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图书馆多元文化建设与和谐文化发展
浅析图书馆多元文化建设与和谐文化发展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人们都涌向城市寻求工作,现今各种文化之间交流的机会增多,所以国家应该重视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加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建设,力求满足多数用户的文化需求,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持。本文笔者主要分析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建设与与谐文化发展这一主题。
关键词:图书馆多元文化 建设 和谐发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37-01
一、多元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多元文化一词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多元文化,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多种元素的文化,多种元素又包括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还有不同信仰的文化,而这多种不同文化却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同时呈现。为此,多元文化存在的原因就是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并且相互之间渗透,对各自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飞快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全球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正在形成“多元文化”社会。
重所周知,图书馆是文化的承载体,图书馆能够承载各种类别、国家的信息与文化特征,走进图书馆,就是走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阁楼。多数国家重视多元文化的建设(包括中国),且开展了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工作,而图书馆服务的目的就在于为多数民族、多语种、多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对象其实是少数民族、移民、国外人口、留学生等,主要是为了满足这类人群的阅读服务,所提供的资料主要是用少数民族语言书写的资料,或者是为少数民族群体学习主流语言文化的必须资料。
二、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对象的界定不清晰
本文中也指出了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对象有(1)少数民族,土著和其他类型的定居者;(2)移民,从别的国家?w移而来的人民;(3)劳务居民,他国居民短时间内在该国工作;这几类的人,他们长期生活在于己本来所处地的文化,语言或者民族种类不同的地方,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被当做主要语言,如中国的粤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越来越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相关的学者研究了图书馆界的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这一主题,他们认为,仅仅是以上所说的几种服务对象太过于片面,不能适应现今的国情,所以通过研究,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对象还应该包括:残疾人、下岗失业工人、农民工及其子女城市外来人口等弱势群体阶层。
2.多元文化服务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在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方面的工作开展是十分不到位的,除了少数地区积极开展为外籍人口多元文化服务,其他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重视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这一政策的。为此,造成了地区之间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的情况极为不平衡,没有开拓更广阔的服务格局。
3.服务方式太过单一
服务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方式主要有:(1)书刊的借阅服务;(2)培训讲座;(3)书籍代购服务;(4)信息检索服务。
三、对图书馆多元文化开展的几点建议
1.开展用户需求调研
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务大众,而由于外籍人口难免存在的语言障碍,导致多元文化服务体系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图书馆多元文化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用户需求的调研报告,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2.注重多元文化馆员的培养
在开展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服务效果。和一般的馆员不同,多元文化馆员需要具备更高层次的服务素养,包括掌握娴熟的语言能力,精通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禁忌,能够耐心、热情、友好和善于倾听用户的要求与建议等等。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元文化馆员的培养需要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图书馆可以招聘具有少数民族背景的馆员,通过专业训练来开展多元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去上一些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相关的多元文化课程,来培养专门面向少数文化群体开展服务的馆员。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下,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多元文化馆员,促进图书馆多元文化科学、健康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图书馆当前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重中之重。
3.合理开展服务
面对服务对象,不仅要分辨出外国人和国内少数民族,还要对其进行细分,如外国人可以是来华经商者、旅游者,也可以是来华留学生、企业高管等,他们的信息需求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一致性,这些规律性和一致性就是图书馆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第一手材料和根据。国内少数民族由于自身所处的自然或历史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信息需求,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就很大,但各民族内的信息需求却表现出相对的一致性,这需要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具有很好的把控能力来合理的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四、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建设在和谐文化的发展中的作用
图书馆开展多元文化服务展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和谐文化的内涵就是以和谐精神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人为本。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以人为本,为全体大众服务,在服务工作上下功夫,提供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特色服务、创新服务,这是图书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发展了和谐精神,丰富了和谐文化的内涵。
图书馆开展多元文化服务,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农村人口开始走向城市,需求栖息之地。而正是这流动的农村人口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建设。
结束语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机会增多,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也要重视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传播。所以加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无国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要重视的。
第二篇:高职院校多元文化融合与和谐院系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多元文化融合与和谐院系文化建设
摘 要:概括了多元文化现象和分类;分析了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创造新文化与破坏旧文化、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6对矛盾;带来严重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影响着专业文化学习、明显干扰着校园业余生活和较深渗透着校园网络文化4个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和而不同”法、辩证分析法、超文化进化法等处理多元文化的3个基本方法;提出了和谐院系文化建设中多元文化教育的5个途径与手段:加大课改力度、加快课改进程,加强思政教育、适应文化冲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建设师资队伍、发挥领航作用,营造共存氛围、建设健康文化。
关键词:多元文化冲突;原因;影响;处理方法;教育途径与手段
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和政治的变革进步,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教育转型,高职院校的急剧膨胀,教育资源的分配失衡、专业生源的市场调节,校园各种文化之间的矛盾
和冲突也日趋严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特色院系文化建设,谈谈高职院校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整合以及和谐院系文化建设。
一、多元文化现象和分类
在特色院系文化建设中,无论是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地理位置上,多元文化现象都非常普遍,表现类型也多种多样。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较晚,也就20年光阴,对高职院校的多元文化现象研究还非常的肤浅,目前对其还没有一种通用的分类方法。笔者思考,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来对院系多元文化冲突进行分类。
按冲突的范围和影响的作用分类,文化冲突有院系、专业、班级和教室等局部文化冲突与校园甚至省市以及教育政策等整体文化冲突;
按冲突的性质和根源分类,文化冲突有民族文化冲突、心理文化冲突、地域文化冲突、时代文化冲突、角色文化冲突;
按冲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分类,文化冲突有语言争论、媒体批驳等文式文化冲突,付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实际行为等动式文化冲突,有暴力冲突和非暴力冲突。
从院系特色文化建设中较常见的冲突之双方来进行分类:主要有校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与新潮文化的冲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人文文化与技能文化的冲突,儒家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冲突,专业文化与就业文化的冲突等。
二、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
文化冲突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在争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的热潮中,多元文化的冲突在校园中表现尤为突出。根据马克思的哲学观点和院系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体会,文化冲突的主要根源或原因在于文化主体、客体和手段的内在矛盾。
1.创造新文化与破坏旧文化的矛盾
2000年,学院由高专改为高职,2004年,衡阳卫校整体并入,由中职合进高职,合并后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又进行了2次院系整合。在学院不断发展和二级院系整合建设过程中,我们逐渐走出了高专、中职等各种旧文化的生态圈围,摸索、创造了合并院系新文化。这种建设与破坏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继承性的、吐故纳新式的破坏有利于新文化的创造;然而,不合理的破坏又制约了创造性。如果仍在简单地延续高专、中职等旧文化体系,合并后的新生学院之特色文化则无法创造、发展;如果对过去的高专文化、中职文化及生存环境的否定、损害势必也会带来院系文化的破坏性。
2.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矛盾
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这是辩证的统一。生产与消费往往是由冲突到和谐、再冲突到再和谐的循环、提升。特色高职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提炼过程,是系风学风不断沉淀的集合,我院并校和我系建系时间不长,专业不稳定,教学条件较差,实训设施不全,还没有突出的优势并形成知名的品牌,不能满足师生员工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时,师生在生产文化如化学药品生产实验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排放一些废水废气,将会不同程度地损坏一些自然环境,带来一些生态失衡,导致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冲突,这是文化的自然客体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
3.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
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需求等生物性是文化主体的自然属性;社会调查、工学结合、职业实践、系企合作等社会实践是文化主体的社会属性。教职工的个人待遇有必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生活条件有必要不断地改善,而院系更有必要不断的发展,长足的进步,构筑新的平台来获取高职教育市场的一席之地。这种师生的个人利益与学校建设和社会的需求矛盾,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冲突。
4.主体差异与文化融合的矛盾
院系教职员工在收入、学历、专业、身份、权力、声望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工作内容、服务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理想追求等方面也是有差异的,各专业各年级各地域学生,其生活习俗、兴趣爱好、语言文字、心理倾向更不可能一致。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维定势、不同的传统习俗、不同的思想意识,必然存在不同的文化观念,并发生矛盾甚至激烈的冲突。
5.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的矛盾
院系文化建设是院系师生这个文化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改造自然、社会和精神客体而创造文化的过程。医药系现开设药学、中药、检验等5个专业,教学仪器、设施设备特别是实训基地等物质手段即硬件还较为落后,而系部风尚、制度建设、创办系刋、奖评体系等精神手段即软件相对来说是较有特色的,这个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系部文化的创造活动。
6.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矛盾
从时态来分类,文化手段有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之分。医药系老教师较多,少数老教师习惯于讲台的地理位置,不适应主动步下“圣坛”与学生“对话”,不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不懂得使用QQ传送文件、发布通知,考试成绩不会及时网上公布。而我们的大学生则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掌握现代新手段。他们建立了年级QQ群、专业QQ群、学生分会和团总支QQ群,学会了网上购物,主办了电子学工通讯,学习方法得到改进,生活方式得以改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得以改变。
三、文化冲突的影响
1.严重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
一些学生受西方文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道德观念比较模糊,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裂变。个别学生不去改造思想、提升自我,而是请吃、送礼找关系;不去热爱劳动、朴实节俭,而是懒惰、浪费;不是自觉遵守校纪系规,而是自控力较差,通宵达旦上网、白天宿舍睡觉,公寓卫生不搞,校园环境不爱护,班级活动不参加,缺乏集体荣誉意识。
2.极大影响着专业文化学习
一些学生受势力文化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会读书不如有个好爸爸,总是埋怨世道不公。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就业和前途产生困惑和迷茫。个别学生不去勤学苦练、文明诚信,而是考试舞弊、作业抄袭;不去动手实验、社会实践,而是弄虚造假、凭空画剑;不去积极应聘、磨练自己,而是好高鹜远,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很多实习生不愿站柜台进仓库等体力劳动学习,把跳槽当作儿戏。
3.明显干扰着校园业余生活
近年来受多元文化冲突的影响,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所削弱,课外学术氛围不是很浓,文化活动层次也较为低浅。少数学生受功利思想和低俗文化的影响,课余不去琴棋书画、舞文论墨,而是睡觉逛街、泡网闲聊;不去社交联谊、文体竞技,而是聚赌涉黄、抽烟喝酒;不去关心时事政事、院情系况,而是胡猜乱讲、负面渲染。
4.较深渗透着校园网络文化
校园网既是我们师生信息传递的一个平台,也是对外宣传的一页窗口,主流文化把持着这个阵地这勿容置否。然而,互联网的超时空性、匿名性和自由性也导致了多元文化的较深渗透,个别同学时不时在网上发牢骚、讲怪话,有的将捕风捉影或没有调查核实的事情在“湖南红网”上随便发牒跟牒,更有甚者观看和传播 * *功言论、迷信思想和黄色影片等庸俗低下文化。
四、处理多元文化的基本方法
多元文化与文化冲突伴随着高职院校的产生而产生,它具有全面性、持续性、渐进性、解构性和融合性的特点。正确处理好多元文化冲突,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
在处理多元文化冲突中,要走出五个误区。一是不能产生恐惧。担心湘环几十年来形成和坚守的校本文化会在众多的文化竞争中败北,甚至被消亡,从而把外来文化当作洪水猛兽,不愿接触;而是要在不断的交往和不断的冲突中吸取外国、外地、外校等各种外来文化的营养,在冲突中达到提高,在冲突中达到新的和谐。二是不能自恃优越。认为我院办校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又是全国仅有的2所高专改高职之一的老大,还有国家精品课程、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诸多“国字”号,把自己的文化看成是精英、是先进、是范式,具有优越于其他高职院校文化的优势,不愿与其他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取长补短,看不到其他文化的长处和有益成分。三是不能实行格斗。认为不同文化冲突是一种你死我活的争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次彻底的革命。2004年并校后,两校由于办学层次、行政隶属、管理模式、城乡地域的不同,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文化认同上曾发生过激烈的冲突。本届学院班子广泛听取意见,反复进行研究,在06年南岳会议上确立了兼容2校文化,实行校合人合心合,达到深度融合、无缝对接的新气象。四是不能趋同附合。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和积累的成果,虽然随着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多元文化的共存与竞争,会出现一种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过程,但永远不可能走向同一,形成一个万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适合全世界各高校的通用文化。我院60年中专办学35年大专办学及近年专业硕士培养的历史积累,城乡两个校区的地域特殊性,大专、中职、5年制高职、自考本科和专业硕士等多种办学层次并存和农林医法等8大学科30几个专业的异同性,决定了我院的校本文化只能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特点来建设和发展,不能全盘照搬哪所名牌高校的文化。五是不可文化无主。否定教育主导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存在,否认强势文化和优秀文化的存在,不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接受政策的调控和指导。我们应该承认清华北大的霸主地位,找到离国家示范和全国骨干院校的差距,看到中心城市地域的办学优势,学习优秀民办院校的新潮经验,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湘环文化。
处理多元文化冲突方法很多,但最常用的为“和而不同”法、辩证分析法和超文化进化法三种。
1.“和而不同”法
校园文化建设,温家宝总理7年前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过,最理想的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著名人口学家费孝通指出:“和而不同”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1]我们学院学生不多,但学科和专业很多,2校合并后的磨合也还在进行,首要的要学院内部搞好团结。南北校区之间、各二级院系之间、各专业学科之间,班子成员之间、教职员工之间有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要敢于承认“不同”,彼此尊重“不同”,善于协调“不同”,达到新的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心合!达到各个部门、各项工作都能有个长足的进步,得到新的协调发展。
我们医药系现有5个专业3种学历层次,3年制普通大专为全国招生,而5年制高职和3年制中专绝大多数为本地生源。我们将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活动要求、不同的授课深浅程度和实训难度等用于不同的层次和生源学生,通过对话、沟通和协调,摸索系部科学管理的方法,探讨和谐系部建设的途径,寻找不同文化融合的交汇点。
2.辩证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文化、研究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的根本方法,辩证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在校园文化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辩证分析法的基本内容为矛盾分析法、辩证否定法、系统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运用辩证分析法来处理院系多元文化的冲突,首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校的现实文化出发。我们要着眼于湘环、立足于湘环,根据湘环文化发展的需要来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要着眼于现实、立足于现实,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本”,以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为“用”,做到“古为今用”、“外为我用”。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认真学习各种文化理论,把握文化哲学思想,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文化实践,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沿着党和国家确立的正确轨道发展。再次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地对待校园各种文化思潮和各种外来文化渗透,虚心地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迅速地落实各项文化事宜,认真研究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湘环文化发展的个性特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超文化进化法
“超文化进化论”是我们根据当今时代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借用生物进化论的相关原理,用来解释和处理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一种新的文化理论。它认为文化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遗传性、变异性、冲突性、融合性和前进性;在多元文化冲突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状况。超文化进化论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在处理多元文化融合与和谐湘环文化建设中,我们一是要从思想上接受文化多元性,实行文化交流,把湘环视作一个“文化生态区”。二是要不断提高湘环的文化魅力与校本文化竞争力,勇于创新,不断发展,保持其省内高职教育第一方阵的先进性。三是要继承和弘扬、吸收和借鉴优势文化,把省内、国内先进的教育文化、治校方略、办学方法为我院大多数师生员工所接受、掌握和传承。四是在与全国示范、国家骨干院校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大胆地进行湘环文化的自我创新,产生质的变异、量的飞跃,推动我院特色文化不断踏上新的台阶。五是开展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五、和谐院系文化建设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手段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是冲刺国家特色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和谐湘环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将其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范畴。
1.加大课改力度,加快课改进程
进一步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在课程整体设计上,充分考虑多元文化教育的需要,制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建立单元教学计划和模块教学方法,形成菜单式课程配方、拼盘式个性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以实行完全开设一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跨专业文化能力;也可以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来将原有课程的内容、要求进行调整;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多元文教育的内容。
2.加强思政教育,适应文化冲突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适应多元文化的冲突,了解多元文化,认识文化差异,确定沟通风格。我们学生工作人员,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力军,一要加强阅读,努力学习和了解多元文化知识。二要注重调查,广泛了解、深入研究时代感较强、大学生感兴趣又对其思想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各种文化的内容、特征和性质,认清多元文化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三要认识我们教育的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因素,以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思想政治工作要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尊重多样性。现在,一些大学生热衷于“麦当劳”、“肯德基”等美国消费文化,使得精神世界的扁平和创造力的衰退;一些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文化,热衷于外语交流而忽视母语,热衷于电脑却丢掉书法。我们尊重这些文化的变异,我们不排斥这些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但我们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弘扬中华文化的主旋律,坚持湘环的“一训三风”、坚持医药系系规系纪。
3.开展课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适应多元文化时代背景的课外文化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课外活动一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主线,二要满足学生文化的多样需求,三要富有地方和民族风情,四要融入健康有益的西方文化。通过这些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增强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锻炼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技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与和谐意识。
4.建设师资队伍,发挥领航作用
教师的言行举止特别是跨文化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须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多元文化的普及培训,让他们熟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文化政策,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沿革、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变化和最新状况,了解各种文化冲突的起因和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做到有的放矢,学会拿来主义。
5.营造共存氛围,建设健康文化
要营造一个宽松、包容、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我院的校训、校歌、校徽、校史陈列馆、校园网等媒体、重大仪式典礼来宣传和传播湘环文化,维护健康、高雅、文明、进步的校园文化主旋律。同时要兼容并包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文化,鼓励多样的大学精神,营造尊重多元、允许多样、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多样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2]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413页。
[3](美)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29,135。
[4]戴路.关于文化全球化的几点思考[N].中国青年报,2003-6-24。
[5]人民日报[N].2000-07-25(3)。
[6]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7]把马斯﹒哈定等.文化与进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2。
[8]Gollnick D.M.&Chinn:《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p,C(1986)Columbus:Bell & Howell.[9]赵红深.打造高职院校系部特色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40-42
第三篇:多元 和谐 发展
多元 和谐 发展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我校办学十多年来,坚持以“精致教育”的实践研究为重点,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充分发挥教职员的积极作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努力构建多元和谐、富有现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创建特色品牌学校。
一、创建独特的学校精神文化,发挥引领作用。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一所学校要有一个文化的蕴涵,文化的蕴涵越深厚,学校的基础越深厚”。骑龙小学自创办以来,注重东西方文化相融合,以“兼收并蓄,开放创新”的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引领学校的发展。内容包括: 办学核心理念(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办学愿景:成为中国现代学校的先行者
办学核心价值观:融合复旦教育精神和万科管理理念,为小康社区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办学定位:以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一贯制小班化教育为主干,以学生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建设的学习者共同体为依托,能为学生提供多元优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学校。
校风:东西融合 和谐开放 教风:以人为本 多元优质 学风:纪律严明 快乐无限 学生培养目标: ● 成为文明人
心志——优秀的道德品质,追求正义和真理 品行——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修养 体能——健康的体魄,和谐的心理 ● 成为现代人
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精神 创新——创新的精神,科学的观念 合作——与人相处豁达大度,有容人之量 ● 成为世界人
自尊——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对外来文化的尊重感 交际——与他人沟通、交往、共处的能力 开放——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 办学特色
● 小班化精致教育
以精心的设计、精细的管理、精良的队伍、精当的课程、精美的环境、精妙的方法,大力提高教育效果,满足社会、家长要求为孩子提供个性化、优质化教育的需求。● 多元化
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兴趣差异、个性差异、观念差异,因材施教,量身打造,精心地为每一个学生设计最适应其发展的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德育、课程设置、评价方式。● 国际化
为国际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班制和课程
双(多)语化的教育教学环境
多渠道的师生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 特色项目
科技教育——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
双语教学——强化英语教学,部分学科实行双语课程,良好的多语环境
体艺教育——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丰富的学生社团
信息技术——全国雏鹰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基地,闵行区数字化实验学校,与家长互动的学校网站
心理教育——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
近年来,学校在国家级重点课题《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区域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引领下,将精致教育办学品牌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加大学校办学理 2 念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宣传力度,形成每个复旦万科人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认同感,使个人的信念、感情、行为与学校的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创建校训和校歌活动,一方面通过向全校教职员、学生、家长进行有奖征集,另一方面组织年级组、各部门集体研讨,让每一位复旦万科人和关注复旦万科未来发展的人们都来参与和支持学校文化建设重要内容的创建。
二、不断完善学校制度文化,积极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进程。
2005年我校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验校开展了《区域现代学校制度理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形象设计书》和《民主管理制度》四项现代学校核心制度的建设,形成了复旦万科战略管理体系,并且在学校各方面实际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学校在行政组织架构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力争做到部门设置科学,职能分工合理。同时学校在行政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学生管理体系、后勤服务管理体系等方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适合复旦万科校情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制度文化的不断完善为学校自主管理、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学校在积极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进程中,对学校数字化建设尤为重视,目前我校逐步实现了学校的教学手段数字化、教师发展管理数字化、学生管理数字化和和社区联系数字化。VKS中英文门户网作为学校最主要的对外宣传窗口,以精致的版面和丰富的内容吸引着社会访客和家长学生,访问量连续数年保持全区学校第一。2008年推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平台集成学校学籍、教务、成绩、资产以及后勤共10个子系统,实现统一平台即时共享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开发“数字化社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服务空间。
三、注重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构建精美的校园环境。
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以“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重在建设、协调发展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 3 学校的发展战略,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使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和形象设计能充分凸现学校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塑造复旦万科实验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
2005年学校依托专业设计机构,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学校VI设计,并且已广泛运用到如校服、校车、学校信封、信纸、色彩等学校各个方面。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使用,它以视觉感知力作感染媒体,将办学理念、文化特质、行为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以标准化、系列化、统一化的手段,展现学校个性,塑造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
同时,注重校园环境建设,重点是打造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学楼文化,宿舍文化构建具有艺术气息和人文气息的现代学校氛围,营造整洁舒适、文明向上、快乐温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1、学校在北大门伫立了一面大大的涂鸦墙,每学期学生们在这块涂鸦墙上画上自己的无限梦想,这个活动也成了每学期开学典礼的保留节目。在中学教学楼大厅“种”了两颗“心愿树”,每到新学期来临时,同学们就会把自己新学期目标、愿望贴在心愿树上,或是到了教师节、母亲节等同学们又会把祝福和感恩在心愿树上抒发。在学校南面建立了“学校纪念墙”,铭刻着学校创办以来的件件大事;在谢希德广场上伫立着为我校题写校名的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雕像。
2、展示学生个性特长,打造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关心和尊重的氛围中,受教育、受感染、得发展。在每个教室走廊墙上设立了多块展示学生才华的板块,由各班自己布置,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才华;特别是一些显著位置的展示板还通过招标方式向学生开放,学生通过竞标后取得展示板的展示权,把自己才华特长向大众展示。
3、教室布置多元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想象力,显示了集体的智慧和风采;各班设立了学生风采栏、评价栏、作品展示栏和成长记录袋,还建立了班级读书角、班级游乐园以及班级网页等。让孩子们从小在充满诗意、催人奋进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从而扬起理想的风帆,也充满快乐的体验。
4、媒体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现在已建有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教育教学平台。
四、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凸现办学特色,实施精致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我校行政管理团队在日常工作中不仅发扬教育精神,做到行政工作科学、民主,同时融合万高效的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东西方文化精髓相融合的办学理念,把“精致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品牌,面向全体学生,不断创新教育的实践模式,增强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多元性,注重德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追求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
构建三维德育网络,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机制。学校构建了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三维德育运行网络,把德育处从中小学部脱离出来,成立“学生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心理、行动指导,引领全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1、学校通过“主题年+主题月”的形式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教育,引导教师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良好校风的形成,关键在于班风的建设;班风建设的水平,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落实精心德育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生力量和骨干力量,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注重选派思想、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品牌班主任评选表彰机制,以鼓励和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大力推行全员全程育人,让同学们感到自己始终处在教育的阳光下,老师的关注、关爱当中,同时也能把育人责任落到实处,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充分展现了同学们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足迹。在学代会上,除了一贯的新一届大队委员换届改选,还新增了上届大队委员代表做学年工作总结和各班提案。各班通过提案的方式对学校的午餐、校车校服、课程设置、学生活动等方面共提出了53条提案。学生指导中心对所有提案进行整理后,提交给各部门。各部门的领导对学生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校园网首页的学代会专栏给予公开反馈,同时分别召集相关学生代表,进行见面会。见面会上,各部门领导分别和学生代表进行了亲切沟通,对于各类提案,有的做了 5 明确的整改措施;有的采纳了建议,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有的解释了原因。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关心学校大小事宜,积极参政议政,把学校当成是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这也是我们学校一贯提倡的希望同学们称为文明人、现代人、世界人的一个具体表现。
3、学校建立了家校社多层面、全方位的联动制度,教师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渠道,也不局限于家访、电话、联系本等形式,班级网页也成为学生、师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新载体。通过完善家校共建联谊会,借鉴PTSA(家长教师学校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班级的模式,积极探索“学习者共同体”的建立。
又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很多社会公益活动,教会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从小培养他们的神会责任感。
2008年7月
携手共建 爱心永驻
——我校与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开展共建活动
在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十几个学生代表、学生家长等二十多人带着全校学生自愿捐赠的学习用品、书籍、糖果和学校捐赠的2台电视机、功放机、传真机、学习资料等物品来到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金沪学校,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携手共建活动。孩子们一进到金沪学校大门,看到简陋的校舍、拥挤的教室都很受震动,纷纷拿出自己带去的学习物品送给金沪学校学生。陈校长与金沪学校的肖校长签署了两个学校今后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共建协议。陈校长在签约仪式上深情地说:我们感谢金沪学校给我们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校孩子可以零距离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和生活的艰苦;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尽我们的能力帮助他们,更愿意把我们优良的教育资源与他们共享,为建设和谐上海、和谐闵行作出我们的贡献。
2009年7月
我校开展的系列活动
为迎接上海世博会和世博会期间,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以“世博”为主题的各种活动,有“手书写世博赞歌”活动、“与世博同行,做世界小公民”活动、“迎世博,科技点亮校园”活动、我校学生赴澳参加的“迎世博,世界名校大联欢之澳大利亚展演活动”、“我为世博出一份力 ——记国际志愿者日世博志愿者小队活动”,还有即将到来的暑期我校又将受邀参加“年轻的世博——世界名校
大联欢”展演活动等等。
设置学生人格教育系列课程,培养中外学生争做世界公民。学校开设了“人格教育系列课程”,包括心理教育系列课程(主题活动+心理课); 礼仪教育系列课程(专题活动+礼仪课);《口才与表达》等,培养学生成为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气质高雅的人。
目学校前已经推出了《中外学生争做世界公民手册》,这本中外学生德育手册从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精致教育需要出发,涵盖学生个性、品格、心理、礼仪等多个方面,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关注学生的品质、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个人条件及特长、培育学生应变能力、生活能力、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及个人价值观,为学生在今后进一步接受东西方文化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除了传统的家校联系册,成长记录册,成绩反馈单,还采用小组评价法、鼓励评价法、模糊评价法、个案评价法、形象评价法、无等级评价法等多种评价方式;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记录册》(小学)或成长光盘(中学)记录学生的作品、照片、荣誉、教师评语、家长评论等。我们对成长中的学生也是多层次、多方面地去发现、激励和表彰。不仅奖优秀,也奖特长,更奖进步。多一把评价尺子,就多一位成功孩子,不拘一格地奖人才,孩子就会层出不穷地向上攀登。
开展中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学校十分重视营造校园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投放了大量资金,配备了环境幽雅的心理专用活动教室、心理咨询室、心灵花园、生理健康室,设置了“知心姐姐信箱”,开通了网络互动平台,购买了心理测量仪器,添置了大量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每个班级都设置了“心理角”,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多种心灵沟通和心理咨询的平台。8 对个别需要采取医学干预的学生,及时识别并建议到专门的医学机构诊断,使他们得到了治疗。目前我校的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已经帮助数名有厌食、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摆脱了困境,接待学生或家长个别咨询人数达200多人次,电话、网络咨询更多。
同时编订校本教材《中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册》,作为各年级心理教育健康课的教材。每班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本年级、本班制学生应有的心理素质进行普及教育;每学期由心理教育专家和本校专业教师举办定期心理讲座;由专业教师对个别学生和家长心理咨询;由专业教师和外请专家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做到点面结合。建立了家校社多层面、全方位的联动制度,教师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渠道,也不局限于家访、电话、联系本等形式,班级网页也成为学生、师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新载体。通过完善家校共建联谊会,借鉴PTSA(家长教师学校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班级的模式,积极探索“学习者共同体”的建立。
注重校园安全工作,共建平安校园。
(1)教育无小事,安全是大事。学校制订安全工作指导意见,建立了以学生指导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学生服务中心、设备装备中心为主体的安全检查小组,责任到人,定时、有记录。同时在全校要经常型地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校门、实验室、体育体锻课、美术课、食堂等重点防范部门,加强校园值班力度和责任心,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务安全。定时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街道青保办的老师讲课,观看法制宣传VCD及画报。学生案发率为零。
(2)学校安全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整改、有效果、有总结。为应付突发事件,学校将不断通过完善各项突发事件预案,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预警机制。定期召开学校安全会议,严格执行门卫安全管理制度,外来人员登记、挂牌进校等制度,及时整改校园隐患,并建立安全档案。,做好会议记录。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实行班级安全文明评分制,学期结束进行量化考核,对 “安全文明先进班集体”给予奖励。
(3)我校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通过晨会、班会、品社、心理等专题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安全和自护技 9 能,每年5月12日和9月11日组织全校同学进行1防震防火的知识竞赛和实战演习,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更明确了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有不良行为的特殊学生,学校专门配备教师进行帮教,每周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加强学校、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形成合力杜绝不安全行为。
2010年7月
深化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的特色建设上通过科研项目研究和课程实施等多种方式得以巩固和发展。
提倡开放、平等的家校互动,开展了“学习者共同体”的项目研究,探索了“学习者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学习者共同体”在教育中的作用。我们认为的“学习者共同体”就是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在共同体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同时学校坚持科研引领,不断创新校本科研管理模式,实施了《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负责制》,按主题通过科研项目立项的形式,组建教师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2007年——2009年学校组织开展了三十多个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德育、校本特色课程、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学生评价、教师专业培养、家校互动等学校方方面面,发挥了科研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我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学校重点项目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先后举办了双语教育研究成果市级展示活动、中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市级展示活动、中外学生争做世界公民研究成果市级展示活动,并且学校将把《中外学生心理健康手册》、《中外学生争做世界公民手册》等研究成果正式出版。
办学十四年来,我校一直践行着多元文化融合,师生和谐发展,建设现代民校的办学目标,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加强基础、发展内涵、凝炼特色、打造品牌,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在这“梦开始的地方”扬帆、起航!
2011年7月
第四篇:以和谐文化引领图书馆内涵发展
【摘 要】文章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努力打造先进的馆长文化,力求形成独特的图书馆环境文化,全力推出多彩的和谐文化活动,阐述以和谐文化引领图书馆内涵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和谐文化;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和谐文化就是指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累积、积淀、凝聚与升华而逐渐形成的以和谐为内涵、以馆员和读者为主体、以“人性化”管理行为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色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图书馆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图书馆与读者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一、努力打造先进的馆长文化
馆长的知识、学识、胆识和服务理念往往决定着和谐文化品位的高低,馆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往往决定着和谐文化根基的深浅。和谐文化反映了馆长的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和谐文化的建设其实就是馆长文化的建设。优秀的馆长文化核心内容,就是要具有三种治馆意识。
1.眼界就是境界。对图书馆的领导关键是先进思想的领导,创新理念的指引。而先进的管理思想来源于馆长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境界,馆长就可能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馆长的境界有多高,图书馆服务思想的层次就有多高。馆长崇高的境界又来自高远的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眼界就是境界,馆长的眼界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反之亦然。
2.思路就是出路。许多图书馆服务没有效益,馆长苦于找不到发展的出路,其原因就是缺乏思路。馆长要有思路,首先要搞好文化诊断。馆长要率领馆员运用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地对图书馆的过去、现在进行系统的思考,从图书馆发展的轨迹中总结出图书馆值得继承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其次要搞好论证,对图书馆的共同愿景、服务理念、服务目标、服务模式、服务特色、管理机制、馆员队伍建设、发展策略、战略步骤等进行论证;对图书馆的精神力、执行力、感知力等系统进行梳理和设计;对图书馆的理念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分析和整合,最后找出“创新点”,形成思路和规划。
3.有为才会有位。一个馆长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工作上因循守旧,谨小慎微,怕吃苦,怕奉献,就不会有大的作为,就不会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有为才会有位,有位是为了更好地有为。因此馆长应勤修德、重修养、常修行,做到有位就作为,有位更有为,有为更有威,真正发挥馆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优秀馆长文化的构建,其实质就是馆长的修炼与锻造。(1)馆长应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馆长应该博览群书,有广博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素养,有一颗充实的心。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让读书伴随馆员成长,让图书馆成为书香馆。(2)馆长应是一个思想者。馆长如果没有思想,不能适时地提炼出先进的管理理念,就形不成独特的文化,图书馆就没有灵魂,图书馆的管理就失去了方向。(3)馆长应是一个研究者。馆长要通过科研唤起馆员探索和研究工作的兴趣,还要为馆员研究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努力引进外部资源,整合各种有利的资源,鼓励馆员独立钻研,帮助馆员寻找更好的、更有效的科研方法,把馆员队伍培养成“学习型”团队。(4)馆长应成为和谐文化的引领者。馆长应站在时代文化的前列,把握住时代主流文化的脉搏,以主流文化引领馆员和读者,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引领馆员和读者。
二、力求形成独特的图书馆环境文化
独特的图书馆环境文化是和谐文化的基石,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环境的管理功能,让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每一棵草木都会说话,都具有管理功能。优秀的环境文化应该是有个性特色的、和谐的、能够持续发展的。
1.创设具有图书馆特点的管理环境,凸显服务特色。良好的管理环境创设,首先应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每个图书馆的服务历史、馆舍风格、特性、服务对象都应有自己的特点,环境创设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这才能体现图书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体现图书馆独特的服务理念。
2.图书馆大环境的创设,围绕“环境读者服务、人文读者服务”的主题来展开,体现“本馆的”、“立体的”、“互动的”、“温馨的”服务特色。阅览室除了悬挂馆训外,还要根据各阅览室实际情况创设特色阅览室文化。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各阅览室都附有服务承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管理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图书馆的每一处都应该赋予管理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读者服务的作用。
三、全力推出多彩的和谐文化活动
多彩的和谐文化活动是和谐文化的灵魂。在精神层面的环境文化建设方面,作为图书馆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目标。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13年3月举办的《精神与视觉的盛宴――提倡高雅文化展示馆员业余爱好》为主题的图片展览活动,营造浓郁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塑造人文环境,推动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进一步活跃广大馆员的文化生活,陶冶馆员的情操。此次展览作品为本馆馆员的摄影习作,主要为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生活、集体活动的纪实和祖国各地自然风光的实拍作品,摄影者力图以独特的视角记录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赋与作品一定要有内涵和时代气息。
首先图书馆要注重引导环境保护管理渗透在日常服务,管理读者争做“环保卫士”。其次,建立民主、尊重、亲切、和谐的读者关系。图书馆要特别注重为读者、馆员和图书馆三位一体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图书馆成为读者愉悦的成长乐园。再次,重点培育坚实的特色服务文化。坚实的特色服务文化是和谐文化的生命线。要培育坚实的特色服务文化,就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要确立一个富有特色的服务思路。作为馆长,要以本馆某项工作的优势为着力点,通过推陈出新,形成图书馆特色,并以这些特色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其他各项工作不断优化,进而使图书馆服务模式呈现整体特色。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开设馆长信箱、读者座谈会等方式,根据读者需求开展各种特色服务。
2.要建立一支富有特色的馆员队伍。图书馆要大力提倡每一位馆员努力形成自己的服务特点与风格,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带上去”、“激上去”等培训方法,尽快使每位馆员能形成鲜明的服务特点和独特的服务风格,以适应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需求,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组建学科馆员团队,将温馨体贴真诚的服务深入各院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特色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图书馆是传播精神文明的摇篮,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为根本,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主题,以坚定职业信仰、培育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质、规范职业行为、塑造职业形象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全面推进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逐步探索建立高职特色的图书馆和谐文化理论体系,为推动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保障。
作者简介:徐国良,教授,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已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13部。
第五篇:多元文化促进区域校园文化建设
多元文化促进区域校园文化建设
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着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其核心是以精神文化档次的提升,引领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并将这些内在的文化符号外显于学校的物质文化之中。我区引导和指导学校利用其独有资源、挖掘其丰富内涵,在多元文化的浸润下全方位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传统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我区大力引导和指导区域内的中小学校从自身的办学沿革出发,充分汲取学校长期积淀的优质教育文化和本区富藏的传统教育文化瑰宝,推陈出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重庆市兼善中学,是由上个世纪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之一的、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引用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命名创办的优质学校。办学至今,该校为社会和国家培育出了一大批有用之才。该校围绕“兼善天下”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兼善教育文化”建设,并在学校办学的全方位予以实施,形成了“兼善教育”的独有校园文化,使这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优质学校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北碚区晏阳初中学,秉承创办者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全方位践行和彰显“公平教育”理念,将教育的阳光雨露洒向了在校的每一名学子,托起了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朝阳。
二、本土文化驱动校园文化建设
北碚作为中国抗战时期“陪都的陪都”,是抗战后方迁建区,大批文化名人和文艺机构汇集于此,被誉为当时中国东方文化的“诺亚方舟”,抗战文化具有历史的代表性。我区在实施区域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求学校因地制宜地将其融入到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梅花山小学,地处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陵园旁,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充分挖掘与张自忠将军相关的丰富教育资源,开展系列德育实践教育活动和德育教育科研,彰显出忠勇爱国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得到更大的提升,在市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龙凤桥小学挖掘对中国革命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红岩魂”系列的“挺进报”曾在校翻印的革命历史资源,赋予“挺进精神”新的教育内涵,并将其融贯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园物质文化之中,采取校园文化展“挺进”、每周升国旗活动中讲“挺进”故事、宣“挺进”誓言以及全校开展“挺进小报”设计、制作、比赛等多种形式,使全校师生在“挺进”的感召中,与时俱进,学校形成了“挺进”办学特色。夏坝中学借助复旦大学旧址为代表的教育资源,用复旦大学“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浸润学校师生,形成了拓展复旦教育精神的办学特色。金刀峡镇中心校,挖掘金刀峡古镇丰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以“知古镇、爱家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开展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小见大,培养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高尚人文品质。
三、课程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办学的核心阵地在课堂。作为重庆课程改革的先行区,我区借助本区丰富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强化“地域文化衍生、优势学科发展、校园文化凸显”三类基于三级课程体系的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推动区域校园文化建设。澄江镇小学借助本镇被列入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名录的“北泉板凳龙”资源,提炼出“龙腾云山,志在天下”的办学理念,把“龙”的精神融贯到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将其引入到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中,借此开发出校本课程,自编校本课程教材,并将其艺术传人引入学校,编排了千人板凳龙操等,提振了全校师生的精、气、神,使学生的体魄得到了更好的强健。江北中学在“人文至善、科学求真,让师生创造生命的精彩”办学理念指引下,将生命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论坛、编辑生命教育个案、建立生命教育网站、开展生命教育课题研究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等,构建起生命教育课程文化体系,以此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中山路小学传承140多年前“朝阳书院”的办学精华,开发出“国学”教育校本课程,编制出各年级的国学校本教材,开展以“讲、读、诵、传、习”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教育,实施于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力的大幅提升。实验小学以“学书砺志,翰墨育人”为办学理念,将书法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当中,将中国文化精髓之一的书法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名学生。
四、特色文化彰显校园文化建设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关键举措。我区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指导学校以“文化特校,文化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为办学境界。2008年制定了《北碚区特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从纵向“三个阶段”、横向“三步推进”开展特色学校评估命名工作。2010年进一步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了“一校一品”特色建设活动,拓展了学校特色项目的数量,实现了每项特色项目的本校学生全覆盖。通过在全员的基础上组建特色队,同类型特色项目学校的竞赛、展示等,促进了学校特色项目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从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再到特色学校,使每一所学校凸显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彰显学校特色文化,促进了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朝阳小学以武术操作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既锻炼了学生体质,又磨练了学生意志;梨园小学以少年交警教育为凸显点的国防教育特色,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王朴中学形成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该校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市级表彰;澄江镇希望小学充分利用剪纸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对学生进行民间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以剪纸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使中国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复兴镇中心校利用当地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儿童线描画”优势,将其引入到学校办学之中,全校学生整体开展“线描画”学习,学校被命名为“北碚区农村儿童线描画复兴创作基地”,提升了教师、学生艺术修养,学生在国内外各级儿童绘画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形成了“儿童线描画”办学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我区将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让每一名学生都享受均衡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