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文化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文化创意和艺术智慧的运用,最终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门类,是一个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够提供就业、培训、经济增长和出口创收机会的产业。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创意,触发个人的创作灵感、激发个人的创造才能,激活沉睡的文化艺术资源,将文化资源(诸如人的智慧、知识产权、文化艺术内容等)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丰厚资本。近年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综合实力的标志并且受到各国和我国各级党政领导的日益重视和密切关注。
江苏历来就是一个文化大省。从古到今,江苏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江苏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尽管江苏是一个令世人注目的经济强省、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位居全国最前列,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科技大省;尽管江苏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从产业视角而言,这些文化资源绝大多数处于初级产品阶段,有些还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所以江苏目前还称不上“文化强省”。这种现状与江苏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与文化大省的名声也极不匹配,与建设“文化江苏”、“文化强省”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我们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尤其是2006年以后,呈现出速度加快、主体壮大、集聚发展的态势。实现了快速起步,而且起点较高。具体的体现我用手头的一组数据来说话吧:
一、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70亿元(不含个体经营户),比上年增长27%,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23%,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
二、基本形成了动漫影视、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工艺美术、文艺演出等优势文化产业门类;
三、2007年,动漫业位居全国第三;
四、2007年,全省文化娱乐、网吧、演艺、音像制品及上规模的互联网文化单位等经营收入295.849亿元;
五、2007年,工艺美术行业产值为32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
六、旅游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位居全国之首。另外,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互动电视、网络电台等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以上的这组数据基本反映出我省文化产业已经起步、而且发展很快的现状。而之所以说“江苏的文化事业相对强,文化产业绝对弱”,是拿江苏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比较、是拿江苏与先进地区作比较,它的参照系是横向的,是一种横向的比较。拿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比较,我们的成绩很大。但一横向比较,我们就发现自己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不足和差距了。
文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和地域封锁的情况依然存在,跨行业、跨系统整合文化资源的难度大。目前江苏文化发展最大的不协调就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协调。2007年江苏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23%,而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比重超过4%。这一比,我们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应当看到:就文化而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事业和产业两翼齐飞、双轮齐转,文化才有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可能,文化的综合实力也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各级偏重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略了文化对经济的创意和产业功能,导致文化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即便到了2004年,我国的电影产量也才仅有157部,最终在影院上映甚至只放映1天就下片的才47部,全国15亿元票房收入中进口大片竟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化产业化程度之低,要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为此,无论是从构建和谐社会、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世界与幸福指数及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学角度,还是从发展壮大区域经济这个经济学角度,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不懈地生产源源不断的文化产品,才能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因此,要花大力气来拉长江苏文化产业这条短腿。
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人才、资本、政策三项要素。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创意和高科技人才,这一类人才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美国迪斯尼的成功首先是创意和科技的成功,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创意和高科技人才是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换句话说,我们的创意和高科技人才高度有多高,决定了产业能做多大,能走多远。第二类人才是管理、经营人才。这类人才是通才,但对缺少经营、管理的文化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第三个要素是政策。从经济学角度看,一个产业要想获得快速、持续和大规模的发展,需要有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其政策性的保障要求就高。江苏在发展文化产业政策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向全国提供了一些经验,但我们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过于原则化、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比如文化企业用地、融资、税收等具体实施细则至今未能出台;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规模太小。北京市政府每年安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同时设立了5亿元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分3年投入。北京市政府的优惠政策还包括,工业厂房、传统四合院区域等存量房
地资源转型兴办文化创意产业的,政府可暂不对划拨土地的经营行为征收土地收益。对这些,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和解决。
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表明,文化创意产业早已成为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事实证明,文化创意与艺术灵感能够派生出无尽的新产品,开拓出意想不到的新市场,更能够拓宽就业与创造财富的新机遇。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成长的原动力。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抓住思想观念创新这个关键。要从过去的单一抓文化事业转向事业、产业“两手抓”、“两手硬”,由偏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转向既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又充分文化的产业功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盲区和误区,并在理论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在政策上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要注重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如果还像以往那样,仅仅注重文化对大众教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而缺乏创意,没有与时俱进的高质量的内容,也就没有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在落后的理念引导下生产出的产品,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如果没有受众,于是文化产品也就不能成其为商品,也就失去了其教化的功能。其次,文化创新的核心是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这就需要各级文化部门克服畏难情绪、下大力气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推动文化单位运行机制的创新。除了党报、省昆剧院外,各类艺术院团和报社、出版社、新华书店、影剧院、电视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行业组织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复制、发行、传输网络部分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都要按照上级要求,尽快转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心培植、扶持一批能够真正进入市场规范运作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文化企业。同时,加快省级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的公司制改造,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对公司制改造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国有和国有控股的文化产业集团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并力争尽快推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上市。与此同时,在政策上放宽市场准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给民营企业以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放手、放胆投资、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浪潮中。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积极培育
文化产业园区,推进规模化、集群化经营。发挥江苏文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江苏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将江苏建设成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翼齐飞的文化强省,就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江苏已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充分发掘江苏文化资源蕴藏着的巨大潜力,统筹规划、科学开发,提高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利用效率,积极发挥文化人的聪明才智,确立重点优先发展、传承传统创新发展、制定政策引导发展、集聚人才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江苏文化产业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在江苏这片文化氛围浓郁的创业热土上,集聚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这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基础。只要各级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的推动措施,充分发挥广大文化创意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把握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神韵,紧跟高新科技的发展潮流,具有江苏风格和文化水准的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产品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世界!
第二篇: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
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
摘要: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近五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出发,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识别出文化消费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第三篇: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范文
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
“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还面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冲击。有效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
文化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和个人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认识不够,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种认为文化资源保护与追求经济效益是矛盾的,片面强调政府的保护资金投入,忽视甚至不考虑经济效益,导致文化资源保护处于政府单一投入的境地,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种认为经济发展大于一切,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文化资源保护甚至破坏文化资源。事实上,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代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资源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科学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思想观念。对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从业者而言,应进一步明确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双重属性,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关系,做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妥善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摆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位置,找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找到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品的切入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双赢。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种专业划分格局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相对单一,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协调推进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整合相关专业,创新课程设置,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保障。
为文化企业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创造良好环境。相关部门应树立开放包容的观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体系和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文化资源的保有单位和个人将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化运作,不仅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弘扬,而且可以通过相关收益为文化资源保护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当前,特别应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在文化资源保护领域实现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投入的对接,在经费保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资源利用、权益分享等方面有序推进,大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有效转化,在有效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第四篇:荆楚文化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研1
荆楚文化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课题组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使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资源与和经济高新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是湖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依托。深入研究荆楚文化与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对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研究报告在分析荆楚文化主要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宏观背景,提出了加快发展壮大湖北十大文化产业门类的战略设想和若干对策建议。
一、荆楚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类别
通俗地讲,荆楚文化是指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古代的“荆楚”概念,其地域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行政区划为主,故湖北人往往将本省称为“荆楚大地”。所谓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断代的静态角度看,它主要是指以当今湖北地区为主体的古代荆楚历史文化;从发展的动态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古代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从古到今乃至未来湖北地区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因此,“荆楚文化”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按照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显然要用发展的动态观来理解荆楚文化,并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使荆楚文化更鲜明地体现当代湖北的发展特色和风貌。我们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荆楚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八大文化系列:
1、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完成了向农耕时代的过渡。尤其是神农架作为当今地球中纬度地区惟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区,具有比其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更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意义,素有“天然动物园”、“物种基因库”之称,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文化资源。目前,湖南省对炎帝文化的研究和开发非常重视。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发炎帝神农文化的资源优势,培育好这一文化品牌。
2、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其800多年的历史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文明成果。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创新精神,楚庄王、孙叔敖、老子、庄子、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是世界级的大名人并深刻地影响着后人;青铜铸造、丝绸漆器、音乐绘画等科技文化成果光耀夺目,叹为观止;楚丹阳、古郢都、章华台等楚都城和古建筑之谜有待破解┅┅
3、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古云梦泽、睡虎地秦简、汉明妃王昭君、汉武帝刘秀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湖北境内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相互交叉竞争的中心地带,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据统计,《三国演义》120回其中有70回的故事是发生在湖北,古隆中、赤壁、长坂坡、南漳水镜山庄、荆州江陵、当阳关陵等著名文化景区,都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美好的民族素质。其民风民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风格,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州和长阳、五峰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所谓“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就是生动写照。同时该地区扼长江三峡之咽喉,控渝川湘黔之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目前,该地区已被国家列为西部大开发范围。
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自宋代以降,武当山一直受到皇家的崇祀,特别是明成祖朱棣更将武当山封为“五岳”之上,使其成为“天下第一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九宫山、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先福寺、武汉归元寺、宝通寺、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6、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秀美雄奇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现代化的水电设施以及宜昌和三峡地区的风土民俗,构成了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文化流派,形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7、武汉地方文化。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称“九省通衢”,早在商周就是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地方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的重要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化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武汉的地方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它主要包括以古琴台、琴断口、月湖等为载体的知音文化,以黄鹤楼、长江大桥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近代汉阳兵工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武钢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以谦祥益等汉正街的老字号和现代的武商、中商、中百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以长江、汉江、龟山、蛇山、木兰山、东湖等自然山水和风景名胜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汉口老火车站和两江的轮船码头港口为代表的交通文化,以老通城、大中华、小桃园、四季美等老字号餐饮企业和艳阳天、湖锦、三
五、小蓝鲸、福盛等新字号餐饮企业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茂记、冰川、太和、劲松等汉派服装为代表的服装文化等。
8、近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中间开花,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武昌首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革命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五师的抗日活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涵,是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上述八大文化系列,是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文化根源,也是发展湖北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保障。
二、发展湖北支柱文化产业的战略设想
根据上述荆楚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类别,结合文化产业的行业特征和文化产品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中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应在深入挖掘和开发荆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湖北的十大文化支柱产业。这10大支柱是:
1、广播影视音像业。
该产业类别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制品的生产与经营,属于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的范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含量空前提高,成为传播速度最快、时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直观效果最好的信息载体。通过卫星电视网络,人们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最新发生事件。但从产业化、商业化经营的角度看,广播影视音像业要实现产业化,除了发挥其新闻媒体的部分功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其内涵的文化功能,即它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能够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和鼓舞人,给人以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在这方面,荆楚文化的丰富内涵,群星灿烂的历代名人,为广播、影视、音像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如老子、庄子、熊十力等哲学家、思想家,屈原、宋玉、孟浩然、米芾、闻一多等文学家,嫘祖、王昭君、花木兰等巾帼英雄,董必武、李先念、陈潭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陆羽、李时珍、李四光等科学家,┅┅。他们的活动和事迹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类智慧,大力开发这些荆楚文化的名人效应,将这些璀璨的历史明星搬上舞台、搬上影视,使他们的艺术形象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可喜的是,湖北省的文艺工作者在此之前,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充分发酵荆楚文化中历史、人文、风土、人物、民俗的积淀,创作出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的作品,久演不衰,堪称楚天文艺精品,如《编钟乐舞》、《洪湖赤卫队》、《家在三峡》、《诸葛亮》、《中原突围》、《汉正街》、《生活秀》等等。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尚需进一步发掘、利用荆楚文化的优秀内涵,实施特色文化工程,着力打响特色品牌,创建名牌文化产品、文化团体和文化企业,提高荆楚文化的影响力。
2、报刊出版业。
报刊出版业走势强劲,是湖北省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现已基本形成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等门类齐全,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等各个环节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我省该行业的综合实力居全国5—8位。特别是该行业的各个部门立足本土,扎根湖北,创造出了一批以荆楚文化为营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品牌,如《知音》、《今古传奇》、《中华传奇》、《江汉论坛》、《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报刊杂志;湖北人民出版社致力于地方旧籍及楚地先贤文稿整理,如《闻一多全集》、《杨守敬全集》、《张居正集》、《楚风补》、《湖北文征》、《湖北旧闻录》、《汉口竹枝词》、《荆楚岁时记》、《楚辞集注》、《渚宫旧事》、《武当山志》等;湖北教育出版社在发掘整理荆楚文化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推出了《楚学文库》、《楚文化知识丛书》、《新出简帛丛书》、《楚文物图典》、《长江美术图集》、《熊十力全集》等一大批立足荆楚文化的精品图书;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文艺类读物如二月河历史小说系列、九头鸟丛书等也是在全国叫的得很响的品牌。其中有些出版物分别获得了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可谓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3、旅游观光业。
据刚刚结束的文物普查工作显示,我省品位较高的人文景观约有500余处,包括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塔石窟、古墓皇陵、古刹道观、名人故里和近代革命遗址等。
湖北境内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
寺观: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先福寺、武汉归元寺、宝通寺、长春观
古民居:利川大水井古建筑、洪湖瞿家湾古民居、土家吊脚楼、土司城、黄陂大徐湾明清民居
山:神农架、武当山、荆山、大别山、九宫山
水:长江、汉江、清江
城: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陵、武汉、襄樊、随州和钟祥
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鄂州、黄州、荆门和恩施
湖(水库):东湖、月湖、漳河水库、楼:黄鹤楼
阁:行吟阁、白云阁、双凤阁
台:昭明台、章华台、楚天台、亭:崤亭、双凤亭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湖北省自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的得天独厚优势,将荆楚文化的优势嫁接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着力开发东湖文化旅游带、赤壁—乌林—荆州—当阳—襄樊三国文化旅游带、恩施—宜昌清江土家文化旅游带、三峡—神农架文化旅游带和显陵—擂鼓墩古文化旅游带。
4、演出娱乐业。
湖北省仅地方戏曲就有20多种,至于流行于民族、民间的曲艺、歌舞形式更是数不胜数。湖北省排演的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楚剧《狱卒平冤》、《葛麻》、黄梅戏《七仙女》、《天仙配》、歌剧《洪湖赤卫队》、舞剧《编钟乐舞》、《九歌》、汉派小品《搭白算数》以及湖北大鼓、湖北道情、龙船调、薅草锣鼓、皮影戏等曲艺形式,深受全省、全国乃至海外人士的喜闻乐见,而这些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无一不是深深植根于荆楚文化的土壤中。
根据这些成功的经验,在发展湖北演出娱乐业的时候,一定要发挥荆楚文化的优势,通过对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掘和精心雕琢,对有荆楚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山水人文等进行研究、整理,如琴台与高山流水的故事等,将它们搬上舞台、银幕和荧屏,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激发人民爱国爱家的情怀,更可以壮大我省文化产业的规模。
5、工艺美术业。
在楚文化的哺育下,荆楚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业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等。这些门类在我省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如汉绣是与苏绣、湘绣、鲁绣齐名的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充满乡土的质朴,深受四方游客欢迎。战国时期楚人卞和献玉的故事,给湖北的玉雕品赋予了传奇色彩。以湖北出产的绿松石、孔雀石为原料的石雕风格独具。三峡石、清江石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湖北的奇石文化由此得以名闻遐迩。此外,湖北工艺美术品市场上根雕盆景、竹编藤编、剪纸、泥塑、皮影、高洪太铜锣等都是深深浸润了荆楚文化的营养。
另外,湖北旅游市场上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工艺品如漆器小座屏、漆器虎座鸟架鼓,刺绣品、青铜编钟等也无一不是脱胎于荆楚文化的母体。
6、会展博览业。
会展博览业与旅游、房地产一起,被称为新世纪“三大无烟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剧有关方面测算,会展博览业的经济带动效益可达1:7,关联效应十分可观。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有各类文物和实物资料越29万件,主要有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和音乐文物四大类,多为珍品,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和青铜器,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等。现有一个编钟陈列馆,陈列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目前,省博物馆正在扩建,新建的楚文化馆将全方位展示楚地文化。
武汉市博物馆陈列面积有6000平方米,目前有《历代文物珍藏》、《古代陶瓷艺术》、《明清书画艺术》三个专题艺术展览和武汉地方历史陈列《武汉古代历史》和《走向近代的武汉》五个展厅。其中《武汉古代历史陈列》展现了武汉地区从史前时期的蒙昧原始逐步发展成为明清繁荣的商贸城市的历史进程。《走向近代的武汉》反映了1861年汉口开埠后,武汉有封建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此外,仅在武汉,各种专业、主题性的博物馆还有:
湖北省科技馆、湖北地质博物馆、武汉市科技馆、武汉二七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陈潭秋纪念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武昌起义门旧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鱼类博物馆、武汉动物园、武汉野生动物园等。
循此思路,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以下的工作:
设立荆楚文化美术馆、工艺馆、园艺馆
设立九省通衢交通博物馆,内含码头、火车、桥梁等分馆。特别是以湖北枣阳九连墩和湖北宜城战国车马坑为起点,设立古车博物馆;以中山舰博物馆为依托,设立船舰博物馆。还可以以楚国兵器、楚国征战史兵器设立军事兵器博物馆。
7、竞技体育业。
21世纪,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体育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既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设施经营、体育中介信息等行业,也包括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体育器材、设备的生产、销售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湖北省是奥运体育强省,也是体育大省。但是,要真正把竞技体育作为一项产业来办,目前我们尚有不少的差距。同时,这些差距也正是我省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湖北的资源优势(包括荆楚文化的优秀内核),提高湖北竞技体育产业的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湖北是千湖之省,区域位置优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培育特色产业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服务为突破口,提高湖北体育产业的发展。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渊源,加强与旅游部门的横向联合,形成一批具有湖北特色的体育服务机构,经营诸如划船、赛艇、登山、滑雪、武术、杂技、龙舟、射箭、击剑、攀岩、闯滩等征服自然、享受自然的体育服务项目,将我省的自然资源、体育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8、节庆文化业。节庆文化业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门类。在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节庆文化应运而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节庆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当地的文化气氛,提高当地的地方知名度,更可以达到经济、文化双赢的目的。但是,节庆文化绝对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都是基于当地的文化背景而设计、运作的。结合湖北的实际而言,就是充分发掘弘扬荆楚文化的内涵,大力发展节庆文化。目前,湖北运作成功的节庆文化个案不少,不难发现,其中都蕴含深厚的荆楚文化内涵,如
武汉渡江节、杂技节、随州炎帝诞辰节
襄樊诸葛亮文化节
武当山道教文化节、武术文化节
荆门啤酒节
宜昌三峡文化节、嫘祖文化节、龙舟文化节
荆州龙舟节、凤凰音乐节
黄冈赤壁文化节
黄石服装文化节、青铜矿冶文化节
鄂州武昌鱼文化节
孝感孝文化节、桂花节
蕲春李时珍医药节
英山茶叶节 鉴于湖北省节庆文化的构成,结合荆楚文化的内涵,我们建议还可以举办以下系列节庆活动,更好地发展、壮大湖北文化产业,即:
武汉知音文化艺术节
恩施土家文化节
神农架生态文化节
仙桃体育文化节
黄梅禅宗文化节
9、培训咨询业。
湖北的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有为数众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湖北自古就人才辈出,一直被誉为“惟楚有材”。充分发挥湖北地区的科教优势,发掘潜在的智力、人才资源,发展咨询业,培育、发展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培训业,如外语、操作技能、经营服务培训等等。
10、饮食服务业。
湖北土地丰沃,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荆楚大地上还盛产各种风味特产,尤以淡水养殖著名,被称为“鱼米之乡”。
我们要以地方物产为依托,发掘、整理诸如《楚辞》中楚菜的优秀传统,培植赋予地方特色的名菜名点、地方小吃及茶、酒、鱼、米、果、烟等品种,提高它们的美誉度,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提高湖北饮食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荆楚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流风余韵隽永,荆楚文化的丰富积淀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省经济与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三、加快发展湖北文化产业的几点对策建议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兴产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导向性,如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文化出版领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引导,以及文化娱乐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文化产最重要、最主要的功能是它的经济属性,即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载体来体现其意识形态价值导向,体现其政治属性,文化产品越多、质量越高、渗透力和竞争力越强,其综合功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社会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和多样化,为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统计,我国到2005年的文化市场消费将达到5500亿元,增长势头十分迅猛。如何将荆楚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湖北的经济优势,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加快湖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初步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培育市场,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从广义上讲,文化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从狭义的精神层面上讲,文化与经济结合形成文化经济,文化与产业结合形成文化产业,文化与社会公益结合形成文化事业。从文化的综合功能上讲,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是生产力。过去,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全面的,应当从文化生产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而要发展文化经济,就要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人们往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识不清,或者过于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社会公共事业来办,或者把文化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混为一谈,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经济产业来办。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应当看到,文化产业是与公共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靠政府投入、社会赞助,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则是企业实体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与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处理二者关系上,要克服两种片面性:一种是认为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就要以牺牲文化事业为代价,给文化“断奶”,减少投入。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这说明,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仅不应减少,相反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态势不断加大投入。另一种片面性是思想仍停留在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来办文化的老路上,政府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不办事,没有把文化当成资源、当成生产力来看待。这种观念也是落后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多层次多样化趋势,现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已经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在促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公益性的文化产业来满足群众的多种消费需求。因此,我们应当坚持两手抓,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2、解放思想、冲破误区,推动全社会文化观念创新。与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相比较,我们的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计划经济体制的统一管理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型”发展观念根深蒂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影响巨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机制不活的弊端导致文化产业缺乏发展活力。由于长期以来为意识形态所囿,我国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一直没有形成开展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和刺激作用。1998年,我国在高达300亿元以上的图书销售额中,出口额仅0.2亿元,占世界总份额的0.2%,而美、法、德等国都是我国的数十甚至上万倍。但就整体而言,虽然当前我国文化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的直接原因是体制和市场环境制约,但深层原因还在于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思路上。为此,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冲破三个方面的观念误区,推动全社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即冲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并存、不可兼得的观念误区,树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思想;冲破发展文化必须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传统观念误区,树立政府职能是依法管理、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冲破“面向市场”就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失控的传统错误误区,树立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发展文化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思想等等。从而大大增强我们的文化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文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不仅要大力出口一般商品,更要大力出口文化商品;要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寓意识形态于文化经济形态之中的战略,以经济手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传播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成果。总之,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借鉴经济改革的经验,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事业型”的传统思路和行政机制,提高对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认识,形成新的文化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方式、市场体系和产业体制。要积极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用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方法来领导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各展所长使用人才,因材施教培养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文化创新环境。
3、理顺体制、分类指导,加快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步伐。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文化事业体制不加快改革步伐,就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很难设想,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阶段,文化体制还能继续依靠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垄断或半垄断地位,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很难设想,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直接面对国外文化经济进入的条件下,我们的文化能够用旧有的体制守住民族文化、主导文化的阵地,发挥好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能够在国际上有很强的文化竞争力;更很难设想,我们的文化能够在旧体制下扬长避短、主动融合、全面创新,从而确保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文化安全。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步伐,将经济领域成功的改革经验和国外的有益做法,以及文化领域已有的改革成功经验有机地融合起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投资融资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等一系列新体制、新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区分不同性质、不同类别,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进行。凡属产业性质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规定必须开放的文化领域,一律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即便是属于喉舌、阵地性质的文化单位,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增强内部活力。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外资经济投资文化产业,经营包括报刊影视、图书出版发行等文化经济的核心产业,真正实现文化经济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和公共化,在国家法制规范和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跨地区、跨产业、跨所有制联合的新格局。同时,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确保党对宣传文化事业的领导,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宏观控制力。改革既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闯试,又要精心组织、细致稳妥、有序推进。
4、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文化发展正经历着一场由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市场主体正在取代政府主体,在文化资源的配置、开发、管理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目前,我国以软件产业、电子产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第四大产业,迫切需要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在技术和文化资源方面的整合,以大幅度提升其文化内涵的经济价值。例如,生产一个磁盘的成本仅3元,而设计具有一定文化和知识内涵的软件程序或电子读物则可以卖到成千上万元,其价值成千万倍增长。据统计,我国到2005年潜在的文化市场消费将达到5500亿元,世界许多国家已经瞄准我国的巨大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大文化领域的产业整合力度,将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文化产业与公众需要、与世界市场需要密切结合起来,推动文化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另外,我国的文化商品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规模化、实力强文化产业集团,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品牌竞争优势。为此,我们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文化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文化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具有规模优势的文化产业集团,尽快形成文化经济的生产和竞争力。
湖北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类型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秀美雄奇的三峡文化,人文荟萃的武当文化,天人合一的神农文化、底蕴丰厚的三国文化,独领风骚的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以及荆楚大地美不胜收的山水人文景观等等,为我们发展文化经济、整合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条件。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产业整合和开发力不够。即使与中部几个省份相比,我们的人均文化投入、文化产业规模等都处于落后状态。文化要走在中西部前列,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产业的整合力度,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充分发挥荆楚文化的资源优势,使文化产业成为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
(执笔者:刘玉堂 刘纪兴 张硕)
第五篇: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
论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
谢子元1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丰厚的遗产,并加以发扬光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是具有共同理想、和谐理念、包容精神、开放眼界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只有在努力推进“硬文化”和“软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
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和谐文化资源,努力推进文化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
我们拥有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关于和谐的思想主张,典籍所载,在在皆是,而且和谐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表现。概而言之,这笔丰厚的和谐文化资源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和而不同、对立共存的辩证哲学。《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孔子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思想。“和”是将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安排在一起,即所谓“以他平他”,“同”是将无差别的事物凑合在一起,即所谓“以同裨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差异、矛盾,允许差异存在,并在差异中求得和谐统一,这样事物就能共生共长,不断发展,新事物也就能不断产生。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承认差异与对立的存在,而且还认为事物对立的结果应该是统一、应该促进统一。张载《正蒙·太和篇》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仇必和而解”如何实现?曾子有一个最恰当的比方:“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就是要调和差异,使宽猛相济,刚柔相济,并且“执两用中”,把握好度,不过不及,这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我们至今还把烹饪叫做“调和五味”,可见“和”的观念的深入。差异、矛盾可不可以调和,应不应该调和?“调和矛 1 谢子元,男,讲师,湖南省委党校2004级哲学专业硕士生。手机*** email:xieziyuan2005@126.com 通讯地址:长沙市八一路227号省文联,410001 盾”曾经一度被理解为和稀泥,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矛盾并不一定以一方克服另一方而最后解决,尤其是非对抗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很大程度上应该通过调和化解,来实现和谐。
二是和为贵、平和安详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和为贵”也很好地标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取向。在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一致,人对于自然应该“参赞化育”,“成物成己”,达到天、地、人和谐发展的境界。在人事关系上,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和衷共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实现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古人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标准,如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等,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为人谋”则忠,“与朋友交”则信,要推己以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古人还描画了理想的和谐社会图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礼记·礼运》)。在人生态度上,古人认为“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应该平和安详,达观乐天,心怀坦荡,俯仰无愧,“不忧不惧”(《论语·颜渊》)。“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还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恕己之心恕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种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对我们民族影响至深,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三是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厚德载物就是要以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的眼界,兼容并包,吞吐万方。对待周边民族,我们的祖先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论语·颜渊》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四夷臣服,远人来朝的局面,华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在宋代还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被赐赵、李、张、高等17姓,允其定居都城汴梁。这批犹太人完全汉化了。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和谐文化,极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 特点。汉朝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周边国家民族都采取过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是这种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对外域文化,我们历来旁搜博取,积极吐纳。汉民族从服饰、器物、物种、生活方式、词汇各方面广泛吸收了周边民族的成就。唐朝的国子监和太学,接纳二万多外国留学生,胡装、胡食、胡舞盛行街头,“洛阳家家学胡乐”,文化交流蔚为一时之盛。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七下西洋,则是我国对外传播先进文化、结好外邦的典型事例。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和谐社会应建立在和谐文化的基础和背景上。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和谐文化,又要在新的实践中谱写新的和谐文化篇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根植于传统和谐文化,既包含传统文化的和谐因素,又具有新的特征: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共同理想的文化。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的一切文化建设都围绕着这一内核展开。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墨子的“兼爱”、“非攻”到孟子的“王道”、“仁政”等政治主张,从“世外桃源”到“乌托邦”、“太阳城”等理想蓝图,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全世界和谐”的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设计,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一步一步地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想走向实践。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坚实物质基础上的伟大目标和宏伟事业。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共同愿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围绕这个共同理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鼓舞亿万人民进行艰苦 的奋斗。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和谐理念的文化。和谐理念是和谐文化的思想哲学基础。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谐理念。一是要坚持“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要把追求家庭和睦、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际合作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发扬“和而不同”的辩证哲学。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承认和允许差异的存在,鼓励创造性活动,努力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兼顾社会公平,努力建立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又要坚持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引导人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利益分配和调整中,要防止走回头路,反对平均主义和“齐步走”的错误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允许不同利益主体以适当的途径表达愿望,合理疏导不满情绪,引导人们积极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三是要建构和谐的心理结构。要对人们固有的二元对立的心理结构进行纠偏,引导人们走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等思想认识误区,确立“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等新观念;引导人们克服“仇必仇到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单纯斗争哲学的影响,形成“仇必和以解”、竞争共存的和谐哲学;引导人们克服“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等盲目恋旧、仇富的心理,建立包融异己因素、宽容新生事物的心理张力;引导人们纠正人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单向思维,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双向思维;引导人们克服“矫枉必须过正”、“一条道走到黑”等偏激人生态度,确立平和达观、积极向上而又善于自我调适的健全人生态度。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这种包容精神具体说来,又包括宽容精神和融合精神两方面。宽容是对异质文化要素的容忍和认同,融合则是通过与异质文化交流、竞争、共存、共生,通过对自身的扬弃,对异质要素的批判吸收,形成更加优秀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主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鼓励各种思想文化流派的自由竞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对内,它坚持民族团结,主张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它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宽容和鼓励新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鼓励人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外,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各层次各渠道的交往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建立国际和谐社会。在一些存在争端而又暂时不能解决的国际领域,则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它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主张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反对用一种文明压制另一种文明。同时,在坚持民族性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自觉地、积极地与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和吐纳,以充分地取长补短,融会出最先进的文化。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还是具有开放眼界的文化。任何高度发达的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的文化,封闭自守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我国历史上的汉唐气象,与文化的高度开放与对外的积极交流密不可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世界文化圈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具有更高的开放眼界。我们要立足传统,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要以吞吐八荒的胸襟气度,视通万里的眼界,积极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以成其大。通过鉴别,凡是健康的、有益的、无害的文化成果,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并与自身固有文化进行消化融合。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向外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是内在地包含很多类别和层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中的各个类别层次文化的和谐统一,使之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又要努力使本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共处,相互补充,这就是我们说的文化和谐。和谐文化只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首先,要努力实现“硬文化”与“软文化”的和谐。硬文化即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物质财富。软文化既包括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 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等精神文化,也包括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遗传方式等方式文化。硬文化是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软文化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一般来说,表层结构较容易随着时代和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改变,而深层结构则相对稳定,不容易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应该说,我国的硬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软文化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二者呈现出不协调的局面。单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来看,90年前杨昌济先生说:“中国人如能相戒不打麻雀牌,则中国尚可救。”时至今天,我国老百姓还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搓麻将上,而且愈演愈烈,麻将牌的吸引力大有与央视春晚一争高低之势。又如,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市政建设发展很快,街道修得又宽又亮,交通、通讯、卫生设施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人们闯红灯、横穿大街、随地吐痰、故意毁损公共设施等陋习。由此看来,人们的文化素质并没有与硬文化相应的提升,特别是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
诚如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虽然是说的高等教育,但对文化建设也很有启发。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硬文化,这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更要加大力度引导和发展软文化,努力使二者协调并进。要大力改革教育制度尤其是考试评估制度,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鼓励和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感召力和说服力,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道德原则深入人心。要加强民主、法治、竞争、公平、正义、诚信等观念的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到先进文化活动中来,用健康的、文明的、高雅的、卫生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落后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其次,要努力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和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占主导和统治地位,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 化是从文化的参与者来划分的,同时也包含对文化的品位、导向的判断。应当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没有天然的好坏之分的,只要是符合道德伦理、具有文学、美学或社会意义的、可以指导生活工作和有健康娱乐价值的,都是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又的确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导向作用。大众文化一般是通俗文化,它参与性强,不需要特别的文化修养和专门训练,且能让参与者身心得到较强的刺激,因而它极易吸引文化层次较低且缺少良性兴趣爱好的参与者。但是某些大众文化活动如果往不良方向发展了就容易成为庸俗文化,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相反,精英文化属于“阳春白雪”,它一般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文化背景,对精英文化的全情投入,能使人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心灵的愉悦,并使参与者产生再创造的欲望,推动参与者去追寻更多的高雅文化。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无疑应包括当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内,并且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我们既要旗帜鲜明地发展主流文化,增强主流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而且要积极地引导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取长补短,互相涵化,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主流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跟踪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及时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调的、概念化的、说教式的弊病。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既保持权威大气,又加强人文关怀和平民风格。从而使主流文化增强亲和力,真正成为时代的社会的主流。同时,还要打破精英文化对大众的封闭状态,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使精神文化大众化,大众文化精英化。要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沟通与互动,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优秀文化的氛围,鼓励知识分子大力进行文化“传道”的工作,强化群众对优秀文化的参与意识。政府既要大力为优秀文化的普及创造和提供平台、载体,又要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引导它们为普及优秀文化作出贡献。精英文化要针对广大受众的实际状况,做一些切实的工作,改变自己高视阔步、自我封闭的形象,比如,对交响乐听众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欣赏指南,对展览的书画雕塑作品,也可提供一些必要的介绍说明。同时,要努力在不同文化圈中提倡宽容精神,鼓励大众大胆参与精英文化活动。
再次,要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无疑,民族性是文化最根本的属性。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同时又是或多或少地吸收和涵化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文化。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是在不断地接受外来文化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更应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力和高度的包容精神、开放眼界,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与和谐共处。
这种和谐应该是坚持民族性的和谐。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固有的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整理和发扬国粹;另一方面,要对外来文化加以严格的鉴别,进行积极的扬弃,将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化。任何时候,放弃文化的民族性,全盘西化,都意味着文化主权的丧失,意味着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消亡。
这种和谐又是开放的、宽容的和谐。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上纠缠于所谓体用之争,或主张中体西用,或主张西体中用。今天,这种争论可以休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可以中西互体,也可以中西互用。从实践来看,我们立足于传统文化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又以从西方引进并经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我们立足于独立自主地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事业,又大量学习借鉴西方发达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正是中西互体、中西互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的成功范例。
总之,我们必须在处理好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推进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