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生活资源研发与利用
小学数学生活资源研发与利用
濯田中心校:王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数学教学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充满快乐、激情、幻想与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一、捕捉校园生活资源,构建数学课堂。
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提炼出教学资源,这是学习数学内容生活化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选取学生熟悉的人、事、物,采摘生活的教学实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富有情感的、贴近生活的,具有活力的东西。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参观自己的校园,让他们思考: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了哪些图形。回到教室后,再出示学校的照片,让他们再次观察,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图形,并让他们想想:什么样的图形最多?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热情高涨,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直观感知了四边形。又如:在教学“周长”这个概念,可以从同学们天天看到的黑板具体实物入手。在教学“图形的认识”结合学生的文具、学具等。如在学习完“千米的认识”,带领学生到操场跑道进行跑步,每圈200米,跑5圈,让学生感受1千米的长度,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总之,通过对校园一些资源进行挖掘提炼成为数学教学资源,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存在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拓宽了学习的领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挖掘现实生活资源,生成有趣的数学问题。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而数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如果不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挖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融入课堂,并通过对现行教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整合,使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如:在教学怎样租车更合算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题目,师生共有80人去秋游,大轿车限乘30人,面包车限乘20人,租一辆大轿车50元,租一辆面包车35元,怎样租车合算?哪种方案最省钱?方案越多越好,我们将选一个最佳方案提交给学校。显然,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而且内容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欲望逐步地高涨,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设计的乐趣,又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重量70克、面饼重65克,从而知道调味料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印着净含量500克等实际问题。再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现实估算一下明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 的价值,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利用生活经验,感悟有用的数学价值。
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从而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促使利用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的目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年、月、日”的教学,教学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年、月、日的许多“经验”。以此为起点,教学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然后组内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待各小组汇报时,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又分为31天的大月和30天的小月,以及二月份的天数等知识都已被同学们所理解和掌握。在此,又出示了1990年至2000年来2月份的天数让学生作再次的研究和探索四年一闰,以及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又被同学们所发现。又如学习长度单位,让孩子们测量自己的身高;认识人民币让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所需的东西。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得积极、主动、真切,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留心学生的生活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范围,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活生生的内容移进课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乐学、好学,亲身体会数学的奥秘,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利用
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利用
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我们从我们的地球母亲那里获得了无尽的财富,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有无数的灾难。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现阶段人类还没有能力离开地球到其他的星球上去生存。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目前,世界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加之工业废水的排放,化学肥料的滥用,垃圾的任意倾倒,生活污水的剧增,使河流变成阴沟,湖泊变成污水地;滥垦滥伐造成大量水分蒸发和流失,饮用水在急剧减少。水荒,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流受到污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过6.5毫克/升,水中氮和磷污染,污染河流含磷量均值为未受污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另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个国家为严重缺水,危及20亿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许多科学家预言:水在21世纪将成为人类最缺乏的资源。正如人们所希望的,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事实上,地球上水的总量并不小,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km3左右,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而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其次人类的发展还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地球陆地面积中大约有20%处于极地和高寒地区,20%属于干旱区,20%为陡坡地,还有10%的土地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以上4项,共占陆地面积的70%,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称之为“限制性环境”。其余30%土地限制性较小,适宜于人类居住,称为“适居地”,意为可居住的土地,包括可耕地和住宅、工矿、交通、文教和军事用地等。按人均2.5hm的30%2
计算,人均占有0.75hm2。在适居地中,可耕地约占60%~70%,折合人均面积为0.45~0.53hm。
而最为主要的能源,也就是矿产资源更加是十分短缺:矿产资源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与其他的自然资源不同,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在全球分布不均衡,随着人类发展需求的不断壮大,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日益增加,矿产资源日渐枯竭。
资源与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本篇讨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不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与自然不相协调所致。本篇主要针对现代已经存在的矛盾,着重介绍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主要问题。
如此严峻的现实,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迫理性地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试图冲破昔日牺牲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樊笼,寻求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可以说,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得如此深刻,如此重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战略,它的产生,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并进而成为全球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追求文明进步的目标。
但尽管人类虽然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包括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矛盾,但是人类的聪明和智慧正在于能够从实践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半个多世纪以来环境问题的挑战已经教育了人类,人类终于觉悟到,地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我们应该爱护地球、挽救地球。也只有在人类纠正了自己对自然的错误态度,改变了对环境与资源的错误做法之后,地球环境才有可能恢复其和谐、美好的面貌。
人类似乎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人类的聪明才智还反映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上。我们有充分的自信,人类将在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指引下,取得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进步,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目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环境问题,使已经满目疮痍的地球恢复其美好的面貌,还一定可以使未来的工业、农业和一切发展事业都能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都能不损害人类在地球上代代相传的长远利益。
当然也必须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传统的观念要改变,陈旧的技术要摒弃,科学管理、法制建设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加速,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资金,需要合作,需要奋斗,这个过程往往是充满矛盾和困难的。因此,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范例,一些榜样。它们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不是梦想,只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人类是能够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生存繁衍的。
保护地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地球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数学知识系统性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合理的利用开发教学资源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1.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与普及,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在不断增加。从原始的教具教材到音像光盘,从单一的实物到多媒体的应用,从固定的学校、班组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到互联网、异地同步教学这个广泛开放流动的环境,教学资源在不断增加,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教学中适当选用新的课程资源,来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义、规则、方法或技巧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对已有的资源优化整合,以达到教学目的
2.1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时至今日,科学飞速发展,学校的教学设施也相当得到改善。为了体现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动用全部认知和情意方面的储备投入学习过程中。如在上《认钟表》时,我就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先运用实物让学生感知时间的概念,再运用电脑显示出钟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既让学生动眼、动耳、动手,还让学生动了口,突破了认时间的教学难点。教学中,我利用电脑的优势,设计了一个活动的钟面同时配上动听的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来,师生之间的交流融洽了,教学效果自然比“一言堂”好得多。
2.2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参与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部驱动力,合理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就可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乐意去学。如:教学“8的认识”时,为了激发学习的动机,引起兴趣,教学中我特意安排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有趣练习,创设一个建构认知的情境。首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8根小棒放在桌子上,问同学拿出7根小棒,再放1根是多少根?然后要求学生用8根小棒拼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图形,看谁拼得最好。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拼的是什么图形,怎样拼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小朋友拼的各种图形都是用8根小棒拼的,于是引入新课《8的认识》。教学8的组成时,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分成2份,学生借助于学具的操作,学得自然就轻松了。又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2.3巧设疑问,创设情境。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抓住思维含量高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我首先从不同类型的线入手,观察“直的线”和“曲线”,让学生感性认识“直线、射线、线段”都是“直的线”,接着让学生随着我的演示从“能否延长”、“能否度量”、“几个端点”等方面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最后再通过学习教材的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建构起了新的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
2.4联系生活,加强运用。教学过程中,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第三册的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东南西北》中,若在室内上课,学生接受的方向知识将是抽象的,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把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找找日出的方向,联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以此为固定方向,让学生辨别一些树木、建筑物的方位。教师再稍加引导,有部分学生就能自己指出学校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如在第四册的第五单元《测量》中的《千米的认识》中,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测量出10米的距离,请他们试试若手拉手,需要多少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走一走,大约走几步?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步行10米距离所得的经验猜测:100米大约走几步?学生猜测后,再请他们走一走,把所得的数记录整理;至此,部分学生会以此类推:10个100米是1000米。教师再作引导:1000米=1千米,前面是用米作单位,后面是用千米作单位。课后可布置学生步测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用上,因此所学得的知识比较深刻,不容易忘掉。
3.优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对教师备课,提供了方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既要坚持跟踪社会上新事物的出现,又要学习研究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把新事物变成新的课程资源。这要求教师不但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新事物运用新事物的韧劲。
其次,要合理选用各种课程资源。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予以必要的比较、筛选,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课程资源的利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开发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教材机械训练的倾向,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四篇:利用生活资源激活当数学课堂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当数学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装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 中,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支发现去探索,教学时,我们教师应借助学生装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更能体会出数学的无穷乐趣,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一课时,引导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中去发现简便方法,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张华的妈妈到商店买球鞋,她身上带有365元,每双球鞋198元,张华的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许多种方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先付200元,再找回2元,就用165元加上找回的2元,在此基础上抽象出365-200+2的算式,这样,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出简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生活中感悟数学,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思想,实现了学生以自主建构,学习新知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的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现阶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英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人与物两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十分强调学生资助学习的能力,为了迎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我们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使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什么、怎么学。本文通过分析其主要内容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关键字:课程资源、英语教学、开发利用
一、引言
现代外语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越来越丰富,这对外语课程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程资源如黑板、粉笔和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外语教学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应该努力合作,积极开发和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包含的意义范畴宽广,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它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第一,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如教科书、课外读物、音像材料、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第二,使学习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如教室、桌椅、音像设备、电脑、网络、图书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文将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三、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物质资源
1、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资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资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材资源。狭义的教材资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资源。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因此,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是教师有效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也才能通过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学校资源
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学校提供的一些硬件设施,如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参考书,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以及学校自身的精神文化等软件“配置”。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使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如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包括:信息技术和互联网(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为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各种媒体资源,一些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也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网络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没有完全抛开传统课堂教学,也没有完全吸收网络教学的全开放性,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萌生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使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体,转变成为整个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学生逐渐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主动探索者。网络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而产生的新的现代课堂教学形式,其教学活动是在课堂与网络双重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下进行的。其特点是(1)具有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可以向学生出真实的问题情景,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做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提供资料)。(2)双向交互式的建构,多种交流手段的运用,促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问题解惑以及情感因素的形成。(3)易于组织、管理,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4)易于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按其认知特点,主动完成意义建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5)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4、文字音像资源
文字音像资源包括:有助于英语教学、拓宽英语学用渠道和发展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图书和音像出版(包括引进或国外的出版物)、英语报纸和杂志期刊、广播、电视和电影等都是实施英语新课程中师生可选用的资源。近年来,我国有关辅助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音像制品层出不穷,品种繁多,内容新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的发展,是教学资源开发的宝藏。其优点有:(1)音像资源能展现交际场景的真实性;(2)音像资源能展现语言材料的真实性;(3)原版的英文材料是沟通文化的桥梁;(4)英文音像资源丰富的内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多媒体技术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标志着当代教育已经从纯粹书写板书教学时代为主过渡到了多媒体技术与板书教学共存的阶段。多媒体进入各种学科教育已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英语教学中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英语教学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师英语教学的得力助手,不仅能辅助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进行协作,提高认知水平,强化英语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桥梁。英语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提高了,多媒体英语教学环境也将随之改善,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
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需要一个符合英语教学特点的多媒体电脑运行环境,除了要有多媒体语音室操作系统外,还要有根据英语教学的要求所安装的工具软件和英语软件运行的环境。在多媒体环境下要完成英语教学任务,需要结合所上英语课的特点而选择软件安装到电脑里,上多媒体英语课必备的软件如下:Microsoft Office,金山词霸,录音软件,绘图软件如FreeHand,Macromedia 系列软件如Flash、FireWorks、Dreamweaver、ShockWave,市场上出版的英语应用软件如洪恩英语系列教学软件、Little fox等。
同时多媒体技术能使静止的图画得以活化,吸引学生注意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无意注意不仅占有优势而且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取决于直观教学,上课时,如果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调,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犹如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动画课件、音像剪辑,使课堂效果更为生动,学生犹如亲临其境,在强烈逼真的情景中发展形象思维,创设语言环境。我国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像学习汉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掌握和运用英语,教师要创设相仿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掌握,从而能够熟练地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学习,而电教媒体的运用,就是课堂情景创设的有效手段。运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改变直观教具在整个制作和演示过程中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的状况。
(二)人力资源
1、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是自古以来教育者対学生的定位。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
是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看看这些学生的素质到底达到了多高的水平,实际上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课程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不同学校乃至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国家级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和一般初中、普通小学的学生素质是不一样的,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对此进行考虑,这不仅影响到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同样是关于当地风土人情资源的开发,对于生源条件好的学校来说,可以在选择的量上和深度上超过一般的学校,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甚至可以上升到文化层面进行思考;一般的学校可能更多地作一些通识性的介绍,让学生对家乡风貌有所了解.能热爱自己的家乡即可。
是要对学生的兴趣以及各种他们喜爱的活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他们量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扳性。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教师的视角和学生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选择出来的课程资源应该是“儿童化”、“学生化”的课程资潭。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千万不能是“教师化”、“成人化”的课程资潭,因为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提供给学生自我构建的,而不是简单地把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倒进学生的脑袋里。
2、教师程资源
教师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内生性”资源的主体,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以及效益水平,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课程资源,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师资条件是开发课程资潭的基础要素,并直接制约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有一些课程资源学生需求强烈,而且也非常感兴趣,但是限于师资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没有能力去开发,或是开发出来效果不好。比如,在西北某一个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学生们对当地黄土高原的民族音乐非常感兴趣,但是农村地区艺术类教师缺乏是个普遍现象,就连艺术课程开设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虽然学校可以开发西北民歌这一课程资源,但充其量大家只能简单地模仿民间歌手的演唱,更深一步从民族音乐本身去研究、去理解,恐怕就不行了,这种师资条件的欠缺就制约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3、家长资源
家长资源是校外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系统得以建立的根本依据,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家长是隐性的助学者。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用“看不见的手”为其营造了适宜的发展氛围,撑起有助于孩子自主发展的一片晴空。同时家长配合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拟定活动计划或活动提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长处和潜力,提高他们培养孩子成才的信心。
家长式课程改革的支援者。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家长在社会上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具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是学校可以大力开发的课程资源宝库可以把家长作为课程的开发源,采取请家长来学校给学生讲课的方式,让他们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
4、社会资源
为了应对需要,满足需求,所有能提供而足以转化为具体服务内涵的客体,皆可称为社会资源。
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但是,以学生为本并不排斥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毕竟学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成虽。从社会的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
美国是当今受毒品肆虐最为严重的国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吸毒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持续发展与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整个社会风气日下,道德沦丧。社会非常需要教育对此作出回应。为此,从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出发,美国许多中小学校充分开发禁毒教育课程资源,甚至还编写了专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有关禁毒方面的教育。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从社会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我国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也曾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环境恶化、人口极度膨胀等,在特定时期都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作用,成为影响社会正常前进的阻碍因素,社会需要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成为消除这些问题的积极因素,从而导致环保教育、人口教育这些内容作为课程资源被开发并整合进学校的课程中来,这实际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开发课程资源。
四、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棱心部分。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是教师有效利用和开发教材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也才能通过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应及时了解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时为教材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及时更新教材。学校还可以适当选用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料或开发适用的校本教材,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妥使学生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
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使英语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英语课程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如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奉的和常规的教学设蓝。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英语课程提供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VCD、DVD、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视听室等,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三)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
传统的黑板教学,相对而言无图像、不生动、不直观;而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信息的资源优势,能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展示教学内容,有效地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了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的学习模式。通过计算机和互联时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校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时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时站,开设阿络课程,进一步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四)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资源蕴藏在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之中,也隐藏在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之中。学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重要意义。通过刨设开放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促进课程实施中的资源生成。同时,每个学生也应学会建立和利用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交流学习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戢鼬学生制作班级英文日志、英语墙报;引导学生在班级和学校进行英语环境设计,创建英语广播站等;还可以尝试组织学生用英语开展网上交流和讨论,制作班级英语时页等。
(五)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的开发英语社会资源开发,就是要求学生注意收集、积累校外接触到的英语资源,如电视、杂志上的英语广告词、商品的英语说明书和英语格言等。学生接触到这些英语可以利用“英语图书角”里的词典自查,也可以咨询老师。
五、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及英语的运用,对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象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以及其他英语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与课本,他们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很感兴趣,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提高。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也不例外。由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也各不相同,单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因此,开发和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英语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章识薄弱
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中小学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教学进度,它的课程资源大多是国家和地方规定好的,是现成的、固定不变的,并不需要教师去开发课程、创造课程,缺少课程建设的空间,教师们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些内容上好、教好,因此,教师也就很难养成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更镇不上去整合、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这一方面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机械灌输,另一方面又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闲置与浪费。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自主教学提供了空间,教师们应该也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已经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地区,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鞋师在实施课程时,仍然按照习惯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上一堂课的内容.20分钟就讲完了,下面不知道怎么办了,这实际就是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童识,仅仅关注教材这一传统的课程资源,把教材上的内容敦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周围大量鲜话的资源进入不了他的视野,难以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2.课程资源开发等同于编教材
1)教材(主要是教科书)直到现在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从课程资源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教材不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降的趋势。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与功能,即使在教材开发与建设方面,也需要进行结构上的突破,体现时代发展的多样化要求。
2)从课程内容或教材看,偏重知识资源特别是学科资源的开发,忽略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3.课程资源开发没能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
受时代与观念的局限,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科本位,教师中心主义倾向。课堂中,教师是主宰,是权威,以“讲”为主的教学活动贯穿了整个课堂,教材也是根据教学大纲来设计的t没有多大的弹性,更多地从教师如何教学的角度来考虑。这样一来,导致所谓好的教师就是采用“高超”的、学生喜欢的教法,把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新课程实施中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现在,则要突出强调一种开放的理念,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自主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实际生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建课程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要实现而且也必须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时的教学过程已经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整合课程资源的课程建设过程。
4.目前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依靠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
专家开发的课程在内在的学术性品质上可能是好的,但就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方面来说,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5.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从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上说,偏重纸制品,对于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载体形式重视不够。
七、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的改进措施(一)、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显现平台
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课程资源.关键是如何充分合理开发,使之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其应有的课程意义与价值。总的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大致有以下四个途径,这些途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开发的时候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1.从学生的现状一度开义课程资源
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要从两方面人手进行分析:
一是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看看这些学生的素质到底达到了多高的水平,实际上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课程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不同学校乃至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国家级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和一般初中、普通小学的学生素质是不一样的,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对此进行考虑,这不仅影响到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同样是关于当地风土人情资源的开发,对于生源条件好的学校来说,可以在选择的量上和深度上超过一般的学校,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甚至可以上升到文化层面进行思考;一般的学校可能更多地作一些通识性的介绍,让学生对家乡风貌有所了解.能热爱自己的家乡即可。
二是要对学生的兴趣以及各种他们喜爱的活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他们量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扳性。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教师的视角和学生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选择出来的课程资源应该是“儿童化”、“学生化”的课程资潭。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千万不能是“教师化”、“成人化”的课程资潭,因为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提供给学生自我构建的,而不是简单地把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倒进学生的脑袋里。2.从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师资条件是开发课程资潭的一十基础要素,并直接制约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有一些课程资源学生需求强烈,而且也非常感兴趣,但是限于师资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没有能力去开发,或是开发出来效果不好。教师应该放宽视野,突破教材的局限,从多个角度开发和利用资源。首先需要对教学资源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与能力,从而改善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比如,在西北某一个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学生们对当地黄土高原的民族音乐非常感兴趣,但是农村地区艺术类教师缺乏是个普遍现象,就连艺术课程开设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虽然学校可以开发西北民歌这一课程资源,但充其量大家只能简单地模仿民间歌手的演唱,更深一步从民族音乐本身去研究、去理解,恐怕就不行了,这种师资条件的欠缺就制约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看看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他们在哪些方面有专长、特长,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们才能游刃有余.这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比如,在江苏南部地区的一所普通初中里,体育组里有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在体育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投入精神,他们每天清早就起床,风雨无阻,从市区赶到位于郊区的学校,和学生一起锻炼身体,这个学校的学生从不用突击训练,就可以在全市的体育比赛和中考中稳居头名,参加学校足球队、篮球队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像体育一样出众。该校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师资源积极进行各种体育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学生们踊跃报名,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同时也为其它课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所谓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势.这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形成和探化学校办学特色的促进。教育部、农业部颁布的《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确定“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就体现了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思路:不同的学校具有各自独特的课程资源,“绿色证书”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各不相同,实际上就是要求农村学校从自身的特色出发.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
具体到一个个学校,有的学校是百年历史、声名显赫的老校,学校的文化积淀很探,培养出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形成了学校与众不同的悠久人文传统,那么在课程资糠的开发方面,就可以花力气向这个方向努力。学校要充分开发利用这方面的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文字、图片、影像以及校友们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学校辉煌的过去,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中生活和学习,被这种多年形成的文化所熏陶和感染。有的学校硬件条件相当好,设施设备现代化的水平非常高,计算机已经在学校普及化,那么,就可以在信息类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多用点心思,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与信息技术紧密接触,使学校成为一所建构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学校,不仅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社会资源的开发英语社会资源,就是要求学生注意收集、积累校外接触到的英语资源,如电视、杂志上的英语广告词、商品的英语说明书和英语格言等。学生接触到这些英语可以利用“英语图书角”里的词典自查,也可以咨询老师。应而英语教学应立足于实际的社会需要,关心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英语学习。将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二)、管理执制:资源开发的切实保障 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呈现出来。在人们对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和意义把握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些课程资源得到及时开发,并发挥最大的资源效益,有效的管理是根本保障,我们要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为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直撑。1.建立课程资源库
对繁杂的课程资源应该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类,建设成课程资源库。课程膏潭库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作用重大,教师们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需要什么,就到这个库里进行检索和点击,可以节约大量寻找资源的时间,而且,同一资源可以为不同的教师反复使用,提高了使用效益。资源库里不仅要有大量文本、文献类的资源,还要有许多超文本类的课程资源,使资源的数量、品种、形式多样,保持库里资源的充裕丰富。
这种课程资源库不仅每个学校需要建立,并且要形成自己的特点,各级地方教育部门也应该建立课程资源库,更大、更充裕的图书馆,这样有利于课程资源开发向深入发展,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层的探究和体验,而且,还应该通过信息技术把各组各类资源库联系起来,为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多重服务和深度支持。2.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社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纵向从基层学校到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教学科研部门、课程研究中心,横向教育内部向教育外部的交错相连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效应和优势。
中小学校首先应该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的实施高不开课程资源的强大支持,课程改革为教师实施进程提供了创造的空间,这需要大量课程资源进行有机填补,学校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资源章识;在各个学校形成个性、独自为战的同时,要加强校际间在资源开发方面的联系,一个学校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可以为大家共享,整体提高课程实施水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外,各级地方教育部门,教学科研部门、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其它相关部门也要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行指导,从更高层面促进课程资源的建设。
3.构建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在旧有的被动接受的思维定势框架里,许多教师缺少进行资源开发的信心和勇气,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进行鼓励.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尤其是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初始阶段,第一步往往是最难走的.这种机制应该尽早建立,促使学校和教师能尽快适应新课程,积极进行课程资潭的开发,把第一步迈好。
课程资源开发激励机制的建设可以是体系化的.出台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资源开发奖惩办法,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调控;也可以先在局部某些方面做点尝试,比如,在一些评审、评奖、评选先进等活动中,甚至在教师的职称晋级时.可以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成果指标。通过这些激励措施的建立,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会受到广大学校和教师的极大重视,肯定会促进课程资源开发网络的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充分合理开发。
七、结语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及英语的运用,对提高学生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英语的热情都有极好的促进与激发作用。反过来,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地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象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及其他英语实践活动。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好英语,为学生枯燥的英语学习注入新的血液,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善林.从需要出发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11期 [2] 鲍淼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开发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04-01
[3] 聂良红.论课程资源开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湖南师范大学.2006-10-01
[4] 邹振萍.兰州市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研.西北师范大学.2006-06-30
[5] 张晓东.关于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