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研究性教学初探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指导思想,注重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其核心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性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发生了根本变化。本文对数学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问题情境探索合作
2l世纪人类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研究性教学应运而生。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科学精神,特别是对新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笔者以为,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
1.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研究表明,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如:在学习“球面距离”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挂出一幅世界地图,介绍生活中的一个事例:1993年4月,上海东方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途中突遇强气流,飞机被迫在阿拉斯加紧急降落。学生马上提出疑问:上海和洛杉矶都在北纬30度稍北的位置,似乎沿北纬30度的圆弧飞行距离最近,为什么飞机要从上海向北飞到阿拉斯加,再由阿拉斯加飞到洛杉矶呢?
2.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已经具有了某种认知结构,他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挖掘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旧知识不旧,新知识不难,建立起新旧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在“异面直线概念”教学中,首先回忆旧知识: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接着提出问题:在空间是否存在“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直线?若有,请每位同学在教室空间找出实际例子。
3.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问题的情境,即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然后总结得到数学结论。这种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学生在中学学到的知识,会记忆犹新。如:在教学“棱锥体积”时,先让学生做一个实验——取一个三棱锥,再取一个和它同低等高的三棱柱,在空三棱锥里装满细沙,然后倒人空三棱柱,连倒三次,正好装满三棱柱。实验完毕,让学生猜想:同低等高的三棱锥体积与三棱柱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猜想三棱锥体积公式,然后再进一步用分割与补体的思想方法加以证明。
二、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索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研究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由观察、思考、归纳得出的结论和方法要比教师直接注入理解的更为深刻牢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去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再创造数学知识。
1.在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主动探索,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在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中,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数学家的研究过程,从中培养其独立探索能力。
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去推导其公式。利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探索推导方法。有的同学仿效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思路去推导,思维受阻,教师指导其转换思路;有的同学用求等比数列通项的方法,不完全归纳法,得到了结论;有的同学利用定义再结合比定理得到了结论。
2.在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教学是合适的。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变“封闭”为“开放”,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如:高中《数学》第二册(上)习题8.5的第七题:
过抛物线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l、y2,求证:
在习题的基础上,将结论开放得到的探索问题:
过抛物线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于,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请分小组合作探索)
三、合作学习。营造和谐氛围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的,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研究性教学中有必要引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是对教师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合作学习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指导得力,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合作学习包括组内合作和组际交流两种形式,在数学教学中这两种形式同时出现。在组际交流中,教师可以结合成果展示进行总结性评价,同时还应进行不同小组间的互评,以引导学生对所完成的学习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深入反思。
研究性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进步,真正实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数学教学进一步改革,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寻求一套更为新型的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孔庆邮.在必修课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探索与体会.数学教学研究,2003.11.
[3]郝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
[4]刘铁芳.试论研究性教学.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6.
[5]罗京.研究性教学探微.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4.
[6]冯寅.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数学通报,2002.11. .
[7]刘利民,黄小玲.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模式.数学教育学报,2002.2.
[8]张晓彬.小学数学课的研究性教学.天中学刊,2002.5.
第二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资中三中彭 勇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一)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实施途径
1课题的选择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新高中数学新教材将按《新大纲》的要求编入以下课题,供参考选用,当然教学时也可以由师生自拟课题。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新高中数学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有六个: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其教学目标是:(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2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
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如讲黄金分割时,介绍了华罗庚教授的“优选法”以及“优选法”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实现最优化目标的巨大作用,并介绍它在建筑、艺术、语言、生物等方面的奇巧应用,使学生惊叹数学无所不在,神通广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到应极快掌握这一知识。讲授新课之前,先设置一个疑团,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青少年学生求知欲望强,敢说,敢想,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讨论能很好地发挥这种心理优势,有一次在讲棱锥的时候,我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已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是正三角形,则底面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和讨论,教室里的气氛一下活跃了,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正方形还是菱形,两种意见争持不下,这时坐在后面的一个男同学用纸织了一个模型,送到了讲台上,这个模型说明了菱形的不可能性,因为如果是菱形,则底面不可能放在桌上,即底面四顶点不在同一平面,坚持正方形的同学兴奋极了。最后教师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创造精神并理论上证明了这一结论,使另一部分同学心服口服。
实践证明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数学开放题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素材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开放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题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了使数学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切入口,开放题的引入,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于开放题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通常是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近两年高考题中也出现了开放题的“影子”,如1998年第(19)题:“关于函数f(x)=4Sin(2x+π/3)(xR),有下列命题:由f(x1)=f(x2)=0可得x1-x2必是π的整数倍;②y=f(x)的表达式可改写为y=4Cos(2x-π/6):y=f(x)的图象关于点(-π/6,0)对称;④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π/6对称。其中正确的命题是──(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显然《高中代数》上册第184页例4“作函数y=3Sin(2x+π/3)的简图。”可作为其原型。学生如果明白这些道理就会产生对问题开放的需求,逐步形成自觉的开放意识。又如2000年理19文20题函数单调性的参数取值范围问题(既有条件开放又有结论的开放,条件上,对x1ax1,是选择
ax10,x1
a2x10,还是选择2x11?选择前者则得2,以后的道路荆棘丛生,而选择后者则有ax11,x0,以后的道路一片光明;结论开放体现在结论分为两段,一段上可使函数单调,另一段上不单调,且证明不单调的方法是寻找反例);
从数学考试中引进一定的结合现实背景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已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开放题的研究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点。
有了开放的意识,加上方法指导,开放才会成为可能。开放问题的构建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问题本身的开放而获得新问题,其二是问题解法的开放而获得新思路。
如“已知a,b,cR,并且ab求证am
bma
b(《高中代数》下册第12
页例7)”除教材介绍的方法外,根据目标的结构特征,改变一下考察问题的角度,或同时对目标的结构作些调整、重新组合,可获得如下思路:两点(b,a)、(-m,-m)的连线的斜率大于两点(b,a)、(0,0)的连线的斜率;b个单位溶液中有a个单位溶质,其浓度小于加入m个单位溶质后的浓度;在数轴上的原点和坐标为1的点处,分别放置质量为m、a的质点时质点系的重心,位于分别放置质量为m、b的质点时质点系的重心的左侧等。
102x,x[0,5)
又如,用实际例子说明y20,x[5,10)
402x,x[10,20]
所表示的意义给变量赋予不同的内涵,就可得出函数不同的解释,我们从物理和经济两个角度出发给出实例。
(1)X表示时间(单位:s),y表示速度(单位:m/s),开始计时后质点以10/s的初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5秒钟后质点以20/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10秒钟后质点以-2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直到质点运动到20秒末停下。
(2)季节性服饰在当季即将到来之时,价格呈上升趋势,设某服饰开始时定价为10元,并且每周(7天)涨价2元,5周后开始保持20元的价格平稳销售,10周后当季即将过去,平均每周削价2元,直到20周末该服饰不再销售。
函数概念的形成,一般是从具体的实例开始的,但在学习函数时,往往较少考虑实际意义,本题旨在通过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给出函数的实际解释,体会到数学概念的一般性和背景的多样性。这是对问题理解上的开放。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而数学开放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
(3).社会实践也是数学研究性学习必要补充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注意“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功能上的过分窄化的倾向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现实学校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往往重视其知识获得功能,而忽视其推动学习方
式变革的功能,从而出现灌输式地“教”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现象,使得“研究性学习”的应有功能大大窄化了。
2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学科化的倾向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由于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缺乏课程的权力和意识,往往把课程等同于学科和教材,所以当”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以一种课程形态呈现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研究性学习“学科化的倾向。
当然,强调研究性学习的生成取向并不是不要预设。”研究性学习"在展开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以及相应的监控、评价手段等都是教师应该预先加以考虑的,只不过这类预设要富有弹性,随着活动的向前发展而不断地做出调整和修正。
总之,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关键是我们的教育能否营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能否为他们创设发展的空间,提供更多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中学生对社会的回报将是无法估量的,让我们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论文 数学
衣服的质地、价格、品牌,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消费观念(Consumption Concept)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等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节约时间、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
——一种精神消费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
恒更古今,衣服作为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一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它一直默默无闻地记录着历史。从改革开放至今,衣服也从单调的暗色变为丰富的多色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如今的消费观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小组就这个问题——衣服的质地、价格、品牌,对于消费者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于2010年2月22日前往地下街,和天宏,随机抽取30多位不同年龄层的男性和女性。如下是问卷调查的一些问题。一.基本信息
1.在调查的36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中: ⑴女性人数为30位,其余6位为男性
⑵年龄在30岁以下的为22人,其余14位为30岁以上(其中有一位为52岁)⑶在调查中,16人为个体,4人学生,6人为公职人员,其余10位为在外打工 ⑷36人中,工资情况如下:4位为5000元以下,5位为2000元以上,其余27人工资在500至1500元 二.关于对品牌的观念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识程度。作为品牌战略开发的定义,是品牌通过以上要素及一系列市场活动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认知,以及通过这些表现出来的客户忠诚度总体来讲的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
品牌,作为企业和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品牌资产的多寡决定品牌的价值。
而品牌的价值包括用户价值和自我价值两部分。品牌的功能、质量和价值是品牌的用户价值要素,即品牌的内圣三要素;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普及度是品牌的自我价值要素,即品牌的外王三要素。品牌的用户价值大小取决于内圣三要素,品牌的自我价值大小取决于外王三要素。
——(参考《内圣外王:品牌建设之道》
对于品牌一直存在着误区: ⑴品牌不等于商标
⑵产品有产品的价值,品牌有品牌的价值。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品牌一词源出古挪威文Brand,意思是“烧灼”。16世纪早期,生产者害怕不法商人偷梁换柱。品牌也逐渐产生。
品牌的特征也是不的不提的: ㈠品牌是专有的品牌 ㈡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源
㈢品牌转化具有一定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㈣品牌只有表象性和扩象性
除此以外,品牌的种类也是十分重要的:
㈠根据品牌的知名度和辐射区域划分,可以将品牌分为地区品牌、国内品牌、国际品牌、全球品牌
㈡根据产品生产经营的所属环节可以将品牌分为制造商品牌和经营商品牌 ㈢依据品牌的来源可以将品牌分为自有品牌、外来品牌和嫁接品牌 ㈣根据品牌的生命周期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短期品牌、长期品牌
第四篇:浅谈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浅谈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菏泽一中 于焕云
当我们打开高中数学新教材,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体系已被打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自然地延伸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等现实领域。新颖丰富的学习内容引人入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展现其间,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条件,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研究性课题为我们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然而,数学研究性学习应该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其课程目标和发挥其课程功能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淡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分清研究性学习与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异同。
前面提到: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即探索性学习。但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理解,因此两者不能等同起来,要看到它们的区别:
(1)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基本上局限于课堂之内,并体现于课程教学的某个环节,而研究性学习则远远超出了课堂之外,并且探究的因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始终。(2)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多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索去发现已存在书本或教材中的预知结论,而研究性学习所要探寻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未知的。
(3)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所要研究的问题一般是已知的、清楚的,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刚开始时并不十分清楚,问题随着研究的展开逐渐被暴露。
(4)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所要研究的问题多为封闭的学业问题,而研究性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多为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人们所遇到的、所关注的问题。
只有正确地认识学科课程中探索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性学习才有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3、理清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历来包含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一是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二是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让学习者“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把与前者相应的教育称之为“传授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接受性学习”的话,那么,我们把与后者相适应的教育称之为“体验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研究性学习”。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就象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但是,过去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今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研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因此,这两种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都是必要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围绕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相互合作的交流的过程。
5、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角色的转变(1)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学习的平等参与者。
由于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视野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也就失去了对学生所要学习知识的权威。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是他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参与者,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无拘无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师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的传统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科学文化的传授者。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除在资料信息来源、思路点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外,还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协调者,创设轻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证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
(3)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地位、角色的转变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从“以教材为世界”的执行者到“以世界为教材”的开发者。② 从学科教师到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育专家。③ 从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到新型人际关系的建设者。
6、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社会使命感。
二、课题的选择是数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关键
研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数学新教材中虽然提供了“课题”,但这并不完全是学生做的“题目”,适合于学生“研究”的题目,不仅要“可能”、“力所能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亦即通过学生的“研究”,真正能实现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并将研究性学习中能获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数学学习,使之拓展和加深。而现在我们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普遍较为淡薄,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甚至我们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觉得数学研究性学习很难开展,这里要特别注意,切不可简单地将新教材中提供的课题作为全体学生的研究课题,或者在一些资料中找几道或编几道“应用题”,让学生做做就算完成了任务,错误地将“研究性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在教室里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几道“实际应用题”。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采用“长课题”和“短课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长课题”每学期安排2到3个为宜(视备课组教师的人数而定),课题研究的时间长度为一个学期,主要以小组研究的形式进行,课题尽可能在数学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交汇点上产生。而“短课题”可理解为专题研究活动课题,也就是在数学教学中,每一单元或每一阶段都确定一个研究专题,“短课题”研究的时间长度一般较短,比较适合个人独立研究。
采用“长课题”和“短课题”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但运用于研究性学习课程本身,而且运用于数学学习中,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数学课程所获得的间接经验,交互作用、相辅相成,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与数学学科的应用功能的发挥。
三、研究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重点。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学生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使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因此,研究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重点。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设者,给学生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管理上,要做到外松内紧,督促、指导每位同学填写好每一次活动情况记录、活动体会等等,每项工作落实到位,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理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四、采用有效的评价策略是数学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 数学研究性学习评价策略方面,除了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合作的作用等等外,还应该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整合进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研究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由此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见,评价应该围绕学生是否将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得的获取知识的技能方法运用于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数学学科的学习进行整合。
数学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和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使学生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发展。学生经过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学科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团体合作精神。
第五篇: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手册
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目标和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也最重要的是研究与学习的过程,它的目的不仅是课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励一种终身探究的品质。
课题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新高中数学新教材按《新课标》的要求给出以下课题,供参考选用。当然同学们也可以结合高一所学课程内容,自拟课题提出问题。
参考课题有三个:1.商场促销活动中商品的实际价格(函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小组研究)
2.二次函数闭区间最值问题的研究;(个人研究)
3.高中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探究;(个人研究)
操作建议:
1.选题,根据个人兴趣初步确定实习作业的选题范围;
2.分组,3~6认为一个实习小组,确定一个人为组长;
3.分配任务,根据个人情况和优势,经小组共同商议,由组长确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
4.搜集资料,针对具体实习题目,通过各种方式搜集素材,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并记录相关资料;
5.素材汇总,用实习报告的形式展现小组的实习成果;
6.全班范围的交流、讨论和总结。
注:课题2和课题3在操作时,以上步骤中的2,3,4可改为:相关书籍,相关网页。实习报告的格式:
实习报告
题目:
正文:
备注:
组长及组员: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既作为评价的主体,又作为评价的客体。这里的准则既可以是自我参照的,也可以是标准参照的。前者以学习者自己的目标、期望和以前取得的成就为参照点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来源于学生自己的作业,而非外在的指标。标准参照则依据公认的公共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意义在于加深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认识,有助于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培养和形成对学习及活动的评价能力。
2.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共270课时完成,共15学分);等级评价标准:优秀(A): ①有科学的课题方案;②研究过程积极主动、探索性强且记录完整;③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论述深刻、有创造性见解、具有广泛运用价值;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优秀评估结论。良好(B):①有良好的课题方案;②研究过程积极主动、探索性强且记录完整;③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论述正确、见解新颖、具有较好的运用价值;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良好评估结论。合格(C): ①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②研究过程记录完整;③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不合格(D): ①课题方案不符合要求;②研究过程记录不完整;③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不符合要求,没有运用价值;④组评、师评结论不合格。达合格要求,可得5个学分。
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