予以确保。
根据出口退税负担情况,建立外贸转型县镇联动机制,对超基数的出口退税,县镇两级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担。
(四)优化支出结构,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规范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重点支持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同时县镇两级着眼于确保完成政府职责任务,在确保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确保完成政府职责任务的前提下,区别轻重缓急,合理确定财政支出顺序。镇级财政支出的重点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费的支出,以及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生态保护等建设资金。同时县对镇要继续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支出水平不低于税改前的原则,加强对镇街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基层政权稳定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以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
(五)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将预算外资金科学地纳入镇财政综合预算范畴,实现综合预算分配。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早编细编预算,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积极推行“阳光工程”,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对财政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健全镇财政财务内控制度,严肃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细化管理,责任到人,对经费支出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权限,并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建账登记、定期清查、资产处置、专人管理等规定制度,维护资产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镇人大和县财政部门及要定期审查镇街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对财政预决算实质性审查,确保镇街财政依法理财、健康发展。以逐步建立完善镇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估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