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庆祝大会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会议纪要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庆祝大会
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会议纪要
2007年12月26日,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庆祝大会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北京西郊宾馆胜利召开。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文理医处黄宝印处长,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培养处于兴国处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林梦泉处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斌贤教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何艳茹教授,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朱立言教授以及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相关部处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其他18位委员,全国公共管理、艺术、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等其他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代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教师》、《教师教育研究》杂志社,新华通讯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出版单位的编辑、记者,全国57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领导、教师代表,37所院校教育硕士研究生代表,会议出席人数达到约300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教育报》为本次活动提供了支持;人民教育出版社、苏州大学等单位还为会议发来了贺信;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庆祝活动书写了题词;会计学、医学、兽医、农业推广、风景园林、翻译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表示了祝贺;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抒发了寄语。
上午庆祝大会开幕式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叶澜教授主持,钟秉林、顾明远、黄宝印、朱立言、康岫岩、张民选、傅康生、胡学军先后讲话和发言。
钟秉林主任委员代表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第二届教育指导委员会做工作报告。他从招生规模、招生领域、教学方式、导师队伍、教育成果、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往开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促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他指出应当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意识,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健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教育理论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增强国际视野,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桥梁作用,主动做好决策咨询工作。他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需要给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人事政策、培养经费、条件保障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钟秉林主任委员在报告中指出,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领导、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对以顾明远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在为大会撰写的书面发言中,全面回顾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从创立到转为正式实施的过程,充分肯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她深刻论述了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吴副部长代表代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者、教育硕士学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今后发展,吴副部长希望努力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为其他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要以提高质量为重心,积极服务于基础教育,把教育硕士的办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吴启迪副部长的发言材料,让我们每一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者身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同时备感鼓舞。
顾明远教授从历史的角度,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论证和设立过程,通过回忆,围绕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中小学能否留得住教育硕士,随着教育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其质量能否保证的两个问题和如何保证质量的几点建议发表了讲话。
顾明远教授的发言,让我们回忆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创立之初的艰辛和创业的欢乐。他再次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并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感情。
黄宝印处长临时受命,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领导讲话。他首先回顾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成长过程,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走过的十年是艰辛探索的十年,是改革发展的十年,是取得巨大成绩的十年。十年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象顾明远、叶澜教授等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的心血和智慧,离不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各位专家、学者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的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借庆祝大会之机,他代表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十周年庆祝大会表示祝贺,对教育指导委员会各位委员以及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干部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接着,他向大会介绍了国务院学位办承担教育部关于“专业学位的发展与质量监控”的课题情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学位办对我们国家今后专业学位的发展进行总体设计和深入研究的情况。随后,他对教师专门化、职业化和提高教师地位的意义、措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使命发表了看法。他还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上水平、创品牌”的目标,他充分肯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十年来的工作和为本次庆祝大会所做的准备工作。最后,他对本次会议的目的做了高度概括:既是对过去十年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过去十年中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学生进行表彰,更多的是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向未
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做得更好,如何迎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加辉煌的明天。黄宝印处长的发言,充分表现了他作为国务院学位办具体负责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的领导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热爱、熟悉、指导和期望。
朱立言秘书长代表其他专业学位,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十周年庆祝大会召开的时机、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情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教育硕士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各个专业学位之间的联系与交往等方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还建议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之间,应建立有效的制度化合作机制,“让我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打造中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品牌”。朱立言秘书长的发言不仅带来了其他专业学位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的祝贺,还带来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经验,而且我们感受到了“专业学位”是我们共同的家和事业,我们相信,其他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代表的到来,标志着我们之间今后会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南开中学康岫岩校长作为基础教育战线代表在庆祝大会上发言。她从基础教育战线希望通过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收获“四有”(既有了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地位的认可,有了一个教师教育的高平台,有了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机会,有了一批活跃在基础教育战线上有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师骨干和管理队伍)的目的出发,以天津南开中学和亲身参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经历为例,回顾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十年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及秘书处所取得的成就,并从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纳入各地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位与学历同等重要,增加政府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投入力度,各地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为教育硕士一定时间的脱产学习创造条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仅仅抓住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和面向未来的需求提高培养质量等五方面提出工作建议。如果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个家园的话,那么中小学校就是泥土,康校长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泥土的朴实和扎实。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张民选副主任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在庆祝大会上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地处上海市的两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十年来的发展情况,接着他又向会议介绍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位办作为地方主管基础教育的行政部门,十年来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研究、探索、工作情况。他的发言表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需要和收获,以及他们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能做什么、如何做的更好的举措。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傅康生处长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代表在庆祝大会上发言。他主要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十年来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经验。他的发言,通过一个学校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他的发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体、并有代表性的学员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
华中师范大学2003级教育硕士、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胡学军老师作为教育硕士学员代表在庆祝大会上发言。他从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收获(毅力、机遇、飞跃)以及收获原因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同时,通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体会,呼吁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来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庆祝大会最后宣读了表彰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30人,30篇)和优秀学员(176人)、教师(97人)、教学管理工作者(68人)的决定,并举行了颁发证书仪式。
会议间隙,全体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下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开坛。论坛第一项活动,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宋永刚副司长做题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题报告。该报告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希望大家关注和研究的建议三个方面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情况做了全面、细致、深刻的介绍。论坛第二项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13所院校分别从教育硕士研究生管理、培养、论文指导等方面的特色工作进行了大会发言。他们的发言,达到了经验共享,相互启发,以利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张斌贤秘书长最后进行会议总结。他认为会议和论坛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庆祝的范畴,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交流、反思、探索的作用。他代表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所有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最后,他祝愿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新年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最后,他宣布会议取得圆满的成功,会议胜利闭幕!
这次庆祝大会和论坛的召开得到了来自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大力支持。李军副主任、黄宝印处长始终关心会议的筹备。黄宝印处长专门听取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关于会议和论坛筹备情况的汇报,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钟秉林主任委员亲自对宣传文章、工作报告进行修改,并多次召集秘书长、秘书处工作人员开会,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为会议和论坛的召开提供了大量的支持。有关培养院校领导和师生也对会议给予了高度关注。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008.2.19】
第二篇: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推荐表
单位名称: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本表可复印、附页。
第三篇: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12月27日会议原则通过)
一、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各培养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反思教育实践,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提升培养质量”为指导思想,以庆祝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十周年为契机,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庆祝活动的筹备与开展 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分阶段、分步骤、分主题,分工合作开展了以下庆祝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的系列活动:
1、编辑出版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纪念文集》和《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纪念文集》选编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先后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文件和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决定,搜集了部分培养院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以及有关理论研究论文等,较为完整和系统地反映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年来的发展全貌。《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集》收录了入选首届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的30篇论文,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十年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取得的成果;
2、开展评选先进活动。从2007年7月开始,根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决定,秘书处启动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学员、优秀教育硕士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的评选活动。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评选产生了176名优秀学员、97名优秀教师和68名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获奖者在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获得了表彰。
3、设计、制作庆祝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个性化邮册;
4、在《中国教师》等报刊上开展征文活动,庆祝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
5、邀请社会各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人士为庆祝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题词,并建立题词库;
6、制订教育硕士培养院校开展十周年庆祝活动计划;
7、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整版宣传文章,全面回顾历史,总结工作经验,展示取得成就,展望未来发展;
8、动员、组织院校总结教育硕士管理、培养、论文指导等各环节特色工作,形成十周年庆祝大会会议交流材料;
9、2007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庆祝大会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与会代表近300人。会议达到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交流工作、规划发展、扩大影响、争取支持、提高质量、加快发展、打造品牌、服务教育”的目的。
(二)开展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
1、组织召开新增(第三、四及待批的第五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工作研讨会,就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研讨;
2、参与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对第一、二批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评估工作。从2007年4月开始试评估,5-6月正式评估,到7月初评估总结,历时3月。这次评估对于了解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际情况,总结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经验,规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明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今后工作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3、委托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就教育硕士招生和培养工作进行预研究,为下一阶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三)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定1、2007年3月,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开展“免费教育师范生”试点的重大举措,根据教育部领导的指示精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在河北师范大学召开今年第二次专项工作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方案”(讨论稿)。
2、为启动教育博士论证,国务院学位办公司组织了主要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证小组(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叶澜教授任组长,教指委成员张斌贤、张大均、涂艳国、马云鹏、周谷平为小组成员)。2007年9月和12月,论证小组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两次论证会,基本形
成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报告及相关文件。
(四)教指委及其秘书处常规工作
1、会议筹备工作。从2007年1月到12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先后在成都、石家庄、北京、沈阳、天津召开5次全体会议,1次小组会议和十周年庆祝大会,秘书处为各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作了充分的准备和筹备工作;
2、与兄弟教指委的联络。2007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召开全国专业学位教指委联席会议,钟秉林主任委员代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出席会议。在会上,他对2006年教指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2007年工作计划。通过参加会议,扩大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兄弟专业学位的影响,并学习和借鉴了兄弟专业学位教指委的工作经验。
3、档案建设。整理、汇编、下发了2000—2007年间培养院校完成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情况统计表。通过对培养院校工作的连续记录,达到总结工作,学习先进,规范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4、完善网站建设。不断充实网页内容,及时更新信息,利用网站功能,开展宣传。2007年,在利用网站的信息传达功能的基础上,秘书处成功地举行了十周年主要活动图片展,院校庆祝活动计划展示,公示优秀论文、先进人物,征文题词贺词展等系列活动,有利地配合了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烘托气氛、扩大宣传的积极作用。
二、2008年工作计划
2008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以“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学位品牌,服务基础教育”为指导思想,从多方面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第二个十年开好局。
(一)为宏观教育决策服务
1、适时组成课题组,继续完善已有“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方案”(讨论稿),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方案”的实施细则和培养方案。
2、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部署,为实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做好各项准备,包括研制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学位论文标准等。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范
1、修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2、修订《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有关规定》。
3、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制订、修订、调整联考科目、考试内容、报考条件、招生对象、复试办法、考试大纲与指南、招生领域、特殊政策等内容;
4、制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基本要求》。
5、制订政策建议性文件,主要从解决教育硕士学员“工学”矛盾的角度,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一揽子”建议。
6、规范管理工作文件,主要是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从规章制度上加以明确并给予规范。
(三)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1、2008年,将分学科、分专题、分地区、分批次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训工作;要提前制定工作计划,使得培训工作程序化、科学化;培训工作要有或活动记录、要有活动纪要、要有经验与建议的总结,还可以开展分片培训工作交流活动,使得每次培训工作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显著,从而整体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者的管理、教学、论文指导水平,进而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证其事业健康发展。
计划2008年3月开展导师培训活动;4月开展管理干部培训活动(邀请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有关司局、地方行政主管基础教育部门领导做报告,院校交流,专家指导);5-12月分片、分学科召开骨干课程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2、2008年是新增培养院校申报年恰逢审批年。按照学位办要求,要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要做出时间、人员、路线、要求的安排。要审阅院校申请报告,要提供基本情况,要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利用考察的机会,对计划申请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院校进行宣传和指导,要依据审批原则,进行会议评审,最后评审结果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审批。
3、在认真总结第一、二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建议国务院学位办开展第三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的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并在2008年10-11月间开展评估。
4、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课程建设,在修订参考性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学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启动精品课程的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常规工作
1、进一步改进信息发布工作,要追求信息的准确、及时,实现工作预告、工作通知、动态信息的综合管理,并在院校之间搭建交流平台,互动研讨,改进工作。
2、促进网站功能多元化。今后,网站管理要由开通初期,以发布工作通知为主,转向信息发布与教育资源共享相结合;要由以服务为主,转向服务与指导相结合,秘书处要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建立专家库和发挥专家各自的特长,实现指导任务。要科学设置栏目,栏目要充实内容,栏目之间要分工明确,内容体现互补性。
3、成立课题组,建设教育硕士专家资源库。
4、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秘书处的联系、交流。
5、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2008年计划组织1-2个访问团出访有关国家,交流教育硕士培养的经验。
2008年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将努力从整体上推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2007年12月31日)
第四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3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换届。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领导下,新一届教育指导委员会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拓宽专业、提高层次、确保质量、加快发展”为指导思想,在49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基础教育战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下,积极推进我国教育硕士教育的改革,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做出了新贡献。
具体而言,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6年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拓宽教育硕士专业设置,完善教育硕士专业结构。
根据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充分论证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专业方向的有关问题,并研制了培养方案,为2007年审定该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位层次,论证在我国开设教育博士学位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研制教育博士的培养方案。
2006年教育博士的论证工作,是在大量调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开展教育博士教育情况和广泛听取各个高校的意见以及紧密联系我国教育国情的基础上开展的。该论证报告为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形成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的报告提供了保障。
三、拓宽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
在认真总结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已有的“4+2”、“4+1+2”等培养教育学硕士经验基础上,论证了开通大学本科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题,研制了它的培养方案。
四、汇总资料,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全面了解申请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情况。
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17所院校,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初步筛选,入围13所院,其中有综合性大学5所,有师范教育背景院校8所。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在坚持审议新增单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在对2007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情况从地区分布、学校背景、教育学科基础、教师教育背景、教学组织机构、总体情况概括进行了分类统计的前提下,对12所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供2007年专家会议评议新增单位参考的专家实地考察报告和
《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类情况的说明报告》。
五、采取措施促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配合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布置对第一、二批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评估工作。
主要表现在提供研制的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工作提供操作性的参考意见,协助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进行细划评估标格,沟通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情况说明等工作。
2、组织开展了对第三、四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专家检查活动。
2006年9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成6个小组对第三、四批20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了专家检查活动。通过检查,摸清了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教育情况,对他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提高了他们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定位和目标的认识以及保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3.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该项工作从2006年5月24日开始布置,5月底—6月底院校推荐,8月下旬—9月底专家初评,2006年12月专家复评,评选出了30篇优秀论文,提供2007年1月教育指导委员会专项工作研究会议审定。
4.召开了教育硕士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培养模式研讨会 2006年7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教育工作扩大会议,院校管理组组织召开了教育硕士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院校之间介绍了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探讨了共同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工作建议。
5.召开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研讨会,就新教材的使用及教学改革问题进行研讨。
6、召开了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录取工作信息交流会议
2006年12月26日,为了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录取工作的指导,根据以往工作安排,教育指导委员会委托贵州师范大学组织了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录取工作信息交流会议。会议期间,院校交流了招生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了2006年教育硕士全国联考的考试情况,交流了建议录取分数线的制定原则,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考条件、联考科目、考试内容、招生领域、招生政策、录取办法、新增单位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六、开通了中国EDM教育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宣传,交流信息,达到了资源共享。
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设想
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庆祝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十周年为契机,反思教育实践,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提升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应用型、高层次、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要,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第二个十年取得更大发展。为此,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拟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研究
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从1996年批准设立、1997年正式开展招生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年的历程,我们要反思教育实践,通过科研立项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并要求承担项目的单位予以1:1负担,成立若干研究小组,加强以下工作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工作:
(一)学位标准制度研究;
(二)质量保证、监控制度研究,包括新增单位审议制度、新增领域举办制度、报考资格审查制度、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探索制度、质量分析与跟踪调研制度、培养质量评估制度、论文标准制度等等;
(三)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教材建设制度、课程建设制度、培养方案建设制度研究;
(四)管理工作规范制度研究
通过以上工作制度的研究和建设,提出有利于基础教育战线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性建议,出台《中国EDM教育建设的若干意见》(暂定名)。
二、不断完善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组织建设
1、在2006年3月成立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第二届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学科指导小组,质量检查、监控和评估小组,明确职责,积极开展有实效的工作。
2、完善秘书处体制建设,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更好地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三、抓住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的契机,加大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力度,完善网站建设,密切与社会媒体的联系,努力扩大社会影响,打造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品牌。
2007年,将分阶段、分步骤、分主题、分工合作开展下列系列庆祝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的庆祝活动:
1、编写反映中国EDM教育全貌的宣传文集(画册),它包括院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功经验、教育工作者研究文章、毕业研究生优秀论文、职能部门文件汇编和大事记;
2、召开中国EDM教育高峰论坛,请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职能部门出面邀请全国地方教育部门官员、地方人事部门官员、中小学校长出席论坛活动。论坛期间,通过大会发言、分组交流、专题讨论等形式密切与地方政府联系,争取其支持,加强对中小学校的宣传。时间
初步定在今年11月,地点在北京。
3、确定主题,提出口号,开展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杂志联合组织征文活动,在中央电视台进行报道;
4、开展评选中国EDM教育十件大事或十大成果活动,在全社会进行宣传,在媒体进行报道;还要在主流媒体安排对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的专访,介绍中国EDM教育发展与改革情况;
5、组织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全国或全省巡讲活动,请地方教委、人事厅局支持,组织会场。通过宣讲论文,让各地区中小学教师了解论文的价值、应用性,从中受到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针对性的影响力。
四、开展评估工作,规范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2007年是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评估年。通过开展评估,要求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总结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成功经验,概括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中国EDM教育制度建设提供依据,保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五、加强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工作
通过开展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工作的检查,意识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材建设刻不容缓。我们在已经编写教育学原理(教育问题专题研究)、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中国教育问题案例研究6门骨干课程教材和骨干课程教学研讨会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扩大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探讨的范围,如提早开始策划编写明年新增招生学科领域《科学技
术》、《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工作,提早思考、设计编写专业必修课程的教材等等,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材建设,完善课程设置。
六、举办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工作研讨会
为了保证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从一开始就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需要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其培养全过程的指导,需要第一、二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经验支持。通过召开研讨会,正确面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计划今年4月举办,地点待定。
七、为落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工作设想,今年4月底前召开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工作扩大会议,地点待定。
八、常规工作:
1、完成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审议、上报工作: 2007年4月底前完成;
2、确定科学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增领域的开设,完成开设前的配套准备工作;
3、完善、上报在大学本科生中招收教育硕士和招收教育博士的论证报告;
4、中国EDM教育网站公示首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和论文题目;公示结束后,正式向外界公布,并开展奖励活动。
5、做好2006年教育硕士研究生录取服务工作。
第五篇: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试点
附件1: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试点单
位名单(159所)
附件2: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证明表(样表)
附件3:
2012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