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汇编)

时间:2019-05-13 09:4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

第一篇: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

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浸透和展示于人类生活、生存的方方面面,演绎和表达于无数具体的细节、或大或小的场景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体现和升华,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培育土壤。和谐文化的缺席,意味着和谐社会被抽离了根基和灵魂,人、社会、国家就必然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创造和谐文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建设和谐文化不仅有它的必要性,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和思想道德支撑。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和阐释和谐社会,可以使我们更加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心理要素,更为理性地处理不同社会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加快建构和谐社会的进程。

2、对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谐文化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共同发展。

3、有助于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凝聚人心。

4、有利于加速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自身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6、消除社会文化贫困,促进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不断实现。由此可见,建设和谐社会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和谐文化的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二、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有助于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丰富发展。

三、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建设和谐文化,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既不能脱离现实,又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快和谐文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进程,加快和谐文化的积累过程。

四、在全社会更加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和支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把十三亿人民凝聚在一起。所以,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使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同心协力为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奋斗。

五、大力加强道德建设,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道德指导着人们按照一定的善恶观念决定自己的行为,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一个国家,既必须严格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又必须有健全的道德精神。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精神。建设和谐文化,要求创造更多的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

七、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把在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培育和谐的价值取向,摆在重要的位置。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呈现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

另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和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应有的模式和内涵,也应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和最本质的成果。我国在文化建设中也要秉承这个原则。

总之,和谐文化作为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总和,是由无数具体的和谐的生活细节和场景构成的,和谐社会只能由此而生。当代中国人开始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并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表明一个正飞速发展的中国愿与人类文明为伍、愿与世间正道同路。

沐浴在和谐文化下、生活在和谐社会中的中国人,必定神清目爽、宇泰安详,必定充满活力,生活安定有序。当今中国在这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也必将更加繁荣。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为构建和谐文化做贡献。

第一,深刻理解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变动,面对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面对国内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应当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提升。二是软实力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新)文化的关系。不能把传统文化和软实力划等号,而是要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化。

第三,更加明确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首先,以全球化为背景;其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再次,以文明对话为途径;最后,以文化创新为核心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起着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我认同危机,而增进民族认同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功能。追求发展是中国的现实主题。“知耻而后勇”的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民族精神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要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比较而言,培育民族精神更根本、更迫切。民族精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活力,民族精神在弘扬中培育,在培育中弘扬,这是民族精神保持活力、民族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途径。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民族精神不只是一个如何弘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文化建设,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具体说来,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任务:

(一)丰富群众生活。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因此需要我们“创造”文化。发展初期,我们物质生活消费比重较高,尤其是解决吃饭问题的部分,此时恩格尔系数就较高。随着生活好转,文化消费占的比重渐多,恩格尔系数也会降低。政府抓文化建设就是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调整经济结构。美国文化产业出口超过航天产业出口,文化产业出口比重占25%,而中国只占2.6%。一部国外大片《阿凡达》就赚了中国十几亿,我国很多文化演出团体一年出国演出收入赶不上国外一个文艺团体一年的收入。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更好地调整经济结构,让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文化产业在增加税收、创造就业、增加产值、转变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产值每年都是双百亿,“广州日报”品牌价值72亿,一年广告收入40多亿。

(三)提高文明水平。不少国家和地区垃圾分类已经做得很好,但在我国不少地方还有垃圾乱扔的现象,其实从垃圾、厕所、厨房、读书看报都可以看出文明程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就是提高文明水平,特别是道德水平。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做人”的教育,有些大学生甚至长期不给父母打电话、写信。我学哲学史时,记得普鲁士的教育大臣一定要大学生学哲学,因为一个人做医生、律师每天只有几个小时,而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要学哲学。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现在我们的生活被过分娱乐化,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把相声变成小品,阅读被视听取代,经典被流行覆盖,思考被狂欢置换,大师被明星取代,传统被时尚湮灭,这就是娱乐化带来的消极后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有了三大变化。第一,开放的格局。由极其封闭的格局变为极其开放的格局。在开放的格局下,国家行政学院可以培训外国公务员,外国人也可以主持中国的电视节目。第二,思变的心态。无论城乡都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也跟着转变。反映在文化生活上,就是不喜欢老看样板戏、听相声、看同一部电影,总想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第三,快速发展。手机从发短信到发彩信,从能照相到能上网,这是我们社会快速变化的一个缩影,文化格局也呈现出多元、多层、多样的表现形态,甚至千奇百怪,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对待这些文化。

当前在文化价值观上有三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一是模糊。有一部分人分不清文化的是非、善恶、利弊、美丑,没有态度,把各种文化看作自然的社会存在,听之任之。二是错位。对待文化的是非、善恶、利害、美丑问题,没有明确的态度,但有些人不把健康有益的文化现象作为好的来提倡,不把颓废没落的文化现象作为不健康的东西加以制止。三是颠倒。把

美的当成丑的,把丑的当成美的,完全颠倒价值判断标准。这三种类型的文化价值观严重阻碍我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比如现在涉及凶杀、暴力、色情等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一些毫无观赏性的娱乐节目充满荧屏,一些没有积极导向的商业大片被大肆炒作等。现在我们的生活被过分娱乐化,我有个朋友的书名本来叫《美国生涯》却被改成《一个女人和美利坚的战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错误的将文艺等同于娱乐。把相声变成小品,阅读被视听取代,经典被流行覆盖,思考被狂欢置换,大师被明星取代,传统被时尚湮灭,这就是娱乐化带来的消极后果。

我们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文化价值呢?当前,要科学对待、正确处理三种文化现象或文化行为。第一,正确对待娱乐文化;第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第三,正确对待历史文化。总而言之,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源泉,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地投身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使我们国家沿着正确的文化方向前进。

第二篇:对我国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及看法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权力与实力的过程。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在当今社会,国家间对权力与实力的追求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战时期国与国的军备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其竞争本质是不变的。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瞬息万变,但也并没有改变求和平谋发展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愈演愈烈,科技革命加速前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全球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方向发展,但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局部战争依然存在。总的而言,当前的国际政治正逐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说当前的国际政治是进步了的。

首先,国际政治的本质依然是为了追求权力与实力。几千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但人类群体间的关系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强者战胜弱者的概率远大于弱者战胜强者,而战胜方又必将是战后规则的制定者。在这种客观规律的支配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仍是当今国际政治的基础,仍是国际社会的行为法则。友好与敌对之间的分界限并不总是十分清晰。存在一个模糊的区域,在此区域中,政府很难判断一种脆弱的友好关系是否已让位于敌对关系,反之亦然。即便是在最为友好的国家之间,通常也存在一种潜在冲突,它有可能突然被激活。这一点很明显地表现在中法关系上。所以国际政治的本质依然是一个不断追求权力与实力的过程。

其次,国际关系新变化。当今社会的政治局势在冷战结束以后,大国割据基本上处于人们常说的“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一般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美国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无一能够与其比肩,造成大国力量对比的失衡状态。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定时期,但大国间正发生着力量消长的变化,逐步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多强”中最大的变化是欧盟的第五次扩大,虽然欧盟内部的“磨合”尚需较长时日,提高一体化的程度仍面临诸多困难,但其要害是内部还存在各种分歧,不能处处事事用“一个声音讲话。”但毫无疑问,这样一个庞大的“超级国家联盟“必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还有中国的发展,俄罗斯的复兴势头,日本经济走出低谷以及对大国地位的强烈追求,都是影响大国关系格局的新因素。印度、巴西、南非等十来个国家,虽非传统概念上的强国,但他们的发展也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以上各种变化,是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之间这种软硬势力的相对此消彼长,表明多边主义是一种客观现实,无疑将对单边主义的行经形成不同程度的遏止,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军事超强的美国国民经济产出约为世界的1/4,军费更近世界一半。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不仅长期支撑了美国对世界各地的干预,包括对我国台湾事务的干涉,而且助长了它对伊拉克先发制人的非法与非理性行为,对世界并对它自己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俄中等国愿意根据国情,加大国防投入,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它们的整体军力与美国相比还很落后,国防态势仍呈防御性,谈不上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国际安全失衡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2011年,世界大国之间和地区强国之间急需改善战略沟通,共同维护现有国际秩序中给各国带来公益的部分,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合作调整现有秩序中的不合理成分。

再次,国际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但也有所缓和。各种迹象表明,无论国际范围还是在美国本土,攻击或威胁这个超级大国的势力(及其人数),最近的这些年不断增多,美国变得更加不安全了。的确,在当今社会,威胁国际安全的因素还存在很多。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也持续紧张,冲突此起彼伏;非传统威胁也有增无减。与地区热点问题相比,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则更是任重道远。此外,世界还遭受着--------------------------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其他类别的安全威胁。04年的禽流感、印尼大海啸,07年的美国飓风,乃至当今中国的汶川地震以及印度的风灾,都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丧生,造成了各种损失更是无法估计。2011年全球性的军备竞赛升级可能不会出现,但如果相关国家之间不能通过建立信任措施等途径展开安全合作,它们之间出现军备竞赛升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军备增长与扩大外购军备,存在于一部分地区。但这些现象并非是全球性的。欧洲也有大国近期正在紧缩军备,削减防务开支。

最后,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持续地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大,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关联;中国持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势力与各国平等互利合作,不单追求中方利益,而是立主双赢,并积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不断为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原则,伸张正义,更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和支援其他国家,充分发挥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国际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如此迅速地发展壮大,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疑虑与敌视。中国发展在世界上存在正反两种反响,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增大。

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我国目前所处的状况。

一.我国经济现状。毫无疑问我国经济正在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已经处于世界第四位。并且在可以遇见的未来我国的经济仍能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谁也无法阻挡。然而我国的人均GDP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过长期的发展是以高能耗、资源的大浪费为代价的。我国的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毫无疑问的将制约我过的发展。

二.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我国的周边环境目前处于和平稳定状态,但周边环境的压力空前大。目前我国是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与将近半数的国家都有领土争议,中国三百万的海域中将近有一百五十万有争议。中国北方虽然与俄罗斯,朝鲜,蒙古并没有领土争议,但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依然存在,俄罗斯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面对曾经侵占过我们,而今又与我国示好的强邻我们只能一方面乐其示好,另一方面不能对它掉以轻心。我国西方是地处要害而资源有很丰富的中亚,现在渐渐变成国际的热点,况且我过长期在新疆地区受到东突实力的骚扰,这注定了我国不能在中亚地区掉以轻心。我国正东方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与日方有钓鱼岛的归属争议,有东海大陆架的争议,与韩国有大陆架及东海海域的争议。中国的东南方是我过的一切国际的争议的核心——台湾问题。虽然近几年台湾问题有所缓和但台独势力依然存在,这一地方爆发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是我国最危险的地区。中国的最南方南海海域问题,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这一地区时时刻刻都有爆发战争的危险。中国的西南方是迅速崛起的印度。印度是有领土争议最多的国家。中印有十二万的领土争议。印方控制了大部分是利益的既得者。总之,我国目前处于和平的周边环境中,但处在一个及其复杂的环境中。时时刻刻都受到海域,领土问题的困扰。

我国处于快速崛起的阶段,需要一个安定,缓和,宽松的环境中,任何**都对我国的发展的不利。因此我国要想方设法维护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状态,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空间。所以说,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的我国的政治外交应采用如下对策。(1)我国应与周边国家及世界上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壮大时期任何地方的不稳地,不和平对我过的发展不利。

(2)寻求与各方面的合作。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不仅有经济利益,更有政治利益。政治是经济的外在表现。两个国家的经济的合作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个国家的关系是否稳定。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经济依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治的--------------------------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依靠性。加强与各方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光对我国的发展有利也对保持我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

(3)搁置争议,任何争议尽量用和谈的方式解决,力避武力冲突。虽然我国周边地区争议众多,将所有注意力放在争议问题上对我国的发展不利。求同存异在一定时间内仍能概括我国的目前外交状况。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同样是在和平的框架下促进两岸统一。今年三月二十二日马英九当选,促使我国的对台政策改变,加强与中国台湾的经济合作仍是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台政策的主流。

(4)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目前我国的崛起引起了西方的恐慌,他们鼓吹“中国威胁论”,这对我国的发展不利。因此应加强与各国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让他们解除对我国的疑虑,让各国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的和平稳定有利的。

(5)坚持原则。虽然我国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但并不是为了和平的环境无原则退让妥协。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保持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原则,国际交往的和谐的原则、积极的多元化外交原则、务实的外交原则等任何国家想借机分裂中国领土,觊觎中国领土、领海我国都是不允许的。

(6)打造我国和平谦逊的姿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方面的信号已经越来越明显,在全球化条件下,超级大国挟着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而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必需以增强综合国力和运用“中国智慧”来应付挑战。竭力打造中国和平谦逊的形象。

在这样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中国要立足,除了要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争取更多的发言权。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关注国际形势,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趁我们现在还年轻,努力拼搏,努力争取机会为国家做贡献。

--------------------------精品

文档-------

第三篇: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

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看法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家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非常关心,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思考,我就四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看法。第一个方面:房地产调控问题

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主要是结构问题。——李伟

房地产调控问题虽然如媒体所说的那样“八年七调”,但自去年“两会”以来,房地产调控仍是当前最为集中的热点问题。我认为,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主要是结构问题。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需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问题,二是地方财权和事权的问题。这是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走过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所走过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住宅建设方面,如果要求中国用几年的时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还未走完的历程,这是很不现实的。这就是我要讲的住房结构问题。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其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把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作为住宅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规定所占比例。新加坡在二十世纪60年代建国时就规定,90%的建设住房为政府廉租住房。上世纪90年代我陪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到新加坡考察时发现,尽管当时新加坡的廉租住房需求已下降,但他们仍在执行这项规定,直到上世纪末,这一规定才被取消,因为那时绝大部分新加坡公民都已得到政府租屋。英国在二十世纪40年代到1959年保持了70%的社会保障房、廉租房建设比例,1960—1979年期间保持了60%的建设比例,直到目前还保持着约20%的建设比例。香港现在则保持着50%的廉租房建设比例。美国现在每年建设350万套保障性住房,并规定只有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家庭才有资格购买社会保障性用房。奥巴马有一个很得力的非洲裔议员朋友,去年下台了,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购买了不该买的两套社会保障性用房。

而中国则过早地把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的比例要求取消了。前几年,我们的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占建设住宅的实际比例约为3%—5%,这个比例太低了。1998年党中央提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要建设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体的中国房地产体系,比例是70%—80%;但后来发了一个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文件,使情况发生变化,地方上当年就出现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2002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约为2400亿元,2003年涨到5400亿元,涨幅高达125%,到2009年为16000亿元,去年为27000亿元。因此,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热情高涨,但另一方面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比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极不相适应的局面。举例说明,比如现在的高档奢侈品,一个包可以卖到十几万元,一件衬衫可以卖到3000—4000元,还有高档天价皮鞋、服装等等,老百姓对此没有多少意见,正是因为有几十元的包、一二十元的衬衫、不到100元的皮鞋、几十元的外衣……,他们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其中,衣食住更重要、更迫切。如果按照其收入水平,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经济适用房或租得起廉租房,那作为高档的商品化住宅卖到天价也无妨,老百姓还会有现在这种程度的不满吗?但是现在解决住房结构问题确实很难,最大的难点就是,上面提到2010年的土地批租收入达27000亿元,如果房价降到与我国人均GDP4000美元相适应的水平,将会使土地批租收入大幅度下降,地方政府建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的资金缺口将大增,这对我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关于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问题。现在许多项目都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这使本就不宽裕的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我认为,房地产调控问题将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短期内很难解决。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应该对这个问题做更深入更长久的研究。我国的房地产价格确实已经形成泡沫了,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一致。据美国房地产协会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中价房平均是177900美元,按美国每套住房约180到200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约为5700元人民币,由此对比,我们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显而易见的。是泡沫早晚会破,美国房地产2008年的溃市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房地产近50%的暴跌都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房地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说是首要功能,应是住房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尤其是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尽快扭转从房地产产业获取巨额利润的市场扭曲状况。第二个方面:中国城市化问题

人口盲目急剧膨胀将带来很大、很长远的问题,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李伟

我非常赞同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提法:中国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平衡。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7.5%,但实际上城市户籍人口的比重则相对较低。我这里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一个是36%,均与城市化率相差10%还多。“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相较之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城市化率目标是51.5%,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我的观点是可能发展太快了。数量叠加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人口1000万基础上增加500万和在人口2000万基础上增加500万,给社会管理、城市承受及产业所带来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城市化有不平衡性,最突出的是城市出现量化结构问题和城市贫困群体多元化问题,包括农民工、流动人口、退休职工、农二代等,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教育部近期的一个报告说,幼儿园的入学率50%都不到。

北京的人口规模按2000年的规划到2020年是1800万,但2009年就已达到1972万,加上流动人口1000万,已达3000万。据报道,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300多万,一年增加300多万,再加上流动人口至少还有1000万。这些世界级的超大都市,无不产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北京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672万吨,日均1.84万吨,但北京的日处理能力只有1.27万吨。大批的垃圾都是送到郊区去填埋,按照现在这个填埋速度,四到五年,北京大部分填埋场将填满,所以到2020年,北京至少需要3200亩的垃圾填埋场,相当于6个晋祠这么大的土地庄园,这还是仅仅用于生活垃圾填埋,据报道每年还产生1000多万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它们占用土地更多。其它还有水资源,中国是个最缺水的国家,现在北京每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26亿立方米,但水资源每年消耗36亿立方米。仅2000—2007年,地下水超采达56亿立方米。

所以,人口盲目急剧膨胀将带来很大、很长远的问题,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比如如何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如果一个城市既要建经济中心,又要建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等五六个中心,什么人都要到这儿来,当然人口不好控制。我的基本观点是,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与我们现阶段的管理能力、资源水平相适应,不能太快。特别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个很大问题,大拆大建现象严重,对社会资源浪费极大,欧洲国家的建筑使用寿命是70年到80年,我们的使用寿命只有25年到30年,这在我国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报道甚至将这种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发展称为“灾难”。

第三个方面:控制通货膨胀问题

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李伟

控制通胀是仅次于房地产调控的热点问题,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大家知道,现在通胀有三种,输入性通胀、成本推动性通胀和流动性通胀。

我认为,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对通胀的控制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甚至不是一年、两年能见效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形成通胀的内在要素也很难有大的变化。比如目前输入性通胀的成因,一方面是资源类大宗产品的输入价格

高,另一方面是美国所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认为后者的直接影响不是太大,主要影响是前一个因素。我对输入性通胀问题的认识是,与其说是输入性不如说最终根源是吸入性;表面上是输入性,实际上是吸入性。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需求。大量的需求,必然要推高国际市场的价格,以至于买什么涨什么。去年一年我们花了1万多亿元的代价进口石油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5%左右;铁矿石进口了6.18亿吨,对外依存度2009年达到了62%。这几天,中东、北非问题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三天时间石油价格从103美元涨到114.23美元,而我们之前刚刚调高了成品油价格,现在涨了这么多,又面临是否调价的问题,可马上调价会进一步增加我们的通胀预期,不调又不符合经济规律。所以,大家认识到,中国的通胀问题源自于极大的高速发展需求,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成本因素的通胀,主要是工资成本上涨。对此我的观点是,人工成本的上涨是必然的、必需的,而且是迫切的。拿2005年和2009年举例,两年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的比值,国际上有个相对标准,即40%—60%;我们2005年社会最低工资的高档占平均工资的31.6%,最低档占平均工资的29%;2009年高档占26%,最低档占20%。这充分说明不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分配收入差距的拉大已经十分严重了,因此人工成本的上涨是个必然趋势。流动性方面,这么多年这么大的流动性投入,说到底通胀问题就是货币现象。综上所述,我认为近两三年通胀问题将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政策咨询研究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个方面:社会管理创新问题

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问题。——李伟

对这个问题我的认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现阶段把广义的社会管理提高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层面是非常必要的,其重大意义不亚于“十五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难度也不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小。我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也很明确:我们发展的目标不会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原则也不会变。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问题。伊朗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白色革命”值得研究,尤其是东欧剧变,那时它们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差,人均GDP都达到1万美元以上,我们所讲的政治、体制优势他们也存在,但这种优势可以转化。这次中东所发生的变化有很多方面原因,但共同点就是贫富差距拉大、政府腐败严重。这些社会问题在我们的发展阶段内也存在,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这些问题。

第一是法制建设问题。要以依法治国的理念强化社会管理,依据中央文件的提法,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内涵和最终追求的目标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但我认为在管理的基础目标上是相通的。一个管理好的国家必然是法治有序的国家,任何一个国家公民都必须遵纪守法。法治建设是第一位的,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不一样,主要问题不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而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

第二是政策设计问题。我们以政策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特点十分突出,这点我国和西方国家不一样。我们许多社会群体的很多利益问题,比如知识分子、退伍军人、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等都是由政策来协调的。如果政策设计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许多连锁效应,如政策“打架”引起的群访等。因此,制定合理、可行、有效的政策是我国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第三是党和政府及其各级领导的公信力问题。一个国家机器的管理效能,公信力是第一位的。现在不少地方党组织、政府机构负责人说话在社会上缺乏公信力,似乎只有党中央是可信的。老百姓逆反心理严重,尤其是当社会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讲的话打折扣,以讹传讹却很有市场。

第四是管理事情的能力和效果问题,这是个突出问题。

第五是社会的思想教育、社会的公德水平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提出要转变“信仰危机”的状况,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近年来,更令人担忧的是出现了社会的诚

信危机。

第六是国家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应该思考社会管理的观念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并随之转变。

第七是对特殊群体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对城市和农村空巢家庭、流浪儿、鳏寡孤独等的管理,如对鳏寡孤独的救助问题在我国明朝时就列入了法律,如果不予救助则以监守自盗论处。对于特殊群体,我们必须要关注。与其用财政资金去做那些有GDP、无效率的投资,还不如用来解决此类社会问题。

第八是对国外各种敌对势力的防范和应对问题。

国研中心与各地政策研究机构的关系问题

大家讨论中提到的最突出问题,也是这几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各地政策研究机构的关系问题。大家提得比较多的是明确一个指导关系并加强指导合作,作为地方机构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与中央机构建立起能够被认可的关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其他部委不同,我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指导”这个词,一是“三定”方案中没有依据;二是如果定为指导关系则会产生很多相伴而来的问题,诸如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如何确定等,且定为指导关系也并非各地的一致意见。但是我认为即使不用“指导”这个词,在我们多年工作交流的基础上,只要在六个字上做文章,也完全可以达到大家所期望的效果,这六个字就是交流、沟通、合作。

交流包括工作交流、各种情况的通报和经验交流等,可通过会议或互访等形式实现;沟通就是针对当前政策研究中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进行沟通和探讨;合作的范围就更大,目前我们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如课题合作、调研报告共享等。

我们认为,围绕这六个字做文章,完全可以通过形式上的创新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互利共赢的目的。如:我们已基本形成制度的春季政策咨询工作会议,年中的省(区、市)政策研究机构主任座谈会等,都是非常好的形式;现在我们中心的一些部、所与地方联合建立调研联系点也是共同合作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当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跟踪分析,大家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加深了认识,提高了政策研究的质量;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发展研究奖评奖活动也是促进双方合作的好方式;还有信息的交流,利用信息化工具优化和提高我们交流的效果和效率。在这方面我们也在进一步推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完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经过讨论已经明确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建成一个为政策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工程体系,目前这一工作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国家发改委已原则上同意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纳入国家“金宏工程”建设单位,“金宏工程”是一个由八个部委组成、覆盖全国、为中央宏观经济决策服务的信息平台,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此外还包括政策咨询研究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模型使用等各种资源的整合。我们现在有些研究部、所已经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但还处在一种封闭、孤立的状态,将来要逐渐放开与各省(区、市)政策研究机构的沟通合作。

第四篇:浅谈我对我国当前和平外交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我对我国当前和平外交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我国就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又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思想,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国际形式的新特点,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在此之后的20年,经过的不懈努力,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并启动了加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进程。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而如今的中国日益强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在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正逐渐成为世界其他各国的焦点。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与国家利益。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加强理论建设

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和国际趋势,加强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系统性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和外交理论。这要求我们既要不断发掘中国“以和为贵”传统文化的潜力,也要汲取世界上先进的理念,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易为外界理解接受的国际关系理论。我们要扩大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加强对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研究,充实其理论内涵,增强其说服力和影响力,争取更多国际理解和认同。

二、进行战略研究

要紧密结合我国外交实践,加强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工作中重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我们既要重视国家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外交战略这些重大的战略性领域,也要加强对国际格局、大国关系、气候变化等战略性问题的研究。要善于见微知著,增强研究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从国际形势的动态变化中看全局、抓趋势、找规律。

三、积极引导公众

外交领域的专家们不能“关门”搞研究,而应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互动,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开展公共外交,一方面要向世界介绍中国,帮助国外公众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政策理念;另一方面还要向国内公众介绍世界和中国外交,增进他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举措的理解和支持。

第五篇: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认识

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认识

在这一年里,加强党风建设成为了热点话题,我们一直在弄党风的建设,而现在已经上升到了加强党风建设的高度上了。因为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在国际上,**此起彼伏,动荡不安,西方借民主的幌子不停地无事生非、散播谣言、制造事端、煽风点火、挑起矛盾冲突,在中亚、东欧,形成了许多的颜色革命。颜色革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坛不稳定、政权变异、国家战乱的主要推手。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的我们,在资本主义的那里就是眼中钉。只要我们一天没有和平演变,那么这种超越遏制战略就不会停止,在马克思主义中曾说到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且习近平多次在会议上提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根基不稳、失去民心、得不到民众支持,势必沦为弱势,势必卷入国内外敌对势力所设好陷阱圈套之中。在国内,民族分裂主义猖狂,恐怖威胁愈演愈烈。在党内,风气奢靡,政风腐化问题突出,导致民心丧失,危机重重,“肌肤溃烂”,干群关系矛盾激烈,时有冲突事件发生。所以党风廉政建设显得特别的必要和紧迫,这既是面对国际形势的要求,也是面对国内形式的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不可否认,在之前的反腐斗争和党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看,有这样那样不廉洁行为的干部还为数不少;某些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群众反映仍然比较强烈;一些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重大腐败案件,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公信力,正因如此,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各级党委既要把反腐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又要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扎扎实实地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不懈地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抓紧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我们国家,腐败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甚至一个小小的科员,村长之类的,贪污受贿的款项都达到了上百万,这是个很难想象的数字,数额如此的巨大。正因为这些害群之马,才让我们党的形象受到严重的玷污,使我们远离了群众。加强党风建设,把害群之马驱除出去,让我们走到群众里,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我想这就是加强党风建设的意义。

下载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企业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

    对企业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

    试论我国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

    试论我国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视角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黄伟荣[摘 要]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有道德的文明公民必须以社区文化为依......

    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评析

    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评析一、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走势根据前5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2942亿元,同比增长7.9%,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这一......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海洋维权形势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海洋维权形势 一、全面理解海洋权益内涵 何谓海洋权益?一般的理解是国家在认识和利用海洋活动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例如,毗连区管制权、专属经济区和大......

    对当前反腐的认识

    如何认识现阶段反腐败工作? 反腐倡廉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论述。如何看待当前的反......

    谈谈我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谈谈我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hriyang 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了,全面深化改革是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该内容作了初步的了解,有了一......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 岁末年初,回顾今年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让人十分欣慰,但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依然令人耿耿于怀。清醒认识形势,客观......

    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哈尔滨市委党校课题组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