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首都师范、扬大等333真题

时间:2019-05-13 08: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首都师范、扬大等333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首都师范、扬大等333真题》。

第一篇:2014年首都师范、扬大等333真题

2014年考研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5*4=20)

1、综合实践活动

2、学园

3、骑士教育

4、潜伏学习

二、辨析题(10*4=40)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

2、学习引起个体的行为发生变化,因此,一个人行为发生了变化可以判定发生了学习

3、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怎么描述的忘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是相对立的4、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人的一生流体智力都是在生长的三、简答题(10*6=60)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2、教师劳动的特点

3、清朝末期的教育改革

4、《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5、改造主义的主要观点

6、维果茨基的理论中,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中发生了那些变化(变化or转化?书上我没看到,所以不清楚)

四、分析题(15*2=30)

1、教育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2、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的不同

2014年考研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真题(网友版)

一、名词解释

批判教育学

教学

生活体验研究

最近发展区

学记

准实验设计

道尔顿制

二、简答

教育叙述以及教育叙述研究的特点

如何对质的资料分析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措施

三、论述

如何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

杜威教育本质论及评价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及其评价

四 结合材料谈对课业负担的理解以及减轻课业负担的建议的提议 2014年考研扬州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循序渐进原则

3生计教育

4.实验教育学

5.人格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种类

2.学生学习的特点

3结构主义教育观点

4个人本位论观点

三论述

1.论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以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

2.德育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进行道德活动的过程

3.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启示

4.论述心理健康以及培养方法

第二篇:2013华中师范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2013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回忆

全版

公共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

2、公共物品

3、国家行政制度

4、调节性政策

5、零基预算模式

6、新财务政策

二、简答

1、简述服务型政府5×1系统权变理论模型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的内外因素

3、公共财政管理的总目标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意义

5、简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职权

三、辨析

1、治理无异于统治

2、美国政府总统制度无异于英国内阁制政府制度

四、论述

1、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形成与发展

2、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实着力点

管理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法理型权威

2、《心理学与工业效率》(胡戈.蒙斯特伯格)

3、社会人

4、新公共行政学

5、彼得.德鲁克

6、强力型企业文化

二、简答

1、欧文人性的三个观点

2、法约尔组织结构与组织跨度的思想及意义

3、简析渐进决策模式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4、如何认识非理性主义的管理思潮

三、材料分析

1、泰勒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特点《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

2、韦伯官僚制特点《韦伯 经济与社会》

四、论述

1、历史态比较,论述官僚制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政府与公民关系定位的嬗变

2、结合管理思想家有关理论,谈谈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篇: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考试教育学真题

2002年《教育学》试卷A

一、填空(12分)

1、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是:礼、乐、射、御、___、___。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______,对不同年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其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把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4、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______。

5、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______和______。

6、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好钻研教材、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工作

7、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是________。

8、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注重_______,二是讲求______。

二、名词解释(8分)

9、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0、教学方法组合11、班级上课制

12、相对性评价

三、简述题(20分)

1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14、简要述评形式教育论(5分)

15、学生掌握知识包括哪几个基本阶段?(3分)

16、启发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分)

17道德情感及其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四、论述题(10分)

18、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论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003年《教育学》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题,共10分)

1、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基础的矛盾

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知与不知的矛盾

3、学生年龄特征应包括下列哪两个方面的特征()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认识和性格的特征

C、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D、个性和性格的特征

4、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普通教育学》

B、《爱弥尔》

C、《教育漫画》

D、《大教学论》

5、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指()

A、实验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社会实践

6、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访问法

C、问卷法

D、调查法

7、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8、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9、课外校外教育是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的()

A、社会教育的总称

B、家庭教育的总称

C、成人教育的总称

D、多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10、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A、五分制记分法

B、等级制记分法 C、文字记分法

D、数字记分法

二、填空题(30分)

11、欧洲封建社会中的教会教育内容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____、_____、_____。“四学” 是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七艺”。

12、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__________计划、课题计划和__________计划。

13、在遗传、环境、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曾出现过教育万能论、________、________等错误理论观点。

14、学生既是________的客体,又是________的主体。

15、教育有两大社会职能,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16、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一般分为三类,即:_____直观、_____直观和言语直观。

17、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的能力。

18、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制度。

19、教学方法中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___、讲读以及学校讲演。

20、“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法,教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法。

三、名词解释(20分)

21教育目的 22教学大纲 23教学方法 24班级授课制

25德育过程

四、论述题(30分)

26、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7、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什么?它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表现的?

28、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9、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30、班主任应当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五、论述题(10分)

31、联系当前教改实际,论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系

2004年《教育学》试卷(A)

一、选择题(单选题,共15分)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2、《学记》上说:“不凌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C、巩固性教学原则

D、启发性教学原则

3、欧洲奴隶社会中的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智力训练

B、军事体育训练

C、艺术训练

D、文法修辞训练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学制

D、壬戌学制

6、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是()

A、教学指导书

B、教学参考书

C、教科书

D、教案

7、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教育

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10、班级体的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班委会

B、开展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

D、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二、填空题(20分)

11、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论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德国教育家_______撰写的________。

12、我国古代教学内容中的“四书”指《大学》、____、《孟子》、____,“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

13、欧洲封建社会曾出现两种教育体系,分别是____和____。

1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在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____和____。

15、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法”是指预备、____、联系、____和应用。

16、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具体方式有____、____、讲读以及学校讲演等。

17、德育一般包括____教育、____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18、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____、和____。

19、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____总结和____总结。

20、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____活动和____活动。

三、简答题(35分)

2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2、班级上课制的概念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23、我国普通学校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4、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25、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四、论述题(30分)

26、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原理阐述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 高人口素质方面的作用。

27、试述在教学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统一关系。

2005年《教育学》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著作()

A.教育论;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2.1975年,前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的()《教育与发展》一 书.A.布卢姆;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 3.中国历史上专门叙述教育学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4.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 作用的人,都可称为()

A.教育者;B.导师;C.教师;D.教授

5.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 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称为()A.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C.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D.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6.与活动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B.实质教育论 C.学科课程论;D.学科结构论

7.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与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 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培养方案;D.教学设想

8.提出五步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赞可夫

9.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者实验使学生获得只是或者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实习法;D.演示法

10.在教学进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A.总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

二、填空题(每题2个空,共10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1欧洲周封建社会中的教会教育内容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

“四学”是

。合称七艺。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和。

13.教育有两大社会职能,一是

,二是。

14.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一般分三类

直观、直观和言语直观。

15.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学生

、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学生的。

1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

进行,使他们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 17.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它包括

和。

18.在教学史上先后 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和道尔顿制和。

19.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和

和。

20.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其中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政治品质和。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共30分)

2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什么?她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表现的?

23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4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启发性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25.现阶段,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他的主要特地和功能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26.分析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27.试述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2006年《教育学》试卷

一.选择题我国学校的正式产生,一般说是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六艺” B“骑士七技”

C“七艺” D“四书五经”“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是有()提出的。

A 夸美纽斯;B 马卡连柯;C 加里宁;D赫尔巴特。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A 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学记上“不凌节而施”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1922年颁布的“六三三”学制又称作()学制。

A壬寅;B癸卯;C壬子 癸丑;D壬戌

8,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9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10教学工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地位。

A主导

B一般

C中心

D从属

11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研究的方法称之为().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12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二、填空题

13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和创造——的能力。

14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教学论思想,他认为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

15教育的两个社会职能是传递——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16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的“三科”是指文法、修辞和——,“四学”是指算术、几何、——和音乐。

17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是指困难、——、假设、验证和——。

18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19社会通过教师向社会提出的——与学生已有的——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2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和——的特点。

21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做出的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做出规定。

22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及其——。

23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和——。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进行——和——,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无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教师通过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三、简答题

26简述古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

27简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过程的阶段及相互关系。

28备好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备课主要做哪些工作? 29中小学生常用的德育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30教师劳动的特点及其素质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

31试述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之间的必然联系。

32为什么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33运用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原理,试述党中央为什么要把教育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2009年教育学试卷

一.填空、选择

1.《论语》一书,汇集了我过古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2.《学记》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年。

3。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4.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部自成体系的。。。5.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6.在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7.僧侣封建主的教育内容是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地理),合称:七艺

8.我国教育的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9.普通中小学包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10.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牲。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合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1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为课程内容的具体形式。

12.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与圆周式(螺旋式)两 种。直线式即一门学科和内容按一定的系统排列,后面不重复前面已讲过的内容。

13.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4.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的教学过程,俗称五段教学法 15.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

16.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

17.学生通过发现法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这是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18.教学过程具有显著特点: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19.直观教具繁多,一般可分两类:实物直观,包括实物,标本,实验参观;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20.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这个空我不知道对不对,你再看看)2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22.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不定期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3.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双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4.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5.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26.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27.德育原则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8.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29.教师劳动的特点: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二、简答:

1.班级上课制的主要特点与功能。

2.什么是德育原则?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3.家庭教育的任务

4.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5.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的主要依据 6.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区别

三、论述题:

1.试从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论述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2.试论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第四篇:首都师范政治2014年考题

1.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全面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和风险,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必须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2.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特”在于:中国的特色就是一个国家两种政治体系,社会主义国家允许资本主义并存,而且在经济上,中国不仅政府干预,同时也搞市场经济,并且,我们国家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经过总结和反思,得出一系列的针对我国国情的政治方略,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可见,我国的中国特色。

“优”在于:从经济制度来看,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又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又克服了其中的不足;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状况。

3.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理解我国仍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一、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等特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就必须敏锐地发现机遇,紧紧地抓住和用好机遇。依据主要在于: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2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

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要充分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首要的就是要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 [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统筹兼顾。4.结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说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30多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党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积极适应世界形势变化,认真汲取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中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借鉴人类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许多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我们开启新征程的伟大使命。5.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包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1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必须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转变是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谋发展是促转变的重要目的。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

6.请谈谈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要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既要就外贸自身做文章,继续完善外贸政策,通过采取结构性减税,切实减轻外贸企业的成本负担,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还要在外贸之外下功夫,把实现稳定外需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出口企业通过开拓国内市场,保证一些出口企业的实力。

二要继续坚持“引进来”,充分发挥外资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招商选优,重视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要增强外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

三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致力于打造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资源的配置。

四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我们要谋求战略主动。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努力改革和完善已有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新兴经济体正在崛起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优化全球的经济治理,我们在实现世界的包容性发展方面需要发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具有建设性的作用。7.如何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1、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市场经济来实现,而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科学、合理、高效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来保障.2、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和功能。它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它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反作用,甚至一定条件下与经济相比占据首要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是对社会的必要的协调和管理。

3、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协同发展,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明显滞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保障功能。总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都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和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能搞多元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坚持在指导思想上不搞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前者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后者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社会思想的多样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就要多元,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一方面,由于经济成分和利益格局的多样化,一个社会的思想必然是多样的。但同时,在任何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价值观和指导思想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就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有所不同,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必然要求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统一起来,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领、整合社会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0.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说明三中全会关于中共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第一,增福利,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建设的重心是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首先,这是由 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二,这是由我国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过程中,发展的不均衡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差异 性必须通过制度变革、体制创新等国家行为来实现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实现全体人民 福利水平的提高。

第二,调结构,即通过调整社会结构,改变我国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的现状。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 化转型远未完成,中层比重偏小,与现代社会应有的“橄榄型”仍有一定的距离。为“持续扩大中间收入群体”,在具体工作中,应当积极地调整结构,不断扩大中间阶层,尽快实现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第三,建社会,即逐步扩大社会自我治理和运行空间,全面建立起与国家、市场并存,三者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从社会建设的长远目标看,应有三个基本的维度:“好建立在善治基础上、治理方式得到大众真心认可、秩序和活力良好的社会结果;各阶层、各群体、各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各尽所能、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社会关系;国家、市场一起,能够通过各自不同的机制,满足不同社会主体的多样化需求的社会功能。

11.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你自己认为应当怎样缩小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

上述两个观点都很片面,都涉及到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从长远看,效率与公平要有两个原则结合在一起,才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一是追求财富增长的最大化,即把蛋糕做大;二是追求分配的公平化,即把蛋糕分配好。蛋糕做大是前提,蛋糕分好是基础,这两项原则缺一不可。就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说,没有一定收入差距是不现实的。效率和公平存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市场注重效率主要考虑把蛋糕做大;政府注重公平,主要考虑将蛋糕分公。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个一般原则,在不同时期,对这个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要从实际出发,目标是追求效率和公平的优化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首要是解决效率问题,把蛋糕做大,当然也不能忽视公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平问题就突出出来了,平均主义是一种不公平,差距过大也是一种不公平当前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分配公平对推动社会全面全面进步的作用,突出的解决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问题。解决的出路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三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四是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五是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12.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一些地方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现行环境监管体制、监管能力、考核体系不适应新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污染治理市场化程度低等。

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创新环境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源头控制,促进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必须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严格环境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必须完善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13.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就并依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年里能够具有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担当意识,及其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和言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首先,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其次,即使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最后,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对待所犯错误。

2,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走出了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首先,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其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再次,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最后,通过借鉴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3,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首先,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其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坚持对外开放。第四,把科技教育作为支点。14.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

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一是执政考验。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四是外部环境考验。

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和问题。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搞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

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

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变革、创新,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

15.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的很大的变化。环顾全球,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突出特点。当今世界的新变化: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 第一,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 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第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 力量继续激烈碰撞。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 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恐怖主义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气候问题等,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

16.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答: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一)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中国国际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

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第一,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第二, 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7.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成分,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的依靠力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坚持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有效管理和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结构、速度、效益等因素进行有计划调节,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

中特经济理论和制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8.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优越,只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标准。

主要应看两方面,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党对抗震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如果没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这种坚强、有力的领导,想组织好这么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或活动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制度,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我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制度,抗震救灾工作高度公开和透明,向国际社会的援助敞开大门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将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再次表明,高扬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共生的道德力量,是中国政治制度始终保持独特优越性的重要因素19.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

回溯中国近代史,自1840 年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有改变中国的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中国人民仍然被压迫被剥削。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人民从此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揭示了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保证了广大人民依法充分行使自己的各项民主权利。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深刻理解和实践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正确把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1、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2、加强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首先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

20.结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说明从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的必然。《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是深深植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既是改革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更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们党应对新情况、新挑战,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们幸福中国梦的重大举措。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局面,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必须注重相互照应,统筹兼顾,突出全面性,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能顾此失彼。尤其是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攻坚克难、涉险迈坎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决定了要以更大的决心、智慧和力度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靠全面深化改革赢得发展的新优势。所以说,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是客观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深深植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基础之上的。

第五篇:2012考研华南师范英语笔译真题

汉语百科

一、名词解释2x25

1.阿拉伯之春

2.美国之秋

3.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4.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5.科举制

6.杜甫

7.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

8.四大石窟

9.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10.中国古典主义小说

11.史蒂夫·乔布斯

12.两会

13.南传佛教

14.德先生与赛先生

二、应用文写作40

邀请信450字左右,以中科院院长的名义为举办“翻译与文化”座谈会写封邀请信

三、大作文60

题目:90后真的没有责任心吗?

材料:英国一个报纸对中国90后没有责任心的报道

要求: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逻辑清楚,语言流畅

翻译硕士英语

一、改错15

二、完形填空15词对应15个空,要求根据上下文适当变形

三、阅读 3篇每篇七个选择一个简答

第一篇是Maxine Hong Kingston的文章,大意是妈妈告诫女儿不要未婚先孕给家人蒙羞,因为以前女儿有一个姑姑怀孕并生子,父亲一家人都不承认她,最后惨死的故事。

第二篇是关于几种可以规范小孩子行为的方法

第三篇关于ethnology 和field work

四、作文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changed our life, but sometimes the

scientists cannot solve the problem they created.翻译基础

一、汉译英段落60分

主要讲中国是礼乐之邦,外国用法律和宗教来约束人的行为,感化人的内心。中国用礼仪和音乐,说明音乐在中国的重要性。

二、汉译英句子 15分

keywords:医学(包括中医)、地理、物理、化学、遥感、卫星、射线

三、英译汉段落 60分

生物学方面,生词较多

四、英译汉句子 15分

描述性的一小句话,有很多形容词

名词解释忘了一部分,想起来的话随时更新。

下载2014年首都师范、扬大等333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首都师范、扬大等333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