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大全
《数学史》作业 _S10E03_吴昌华_10440287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摘要:数学是一门精神奥妙的学科,数学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数学教育一直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分析相对落后地区的数学教育现状,比较当代先进的数学教育方法和理念,提出一些笔者的建议和办法,望改善该地区的教育现状,促进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人生的成长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现状;数学教育;对策
前言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问题与民族聚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紧密相连。各因素间形成各种矛盾,其中有主次矛盾之分。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的问题,既要全盘考虑,又要抓住主要矛盾。只有做到整体协调发展,才能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以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例子,阐述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的一些现状和分析,以小见大,提出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基础教育的一些浅见,希望对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一、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和面临的问题
(一)从贵州民族地区情况看数学教育现状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省总人口3755万人,有48个民族成份。民族自治地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5.4%,少数民族人口1333.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等10个民族。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贵州省恢复和建立了各类民族学校,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2000年底,全省有民族小学233所,民族中学133所。50多年来,少数民族青壮年中的文盲、半文盲率,已由建国初期的9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全省于2000年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有32个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占县数的36.8%。其中民族地区县份为10个,占“普九”-1-
县的31.25%。但是,贵州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第一、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系统的财力是很不充足的,农村学校办公经费和国家投资于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数量极少。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像湘西这样的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缺,发展农村教育的难度极大。随着基础教育的迅猛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与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日显突出,教育投入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跟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建成的寄宿制学校,内部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大多是“空壳学校”。学校负债运行,教育负债严重,债主采取锁门、到法院起诉等手段追债,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现阶段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条件差。至今仍有很多的教学场所需要进行改造,教学仪器、实验设备需要更新、图书资料急需增补等。教师的居住条件和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各级教育之间的结构与当前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极不适应。目前,农村教育仍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普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受重视,发展缓慢。进入社会后的中学毕业生不能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环境,“更无力推动农村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教育的结构更显得不合理。
第二、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了素质教育质量。
一是教师学历合格率有待提高。若按教育部《21世纪教育纲要》的新要求,教师学历合格率急需提高。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小学教师多,高、初中教师少;文科教师多,理科教师少;大众学科多,音、体、美、信息技术课教师少;英语、物理、化学、数学教师紧缺。按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学校要开设英语课,因无英语教师,有的县仅有县城小学开设英语课。三是小学教师严重老化。在编制的限制下,近几年教师队伍进人较少,为了补充初、高中教师,将部分中青年小学教师拔高到初中使用,严重影响小学的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四是好教师难留住,所需专业课教师难引进。由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办公经费短缺,教师的政策福利无法保障,教师的奖励机制无法建立,造成教师福利待遇严重偏低,加之办公条件差,致使部分优秀教师改行、考研、外调。加之区域差别,所需人才难以引进,即使是本土出去的大学生都不愿回本地工作。
第三、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亟需关爱。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城镇,将子女留给父母或亲戚抚养,这引发了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下滑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人们外出就业引起家庭结构变动,改变了传统的子女抚养方式,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生活在祖父母辈的隔代家庭中,虽然饮食起居有保障,但这种“不完全”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律性不高、学习观不端正。其次,祖父母一般都对孙子女比较溺爱,孩子的不良行为难以及时纠正,再加上祖父母没有多少文化知识,无法辅导孙子女的学习,孩子的学习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导致孩子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成绩差、有厌学倾向和辍学行为。由于家庭教育的脱节和不协调,“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他们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关爱,亲情缺失,成功得不到鼓励,进步得不到表扬,忧郁得不到开导,彷徨得不到指点,孤寂得不到抚慰,悲愤得不到关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目前,“留守学生”辍学已成为辍学学生的主流。
三、关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的建议措施
(一)提高数学教师对新大纲和教材的认识能力
数学教师应明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是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经济的需要,而且为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基础知识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统一要求。在大纲的基本要求下产生了教材,而教材又是大纲要求的具体体现。随着文化科学的发展对大纲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教材也不断的发展变化。例如:以前小学教材“算术”更名为现今的“数学”,使教材从原来单纯的算术概念及其运算扩展到代数概念及其运算,在教材的变化中体现了对教学目的的进一步提高。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的数学教育有语言方面的障碍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教育落后的因素,若教师不能从教材的变化来理解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要求,则不可能深刻理解从知识到能力这一教学要求的变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从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出发而编写的。对教材中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发展变化是研究教材的主要方面之一。例如:小学六年级教材中关于代数初步知识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好基础,能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若教师不能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就不可能突破这个教学难点,那就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培养了,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提高。对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全面理解和研究,是现今小学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有些教师几年甚至几十年,只教一个年级,一本教材,使他们对高年级或低年级的知识不熟悉,怎么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了。
(二)创建和谐课堂,有利课堂数学教学效率
在当今教师队伍中,最流行的话题是现在的学生很调皮,很难管,无心好学,学习成绩差,课堂纪律很难控制等等。这些问题是受到社会不良文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以及绝大多数学生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使学生心理受到障碍。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样才有利提高教学的效率。数学课 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不感兴趣。特别我们本地区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很差,数学理念很淡薄,他们现在是一名中学生了,但是连小学数学最基本的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是一概不知,例如,几何图形的公式,代数单位换算等一些基础知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只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理论,大部分学生就觉得枯燥无味,必然在数学课堂上讲话、睡觉、搞小动作等一些不良的现象,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甚至有时教师和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闹僵,是常见的事。因此,为了不影响教师上课,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创建和谐的课堂,更有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第一、转变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数学观念。少数民族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文化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家长大多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受当前“教育无用论”的影响和就业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没有多大的用处,数学更是只要掌握简单的加减乘除,能算账就够了,从而也导致了很多的家长不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家长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也导致了学生从小认为数学不重要没有必要去认真学习。因此,要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转变学生家长和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态度是前提。要让学生家长和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他们知道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是一种工具,更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只有学生家长和学生端正了对数学的看法,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
第二、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由于受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小学没有太多的关注数学,没有认真地去学习数学,加之受学生家长文化低的限制,学生家长无法去辅导学生的学习,因此学生的数学基础非常差。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师在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把学生的学习基础抓实抓牢,并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才能为学生进一步接受新的数学知识创造条件。
第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时,他才会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去努力学习。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强逻辑严谨的学科,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如果没有学习兴趣的保障,学生就无法长期保持昂扬的斗志,无法在数学学习活
动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应用,强调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学生之所以不愿学习数学,除了数学的枯燥外,更多是受“学习数学无用”这一错误认识的影响。初中学生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出抽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课堂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用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教学内容,这无疑是弥补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中不足的有效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第五、改变当前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数学。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学多为课堂集中教学的模式,学生学习的场所基本局限于课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数学教师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课堂教学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每一次活动或外出游玩的机会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记得有一次我带初三的学生到复兴村马蹄组去游玩,当我们参观完“玉笔”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
1、如何测量毛笔的高。
2、假设每立方混凝土重2400kg,水泥与沙子是以1:5的比例混合,每吨水泥300元,大约需要多少钱的水泥?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知识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学生既玩得愉快,又复习了所学知识。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我们的每一次活动的场所都是开展数学教学的好课堂。
第二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情况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情况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作用。但由于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受社会、经济、历史、自然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少数民族教育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显得十分落后。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缺乏,合格率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匮乏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多聚居于高海拔,高寒贫困的艰苦地区,本土教育资源的匮乏使本地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教师,而外地教师苦于环境的艰苦,流入更少,最终导致教师缺乏,素质偏低。
2.经济落后,财力紧缺,办学条件差。少数民族教育历来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帮助和扶植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税费改革和取消农村教育附加费后,中央和地方财政增拨了许多种类的教育专款,再加上义务教育等基础教育项目,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做了一定的投资。但由于投资体制和运行体制本身的不合理,种类繁多的教育专款与下面学校实际所得形成巨大反差,乡下的中小学尤为严重
3.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学生辍学率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和信息交通不便,有很多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文化观念较为保守、落后。他们认为,学校教育无太多价值,送孩子上学主要是
上面的政策,非上不可(即使这样,有的孩子还是不上学。尤其是女童)。孩子上学后,对他们的要求是在学校能掌握基本读写及简单计算就行了,对教育本身并非真正感兴趣。
根据这些问题,政府也正在进行相应的措施调整来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
第三篇: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育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育
摘要:随着全国普通话的普及,汉语成为全国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学习汉语便成为我国各种少数民族的一种必然。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蓬勃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双语教学认识趋于统一,双语教学的类型和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文章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际对如何双语教学进行反洗,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对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国普通话的普及,汉语成为全国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学习汉语便成为我国各种少数民族的一种必然。要获取以汉语为载体的文献和语音资料的文化、科技、专业知识等方面水平最高、最多、最新的资料,不掌握汉语,就会使少数民族获取先进文化和技术的能力降低。阻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扩大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目前我们应该把双语教学摆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首位,尤其是在小学,为孩子从小营造一个汉语学习的氛围,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入手,逐步形成孩子用两种语言交流、学习的习惯。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教学到纯汉语教学的过渡阶段,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学习各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双语教学活动
1、抓住学生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语言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从多年来双语教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情绪总是从:非常积极→灰心丧气→厌学→放弃。因此,抓住学生闪光点,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是让学生主动克服困难、攻克难点的的重要因素。做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多鼓励,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及时给予肯定。特别少数民族学生胆小,害羞、害怕听不懂或是自己说错了或说得不好,难以开口。那么我们必须从心与心的沟通开始,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使我们的学生对于双语活动产生情感,积极、自信地学习。用欣赏的态度告诉孩子:“你能行”、“读错了没关系”。只有在孩子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家长、老师督促转化为自觉、自愿时,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有了它实质的含义。
2、运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有效渗透,有效利用本地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儿童的学习都有注意力跨度短、模仿能力强、习惯于经验型学习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在教学形式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观察、模仿、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
(1)图文并茂,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互译,将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与学生动手、动脑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例如,教学“手”这个字时,先制作出“手”的卡片(图文并茂),让学生观察,然后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互译“手”字(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的老师可以找小助手帮助自己),同时让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跟着老师反复大声读“手”,再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手,把手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通过学生对“手”字意思的理解,老师进一步提问。如:“我们的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啊?”等问题,进一步运用问题加强学生汉语口语的练习。这样学生不但能学会“手”这个字,还通过学习理解“手”这个字的同时,加强了语言能力的训练。当然也可以让孩子边学单词,边指着相对应的肢体部位,利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很直观的记忆住字、词的意义。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组员之间相互发出指令,看看谁的反应最灵敏,可以是根据所指部位说出汉语,也可以听到汉语指部位。当然,组织教学的活动设计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最
主要的是无论你教授学生什么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个字、词或知识点意义的基础之上。否则,教师的一切努力就是枉然。
(2)根据学生实际,把本地教学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开拓适合自身教学实际的双语教材。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缺乏小学双语各学科教材是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做为在双语环境下授课的教师,能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自身教学实际,根据《课程标准》、学科内容等自编、自翻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如,上语文课时,备课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根据学生实际翻译或对译教材,自编出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的课文后,再备教法等。
也许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和自身教学实际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所编写的教材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过难,学生说很简单句子都会出错,甚至还不符合语法规则,但是只要学生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听起来明白,即使说错了、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如果一开始我们就用和汉族同学一样的要求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就会使少数民族学生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他们越是害怕错误,就越不敢开口,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允许他们犯错。
(3)把汉语言的教学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注重教学内容“量”的尺度。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要掌握、理解每一学科的知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障碍的问题。也就是只有师生能真正建立沟通,才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因此,每一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语言的教学,语言的训练。实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学生汉语的对话语言和书面语言水平,使学生能真正的理解、掌握所教学的知识。但是,在学科知识传授过程中,如果教师所传授内容过大,超出了学生语言理解的承受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势必会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指向语言的学习,一部分指向学科知识的学习。一心二用,效果可想而知。特别是思品、自然、科学等学科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少数民族语言中是没有的,要让学生掌握是相当难的,仅词汇的理解这一
项就让学生难以承受。因此,每一学科的双语教学在每一节新课上教学的内容涉及不能太多,如果在课堂上新知识的量太大,学生便很难牢固地掌握,并且容易混淆。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把很多知识都要求学生记忆,这样做势必会事倍功半,学生因为觉得太难而放弃各学科的学习。
三、营造语言学习环境是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首要问题
一个人语言的习得不只是靠识记,更多的是受到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因此,做为少数民族学生,第一语言的形成并不是靠在书本上学得,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可能不会看书、写字,但他一定会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学校的意义不是只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全校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因此,我们必须从学校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学生语言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因为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都不完全来自课堂,而是来自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做到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双语学校更要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学习语言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学习园地是很多学校都采用的班级文化布置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学习园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低年级学生可以每人写一个词(同时写出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课本的基础知识等;中年级的可以写上一段话,自己的学习感受等;高年级的按学科分类写上常用的生活小知识等。校园内的标识、名人名言可以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同时书写等等。还可以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如:鼓楼、民族服饰等)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开展情景对话、聊天,也可以利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语言训练、多种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用汉语交流的快乐和成功感。在这样的自由、互助互学的环境中,学生会充满热情,“不怕说
错”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大胆的开口,解决了汉语学习中开口难的问题,同时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总之,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我们要时时为搭起一个学了就用的口语交流平台,营造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利用广播站,鼓励学生多写多说。
广播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堂,学校组建好广播站后,由站长负责管理此项工作,成员每周由学生自愿报名进行选拔。播报的节目,可以是汉语歌曲、儿歌、学生自己写好的作文、学习感受、学习方法、讲故事等等。这样,同学们为了成为广播员,就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认真练习,彩排,加强练习,不但积累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积累了不少课堂上没有学过的字、词,句子,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综上所述,汉语是双语环境下师生对话、人际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双语教学虽然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过渡阶段,但是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民族民间文化,还为孩子在将来能更好的学习各种知识,进行尖端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此论述只是个人多年在双语环境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拙见,望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专家,能从所处环境的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并且予以指导
【参考文献】:
[1]王鉴;黄维海;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杨浩强;;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3]卢建民;;浅析双语教师的知识及能力结构[J];天津教育;2009年08期
[4]尕旦木草;;浅谈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J];新课程(教师);2009年12期
第四篇: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文网站推荐
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文网站推荐 数学特级教师视频课堂 http://blog.cersp.com/7950035.aspx 刘未鹏|C++的罗浮宫 http://blog.csdn.net/pongba/
浙江省杭州第九中学 龚 雷(网名:田雨)转自K12教育社区数学分坛
一、大型综合性教育网站
大型综合性教育网站,一般都相当不错。但由于有些网站中关于数学的内容不多,或者没有专门的数学栏目,在本文不作特别介绍。好在这些网站大都知名度不小,用一般的搜索引擎均能查到,这里精选了3个:
【1】网站名称:K12教师频道
网页地址:http://
跳出思路的陷阱:
http://www.xiexiebang.com.tw/student/web/aic_4/aic_2/home.html
第五篇: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中国与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一直以来,我心中都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学生可以屡屡在国际数学奥赛上取得辉煌的成绩,却少有人在数学界取得突破,至今也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钱学森之问”让我们不禁深思,为何中国一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此我仅对中西中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有所启发。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比较
同: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国家兴办教育,都是培养接班人,促进国家发展。
异:
1、从社会来看,在我国的学校教育被迫让位于为着分数的纯学科教学这个现状下,中国的数学老师多认为,教数学知识最重要,教数学思想方法最重要。尽管国家一直坚持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考试分数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与前途时,德与体便退居其次了,很多教师便将自己的学科教学与学生的道德教育割裂开来,将学生的道德教育完全推给“品德”课程。相反,西方美国教师认为教学是为教育服务的,“人的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他们认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懂得感谢,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学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会问为什么,让学生懂数学。他们认为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坚持学术追求、维护社会公正、尊重多元文化。学科教育仅是教学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我一直以为美国的课堂是人声鼎沸的、热闹的、纪律难以调控的。但是一个美国留学生告诉我美国的课堂是安静的、有秩序的,即便是学生的课余活动也是如此,从中我看到了学生自幼形成的对公共环境秩序的尊重。我还了解到当学生刚入学时,美国教师通常会用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月)教学生在学校应遵循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成年后在工作环境中所应遵循的规则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些规则为整个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奠定了基础。
对照美国的这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目前最缺乏的是教育意识,是教学为教育服务的意识。我们要思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高分学生吗?存在脱离社会活动的素质教育吗?
2、从家庭来看,由于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寄予厚望,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个别关注较多,管教较严。而美国家庭多数都有几个孩子,家长较平等对待子女,子女学习压力小,环境较宽松。
3、从学生个人来看,中国低龄儿童很少是因为兴趣学习,有时是为了取悦父母或者老师而学习。随着年级增长,学习以改变命运的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那些想通过考大学进入城市的农村孩子,即所谓“跳出农门”。而美国儿童则较在乎自我感受,由于经济发达,就业压力小,更多从兴趣出发进行学习。
二·关于教育方式的比较
同:(1)教学程序基本一致。各国中学数学讲授新课基本上采用这样的程序: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预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的内容;检测所学的知识。
(2)讲授法是各国中学数学教学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不论中国还是美国,或者西方其他发达国家,数学知识的传授基本上是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助。
(3)普遍重视启发式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学教学也不例外。通过教育改革各国都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教学,尤其重视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异:(1)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关系和作用不同。
中国大部分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为中心,有“重教轻学”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大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的。尽管我国的教育改革努力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中考、高考对学生的影响仍然很大,使得大多数学校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了题海战术、应试教育。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记住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较深、较难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3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的数学知识。但弊端是很明显的,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探索学生的好奇心;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应用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讲究自愿,学生享受学习的充分自由,学习比较轻松愉快。
数学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同也造成教学气氛有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中,老师和学生基本上是朋友关系,可以互相自由地交往、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导提示的作用。课堂上老师有目的地让学生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出入,有时老师甚至可以别出心裁地把课本搬到野外与学生们一起在明媚的阳光下、柔和的清风中愉悦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增加对学习数学的快乐,减轻学生压力,造成欢快的教学气氛,但中国学生长期以来处于严格的课堂管理中,强调教室、强调自己的座位,老师也不敢放开,担心过分放松,会造成课堂上活泼有余、严肃不足和自由散漫的混乱场面,因为学习到底不是娱乐。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不同,在严重“尊师” 思想的影响下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严肃,学生过分紧张,再加上数学不同于文科,故事性的内容少,更加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懈怠,致使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差生把学习数学当成是服“若役”。
(2)对培养能力与个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同。在发达国家中强调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因而分层次个体教学方法使用得比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较多。比如他们在教改中提出的非学校论的教学方法,及计算机程序教学法(把所要学的知识编成程序,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自学)。这些方法强调自学,注重因材施教,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但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使学生很少听到老师主动的讲解,难以与同学进行互相帮助,互相影响;此外使学生很少接触到课本以外的数学知识,影响学生的社会化。我国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集中型吃“大锅饭”的统一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教师易于把握节奏。但是容易造成优差生的严重分化,教学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实际上忽视了个性的差异。
在国外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如美国一些学校使用的教学日记法,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教学中的思维过程、心理状况,使学生与教师能经常通过日记进行交谈,教师易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兴趣及个人思维风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教师能从学生的这些资料中综合出各种学生的成就抱负水平、焦虑水平、意志水平,从而设计出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而我国教师过分注重智力因素,相对忽视了非智力因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少,自然而然在他们之间形成隔膜,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情感、动机、兴趣难以了解,无法得到反馈,学生的焦虑、交际需要等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大盲目性。
(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应用数学教育的思想存在差异。国外的教学方法一般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重视应用数学教育,具体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反映在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中采用的例子尽量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日本的CRM教学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针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培养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当然如果过分地联系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内我国的教育目标虽然说重视应用教育,但至今未有与之协调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成了纸上谈兵,仍然只是从数学本身的结构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造成曲高和寡的情形。另一方面,中国当前的教育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非常有效,善解题是中国教学方法中比较突出的特点,这从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可以看出。
(4)教学中使用的工具和教学媒体也存在着差异。国外由于经济和科技发达,直观教学手段有了极大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各类教学媒体普遍被使用。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中国也力争改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但由于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多媒体的普及远远不是近期可以实现的。
三·关于学习效果的比较
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超过美国学生,这一点可从国际数学竞赛、水平测试的成绩看到。这是中国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精力,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甚至以学习兴趣的丧失为代价所获得的。虽然通过大量练习获得一定的知识,但能力水平不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低。
因为课堂生动有趣,作业也较少,压力很小,国外学生多是比较喜欢数学课的
国内的小学生甚至用旅行箱用作书包,他们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无聊的课堂,成堆的作业,家长老师不断施加的压力,还有各种补习班,不仅虐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易导致厌学情绪。而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精确和严密,忽视了给学生留下开放的想象空间,这又极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四·国内外小学数学教育差异成因分析 文化传统与思维习惯不同。我们偏爱语文,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善于归纳,不长于演绎论证。虽然在中外融通的今天,我们的数学与国外的数学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异,但思维上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神、权威的态度不同。中国人对于前人的崇拜的情怀是相当深厚的,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所以对于权威的质疑,我们还是少的。中国的教育注重积累知识,不重视探索发现中国人热衷于尊崇前人,而不喜欢质疑自然和已有的知识中国人的思维,缺乏质疑精神和创造性。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句话,很好的处理了师生之间与追求真理的关系。美国的历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7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史短,再加上其倡导的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人口等国情不同。中国有着13亿的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大大提高了人们就业的门槛竞争,高中和大学的门坎依然立着,学子们躲不过去科举考试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而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情节,寒窗苦读数十载乃至更长。到了今天的中、高考,古人的身影依旧,只不过每人鼻梁上多了一幅幅眼镜罢了。穷怕了的中国人明白,再苦、再穷,也要让孩子有学上,有好学校上,毕业后会有好工作,活的会比自己好,能出人头地。而在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达,人口也较少,就业压力比较小,也就没有一定要通过读书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这种观念。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对中西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不足,为弥补国内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不足,更好的开展中小学数学教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高红梅.美国小学数学教育考察报告.《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第5期
[2]国内和国外小学数学教育简略比较.《小学教学设计》,2001 [3] 史炳星《我所见到的美国数学教育·学科教育》,1998 [4] 杨泽恒《透过第三次国际数学及科学研究看美国数学教育·大理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师专学报》,2000 [5]许新海《走进澳洲小学数学课堂》,2005 [6] 周序《新世纪中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比较分析》,2006 [7] 杨泽恒·付卓如《美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几个特点·比较教育研究》,2001 [8] 李雪梅·赵国良《国外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 [9]《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
[10]《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的调查研究》
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