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国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1
浅谈我国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据新华社北京13日电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我国最主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这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关注教育问题,但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我国城乡教育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而且这差距随着学历的增高明显拉大。在我国,城市教育相对发达,乡村教育相对落后,城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差距比较大,如何加快乡村教育的发展步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建设和谐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目前我国城乡教育间的情况及特点
(一)、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教育差距逐渐拉大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1.5%和16.3%;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1.5%和32.4%;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和21%;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0.8%和13.2%;大专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0.2%和11.1%;本科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0.02%和5.63%。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这些鲜明的数据给了我们更加直接的视觉冲击,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我们国家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而且形势比较恶劣。随着学历的增高,这差距逐渐拉大,这在无形中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带入到下一代中,使得这种差距在隐形的复制。
(二)、我国现在重点大学农村学生减少
有关课题组研究表明,国家重点高校,占有较多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本的社会阶层的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逐渐减少。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这表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转移为隐性的、更深层次的城乡差距。
研究表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
(三)、高中教育成不均等瓶颈
研究表明,现实存在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积累和延续。
1998年至2002年,我国高中到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增加了37.4个百分点。农村普通中学的数量在逐年减少,降低了7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城镇人口占39.1%,农村人口占60.9%,但农村的普通中学却只占49.6%,城市中学数量首次超过农村。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瓶颈。
二、我国当前教育差距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城乡间教育条件的差距巨大,农村教育困难重重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和投入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长期以来,我国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其他国家比较明显偏低。近几年来,我国在教育投入方面虽然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教育的投入仍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世界上许多比我们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教育投资分配不均衡,具体表现为:教育投资不均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师资水平差距明显。
(二)、重点学校制度及其引起的高额择校费
现在重点学校的学费比较高,农村的收入水平低,明显负担不起高额的教育费用,因此不得不选择水平低一级的学校。
(三)、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得不到平等的义务教育
我国明显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小学阶段,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西藏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全国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而城市的升学率几乎为100%。
(四)、大学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间进入大学的机会差距大
(五)、重点大学,尤其是热门专业中,社会高等级阶层子女的比重极高,教育正在成为阶层和阶级分化的加速器
三、我国总体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制度因素
1、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的二元分割性。它是一种双重的二元教育制度,其表现形式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整体分割,形成“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天壤之别;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教育阶段实行内部分割,形成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两个世界。其实质内容是,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向着城市学校和各级学校中的“重点”倾斜。其直接结果是,分属于两种制度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的实现程度截然不同,不同的社会成员及其子女必须宿命地面对着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2、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1985年以来实行了“分级办学,地方为主”制度,调动了基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但却将应该由政府、社会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民,乡镇财政则普遍成了“教育财政”,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2002年4月26日,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虽然基本实现了保障教师工资、保障学校日常运转的目标,但是涉及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金,县级政府则普遍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加上乡(镇)级财政也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0%。
(二)经济因素
1、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教育公平。改革之后,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受教育程度与个人回报开始呈正相关关系,人们的教育需求受到极大刺激。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为2.2∶1,2002上升到3.11∶1。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02年1季度对城镇居民的收入统计表明,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人的46.2%,20%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为7.66倍。这表明,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无法承受子女的教育成本压力,差别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贫困人口素质较差,平均文化程度仅为6.12年。收入差距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而教育的不平等又会拉大收入差距。
2、市场机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市场机制介入教育领域,导致学校之间产生以竞争、选择、权力下放、付费与利润、服务与回应性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社会关系。市场机制偏重强势地区、强势学校和强势人群,使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和弱势人群处于不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追利性将使教育资源流向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润的地区、群体和个人。因此,市场机制加剧了现有的社会与教育不公平。
(三)观念因素
1、对义务教育的理解偏差。义务教育应当有两个基本特征:强制性和免费性。家长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子女接受完成政府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政府也有义务和责任提供一切必要的教育资源。但在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上,总是强调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而忽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政府的责任应是第一位的,政府应该办学校、培养师资,通过立法规定必要的办学标准并创造条件,使得所有的人都有条件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如果忽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将得不到保证。在我国,由于这种观念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管理模式上采取了低重心的做法,责任下放到地方,有些地方政府规避责任,引进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办学,使义务教育领域变成了追求利润的场所。
2、扭曲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在转型时期面临着传统的平均主义与现代竞争中优胜劣汰思想观念的双重影响。有些人片面追求平均主义式的公平,将公平与平均等同起来;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就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讲究效率,把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义务教育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选择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但精英教育者认为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确保重点,主张将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地区和少数的精英人物。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为了尽快实现现代化,赶超西方,在教育价值方面实行了精英教育加全民教育,效率优先的政策,有限的教育资源向城市、重点学校倾斜,教育机会向分数、金钱、权力倾斜,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
3、家长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和重视程度的影响。由于城乡父母自身特点的不同和城乡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城乡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我国城市青少年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经济收入在总体上与农村青少年父母相比处于优势地位。与农村青少年的父母相比,城市青少年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更全面、自觉和科学,其精力和物质的投入也更大。在农村,父母虽然“望子成龙”,但囿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各方面条件限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来说主要还是处于一种自发的或自然而然的状态,有时更多地考虑经济因素。再者,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严重影响,他们通常把对后代的期望寄托在男孩身上,对男孩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和要求,而对于女孩则不同,导致女孩失学、辍学的比率高于城市。
四、在研究生领域中,城乡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的考研形势所迫考研人数还会进一步增长,人群构成更加多样
除应届本科生之外,比如高自考和在职的考生也逐渐增加。现在国家政策规定高自考的考生如果在研究生考试之前拿到文凭就可以参加考研,所以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考研人群。2004年国家明确规定在职考生报考研究生的时候不需要单位签字、盖章表示同意,考完了之后再确定也可以,广大在职考生现在报名也很踊跃。现在很多人考研是因为就业的恶性竞争,所以就去考研,最后导致考研的压力也变大,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二)、招生地区差异显著,地域集中程度较高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地区差异比较显著,地域集中程度非常高。比如北京,由于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加上经济发展快,就业前景比较好,一直是考研的热点地区,其招生单位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0%左右,招生人数占全国总数的近15%。而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市,凭借其较强的办学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每年也能吸引大量考生的报考。此外,江苏、湖北、山东、辽宁等教育大省,在各项指标中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也都是考生选择的热点地区。但同时,在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相对偏僻,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都非常有限,如新疆、内蒙古、广西、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八个地区,招生单位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6.0%,招生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4.7%。这在某一程度上也造成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三)、城市乡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
据统计,目前国家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的费用约为3万元,培养一名博士研究生需4.5万元,研究生阶段与大学阶段一样,不是义务教育,不能完全用国家的钱,收费是大势所趋,近期内公费的名额越来越少,自己负担一部分理所当然。但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他们一般有2个孩子,且现在基本都接受教育,所以再考研对这些学生的家庭来说是有一定的负担的,所以他们最后不得不选择就业。
(四)、传统思想的影响
由于学生家长们的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经济收入的不同,城乡家长对于教育的看法不同。农村的家长普遍认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就行,不需要太高的学历,上完大学就你应该去就业,就应该考虑成家立业问题,不适宜在研究学问了,这就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而城市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一般支持他们再接受教育,获得更高的学历,以此来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所以这在一方面也导致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五、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改善
(一)、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城市化” 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学体系,使其课程的设置和教材更加贴近农村生活实际
(二)、加快财政改革的进度,为增加教育投资创造体制条件,政府在制订教育政策时,应当有针对性地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在教育投入上为城市所作的贡献
(三)、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教育统一发展,同时建立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在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
(四)、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完全免费制度,并为少数特困家庭提供补助。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扶困补差原则,即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对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反向歧视”,用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弥补其因家境贫寒可能遭遇的教育机会的丧失
第二篇: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
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
摘要:农村学生是倍受国家关注的群体,但是农村的教育教学从学前教育、师资设备、家长的教育意识等方面与城市教育教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是阻碍农村孩子赶不上城市孩子学习的致命点。
关键词:农村城市教育差距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存在着哪些差距。
一、学前教育差距。
学前教育是孩子踏进一年级学习的基础。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时期的教育是承前启后的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孩子从3岁就开始接受系统的幼儿教育。幼儿园从幼儿语言、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安全、独立生活等方面对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观察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的幼儿教育是从6岁才开始的,教师主要从数字、拼音、安全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游戏、音乐是极少量的,没有舞蹈,有的孩子甚至是没有接受幼儿教育就直接进入一年级学习。
二、师资设备的差距。
电脑、投影仪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农村孩子听说过、看见过,但多数孩子没有接受过多媒体的教学。我们的农村教师可以制作很多课件,只可惜即使教师做了再好的课件,教室里多媒体设备,课件也派不上用场。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遇到的抽象知识就可以用课件演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对于先进的教学设备,农村的教师和学生是可望而不可及。
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国家安排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美术、体育、三生、地方教材等,这些课程的具体实施,就是国家落实教育方针的关键。城市里的学校安排教师任课,都是按专业来分配的,专业是什么就上什么课,教师在上课时能施展专业特长,讲得头头是道。农村学校安排教师任课,主要是依据教师学什么专业上什么科目的方法,但农村学校比不得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不足是常见现象,所以,学校安排教师上课,不可能个个老师按专业来分配,比如学体育专业的分配上语文,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更不同的是农村教师多数是身兼数科课程。
第三篇:浅论我国农村与城市社区间的差异
浅论我国农村与城市社区间的差异
摘要:通过对农村与城市社区的比较,了解它们的特征,认识社区的发展趋势。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把握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 城市 社区 差异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在1881年由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随即这个概念便成为个人、家庭之后又一个研究社会构成的单元。从最初的含义,即“是由一种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已经延伸成为一个新的定义,即“人们的集体,这些人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情感的、自治的社会单位。”
在我国,社区在农村与城市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本文将从形成、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从静态角度分析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一)形成上的不同
1、农村社区的形成,受自然进化的影响较为突出,具体有3条途径: 自然起源,即一个农业家族按自然进化过程扩大为一个农村社区。此种途径形成的村落的特点是,家族势力大,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合,即由若干独立的农业家庭联合而成。这些农业家庭一般是由不同地方迁移而来,没有血缘关系,相互之间社会往来增多,便形成了村落。在这种农村社区中,个人的作用相对提高,社会势力减弱,家族势力微乎其微。
农村建设,即在一块空地上建立一个新社区。它与自然起源的农村社区不同,是通过人为力量建设起来的;与社会组合的农村社区也不同,不是在许多独立个人家庭的基础上结合而成,而是在群体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
2、城市社区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结果。它的产生一般需要3个条件:
生态因素,包括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等。
经济因素,要有相对发达的农业,除自给自足外,有多余的产品能够拿到市场上出售。
社会因素,有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与制度,有了劳动分工,出现了一批不直接与土地打交道的人。
(二)经济活动上的不同
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生产效率低,季节性强,专业分工差,社区经济活动简单。
城市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工业、商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城市的经济活动特点促进了人口集中,加速了人际问的交流,促进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也缩短了物质和能源在流动转换中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社会结构上的不同
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简单,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生活资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没有专门的生活服务系统。
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分工精细,专业化强,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此外,人口稠密,各种组织、机构林立,生产、生活的社会化,就需要有规模庞大,内部职能分工、权力分层复杂的科层管理结构。
(四)人口特征的不同
农村社区人们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小。
城市社区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的异质性特点突出,城市居民在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性。
(五)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
农村社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节奏松散。而且,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思想上偏于保守。
城市社区生产水平较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较高,生活方式具多样性特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
(六)社会关系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的社会流动小,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以及长期在一起生活形成的乡亲关系,在农村社区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突出,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娱乐单位。农村生活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家庭、亲属、邻里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村民十分注意维护家庭、亲属、邻里等初级关系。
城市社区社会流动性大,职业复杂,生活多样化、社会化,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充分互动与直接接触。人际交往多向、频繁,而且主要是角色之间的交往,人与人的了解往往限于某个方面,社会关系趋向表面化、匿名性、短暂性。另外,城市社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等价交换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渗透到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表现出商品化、理性化、世俗化、非人格化等特征,即以效率和效能作为衡量与评价日常生活的标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色彩少,对事件的处理以效率为基本准则,凡事对事不对人,讲求实效,注重结果和切身利益,追逐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待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明显的容忍性,“见怪不怪”。这使他们敢开风气之先,敢于标新立异,易接受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
以上对城乡社区的比较,是从静态的角度,从两种最基本存在形式的对比认识社区。要全面地认识社区,特别是要认识社区的发展,仅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考察杜区,即从城市化的过程研究社区。
二、从动态角度分析变化中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村社区充满了活力,在社区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功能。
(一)社区结构系统由封闭化趋于开放化
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结构简单,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低,社会组织单位间的结构关系较为松散,而不同于城市社区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高、阶层复杂多样,次级群体是社会群体的主流。
农村经济改革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小农经济为根基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封闭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田园农耕式村落社区的结构开始分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形成了独特的与城市不同的工业、农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齐全的产业结构,以及特有的开放化的社区结构。
(二)劳动人口群体由同质化趋向异质化
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居民无论从内在心理或外在表现上,均趋向于同质化,而城市居民则趋于异质化。加之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社区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受教育上存在着机会的不平等,致使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城市居民。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农村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带来了社区劳动组织方式、农民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社区居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家庭功能,以及产业结构的大变化,由此农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多样化的职业类型。长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村社区同质性的劳动人口逐渐分化为异质性的各行各业的劳动人口。劳动人口群体的流动与分化,众多农民成为相对自由的,不必固守土地的社会流动群体,从而改变了原先僵化的社会关系结构,使乡村社会具有了多元性、复杂性的特质,有利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
(三)社区经济活动由简单化趋于复杂化
农村改革带来了两个直接结果,一个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的大发展,具体表现为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大量增长;一个是农村社区人口摆脱了千百年来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农业劳动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具体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现,相对自由的劳动力要素流动,加快了农民向城乡二、三产业的转移。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由此带来农村经济的非农化趋势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突破了旧有的农村经济的封闭式的生产格局。市场经济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每种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来完成,劳动分工越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产品的规模效益越能体现,社区内外的经济联系也日益频繁。城市发展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业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由此农民从单纯的种植业这一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走向更加广阔的农、工、商、贸多种经营的生产与生活空间。
(四)社区组织由行政归属型趋于利益归属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计划经济下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在利益的驱动下,其功能日趋分化、专门化,开始与行政组织进行结构关系重组,包括乡村组织的变迁,即初级关系(如血缘的或地缘的群体)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次级关系(如具有共同利益的正式组织、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的重要性在逐步提高。社区组织已不完全依附于行政部门,由于利益分化、具体化,形成不同组织和层次间的利益关系网络。村民自治在农村社区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关系由乡村取向趋于城市取向,社会组织形式也从简单的行政依附型向复杂的利益归属型的运动成为农村社区组织变迁的基本趋势。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中,小城镇作为一种介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的特定社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谓小城镇社区,是指在一定地理位置内,以乡镇工业、商业以及手工业生产为主要社会活动的人口集聚区域。在地域结构、人口分布、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它既具有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相异的存在方式,又有与周围农村和城市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自身特点。小城镇社区这种联系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对我国城乡社区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城乡二元经济对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影响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城市化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刘俊庭 吴纪饶 《大学生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宣兆凯 《新编社会学概论》 中国人事出版社
第四篇:我国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标语
我国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标语
河北: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 江苏:创新、创业、创优
南京: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重庆:重山重水重情重义 无锡:尚德务实、和谐奋进
常州: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 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宁波:诚信、务实、开放、创新 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济南:诚信、创新、和谐
广东: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汕头:海纳百川,负重图强
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石狮:团结、自强、务实、奉献 泉州:求是、团结、务实、创新 XX区:活力、人文、和谐 长沙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大连:创造、创业、创世 抚顺: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成都: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XX市:同舟共济,激流勇进 三亚:极力争取
唐山:感恩、博爱、开放、超越 郑州:博大开放创新和谐 苏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南昌:大气、开放、诚信、图强
荆州:筚路蓝缕、和衷共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 抚顺: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太原:兼容和谐诚信卓越
呼和浩特:(前两名)(1)骏马精神草原气质(2)呼和风细雨养浩然之气建特色青城
广州:务实求真宽容开放创新
昆明: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长春:拟“兴于闯长于信敏于思立于善”
徐州:承两汉雄风,集南北大成;展英雄气概,铸徐州辉煌(一等奖)。常州:勤学习重诚信敢拼博勇创业
温州:自强不息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1993年);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1998年);敢为人先民本和谐(20xx年)。九江: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 新乡:厚善崇文敬业图强 太仓:书承七录船系五洲毓秀钟灵人争上游 海门:海纳百川强毅力行 慈溪:慈惠三北溪通四海 昆山:开放融合创新卓越
张家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安阳:文明和谐创新超越 抚顺: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鹤岗:创业发展包容和谐竞争图强捷径敢超 襄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金阊:精致卓越和合昌明
井冈山: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延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大庆: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第五篇: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可谓迅猛发展,在各个领域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现如今,教育改革的春风也已吹遍华夏大地,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已经提出来许多年了。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近年来,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在校舍上,由我们上学时的土坯房子改建成砖瓦房或者楼房,而且安上了电灯、电扇,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在硬件设备上,由过去破旧的桌椅板凳,变成了配套的全新桌椅,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配备的农村远程教育设备,更是所有师生耳目一新。第三是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小学教育仍然存在诸多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费不足,教学条件落后
尽管现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改革,学校减免了学生的学杂费,办公经费也由政府财政拨付,但是农村小学的校舍和硬件设施配备上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例如:部分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绝大多数村镇小学没有微机室及微机,即使有电脑,也只是一两台供老师使用,学生是可望而不可及;图书室的书籍大多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而且数量极少;音乐、体育器材贫乏,很多设备纯属摆设。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质量欠佳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形势严峻。据我所知,我们乡50周岁以上的老教师多达一半左右。而30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教师少之又少。虽然我县自2003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但仍然杯水车薪。二是学历水平过低。以我乡为例,大部分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甚至部分老师仅仅是完小毕业生,一直以来只是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任教。即使近年来部分老教师取得了大专学历,也只是有名而无实,学历是提高了,自身知识水平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三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科目,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兼职的,1 好容易来了几名专业教师,也变成了“全能型”老师。专业教师不足既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四是教师分布不平衡。我县目前有小学教师2000余人,满足教育教学绰绰有余。但是由于分布不均衡,县城及南部毗邻合肥各乡镇小学人员超编现象严重,而那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却缺乏人手。据了解,个别学校老师太多,上课不得不实行“轮休制”。缺编严重的学校,老师只能疲于应付,而超编的学校教学质量也并不高,反而是看的看,干的干,更让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五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我县农村小学中老年老师比重过高,他们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又由于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大部分老师还从事着农耕这一“副业”,对教学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几乎无教研能力可言。就拿我校来说吧,对电脑和英语,老同志们这样说到“我能认识它们,但无奈它们嫌弃我们太老了,不带我们玩啊”。因此想让他们利用这些现代手段帮助教学,简直是“天方夜谈”。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素质教育难于实行,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十来年了,但当今农村小学的课堂却一如既往。其原因主要是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受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老师们却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及主管部门也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加之目前绩效考核制度实行,这种“应试教育”还将继续下去。虽然学校征订英语教材已经三、四年了,但是英语课程一直没能在我县农村小学开设,那些教材只能成为一堆废纸。音乐、体育、美术课程虽然开设,但形同虚设,它们大都被语文、数学老师以各种理由“借用”,学生们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上学不便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广,以及现在的农民工热潮,许多家长将孩子带出去上学,导致农村儿童数量减少,学校人数随之锐减,从而出现撤并学校现象。学校变少了,孩子们上学就集中了,但是路程也变远了,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近几年屡次出现孩子上、放学途中发生意外伤亡事故,足以说明。
五、学校管理水平不高,教师工作效率低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些管理有序、高效优质的城镇学校,都与校长及其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高和工作负责紧密相关。反之,那些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学校则与校长的低管理水平脱不了关系。因为校长管理能力差,学校制定的一些管理方法、措施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不求实际效果,而且不能做到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更有的用人任人唯亲,评价制度不切合实际,结果就是好的上不去,差的罚不了,优的进不来,劣的淘不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的不如看的。这样的学校,可谓一片混乱,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综上所述,当下农村小学的教育情形实在是不容乐观,而农村小学教育占据了整个义务教育的半壁江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病。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牢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全民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早日腾飞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