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大做强磁器口 发展沙区旅游业
做大做强磁器口 发展沙区旅游业
——从浙江横店、云南丽江、福建厦门看沙区旅游产业发展
沙坪坝区为重庆直辖市的科教文化大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景点众多,风光旖旎;人文荟萃,商贸繁华;位居主城,交通便宜……按理说,其旅游产业应相当发达,理应成为其重要支柱,但现实情况却差强人意,多为重庆人的自娱自乐和外地人的免费观光。可我们自己却小富即安,沾沾自喜于有数百万人来了。可有多少人去算过真正的旅游经济收入有几何?其对外影响有多大?其经济拉动和辐射怎么样?
近读浙江横店、云南丽江和福建厦门等地旅游开发相关文章,好似泼了一盆冷水。横店一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小乡镇,没有任何文化资源,在当地一班人的努力下,从1995年以来,硬是拓展成为97平方公里,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拍摄7000多部(集)影视作品,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好莱坞”。并且人家现在还有大动作,还不满足,要将其扩大为365平方公里(比我区396平方公里小不了多少),好大的口气和动作!福建厦门,硬是为区区1.91平方公里的鼓浪屿成立直属市政府的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级别与所在的思明区一般大小,都是副厅级单位,下达编制30多人,每年拨专款1.2亿用于保护鼓浪屿。管委会专门负责景区管理,其他社会事务由当地副处级单位鼓浪屿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家的帐算得很明白,厦门就一个鼓浪屿能吸引外地人,不保护好、利用好,就赚不了外地人的钱。目前,鼓浪屿每年的游客达500多万人,着实让厦门人很赚了一把。云南丽江的大研古镇,核心古街区其实也与磁器口差不多,但他们都能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并发挥到了极致。在1996年地震重建后,不仅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了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天堂胜地,其旅游产业早已完成从“接待事业型”向“一般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为全世界相关专家学者所津津乐道的“丽江模式”或“丽江现象”也随之享誉世界。
而反观直辖市主城科教文化大区沙坪坝的千年古镇磁器口,面积也是接近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从1998年正式进行保护建设以来,目前也到达了每年号称400万人次,虽然也“闻名中外”,也解决了一批就业,降低了低保人数。可扪心自问,我们比得上横店么?比得上鼓浪屿么?比得上大研古镇么?答案不言自明,那就是“比不上”,!比不上就有差距,那到底又差多少呢?这个问题我们无法用精确的数据来回答,我们只能用笼统的抽象说法来回答,那就是三个字:差得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也是三个字,那就是:“怎么办”?
到底怎么办?笔者提出4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整合资源,做大项目,形成规模磁器口概念。
目前,我区有磁器口、烈士陵园、歌乐山3个4A级景区和1个海石公园3A级景区,另外还有大学城、微电园等未申报等级的景区。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磁器口古镇4A级景区具有世界品牌与影响,年游客400多万人;歌乐山(含农家乐在内)景区有市内品牌与影响,年游客也接近150万人;海石公园有区内品牌与影响,年游客也达10多万人。目前的大学城和微电园旅游虽有潜力,但暂时还未起步。每个景区都实在太小,均不完善,且都在小打小闹。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其资源整合起来,将区内品牌、市内品牌、国内品牌、国际品牌以及未来品牌有机结合起来,以具有国际品牌和影响力的磁器口古镇为龙头,做个大磁器口风景名胜区呢?
整合这些品牌资源是有良好条件的。除烈士陵园外为市属和林园为部队所属外,其它景点都为区属,绝大多数都在区里所管,这在管理体制上我区就有较大发言权;另外,长期以来,我区对部队和烈士陵园都相互支持,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便于协调;再次,进行资源整合,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实现多方共赢,大家都会算账,只有利益分配得当,不会不做的。
整合这些品牌资源对我区全域城市化有重大推动作用。我区西部有广阔的农村,生态较好,农产丰富,300平方公里的面积和30万农村人口是农业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中部有良好的森林植被,交通畅达,气候宜人,60平方公里的森林是重庆的重要肺叶;而东部40平方公里是历史上的主城区,学府林立,人文荟萃,名声巨大,对国内外都有着重要吸引力。资源整合有利与东中西部的优势互补,劣势忽消,实现我区城市带农村,农村促城市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全域化发展战略。
二是深挖文化,结合时尚,形成文化磁器口概念。
目前,我区文化元素很多,过去号称“巴渝风、沙滋雨、红岩魂、陪都情”,虽然有些凌乱,但也不失偏颇。“巴渝风、红岩魂、陪都情”都少有争议,唯“沙磁雨”在学界还有些争议,外界不并不知晓,尽管我们设立了“沙磁文化日”,从学术角度看,很有研究价值,值得好好发掘,但从旅游角度看,要来包装宣传确实还得费翻功夫。不过,好在现在有了大学城可以补充进来,仍可挖掘。这里就有个文化分区与定位的问题。磁器口古镇一带可为巴渝文化的集中展示地,烈士陵园则为红岩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歌乐山山洞一线作为抗战文化的集中展示地,老沙坪坝的大学本部作为沙坪坝文化A区,大学城、微电园可作为沙磁文化延续的B区。沙磁文化应重在体现文化与科技的含量与时尚的韵味,红岩文化应着重体现先烈的英模风范与凛然浩气,抗战文化应着重体现二战期间华夏民族的惨烈历史与世界的抗战决心与不屈斗志,而巴渝文化则应着重体现3000多万巴渝儿女的历史根与精神魂的数千年历史传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旅游的载体。任何一个景点,如果没有文化的底蕴,没有文化的挖掘与传承,那就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同时,如果仅仅只是传统的传承,不与时尚结合进行创新,那也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我区再也不能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只有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才是科学观点。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景点,但其文化文化的发掘和还远远没有跟上。比如图书音像制品、歌舞表演作品等等。作为文化大区,我们很有条件。文化的东西也需要很多外在的形式来进行表现和反映。如博物馆、陈列馆、活动中心、展览中心、演艺中心等等,作为文化大区,不管是区域还是区属,这都是我们的软肋,一定要多加注意。
三是集中投入,完善设施,形成景区磁器口概念。
目前,我沙坪坝区的任何一个景点,都未能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来进行建设,设施设备严重欠缺,功能极不完善,相应配套服务更是无法跟上,无法形成旅游景区概念。磁器口古镇风景区至今没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和停车场,来了游客没有专门人员接待,来了旅游车辆也没有地方停放,这两个是4A景区的必备硬件,可是我们却至今都没有完成,即将面临摘牌的危险。烈士陵园风景区其它设施尚可,但也缺乏住宿与娱乐,当然,因为定位和功能的缺陷,在陵园内也无法办住宿与娱乐项目。歌乐山风景区过于狭小,与我们理解和想象的范围差距太大,很多应该归入的却没有归入,同时还缺乏参与与购物;海石公园风景区世人还知之甚少。其它未上等级的景点更是配套不足,根本就完成没有按照风景区的标准和要求来做。
按照旅游规律进行风景区建设。“吃、住、行、游、购、娱”为旅游的六要素。要做旅游,首先就必须围绕这六大要素来进行建设和开展相关工作。吃的东西,我区已经不少了,但是特色不明显。过去原创的辣子鸡、毛血旺 等品牌在全国都有很大名气,也有一定的产业效应,但是现在都不大景气了。影响其衰落的综合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就是后期的集中投入和建设没有按照旅游的客观规律来办事其相应的停车、住宿、娱乐、交通和购物不配套,或者是单项都没有做好。再来看住的、游的、购的、娱的都存在类似情况,真的是越分析越担忧。我们应该结合沙区实际,进一步挖掘其六大要素的内涵,丰富内容,集中火力跟进投入才能把它做大做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下一步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我们能够把东、中、西部旅游资源有机整合联系起来,场地扩大了,内容增加了,那就更容易进行功能分区,进行功能完善,形成品牌效应,吸引各方游客。这就有个集中投入的问题。
沙区有条件融资旅游建设。其实,沙坪坝区不缺钱,每年有20多亿的财政收入,排名全市第一,每年还安排了1000万的旅游结构资金。号称全市第一的沙老大,区域内银行也有近200亿的存款余额,与其它地区相比,这已经是不得了的优势了。在全重庆很难找到这样的地方,在中国西部也是少有的。可惜的是我们的许多钱用的不是地方,东一下西一下,没有集中火力,到处都是胡椒面,焉能成就大事情?应该集中力量,先易后难,完善设施,配套功能,让来的人有看的、有住的、有吃的、有耍的、有买的,同时,还要进得来、出得去,又何愁赚不了白花花的银子?
四是理顺体制,配备人员,形成规格磁器口概念。
纵观中国的问题,大多都是体制与人的问题,体制与人的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也迎刃而解。磁器口这等海内外关注的地方,仅仅一个街道办事处是无力、无能、无财、无权管理下来的。尽管其有个所谓的管委会,也号称为沙坪坝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但与街道办事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没有专门人员,没有相应权限,没有相应财力,这个管委会也就形同虚设。磁器口古镇的工作备受争议,但市区党委政府的板子往往直接打到街道办事处(或古镇管委会),这是极不负责任的,也不合理,更不科学。客观的说,有的板子应该在市,有的板子应该在区(应该说,更多的在区),有的板子在街道才对。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是从体制上升格管理级别,解决庙的问题。建议由区委常委以上的副区级领导兼任磁器口风景区管委会的法人代表和主任,其余相关领导为副职才是最好的办法。这在云南丽江的大研古镇、四川双流的黄龙溪古镇是有经验基础的。在重庆渝北的统景风景区也是如此,建议沙坪坝区借鉴参考,人家能做到,我们为啥不能?这其中的奥妙,笔者不便分析,明眼人一眼便知。目前,磁器口的庙子太小,是无法做事情的。
其次是配备旅游文化专业人员,解决人的问题。一定要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懂专业、有魄力,热心干事而又不乱干事、瞎干事的人补充到磁器口风景管委会中去。这个问题可能在任何行业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笔者以为,旅游是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做旅游,还是要有点文化底蕴与素养,有点工作水平与办事魄力的人才行的。切忌安排一些所谓的“七大姑、八大姨”之类解决问题与包袱的人员来勉强干活,那不仅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反而是要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顺便提一句,笔者无意针对磁器口和沙区历史上的旅游管理者(笔者也是其中一员),他们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较大贡献(当然也包括笔者自己)。
磁器口不仅仅是沙坪坝的,她应该是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作为直辖市科教文化大区的沙坪坝人,理所当然要有这个长远眼光与目标。文化要靠积淀,经济要靠实干,目标要靠追求,沙坪坝区人才济济,资源丰厚,财力富足,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中,希望沉下心来,多干实事,充分发挥磁器口的品牌名气与集聚效应,把磁器口的文章做够做足、做大做强,进一步促进我区旅游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与全域城市化建设步伐。
第二篇: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不仅是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更是实现旅游业发展两大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下面,我就新郑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新郑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方面,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推动新郑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另一方面,新郑发展旅游业具有较大优势。新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众多,文物古迹遍布全市,现在拥有黄帝故里、具茨山、郑国车马坑、郑韩故城、郑风苑、好想你工业园等一大批知名景区(点),被誉为黄帝故里、民族圣地、红枣之乡、中华第一古都。近年来,新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全党抓经济、全民抓创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党建作保障”的总基调,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具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其次,新郑应如何发展旅游业。新郑发展旅游业,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着力推动大新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大做强新郑旅游产业。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高起点、高品位做好旅游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为先。没有科学规划,旅游业发展壮大将无从谈起。我市要加强旅游开发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在科学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矛盾的前提下,制定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为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和行动指南。去年以来,我市邀请同济大学对《新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至2030年)》进行修编,对黄帝故里二期扩建工程进行规划,对郑韩故城遗址近期实施保护区《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启动段城墙遗址保护及景观工程实施性方案》完成了编制,当前要做好三个规划的评审工作,努力编制出一部起点高、操作性强的新郑市未来20年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一旦确立,要科学推进,分步实施,建一处成一处,资金不到位,宁可停一停,等一等,也决不能改变规划,制造垃圾工程。同时,各景区也要结合当前实际,编制相应的景区发展总体规划,以指导各景区的旅游发展。二要大手笔、大力度搞好旅游宣传。重点是要创新宣传方式,加大推介力度,打造新郑旅游品牌,使新郑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具体来说,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将新郑旅游形象宣传纳入全市对外交往和宣传计划,重大外宣、招商、对外友好、文化交流等活动要与旅游宣传有
机结合,统筹安排;第二,加强旅游宣传平台建设,打造更新及时、信息全面的新郑旅游网站,制作质量精美、通俗易懂、吸引眼球的新郑旅游的宣传光盘、书籍、地图等宣传品,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节庆活动等所以能使用的形式和手段进行大力度、全方位的宣传推介;第三,加强合作,多方联动,充分借势,形成合力,增加名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淮阳、卫辉等具有姓氏寻根资源县市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寻根品牌。总之,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推介,最大力度地使新郑这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韩故城、红枣之乡、中华第一古都等旅游名片远近闻名、世人皆知。三要全方面、全角度营造旅游大产业发展态势。新郑旅游业要形成大产业,必须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努力形成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态势。第一,要加大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进程。近期,要加快推进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黄帝故里景区二期修缮工程、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升级改造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坚持依靠社会参与、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引进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优势资本、民间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引进大型企业和外资,鼓励以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投资经营特色旅游项目。第二,要大力推进交通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道路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继续进行旧城改造和小游园、小广场建设,积极搞好景区绿化及厕所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改善旅游环境。第三,要大力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对旅游企业要给与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大服务力度,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以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态势,展现我市发展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实力,促使旅游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四要多题材、多措施开发旅游商品。要加大新郑本地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培育一批地方名优旅游商品品牌。一方面,紧紧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六大要素,充分利用新郑特独的区位交通优势,结合黄帝文化、红枣文化等旅游资源,深入研究、挖掘和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征、题材独特、款式新颖、别具一格、有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旅游商品地方产业化,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形成一批名优旅游商品品牌,建成一批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旅游购物场所,争取在我市境内建设河南省最大的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土特产购物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地,使新郑成为广大游客“中原之旅”必到之地,从而最大限度地把旅游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五要严要求、严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对新郑旅游行业严格要求、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新郑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不仅是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过程。因此,必须努力克服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积弊,更加重视旅游服务的规范化、便利化和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视提高服务质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在这方面,首先要严要求。景区要严格对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旅游星级饭
店和农家乐饭店要对照星级饭店标准和服务标准,开展微笑服务、人性化服务,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旅游从业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和培训,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旅游业管理人员要围绕“作风正,业务精,素质高”的总体要求,加强培训,着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旅游行业管理队伍。其次要严管理。旅游主管部门要严格规范旅游市场,全面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对旅行企业定期进行行业标准、服务质量、旅游投诉、旅游合同及保险、管理档案等行业规范检查,坚决打击违法经营、旅游购物欺诈等违法行为,加强对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价格监管,对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实行明码标价。
我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有各级各部门及全市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新郑旅游业发展一定能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
第三篇:做大做强旅游业汇报
做大做强我区旅游产业的工作汇报
旅游业作为建设海西经济区的一大优势、一大亮点,作为我市的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在我市建设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新罗区旅游产业领域不断拓宽,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特色不断凸现,201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22.3万人次,比增12%,旅游营业收入11.3亿元人民币,比增15%。新罗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把新罗区打造成“海西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但是,我区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唯一性不强,品牌难以树立,与永定、上杭、连城等周边地区相比,在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劣势。新罗区旅游业究竟如何启动?龙头在哪里?要推出哪些精品?品牌如何树立?市场如何拓展?新形势下,迫切需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来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一、准确把握我区发展旅游产业的目标定位
新罗地处龙岩中心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山川秀丽、交通便利,旅游六要素配套相对完善,旅游集散地的功能日趋突显。全区现有旅行社22家,大型酒店宾馆20多家(床位超过1万个),年接待游客占全市游客总量的40%。但是,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我区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唯一性不强,品牌难以树立(如: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田会议会址在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中心城市,要有错位发展概念,主打商务休闲度假牌、绿色生态牌,大力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发展高星级度假酒店、娱乐文化等设施,建成龙岩及周边地区客源的集散中心和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让游客吃在新罗、住在新罗,促进新罗旅游产业发展。力
1争到2015年,旅游业发展成为新罗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到2015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1.5亿元人民币。
相关链接:
1、全省十大旅游品牌,龙岩占了两个(古田会议、福建土楼);
2、国家、省、市、区相关旅游产业政策
(1)国家: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12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第一次把旅游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10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工作方案工作的通知》,将各有关工作分解和细化到各有关部门。另有《邓小平论旅游》专辑。
(2)省: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3)市:将旅游列入10+3产业和三产龙头(2008年10月22日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大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冠豸山机场营运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五星级酒店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旅游车队的实施意见》等。
(4)区:2008年5月17日,新罗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对全区旅游发展目标、定位和举措进
行明确规定,并在旅游土地使用、项目建设、企业相关税收收缴、投融资管理改革等方面作出规定,为我区旅游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充分认识我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劣势所在(一)新罗旅游业发展优势
——区位上的优势。新罗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毗邻经济发达同时也是重要客源地的闽南金三角、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这为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全区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大型酒店宾馆、娱乐场所、城市公园等旅游要素较为齐全,为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并成为发挥我区中心城市优势的催化剂。
——文化上的优势。新罗是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地,民俗文化丰富。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录的中国民歌“龙岩采茶灯”、有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龙岩山歌、龙岩静板,还有富有地方特色的东肖文化庙会、江山郭公文化节和适中盂兰盆盛会。同时,新罗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毛泽东旧居、红四军司令部旧址等众多革命遗址。2011年,新罗区民间采茶灯创作基地被授予首批“福建省特色文艺示范基地”,与此同时,作为龙岩中心城市,随着周边即将建设建成的志高动漫科技产业园、紫金休闲体育公园、中澳风情园、沉缸工贸旅游综合体、龙岩美食娱乐城和闽台宝岛风情园等项目聚集了动漫文化、体育文化、澳洲文化、黄酒文化、饮食文化、台湾风情等创意文化产业,将在中心城市周边形成文化产业带。
——生态上的优势。新罗森林覆盖率高达78%,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有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的龙岩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龙硿洞、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云顶茶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云顶茶园、省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洋畲和惟妙惟肖、世上罕见的江山“睡美人”等,青山绿水是我们的品牌。
(二)新罗旅游业发展劣势
——旅游产品市场辐射力小。我区现有旅游景区中,知名度较高(还仅限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只有一个国家4A级旅游区龙硿洞、一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云顶茶园,国内省内同类旅游产品众多,旅游资源唯一性不强,市场辐射力小,对远程客源的市场吸引力不大。加上各景区点分散,无法形成环形线路,特别是龙崆洞景区旅游公路自2000年修建以来,因重车碾压,损坏严重,可进入性极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游客前往。
——旅游景区同质性多。目前我区各个旅游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和推出的旅游产品表现出景观特色基本相似、观光模式基本一致的特点,如东肖森林公园、龙硿洞景区都仅限于观光和餐饮,而洋畲、莱山、玉宝等乡村旅游点大多为赏花摘果吃农家饭,主题不突出,参与式活动几乎没有。
——文化旅游产品成本少,没有专门的旅游购物场所。虽说我区旅游景点众多,初具规模,但旅游企业素质不高,规模小,竞争力弱,缺少龙头旅游项目和大型综合旅游区,尚未形成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旅游“六要素”不配套的问题凸显,娱乐、餐饮、购物明显“短腿”,比如,五星级的酒店我区乃至我市都还没有,也没有专门的旅游购物场所,作为闽西中心城市,新罗区成为旅游过道而不是
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业资金投入不足。2008年以来,区政府从龙崆洞景区门票收入中每年划拨100万元作为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其他则没有投入。而我市周边县、市,近年来旅游投入巨大,效益也较明显。永定县2011年共安排旅游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另共投入15亿元用于旅游公路(5.4亿元)、土楼景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3亿元)、美食中心(8000万元)、旅游宣传(5000万元)等。上杭县2011年共安排旅游产业发展资金130万元,另投入2亿元用于古田小城镇规划、民俗文化馆、四季花田、茶文化长廊及农家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漳平市2011年共安排旅游产业发展资金120万元,另投入5000万元用于永福道路拓宽、花乡打造。连城县2011年共安排13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打造1个5A(冠豸山)、5个4A(培田古村落、朋口兰博园、天一温泉、梅花山乡村旅游、新泉温泉小镇)。以上县(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要来源于向上争取及县(市)政府配套。
第四篇:做大做强旅游业的思考(写写帮推荐)
做大做强旅游业的思考
沈仕成发展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有力举措,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形式。因此,应深化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造旅游胜地,做大做强旅游业,以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编制规划,提高景区品位。规划是发展旅游的蓝图,是经营旅游的前提,规划设计优劣直接关系到景区品位的高低。聘请国内外设计水平处于顶端的规划设计院编制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及建设规划。规划坚持突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精品景点;坚持一年四季时时刻刻都有看点;坚持既开发自然景观又培植人文景致,既开发自然景点又挖掘历史资源;坚持资源既得到充分开发又考虑资源受到严格保护。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不得因领导的更替而随意改变,景区内的一切建设项目应按规划实施,动工兴建应报批。
二、打造精品景观,增加旅游看点。一是将辖区内具有特色的旅游自然资源,通过开发,使深藏在“万山丛林”中的景点展露出来,成为自然景观精品。二是对景区中的传说、故事、典故、民俗和历史遗址等通过声、光、电等手段进行复原和情景再现,增强游客对历史场景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三、夯实旅游设施,改善基础环境。一是改造旅游通道。按照“快速旅游外环线、变捷景点连接线、畅通景点游览线”的要求,将通往景区的支线改造成高等级公路,将景点连接线改造成双车道的水泥路或沥清路,将景点游览线硬化,以缩短游客旅途中运输和行走的时间。二是创建旅游城镇。实现美化工程、亮化工程、绿化工程、净化工程,努力提升集镇、民居形象。三是完善服务设施。建好景区通讯、电力设施,配套完善景区景观台、景点标识、安全防护、环保等设
施,全面提升宾馆、饭店的接待能力,全力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努力提升接待水平。
四、创建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根据“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业主开发、产业经营、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办法,把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广开投资渠道,广泛吸纳闲散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以加快旅游建设步伐。一是充分利用创建获得的知名旅游品牌,做好项目储备包装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二是切实改善软硬环境,广泛吸纳民间资金;三是对一些投资大、风险小、效益好的项目,争取银行贷款。
五、建立促销体系,增加客源流量。采取多种手段,大力推介景区景点,扩大影响力,增加知名度,吸引众多游客游览,形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旅游黄金线。一是媒体促销。充分利用媒体的导向作用和影响范围,加大在报刊、电视、网络特别是报刊和电视上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力度。二是活动促销。开展和参加有规模和影响的洽谈交易会、节庆活动、文艺演出活动、学术活动、科学考察活动、文学笔会活动、征文活动,深入形象的宣传促销;组织专门队伍,推带各种宣传品到各大中城市的机关、企业、学校、客商、市民促销,面对面地拓展客源。三是品牌促销。积极申报品牌,奋力打造国家级、世界级品牌,给游客良好的理性认识,以“刺激”游客前往游览。四是标牌促销。在县内外主要道路出入口处、广场、车站、码头制作各种图文并茂的广告标牌,进行立体宣传。五是商品促销。围绕精品景点,开发风光明信片、风光影碟等旅游纪念品;围绕绿色产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土物产品;围绕特色资源,开发石雕、根雕、编织等旅游工艺品。六是协作促销。按照“客源互送、利益互惠”的原则,积极与周边和省内外的旅行社、旅游公司、景区景点建立客源市场的联动机制,共同拓展客源市场。
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旅游离不开服务,优质的服务是景区留住游客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对旅游经营人员的培训,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二是旅游经营人员应自觉遵章守纪,依法经营;加强学习,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旅游主管部门应对经营业主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加强监管,物价部门应对商品、服务、门票的价格强化监督,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应对旅游市场进行管理,公安部门应加大景区内的治安整治力度。
作者系四川省南江县救灾办副主任
第五篇: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市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我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茶油同棕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为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油,而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而根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50%来自湖南。2008年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提出,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切实保障国家粮油安全。
我市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引导,把油茶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1、强化组织规划。政府要高度重视油茶生产,把油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市里成立油茶产业协会及办事机构,确保油茶产业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订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并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把油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抓紧抓好,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狠抓落实。
2、强化示范引路。按照“农民自愿、服务引导”的原则,切实加强引导,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到油茶生产上来,使油茶生产从广种薄收、人种天管向精耕细作转变,引导农民像种粮食一样管理油茶 1
林。一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的方式,积极发动民营企业家、油茶大户,采取租赁方式,整合山地资源,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对零星种植、小规模种植的茶园,化零为整,变小为大,进行连片开发,形成油茶基地,走规模化发展之路;二是建议由市林业局邀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授课和现场指导,提高群众对油茶的认识,使群众树立“把油茶当作田来耕”、“种油茶也能致富”的观念。
3、强化政策支持。一是要加大奖励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奖励的办法,鼓励群众种植和改造油茶林,对大面积承包油茶林造林或更新者实行奖励。二是要加速油茶林地流转,政府要鼓励油茶林和油茶林地依法、有序流转,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要争取项目资金。政府实施的林业、农业项目,要把油茶产业发展纳入综合开发,一并考虑,一起谋划。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服务力度,对油茶产业发展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
(二)培育龙头,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
1、培育龙头。培育油茶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油茶产业、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一是鼓励企业引进资金和生产工艺进行嫁接改造,精心包装油茶产业项目,大力开发油茶招商,吸引客商来**兴办加工企业、销售公司或建设基地。二是要认真落实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油茶生产龙头企业税费、用地、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2、争创品牌。市场是油茶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没有市场,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而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因此,要引导油茶加工
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尽快注册绿色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品,争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通过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形成我市茶油的特色品牌。
(三)调优结构,挖掘油茶生产潜力
1、因地制宜选准品种。良种是油茶生产的第一要务。在选择品种过程中,要与本地土壤、气候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因地制宜。同时,要下力气建设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加速推进油茶品种改良。
2、加大力度培训农民。发展油茶产业,政府只能起引导作用,农民才是主体。因此,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油茶生产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会嫁接、育苗、种植、修剪等一系列技术,成为合格的育苗工和种植工。同时,要组织农民到油茶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参观,借鉴经验,坚定他们种植油茶的信心和决心。
3、完善网络搞好服务。要注重建设发展油茶产业的科技服务网络,建立油茶林病虫害测报制度,抓好病虫害预警和防治工作。创新科技服务方式,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机关,以技术参股、技术承包等形式深入生产第一线,搞示范、树样板,切实有效地推动良种良法的推广。