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发展信息教育的构想
学校发展信息教育的构想
教育的信息化是目前很热门的题目,一所学校在当今的时代如果还没有实现教育信息化,那么无疑问是不能适应目前的教育形势的。鉴于我校的实际,要想在最大范围内使用我们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建立校园网络就势在必行。
一、教学层面
在教育信息化普及的当今,教师上课形式的多元化也应运而生。许多课程都必须依托教育信息化平台,可是我们学校现有教育信息平台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经常出现教师想运用多媒体教学却没有教学资源,因而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力度就显得由为重要。倘若可以把我们学校的教育信息平台做大,我们教师的教学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我们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譬如说,现在城区的教师业务水平比我们好,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所在的学校教育信息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条件。从教学内容上讲,信息教学并不只限于对传统知识的巩固提高,非传统的知识也包含其中,例如,在传统的教学中加入丰富的信息知识,并使得信息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寓教于乐中,便可以使学生透过信息了解更多的知识。另外,网络上也可以提供一些小型的数据库以便学生验证各种理论模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利用模拟和反馈程序来学习有知识。新型学习网络还可以成为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它可以为老师提供优秀的教案或是实用教学幻灯片等等教学工具。同时信息化的教学,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学生普遍厌学的心理。
二、教师层面
我们学校的教师,中青年教师占绝大部分,不会应用网络的教师几乎为零,所以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学校教师上课都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但是每个教师的教育能力不一样,传统的教育却因为人力、物力的限制,对教师教学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口头上的探讨,而课件制作的好坏探讨必须在教育信息的平台才能完成,但是,学校现有的信息资源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新型的教学网络是智能化的网络,通过教育信息平台的交流,既可以提高自身,也可以让别人得到提高。如果建立校园网络,老师可以借此得到珍贵的信息来帮助教学,就真正可以达到因材施教,教学资源最优化的效果。
三、问题层面
要想对我们学校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资金就是头一个问题。学校物力的匮乏,导致我们学校正常的教学资源都不能配备,想运用信息教学往往是僧多粥少。面对信息发展的步伐,未来的教育肯定是一个高科技教育。一所学校如果还没有建立一个教育信息平台,是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当然,我们学校要建立一个网络,还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力支持,但主要是资金的问题。
四、发展问题
我们学校是xx市西部山区唯一一所示范学校,但是学校的发展却明显不如城区的学校。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校园网络,通过这个网络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知识没有疆界,同样的,教育和学习也是没有疆界的。我们将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校园教育平台——其中包括学校、家长、学生以及各个行业的人士,让全社会共同来关心我们学校教育,也让我们学校的教育延伸到社会各处。
在我校建立校园网络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要建立一个功能强大并完善的校园网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恳请上级主管部门能够考虑我们的实际,给予我们一定人力、物力支持,让我们学校可以建立一个校园网络,从而让我们学校的信息教育迈入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幼儿园发展构想
景泰县第一幼儿园
关于申请解决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报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的颁布实施,奠定了中国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方向,如一缕清新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学前教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为学前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令我们幼教工作者欢欣鼓舞。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2009年我园被评为“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在国家新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开学以来,全园教师认真学习“规划纲要”、学习全教会精神、学习“国十条”,学习《景泰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景泰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我园实际进行了充分讨论,认真梳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并初步构想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一、目前的现状
1、教师缺口大、年龄老化。
本学期共招收幼儿670余名,开设18个教学班,(其中日托班6个,幼儿206人)。由于教师不足,本学期教育局调入3名,自聘教师3人、借入2人。另自聘保安1名,大灶后勤4人,共有教职工61人,51名专职教师中40岁以上教师22人。平均年龄41岁。国家规定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师生比为1:6---1:7,而我园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为1:11。
2、园内活动面积太小。
(1)室内外活动面积严重不足。仅有1152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生均1.7平方米且无绿化面积; 265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地,生均3.9平方米。除去日托班教室、寝室外,简托班幼儿活动室面积人均不足1平方米,。(2)教室所在楼层高(2000年修建的教学楼共有四层,一楼面街为商铺),二楼有四间教室,2010年暑假改成了幼儿寝室和活动室,设4个日托班;三楼共有5个教室,(其中两个日托班,也是将教室改成的),缺少安全通道。(3)生均活动面积严重不足。北面旧楼有两层,共有8个教室,每个教室的平均面积不到40平方米,而每班幼儿都在40---50之间。人均面积不足 1平方米。
2、班额过大。
由于教室不足,我园所有班级均严重超额,国家规定幼儿园小班标准为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而我园小班平均37人,最大班额为43人,中班平均41人,最大班额为52人,大班平均38人,最大班额为50人。
3、相应配套室不足。
由于开设日托班,我园的音体室、游戏室、阅览室、幼儿电脑室、教具资料室等全部改修为寝室,没有相应室。
4、安全隐患十分严重。接送幼儿时期,近700位接送幼儿的家长,上学放学的各校学生,过往的各种车辆,使原本狭窄的园门前街道拥挤不堪,如果这时幼儿园有任何大小事故,不能及时地疏散人员,安全隐患十分严重。
5、外债巨大。
我园投入使用以来,没有做过大型维修。因使用时间长,多处需要维修,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幼儿园大环境。
(1)北面教学楼墙体多处有裂口,从后墙能清楚看到墙砖,楼顶女儿墙摇摇欲坠;西面围墙与市场连接,污水、雨水多年浸泡使墙基碱化,墙体严重倾斜;教学楼墙面瓷砖经常脱落;所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幼儿和教师及外面行人的人生安全,急需修理。(2)缺少幼儿饮水设施,饮水问题亟待解决。
(3)锅炉、暖气、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出现严重漏水现象,急需修理。
(4)楼道、教室的钢窗已锈,有脱落现象,因此,钢窗急需更新,防患于未然。
(5)由于分园和凭期已到,楼主不再将教学楼出租给我们,因此,在我园办日托班势在必行。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证师生安全,我园在2010年6月经园委会商讨报教育局研究同意,在2010年暑期对教学楼、围墙等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修理。维修围墙、铲除楼梯、更换钢窗,铲除墙面瓷砖,改建大门等共花费53余万元;购置日托班床、铺等设施10万余元:安装校园广播系统,监控系统6万余元;财政扣除欠款15万元;添置教学器材、办公设施等7万余元。另外,我园锅炉安全使用期已到,需要更换,自来水管道、暖气管道都需更换维修,这些还约需32多万元;以上支付共需资金120多万元。而我园2011年下半年收保育费32万多元,2011上半年守保育费48万多元,共80多万元,远远不够以上支付。因此,特申请县教育局报县政府研究解决缺口资金48万元,以支付校舍维修改造欠款。
二、发展构思策略
1、合理利用,挖掘现有资源。我们计划在园南面锅炉房的位置,新建集幼儿餐饮、教师办公室为一体的约1000平米的综合楼一栋。一楼、二楼用作餐饮、幼儿寝室,三楼作为教师办公室,规范幼儿餐饮操作,提高幼儿饮食质量。
2、拆除北面的二层旧楼,改建为四层幼儿活动室。现在我园简托班幼儿集中在旧楼,旧楼在安全检查时测定为D级危房(外瓷砖是有脱落、女儿墙裂缝宽达3、4公分,每逢下雨天,雨水就从女儿墙裂缝中渗入教室),且每间面积不足40平米,但每间都要容纳40—50名幼儿,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和保教质量。
以上汇报恳请批复支持。
第三篇:传媒公司发展构想
平坝黔中文化传媒公司发展规划(草案)
前言:
“十二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黔中经济区的开发,未来五年,平坝的经济发展必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落实,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平坝县人民政府积极响应改革号召,在大力发展黔中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本县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努力实现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双丰收。
平坝黔中文化传媒公司作为平坝电视台的子公司,肩负着发掘平坝文化,振兴平坝文化,弘扬平坝文化的责任。是一个集文化艺术交流、晚会及活动策划、演艺舞美工程、新闻发布,展览展示,文化氛围营造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传播公司。以发掘平坝县文化资源为己任,以国内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服务标准为手段;强调创新、创意为发展突破口,打造精品案例,为政府、企业及各种客户推出最完整的文化服务。
作为黔中经济区重点发展区域的平坝县拥有夏云工业园、马场工业园、乐平工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还引进了如台城水泥这样的规模企业。而这大量企业加入的同时,必然对平坝县文化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平坝县目前正亟需一家具备国内先进服务技术水平的文化传媒公司,为这这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添砖加瓦,同时也抓住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为手段创富增收。
服务内容:
一、广告宣传类:
1、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及发布会服务;
2、书刊、简报、DM(摺页)、海报设计、编辑及印刷;
3、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广告专题片制作,业务流程标准化演示片制作。
4、网站设计、安全监测。
二、策划咨询类:企业形象策划、企业文化咨询、各类企划书策划、撰写、企业管理咨询、商务咨询、企业活动策划。
三、庆典活动类:庆典活动、婚庆礼仪、赛事活动、公关活动、市政文化活动、晚会的策划演出与摄录播出。
四、文化推广类:
1、文化艺术交流及策划、文化活动合作与推广;
2、积极响应文化体制改革、开发特色文化、促进旅游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推动平坝文化事业的发展。
3、发掘区域特色,制作平坝各区域旅游推广专题片,以平坝县文化资源为依托,组织一系列旅游推广活动,展览会议。
第四篇:教师进修学校发展构想
一、前言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构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综合素质必须提高。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2001年11底全区在职教师共4255人,专任教师3494人,中学1454人,小学2040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649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管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养一批观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招聘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须调整。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一个面向: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 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学校管理目标:坚持“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培养专家型管理干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办学管理风格,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培训质量目标: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达标率达100%,优秀率达80%,满意率达90%。
第五篇:教师进修学校发展构想
一、前言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构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
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综合素质必须提高。
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2001年11底全区在职教师共4255人,专任教师3494人,中学1454人,小学2040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649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
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管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养一批观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
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招聘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
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须调整。
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
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
一个面向: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
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
学校管理目标:坚持“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