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文化强国是对国内外的一个宣示
建设文化强国是对国内外的一个宣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六中全会召开的时期恰到好处,因为大家越来越关注文化,经济发展也需要文化作推动,文化软实力应该考虑文化怎样走出去,好多和文化有关的一系列事情,都需要进一步地思考和梳理。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关键时期作出关键决策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会议。
陈少峰教授表示,六中全会《决定》具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陈少峰认为,全会把发展文化看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并列,经济上成为强国,文化也要成为强国,这就指明、并标示着我们国家在对外交往方面,不仅要通过经济发展去参与国际竞争,还要不断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上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对国内外的一个宣示,引导我们要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陈少峰说。
亮点二:全会对提出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新局面陈少峰认为,我国的文化创造和创新,实际上跟以前相比起来,我们在繁荣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包括文化市场的体制机制建设,还是需要动员更多的力量来做的。
因此,全会的一个亮点,就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全会讲到人才结构问题调整,意识到高端人才资源比较缺乏,将文化创新、文化创造说得比较深入、具体。换句话说,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释放出活力,让更多力量参与文化创造和创新。
所以,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讲,下一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推动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工作的重点会从过去的体制机制改革转向怎样创造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亮点三:全会提出构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陈少峰表示,全会在在文化产业方面,提出了以市场配置资源,重视民营企业,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现在,我们不仅要重视国有文化企业,还要重视民营文化企业,重视各种民间和政府的各种资源,发挥它们的功能和创造力。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全会对市场配置资源、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有非常多的表述。文化产业发展这个领域,全会中讲得更具体、更深入了。
第二篇: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1、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怎样的“广东精神”?它与我们以往多有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又应当怎样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
答:汪洋书记提出要提炼新时期“广东精神”后,全省上下掀起了一股讨论广东精神的热潮。务实、开放、包容„„这些几乎已经成为广东符号与广东印象的标签,再次成为南粤大地的热词。
毋庸置疑,时下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广东都将处于攻坚时代——转型升级需要攻坚、社会服务创新需要攻坚、深入改革需要攻坚„„此时的广东,未来广东,尽管已经22年勇夺全国经济总量冠军,并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但广东丝毫松懈不得、骄傲不得。回首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工作取得的骄人成就,将来的路,我们更需要提炼出广东精神,加以弘扬,以实现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与建设幸福广东的全面胜利。结合新时期、新背景,我们需要弘扬怎样的广东精神?
务实。广东人历来以务实而著称,但由于近年来兄弟省份、兄弟省份的城市与广东及广东各城市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短,也让不少广东民众、广东的领导干部沾染了浮夸的习气。害怕被超越、害怕被换位;因此不惜不切实际地推工程、上项目。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为了任期内能交出高分的成绩单,寅吃卯粮、涸泽而渔,表面上数据风光,实际上却为地方科学发展埋下定时炸弹。因此,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广东要沉住气,说到底要秉持务实的优良传统。现阶段来看,把转型升级的工作做好办实,就是最大的务实。转型升级,也许短期的经济增长率会不好看;但最终的受益者始终是老百姓。只有经济增长的质量上去了,那么老百姓才能分享更多的蛋糕。因此,务实,就是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不搞浮夸风、不搞“短平快”、不为一时的脸面。切实将转型升级工作做好,离不开务实的态度与理念。
开拓。广东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开拓”的意识。在国内内需市场潜力巨大与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背景下,广东需要继续当好拓荒牛。广货长年出口旺盛,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强心剂。但在传统的贸易伙伴出现经济、消费疲软之际,广东该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极?瞄准国内腹地、瞄准新兴市场。在汪洋等省领导的推介下,广货近来大力挺进中西部、东盟等新兴市场。广货在国内攻城掠地,已经成为广东开拓意识、开拓精神的新时代范例。然而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广货在开拓市场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东盟市场等国外新兴市场。我们的省领导有开拓意识不行,也要广东商人、广东民众弘扬开拓精神,积极迈出“家门”的步伐。
敢为。广东敢为天下先,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然而也要看到由于广东经济的长期领先,无论是改革的魄力与勇气方面,都出现了懈怠、削减的迹象。这对颇需改革攻关的广东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愈是到关键时刻,愈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否则就容易被追兵“弯道超车”。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广东不先行先试,那么江苏、浙江就走在前头了。改革是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倘若广东不敢改革、不轻易改革;那么就难免会丧失经济发展水平乃至经济总量的领先地位。因此,全省上下要弘扬“敢为”的精神,鼓励、提倡敢于尝试、敢于改革,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只要不与科学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要接受、原谅试错、改错。
致远。也许我们现在做的事情,短期收获不到什么实实在在的效果,甚至现在还会招徕批评、责骂、否定不断。但是只要是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建设幸福广东,就要有不怕暂时挨骂、不惧暂时被批的勇气与理念。功不在当代、功不在近期;但却是利于广东的后世子孙的。因此,要弘扬致远的精神,为当下考虑的同时,更要为将来考虑、为子孙考虑。建设幸福广东、低碳广东、法治广东„„都是“利在千秋”的重要战略部署,也许五年十年内收效不那么明显;但只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那么将来的广东人一定感谢我们现在所做的。
自强。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最大的省情。尽管经济欠发达的非珠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势渐入佳境,已经显现突出的后发优势。但还是有不少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民众埋怨这、埋怨那,怪国家、省没给足够的政策、没给足够的资金、没给足够项目。内因是个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城市也一样。广东已经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一方面既要省和发达地区加大支持、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欠发达地区牢牢把握机遇,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为迎接新一轮大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对待后发地区而言如此,先发地区亦然。部分先发地区总是盯着优惠政策不放,已有“特”,想更“特”。步入优惠政策才能发展的误区,是危险的,也是不可靠的。全国上下这么多省份、这么多城市,谁不想多些优惠、多些政策?国家能给多少?倒不如好好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做到自强不息、自我突破,而不是动不动要省出面、国家点头。自己的功夫还没下足,就老是依赖外部力量推一把,这也是不大现实的。
广东,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起点、新使命、新任务,这需要用好我们的传家宝——广东精神。只要弘扬好广东精神,那么辉煌永远属于广东、广东人民。
这种“广东精神”与我们以往多有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古到今,开放兼容是岭南文化最重要的特色。岭南文化天生具有开放兼容的品性。岭南文化是在百越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与外来文化长期的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广东人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品格。
广东人不安于现状,不满足封闭在自我循环的小圈子里,具有向外拓展的特征。广东人移居海外,始于唐宋,从明代开始,更有成批的人出国谋生。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是广东人出国人数最多时期。由于人多地少,战乱饥荒,生存条件较差,广东人又有较浓厚的商业意识,且有地处沿海的便利,大批广东人外出到异国他乡打工、做生意。广东侨居海外的乡亲人数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粤东地区旅居海外的乡亲人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从南洋首富郑智勇到华人首富李嘉诚以及霍英东、曾宪梓等等,广东人“走出去”,闯天下,打拼出一片新天地。移民文化和商品意识造就了广东人的开放观念和无止境的追求。在海外移民的过程中,岭南文化向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传播,同时吸收世界各地的文化。独特的岭南文化造就了广东人开放兼容的博大胸怀。
改革开放的实践,更让广东人先行先试,经受新的洗礼,树立起开放、兼容、开拓的崭新形象。广东人民敢于面对外部世界,吸纳人类文明精华,坚持排污不排外。引进大量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内外大量人才,广东容纳和吸引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外来工,更是体现了广东人开放兼容的精神。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外交流进一步增多,广东请进来,走出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十二年来,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已被打造成我省与世界五百强企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我省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拓宽我省的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合作,塑造国际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更应该树立世界眼光,以更加广阔的胸怀,开放兼容,海纳百川,拥抱世界,融入世界。
敢为人先是广东人显著的精神品格。可以说,用敢为人先表达广东精神是“躲不开、绕不过”的,是恰如其分的。岭南文化是以海洋文化为基础,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并重的文化。海洋文化具有勇于拓展、善于创新、敢于冒险、同舟共济的特征。这些特征蕴含了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海内外广东人都以敢为人先,敢闯敢冒,敢于冲破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的束缚著称于世。他们以大海弄潮儿的无畏气概,奋力拼搏,充分体现可贵的首创精神。
历史上,广东人有着“闯荡世界”的眼光和气魄,许多广东人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拼搏创业,成了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拓荒牛”。近现代,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维新变法,到孙中山、廖仲恺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推翻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都是敢为人先精神的生动体现。
鸦片战争以来,广东人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国民党一大在广州举行,黄埔军校在广州创立,海陆丰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彭湃、毛泽东等相继主持广州农讲所,省港大罢工,东征北伐„„一个个历史事件,充分体现了广东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广东人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
从“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到中国国内制成第一架飞机的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冯如;从广东籍左翼作家洪灵菲、冯乃超、戴平万、冯铿等成为中国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一支重要生力军,到当今学者泰斗、一代宗师饶宗颐;从人民电影事业的开创者陈波儿、蔡楚生,到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梅益„„无不体现广东人敢为人先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是处处表现出敢为人先的精神。从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到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从建设文化强省、到创新社会管理,广东人都勇立潮头。他们敢闯敢冒,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的佳绩。敢于“杀出一条血路来”,成为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形象描述。可以说,敢为人先是广东人当之无愧的文化精神。当前,广东要继续当好排头兵,仍然需要发扬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
文明向上既是新时期广东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党的十七大明确作出的要求和部署。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文明向上。
文明向上富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它既立足广东,又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广东精神内涵之一,这里特指精神财富。人类发展史就是从动物到文明人的进化史。追求和向往文明是永无止境的,也是没有国界的。昂扬向上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人民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两个文明建设”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不自满,不停步,不懈怠,不僵化,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广东鲜明的时代精神。提炼打造文明向上的“广东精神”,体现出广东特色和独创性,是广东精神区别于其他省区市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七大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实现这个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试验区,率先建成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地区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凝聚文明向上精神。只有广东率先践行文明向上精神,为全国作出示范和榜样,才能推动我国成为文明向上的国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才能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009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以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提升文化软实力,基础在于提高公民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们的理想信念才能树立,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才会形成。从而,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在培育文明向上精神上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面对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面对“小悦悦事件”反映出来道德滑坡现象,亟待整个国家和民族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以党和政府的文明向上的精神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因而,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向上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东在这方面也应该先走一步。
我们又应当怎样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汪洋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弘扬新时期的广东精神,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必将为广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认为,“广东精神”的提出,不只是一句口号,关键还在于践行。
“广东精神”一出台,各大报纸网站也都相应的进行宣传,如今,新广东精神迅速传遍南粤,打开各大广东网站的论坛,对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有很多观点和跟帖,短短时间就形成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思想共振。虽然广东精神只有短短的三句话,九个字,但它的理念是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提高人民道德修养,提升广东文明形象的时代要求。
“广东精神”,不能像一阵风,而是要深入到广大人民的心坎里去,让大家都来积极践行。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需要社会,团体,市民的一同努力,将之转化为行动引领。“广东精神”应作为当前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使之成为改革发展实际行动的引领。新的历史时期,政府机关要讲求
“政德”,企业商人要坚持“职德”,家人朋友要重视“道德”,有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将“厚于德”更好地实践到“敏于行”上来。
“敏于行”是对新广东精神关键在于践行的体现,也体现了一种先行先试、不尚空谈、务实敢闯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广东精神的内在动力。广东精神的实质是要多做实事,多做有益的事,而不是在于呼口号,在于唱颂歌唱。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目标,不需要过多的数字,不强调太多的精神,要的是以精神作为引领,切切实实做出好事来。
作为新时代的广东人,新时期广东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主流价值观,它是当代广东人实干精神的彰显,我们应当以新广东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为建设幸福新广东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篇:二、建设文化强省
1、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怎样的“广东精神”?它与我们以往多有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又应当怎样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
答:(1)结合我们广东的实际情况,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是指”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厚于德”是指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甘于奉献,它既是一种美德也代表了广东人民的追求。“诚于信”是一种做事的原则,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真诚、友信。“敏于行”是一种行事的风格,“敏于行”是指不空谈,务实、不张扬,很敏锐地知道世界发展的趋势,敢于先行一步。(2)“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提法既体现了广东特色,与我们以往多次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岭南文化历来倡导尚德、乐善、好施,造就了广东人宽厚的精神品格;广东在对内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讲诚信、重契约的历史传统;广东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敢想敢干,具有敏于行的行为特征。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广东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的现象,时代呼唤整体 道德水平的提高;广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下一步培育诚信意识、契约精 神;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过程中,也将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善于把握发展机遇,敢想会干,才能化解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广东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精神支撑。所以说广东精神体现了广东特色,与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我个人认为,要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①我们要清楚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广东精神是一种道德追求,是一种精神信仰,也是一种道德力量,它是不分群体,不分阶层的,在广东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践行广东精神。因为一个人生活的环境跟当地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氛围是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都要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整个社会向善的风气才能弘扬起来。当然,党政领导干部在践行广东精神方面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起到践行广东精神的榜样力量。②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需重视榜样的力量实践广东精神需要全体广东人的努力,我觉得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要明确实践“广东精神”的具体要求;树立实践“广东精神”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 的力量培养广东人践行“广东精神”的自觉; 将“广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道德 规范、行为准则。比如以推进广东志愿服务开展及创新来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志愿者,在践行广东精神的过程中他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志愿服务、志愿者精神是一 种新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基于德、立于信、践于行”的。志愿者的这种行为是基于德的,因为它是利他的,同时也立于信,大家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来服 务社会,而且他们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付诸实践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志愿者 服务跟我们所倡导的广东精神是相符的,可以成为我们践行广东精神的一个重要 的方式。再比如,让“广东精神”走进课堂,让广大学生明白“广东精神”的基本内 涵与实践要求;其次,要让广大学生认同“广东精神”,将“广东精神”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再次,要让广大学生将“广东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将“广东精神”转化为创业干事的具体实践。③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人人有责。开展广东精神的活动当中一定要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干实事、求实效,真正使广东精神在全省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发芽,让广东精神之花处处盛开。一方面,我们要有实践“广东精神”的文化自觉,明确实践“广东精神”的重要 性和实践“广东精神”的途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实践“广东精神”的文化自信,相信通过践行“广东精神”能化解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彰显“广东精神”的魅力,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自信,就能够把广东精神的精神品格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公民,生活在广东,我们要认同、理解和践行广东精神。从小事做起,贯穿于具体工作的细小环节,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培养家 园意识”,我也希望广东人和来到广东工作生活的新广东人能够真诚地融入到广东的大家庭里,来宣传和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作为教师,实践“广东精神”,最重要的是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广东精神”的要求,各项工作都做到“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比如,以厚德的精神关爱学生,行为示范,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表率的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诚信的品格从事研究,不浮躁、不造假;以敏行的品 格从事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多思考、多创新。建设文化强省 打造“广东精神”。汪洋要求认真反思“小悦悦事件” 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大文化强省建设力度。着重突出提炼打造“广东精神”、推进文化民生工作、做大做强广东文化产业、擦亮叫响广东文化品牌等方面工作。针对最近我省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汪洋在常委会上要求进行认真的反思,结合贯彻全会精神,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
第四篇:建设海洋文化强市
建设海洋文化强市,增强文化竞争力
王文洪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3年),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被称为文化竞争力。舟山是我国唯一的海上群岛城市,发展海洋文化,不仅仅是舟山“建海洋经济强市、创海洋文化名城”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建设海洋文化强市增强文化竞争力”,来提升舟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具体地说,有以下三方面作为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把海洋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先导。
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也就缺少竞争能力。要在竞争中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取决于城市文化功能的定位、取决于科学的文化发展规划。在国外,伦敦提出:发展文化战略和创造新的文化多样性能够巩固伦敦作为世界都市的地位。英国老牌的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的文化战略是:让曼彻斯特成为“创意之都”或“文化之都”,并明确提出“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在世纪之交制订了新世纪第一次十年的文化战略,在报告中开篇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城市即人化,文化即城市”。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的《文艺复兴城市》明确提出:要将新加坡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要成为亚洲的核心城市之一。
在我国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的定位和建设备受关注。广州提出“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定位于文化,要建设文化山水城市。武汉市提出城市环境创新要面向世界,张扬城市个性,突出文化底蕴,营造新的城市亮点,建成“文化武汉”。浙江省的城市建设也十分重视文化战略,“实力杭州、活力杭州、魅力杭州”已成为经营杭州、发展杭州的文化理念;宁波“三江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建设凸现了文化内涵和现代气息;绍兴在城市建设中做好“水”字文章,突出“江南水乡”特色。
今天,在城市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关心舟山发展的人都在思考:舟山凭什么在新世纪城市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应该用什么作为实现舟山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用什么来增创新优势,增强舟山在沿海地区的竞争力?用什么来营造舟山这座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扩大其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我们想到了海洋文化,并把它作为“舟山新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海洋文化繁荣之日,就是舟山经济振兴之时。”
第二、把海洋文化产业作为突破口。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其含义是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加工与运作,其范围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新闻出版、体育娱乐、信息咨询、设计策划、文物工艺等领域。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不但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有利于加快地方文化走向世界,而且可以引导大多数文化行业走上产业化经营之路,以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舟山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问题在于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长期以来不是以产业形态而是以事业形态出现,走的是政府办文化的路子,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缺乏原始积累和投入机制,导致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比如舟山“小百花”越剧团还没有完全面向市场;新兴的“沙雕工艺作品”尚未形成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于一体的产业;文化产业更多地集中在见效较快的旅游业上,还没有向其他行业拓展。
要建立起实力雄厚、具有鲜明的舟山地方特色的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必须首先实现思想观念转变。应更新“文不经商,士不理财”,“主业靠政府,副业靠产业”,以及“富余人员搞三产”等落后观念,科学认识文化的产业属性,确立正确的文化产业观。比如舟山国际沙雕节,以市场化手段进行运作;舟山渔民画经历了“市场冲击”低谷之后,借产业化机会将重新繁荣。其次应尽快出台有关扶持海洋文化产业政策,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价格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私人资金和外资投入海洋文化产业。以普陀为例,自2001年以来共吸纳民间资本4亿多,用于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综合开发。最后在海洋文化产业规模上,要把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把产业做大。实现从“弱、小、散”向集约化转变,以形成集团化、集约化的规模效应,比如海洋艺术演出业、海洋图书信息业、海洋文博展示业、海洋休闲健身业、海洋影视基地、海洋文化网站等等。
第三、把海洋文化旅游业作为落脚点。
当今社会,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旅游业的内在特性——文化性,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文化旅游在所有旅游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为37%,近几年将以15%的年增长速度向前发展。海洋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普陀山旅游热长年不衰。信仰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对僧侣和信徒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人们来普陀山的目的主要在于朝山拜佛,信仰观音文化。普陀山在我国及国际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日本、法国、印度、东南亚(称为佛教国家)各国僧人和信徒,来普陀山朝拜历代不绝,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2003年11月,举行了首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体现了自然、文化与生命的结合。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着现代都市人的历史记忆。近年来文化遗产已成为一大旅游热点,并形成了这样一个公式:“世界遗产=世界名片=注意力经济。”现代人旅游追求新奇(求新),渴望到大都市如上海、深圳、香港等感受现代生活,后现代人或当代人期盼“回家”(怀旧),去海边,去森林,去没有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旅游。普陀山作为佛教文化遗产,在今天中国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热中,应该积极向上争取,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区域分布各有特色,定海为海洋历史文化,沈家门为海洋渔业文化,普陀山为海洋佛教文化,朱家尖为沙雕文化,桃花岛为海洋武侠文化等等。各县区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积淀,都在着力做好海洋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有的做“海”字文章,如海钓邀请赛、沙滩排球赛、帆船锦标赛等;有的做“渔”字文章,如渔家乐、渔家风情、海上人家等。总之,海洋文化旅游既是海洋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结合,又是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的结合,是舟山旅游经济的重中之重,是舟山城市营销的战略选择。
第五篇:保护文化遗产 建设文化强省
保护文化遗产 建设文化强省
1.郑州群众艺术馆赴新加坡参加文化交流演出
l月10日至21日,郑州市群众艺术馆受河南省旅
游局委托,应新加坡中国商会邀请,参加新加坡第二十届“春城洋溢华夏情”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其中,舞
蹈武术演出团在新加坡共演出25场,代表中国的古典舞蹈和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少林功夫,在新加坡引起 了强烈反响。
2.“河南文化强省建设专题研讨会”召开
“河南文化强省建设专题研讨会”2月21日在郑州召开。
来自北京和省内的专家学者围绕我省如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进行了深入研讨。
3.第三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暨百花迎春”活动举行
中新网纽约2月20日电
为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美两国文化的了解和合作,第三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暨百
花迎春星光盛典”l9日晚在纽约林肯中心举行。据介绍,第三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
暨百花迎春”活动,是由300多位青少年艺术家和中国著名艺术家姜昆、戴志诚、郭峰、刘全和、刘全利、张
毛毛,古筝艺术家吴青、高亮、王晓红,以及人气歌手山野、魏语诺共同带来一场精彩的演出,将中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宝库中闪烁着炫目光彩的音乐、舞蹈、戏曲等节目展现给纽约观众。
4.“舂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举办
为迎接蛇年春节,弘扬河南传统年 俗文化,由《大河报》、大河网和“春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组委会联合主办 的2013年“春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启动。今年“春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 的主线活动是“走灯节”。“走灯”的风俗起自汉朝,河南地区的走灯活动不 限于祭祀、游戏,还包括祈福、爱情、交友等内容。
5.宝丰马街书会开幕2013年2月23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宝丰马街 书会精彩开锣上演,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l500多名说唱艺 人,从四面八方会聚宝丰县马街村的应河两岸,让近30万人次赶会观众 真正体会到“一天看遍千台戏,三天胜读万卷书”的感受。
文化强省
1.河南存在哪些有利于建设文化强省的因素?(1)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文化遗产丰富。(2)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方便人们出游。
(3)我省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存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等。(4)中原文化绵延数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
力等。(5)新时期以来,我省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作品推陈出新,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2.请你总结一下我省在建设文化强省方面还有什么不足。
(1)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口素质偏低,不利于先进文化的推广和普及。(2)我省经济较为落后,发展先
进文化的物质基础薄弱。(3)我省科技实力不强,教育落后,文化建设基础薄弱。(4)对历史文化开发较
多,能够反映新时代特点的文化创新不够。(5)有足够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3.河南文化资源优势有哪些?(1)以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2)以少林武术、太极拳为代表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十分丰富。(3)音乐大典《禅宗少林》震撼人心,豫剧《常香玉》获文化大奖;中原文化走红美国、澳
大利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豫商大会、姓氏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气势雄壮。(4)《梨园春》《武林风》为代表 的现代传媒品牌越来越强。(5)以古都文化、武术文化、寻根文化、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引来
八方游客。(6)以南阳玉雕、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三门峡黄河澄泥砚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
术品牌招来滚滚财源。(7)以宝丰马街书会、濮阳周口杂技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牌在现实生活中展示 古老风韵。
4.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原优秀文化,提高河南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打造河南文化强省的形象,增强
河南影响力,树立河南人积极正面的形象;利用文化优势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发挥我省文化资
源优势,增强文化凝聚力;有利于挖掘我省文化潜力,增强文化吸引力,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
省的跨越;有利于推动我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中原,实现中原崛起;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让广大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5.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你有哪些好的建议?(1)要抓好精品生产,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大作、力作、名作。(2)推动一些具有河南特
色的文化产品,打造河南品牌。(3)经常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4)组
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对外交流活动,展示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 成果。
6.请你说说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1)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2)中原文化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3)中华儿女对于中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4)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5)中原文化历史底蕴非常丰厚,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等。
7.请你以“建设文化强省我有责”为主题,向广大中学生发出倡议。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2)增强民
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爱祖国、爱家乡。(3)做文明河南人,树立良好河南形象。(4)保护文物,爱护 环境。(5)积极宣传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为构建和谐河南做贡献。(6)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推动河南
文化的创新、发展作贡献。
8.中原文化为什么能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根源。(2)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
文化资源,文化灿烂,名人辈出。(3)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独特。(4)新时期以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
作品推陈出新,精品迭出,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5)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文化
交流中有重大现实意义。
9.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今天河南发展来说有什么作用?(1)它是激励中原儿女的精神源泉。(2)它是提升河南形象的金字招牌。(3)它是促进文化繁 荣的战略资源。(4)它是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有力支撑。(5)它是推进中原崛起的重要动力。(6)中原文化蕴含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以处众、内和外顺”的和谐思想,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的精神源泉。
10.河南省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请你列举我省两个知名的文化活动,并作简单的介绍。
(1)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的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活
动,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梨园春——河南电视台的一个品牌栏目,以戏迷擂台赛为主要
形式,以河南地方戏为主要演出内容,对繁荣电视文化事业、推动河南戏曲的发展以及弘扬民族文化都起
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洛阳牡丹文化节——全国四大名会之一,从1982年到2011年已经举办过29届,成为中外知名的集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的综合文化盛会。(4)开封菊
展——开封的养菊历史悠久,在唐代就初具规模。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遐迩闻名。每年lo月18日至ll 月18日为开封“菊花花会”的会期,到2011年已经连续举办了28届,成为开封市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5)周口周末一元剧场——河南省周口市于2008年4月推出,是该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头戏。老百 姓只需一元钱,就能在每周五晚上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演出。此项活动作为~项公益文化活动,深受当 地老百姓欢迎。
11.在曰益扩大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你打算怎样展示河南人的风采?(1)展示自身良好形象: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2)积极宣传和介绍中华文明。(3)遵守公
共秩序,服从管理,爱护环境。(4)尊重文化差异,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世界文化,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精
华。(5)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家乡振兴作出贡献。12.我们应如何对待家乡的传统文化?(1)坚持批判地传承。(2)继承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3)我们要
善于辨别多种消极文化并加以自觉抵制。(4)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河南等。13.请你举出两个新时期我省在全国较有影晌力的文化节或文化品牌。
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节、新郑黄帝陵拜祖大典、《风中少林》《武林风》《梨园春》等。
14.请你谈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必要性。(1)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的需要。(2)这是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需
要。(3)这是提高我国公民幸福感的需要。(4)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5)这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需要。15.请你为“河南品牌创意推介年”活动设置一条宣传标语。
中原崛起,文化强省;打造文化知名品牌,传承河南历史文化;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遗产保护
16.你对中原文化了解多少?请分类列举。
(1)文化活动类: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花会、淮阳太吴伏羲祭典、信阳
固始根亲节、宝丰马街书会等。(2)世界文化遗产类: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
筑群。(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少林功夫、豫剧、汴绣、朱仙镇木板年画、豫西民间剪纸、民权画虎村、南
阳玉雕等。(4)文化精品剧目类: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新编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 武牧羊》《常香玉》《香魂女》等。(5)古城遗址类: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郑州商城、内黄三杨庄、宋都古城等。(6)文化宣传类:中原文化福建行、北京行、上海行、天津行、港澳行、宝岛行以及中原文化
拉美行、澳洲行。(7)知名品牌:新飞冰箱、洛阳浮华玻璃、宇通客车、许继电气、双汇食品、莲花味精、三
全食品、思念食品、华英鸭等。(8)土产特产:洛阳牡丹、鄢陵腊梅、南阳黄牛、灵宝苹果、新郑大枣、焦作
四大怀药、原阳大米、信阳毛尖、中牟大蒜、开封西瓜、新郑大枣、潢川贡面、民权红葡萄酒、民权葡萄、确
山板栗等。(9)特色饮食:洛阳水席、郑州烩面、逍遥镇胡辣汤、开封小笼包、道口烧鸡等。(10)瓷器:唐
三彩、钧瓷、汝瓷等。(11)名胜古迹:古代人文景观: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少林寺、太昊伏羲陵、内乡县衙、白马寺、龙亭、包公祠、中岳庙、武侯祠、嵩阳书院等;红色旅游景点:竹沟、红旗渠、焦裕禄纪
念馆、二七纪念塔、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等。自然景观:平顶山尧山、焦作云台山、洛
阳白云山、信阳鸡公山。(12)文化遗址类: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岗文化、安阳殷墟。
(13)历史文化名人: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苏秦、张良、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自居易、司马光、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
(14)四大古都:洛阳、开封、郑州、安阳。
17.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有什么积极意义?(1)我国政府决定设立“文化遗产日”,有利于提高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的
保护工作,遏止破坏文化遗产的非法行为。(2)进一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推
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1)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2)保护文化遗产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
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石。(3)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4)是维护世界多样化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9.请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国家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们
对此的认识;公民应积极投身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从小事做起;青少年应认真学习相关知
识,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20.为宣传“文化遗产日”,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1)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2)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21.请你设计两种适合中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活动形式。
辩沦会、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出黑板报、手抄报、知识竞赛等。22.作为青少年,能为保护文化遗产做些什么?(1)我们青少年应积极学习和了解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2)积极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更
多的人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之中。(3)在游览名胜古迹的时候,自觉保护文物,不随手乱写乱画、污损文
物。(4)遇到有破坏文物的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23.河南有哪些比较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列举几个。
故事传说类:花木兰传说(虞城县)、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等;民间
美术类:朱仙镇木版年域(开封市)、方城石猴(方城县)、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
县)等;民间音乐类:司马懿得胜鼓(温县)、超化吹歌(新密市)、信阳民歌(信阳市)等;民间戏剧及曲艺:
豫剧、曲剧、越调(周口市)、道情(太康县)、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河洛大鼓(洛阳市)、河南坠子等;手
工技艺: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唐三彩(洛阳市)、汴绣工艺(开封市)等;文化空间:马街书会(宝丰县)、伏羲太吴陵祭典(淮阳县)、老子生日祭典(鹿邑县)、新郑黄帝故里拜
祖大典(新郑市)、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市)、火神祭祀(商丘市睢阳区)、中岳古庙会(郑州市)等;民间 知识:少林功夫(少林寺)、太极拳(温县)、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水席(洛阳市)、开封
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开封市)、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开封市)、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开封市)等;中医中药:洛阳正骨(洛阳市)、百泉药会(辉县市)、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禹州中医中药炮 制技艺(禹州)等。
24.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习俗有哪些?请你列举出三个以上。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守岁、拜年、给小孩发压岁钱等;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放烟
火等;清明节:祭祀先人、扫墓、踏青等;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饮雄黄酒、祭屈原等;中秋节:吃
月饼、赏月、庆祝丰收等;重阳节:登山、赏菊、祝福老人等。
为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美两国文化的了解和合作,第三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
暨百花迎春星光盛典”2月19日晚在纽约林肯中心举行。当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一曲热闹的《青
春序曲》拉开了当晚音乐会的序幕;大连金州新区青少年宫的舞蹈《鼓·舞》取材于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项目《太平鼓》,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国好声音优秀学员带来的歌曲《王妃》《花房姑娘》曲风超
凡脱俗,令人耳目一新,将晚会推向高潮。
(1)举办“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活动有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 【答案】 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
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请列举两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答案】 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蒙古长调、新疆木常姆艺术、古琴艺术、昆曲等。中华传 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等),传统戏剧(京剧、越剧、豫
剧、黄梅戏等),传统医药(针灸、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藏医药等),民问文学(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等)。
(3)请你为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两个角度即可)【答案】 立法部门: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
行政部门:明确各主管部门的责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法进行。公民: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意识,尊重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