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将文化资源大国打造成文化产业强国范文
将文化资源大国打造成文化产业强国
——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的文化产业不仅是我国的经济增长点,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是:
一、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巨大的文化资源并未有效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现文化供给结构性短缺。
二、文化产业集中度低,文化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布局分散、不平衡,文化企业普遍“软小散滥”,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链条的良性运作。
三、文化贸易逆差大,文化产业“走出去”魄力不够。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是和文化产业强国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造成这些现状的的主要原因有:
一、文化机制体制改革滞后阻碍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潜力。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大部分还是政府主办和垄断性质,在市场环境中经常出现“越位”、“缺位”和“错位”弊端,容易抑制文化单位的创新能力,滋生消极怠慢情绪,对市场缺乏敏感度,缺失市场竞争力。
二、财政投入不足。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产业天生底子薄、基础条件差,而财政投入的增长和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文化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三、文化产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缺失。文化产业需要创新、需要管理、需要技术开发,需要市场营销,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短缺人才资源。
四、文化政策和法规体系不健全。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著作权保护等一系列文化权益的保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文化产业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需要我国将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成文化产业强势。
一、文化体制改革。如今,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应更加稳健地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制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实现企业化经营,面向文化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以市场规律刺激生产动力和创新能力;降低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开放市场环境,打破地方保护和地方壁垒,进行公平竞争;政府转变职能,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规划转变,营造良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二、加大文化产业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贷款优惠、项目补助、资金支撑等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发展,支持文化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创新,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
三、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保障机制。扶持文化产业人才的院校培养和职业培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有个性、复合型的文化产业人才;规范人才流动机制,支持文化产业人才创业,关注文化产业人才就业;开拓文化产业人才来源渠道,引进国外优秀文化产业人才,学习先进文化产业理念。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从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各个方面着手,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理念创造,促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人才自主创新。
五、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走向世界”
国家应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为国内企业与国外文化企业进行平等交流、沟通和合作创造机会,积极引导文化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大宗文化产品的出口,扭转文化贸易逆差。鼓励骨干文化企业提升自身软硬实力,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
第二篇: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
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国家战略的不同境界。
北京团代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龙新民曾说“中国是文化大国,全国拥有1922种报纸,9490种期刊,573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22万种。但中国还不是文化强国,还缺乏在国际上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集团和大型文化项目。”
同样我也认为中国虽是文化大国,但还远远不是文化强国。虽然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诸子百家争鸣,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现在它还影响着世界。古代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并且也是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不可置疑的,政治,经济同样也是,但是到了现在呢?当有外地、外国朋友来北京,北京有多少特别值得推荐他们去参观的博物馆?像东单体育馆那样的地方,北京有几块?完全对市民开放的体育设施又有多少?
中国古代有着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然而,辉煌属于过去,当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创造属于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是不容推卸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抓好几个关键环节: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其次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第三要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
所以大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主力军的作用。大学应成为文化自觉的倡导者,系统研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学生读经典、读原著;并且大学应是文化引领的先行者,应通过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传播,对真、善、美、爱的阐释和倡导,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引领。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坐拥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要激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共同的理想,有共同的文化,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丰富本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中国永远是中国!
第三篇: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
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 2011年11月07日 08:58:43
来源: 北京日报
■深化改革,是为了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
今天,我们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中国和平崛起于世界的大背景之下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我们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好,讲文化体制改革也好,讲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也好,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国内的文化建设问题,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现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注意到,尽管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创造了令人目眩的奇迹,但是在世界上却没有形成与此相应的文化影响力,更谈不上我们的话语权。党的十七大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战略任务。这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承担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从中可以看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今天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奋斗目标。明确这一点,不仅可以使得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了一个高起点,而且可以使得我们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规划和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那么,怎么样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
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还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就要在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能力等方面开拓创新,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认同,并为他们接受和喜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要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专门人才。我们要抓住国际上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李君如 作者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第四篇:整合资源提升品牌打造成华特色文化产业
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产业,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文化立国”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战略。按照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美元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31美元,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人均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会出现对文化消费的“井喷”阶段。成都2005年人均GDP达到2502美
元,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将在“十一五”期间突破3000美元,居民消费需求促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时期。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是灵魂、是城市的内在吸引力,“文化”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焦点话题和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将我区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现状
总体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呈现了较好的前景。
一是文化资源丰富。**区拥有大熊猫、四川电视塔、沙河、北湖、恐龙、昭觉寺、和陵、东郊工业博物馆等特色资源,以及电子科大、理工大学等优势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初具规模。据初步调查统计,我区现有文化产业单位700余家,从业人员10000多人。全区2005年文化产业总产值约33190余万元,净资产约47260余万元,纯利润约5990万元。
三是文化产业发展有较好的基础。全区现有歌舞厅、音像制品、网吧、电子游戏厅420共家,书店、印刷企业280家(有投资上亿的四川新华印刷厂),网络用户数10万户以上。
二、**文化产业的问题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文化政策与体制不畅
首先是文化政策在总体上尚未跳出“事业”的框架,政府在政策导向上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政策界限仍比较模糊。其次是缺乏一个有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尤其是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缺乏研究。
二是缺乏规模品牌效应
**不乏有全国甚至全球推广价值的熊猫品牌,但由于缺乏文化注入,一度给人带来原始、偏僻、落后等负面的想象。**的文化企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状态,产业关联度低,科技含量低,名优品牌产品少,产业规模效益差。
三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大熊猫、四川电视塔、沙河、北湖、恐龙、昭觉寺、和陵、东郊工业博物馆等,都是**的优势资源,然而缺乏整合、策划、包装、推广力度,这些文化资源没有变成文化资本,没有产生更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被白白的浪费掉了。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有关键性作用,我们应该加紧制订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业。要把握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界限,对属于政府资助的公益性文化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属于能够实现产业化的,要逐步从财政支持向政策扶持转变,促其走向市场,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激活自身活力。
(二)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文化产业发展最主要的要素是企业和人,应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辟多种渠道,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力量的结合,大力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引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建立一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三)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
大熊猫、四川电视塔、沙河、北湖等,这是**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深入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抓准资源中各种有价值的“卖点”,科学制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步骤、有计划、高效率地开发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资源向资本转变,产生更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
(四)突出重点,走规模品牌之路
现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应是“更高标准、产业要求、多元投入、谋划到位、执行到位”,依托优势资源,走规模品牌发展道路,切实形成产业链,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主要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1、大熊猫生态文化
这是**乃至成都现有的唯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大熊猫在成都平原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八九百万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大城市的研究基地,成都周边的都江堰、崇州等5个(市)县都有大熊猫栖息地,成都的大熊猫先后送给了美国、日本、韩国、瑞典、荷兰、加拿大、泰国等7个国家……
然而,整个四川省都缺乏对大熊猫品牌的包装宣传和深度文化加工。我们应该借奥运申吉成功之机,对熊猫品牌进行全新包装。比如以熊猫基地为中心,在周边建设星级涉外酒店,与周边的昭觉寺、北湖以及即将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东郊体育场、游乐园等,融为一体,成为一个融观赏、会议、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熊猫生态文化带。此外,配套拍摄有关的影视剧、动画片,建一个“中国成都大熊猫保护网”网站,创作与大熊猫有关主题旅游宣传片,举办四川成都国际熊猫节等,借2008年奥运会东风,进一步将**作为大熊猫故乡的名片推向全世界,扩大**在全国及全世界的知名度。
2、北湖婚俗文化
北湖作为成都城区最大的湿地人工湖,目前还仅仅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场所,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应该以北湖的优势生态文化为依托,打造具有**特色的婚俗文化。在每年的元旦、五一、七夕、中秋、国庆等举办集体婚礼,根据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列出婚俗菜单:汉族式、回族式、蒙古式等,供新人们选择,既增加婚庆乐趣,又增加大家的见识。同时,还可以搜集全国各民族的婚俗礼仪,开办婚俗文化博览会、婚礼文化节等。让北湖成为成都的婚庆首选之地,成为全省及至全国的知名品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和更多的经济效益。
3、广播电视塔影视文化
依托全国第四、西南第一的四川广播电视塔,涵括沙河、北湖、熊猫等生态资源,在广播电视塔周边建设集影视拍摄和后期制作为一体的影视制作基地,星级电影院等。同时发挥理工大学影视学院的作用,扶持民办艺术学校,发展壮大影视培训业。
4、龙潭乡村文化
在龙潭街道绕城高速外的都市农业示范区,展示乡村文化。风趣田园,打造“稻花香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小桥、流水、人家”的胜境。生态果园,以现有的黄金梨基地为基础,间种一些枇杷、柿子、苹果、樱桃等,既观光休闲又预售(认养)果树。精品菜园,以平丰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基础,扩大规模,种植生态无公害时令蔬菜,提供观光、采摘之乐。柳荫垂钓,整合现有的鱼塘、水库,开发一片区域作为垂钓区,种上各种柳树,养殖多种鱼类,开展钓鱼、网鱼、捉鱼等娱乐项目,同时配以游泳池、水上娱乐等项目。现代农庄,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庄。教育农园,种植花卉、育苗、水生植物等,用生物种类多,活动内容丰富,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及家长。市民农园,划出一小块地出租给市民,让市民自行决定如何经营,如种花、植草、种菜或是栽树、养鱼。农业博物馆,设置风车、水车、纺织车、织布机、石臼、石磨等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反应农业的变迁,供市民参观(忆苦思甜)。
5、沙河创意文化
以处**东郊老工业区的中心地带、沙河畔边“麻石烟云”景点内,利用东调搬迁企业遗留的老式建筑,吸引沿海创意产业投资商,打造集广告、策划、包装、设计、咨询等为主的“成都市LOFT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在新绿水碾景点内,建设成集商业、体育、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体验型都市文化商业带和生态文化景观带,项目包括河岸酒吧一条街、休闲绿色长廊等。
第五篇:文明古国大国 更待文化强国
叶小文:文明古国大国 更待文化强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1-10-20 11:20
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天开万象、鬼斧神工、厚德载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万紫千红。
但近代以来,古国蒙羞,生灵涂炭;大国不国,文化安在?新中国改天换地,一穷二白却挥之难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要建设一个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还要建设一个文化强国,这是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
30余年改革开放,“穷”帽子大体甩掉了。但“白”呢?外人看我脱“穷”,惊讶地睁大眼睛;观我治“白”,却不屑地耸耸肩膀。不能不承认,我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至今还算不上文化强国。尽管我们文化建设成就斐然,但文化仍然繁而未荣。仅一斑可窥全豹:中国历来是“书香”之邦,但进入新世纪,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竟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
向外看,经济上的“人强我弱”开始逐步改观,文化上的“人强我弱”也应有所改变。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国际地位提高,要干扰和遏制中国发展,扳倒这棵大树,靠硬实力越来越难,于是人家就多在软实力上较劲,以意识形态渗透“围剿”。当今时代,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向内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内察外看,审时度势,文明古国大国,更待文化强国。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应着人民的呼唤,依照发展的规律,肩负历史的重任,紧扣时代的脉搏,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文化强国,不能一蹴而就,但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和文化资源大国,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创造活力,定能厚积薄发。只要我们纲领科学,行动扎实,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只要我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对中国文化根的尊重和扬弃、对中国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借鉴,博采众长,食而能化,化而能食,就一定能建设一个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大步走上文化复兴之路
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主题锁定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那么十七大以来,我国在文化战略与文化发展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哪些进步,呈现出哪些亮点?还面临哪些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围绕这些话题,中国网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十七大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取得两大突出成就
满足国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在文化产业方面,为文化企业上市打开了政策通道
谈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文化体制改革,陈少峰教授表示,这些年来,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始终有一个全局的战略展望,主要是着眼于两个角度:从国际文化竞争力角度来说,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百姓的文化民生角度来说,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国家对这两方面意义的认识比较充分。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这些年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西部开发助学等一系列文化工程,初步建成了一个满足
国民基本文化需求的体系。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事业类机构陆续实施转企改制,为文化企业上市打开了政策通道,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文化企业开始遵照市场的发展规律运营,文化产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我国文化产业近5年来,以年均16-20%的速度飞速发展,已经超过了国家GDP的发展水平。我国在游戏、互联网广告、影视出版等领
域都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陈少峰指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指导意见,以及“十二五”末期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方针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大格局的形成,为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升国际文化竞争力提供了政策推动力。我国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多彩。
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文化生产力
我国对内对外文化发展大格局初步形成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极大地释放了文化生产力,对外不断提升与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大国地位相符合的文化竞争力,对内不断满足百姓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样一个文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动了我国文化的繁荣,文化市场更加富有
活力。
陈少峰强调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是着眼于文化的总体发展,是一种发展战略,是以转企改制为支点,解放文化生产力,充分发挥并放大文化的推动作用,通过文化的发展,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是经济发展,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文化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涉及的领域日益广泛,包括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国家软实力建设、老百姓的精神需求、青少年的价值观,因此,文化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全局战略发展的大工程。有鉴于此,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应当上升为“一把手”工程。
内容建设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陈少峰把文化产业分为三大块:内容产业;传媒和平台产业;延伸产品和文化制造业。
其中,内容建设是未来最主要的工程。
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内容和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果:文化产品量大、内容丰富,但另一方面,精品少,有国
际影响力的文化作品、文化活动不多。
陈少峰指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据调查发现,大企业大都在做媒体和平台产业,中小企业却在做内容。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政策上、经济上鼓励扶持以制作内容为主的实力企业,多搞一些原创的、大制作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精品文化项
目。
未来文化发展要重点解决大三问题
陈少峰强调,要加快文化大发展实现文化大繁荣,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重点解决文化事业的效率问题。
在推进国有艺术院团转企改制的同时,要重点解决好文化事业单位的效率机制问题。现在文化事业单位没考核,投入多少,看不出来。所以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建立考核体系,建立问责机制。没有考核,效率出不来,没有问责,文化难有大发展,百姓难得实惠。
在文化事业单位建设方面,要从以硬件为主,向软件为主发展,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到内容建设和文化活动方面,投到人才培训方面,从粗放型建设走向细化的、丰富型的为百姓服
务的文化系统工程。
其次,在文化产业方面,一要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特别是新闻出版类企业,要通过上市融资实现向新媒体的转变,这是非常急迫的事情。二是政府在政策扶持方面要以内容为主,内容上要超过传媒覆盖。在扶持对象上,国有、民营要一视同仁,共同把文化产业内容做好,它们共同代表着国家整体的软实力。
再次、加强文化外交,有计划的以政府引导、民间形式为主推动文化走出去。
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有战略规划,包括项目的规划、驻外部门的落实和资源对接等一系列方案都要清晰明确。传播什么内容、谁做、怎么做、影响和反馈机制。项目不在多,在精,要举国之力,重点打响几个品牌,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
陈少峰指出,在文化走出去方面,我国正在发生两个转变:一是政府更加重视扶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走出去;二是政府日益重视媒体的传播,包括树立国家形象。这些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足的是依然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精品。为此,陈少峰建议政府实施文化“走出去”“十个一”工程,即每年重点推一首歌、一部电影、一本畅销书、一个舞台剧等,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每年有计划地向世界推出十部优秀的、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产品。
青少年文化问题
是关系国家文化安全的大事情
陈少峰教授特别指出,青少年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国家文化安全的大事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让青少年在游戏中玩得开心的同时,进行文化引导。
要从学校入手,改变考试方式,把文化和教育一起抓。目前的教育工作中,整体忽视、弱化了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从如何做人、做事,到礼仪、道德等等都是欠缺的,导致青少年
一走上社会,就会被国外的文化所征服。
只有教育才能引导文化。陈少峰指出,不能单纯依靠文化产品引导青少年,这样青少年很容易被国外的文化洗脑。因此,青少年的文化引导问题,必须从教育入手,纳入素质教育考试体系;要彻底改变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方式,增加文化素质的内容,让青少年在文化艺
术的学习中学会分析、思考。
“六中全会”将助推
文化体制改革走向历史新阶段
谈到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陈少峰指出:这将是一次具有转折意义、承前启后的一次会议。
陈少峰说,经过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我国文化事业的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就是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行的各项事业顺利的推进完成,并取得阶段性成功。这个过程中,要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基本解决完,使之进入到成功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六中全会就是要完成这件事的一个转折点。
陈少峰预计六中全会会议后一段时间内,国家将进一步深化、细化文化体制改革,包括转企改制、出台一系列文化新政,确定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等等,着力把整体文化战略格局塑造出来,把这个核心关键问题解决好。
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中国走上文化复兴之路
“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机正在到来,因为经济、社会各方面都需要文化的带动和提升。”陈少峰说,“我们做不出奢侈品,就是因为我们还不懂得奢侈品如何用文化元素来设计体现,现在的中国需要用新的文化价值观引导文化消费,并用文化改造提升产业结构。总之,中国
正在进入以文化推动发展的时代。”
陈少峰说,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文化复兴,但我建议用文化大发展。因为,在文化大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不可能是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好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现代的生活方式相融合,这应该叫做“中华文化发展式的复兴”,不是传承式的、回归到原来的那种样子,是创新发展,加上继承发展,这
样的一种复兴。
陈少峰强调,未来国际的竞争,包括文化国际竞争力,都要以创新为主,发挥文化创造力,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用今天的文化做载体,才能兼容传统好的文化。
另外,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也要以当代文化为主。陈少峰建议筹建一个中国当代文化博物馆,把今天的文化成就,和未来发展的文化蓝图展示、描绘出来,激励人们去创造。面向未来,以现在的文化为起点,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进来,只有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竞
争力!
建设“文化强国”:我们拿什么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版主按: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京举行,此次会议将讨论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文件稿最重大的创新点在于首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文化强国”不单指文化产业,还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全民族的文化文明素质、文化软实力等,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建设体系。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是“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上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文化逆差”,我们怎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振兴文化产业,培养民族文化自信,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椒花:美国文化产品占据了国际文化贸易市场达42.6%的份额,而中国仅占1.5%。这种文化贸易的巨大落差,与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应有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
linchengong:美国大片控制人们的视觉娱乐,炸薯片控制人们的胃,电脑芯片控制人们的创造性和文化安全,以美国好莱坞大片、洋快餐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社会主流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低俗化,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巨大“文化逆差”的尷尬。
叮当猫~~: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首先需要文化自信,要敢于容纳多元文化,特别要宽容开放,这也管,那也怕,什么都不允许年轻人干,是成不了文化大国的。投资再多也没有用。期待中国成为文化大国的那天!
快乐单生: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卖衬衫给世界贡献多少GDP 就可以的。它还必须在文化、在人类的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的文化力量。而这些我们有吗?
飘零de枫叶:渗入中国的外国文化表现形式多样,从影视、书刊、时装、快餐乃至迪士尼乐园,但归根结底还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对国外的影响还主要是传统文化,特别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孙子以及老子的名言警句,许多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外国人也能把“孔夫子说过”挂在嘴边。
小木余:我们的文化制作要有全球眼光,要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让西方学会欣赏差异性的东方文化,才能真正平衡文化逆差,逐步使中国文化发挥与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影响力。
华文化怎样自强于世界?
江蓠白芷: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竞争,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文化的竞争和较量。把文化做大做强,实现文化自强,绝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影响国力与国家形象的实在内容。
多拉A梦1号:一个全球文化的时代提示我们,民族文化要自强,需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需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大世界保持思想和知识上的持续对话,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超越他人时引潮流。
huabaxian: 文化要自强,关键在于凝练民族文化的灵魂——形成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共同理想,存养民族文化的个性。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选择,这是中华文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在世界文化的图景中找到自身定位、赢得诚恳尊重的基本点。
■ 如何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冷月葬花魂:什么是文化自信?不是出国旅游一掷千金也不是拥有航空母舰什么的。当中国人不再言必称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不再张开闭口:我们祖先早就„„,不再听一点批评就跳脚,不再提到孔子孟子还要顾盼左右。放下那点可怜的假自尊,放下那点可悲的谨小慎微。我们就有文化自信了!
深蓝色森林:当前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不仅是对自我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肯定与坚守、传承与创新,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开阔胸襟和广阔眼界来面对全世界的各种文化。我们当及时破除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些“洋迷信”或“土迷信”,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显示当代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觉担当和自信气度。弗洛姆:林语堂在美国享尽大名。没有迎逢西方的品味、附和洋人的偏见,反而处处流露出民族自豪感。他不只谈中国的锦绣河山,也谈中国的饮食。教美国人喝茶饮酒、欣赏盆景,怎样在机械的生活规律中自得其乐。现在恢复文化自信,还行吗?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山沟里的渴望: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热爱我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之所以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悄悄溜走,其根源在于中国人已不相信自己,过于盲从。■ 怎样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飘零de枫叶: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升级,必须走与科技、金融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实现文化、科技、金融三者有机结合,给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借助金融的力量,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加快整合与升级,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弗洛姆:把文化产业放到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中国有世界最大的消费群体,而且中国人民平均消费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积极发现文化产业势在必行„
中山水寒:我想,真正让文化产业具备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高度,不仅仅需要企业开拓视野,创新赢利模式,更需要有各地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宽松的发展环境,让良好的政策机制和市场机制,给文化市场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文化产品创作层出不穷,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沉稳矫健„„
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文化都是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认清文化的地位作用,把握文化的特点规律,创新文化的体制机制,是提高文化自觉的逻辑必然,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之所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启动、全面展开、深化攻坚。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天,我们已经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文化正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改革,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改革的特点是经济领先,其他领域依次推进。当经济领域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时,文化领域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000年,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图书博览会,我们的出版社大多一头雾水,图书博览会不能像书市一样卖书,这个道理让很多人想不通。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刚拿到《哈利·波特》中国版权,这个今天看来如此普通的案例,那时却瞬间被演绎为出版业的神话。也就是在这一年,“文化产业”这4个字正式写进中央文件。
进入新世纪,“WTO”这短短的3个字母给中国人上了第一堂国际贸易的扫盲课。然而,打开的贸易之门却让门内的人倒吸一口凉气: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虽然只有全球影片数量的10%,但它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
更为尴尬的是,我们的“事业单位”这样一个体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根本找不到对等的称谓,更不要说进行版权贸易。就好像整个世界坐在一张桌子上打牌,“中国”这个特殊的选手,由于没有独立的文化法人地位,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说国际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巨大反差以及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外在诱因,那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压力则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短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不平衡,“精神饥渴”现象日益强烈的尴尬局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单位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文化单位按照政府财政拨款的多少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想当年,一个小小的香玉剧社,靠常香玉带领一帮艺人走街串巷,就能用自己挣的钱给国家捐飞机;可文化体制改革前,许多文艺院团竟到了无钱排戏的地步。原因何在?关键在于香玉剧社是向市场要钱,而国有院团则是向政府要钱。
长期以来,我们的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也混淆不清。本属公益的,公益属性模糊;本属市场的,市场属性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有文化、无市场”,构成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国内的文化市场要逐渐放开,一面是我国的文化单位难以与国外文化企业同台竞争;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一面是国有文化单位缺乏活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复兴的迫切要求,成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大课题。
事实证明,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在继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开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启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崭新航程。改革,不啻一场深刻的革命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盘点一下中国文化的家底,几乎令人望而却步:10000多家报刊,近10000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个发行企业,2300多家文艺院团,近1000家影视公司„„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可谓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这样一场涉及面极其广泛的改革,如何平稳有序地推进,着实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智慧。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使体制改革的过程注定充满艰辛。它所涉及的内容枝枝蔓蔓,需要调整的关系层层叠叠,从宏观设计到微观操作,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改革的困惑同样来自内部。文化体制改革是“一把手工程”,但哪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不想花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改革的成本由谁来买单?原本就穷得叮当响的文化厅局,不改革好歹还有几个院团可以管,现在一改革似乎什么资源都没有了。
改革之初也曾顾虑重重。先改的单位小心试探,后改的单位观望不前;条件好的地区想“脚踩两只船”,既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又享有企业的收益;条件不好的地区则想慢半拍、等等看。
经过最初两年的试点和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终于明确:科学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简单的一句话,拨云见日,使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变得清晰起来。
改革之难,其难在人。如同当年经济体制改革打破铁饭碗一样,这也涉及数以万计人员的身份转换——以什么样的身份退休直接决定了退休后每个月拿多少钱。而且旧庙拆了,新的庙又没有建立起来,让只会念经的和尚做什么?谁能把人的后顾之忧解决好,谁的改革才能成功;谁愿意支付改革的成本,谁才能获得生产力的解放。
一场不可逆的改革发动起来了。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关口上,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成为改革的强大推力。从2003年开展试点,到2005年点面结合,再到2009年全面展开,文化体制改革如关山飞度,一刻没有停歇。一年一次的经验总结会,半年一次的考察学习,一个月一次的进度汇报,使改革既有明确的任务书,精细的路线图,又有具体的时间表,要求2012年上半年,所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完成转制任务,基本完成一批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任务,基本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这四个“基本”,其实都是硬任务。中央甚至建立了退出机制,明确规定,对不具备市场准入条件的出版社,允许其在做好资产财务清算和人员安置的前提下停办;地方所属电影制片厂在2009年底前尚未完成转制任务的,将视为自动退出;非时政类报刊不符合改革要求、不具备市场生存条件的也要退出。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年底出台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充分彰显了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2009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的改革,进入决定性阶段。国务院随后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担心,在政策支持面前消融;共识,在不断探索中达成:改革不是“甩包袱”,不是“养不起”,不会“一转就死”,也不会使传统文化消亡。目前,已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出人出戏出效益,生存状况远好于改革前。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也将人类社会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上载”,并制成数字文化消费品。
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精神文化转化成物质财富,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文化,迎来黄金发展期
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
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紧扣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这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的关键所在。不下决心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硬壳砸掉,就无法培育出真正的市场主体。
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2004年1月,北京儿艺完成股份制改造,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彻底转为公司法人,实现了惊人的飞跃:演出场次增长了7倍,总收入增长了100倍。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全国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制作等领域基本完成全行业转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制590家,非时政类报刊完成转制595家,22个省区市实现省内广电传输网络整合。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随着大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曾经靠吃“皇粮”生存的事业单位开始面向市场,“事业人”变成了“企业人”。
这些惊人的变化证明:文化单位蕴藏的潜力是巨大的,文化市场开发的前景是广阔的,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创新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大大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建立健全遍布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海浦东新区通过“竞标+配送”的方式,把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权由政府交给基层、交给受众,变传统的“上面送什么,下面看什么”为如今的“下面要什么,上面给什么”。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速达到18%以上。政府实施的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极大地缓解了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文化活动少的状况。
调整结构,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各地通过推动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使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
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重组的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国内出版业首次跨地区重组的企业。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整合省内发行网络,控股海南发行集团公司,成为出版业首家超百亿元企业。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2010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5%,有的甚至达到7%。
如果8年前,我们讲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别人会说这话太不靠谱,但是今天这句话已经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大政策。
转变职能,加强和改进文化管理。通过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
山东省临沂市率先探索出“三局合一、联合执法”的“临沂模式”。以“临沂模式”为蓝本,全省各地市加快整合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组建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同时整合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组建起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这一改革举措,真正实现了文化审批权、执法权之间的分离。
“走出去”,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的不断拓宽,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脱颖而出。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目前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已与148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建成海外中国文化中心9个。
8年的奋斗,8年的探索,充分证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对文化复兴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
今天,中国文化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一个管理科学、市场规范、创作繁荣、消费旺盛的文化中国正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提高文化自觉才能解放文化生产力
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不仅仅是生机勃发的文化产业和一大批活力四射的文化企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思想基础的过程。
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文化体制改革启动的时机和节奏时,不能不叹服这高屋建瓴、大胆缜密的顶层设计。
英国BBC曾经评论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领导人也正将注意力转向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如果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回答的是文化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建设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那么,这次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还要回答如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问题。
从理论层面看,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认识;从实践层面看,它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天,我们总结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经验,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起远航中可以凭借的风帆。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形成广泛的思想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导向。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自强,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说,党的十六大吹响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军号时,人们对于改革的必要性还认识不足的话,那么,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则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够顺利推进?改革能否顺利,关键是改革是否尊重和顺应规律。实践证明,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有进入市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更高,主流的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这既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规律。因为把文化推向市场,就是把创造的权利、评价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交给了群众,就是让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成为衡量文化发展的标准,从而文化才能在接受市场的评价中不断校准自己的方向。事实上,那些关注现实、艺术精湛、思想深刻、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往往都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亮剑》、《任长霞》、《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金婚》、《闯关东》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其收视率节节攀高就说明:占领市场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市场份额越大,服务的群众就越多,正确导向就越能落到实处。
改革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对象是否理解和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保持波澜不惊、顺利推进的良好态势,就是因为在改革中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只有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改革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8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践,可以说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它表明群众路线的法宝对于我们党来说永远不会过时。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有一个优化的路径?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一种科学有效的领导方法。正是因为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的经验教训作参照,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日渐清晰。
自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就设计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发展思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其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两分法”的思路,改革的路径也就变得明晰起来。就宏观而言,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体制。就微观而言,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增强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享受政策扶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实行企业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文化产业为什么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因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后,又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路,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正是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前抢抓机遇,加大国家层面对文化的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使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文化体制改革仍然面临攻坚战
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我们积极关注新情况,勇于破解新难题,不断开辟新途径
蓦然回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加快推进的攻坚期。
按照中央部署,2012年底之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要基本完成。屈指数来,已仅仅剩下不足400个日子,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姿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改革,积极关注新情况,勇于破解新难题,不断开辟新途径。
思想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解放。变革蕴含陌生,陌生产生刺激,刺激有助于击穿麻木、打开思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激活人们的思想,使改革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的氛围更浓厚、创新的动力更强劲。毫无疑问,我国是个文化大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让我们底蕴深厚,但又远不是个文化强国。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加强烈的改革意识,努力改变我们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体制机制弊端还需要进一步革除。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区域壁垒和行政干预的问题虽然已有所改观,但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原有行政主导的文化管理体制并未彻底改变,文化管理权限分散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进而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多头管理问题正在成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制约。
事业和产业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传媒领域。虽然大部分传媒企业都已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分开,有的还将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文化企业,甚至上市融资,但在实际运营中,“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营”的二元体制结构缺乏法律依据,在财务管理和融资上存在诸多障碍,也不利于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政策。
文化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企业的实力显著增强,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巨大,突出地体现在文化创新能力的薄弱上。我国有杂技专业团体100多个,但演出收入低、国际知名度不高。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一年的演出收入比我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还多。我国的电影、电视剧、图书、报刊等的总量在全世界位居前列,但由于缺乏创新很难产生全球影响力。因此,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鼓励各种形式的探索和试验。
改革难点还需要进一步突破。随着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转企改制任务的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社有其特殊性,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两个难点,因而需要全力攻坚。推动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绝不是财政“养不养得起”的问题,而是要通过改革,把演艺业发展的主体培育好、结构调整好、环境营造好、体制机制建设好。非时政类报刊也是重要的舆论阵地。着眼于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应率先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省级、副省级、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同时“关停并转”一批不符合资质或严重亏损的报刊,切实解决报刊业长期存在的“小散滥”问题。
投入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建立健全同财力相匹配、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把财政投入更多地向农村基层倾斜,向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同时改进财政投入方式,采取基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建立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机制。拓宽投入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建设。
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消费模式的变化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同时,还要注重通过硬品牌来打造软实力,多出品牌企业,多出文化精品,真正从上游入手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
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在于建设文化强国,而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政府、市场和人才的共同作为
文化和经济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正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责任。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文化自强,而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在于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强民。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世界格局正逐步形成。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正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的新阶段。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政府、市场、人才的共同作为。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政府要大有作为。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同时也是政府自身的改革。亚当·斯密说过,市场无能为力之处,就是政府大显身手之地。当中国的“经济蛋糕”已经做到如此巨大的时候,时代和人民都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从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政府转变为一个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政府自身的角色应该定位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市场要大有作为。一个发达的文化消费市场固然会让不会游泳的文艺团体呛水,而一个不发达的文化消费市场如同一个没有水的游泳池,再好的健将也无法施展拳脚。因此,政府必须把培育需求旺盛、体系健全、运转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作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抓紧抓好。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人才要大有作为。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必定是文化巨人辈出的时代。我们需要文化巨人的不断涌现,更需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来加快构建尊重人才、尊重艺术的大环境。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并将其变革的深刻根源归结于人的觉醒:“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今天,当我们以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来审视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时,完全可以说这一改革正是中国重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伟大变革,它所迎来的必将是恩格斯所热情称赞的那样一个伟大时代。
一个国家,只有当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时,当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时,这个国家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所释放出来的巨大活力,已令中国文化面貌一新,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已展露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和鲜明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