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警8634部队植根千年古镇打造警营特色文化
武警8634部队植根千年古镇打造警营特色文化 《人民武警报》报道(徐荣华 杨鹏飞 李攀峰)天津千年古镇杨柳青因“胖娃抱鱼”木版年画闻名遐迩,与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并称全国四大年画生产地,更有“南桃北柳”美称。杨柳青镇驻扎着一支英雄的部队――武警8634部队。近年来,他们秉承文化育警这一理念,坚持把以“兵”为本的警营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特点,有效整合社会和部队文化资源,狠抓“一连一特色”警营文化建设,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育警格局。
木版年画制作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一个有坚强战斗力的组织,要不断地向前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武警8634部队党委“一班人”本着“传承民俗特色文化,丰富官兵业余生活”的思路,通过多方协调,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柳青彩绘木板年画世家第六代传人霍庆有先生取得联系。霍先生爽快地答应部队可以定期组织官兵到画庄参观学习,并学习一些制作木板年画的基础技法。这样,每逢新兵入伍、法定长假以及周末双休,霍先生的画庄里总是挤满前来参观学习的武警官兵。木板年画讲究勾、刻、刷、画、裱五大工艺,虽然短时间内很难全部掌握,但官兵们一笔一划学得非常认真。通过学习,官兵们已经能够将年画文化融入到部队文化生活当中,在过年过节营院布置、重大活动组织、出黑板报等很多方面都能看到木板年画,在警营中形成了一道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景线。警营文化长廊扮靓部队和谐之美
走进武警8634部队营区,无论是在机关办公大楼,还是在各基层连队,你都看到警营文化长廊格外引人注目,并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大门一侧的团魂团训、迎宾石,主干道两侧的吊旗文化、励志石,机关楼两侧的剪纸文化长廊、星光大道、警营漫画墙等醒目位置上,他们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一幅幅真实的照片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警营真情故事,体现了该部队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陶情励志,更是成为了部队营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一张展示武警卫士风采,树立武警特色文化品牌的“新名片”。
这个部队领导对警营文化长廊建设上非常用心。他们专门组织召开会议,就其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部署,还查阅了大量资料,力求做到内容真实、全面,确保每块宣传画各具特色,确保文化长廊整体协调与美观,并具有教育意义。目前该部所有连队都建立了自己的警营文化长廊,在与驻地各单位开展的“警营一日游”活动中也深受参观群众的青睐,大家在观看的同时也掀起人们关心武警、学习武警的热潮,警营文化长廊迅速成为部队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第二篇:打造社区文化特色
大力提升人文气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区
开发区文化突出的是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文化品味:在建筑上,就是其造型、色彩、风格以及道路、广场、公园、路灯、栏杆等都具有开发区的文化个性。其次表现在独特的文化内涵:开发区有自己的机关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让文化覆盖每个角落。开发区正在加大社区图书室、文化大院、文体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发展社区文化搭建平台,组织开展送书籍、送电影、送戏曲、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用颇具特色的文化丰富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同时积极培育秧歌队、锣鼓队、居民剧团等民间艺术群体,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让群众唱主角、展风采,满足他们对艺术的追求;鼓励居民群众创作一些具有开发区特色大家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从自娱自乐到逐渐走入大众生活,形成开发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力争利用五年时间把开发区打造成为人文气息浓厚、魅力十足的城市文化特色区。
第三篇:依托千年书院 打造文化高地
依托千年书院 打造文化高地
季羡林先生说过:“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千百年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一代代济世英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推动下,国学的传承与传播事业得到了大发展,众多高校成立了国学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各类国学讲坛蓬勃兴起,国学研究优秀成果层出不穷,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日益凸显。这些对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人文社科素养,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湖南自古就是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之地,在中国文化演变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发展的湖湘文化,是一种既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又具有自己特色的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在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过程中,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湖湘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深度挖掘湖湘文化资源,弘扬湖湘人文精神,增强湖湘文化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在中心筹备成立的短短三个多月时间里,省委、省政府对中心的相关工作均作了批示,由宣传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围绕中心建设任务召开了多次论证会。正是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才得以顺利成立。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是文化建设的高地、福地,大有挖掘潜力、开发基础。近些年,在“文化强省”强劲推动下湖南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湘”字品牌享誉中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支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社科湘军”。湖南大学是教育部所属的“985”“211”高校,是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作为湖湘文化的重镇,岳麓书院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湖湘文化“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典型代表。我认为,以岳麓书院为基础和依托打造国学研究与传播的高端平台意义重大:
首先,中心的成立,对建设“千年学府、百年名校”有着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挖掘岳麓书院传统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国学研究,大力传播经典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重新振兴岳麓书院,有利于扩大湖南大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有利于加快湖南大学创建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
其次,中心的成立,对打造思想文化高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力争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在前列有着重要意义。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走在文化强国建设前列,是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的重要内容,也是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的迫切需要。打造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这一高地,必将为文化强省建设增添新的重要力量,对提升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影响力、增强湖南乃至全国的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中心的成立,对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的总战略、总任务,有着积极意义。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为湖南“四化两型”建设注入强心针,再次吹响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号角。中心的建设,有利于推动科教兴省,有利于造就新的湖湘人才群,有利于构筑中部地区人才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中心的成立,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指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力开展国学研究和传播,将促进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通过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并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将中心打造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地,打造成立足湖南、影响全国的高端学术平台,打造成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品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为此,我对中心建设提出以下五点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通过大力开展国学研究和传播,增强人民群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是希望大家树立高端卓越的工作追求。不管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从事文化传播事业,我们都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瞄准高端,着眼品牌。要通过汇聚国内外优质资源和优势力量,打造精品力作,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三是希望大家把握服务现实的时代使命。要有问题意识,国学的研究与传播,不仅要顶天,更要接地气,做到与现实结合。要有责任意识,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局服务。要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开阔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深入挖掘传统国学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是希望大家发掘、利用好湖湘文化独特的优势资源。湖湘文化在文化价值、学术思想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上对中华核心文化有着独特贡献。我们要通过传承文源、拓展文脉、聚集文气,实现湖湘文化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要承朱张之绪,续毛蔡风神,提高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影响力,力争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五是希望大家形成和衷共济的共建合力。中心以岳麓书院为基础和依托,整合省内各方优势资源,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资源。中心发展需要各方同心同德,互尊互信,团结协作,和衷共济。我也希望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省社科联、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提高效率,共同建设好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文化建设的春天已经到来,让我们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肩负起“敢为人先”的光荣使命,真正将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打造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地,立足湖南、影响全国的高端学术平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品牌,让湖南的文化建设真正地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传承千年古镇文化 弘扬时代法治精神
传承千年古镇文化
弘扬时代法治精神
--甪直法治文化景区申报首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情况汇报
甪直法治文化景区坐落于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在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依托甪端广场、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王韬纪念馆、江南文化园、文化步行街等名胜景点、名人纪念馆和公共文化、休闲娱乐等场所分布建设法治文化景点8处,总投资200余万元。甪直法治文化景区建设有效利用古镇历史文化优势和名胜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古镇景区历史法治元素,着力彰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时代主题,融古铄今、别开生面,精心打造了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成为了吴中区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一个典型范例。在2011年,甪直法治文化景区先后被命名表彰为吴中区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和苏州市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其主要特色如下:
一、协调布局景点,阵地规模大。为做大做强法治文化阵地,形成规模效应,并与水乡古镇风格相协调,景区建设充分利用古镇区内各类有效资源,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将具有甪直特色的法治文化景区得以全方位、立体化的充分展现。以甪端广场景点为开篇,分线到面建有保圣寺碑廊、清风亭、叶圣陶纪念馆、王韬纪念馆、江南文化园、文化步行街和停车场等8处法 1 治文化景点,各处景点疏密有致地分布在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散而不离、分而有连,又与古镇风貌相融相合、相得益彰。
二、彰显名镇名人,文化底蕴深。凭借千年古镇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在景区建设中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镇和名人特色,凸现古镇特有的法治文化元素。甪端广场上来历悠久的镇标—甪端所表示的光明正大、秉公执法的法律象征,保圣寺碑廊中清代当地官府司法和行政公告的碑刻勒石,清风亭内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廉洁诗文,近代著名思想家、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的变法思想,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无不出凸现出甪直古镇、历代名人与法文化的绵长历史和丝丝联系,体现出古镇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
三、展现形式多样,吸引力量强。为增强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景区建设形式手段多样、表现方式独特,尽现古镇地方特色。室内布展名人介绍,要言不烦、图文并茂,突出体现名人法治思想、法治贡献,使人一目了然。室外景点艺术雕塑、石碑石刻、工艺橱窗、灯箱广告一应俱全,造型独特而有创意,令人驻足流连。更有每天在江南文化园内举行的群众文艺演出,古镇妇女身穿传统水乡服饰,以江南水乡特有的“打连厢”民间歌舞形式表演的《法制宣传歌》等法制宣传节目,深受当地市民和各地游客欢迎,使大家在休闲娱乐中享受法治文化的精神食粮。
四、借力旅游效应,宣传影响广。古镇每年近200万人次的 2 广大游客是宣传法治文化的重要对象,法治文化景区的建成为古镇开辟了新的旅游资源,增添了新的旅游内容,游客们随着古镇导游的介绍,在赏尽古镇名胜美景的同时,也受到了法治文化的熏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渗透效果,同时,更扩大了甪直法治文化景区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各方游客来甪直观光旅游,并接受法治文化教育,使古镇旅游文化和法治文化交相辉映,取得双赢的效果。
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 2012年4月25日
第五篇:打造班级文化 彰显班级特色
打造班级文化 彰显班级特色
——赞皇中学高二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纪实
学校是学生放飞梦想、自由翱翔的蔚蓝天空。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环境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土壤。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体现班级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开学以来,高二年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经过两周的努力,班级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各班旧貌换新颜,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亮点一:主题文化鲜明
新学期伊始,王续棠书记、王增书副校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在高二年级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并组织班主任进行专题研究,要求各班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有主题意识,要有班级特色。在此基础上,各班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了主题鲜明、彰显个性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之后,各班紧紧围绕自己的主题打造班级文化。“励志栏”、“学习园地”、“绿色环保”、“快乐阅读”、“班级公约”、“书海之星”、“教师寄语”„„一个个新颖、诗意的主题就如一面面鲜艳的旗帜,让班级文化有了鲜活的灵魂。亮点二:文化内涵丰富
为了凸显班级文化的主题,各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各尽其能,对本班的文化阵地——教室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有的班级甚至连教室天花板都充分利用。各具班级特色的班级展板尽显班级风貌:班名、班风、班训、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公约、班级合照„„它们就是班级个性化的标签,是班级富有魅力的名片。教室后面的板报,设计新颖、版面整洁、线条分明、色彩搭配合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习园地”里记录着学生的成长足迹,记录着学生在诚信、守纪、学习、卫生方面的进取之路。“图书角”则是广阔智慧的一个集中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充实自己,极大地开拓视野。
亮点三:树立管理文化
班级文化的建设,只营造温馨的环境文化是不够的,还要创建科学的制度文化、建设人文的精神文化,达成和谐的成长氛围,使班集体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在此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各位班主任老师努力使班级的常规管理向精细化发展。走进任何一间教室,都有赏心悦目之感:课桌椅摆放整齐划一,令人过目不忘;教室窗明几净,班级的卫生角扫帚摆放亦是端正有序。这些班级事务的小细节,也是一种美的传递,一种文化的熏陶。
此次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发挥了班主任的创新理念,展示了学生的才华,丰富了家校合作育人的内涵,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校园的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班级文化建设寓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成为学生“无声的老师”,启迪着孩子们的智慧,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
根据工作安排,我校于本学期第四周在全校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这次班级文化建设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每一间教室都渗透着温馨,不仅做到了形式上的美观而且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烈的读书求学氛围,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体现了班主任的独具匠心和孩子们的聪明才智。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班级管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激发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而且营造了更加和谐融洽、温馨温暖、优美浓郁的校园文化。
时代中学“构建走廊文化,建设特色班级”纪实报道
为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新学期伊始,学校启动了教学楼走廊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在吴校长的亲自指导下,在对每个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此项工作已于近日顺利结束。
二楼大厅新增了宽屏液晶电视,教学楼环形走廊上悬挂上班级特色展板,三、四、五楼的厅廊立柱分别挂着“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三纲五常 ”以及名人名言,36个教学班的后墙,也重新进行了布置,内容涵盖了德、智、体、美、卫生、安全等各个方面知识,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有的班通过每个人的座右铭,相互励志;有的班级用优秀作文展评,培养学生良好的双语学习素养;有的班通过美文、美图赏析,提升文化艺术素养;有的班通过表扬先进,为广大同学树立楷模„„
时代中学从建校开始,无论是硬件设施的完善,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陈出新,一直遵循着高品位的原则,从操场到教学楼,从学生宿舍到食堂,每处设计都体现着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的理念。
精彩纷呈的走廊和班级文化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从细节上激励着每一个为理想奋斗的时代学子,珍惜时光,珍爱生命,用勤奋和刻苦书写美好的未来。
为了给高三年级的同学复习备考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惜时、竞争、吃苦”的意识,由年级统一协调,各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年级文化特色。
近日,在年级主管领导、副校长翟义生的组织带领下,召开了高三年级全体班主任班级的文化建设现场会。与会人员对全年级各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参观,大家一致认为,8班、10班、15班和20班在教室布置方面很有特色,其中20班除了教室内的各项布置搭配合理以外,全班同学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参观完各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后,翟校长作了重要讲话。翟校长指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高三学子的复习备考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学生在自己动手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这也体现了我校“用完整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教室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主战场,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教室既要有如家般的温馨氛围,也要能够为同学们高考的拼搏加油鼓劲。翟校长强调,班级文化建设绝不仅仅等同于简单的教室布置。虽然班级文化建设也需要有班级的各种外在的表现,但是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