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答案
测试详细结果
1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分值:3.0/得分:3.0)
经济问题
社会问题
文化问题
政治问题
2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分值:3.0/得分:3.0)第三大经济体
第一大经济体
第二大经济体
第四大经济体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分值:3.0/得分:3.0)
市场主导、政府参与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社会主导、政府参与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
42007年中办的21号文件明确提出来,从城市住房的开发投资中提取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比例为()(分值:3.0/得分:3.0)
1%
6%
4%
2%
5《“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要()(分值:3.0/得分:3.0)以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以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为重点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6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以及政策落实的情况是()(分值:3.0/得分:3.0)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政策落实到位
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政策落实到位
7公共文化服务不包括()(分值:3.0/得分:3.0)
基层群众性生活化的文化活动
地方性的文化传承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高雅艺术
8公共文化服务应当由()(分值:3.0/得分:3.0)
企业提供
行业协会提供
政府提供
民间团体提供
9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分值:3.0/得分:3.0)
基本文化需求
独特文化需求
高端文化需求
差别化文化需求
10在下列文化场所中不属于免费开放的是()(分值:3.0/得分:3.0)
博物馆
纪念馆
图书馆
电影院
11第一次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在()(分值:3.0/得分:3.0)十五届五中全会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四届五中全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
12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分值:3.0/得分:3.0)
专业骨干文化队伍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同为补充
专业骨干文化队伍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同为主体
以文化志愿者队伍为主体,以专业骨干文化队伍为补充
以专业骨干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文化志愿者队伍为补充
13为公共文化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是()(分值:3.0/得分:3.0)
人民群众需求的日益旺盛
服务型政府建设
科技创新和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14公共文化服务要形成竞争机制,改变目前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分值:3.0/得分:3.0)从属地位
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
垄断地位
15公共文化设施体系要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公共文化设施共有()(分值:3.0/得分:3.0)
五级
四级
七级
六级
16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包括()(分值:5.0/得分:5.0)
服务保障体系
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17要推进经济建设和哪些建设协调发展()(分值:5.0/得分:0.0)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建设
文化建设
政治建设
18我国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现象有()(分值:5.0/得分:5.0)
重建设
轻管理
轻软件
重硬件
19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分值:5.0/得分:5.0)
覆盖城乡
实用高效
结构合理
功能齐全
20文化的作用包括()(分值:5.0/得分:5.0)
提升国家软实力
提升国民素质
弘扬主流价值
推动社会发展
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分值:5.0/得分:5.0)
多头管理
条块分割
管理中错位、越位、缺位同时并存
多部门各自为政
2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体现()(分值:5.0/得分:5.0)
均等性
基本性
公益性
便利性
23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分值:5.0/得分:0.0)
弘扬
循环
传承
特色
24我国文化资源配置仍不平衡,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较大。()(分值:3.0/得分:3.0)
是
否
25有知识的人一定有文化。()(分值:3.0/得分:3.0)
是
否
26公共文化是文化建设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分值:3.0/得分:3.0)否
是
27改革开放后,人们过分地关注利益,导致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缺失。()(分值:3.0/得分:3.0)
否
是
2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分值:3.0/得分:3.0)是
否
版权所有:安徽省干部教育中心主办 中国电信制作
第二篇: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胡总书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强省的要求,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其主要成就具体体现在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文化产业逐步繁荣等几个方面。但对于财政收入刚刚过亿元的粤北山区县,不可否认,我们始兴的基层文化建设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存在问题
1、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因受经费欠缺的限制,很多工作开展得不尽人意,如 文化惠民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工作,政府未拨出专款,没有列入县财政预算,经费明显不足,这些工作的开展非常艰难。
2、各乡镇领导对文化事业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存在差异,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有的乡镇较大,有的乡镇较小,发展极不平衡。
3、文化活动场所太少,乡镇的文化办公楼大多数被挤占、挪用,文化站形同虚设,全县大多数乡镇和社区没有建文化广场;严重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和普及;大多数村委会没有设立图书室和阅览室,不能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
动场所。
4、乡镇文化站的功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负责辖区内党委和政府关于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受主管部门的委托,协助管理辖区内的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其具体职能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电影放映活动;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村知识讲座;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指导和辅导村文化活动室、俱乐部和文化中心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委托协助管理当地文化市场。上述这些职能,各乡镇文化站很难体现出来,基本上只是起到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反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的作用。
5、乡镇文化站人员没有纳入财政统拨事业编制,工资补贴不是财政全额拨给,因此工作不能专职从事文化工作,而是身兼数职,顾此失彼,很难一心一意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发挥作用。
6、镇、村文艺宣传队演出的文艺节目题材少、体材少、数量少,较难起到活跃、促进农村文化生活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
1、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跟不上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使文化发展的步伐滞后。
2、体制改革还不够到位。文化工作者和基层文化站人员的待遇跟不上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导致一些工作想做做不好,要做做不来。
3、有的乡镇领导对文化事业建设重视不够,对文化站的办公、活动场所当作可有可无,使文化站工作开展受限。
4、乡镇文化站人员属乡镇管理,身兼数职,工作不专一,对基层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感到力不从心。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1、我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文化站只设站长一人,全部是兼职工作,没有专门的经费。乡镇文化工作、文化设施依附于政府而存在,其附属性质决定了唯上级而不唯现实,难以真正服务于社会。而个体文化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加上在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的特定时期,这就为个体文化的快速发展留出了较大的空间,甚至为一些不良文化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村文化生活质量。乡镇文化设施“造血功能”本来就不强,政府又缺乏强有力的扶植措施,面对文化阵地的激烈竞争,必然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文化设施的正面教育引导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迟缓。
对文化工作应坚持把握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综合文化站的正常运转经费,是县、乡镇人民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县、乡镇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抢占文化阵地。要按照国家每年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拿出1%的政策投入文化建设。
2、要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一个内容,从而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工作安排等跟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保障制度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乡镇综合文化站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10个乡镇文化站人员要列入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全额拨付工资和享受应有的待遇,使在职人员安心在基层文化站工作,保证乡镇文化站人员能专心从事文化工作。
4、要加大农村文艺队伍的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农民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但在计划经济形成的农村文化体系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搞活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生活质量。要建好村文化室、图书室、电教室等各类文化特色场所,才能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因此,政府要对农村的文艺队伍培养、演出道具等和文化用品、器材如电脑、图书等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
5、县政府要严令各乡镇腾出被挤占、挪用的文化办公楼,保证乡镇文化站有办公、活动场所。各乡镇文化站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场所,广泛开展农民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要通过固定设施和流动设施,采取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农民群众就近、便捷、定时、定点在文化服务点享受文化服务。要保护好农民的自发热情,通过组建农民艺术协会等形式,使农民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真正融入新农村文化建设大潮,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人。
6、农村文艺宣传队是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是农村先进文化的领航员,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代言人,是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因此,文化部门要根据农村特点,策划、指导农村文艺宣传队排演适应农村群众口味的文艺节目。时下,农民需要的不是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片、打打杀杀的功夫片、时尚动感的娱乐节目,他们最需要的是具有农村特色、贴近农民生活、以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为原型创作的民间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农民们爱看那些延续了几百年的地方戏,爱哼那些有地方色彩的民间小调。但农民们爱看、爱哼的传统戏曲、小调中的内容,离他们生活的年代久远了些,很不解渴。农民们渴望能出现一批反映当代农村面貌、农民生活的民间文艺作品。因此,文化部门要多组织相关人员下基层,多与农民沟通,多体验农村生活,用亲身经历来创作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又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且有地方色彩的文艺节目。
第三篇: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答案--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试卷名称:
考试人员:
提交日期:
考试得分: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2012-05-26 100 考试用时: 9分钟43秒 未评分试题: 0
正确率:
多选题: 100%
共8题,正确8题
共0题,正确0题 答对试题数: 28 单选题: 共15题,正确15题 判断题:
56共5题,正确5题 问答题: 负责公共文化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应是()(分值:3/得分:3)市级和县级政府 省级以上政府 中央政府 乡镇政府 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的会议是()(分值:3/得分:3)十七届六中全会 十七届四中全会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分值:3/得分:3)第三大经济体 第一大经济体 第二大经济体 第四大经济体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分值:3/得分:3)市场主导、政府参与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社会主导、政府参与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要()(分值:3/得分:3)以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以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为重点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以及政策落实的情况是()(分值:3/得分:3)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政策落实到位 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政策落实到位
14公共文化服务不包括()(分值:3/得分:3)基层群众性生活化的文化活动 地方性的文化传承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高雅艺术 公共文化服务应当由()(分值:3/得分:3)企业提供 行业协会提供 政府提供 民间团体提供 在下列文化场所中不属于免费开放的是()(分值:3/得分:3)博物馆 纪念馆 图书馆 电影院 属于公共文化硬件建设的是()(分值:3/得分:3)文化制度标准的建立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产品的供给与文化服务 目前我国人均GDP处于()(分值:3/得分:3)4000美元—5000美元之间 3000美元—4000美元之间 5000美元—6000美元之间 2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 当前文化事业费约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分值:3/得分:3)30%-40% 0.3%-0.4% 0.03%-0.04% 3%-4% 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分值:3/得分:3)专业骨干文化队伍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同为补充 专业骨干文化队伍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同为主体 以文化志愿者队伍为主体,以专业骨干文化队伍为补充 以专业骨干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文化志愿者队伍为补充 为公共文化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是()(分值:3/得分:3)人民群众需求的日益旺盛 服务型政府建设
21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要形成竞争机制,改变目前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分值:3/得分:3)从属地位 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 垄断地位 要推进经济建设和哪些建设协调发展()(分值:5/得分:5)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建设 文化建设 政治建设 社会正常运转的规范包括()(分值:5/得分:5)道德规范 规章 法律 制度 文化的作用包括()(分值:5/得分:5)提升国家软实力 提升国民素质 弘扬主流价值 推动社会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分值:5/得分:5)多头管理 条块分割 管理中错位、越位、缺位同时并存 多部门各自为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分值:5/得分:5)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与水平还不相适应 与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大国还不相适应 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与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还不相适应 基本文化需求包括()(分值:5/得分:5)参与公共文化活动 看电视 读书看报 听广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体现()(分值:5/得分:5)
25基本性 公益性 便利性 我国乡镇文化站存在比较严重的现象是()(分值:5/得分:5)无人员 无经费 无机构 无编制 公共文化设向社会开放应适当收费以维持其运营。()(分值:3/得分:3)否 是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要以服务本市户籍人口为依据。()(分值:3/得分:3)否 是 我国公共文化产品的新形式、新内容不多,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较为缺乏。()
(分值:3/得分:3)
28是 否 公共文化是文化建设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分值:3/得分:3)否 是 改革开放后,人们过分地关注利益,导致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缺失。()(分值:3/得分:3)否 是
第四篇: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9月份,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围绕市政协第三季度常委会议主题,组织专题调研小组,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市基层公共文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大公共文化投入,优先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
身利益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大文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有力促进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基层文化建设进入了强力发展的新阶段。20XX年11月,XX市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目前,全市现有市、县(市)区级图书馆13座,图书馆从业人员277人,图书总藏量万册;现有市级群众艺术馆1座,县(市)区文化馆12家,从业人员271人;现有街道和乡镇综合文化站143个,从业人员505人;现有村级文化大院2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60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2100个。全市共有专职文化队伍9299人,农村行政村各类文化管理员3608人,有盘鼓队、舞龙队、舞狮队、秧歌队、军乐队、健身舞队等业余文艺团队876个,现有文化志愿服务队伍300余支,文化志愿者4万余人,业余文化活动爱好者48万多人。
二、近年来XX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把建立完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政府主要工程来抓。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在抓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作为打造文化郑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鼓励和支持建立公共文化体系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文化活动开展开辟场所、提供条件。切实加强全市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七年市委、市政府将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
程,仅此一项就投入建设资金1亿多元,加上图书馆、广电中心、群艺馆、共享工程等项目总投资达10多亿元。还制定了切实可行、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具体措施,并认真督导落实。先后下发了《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文化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XX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XX20XX年)》、《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管理工作的规划》、《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及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办事处、标准文化站、示范文化大院、示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和评比验收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特别是20XX年,我市经过积极努力,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经过两年创建一举成功,这都使全市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得到完善,提高了全市的文化品位,在XX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郑州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近年来,XX市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针对文化阵地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阵地建设新机制、新方法,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中心工作,全市文化阵地建设亮点纷呈。
1.立足长远,打造省会公共文化设施新亮点。
一是建设XX市图书馆新馆(XX市民文化中心)。该工程被列入XX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于20XX年9月19日开工,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72283平方米,投资6亿多元,设计总藏书量240万册(件),目前已投入试运行。新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功能,是以图书馆基本功能为核心,融学术交流、文化活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于
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它以其开放性、多功能、综合性等特色,成为XX市集文化资讯、文化交流及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文化公园和市民文化中心。二是装修改造群艺馆新馆。20XX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将XX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改建为群众艺术馆。新馆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投资2400多万元,20XX年6月18日改造竣工,对外开放。改造后的XX市群众艺术馆以其毗邻XX市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河南省图书馆和绿城广场等地理优势一举成为XX市群众文化的新地标。三是注重横向结合,上下联动,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等惠民工程。将文化共享工程与广电、电信部门建设的村村通工程结合起来,与组织部门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教育部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结合起来,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核心,市政府共投入建设经费490万元,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工程郑州支中心,并实现了与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网对接。建成了县(市)、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完成了2100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升级改造。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把村村通工程列入政府 十件实事,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强化无线数字电视信号覆盖,使50多万农民群众提前享受到48套高清数字电视节目。先后建成农家书屋2100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意识,促进了农村地区文化发展。
2.加强指导,促使县(市)区两馆一站达标创先。
近年来,我市将两馆一站建设纳入了全市跨越式发展文化重点项目和XX市国家文明城市创建体系。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县(市)区两馆一站建设强力推进。全市11个县(市)区的两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比如,XX市投资近2亿元,建成总面积3万平方米,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大剧场为一体的文博中心;XX区在规划新市民文化服务中心的同时,投入150万元对两馆进行了重新装修;XX区专门拿出200万元租用和装修了新图书馆,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功能。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六有,即有文化活动室、有图书阅览室、有电子阅览室、有村史村情墙、有乡风民俗墙、有崇德尚贤墙、有美好家园展览墙。
3.示范带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我市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村级文化建设。先后投资2240万元,建成标准化社区文化中心560个,覆盖率达到 92 %;投资8400万元,建成标准化村文化大院2100个,覆盖率达到95%。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搭建了良好平台,提高了公共文化的影响力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
数。
(三)强化管理,创新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
近年来,XX市在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狠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以科学的管理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一是在实现优质免费开放上求高效。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都建立了完善的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开办群星讲堂、公益舞台、公益展厅、公益讲堂,为未成年人搭建梦想舞台,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服务,为智障群体提供定点服务,使特殊群体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二是在建立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上求均等。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群众受益的思路,市、县(市)区政府每年共同采购1000场优秀舞台艺术剧目,进学校、进工厂、进乡村、进
社区,让人民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三是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格管理上求转变。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主动融入到社会化网格管理之中,充分利用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基层文化服务与管理的有效衔接,从源头上缩短公共文化服务距离,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均等、便捷服务。
(四)坚持品牌带动,百花齐放,积极传播公共文化服务正能量。
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和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用特色文化品牌引领带动,进一步提升郑州都市区文化形象。一是精心雕琢专业艺术品牌。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先后荣获中国舞剧最高奖荷花奖金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多个国家级奖。豫剧《斗笠县令》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第二届中国豫剧节一等奖;舞蹈《牵手》、《母爱同行》、《手舞四季》,河洛大鼓《劝人
要有好心态》都荣获文化部群星奖。二是持续培育群众文化品牌。多年坚持开展欢乐中原魅力郑州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城乡联动,周有安排、月有特色,成为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围绕政府三大主体工作开展的情韵郑州四季风,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广受好评。绿城读书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开展。三是创新打造区位特色品牌。XX区以舞蹈为主题,打造的金水都市舞蹈节在国内外有名气、有影响。去年,XX市委宣传部与中国舞蹈家协会签订战略协议,将活力金水炫舞世界 街舞大赛提升为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永久落户郑州;XX区礼乐中国、管城、惠济、高新区民间文艺展演,XX市象棋艺术节,新郑周末大家乐,中牟西瓜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保护与利用并重,力保我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文化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完成了第一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普查出非遗线索近10万条,其中可以立项的有价值的5000多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市政府已先后公布了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9人。截止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0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处(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1处(XX市XX区金沙泥艺术展示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处(XX市鲁庄镇小相村狮鼓文化传习
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社会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日益增强。
(六)树立人才支撑意识,着力锻造素质过硬文化队伍。
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适应岗位,分层轮训,管好用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升级版。每年组织各类文化培训活动,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是打造百支特色文化服务队伍。充分发挥我市文艺骨干和特色团队作用,组成一百支器乐、舞蹈、声乐、戏曲等文化服务工作队,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经常性讲座、展演,定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文化赛事,带动基层群众自觉参与。目前300多支民间、企业、高校文艺团队,成为我市基层文化活动的领头雁。二是组织千名文化工作者进社区。建立了XX市文化工作者人才库,每年制定进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方案,先后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进入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达千余场,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专
业化和经常化水平。三是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20XX年8月,成立了XX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暨县(市)区文化志愿服务分中心,出台了《XX市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志愿者队伍活动管理,目前全市有4万多名文化志愿者经常活跃在公共文化服务第一线,出色发挥了桥梁纽带和示范带动作用。20XX年XX市被国家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单位。
三、目前XX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
由于历史原因,文化单位大多底子薄、基础差、欠账多,加之个别地方领导重视不够,后续投入不足,造成我市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现状与经济增长速度和实际文化需求难成正比,特别是社区与社区、村与村、城市与农村间的不平衡发展态势尤为明显。
(二)重视硬件建设,忽视后续管
理。
近年来,我市高标准新建了一大批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民生工程,建成后由于后续管理跟不上,尤其是管理机制问题和管理人员待遇问题,制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已建起基层文化服务设施闲置,不能充分持续地发挥作用。
(三)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文化设施建成后,缺乏懂专业、会管理的文化人才,一些乡镇(街道办)文化站人员还不够固定;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人员未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来。
(四)公共文化投入不足,难以满足需求。一是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欠账较多。由于大部分基层对文化建设经费没有硬性规定,乡镇(街道)财政普遍没有基层文化预算,基本上是临时任务临时拨,导致财政投入普遍不足。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群众文化活动等项目资金难以落实。另外,文化设施缺乏长期持续的投入,文化设施更新与管理能力不足。尽管近年来加大了硬件设施的建设,投资兴建、改建了不少文化设施,但文化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落后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观。二是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不能满足活动需要。随着群众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活动场次越来越多,表演形式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很多单位迫切需要固定的群众文化舞台和更多的群众文化场地,一些单位举办广场文化活动,因为没有固定舞台和无法安装节目演出必需的灯光、音响设备,只能被迫删减高质量的节目。要举办较大规模的活动时,因为场地限制不得不压缩规模,达不到活动预期效果。三是村级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转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导致经常性的文化活动难以保持。
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我市目前正在实施的社会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搞好其各个环节及内涵的事前设计至关重要。农村行政村和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精细化管理的末梢神经部位,抓好其公共文化建设的事前制度设计尤为重要。它关乎社稷民生、关乎社会和谐、关乎全市五个文明建设。因此,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我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将农村行政村和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达标建设纳入全市社会精细化管理工程,纳入全市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可以先在XX区、XX区社会精细化管理先行先试区域中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全市推广。
(二)要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扩大公
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确保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等资金需求。建议设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市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经费、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经费和文化专干工资等尽快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文化经济政策,采取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兴办基层公益文化事业。
(三)要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公共文化队伍。一是各级政府应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基层文化工作,充实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文化队伍,改善队伍结构。二是积极推进文化行业从业资格制度,逐步在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人员等文化机构实行
职业资格制度,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三是尽快将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监督管理体系,纳入我市正在实施的精细化建设架构之中。建议参照农村卫生所的做法,由政府财政出资每月对上述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资金(劳动报酬),并纳入财政预算,以确保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能够安心岗位,专职专干,履行职责。
(四)要切实加强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借鉴XX市等国内先进地区的成熟做法,结合我市智慧城市数字化建设,建设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智能服务平台。XX市已率全国之先建成了文化上海云平台。该平台已纳入上海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将于2017年6月之前做到80%的上海文化场所都能在网上一目了然,并且覆盖到60%人群的掌上手机、平板电脑等。我市也应该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使全
市处于物理状态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街道)文化站、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真正覆盖全市每一地方的人群,让广大公众各取所需,随时享受服务,从而保障他们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
第五篇:浅谈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胡总书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其主要成就具体体现在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文化产业逐步繁荣等几个方面。但对于我县来说,不可否认,基层文化建设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存在问题
1、各乡镇领导对文化事业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存在差异,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有的乡镇较大,有的乡镇较小,发展极不平衡。
2、文化活动场所太少,乡镇的文化办公楼大多数被挤占、挪用,文化站形同虚设,全县大多数乡镇和社区没有建文化广场;严重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和普及;大多数村委会没有设立图书室和阅览室,不能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
3、乡镇文化站的功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负责辖区内党委和政府关于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受主管部门的委托,协助管理辖区内的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其具体职能很难得到发挥。
4、镇、村文艺宣传队演出的文艺节目题材少、体材少、数量少,较难起到活跃、促进农村文化生活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
1、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跟不上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使文化发展的步伐滞后。
2、体制改革还不够到位。文化工作者和基层文化站人员的待遇跟不上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导致一些工作想做做不好,要做做不来。
3、有的乡镇领导对文化事业建设重视不够,对文化站的办公、活动场所当作可有可无,使文化站工作开展受限。
4、乡镇文化站人员属乡镇管理,身兼数职,工作不专一,对基层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感到力不从心。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1、我县19个乡镇,每个乡镇文化站只设站长一人,全部是兼职工作,没有专门的经费。乡镇文化工作、文化设施依附于政府而存在,其附属性质决定了唯上级而不唯现实,难以真正服务于社会。而个体文化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加上在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的特定时期,这就为个体文化的快速发展留出了较大的空间,甚至为一些不良文化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村文化生活质量。乡镇文化设施“造血功能”本来就不强,政府又缺乏强有力的扶植措施,面对文化
阵地的激烈竞争,必然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文化设施的正面教育引导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迟缓。对文化工作应坚持把握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综合文化站的正常运转经费,是县、乡镇人民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县、乡镇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抢占文化阵地。要按照国家每年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拿出1%的政策投入文化建设。
2、要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一个内容,从而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工作安排等跟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
3、要加大农村文艺队伍的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农民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但在计划经济形成的农村文化体系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搞活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生活质量。要建好村文化室、图书室、电教室等各类文化特色场所,才能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因此,政府要对农村的文艺队伍培养、演出道具等和文化用品、器材如电脑、图书等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
5、各乡镇文化站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场所,广
泛开展农民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要通过固定设施和流动设施,采取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农民群众就近、便捷、定时、定点在文化服务点享受文化服务。要保护好农民的自发热情,通过组建农民艺术协会等形式,使农民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真正融入新农村文化建设大潮,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人。
6、农村文艺宣传队是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是农村先进文化的领航员,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代言人,是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因此,文化部门要根据农村特点,策划、指导农村文艺宣传队排演适应农村群众口味的文艺节目。时下,农民需要的不是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片、打打杀杀的功夫片、时尚动感的娱乐节目,他们最需要的是具有农村特色、贴近农民生活、以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为原型创作的民间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农民们爱看那些延续了几百年的地方戏,爱哼那些有地方色彩的民间小调。但农民们爱看、爱哼的传统戏曲、小调中的内容,离他们生活的年代久远了些,很不解渴。农民们渴望能出现一批反映当代农村面貌、农民生活的民间文艺作品。因此,文化部门要多组织相关人员下基层,多与农民沟通,多体验农村生活,用亲身经历来创作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又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且有地方色彩的文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