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勇老师的创就业一书读书报告
赵勇著作读书报告
院系姓名学号
在阅读了赵勇老师的《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之后,通过美国教育范式与中国教育范式的对比中,让我对教育改革在有了较深的认识。接下来就是我通过对赵勇老师作品阅读后进行的观点述评:
赵勇老师在批判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最新教改政策趋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力和创业精神才是推动社会进步、改革教育范式的目标”的观点。结合部分国家成功的学校教育案例,他提出人类社会面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向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范式的转变,进而为世界教育未来给出了三位一体的全球创业教育框架的建议。
他在书中指出世界不再需要更多的雇员,而需要可以开创事业、敢于创新的领军人才。因此,如何提供适合21世纪的有意义、有用的教育,如何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转换为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如何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如何回归教育的本真——以人为本,并保持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本因素成为目前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
人类的适应性很强,我们的天性也具有可塑性,因此,我们的经历对于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教育正是我们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缺少某些东西,我们就要去创造它。同理,如果没有创业者,那我们就需要创造一些创业者,而造就创业者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从外部逐渐向孩子们灌输创业精神。不同国家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异显然是其不同的教育或与教育相关的行为所导致的。我们应该对教育有着较为清晰的观点和看法来保证我们教育培养人才的功能。
1.优质教育不等同于培养优秀雇员
对于优质教育,历来是各国教育者争论不休的话题。赵勇老师指出:当前主流的教育模式不是培养创业者,而是培养如何在现行经济体制下找到体面的工作,并能适应现存社会需求的个体。主流教育模式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培养工业革
命时期的大规模生产经济模式所需的劳动力。而该种教育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教育标准化”,即采用标准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评测手段将资质不同、性格迥异的孩子们圈入我们自认为对他们有用的框架内来教和学。虽然美国被公认为是创业者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但在基本的教育范式上,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的传统教育都走的是“教育标准化”的路子。当今全世界的主流教育范式都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标准化的雇员。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主流教育模式下,各类考试和测评手段,诸如PISA、TIMSS等国际考试均粉墨登场,并被奉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和教育质量的金牌标尺。在该指挥棒下,西方国家教改者们患上了“成绩饥渴症”,缩小课程范围,确定核心学科,开发统一课程标准,专注考试成绩,将某些考试评测机构奉为教育的救世主,对过时的教育模式的盲目坚持,导致了全国乃至全球教育的同质化。正如赵勇老师所说:“传统教育范式在过去起过作用,但在这个变化了的世界它已不再适用。修缮一个过时的教育模式,与新时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背道而驰,这是对孩子们的未来下了一个错误的赌注。”
2.创业教育之路在哪
在创业教育这条道路上,不乏杰出的先行者,例如杜威建立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华德福学校、英国的工作室学校等。赵勇在《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一书中就如何培养创新型的全球化创业者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框架建议,并以实证的方式展示构成该框架的三大板块:
1)是以英国夏山学校为代表的“另类”学校,敢于对学生“纵之顺之,毁
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赋予学生学习的真正自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领导力。夏山学校给予学生制定学校规则和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将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有创新意识、热情洋溢、有责任心的公民,这些是创业精神的必要组成元素。
2)美国高科技高中的办学模式则是“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制作出对现实世
界真实可用的产品”,该模式旨在培养创业精神和技能,强调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价值,即对客户的真实可用性,而非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
通过制作真实有用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取必要的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经历。
3)则是以英国查韦尔中学和美国牛津社区学校为代表的“拆掉学校的墙,以全球为校园”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能力。这些学校已然成为了“全球化企业”,学校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学生围绕着产品和服务来学习,通过让学生参与全球化企业的活动,来帮助他们提高全球化能力。
他指出我们需要的教育应将“全球化社会”视为教育的默认环境。对于传统教育模式,它因为设置好了课程标准而呈现出有序和可控性。这种方法对于手拿公共资金、负责提供高质量教育的官员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他们可为公众展示各种精心设计的图表和数据,让纳税人感到自己的钱用得确有价值。对家长也极具吸引力,因为它指明了一条外界公认的成功之路。人人都知道,熟知这场游戏并了解规则:只要你遵循规则并玩好这场游戏,你便会获得回报。但是在面临着社会的巨大改革时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模式,而不是去修复传统的模式。把马车改进得再完善,我们也上不了月球。从夏山学校、英国查韦尔中学和牛津社区学校中的优秀经验可以得到:学习的自由、原初学习动机和真正的学生领导力是构建21世纪我们所需的新型教育机制的首要基础原则。
3.传统教育模式的短板
教育是教人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好的教育能避免知识成为“呆滞的思想”,它能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是让知识僵化;它使学生成为适应未来世界的全球化的创新型创业者,而不是相同规格参数的统一产品。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正如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怀海特所说:“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赵勇老师在通过美国教改之路和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对比看待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教育体制能够培养出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这被很多人解读为“学术优秀”,但它却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相反,美国的教育体制似乎是培养创新和创业人才的“灵丹妙药”,但这个体系却不能制造高分。
这好似药物的副作用,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会对身体有所伤害。也就是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需付出代价,教育(涉及到教育成本的问题)也不能逃脱这一简单的自然定律:
1)时间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把时间花费在一件事情上,他就没有空闲去做
其他的事情。因此,当学生把所有时间都耗费在学习和备考上时,就没有时间去参加其他的课外实践活动了。同样,当花费时间去做与考试无关的活动,那么学习和备考的时间必然大大减少。
2)人类的某些才能是相互对立的。当一个人学会顺从,就很难具有创造力;
当一个人常常因犯错而受责备,他就不敢再去冒险;当一个人总是被告知自己是错误的或者是没有能力的,他就很难维持自信。相反,当学生被赋予探索的自由,他们就可能会质疑学习的内容,而且有可能不去遵从指令。
3)资源是有限的。当一所学校或一个社会倾其所有在某一件事情上,它就
没有足够的资源分配给其他方面。例如,当所有资源都被耗费在教授数学或语言课程上,学校就必须砍掉其他的科目;当金钱都花费在考试上面,那么,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学生的发展。
中规中矩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创业才能与考试成绩背道而驰。也同样解释了为何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取得高分的国家,其学生却缺乏创业特质,它也使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新加坡想要丢弃它那“世界一流”的教育,为什么中国若不改革现有的教育系统便不会出现“乔布斯”。相较于一个组织性差、管理松散、缺少统一性的教育系统,一个组织严密、严格管理、执行有力的教育系统能够更好地传授规定的知识内容。同时,一个监管松散、自由灵活的教育系统却为个人探索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它允许出现例外,就如赵勇老师幽默的说是生产香肠的机器偶尔产生了培根那般。那么问题就在于,未来我们需要何种人才?我们是需要考试高手还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
在我们急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确保学校教育不要扼杀创造力。当试图以强加统一的课程标准、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以及削减课程等亡羊补牢的方式来修缮“出故障的香肠机”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可
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我们的底线是:创造力不能强迫得到、不能教授,也买不来,更容不得我们扼杀它在萌芽之中。
总结经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尽管天赋提供了潜能,生产力的提高也意味着劳动力的过剩。随着社会形势及科学的发展,在外包和众包的政策形式下,更重要的是在于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利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创造过更多的工作机会,创业精神的缺失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不够快,我们的创业精神被传统的教育压抑。我们应该在总结夏山学校、英国查韦尔中学和牛津社区学校等学校的优秀经验上,对其有更高瞻远瞩的未来规划抓取有利于我们教育改革的有用点来开阔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给创业者们一片适合的土壤,但环境决定了哪些潜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发挥,同时也决定了哪些才能被抑制了而不能充分发展。创业者的创业环境和所从事的创业活动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有基本的共同特质:不满足于现状。同时创业者也需要有勇气 去承担那些已知或未知的风险。这是我们在还不能保证创业创新者的成长时,我们应该采取的最基本的尊重态度,不让其被世俗的教育范式所尘封压抑。
为了培养出我们需要的人才,在根植于基本的学习范围的强度深化的基础上,从全球生活视野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我们不能依赖于教育的偶然和副作用,我们必须积极努力思考为做出改变教育范式的有效方式而努力。
第二篇:《人生》一书读书报告
《关于<人生>的读书报告》
无论是思考人生,感叹人生,还是质疑人生,人生无疑是一个古老而又富有哲理的话题。我们的人生是一张单程的火车票。生命从我们出生那天开始,它就像箭一样地射向远方,我们能够在自己手里把持住的就是我们此时此刻——这无比宝贵的生命。而在这仅有的唯一的生命历程中,是不是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呢?或许我们都会思考什么是有意义,是工作,娱乐,读书,还是其他?我想只要是我们心之所向,就都有意义。在今天的读书报告中,我要给大家推荐的是路遥的《人生》,众所周知的是路遥是陕西榆林人,我也来自陕西榆林,是作为同乡的本能的亲近,我对路遥的作品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路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西榆林清涧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说《人生》等。其中《平凡的世界》,荣获茅盾文学奖。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文章中高加林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他很满足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这对于有知识,有文化,一心想进城发展的高加林来说是一种打击,他无可奈何,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她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爱上高加林这个文化人。高加林是刘巧珍的幸福,而刘巧珍并不是高加林的追求。当机遇再次降临到高加林身上时,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这是生活给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生活的召唤,理想的憧憬,使他干劲十足,深夜抢险救灾,不顾疲劳连夜改写报道,而报道他文章的正是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与高加林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在一起时讨论的是时事政治,人生理想。而高加林与巧珍在一起时,谈论的是家长里短的乡村琐事,比如说他家的猪生了几个仔,死了几个,怎么死的,还剩了几个…… 高加林对此苦笑不得,在黄亚萍的知性、博学与巧珍的纯真、无知的强烈对比下,高加林心中的那杆天秤倾向于黄亚萍,而他最终也选择了黄亚萍。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当他背着铺盖卷,灰心丧气、满腹辛酸地回到家乡时。他本以为等待他的是冷漠、嘲笑、讽刺。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等待他的是乡亲们的宽容、理解、与支持。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留给我们一系列思考。
但是我想: 高加林还是高加林,虽然故事结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梦想不熄灭,此段经历会成为他最为宝贵的财富。人要有梦想,要有激情,要吃苦耐劳,要敢于折腾,敢于寂寞。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我们该怎样留下自己的脚印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思,都要严肃对待的问题。企业家马云说: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导演贾樟柯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这本书的价值可见一斑。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不能复生。而我们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对于生命有着本能的珍惜。关心、尊重和爱护病人的生命更是我们的最基本责任。我想大家都知道最近很火的一部剧《人民的民义》,不知道大家对剧中达康书记在懒政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没有印象,我觉得无论是干部官员还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不要局限于不犯错、不出错,更要有所作为,做到真正为患者负责,在其位而谋其职。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投身于护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句话:“一念之差,一技之差,与一命相系。”
第三篇:赵勇军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残联副理事长:赵勇军
一年来,在上级残联的正确指导下、县委、县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认真踏实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助手。使自己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我本人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总结汇报,请给予评议。
一、认真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带领全会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以及残疾人有关业务知识,联系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政策和业务水平,深入农村专访残疾人家庭,听取残疾人意见和需求,切实为残疾人办好事。一年来专访残疾家庭20余户,征求意见9条,回复4条,落实5条,为12户残疾人家庭送去化肥1.2吨,为1 户养猪大户解决流动资金2000元,真正达到了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残疾朋友得实惠的目标。
二、积极开展了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工作
按中残联和省、市残联的统一安排布署,县残联积极开展了为全县残疾人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工作。共需对全县1万多名残疾人重新换发或新办理残疾人证。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非常大。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县残联及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购置设备,召开了专门会议,对换证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换发第二
1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的通知,对换证工作的意义、标准和原则等内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办证时间进行了统筹安排。同时,在办证工作中,为方便广大残疾人,我们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了便民措施:一是对上下班时间进行了调整,机关参加办证的工作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中午直到全部办证残疾人离开方可下班吃饭,基本上做到来办证的残疾人能随到随办,不出现因不到上班时间或已到下班时间而让残疾人长时间等待现象。二是对办证程序、办证需知等内容以展板形式进行了公开,方便残疾人了解相关情况。三是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采取主动上门办证。目前,共接待办证人员1230多人,对738名合格人员办理了登记手续。在办证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每一位残疾人都认真评定,耐心解释,未造成不合格人员及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的人员激化矛盾和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从5月份以来前后3次邀请省康复中心眼科专家为本县及邻县的21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全年发放轮椅60辆,装配假肢4例,配备助听器21例,发放用品用具400件,圆满完成了上级残联安排的各项康复任务。
四、重视抓好残联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残联整体工作效能。为了使残疾人基层组织进一步规范,力量进一步加强,全县13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都配备专(兼)职理事长,明确了分管领导,340个村及8个社区全部成立了残协组织,聘用了专职委员348名,为更好的了解残疾人,服务残疾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残疾人工作的整体效能得到了跨越性提高。
五、求真务实,促进残疾人就业、教育、培训、扶贫等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逐步规范了残保金征收程序,强化了征收力度。到目前为止,已征收到位23万元,预计全年能征收入库35万元,通过强力征收和宣传,有力促进了残疾人就业;二是进一步加大了残疾人教育扶持和培训力度。今年,县残联资助4名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大学8000元,奖励1名残疾人学生考取高中1000元,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30人次、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50人次;三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临时救助残疾人60人次、发放救助金48000余元。
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宣传和贯彻中央、省《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方面的力度不大;二是没有发挥好各专门协会的作用;三是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不大,没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今后我将在取得成绩基础上继续巩固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深入基层,继续坚持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为政府分忧,为残疾人解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国际教师资格证助汉语老师创就业优势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www.xiexiebang.com 国际教师资格证助汉语老师创就业优势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已经形成一股热潮。在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为了增进中国与各国的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密集出访了30多个国家,促进了与他国间的友谊和互相的文化交流。同时引发了外国友人对于汉语和汉礼仪、汉文化的狂热追求。
国外许多人都有意愿参加汉语学习班,据2013年中国汉办统计数据显示,国外对于优秀汉语老师的需求量达到500万,但是能够填补空缺的汉语老师却不多,目前不到十万人,直到2015年这个行业的需求都是一个黑洞,同时国内的外国友人也越来越多,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汉语,方便在国内的生活和学习。汉语教师成为大家眼中紧俏的行业。
面临巨大的就业优势和与外国友人接触的机会,许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开始参加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获得专业教学实践能力,同时考取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便可进入这个行业了。
参加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有几个优势体现:
面对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比如英语专业、金融专业等,成为对外汉语老师则能够成功避开这种无形的竞争压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给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个缓冲的时期。
对外汉语教师的薪资相对来说很高,如今在新加坡、法国等国,对外汉语教师的年薪超过20万元人民币,绝对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对外汉语教师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行业,能够接触到许多外国友人,他们拥有不同的性格,来自不同的行业。在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能够见识到各国人不同的待人交流方式,同时锻炼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包容的心态。
对于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我校已有十年经验,学校在培训教师人才的过程中,要求学员准备中英两份教案,因此学员能在学习教学技术的同时提升英语水平,这是实用性的英语,比起特地到培训班花数万元学费参加英语培训,更加经济有效。
再者,当上国际汉语教师,还能到海外就业,趁此机会多见识和学习外国的文化。学校会为学员提供海外就业的机会,目前已经成功的向美国、加拿大、巴西、新西兰、法国、韩国、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www.xiexiebang.com 日本、泰国、菲律宾、印尼等众多国家输送了数百名汉语教师。同时,为这些海外汉语教师提供专业的出国强化培训,保障学员在海外的生活环境和事物的安排处理。对于想在外国留学的学生,凭借对外汉语教师的资质还能寻得体面且收入高的工作,让留学生活更加从容充实。
参加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考取IPA国际注册教师资格证,可申请获得中国驻美大使馆对证书及学历的鉴定和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专业人才库的人才鉴定。该证是由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国家专业人才库、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国际认证协会联合认证,受到中国驻美大使馆、美国国务院、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及众多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的广泛认可,代表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的最高水平,具有国际权威性。
参加对外汉语培训可以选择较为专业的培训机构,本身就是专业中文培训学校,十年培训经验,总结出系统科学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案,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专业的对外汉语培训老师把这些优秀的教学技巧传授给培训学员,更能促进学员的教学能力。
学员王灿说道:“IPA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岗间培训第一周,给了我很不同的体验,我从只会纸上谈兵到真枪实干,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方式,因此就需要老师对教学方式和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在培训中渐渐我学习到了试讲的流程和技巧。„„案例式的授课方式,能够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收集到更多良好的教学方法。在岗前班,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开口授课,得到老师的适时点评,这对培养开口讲课的勇气有很大帮助的,另外无媒介语教学是IPA课程的一个亮点。”
文章来源 国际教师资格证培训考务中心儒森汉语
第五篇:读书报告:老师的12件礼物
关于《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的读书报告
朱天宇
摘要:二〇〇六年简媜的丈夫去美国出差,简媜决定带着儿子跟随丈夫一起去美国生活一年。这本书以儿子在美国小学里的学习生活为主线,介绍了一家人在美国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历。这段异国经历让她深受震动,由此生发的追问和思索,化成一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成为一位母亲深情且深刻的教育省思录。
引言:简媜,本名简敏媜,一九六一年生,台湾宜兰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职《联合文学》、远流出版公司、实学社,现专职写作。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创作类文艺奖章、梁实秋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散文奖首奖。自诩为“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本书中有大量真实的口语化的对白,真实的还原了一家人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让读者有种置身其中的阅读体验。由于作者在散文写作上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本书全书文笔细腻,文风优美,可读性极强。另一方面,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对这段经历的各种感悟,这些感悟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灵感。同时作者是中国台湾人,她更多的站在台湾人的角度去和美国的教育、社会文化等去做对比,这种视角也方便我们对台湾地区教育和文化的了解。
在书中,简媜不厌其烦地描述一所当地的普通小学如何布置校园、开设哪些课程、开展哪些课余活动、老师如何与孩子、家长交流;她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国社区的基础建设、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日常居家的柴米油盐,甚至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路途上的一片风景、假日里的一场球赛„„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言,这是一次深度的“慢游”旅行,这种浸泡于他人社会的“深度游”方式,才得以让她在比照中更深切地反观出我们生活着的社会。
简媜的儿子昵称姚头丸,他在美国就读的小学是一所接受一定比例国际学生的小学,本书的书名即来自老师在开学第一天送给学生的十二件礼物:
第一件:牙签,提醒你挑出别人的长处。
第二件:橡皮筋,提醒你保持弹性,计划的每件事情都能完成。第三件:创可贴,恢复别人以及自己受伤的感情。第四件:铅笔,写下你每天的愿望。
第五件:橡皮擦,提醒你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关系。
第六件:口香糖,提醒你坚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你尝试时你会得到乐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这间教室充满和善的言语以及温暖的感情。第八件:巧克力,在你沮丧的时候会让你舒服些。第九件:面纸,提醒你帮别人擦干眼泪。
第十件:金线,记得用友情吧我们的心绑在一起。第十一件:铜板,提醒你你是有价值而且特殊的。
第十二件:救生圈(救生圈形的糖果),当你需要谈一谈时可以来找老师。老师每天放学几乎不布置笔头作业,只有一个任务:二十分钟的阅读。别小看这短短二十分钟,这不是走形式,孩子要认认真真摊开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指定读物读书做笔记,家长要在固定的联络卡上签名,记录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页码,连续阅读二十三天,老师会发一个小奖励。
学校图书馆不仅认真选择、定期更新阅读书目,还为每本读物作分级,标出每一本书的字数、难度,适合哪种程度的孩子阅读,还为每本读物特配自测题,以考察孩子是否真的读懂了故事内容。每天,老师都会留出时间给孩子做“阅读分享会”,小朋友们轮流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还热烈讨论。
每个学期末,老师都会对小学生进行评分,除了各个学科的评分外,还有一个“超越学科的能力”,分成五部分:
1、社会能力:尊重别人及其物品;尊重老师。
2、研究能力:能从相关问题中找出研究的主题;能多元化的搜集资料;能有效的传递所学的知识;能恰当的运用技术;能利用图书馆增强学习。
3、思考能力:能学习研读与主题相关的资讯;能有效的利用知识;能省思并作出决定。
4、交流能力。
5、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利用上课时间;完成指定作业;服从组织;对人和事负责;展现自我克制。
在学期过程中,学校和老师会抓住各种机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从家长那里得到学生在校外学生生活信息的反馈,这种双向沟通的强度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
在大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学校同时重视对学生未来规划的初步认识,不但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掘自己未来的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甚至直接请相关行业的人士到校为学生现场讲解,学生可以随意提问。虽然这本书的主线是介绍小主人公姚头丸在美游学的经历,但书中不乏对美国当地风土人情的详细介绍,在介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各种制度习俗时,作者也在将其与自己国家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和思考。美国人善于利用时间享受生活、热爱运动的人生态度,给作者带来极大的震撼。
在书的最后,一家人结束了一年的留美旅程,返回台湾,她带着无尽的留恋,总结了自己对台湾教育社会现状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
下面是从书中摘录出的一些经典片段:
“夏日未尽,朋友即提醒我们,此地秋季最重要的美学布道会是上落基山赏白杨树黄叶,这是不能错过的盛事。其慎重之状近似告诫,仿佛错过约定尚可原谅,错过美的召唤等于犯罪,该坐一年心烦意乱的牢。”
“在这儿,时间这辆囚车仿佛被卸下轮子,肢解零件,废木条被野鹿践踏,任雀鸟涂污。被关在囚车里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囚徒才踏出步伐,顿觉手铐脚镣砰然粉碎,身心轻得像蝴蝶,不免责怪自己:被关这么久都不抗暴,怎把人生过得这样狼狈?”
“我不禁想象,编写这本数学教科书的编辑群中,除了数学家还有地理、历史、经济学者,才有可能拉高视野。那么,从这种视野培养出來的孩子,他一定相信数学是可以处理国家大事、世界问题的一门学问。”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喜欢上学,像春风吹来,每一片树叶以口哨响应。我希望每位老师青春永驻,即使白发如霜亦不觉疲倦。我希望那方小小讲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师带领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义,遨游知识殿堂。”
“在这社会里,正直公义得到鼓励,敬业创造得到赞赏,热情奉献得到掌声。一位老师不只把教学当做工作,他知道眼前的孩子将在时间里成熟而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
“教育最可惧之处就在于潜移默化。让我们猜想,一个经过研讨会训练出来的孩子,与一个被要求安静听课的孩子,当他们同时来到高中也同时去听一场演讲,恰好也坐在一起...”
读完这本书,我惊讶的发现,小班制、走班制和选修课制这些在国内的大学还没有贯彻的很好的制度,在美国的小学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而美国小学教育对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视,更是到了极致。学校和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学生在校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错误和挫折都会及时的汇报给家长,而家长也需要将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反馈给学校老师,这种双向的沟通,无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更令我难以置信的是,在美国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已经开始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这种引导不是像国内浮夸的让孩子们空谈理想,而是直接带领学生了解将各行业的背景,甚至直接请从业者来给孩子们做介绍,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选择认为适合自己的未来方向——即使这看起来很遥远,但是至少告诉了学生应该发掘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读到这里,抛开老师送给学生的那十二样见面礼这种教师个体层面上的细腻而意味深长的举动不谈,仅仅在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这些大的层面上,我们就已经落后欧美发达国家太多了。
其实无需对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这些年国内对我们教育的各种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其实作为主修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国家教育的问题。通过这种对比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落后欧美国家真不是一点半点。是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刻,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着。
确实,我国教育中的一些弊端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大班制。我在读小学时,就有过一个班级有87个学生这种亲身体验,这个人数几乎是欧美国家三个班级人数的总和,很难想象这种班级里的教育教学质量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种弊端,并不是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教育体制只是从属在社会经济体制下的附属品,它很大程度上只能适应外部环境。所以,一些教育实践中的好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的教育不想做,而是做不来。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我们国家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那么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比是美国的三倍是不是也在情理之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了不到三十年,高中教育的全面普及更是最近几年才基本完成。因此,国内教育的种种问题,都是由我国之前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经济实力的不足,师资力量的缺乏,校舍建设的不完善,民众对教育的不重视......这所有一切因素相加,组成了我们推进理想化教育之路上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抛开书中描述的小学层面的教育,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式一样饱受诟病。由此我想到了老师曾展示的发达国家和我国获得诺贝尔奖人数的对比,以及在一些尖端领域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对比。对于这些事实,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展望未来,我们确实应该感到一丝忧虑,也确实应该对我们的高等教育进行反思。但是我认为,这种局面并不是由今天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我国核心科技和尖端人才的缺失,是数十年前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造成的。也许在三四十年前刚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认为,培养一个半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真的不如多培养一千个一万个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和简单技能的劳动力。
而事实上,正是由之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亿万70、80后,在21世纪的前十年,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在中国经济完成腾飞后的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当前教育体制的各种弊端。在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看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了。其实根据我的一些了解,教育上的改变和改革,已经悄然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进行着了。但可以想见的是,教育改革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会受到各区域自身条件的制约,但是教育改革的逐步推广是必然的。相信在一两代人之后,我们就会看到我国的教育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至于书中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介绍及其与中国人的对比,一方面这是由不同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所导致,而另一方面我想这也是东西方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正如这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其本意既不是对现有教育制度的完全质疑和否定,也不是对美国教育模式的全盘肯定和照搬,作者简媜也只是希望通过她个人的见闻感受,能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一些启迪和影响。
此外,在书中我还看到了美国的普通的教师身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简媜所描述“一位老师不只把教学当做工作,他知道眼前的孩子将在时间里成熟而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这也正是教师这个职业应该具有的品质。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初步了解了美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制度和培养理念,看到了美国小学老师身上的闪光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东西无疑将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