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作文:书香犹在,人面不知何处[推荐]
高二作文:书香犹在,人面不知何处
高二作文:书香犹在,人面不知何处
高二(10)袁伟
我是多么想回到从前,那个自由自在的时候,但是现在已经做不到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把我们推向死亡.从三年级开始,刚认识几个字,我便在妈妈的引导下翻开了第一本小说<<林海雪原》,接着是《红岩》,《三家巷》,《红日》,《苦菜花》,《铁道游击队》.数不清看过了不同而又相同的故事,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枕头是被泪水浸湿的.是这些像国旗一样染着鲜血的红色小说使我如此敬重那个`领导革命解放神洲大地的人,甚至于一直不肯相信他曾经犯过严重的错误.从前的我还总以为”书香”那个文绉绉的词语就是那些泛黄的纸张里透出的霉味.上初一后开始读外国小说,在那时认识了雨果﹑狄更斯﹑巴尔扎克﹑马克吐温﹑托尔斯泰……那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傅雷说赤子之心总是相通的;那时也开始嗅到了从书中沁出的香气.其实作家的世界总是相通的,是吗?我总有这样的感觉.从前读《茶花女》时总是把玛格丽特与巴尔扎克笔下的埃斯黛连在一起;总认为包法利夫人就像安娜.卡列尼娜一样堕落,又像华莱丽一样不知羞耻;坚信《幽谷百合》中的亨利.埃特就像《双城记》中的卡顿一样是个天使……
我也曾经为卡顿的死悲伤,也曾被汤.姆索亚的历险所吸引.曾经感叹冉阿让生命中的波折,曾经痛恨吕西安的软弱,曾经那么真切地看着匹普的远大前程一步一步走向破灭,而现在又如此看着自己的未来……
这些都是发生在从前的事,我也记不真切了.我所拥有的只有现在的自己,现在的我依然在读书,只不过现在只读教科书.所谓的读书人读的不尽是教科书吗?每个人都对我说上了高中不应该再看别的小说,认真嚼透书本才是正经.看来像贾宝玉一样厌恶科举制是走不通的,只有像苦行僧朴松龄一样用坚忍不抜的意志支持着考科举才是正事.我是喜欢读书的,我所喜欢的理所当然被称为课外读物.人们只会告诉我读课外书的时间是需要一点一点地像挤压一个本来就无甚汁液的苹果一样挤出来的,人们只会把这样的说法当作真理似地供奉.做自己喜欢的事要像葛朗台老头攒钱一样把时间挤出来,不是很可悲吗?因此我也十分的可悲.写童话的郑洁渊曾经说过,编教科书的人并没有想过这是编给自己的小孩的.如果他们这样想,也许我们就不像现在这样可悲了.当知道创新作文还不如中规中矩的作文在高考中能赚分,谁还会去看鲁讯的文章,谁还会冒死写下如曹雪芹之迷团多得让人解不开的文章,只怕雨果在高考作文中也要得零分.我最是欣赏五柳先生的读书不求甚解,若读一本小说要像所谓红学家研究《红楼梦》一样,绞尽脑汁想些标新立异的观点来吸引众人眼光,还不如囫囵吞枣,何必把书研究得让人兴味索.但是非常巧的是,我们的教科书正是要求我们像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一样把它们研究透砌,为了高考,我们只有把整本教科书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说也奇怪,我从不曾在教科书上嗅出什么香味儿.每个人都告诉我说科举制在1905年已被废除,却不知道把我们像匹普一样毁了的并不是什么《河南程氏遗书》,或朱熹理学,也非教科书.记得读《西线无战事》时雷马克曾经说过,是战争把他们杀死了,他们有的只剩下了躯壳;今天把我们杀死的并不是战争,我们被一种可悲的力量拽着,拖进了巨大的深渊.只是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罢了.也难怪现在再也难出一个罗贯中,或是王实甫﹑曹雪芹﹑蒲松龄﹑秦观﹑柳永﹑巴今﹑丁玲﹑叶圣陶之流,现在的书也不如从前有价值了,因为一代人被毁了又回过头来毁掉下一代.作品因为不朽的作家而不朽,我现在依然相信无论经过多少沧海桑田,那种芳香依然存在,变的不是书的价值,只是人变了而已.故书香犹在,人面不知何处.在我们这些读书人眼中,现在的书也并不比成绩单要香多少.但我现在仍然在读书.
第二篇:人面不知何处去诗歌
那年
是谁打马经过我的门前
惊起桃花深处一抹嫣红
炙热如火
像极了三月的风
分明是开在心灵深海的笙歌
心底描摹
于是
痴情的人
运用行书、草书、隶书
轮番上阵
大显身手
文字里寻觅
墨里张扬
灼伤了指尖
凌乱了诗行
最终还是填不出一句完整的词
那月
桃花凋零
推开茅舍柴扉
杨花落絮洒满双肩
景凄物非
忍不住黯然泪下
华丽的剧情在尾声时颤抖
字句断裂
寻来针线
缝补、再缝补
回忆、再回忆
怎会成了挥之不去的雾霾
命中注定
你就是我前尘后世刻骨的桃花一劫
那日
我终于痛下决心把固执幻化
破茧成蝶
让美丽徜徉在我的食指琴键
水墨江南
依旧跳跃在那片桃花源
喝下的毒
成了疗不好的伤
静夜
轻轻揽文字入怀
研磨成梦里的样子
书写着变换的四季风霜
此门独醉
再也无关风月
‘再见’二字
深深地刻在那片枯竭的桃林
竟然没有来得及说出口
若到来年桃花开
推窗吟月
不知是否还记得
提笔再来写你
第三篇:高二25班书香设计方案
高二25班“书香教室”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香教室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承、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合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教室文化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二25班在学校育人的整体氛围下,本着以国学精粹育人的原则,对本班教室进行了整体、系统的设计和布置,整体设计围绕《论语》中“自省”的思想精华为学生营造和谐、舒适、绿色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班级口号:百战穿金甲,纵马佩吴钩,卧薪尝苦胆,遇挫身不躬
此口号以古代诗词和历史典故组合而成,响亮,大气,朗朗上口,以战场形容考场,鼓励学生要有搏击人生的豪迈气概,同时也要在求学准备阶段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做为班级的口号,红底金字,以行书写成,贴在班级前面,让学生时时看见,激发学习的动力。
三、班训: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此班训出自《论语》,让学生明白在成为优秀的人的道路上需要时时自省,向身边的人学习,反思自己行为中的过失,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结合班训班级还专门布置了“省身镜”
四、班旗:中间“雄鹰”代表成为高考的拼搏者,中间“25”代表班级,两边的“翅膀”和下面的“云朵”代表要成功就要有鹰击长空,展翅翱翔的远大志向。下面是班徽的解读“放飞梦想,收获明天”。
五、特色建设:
1、省身镜语:旁边“日省吾身,正容正己”,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仪表
和态度的端正,只有拥有端正的思想才能成为优秀的人。
2、班级贴吧:全班的全家福照片,以及日常班级生活的照片。
3、生物角:班级养了两只乌龟“努力”和“奋斗”,以及班级的落地
植物和吊兰,舒缓学习的压力和疲劳。
4、图书角:全班学生捐献并审查的一些有教育意义且高质量的图书,并配套完善的借阅制度。
5、班务栏:贴有班级任课教师名单和班委会名单,清洁表,课表,作息时间表,及日常通知。
6、青春风采: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作品展示,(照片,作业,书法等)
时刻更新,最新的是班级学生围绕本班班训所写的心得。
7、球星壁画:学生喜欢篮球、羽毛球等,为了符合青年人的年龄特点,也为了凸显班级活力,在班级墙壁上挂了一幅NBA球星麦迪的海报,以麦迪本人面对伤病仍不放弃的精神励志。
此次班级文化建设让我找到了班级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全班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有了一个大家认同的价值观。在德育主题“自省”的引导下利用国学经典在班级开展“我要成为优秀的人”的教育活动,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开展,树立自信,努力追求和争当更高的“四有”新人。
第四篇:高二作文:书香伴我成长
高二作文:书香伴我成长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作文:书香伴我成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记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爱读书,却没敢说的那么有气魄;又记起古人“金榜题名”的荣耀,我爱读书,却没敢想的那么远大;只是为了耳边常回响的话语:“儿啊!好好读书,学会了做人才会有出息啊!”
从小,母亲就要求我好好读书。《三字经》是我的第一个伙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面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可那三字一组的小短句却够我受用一生。
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木兰诗》中的花木兰,为了年迈的`老父,不惜掩饰自己的女儿身,替余从军。今日的我们虽不能做的这般壮烈,也应在北风凛凛的寒冬为自己的父母端上一回洗脚水吧!也应在炎炎夏日为自己的父母捧上一杯凉开水吧!
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读书视野越来越广。我迷上了书中那刀光血影的古代,为那些为国捐躯的忠义之士所折服。想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骨气,诵着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诗句,读着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秋景,我感慨万千。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虽不能为国杀敌,虽不能感天动地,却可以在内心深入呼吁我要为祖国的明天更努力的读书。书赋予我最神圣的使命——爱与责任。
当我开始懂得怎么去爱一个人时,我就不可自拔的爱上《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丑陋的敲钟人,为还滴水之恩,甘愿为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南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爱的定义就是奉献给予。
十六七岁是一个多梦的年龄,我在书的海洋中幻想着自己的未来。池田大作说:“没有思想的人生就像没有舵的船。”人就应该追求自己的梦,因为梦想会在你的成功的道路上加油呐喊。简爱曾经说过:“虽然我不美,又贫穷,但我们是平等的,就像我们死后都会经由墓地,平等的跪在上帝面前一样。”这段感人的语言,就是她追求平等的梦,她永不停歇地追求,感染着我,催促着我追求自己的梦想,永不言弃。
我记起巴金先生写给侄儿李致的四句话:“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这四句时时鞭策我好好读书,争做好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我曾许诺母亲好好读书,好好做人。书教会我规矩,教会我忠义,更教会我奉献、责任。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我会让那充满墨香的书如影子一样永远陪着我,我会让书中那些充满神圣的心灵如清泉一般流淌在我的胸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座书山,我上定了,因为我爱读书,我要成长!
第五篇:作文教学难在何处
作文课难在何处 通钢二中
庄银霞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写出可以说是最让教师和学生头疼的事了。为什么当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是,我们孩子的作文却是越来越难了呢?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作为的开展为何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为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而苦恼。有的在感慨:语文难教,尤其难在作文!有的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写作水平越来越差!有的在惶恐:作文教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有的在呐喊:谁来救救语文教师!„„
作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问题主要出在我们教师自己!换言之,我们的情感态度、写作水平、教学方法决定着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
教师不喜欢写作
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是最令教师头疼的事情。于是教师怨声迭起: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你叫我们怎么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是学习中的三个渐变过程。学生喜不喜欢写作,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兴趣问题,首先源自学生对作文的“知”与“不知”。照理,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应该对作文的行文技巧有所了解,可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初中生对作文技巧一窍不通。平时作文大都是稀里糊涂、无可奈何地去写,心里既没有什么优劣标准,也不期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好评。学生在如此的心境中作文,其效果可想而知。
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教师对写作的喜好又如何呢?教师问卷调查所显示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它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有着惊人的相似:真正喜欢写作的教师不过四分之一,75%以上的教师不喜欢写作或写作兴趣一般。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这是一种必然的因果。由此我们不禁要问:教师本身不喜欢写作,又怎么能教出喜欢写作的学生?
教师不擅长写作
能者方可为师,这是大家熟知的道理。即便教师对写作没有特别的兴趣,但若勤于此道,擅长写作,依然可以引领学生艺海拾贝。令人遗憾的是,对自己的写作水平颇有自信、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较好的教师仅有10%。事实也正是如此,绝大部分教师并不擅长写作,能自觉练笔且小有成就的教师可谓少之又少。
语文教师不喜欢写作,也不擅长写作,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的悲哀!想想其它学科的教师,音乐教师不会唱歌?美术教师不会画画?体育教师不会打球?这可能吗?语文教师自身不擅长写作,却煞有介事地在教学生如何写作,这种纸上谈兵、岸上学游、自欺欺人的作文教学,不显得有点滑稽吗?说得轻松些是滑稽,说得严重些,简直就是误人子弟。对此我们不能不感慨:以己之昏昏,又岂能让人昭昭?
强不知以为知,这是作文教学最大的败笔!
教师不会教写作
一、教学目标过高
如果要问教师,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一千个教师会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至于这些答案是否正确,很多教师并不清楚。
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究竟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四个字:“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通顺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也不知为什么,“文从字顺”这个原本并不算太高的作文教学目标,到了语文教师那里却演变成了种种近于苛刻的要求,分解出一个个难以企及的目标。什么选材新颖、立意深远、结构精巧,什么开头引人入胜、结尾余音绕梁,什么描写形象生动、刻画细腻传神,什么以情写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试想,这样的要求,初中生能做到吗?别说初中生,就是我们教师自己,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明知学生无法做到,我们干嘛还给学生定那么多、那么高的目标呢?难怪学生越写越不会写作文,越写越怕写作文。
也许有的教师会不以为然,说:你真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中考竞争那么激烈,单要求学生做到“文从字顺”就行了?
不错,中考竞争是很激烈,中考作文会同时考虑到学生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就不难发现,其实中考作文的最高要求也不过“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能真正做到“文从字顺”,已经属于上乘文章了。
语文教师人为地拔高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这不仅使教师、学生几乎永远享受不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也使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茫然而不知所措。
二、教学内容杂乱 “学习之法,在于循序渐进。”写作也不例外。
可我们的作文教学情形是怎样的呢?用“东一榔头西一镐子”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教师跟着本不科学的教材训练体系,要求学生一会写人、一会写事、一会写景;写人的方法还没掌握,又转到了写景;记叙文还没写好,又转到了议论文。一篇文章从审题到拟题,从开头到结尾,从过渡到照应,从题记到后记;从记叙、议论到描写、抒情;从选材立意到谋篇布局,从情节形象到遣词造句„„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而且,每一项都提出了诸多的要求,若干的示例,本指望学生能学得会、用得上,结果却是事与愿违,真是“你不说我倒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
作文教学之所以如此错乱,既源于教材编排的杂乱无序,也源于教师心中没底。
我感觉,初中作文教学好像是在打“迷踪拳”,打来打去,结果,教师、学生都一同进入“迷宫”。
语文教师得向体育教师学习。体育课,一是有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每个学期、每个阶段都有与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的训练内容;二是每项训练都有可检测的目标,训练效果如何,教师、学生都很清楚,某一项不达标可以及时强化训练。这些,是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无法比拟的。
三、教学方法独断
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位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可收效呢?不说,教师们自然也心知肚明。
指导、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
作文指导的目的是什么?开拓写作思路、激发写作欲望、提出写作要求。可大部分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只完成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只有硬性要求,至于学生愿不愿写、会不会写却很少在意。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作文指导是失败的。
作文批改是教师耗时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收效最低的一个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极大的反差呢?我们不妨回放一下作文批改的实况:
一、大权独揽。绝大部分教师都是自己批改作文,很少把批改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可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这种独断专权式的批改。
二、不容置辩。教师的批改如同皇上的圣旨,无论褒贬,一旦下来,学生只能“谢主龙恩”。
三、惜墨如金。很多教师在评判学生作文时都写得太简单、太笼统、太抽象,如“不具体”、“不生动”、“不真实”、“不恰当”、“跑题了”、“太平淡”等等,至于怎样才具体、怎样才生动、怎么才不跑题,学生不得而知。更有甚者,教师的评语只有一个分数或一个“阅”字。
四、求全责备。每次作文都对学生提出许许多多与当次作文训练重点有关或无关的要求,这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的通病,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无所适从。我曾经跟语文教师说过这样的话:假如你这次作文训练的是如何写人,学生只要把人物的特征写出来了,哪怕还有错别字、错病句,你也不妨给他满分。可没有教师敢这样做。
作文讲评,应该是最精彩、最能触动学生也最受学生欢迎的。可调查结果显示,依然有近60%的学生觉得作文讲评对自己触动不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太霸道,几乎每次作文讲评都是教师在自弹自唱、自讲自评,就连学生优秀习作的朗读也由教师包办代替了。殊不知学生真正喜欢完全由教师讲评的只有22%,近80%的学生喜欢有师生共同参与的多种形式的讲评。
也许我的一些观点有些偏激、一些言词过于尖锐,但我的用心绝非有意贬损我们原本当之不易的语文教师,提出是为了引起注意。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共同探讨初中作文到底应该怎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