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学考试历年试题_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旅游文化试题_复习参考资料
更多自考资料,请登录中山大学自考网查阅,打造自学考试专业服务平台 自学考试历年试题_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旅游文化试题_复习参考资料
中国旅游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69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能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是()
A.旅游行为 B.旅游动机
C.旅游消费 D.旅游地文化
2.我国旅游开发最早的海滨是()
A.黄海海滨 B.东海海滨
C.渤海海滨 D.海南海滨
3.目前,能代表我国封建时期城市布局特色的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是()
A.北京古城 B.南京古城
C.西安古城 D.大理古城
4.在中国建筑文化中,特别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思想的宗教是(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5.世界旅游组织是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目前其总部设在()
A.海牙 B.伦敦
C.日内瓦 D.马德里
6.对于文物类、建筑群类和遗址类的遗产适用的开发模式是()
A.自然环境开发模式 B.文化价值开发模式
C.文化环境开发模式 D.文化景观开发模式
7.“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属于一种()
A.旅游教育哲学 B.旅游政治哲学
C.旅游人生哲学 D.旅游生态哲学
8.鲁菜的饮食文化特色是()
A.调味多变、以麻辣著称 B.以咸为主、酸甜为辅、喜用葱调味
C.清淡趋甜、以烹调鱼类等水产品见长 D.原料广泛、以生猛海鲜著称
9.《兰亭集序》属于()
A.雕塑艺术 B.书画艺术
C.戏曲歌舞 D.工艺美术)
10.以下佛塔类型中,继承了中国传统阁楼建筑特色的是()
A.密檐式塔 B.亭阁式塔
C.楼阁式塔 D.喇嘛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旅游客观对象的不同,旅游动机文化包括()
A.自然旅游动机文化 B.精神旅游动机文化
C.社会旅游动机文化 D.健康旅游动机文化
E.探奇旅游动机文化
2.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具有以下特点()
A.以道德为本位 B.以逻辑为基础
C.忠君尊上 D.以家族为中心
E.崇尚自由
3.遗产旅游具有文化功能,主要包括()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教育功能
C.塑造形象功能 D.文化保护功能
E.社区参与功能
4.旅游业文化包括()
A.旅游组织文化 B.旅游中介文化
C.旅游交通文化 D.旅游住宿文化
E.旅游网络文化
5.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文化商品化 B.泛文化出现
C.文化复兴 D.文化传承
E.文化隔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伦理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关系。
2.山岳文化的共性特征是山岳欣赏、__________和__________.3.旅游的两种文化发展观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4.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5.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包括崇拜自然的价值观、__________和__________.6.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五台山、九华山、__________和__________.7.传统旅游的“二源”开发导向模式中的“二源”系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8.旅游文化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旅游业文化和旅游环境文化构成。
9.旅游环境文化的三大要素是可持续旅游文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10.旅游者行为文化是指由旅游者的心理文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产生的旅游活动所带来的文化影响。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旅游者文化
2.宗法制
3.在线旅游
4.《高山流水》
5.可持续发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
2.旅游开发商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3.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
4.简述旅游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关系。
5.遗产旅游文化开发主要有哪几种模式?
六、论述题(本大题10分)
试论述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文化因素。
第二篇: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旅游文化试题
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旅游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694
4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是______。
2.旅游文化的______可以分为旅游文化主体成分、动机的复杂性,旅游文化客体形态、价值取样的多样性,旅游文化媒体形态、分布的广泛性。
3.旅游者在离开住地以寻求改变精神状态、获取最大的身体和心理满足,达到精神愉快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称为______。
4.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主要包括______、寻奇探幽的价值观和注重保护的价值观。
5.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______、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6.岩溶地貌又称______,在地面上表现为石林、石笋,在地下是溶洞、暗河。
7.故宫又称______,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
8.晋代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______》是书法珍品,兰亭也因此而闻名。
9.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据考证,其创始人为______。
10.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是______。
11.根据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建立的统一管理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政府专门职能机构,叫作______。
12.为旅行者、度假者及其他人员提供住宿或短期住宿的行业,称为______。
13.以世界遗产为吸引物,到遗产地去欣赏遗产的景色、体验或学习遗产文化的旅游活动叫作______。
14.一般建在公路沿线,既提供住宿又提供车位的住宿形式是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通过对自然物的游览观光而得到身体的休养、身心的宁静,消除紧张、疲劳的状态而产生的动机文化,称为()
A.自然旅游动机文化
C.社会旅游动机文化 B.精神旅游动机文化 D.生态旅游动机文化
2.遍布我国各地的旅游景观,大多都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优美的山水凭借文学作品名扬天下,有些景观就是由名家名作造就的。如张继的______,把寒寂的夜景描绘得诗意盎然,寒山寺至今仍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A.《醉翁亭记》
C.《赤壁赋》 B.《枫桥夜泊》D.《登幽州台歌》
3.在地貌学上高度在______米以上的通常被称为山或山岳。()
A.300
C.1000 B.500 D.1500
4.钱塘江最大的支流是新安江,源于______山区,在流经浙西山地时,石壁千仞,水碧江清。李白诗“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对新安江的绝好写照。()
A.庐山
C.黄山 B.天目山 D.恒山
5.______是坛庙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是明清帝王祭天之所。()
A.太庙
C.天坛
6.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一陵墓是()
A.秦始皇陵
C.清东陵 B.明十三陵D.清西陵 B.社稷坛 D.孔庙
7.中国独有的文学体式是______,它源于汉字四方体的字体结构。()
A.楹联
C.文赋
8.观音菩萨的道场是()
A.五台山
C.峨眉山 B.普陀山 D.九华山 B.诗词D.碑刻
9.基督教各教派共同遵守的第一大节日是()
A.圣诞节
C.开斋节 B.复活节 D.圣纪节
10.______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用尖拱代替圆拱,尽量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高空,总体给人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和浓厚的宗教气氛。()
A.罗马式
C.哥特式 B.拜占庭式D.巴洛克式
1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远近亲疏为标准,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这被称为()
A.政治制度
C.政府体制 B.宗法制 D.政党制度
12.1975年,官方旅游组织国际联合会进行改组,并正式定名为世界旅游组织,总部设在______,是全球性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
A.日内瓦
C.马德里 B.海牙D.伦敦
13.西周社会逐渐形成了以礼、乐、射、御、______、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A.诗
C.易 B.书 D.体
14.1979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决定把每年的______定为世界旅游日。()
A.9月27日 B.5月15日
C.12月22日
D.3月15日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构成旅游文化学基本框架的要素有()
A.旅游者文化 B.旅游地文化
C.旅游业文化 D.旅游环境文化
E.客源地文化
2.传统婚姻观念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总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的观念(A.父母之命 B.媒妁之言
C.门当户对 D.贞操观念
E.生育观念
3.被称为世界三大名茶的是()
A.安徽祁红 B.云南滇红
C.印度达吉岭茶 D.安溪铁观音
E.斯里兰卡乌瓦茶
4.基督教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几大派系,它们是()
A.公教 B.佛教
C.正教 D.新教
E.伊斯兰教
5.遗产旅游的文化功能主要有()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教育功能
C.文化保护功能 D.社区参与功能
E.塑造形象功能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行为
2.旅游动机文化
3.价值观
4.旅游交通
5.可持续发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旅游文化的特征。
2.简述旅游者行为文化的特征。
3.简述网络给旅游文化带来的影响。)
六、论述题(本大题12分)试述生态旅游文化开发原则。
第三篇: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网易--自考江苏自考答疑网山东自考信息网北京自考热线成功自考网计算机自考浙江自考网中国自考网自考365浙江自学考试自考过关网自考派宁波自学考试浪淘沙自考网八闽自考在线江西自考信息网自考大学生
第四篇:自学考试
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拟接读专业和主考学校
1.艺术设计(平面方向、环艺方向)南京艺术学院
2.动画设计(动画方向、视频方向)江南大学
自学考试“专接本”宣传材料
一、自学考试“专接本”概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的一种对自学者进行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创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在选择报考相应的专业以后,按专业考试计划参加该专业规定的所有课程的考试,在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践性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等)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后,即可拿到自学考试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还可申请学士学位。
自学考试“专接本”是省考委和省教育厅在全省普通高校中开展的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接读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工作,简称“专接本”。列入国家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正式录取的各类专科学校在籍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由专科学校在主考学校的指导下组织辅导,参加自学考试,可在专科毕业后一年完成本科教育的学习,并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符合规定者还可申请学士学位。
二、报考对象和报考条件
“专接本”的报考对象是列入国家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正式录取的各类专科学校的三年级在籍学生;经市招生部门正式录取的五年一贯制高职的五年级在籍学生。学生报考的基本条件为:
(1)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学有余力。
(3)报考的“专接本”专业与专科所学专业相同或者相近。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三年制专科学校学生从第三学年开始参加“专接本”的学习,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从第五学年开始参加。“专接本”专业的学制不少于两年,修业年限在学制年限基础上延长一年。
四、学习形式和教学组织
“专接本”助学辅导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专接本”助学辅导工作由专科学校在主考学校的指导下负责实施。开展“专接本”助学辅导的各系主任负责本系“专接本”专业的全面工作,包括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教学秘书负责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班主任负责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管理。相关教学活动必须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开展。“专接本”学生在两年的学制期限内共享专科学校一切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文体场所、餐厅、宿舍等。
五、学籍和考籍
学生一经注册即取得自学考试“专接本”的学籍,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专接本”学生学籍管理。学生通过考核,取得一门课程合格成绩的,即取得自学考试考籍,考籍由省教育考试院建立。
六、教学安排
“专接本”助学辅导时间为:学制期内每年第一学期为5月初~10月中旬,第二学期为11月初~次年4月上旬。
七、入学要求
学生在参加“专接本”学习前,应签订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三方在遵守协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家长之
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教学、完善管理,防止异常情况乃至重大事故发生。
八、课程与成绩计取
“专接本”专业考试计划由沟通课程、衔接课程、主干课程、实践与应用课程等四部分组成。
(1)沟通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学生在专科阶段已学过与本科计划名称相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且成绩合格的,承认其课程及学分。学生在专科阶段已学过的公共基础课,在专科学校考核合格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计取成绩。计取比例由主考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审定,最高不超过40%。
(2)衔接课程。衔接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对专科阶段学过的主要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体现本科教育需要的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衔接课程的设置一般不超过5门。在专科学校考核合格的基础上,衔接课程按一定比例计取成绩。计取比例由主考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审定,最高不超过30%。
(3)主干课程。学生参加主干课程的学习,原则上应通过全部沟通课程与衔接课程的学习与考试。主干课程的设置一般不少于5门。
(4)实践与应用课程。包括综合实践、知识拓展、选修课程、社会实践等。一般为3~4门,每门不少于2学分。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由主考学校确定,并由主考学校负责考核。
九、考试组织
“专接本”专业的考试工作均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管理和指导下组织实施。具体统考工作由市考办组织实施,考试时间为每年4月和10月,增考时间为每年1月和7月,与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的考试时间同步。
十、补考与重考
学生修学期内,课程成绩不及格的,可申请一次课程统考部分的“补考”;对学位课程成绩虽及格但不满意的,可申请课程统考部分的“重考”;学生修业期满后两年内,可申请课程统考部分的“再补考”和“重考”。
学生修业期满后两年内(含修业期),课程统考部分的“补考”、“重考”和“再补考”必须向继续教育学院申请,由继续教育学院到市考办统一报名,承认其课程的校考成绩。如果学生自行报名参加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同课程考试,则不得计取校考成绩。
十一、课程免考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免考细则》有关规定,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课程免考。学生在“专接本”学籍注册后至“专接本”毕业前半年内向继续教育学院申请课程免考,由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到市考办办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绩合格的(用百分制记分),由继续教育学院报主考学校确认后,视为免考课程。
学生在“专接本”修业期满后两年内(含专科阶段),在本校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含425分),可免考“英语
(二)”课程。
十二、毕业
学生在修学期满后两年内(含修学期),学完“专接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课程实践性环节),通过考试取得合格成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并持有专科毕业证书,可递交毕业申请和学位申请,经省考委和主考学校审核通过后,可递交毕业申请和学位申请,由省考委发给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附署,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学生修业期满后两年内未毕业的,可转入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相应专业的考试,按自学考试有关规定执行,已通过的课程成绩继续有效,未通过的课程不再计取校考成绩,并须参加面向社会开考同专业主考学校组织的课程实践性环节的考核和毕业论文(毕业设
计)指导与答辩,符合毕业条件的,发给面向社会开考专业主考学校附署的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向面向社会开考专业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
十三、就业报到证
“专接本”专业学生在专科学校毕业后两年内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的,本人可凭自学考试毕业文凭到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申请办理高一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该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上的毕业学校统一填写为“在籍学生自学考试”,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具有同等效力,享有同等待遇。
十四、报名
符合报考条件的学生,可根据自愿的原则,向所在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申请报考,经审核同意,方可参加学习与考试,并由继续教育学院向所在地省辖市考办办理集体报名。
1月初,各系针对本系拟接读“专接本”专业,接受本系学生“专接本”预报名;对于跨系预报名,由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受理。
3月初,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学生预报名情况,统一公布学院开展助学辅导的“专接本”专业目录,统一发布各专业2010年招生简章,统一开展“专接本”报名和收费工作。
十五、收费标准
“专接本”助学辅导收费标准严格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降低收费标准和实施收费减免政策的通知》(苏价费[2009]278号、苏财综[2009]45号)文件精神执行,并按要求到市物价局备案。“专接本”助学辅导费为:
文科类4200元/生/年
理科类4500元/生/年
艺术类4800元/生/年
“专接本”考生参加4月份和10月份自学考试的,报名考试费为32元/门,报名考试费、课程第一次补考费在“专接本”助学辅导费中列支。课程实践性环节、实践与应用课程考核费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费,在“专接本”助学辅导费中列支。
“专接本”考生参加1月份和7月份增考的,报名考试费为100元/门。增考、重考和再补考的报名考试费由学生自理。
“专接本”、“专转本”、“专升本”的区别
一、概念
1、“专接本”
自学考试“专接本”是省考委和省教育厅在全省普通高校中开展的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接读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工作,简称“专接本”。
2、“专转本”
选拔优秀专科生转本科学习,简称“专转本”。
3、“专升本”
成人高校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
二、招生对象与报名条件的区别
1、“专接本”
“专接本”的报考对象是列入国家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正式录取的各类专科学校的三年级在籍学生;经市招生部门正式录取的五年一贯制高职的五年级在籍学生。学生报考的基本条件为:
(1)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学有余力。
(3)报考的“专接本”专业与专科所学专业相同或者相近。
说明:学生通过考核,取得一门课程合格成绩的,即取得自学考试考籍,考籍由省教育考试院建立。2010级“专接本”学生将于2010年10月参加第一次自学考试,取得自学考试“专接本”考籍。因此,2008级三年制专科学校学生符合“专接本”报名条件。
2、“专转本”
选拔对象:列入国家普通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在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二年级、三年级在籍学生。
报名条件:
(1)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申报“专转本”的学生其每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成绩应达到良好以上;
(3)在校学习期间受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的,不得参加“专转本”选拔。
3、“专升本”
报名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
(3)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的人员。
(4)根据卫生部和教育部的规定,报考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还应具备相应的特殊条件。
(5)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且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
二、学制、学籍和入学方式的区别
1、“专接本”
学生一经注册即取得自学考试“专接本”的学籍(即免试入学,暂时无办学规模控制)。学生通过考核,取得一门课程合格成绩的,即取得自学考试考籍,考籍由省教育考试院建立。
“专接本”专业的学制不少于两年,修业年限在学制年限基础上延长一年(实际上课程校考部分成绩在修学期满后两年内仍然有效)。
2、专转本”
“专转本”规模控制在我省高校高职(专科)毕业生的5%以内,普通高校招收“专转本”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的选拔办法。
文科、艺术类考试科目:语文、英语(日语)、计算机。
理工科考试科目:数学、英语、计算机。
“专转本”学生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办理相关学籍变更手续。“专转本”学生不得转学,“专转本”学生到录取学校报到后要求返回原校的,视为自动放弃学籍(包括专科学籍)。
3、“专升本”
国民教育系列的应届或往届专科毕业生通过全国成人高考,进入大学学习两年(脱产)或二年半(业余或函授)。
“专升本”考试科目:
两门公共课(政治、外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确定(大学语文、高等数学
(一)、高等数学
(二)、艺术概论、民法、教育理论、生态学基础、医学综合)。
“专升本”统考科目试题除非英语的外语语种试题由省教育考试院命制外,其他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三、学习形式、在读学校的区别
1、“专接本”
“专接本”学生在原专科学校进行全日制学习——自学考试“专接本”助学辅导。目前我省共有“专接本”主考学校27所,都为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办学优势的普通本科高校,包括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院校。
2、“专转本”
“专转本”学生安排在校民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进行全日制学习。
3、“专升本”
脱产学习形式:安排在本科学校进行全日制学习;
业余和函授学习形式:可以安排在本科学校及其校外教学点。
四、毕业证书的区别
均为全国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
1、“专接本”
学生在修学期满后两年内(含修学期),学完“专接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课程实践性环节),通过考试取得合格成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并持有专科毕业证书,经省考委和主考学校审核通过后,由省考委发给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附署,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学生修业期满后两年内未毕业的,可转入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相应专业的考试,按自学考试有关规定执行,已通过的课程成绩继续有效,未通过的课程不再计取校考成绩,并须参加面向社会开考同专业主考学校组织的课程实践性环节的考核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与答辩,符合毕业条件的,发给面向社会开考专业主考学校附署的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向面向社会开考专业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
2、“专转本”
“专转本”学生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享受与转入学校其他本科生同等待遇。普通高校二级学院招收“专转本”学生毕业证书填写“在本校XX学院(专转本)XX专业X年制本科学习”,独立学院招收“专转本”学生毕业证书填写“在本校(专转本)XX专业X年制本科学习”,学制按本科设置的学习年限填写,学习起止时间按入本科实际时间填写。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3、“专升本”
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均注明“成人”字样。
五、收费标准的区别
1、“专接本”
“专接本”助学辅导收费标准严格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降低收费标准和实施收费减免政策的通知》(苏价费[2009]278号、苏财综[2009]45号)文件精神执行,并按要求到市物价局备案。“专接本”助学辅导费为:
文科类4200元/生/年;理科类4500元/生/年;
艺术类4800元/生/年
2、“专转本”
“专转本”学生学费接收院校同专业学生实行相同标准。
按照《江苏省高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表》,民办学校本专科学费10000+30%元/生/年,独立学院参照执行、部分学院15000±10%元/生/年。
3、“专升本”
按照《江苏省高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表》,成人教育学费标准:
全脱产:
理工类(本科)3600元/生/年;文科类(本科)3400元/生/年;
艺术类(本科)4800元/生/年;
业余:
理工类(本科)2200元/生/年;文科类(本科)2000元/生/年;
艺术类(本科)3200元/生/年;
函授:
理工类(本科)1700元/生/年;文科类(本科)1500元/生/年;
艺术类(本科)2200元/生/年;
第五篇:自学考试
我省2012年上半年自学考试报名工作12月1日开始
——2012年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时间作调整
我省2012年上半年自学考试报名工作将于12月1日开始。本次报名工作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同时进行的方式,网上报名的开通时间是12月1日,现场报名以及新生确认的时间是12月1-7日,报名期间同时进行2012年1月自学考试增考的报考工作。
为开展好2012年上半年自学考试报名宣传活动,更好地为社会和考生服务,报名期间,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自考报名网站(zxks.jseea.cn)办理课程免考申请、实践考核、本科资格审核、毕业生登记预审、论文答辩以及预订自考教材、《江苏自学考试》杂志等手续。省教育考试院在报名期间开通了咨询热线,电话号码为:025-83235884、025—83235994、025—83235956。
按照苏教考自(2010)6号文件的要求,从2010年5月起,证券投资与管理(专科段)、交通运输(专科段)、机车车辆(专科段)、水产养殖(专科段)、林业生态环境工程与管理(本科段)五个专业不再接纳新考生报名,以上专业的理论课程考试安排至2012年4月结束,实践环节考核及论文答辩安排至2012年下半年结束,最后一批毕业资格审核在2012年底以前办理完毕。
1983年至今,我省共面向社会开考涉及10个学科163个专业,其中本科83个,专科80个。目前面向社会开考的专业为127个,其中本科77个,专科50个,本、专科比例为1.5∶1,自考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另外,根据全国考委有关文件要求,从2012年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上午的开考时间由8∶30-11∶00调整为9∶
00-11∶30;下午的开考时间由14∶00-16∶30调整为14:30-17:00。各市、县(区)自考机构、主考学校、社会助学单位等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做好考务管理的平稳过度,并及时告知考生,以确保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