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9:4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第一篇: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摘要:

当今时代,文化是化是民众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

面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之下。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迫切的需求以及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际形势和国际竞争看,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高新技术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占据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年经营总额达几千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8%至25%,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居第四位。美国凭借其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已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龙头。现在的英国,已悄然完成了从重工业向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的快速转型。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芬兰的文化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分别达到20%、10%、6%和5%。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法德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都执国际文化产业界之牛耳。电影渐成美国的摇钱树,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全世界的电影票房收入大约为每年15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2004年的票房收入为95.4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60%以上。日本动漫产业的年总产值已逾1兆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800多亿元),成为日本排名第六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韩国数字娱乐产业增长率高达40%,超过汽车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是最具盈利前景的一个产业,其网络游戏占据我国市场的份额在70%左右。据韩国2004游戏产业白皮书披露,2003年韩国网络游戏产值为754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左右)。

一些西方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支持,妄图把他们的价值观、文化理念以及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占领世界大部分的信息、话语、娱乐方式的权利和空间,以实现称霸全球的政治野心。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若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人尤其是新一代青年人就很可能成为西方文化的追随者和崇拜者,那么我国就会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丧失文化主权,丧失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失去整个国家建设的精神支柱。

从国内文化建设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不断开拓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当然,我国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所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002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The Strategic Meaning of Strengthening the

Rural Culture Establishment

(湖南邵阳422OOO)

中共邵阳市委党校谭丁平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党在新世纪前二十年的伟大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新领导集体在新的发展时期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而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要如期和顺利地完成上述目标,一个根本的基础是要真正保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稳定。诚所谓:农民安,天下安;农村稳,天下稳。而要做好这个根本基础,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要切实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巩固和发展农村文化是我们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强农村文明教育、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根本。“文化(Culture)”一词源自拉丁语Cultura,原本是指对农耕及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之后,逐渐引伸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系辞下》云:“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文,错画也,象交叉。”——就是在事物上作记号,留下痕迹。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由原始之义衍生出文字、文籍、文章、文学之义。凡自然物体一量有了人的印记就成了“文物”;进而“文”有了与“质”、“实”相对的精神修养与美善德行之义。故《论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化”的本义是指事物转变某种性质或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礼记》中说“赞天地之化育。”由此引伸出伦理道德的化成。“文化”合用,最早见于《易经•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用文明使人止于应有的分寸,这是人的文饰。观察上天的痕迹,以发现四时的时序变化;观察人类的伦理秩序,以教化天下,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因此可知,“文化”在中文里本义就是文明教化之义,所谓“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致,然后加诛。”(刘向《说苑•指武》)总之,中西文化词义的发展演变表明:文化与人的生存行为和生存环境相关,也因此,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E•B•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①因此,我们在考察文化时,不应只“把它作为一个已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且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其一个阶段的历史过程”②来认识。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独有产物,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没有与人无关的文化,也没有与文化无关的人;在不同的文化影响下,人就有不同的发展——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并把它作为管理社会的基础——这一点笔者在后将作说明。

农村(这是当代国人的称呼,其潜意识反映出一种特权和岐视。在我国古代,只有乡村,注:①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第3页。

因而本报告中在述说中国古代文化在农村的有关的发展时,一律以乡村文化称之;西方

自古至今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农村,只有庄园和现代农场,这可以从西方的发展史中看出——笔者注)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场面,它不仅是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一个自然场所,也是千百年来承载中华民族文明生生不息的一个主要场所。因此,农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而言其作用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笔者通过近五年来在全国各地不同农村的深入调查后,对这一点的认识、感受尤为更加深刻。本文就是拟通过对农村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探讨来探求农村的发展和繁荣问题,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抛砖引玉。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情况及其影响

21世纪的中国,仍然面临着一个两千多年来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农民问题。至今,农

民仍占全国人口的2/3,去掉统计中的水分,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甚至可达3/4。广大农村人口生活的区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95%以上。仅从以上两个比例我们就可以充分感受到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的重要性。但从现实来看,现阶段所谓的城镇化、工业化道路对广大农民而言仍是一个难以祈求的选择。事实上,通过改革二十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农村——特别是边、穷、老、少地区,它的发展并没有取得我们期望的那样成功,农村的现代化之路仍是那么曲折、漫长。在世界日益进入新科技时代(信息化)的今天,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的、不容回避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任务。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首先需要我们对农村的历史和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是要对农村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并进而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为农村的发展奠定基础。综观古今,农村经济难以发展的“瓶颈”和根源就在于文化教育的落后,农民脱贫的关键也在于其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否——对于已解决温饱和尚未解决温饱,或者说对于已经脱贫和急需脱贫的农民来说,有什么比提高他们自身的觉悟,也就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呢?

历史地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是都是由乡(农)村走向城市的。中国文化的这一

特点就更加显著突出。在现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基本上同农村紧密一体,无大差异。中国的城市文化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出现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的事情。在此之前,中国的城市化并不如西方那么明显,也正如此,中国人的叶落归根观念、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历经2000余年而本质不变,其原因也在此。并且在民国以前,农村的文化建设水平其实并不低于城市(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可以从历代科举选取人才大多来自乡村就要可以明白)。——这是保证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团结稳定、即使是清末国势危难也未造成国家分裂的根本。

我国文化肇始于何时,现今尚难确定。不过从已有的文字看来,中华文化的农业性十分

明显。从传说中伏羲创制八卦文字到明清之际的文化剧变,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国农村几千年来始终以农为本,强调天人合一的文化认识的根源。因此,我们说历史上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其实也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建设状况。中华民族文化早期的农业性十分突出:早期的先民由于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的了解有限,人民往往借助于求神祭祖,因此文化最早也是一种实用目的很强的农业性文化——祭祀文化。今天我们看到的甲骨文、铜鼎文的记载大多也反映了这些内容。它在形式上是一种原始混合,并没有今人所分的那么具体,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宗教、政治等混合一体。但其内含的道德至上的价值观已有雏形,大禹治水、伊尹为相、子牙垂钓的传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家一点。从现存的《尚书》、《周礼》等可以看出,夏、商、周时期的祭祀文化丰富而生动,对人的发展影响也明显加强,统治者开始注意用文化来教化(育)人。春秋以前的文化建设主要是由统治者利用其掌握的“礼”制来完成(通过以巫术为代表的祭礼等逐渐形成人们生活中的一套规范礼仪)。通过“礼”的制定与规范,不仅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对于族群和家庭而言,也有利于血缘的维持和生产、生活中的团结,这种礼仪下形成的特有文化,重情义而轻金钱

(“仁”者,爱“人”也),重道德而轻物欲(“舍生取义”),重和谐而轻离乱(“天人合一”),这也是后来的中国统治者历代均重农抑商的深层原因。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百家争鸣,中华文化在发展中进入一个新时代,乡村的生活(在家)比纷争的外界(入世)更让人留念和安心,因而,乡村的文化也就更活跃,孔、老、墨、庄、孟、荀等诸子基本上都是生活在乡村(家里),墨子、许农等本身就是农人。孔子等曾周游列国,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最终又大多回归乡村(家里),教授弟子。孟、庄有别,也大同小异,不外乎“克己”、“复礼”。即如苏秦等纵横人物,外出游说也是先后在家苦读,方有成名基础。„„诸子的言行特别是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修养无疑为后代树立了榜样,对中国历史影响甚巨(后来的许多不愿出仕的鸿儒名宿大多隐居山间、乡村,或倚情山水,或教授村童„„在不经意中为中华(乡村)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大多与此有关,中国后来的统治者更是把孔孟之道作为为政之基。),也为当时的社会变革增添风采。秦皇一统,“书同文,车同轨”,为文化的发展交流提供了客观条件,即便其后的“坑儒”,亦不过咸阳一地,乡间(包括其他郡县所在地)仍得免除,西汉时也因此有《论语》等重现;汉初以黄老之术治国,休养生息,“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史记•卷三十•平淮书》),“文帝既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经济得以快速恢复。汉初生活的安定使乡村文化建设也得到发展,“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而趋末”(《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武帝因此 “罢除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严格约束官吏与民争业、与民争利——因为这不公正,很容易导致“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的不良局面,同时加强礼制,教化民众,“三纲五常”肇始于此时也。汉代还专设有乐官到民间各地采诗,既是了解民情,又可借机教化乡民。其所得诗篇乃今存汉乐府。这表明当时乡村文化的建设是有目的的。三国魏晋,南朝北朝,时代动荡,民族融合加剧,文人多隐乡间,对乡村的文化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人雅(名)士们的故事至今流传(见《世说新语》)——后来的隋唐繁荣当有此期一功。隋唐时期,统治者在制度上的许多革新(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税法等)使农村经济空前繁荣,农民生活稳定。加上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较过去更活跃,文化丰富多彩。统治者也更重视文化建设(唐王朝历代君王都注重笼络文人,如王维死后,唐代宗就还十分关心他诗集的编纂工作;宣宗也写诗悼念白居易等),农村文化建设上也因此成绩非凡,以至人民爱好诗歌成了普遍风气,白居易的诗歌传诵于“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①。现存敦煌中的曲子词,多数是民间词。宋王朝重文轻武,文化教育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北宋时代上至宰相,下到州郡长官,几乎都是文人担任。在培养和选拔文士方面,继承了前代的学校、科举制度,在京师设立国子学、太学,培养一般官僚的候选人才,此外,还有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在宋仁宗时,更明令全国州县都设立学校,设置学官教授,并有一连串考试提升的办法,这刺激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加上农作物单位产量的提高和农耕地的扩大,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也有所减弱,使农村中有更多的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文化活动,“释耒耜而执笔者,十室有九”②。加上印刷术的进步,著作容易流通也容易集中,私家藏书十分丰富(叶梦得等的藏书就多达万卷)。民间此期开始出现茶社等说书场所。民间私立的书院更是增多,其中四大书院之一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在太宗时学生有数千人,南京的应天府书院在真宗时修建了150间校舍。许多书院的规模比官学还大。每年在京师待试的士子有六七千人(《宋史•选举志一》)特别是由于文化的繁荣,妇女知书能文的也增多了,其中南宋的李清照更成为一代词坛的代表人物。元代统治者尽管采取文化禁锢政策,乡村文化仍大有发展,体现在敬宗收族上(礼制下的家族统治乡间)更加突出,特别是此时乡间也

注:①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六版,第9页。

②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六版,第9页。

有戏剧团体(社戏)的出现,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明、清时代,山河一统,国力强盛,乡村文化在多样化上更进一步,戏剧、说书等文化娱乐形式众多而繁荣。统治阶级尽管加强了文化上的控制,宗族制度在乡间发展也益发完善,但由于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文化流通较前代更广泛,对社会的影响也更明显,私塾已广泛遍布乡村(黄宗羲、王夫之等大思想家和中国古代众多文学名著都是出现此际,且他们基本都出乎私塾;清末的康、梁也是私塾师生关系;孙中山就是以其胞兄资助开始革命之路的)。民国时期,社会不安,西学东渐,中国的政治在动荡中前行,城市及其知识分子在战争的洗涮中奔命,也因此它失去了与乡村的那根联系脐带,在文化上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既没有了本民族原有的礼制观,也缺乏现代西方的民主精神。而广大乡村却在炮火中仍不失其根本,礼制的根深蒂固使乡人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仍保持古有的纯朴和真诚、善良等道德价值观;仍然遵循原制度下产生的礼制,也因此维持了乡村稳定。新中国建设后,农民由于获得了土地和自由,政府也特别重视农村的社会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乡村政权新的组织形式给予了所有人平等的权利,政府的政策也让乡人拥有了新的希望。加上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剿匪、肃反、除旧俗、树新风等,特别是在乡村开设扫盲班和文艺队、建立乡村医院,对封建迷信的破除等措施使农村的人民真实感受到了生活的甜美,解放的幸福,劳动的欢乐。他们也用最通俗的形式民歌、戏剧等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热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心尽力,农村因此在取得经济恢复的同时,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众多的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观我国农村文化的发展历史,它一个根本的特点就是道德至上和注重人的品德修养的内核始终未改。它的发展总是在与社会的进步保持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同时,保持着其作为文化的特有作用和影响,并因此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非常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当时统治阶级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的选择和变革。农村文化的建设为农村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礼仪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不仅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了大量的管理人才和社会精英,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之所以被外国称为礼仪之邦,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在传承文明的道路上功不可灭——只有占人口多数的乡下人民都懂“礼”了,这个国家才称得上有“礼”了,这个国家也才称得上是“礼仪之国(邦)”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乡(农)村的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演变。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腾飞和繁荣,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村文化建设并没有取得同经济建设一样的进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后,由于行政认识和国家工作中心的变化,农村各方面建设都没有应有的重视,到今天,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已越来越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和进步,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农村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不够,建设不力。改革开始后,由于一切以经济建设中心,各级地方基层政府和群众组织也因此普遍地重抓经济建设,在经意不经意中轻视甚至忽略了文化建设。甚至因此在文化建设领域还一度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如肆意歪曲、攻击传统文化,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等)。表现在乡村,其结果是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在沿海地区尤其突出),乡村文化却建设不力,传统文化日益衰微、弱化,甚至逐渐消失(这一点在沿海地区特别明显,我在广东、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调查发现,许多渔民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已彻底改变),到上世纪90年代,许多地方的群众性文化组织(乡村文艺队、鼓乐队等)基本上消失殆尽。乡村的文化管理机构也因之普遍调整甚至撤消。

旧时乡间定期组织的传统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如元霄节舞狮、端午节赛龙舟等)也在大部分地区消散。特别是由于“中心注意点”的转移,对乡村文化主导作用普遍认识不足,县、乡(镇)原有的文化基层组织(文化站等)也因此大多名存实亡,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作用。在我所调查的县及其基层乡镇中,目前文化组织体制比较完善的没有一家,乡镇文化管理有名无实的达80%以上,根本没有的近20%。其最终结果是造成乡村管理的纷乱无序,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近年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开展后,一些地方意识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对乡村文化进行扶持,但其目的不是为发展和丰富农村文化,或者说不是为了提高农村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综合素质,而是为了经济效益,往往以发展旅游的名义去恢复传统民俗,结果良莠不分。各地所举办的名目众多的所谓民间文化节也大多是徒有其名或名不符实,它们只看到了传统文化的表面形式或者说庸俗的一面而没有理解其基本内核、精髓,结果是庸俗性(美其名曰娱乐)高涨而其教育性(“文化”)不足,甚至误导民众。一些地方有识之士也切实想振兴农村文化,但大多是有心无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政府的重视和财力的扶持。基层乡民也因此失去了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机会,失去了获得科学知识和信息的机会,结果许多政策在乡村的执行因此变样,许多村民因此权利受损而不知如何维护,其发展的结果是造成了乡村社会的动荡。乡间尽管有一部分家庭拥有了电视等收视工具,但由于接受信号的不佳(很多地方收不到电视信号或收视不清晰)和收看时间的差异(由于劳动的原因,乡民看电视往往是在春末到秋中要晚上8点半后、秋末到春初要在7点半后,又因为乡下电费太贵和次日要劳动的原故,所以人们看电视的时间大多不长),所以,人民文化信息的来源只是“马赛克文化”的影响,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信仰等都因无所适从而大大改变。一些曾一度消亡的腐朽没落思想观念趁机尘渣泛起,特别是封建迷信在乡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流行。加上重“利”轻“礼”(所谓“笑贫不笑娼”),许多乡人对教育的态度也来了个大转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村农户让子女失学打工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乡村小学的失学率竟高达30%。在我调查的偏远地区的农家子女的上学率到现在仍无大的改变,很多家庭的小孩到了10多岁都尚未上学读书。这种短视行为进一步恶化了乡村文化环境,从而使乡村文化发展更加艰难。由于文化落后,村民素质益发下降,结果农村发展益发缺乏内在动力。农村的生活习俗、卫生习惯、思想观念在一些地方反而更加保守,直接制约了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步。

2、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对于当前应如何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具体的对策。改革以来,中央在历年的农村政策中也没有对农村文化作出具体明确的指示。今年是中央第六次以一号文件形式指导农村工作,仍没有对农村文化建设有明确的要求与规范。许多地方,包括一些省委省政府,在GDP的魔棒下所形成的农村发展之路都是一边倒的,根本就没有文化的应有之地。2005年,党中央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但是对农村文化的轻视惯性仍然很难在近期内产生大的改变。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80%以上的地方对如何发展自己的乡村文化是茫然无措的,很多领导谈的文化发展思路除了应付检查在实践中恐怕毫无用处(这一点事实上已为近年来的各种文化节的举办所证明)。在农村如何普及科学技术、如何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如何养成村民健康的精神、如何将防止宗族思想的泛滥和巩固政权相统一、如何让发展和生态平衡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体现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尤为迫切,而在这个方面我们恰恰犯了不应犯的错误,以致于今天的农村问题让我们伤透了脑筋。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日益“异化”为物质的需求和满足,其应有的教化功用越来越淡薄。当前乡村文化受城市化潮流的影响十分突出,一个最显然的特点就是“物欲”横流。一种庸俗的观点认为:发展农村文化就是增加对村民的物质满足。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农村里的现代化用品多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也就高了。甚至在小康乡村的确认上也把这个作为标准并且是唯一的标准——村民人均收入多少为准。事实上,这是一种肤浅而荒谬的认识,鲁迅早在近百年前就指出:一国的国民,“即

使体格如何强壮”,但若没有文化上觉醒,那么他们“也不过是给人示众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文化建设(精神)对于人民的发展而言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改革后二十几年中就是这种以物质多寡论进退的思想认识竟左右了中国社会发展二十多年,现在想来恐怕没人不认为这是多么的可笑和浅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鼓励大办乡镇企业、民间争上“万元户”、“专业村”。打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旗号贩卖重复无用的建设,以“脱贫致富”的名义行劳民伤财之举。把文化“异化”为物质的满足和钱财的多寡,一部分乡村固然富裕,可不仅付出了环境严重污染的惨重代价,而且在民风上也实在是“世风日下”、得不偿失;大多数乡村仍然清贫仍旧,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却不可同日而语。封建迷信盛行,以至于拆学堂修庙之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逐年滑坡,到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

2、重利轻义,教化不足,庸俗有余。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另一个典型问题是文化的价值取向严重失误,过分看重于文化的营利性,而忽视其考教化作用,使之日益庸俗化、低级趣味化、肤浅化。不论其形式还是其内容都越来越偏离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正轨,使广大农村在文化建设上健康性严重不足。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乡村文化呈现出严重的低级简单、追求功用的倾向:许多地方把原有的文化场所改为卡拉OK厅,把原有的村文化设施改成理发店、录相厅等,都是以发展文化、普及文化的名义进行的。各种陈规陋习也因此死灰复燃,以致农村中的黄赌毒一度比较泛滥,并且这种趋向还越来越明显。庸俗的文化观还直接影响了农村中的教育发展,当前,农村的教育普遍呈下滑之势,农民对教育的热情普遍性地降低,农村中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农家小孩读完初中基本就中断了学业外出务工,部分学生连小学没读完就失学到沿海地区打工。过去的一些传统文化形式也在“新文化”观念的冲击中日益消亡,特别是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民间文艺如年画、竹艺、剪纸等基本上处于一种濒危状态;而正月闹元霄、端午赛龙舟、六月半年节、十月小阳春节等也基本上丧失了原有的目的,日益异化;从当前乡村文化的内容来看,乡村文化原来比较浓郁的地域性和民俗特色、对民风的教化作用等已不明显,逐渐显现出现代城市文化的媚俗性、同一化,功利性,许多民俗因此日渐消亡。云南的卢梭湖边的摩梭族的生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3、发展乏力,特色难觅。文化发展的活力在于其内在的机制灵活,且不断发展创新;同时地区和民族间的相互交流要广泛而频繁。唯有如此,文化本身才能“有容乃大”,其发展才能有所比较与借鉴,其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也才更加突出与显著。中国乡村文化由于现实、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前普遍存在发展乏力、交流不广、“特色”不明等问题。以我调查的几个重点县市为例:县乡财政对乡村文化的建设都没有专项的资金扶持,也普遍缺乏专门机构去组织和指导,偶尔有民间自发势力组织的文化机构和开展的文化活动,都带有明显而浓郁的谋利性质,因此,乡村文化所独有的那份传统特色现在已很难见到。这一点,从当前的新生代农民身上感觉尤为明显。近年来,尽管因为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三免两减”措施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仍然很远。特别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城乡差别越来越大,贫富不均日益严重。这种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想有一个强力的发展推力和形成自我特色就更加艰难。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由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上出现的诸多不足,因此,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就尤为迫切而必要。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农村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没有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农民不能享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第三篇:论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论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摘 要】“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战略的提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开放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潮流,得到了我国和全世界的重视。该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但每件事情都是具有双面性,有利有弊。“一带一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必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难。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挑战与机遇两方面对该战略进行利弊分析。

【关键词】“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共赢;挑战;经济发展 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义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该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自由平等发展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建立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实现利益共赢与经济融合。

二、“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1.利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共赢

“一带一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建立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就能够实现资源互补与经济往来。对于我国来说,一方面“一带一路”可以将多余的产能转移出去,通过境外转移,找寻更多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中国制造推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外汇储备庞大,而沿线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使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同时推进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我国虽然处于世界的前端,但很多是靠制造业来支撑,缺少很多高端技术与核心产业,走出去可以使我国加强对高端技术的投资与建设。对于沿线国家来说,国与国之间联系加强就能充分利用联合国家之间的的经济积极发展自身经济,互帮互助实现共赢。“一带一路”利于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推动了与沿线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同时推进了沿线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促进和谐共处。2.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涵盖了“两个核心、两个枢纽、7个高地、15个港口和18个省份”,东西部各个地区、省份都有不同的定位和任务。整个构想可以说真正体现了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思路,以开放战略为先导,调动整合国内资源,优化开放整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就旨在开发西部地区尚未发展的资源,使中西部地区吸收先进的资金与技术,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增长点,使中西部地区成为新的经济推动者,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使两者之间经济能够协调,让我国经济发展更平稳。3.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带一路”能够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与企业的发展,符合这一战略的企业必将崛起,形成产业集聚,这样对于沿线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就会增加,给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国际化的机遇,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民心得到稳定,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社会得到稳定,经济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互助互利的局面。4.有利于创建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 “一带一路”坚持和平、合作、共赢的精神以及平等、和谐、包容的内涵,在经济、文化、医疗、科技、旅游、学术等各个方面加强合作,加强不同国家间的民意基础,以达到国与国之间的民心相通,从而为我国发展创建一个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三

三、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实现全球化在平衡

“一带一路”战略把握全球发展问题的重点,直指世界经济格局的短板,为世界经济再平衡注入了新的动力。从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上看,“一带一路”的东端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东亚地区,西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而在中间连接的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等广大地区则主要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这些地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要求十分迫切,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欧亚之间的“经济塌陷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基础设施、资源能源、投资贸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利益共享的区域资源保障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涵盖了能源、金融、铁路、电力、港口等多行业、宽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巩固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促进彼此的相互支撑与扶持,有利于经济共同体的建设。

“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四、“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力求各个国家能达到利益上的最大化,但利益是无法完全均衡的,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既有挑战又有机遇,首先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成为难题。比如美国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会较多地从政治和竞争的角度提出自己相应的想法与疑虑。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可能会在各方面阻止“一带一路”的发展,为此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为国家间的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一定要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美国的战略围堵、俄罗斯的猜疑、日本的阻碍等,主动取得并争取与欧洲的对接,使各国间加强合作,实现共通。参考文献

【1】 王敬文.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J].中国外贸,2014.19.【2】剧锦文.“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N].经济日报,2015-4-2 【3】李光辉.“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紫光阁》杂志 2015-06-19

第四篇:论“一带一路”的国际战略意义

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意义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迄今为止中国区域合作的最重要倡议,也是综合投入各种资源最多的经济外交战略。本文结合“一带一路”的国际战略意义,通过分析其潜在风险,对“一带一路”的前景进行了科学展望。

关键词:“一带一路” 战略 丝绸之路 挑战 机遇 应对措施

一、“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由来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F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二)“一带一路”的由来和实现情况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 年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李克强总理在2014 年3 月5 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当前,“一带一路”的倡议已从理论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思路是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其将主要影响铁路、航空、航海、农业、商贸流通、油气出口等多个行业,新的丝绸之路正在被开创,一千多年前的贸易模式正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回归。中国从昔日加入APEC、世界贸易组织等机制积极融入国际贸易为自身发展创造机遇,到今天转而成为推动地区乃至全球贸易自由和投资便利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显然是这种转变的明证。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正在绘制一份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图,该网络将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从而构筑起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骨架。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迄今为止中国区域合作的最重要倡议,也是综合投入各种资源最多的经济外交战略。这一构想在我国外交中处于优先位置,对于推进我国外交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也是考验在新时期中国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国际两重目标的系统性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外交影响[1]。在规划、推动和落实“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外交尤其是经济外交的理念、实践和策略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及面临

(一)“一带一路”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的作用

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亚洲各国共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包容性发展、开放式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特征。实现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2]。亚洲各国发展层次不同,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亚洲拥有外汇储备大、储蓄率高、财政状况相对健康、财富基金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可以将金融合作作为切入点,推动和激发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为亚欧国家深化合作勾勒了宏伟蓝图,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崭新机遇,丝绸 之路意识已在各国落地生根, 许多国家将本国发展战略 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有效对接。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日本经济持续衰退,过去以日本为雁首的亚洲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模式逐渐被打破。根据劳动力成本和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相对比较优势,未来5 年,我国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望依次转移到“一带一路”周边及沿线国家,带动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提升,构筑以我国为雁首的新雁阵模式,要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互补性,建立和健全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泛亚和亚欧经济一体化。

(二)“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

2011 年 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2011年10月,美国国务院向美国驻有关国家的大使馆发出电报, 要求将美国的中亚、南亚政策统一命名为新丝绸之路战略,并将其向国际伙伴通报。这标志着新丝绸之路战略成为了美国的正式官方政策。

2011 年 10 月, 时任俄总理的普京在其纲领性文章 《欧亚地区新一体化计划——未来诞生于今日》中提出了建立欧亚联盟的构想。他倡议由原苏联共和国组成“欧亚联盟”,建立一个类似欧盟的超国家联合体,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间起桥梁作用,成为世界格局中的强大一极,跟美国、欧盟和中国三大中心平起平坐。

1997 年,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提出 “丝绸之路外交”战略,该战略把中亚及高加索八国称为“丝绸之路地区”, 并把这一地区摆在日本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位置。日本是一个典型的麻烦制造者, 其上述行为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严重威胁和挑战, 破坏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影响了南海正常的航运安全,损害了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国内各相关省市为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纷纷做规划、争地位、要政策,力求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定与支持,期盼在这一国家战略布局中争得一席之地。但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整体规划尚未出台,各省市“自弹自唱”的规划中难免出现区域功能定位趋同、产业 结构布局重叠、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弊病。仔细分析各相关省市的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 就不难发现许多重复和雷同之处。从各地提出的口号来看,陕西、河南、重庆争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福建、江苏、浙江、广东争抢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各地开通的连接亚欧的国际货运专列来看,西安、重庆、连云港、郑州、成都、武汉、义乌等城市相继开通了类似专列,有“长安号”、“渝新欧”、“新亚欧大陆桥”、“郑欧”、“蓉欧”、“汉新欧”、“义新欧” 等国际铁路货运专列往返于中国与欧洲之间,但这些专列大都面临着始发地货源充足、返回地货源匮乏的困境,甚至出现“空担”现象,造成巨大资源浪费。这就是一带一路的内忧外患。

三、“一带一路”的机遇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的新机遇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二)、实施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是针对国际市场的发展制定的,它对于中国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都非常的重大,如何达成经济贸易合作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根本保障,在选择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政治不稳定等。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就出现了潜在的风险,我们需要根据国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找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将该战略落实到实处,实现中华人民的富强梦。

第五篇:论企业文化建设

论企业文化建设

田洪波

在企业工作的十多年里,笔者深深地感悟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如果套用一句话,那就是:一个没有优秀民族文化的民族,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道理好懂,实践难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企业文化蓬勃发展起来,这表明企业文化的作用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真正搞起企业文化建设来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由哪个部门管理,困惑、误区、模仿、失败,都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常常碰到的问题。东风房地产也不例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思考:东风房地产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东风房地产的企业文化将如何建设?东风房地产的企业文化将会是什么样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企业文化建设既具有丰富的内涵,又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个性。在这里,笔者仅就东风房地产的企业文化建设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与思考。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东风房地产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东风房地产公司为东风公司后勤服务作出巨大贡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东风房地产人的经营理念。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

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东风房地产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房地产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近几年东风房地产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东风房地产公司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东风房地产公司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东风房地产公司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东风房地产公司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东风房地产公司的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3年开始,东风房地产公司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

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东风房地产公司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东风房地产公司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把正确舆论导向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为”而且要“有位”。东风房地产公司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是服务“一个中心”,一切为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是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员工、面向市场;三是实现“三个结合”,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改革的全过程,结合员工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思想动态,结合产品的促销宣传;四是塑造“四个形象”,即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法人代表形象、员工形象;五是要讲奉献,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奉献,市场竞争的最大价值和最终目的也在于奉献,只有为国家、社会、企业多奉献,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下载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高速公路文化建设

    论高速公路文化建设 高速公路行业作为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行业,具有投资大、起点高、管理规范、运行模式比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这就要求高速公路文化的建设应......

    论企业文化建设

    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并......

    论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本文概述了企业文化的涵义,并重点论述了我国企业文化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以期望企业管理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企业......

    论企业文化建设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盐城路桥公司成立近20年来,我深深地感悟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如果套用一句话,那就是:一个没有优秀民族文化的民族,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

    论班级文化建设(推荐)

    论班级文化建设 摘要:班级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文化,班级集体智慧的结晶。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它会影响到所有成员的思维、行为方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认同,直接影响到集体的凝聚力。......

    论基层文化建设

    论基层文化建设[内容提要]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建设。但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和广大农村的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远......

    论医院文化建设

    论 医 院 文 化 建 设摘要:医院文化是当代医院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能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

    论企业文化建设

    看山看水论企业文化 作者:党向阳 来源:价值中国网 禅宗有云:人生的三重境界,其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生三重境界,每一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